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Hz轨道电路故障处理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25hz轨道电路故障处理
25Hz轨道电路是铁路运营中最重要的一种设备,它主要用于监控和控制车辆移动和/
或信号显示。
同时,它也是确保运行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对于25Hz轨道电路的
故障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般来说,25Hz轨道电路的故障处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首先应确定故障的类型,要搞清楚它是由于设备本身出现故障还是受到外界
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故障。
这是决定故障处理措施的第一步。
第二步,紧急停车并断电处理,如果有必要,就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确保安全,并
且断开25Hz轨道电路的电源来防止故障扩大。
第三步,检查现场,彻底检查和检查25Hz轨道电路所处的现场,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判断故障类型以及需要采取的故障处理措施。
第四步,开始处理故障,如果确认故障是由于设备本身出现的缺陷而导致的,则应立
即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更换出现问题的部件,然后重新组装和调试。
第五步,复核校验,更换完部件后,需要对轨道电路进行全面复核校验,以确保装置
的正常运行。
第六步,安全操作,故障处理完毕后,应该再次对设备进行安全操作,确保设备的正
常运行。
以上就是25Hz轨道电路的故障处理的步骤介绍,仅供参考。
实际的故障处理过程可
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处理故障时,应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和科学的措施,以确保安全运行。
25HZ相敏轨道电路故障处理作业1、流程图2、作业指导书2.1 接到故障通知2.1.1 接到故障通知后,迅速赶赴运转室,确认设备故障情况,调看微机监测设备确认故障现象。
2.1.2 向车间调度和段调度汇报故障发生情况。
2.1.3 相关故障处理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准备,初步判断故障范围,明确是否需上道处理故障,申请上到命令。
2.1.4 确需上道处理故障,立即准备所需器材、工具、材料、仪表(包括劳动防护器具、通信工具、故障处理专用工具、MF14型万用表等),穿着防护服、绝缘鞋。
2.2 登记联系、防护2.2.1 驻站联络员及时办理登记停用手续。
2.2.2 确需上道处理故障,驻站联络员立即办理登记要点,经车务值守人员签认后立即向电务段调度汇报并申请电务段上道命令,待命令下达后立即向故障处理人员传达相关命令。
2.2.3 作业人员接到室内联络员作业命令号后,人员方可进入防护网,上道处理故障。
2.2.4 驻站联络员在联系过程中严格执行作业各项卡控制度,做好列车运行预告和防护工作,保持与室外人员联系畅通,确保室外人员人身安全。
2.2.5 室外人员到达现场,通报自己所在位置及人员姓名,对故障设备的地点、名称双方核对确认。
2.2.6驻站电务值班员在车站《行车设备登记簿》上签认故障信息。
根据故障情况登记设备停用,经车站值班员签认后,电务维修人员方可进行故障处理。
2.3 应急措施到达现场后及时登记停用。
影响行车时,积极与车站协调,缩小对行车的干扰。
如建议车站办理引导接车、路票发车或迂回进路等。
2.4故障处理2.4.1 从控制台上红光带判断故障范围2.4.2 若发生全站、某咽喉或某一束红时,应检查对应的25HZ电源屏输出是否正常。
2.4.3 某一咽喉区内同时出现不规则的红光带时,应检查上述区段共用的送电电缆是否断线。
2.4.4 若相邻两轨道区段同时出现红光带时,应检查分界绝缘是否有破损。
2.4.5 若仅出现一个区段红光带时,应以检查该区段内的各项设备为主,首先应判断故障点是室内还是室外。
25HZ轨道电路常见故障处理程序第一步:信号人员接到车站报轨道电路故障后,首先到运转室查看控制台显示状态及列车运行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内向电务段调度简单汇报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区段及概况;调度电话:第二步:信号人员到车站运转室办理登记故障区段停用手续,查看控制台故障区段现象,询问故障发生的时机、经过;第三步:到机械室分线盘测试送、受端电压状况,以判断是室内还是室外故障。
1)在分线盘上测试故障区段发送电压①参考平时此区段的发送电压,在分线盘上测试发送电压是否正常,如没有电压,查找室内调整变压器、隔离盒、一次电源及至分线盘的引线情况;②在分线盘上测试发送电压偏低,可能是断线或混线故障,可甩开分线盘测试端子进行测试以判断是室内或室外故障,然后再进行查找;2)在分线盘测试故障区段的接收电压(发送正常时)①测试故障工区段的接收电压是否正常,如正常(参考调整表)、检查相敏接收器的电源,局部电源及电执行继电器的状态是否正常;A、如相敏接收器红灯灭—查找其24V工作的电源情况;B、如相敏接收器绿灯闪—查找其局部电源;C、如相敏接收器32、42有20V—30V的直流输出—查找其与执行继电器的引线及其状态;②如故障区段的接收电压10V以下,甩开分线盘端子进行测试,以判定室内或室外故障;A、甩开原电压正常—查找室内防雷硒片有无防雷痕迹,25HZ防护盒是否作用良好;B、甩开原电压仍然10V以下—查找室外半混线故障;③如故障区段的接收电压0V,甩开分线盘端子后测试仍为0V ,则为室外断线或纯混线,应到室外由送—受逐步处理;第四步:1、各段调度汇报在机械室测试数据和故障判断结果;2、接收段处理故障的调度命令;第五步:按规定前往故障区段进行处理,之前需携带电台、工具和仪表、混线故障查找仪;第六步:到达故障区段后,由送端—扼流箱—轨面—扼流箱—受端逐步测试判断、处理;第七步:如果是送端故障1、测试室内电源是否送到室外轨道箱和变压器一次上;2、测试变压器Ⅰ、Ⅱ次是否有电,扼流变压器是否正常,是否送到钢轨上;第八步:如是受端故障测试轨面电压—扼流变压器—轨道箱—接收变压器Ⅰ、Ⅱ次及返回室内测电源是否正常;第九步:汇报故障处理概况:故障处理后,要及时将处理经过、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影响车次、器材名称、编号处理人报告段调度。
25Hz轨道电路故障分析25Hz轨道电路故障常见于日常维护不到位,槽型绝缘内部铁锈、铁屑、断路器内部节点接触不良、引接线或导引接线接触不良等原因。
发生故障时候首先要查看曲线,充分考虑故障区段是一送一受,还是一送多受;有没有电码化叠加;有没有空扼流变压器等因素。
有