用字母表示数(第2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3
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的教学反思摘要:一、引言二、教学内容回顾1.字母表示数的概念介绍2.字母表示数的应用实例3.学生掌握情况分析三、教学过程反思1.教学方法评价a.引导式教学b.实践操作c.互动讨论2.教学效果评价a.学生参与度b.学生理解程度c.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四、教学改进措施1.提高学生兴趣a.引入生活实例b.设计趣味性问题2.强化练习环节a.增加课堂练习时间b.设置分层练习任务3.调整教学节奏a.适当放慢讲解速度b.给予学生思考时间五、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课后,我对本课时的教学进行了反思,以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教学内容回顾】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介绍了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值。
接着,我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用字母表示数,例如用a表示一个未知的数字。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如用b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字。
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对字母表示数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概念,但在应用方面仍有不足。
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互动讨论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教学过程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引导式教学、实践操作和互动讨论等多种方法。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讲解速度过快,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思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分层练习任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提高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入更多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同时,设计一些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用字母表示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2. 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3. 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能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2. 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熟练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五、教学准备:1. 字母表示数的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材料。
3. 相关练习题。
【教学环节1】1.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1.2 讲解: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如用字母表示价格、数量等。
1.3 示例: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环节2】2.1 练习: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2 讨论: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如何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2.3 展示:每组选代表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教学环节3】3.1 讲解:讲解如何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如加法、减法等。
3.2 练习:让学生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3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环节44.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4.2 探究:让学生探究如何运用字母表示复杂的数学问题。
4.3 解答:引导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七、教学环节55.1 应用: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2 分享:学生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2)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a与14的和。
( )2.m除以5的商。
( )3.h的7倍。
( )4.x的3倍加上9。
( )5.m的6倍减去n的3倍的差。
( )二、回答问题。
1.在射击比赛中,王叔叔接连打中了a个9环,9a表示什么?2.每杯牛奶c元,比果汁贵5元。
c-5表示什么?三、计算下面各题。
3m+6m= 4.5b+2.5b=24x-6x= 4.5b-0.5b=3b×2b=45b÷0.9=四、计算。
1.当a=3.4,b=5.8时,求a+b的值。
2.当m=1.5,n=0.6时,求mn的值。
3.当x=12.9,y=3时,求x÷y的值。
五、生活中的数学。
1.文具店里原有240支铅笔,卖了10盒,每盒x支。
(1)用式子表示文具店里剩下的铅笔数量。
(2)当x=12时,计算文具店里剩下的铅笔数量。
2.甲乙两地相距256千米,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5千米。
(1)开出t小时后,汽车离开甲地有多远?如果t=2.8,汽车离开甲地有多远?(2)开出t小时后,汽车距离乙地有多远?如果t=3.6,汽车距离乙地有多远?六、看图找规律。
1.第四堆圆的个数是( )个。
2.按此规律摆下去,第n堆圆的个数是( )个。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2)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a与14的和。
( a+14)2.m除以5的商。
( m÷5)3.h的7倍。
( 7h)4.x的3倍加上9。
( 3x+9)5.m的6倍减去n的3倍的差。
( 6m-3n)二、回答问题。
1.在射击比赛中,王叔叔接连打中了a个9环,9a表示什么?王叔叔的射击成绩2.每杯牛奶c元,比果汁贵5元。
c-5表示什么?每杯果汁的价格三、计算下面各题。
3m+6m=9m 4.5b+2.5b=7b24x-6x=18x 4.5b-0.5b=4b3b×2b=6b245b÷0.9=50b四、计算。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一、填空。
1. 3个连续自然数,中间一个数石m,那么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是()。
2.说一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小军有a元压岁钱,小红有b元压岁钱,a+b表示()。
(2)某家鞋店上午卖出50双鞋,下午卖出30双鞋,平均每双鞋收入a元。
30a表示:()
50a+30a表示:()
上午比下午多卖了()元。
3.“复兴号”3小时行驶了m千米,如果每小时行驶n千米,那么m=(),当n=350时,m=()。
4.妈妈买了2千克樱桃,花了m元,每千克樱桃()元,当m=500时,每千克樱桃()元。
二、选择。
1.当a=5,b=4时,a×b+3的值是()。
A.12
B. 23
C. 57
2.一本书有m页,小敏每天看12页,看了n天。
用式子表示还没看的页数是()。
A.12
B. 23
C. 57
3.张师傅每天做m个零件,是王师傅每天做的零件数的6倍,王师傅和张师傅每天一共做()个零件。
A.m+6
B.m÷6+m
C.7m
三、解决问题。
1.中华红叶杨生长迅速,每年大约增长3米。
如果栽种时树高2米,n年后这棵树高多少米?当n=3时,这棵树高多少米?
2.张阿姨开了一家剪纸店,某日卖出了m张“牧童吹笛”,n张“金牛迎春”。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张阿姨的剪纸店这一天的收入。
(2)当m=30,n=60时,这一天卖这些剪纸一共收入多少钱?。
◎教学笔记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2)▶教学内容教科书P54例3,完成教科书P56~57“练习十二”第5、6、8、9、10、11、12、13题。
▶教学目标1.学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体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优越性;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2.经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过程,并能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简单美。
▶教学重点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谁能用语言叙述一下这些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学情预设】预设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预设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预设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预设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预设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用语言完整表述所学过的运算定律。
◎教学笔记师:同学们在叙述时有什么感受?【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比较麻烦,有时表达不清楚。
师:大家结合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怎样能让叙述变简单些?【学情预设】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2)]【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下面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打基础。
二、探究新知1.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完成运算定律表格。
师:你们能用字母把我们刚才复习的运算定律表示出来吗?课件出示教科书P54例3的表格。
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完成,将答案写在教科书P54例3的表格中,集体订正。
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二)_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第九册)教学内容:教材P47-P48例4做一做,练习十第4-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
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2×3a×714+ba÷7a×a5-x0.6×0.6二、新授。
1、教学例4(1):(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A、爸爸比小红大30岁。
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法2:a+30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结果填在书上。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3、教学例4(2):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最新用字母表示数教具用字母表示数教案第二课时四篇(实用)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才能。
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用字母表示数教具用字母表示数教案第二课时篇一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根底上,进一步进步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认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
小黑板、投影片假设干块。
一、复习。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复习题。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33+24〕+12=33+〔□+□〕50×□=6×□〔5+3.5〕×□=□×□○□×4□+270=□+360〔1.2×0.5〕×□=1.2×〔□×6〕2、用字母分别表示上面4道小题所根据的运算定律〔写在每题的后面〕二、新课。
1、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问:刚刚我们所做的复习,是根据哪些运算定律来做,你能把这些运算定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问:把文字表达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启发学生明确,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表达运算定律更简明、易懂、易记,也便于应用。
2、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图〔如教科书第95页〕。
让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自己写出这四种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公式,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s=a·a;s=a·h;s=a·h÷2;s=〔a+b〕·h÷2师:s=a·a可以写成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用字母表示数(二)评课稿三岔小学蔡建平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显得较枯燥的。
而且用字母表示数的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是不同的,而这些知识和规则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将来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
张老师的这节课,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迁移诱导到新知学习,完成了认知上的一次飞跃。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认识: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新的课程标准里说,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张老师这节课恰当地运用了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比如:父女年龄关系的设计使原来抽象的字母变得具体与富有情趣。
2、重视学生自主与合作,讨论与交流的学习。
本节课杨老师基本上是放手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
比如本节课中,教师提示:选用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小红的年龄来得出爸爸的年龄。
学生先合作讨论,然后自主完成,最后再拿出来大家交流。
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我认为张老师在这一环节处理的很恰当,值得我学习。
3、我个人对张老师这节课的一些建议如下:(1)应教会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问题是首先将那个量用字母表示,接下来运用关系式得出所要求的量;(2)代数式的单位如何写;(3)本节课主要还应让学生学会对字母表示数进行解释。
全课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层深入。
既重视了知识本身的建构,又重视了课堂结构的建构,充分体现了学生从“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是一节“新、活、实”的好课。
用字母表示数(2)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2和课堂活动第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板书课题)师:先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如果汽车每小时行45km,求火车每时行多少千米,用什么式子表示?生:45×2。
师:如果汽车每小时行50km,又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生:50×2。
师:请同学们填写大屏幕上的表格。
(多媒体课件演示)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师:为什么汽车每时行驶xkm时,火车的速度是2x呢?生:因为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汽车的速度是xkm时,火车的速度就是2个xkm。
师:所以2x就很清楚地表示出汽车速度与火车速度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2师: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师:你能找出哪句话能说明小丽的岁数与小强岁数的关系吗?指导学生找出表明小丽的岁数与小强岁数关系的那句话是“我比你大2岁”,也就是说“小丽比小强大2岁”。
师:有了这句话以后,我们就可以推测小丽的岁数了。
下面请同学们用这句话来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多媒体课件显示。
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老师作如下提问。
师:小强的岁数是a岁是什么意思?生:小强的岁数是一个未知数。
师:那么你为什么可以用“a+2”来表示小丽的岁数呢?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小丽总是比小强大2岁,所以小强是a岁时,小丽的岁数就是(a+2)岁。
师:a+2不仅能清楚地表示出小丽的岁数,还清楚地表明了小丽与小强岁数的关系,凭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就可以根据小强的岁数来算小丽的岁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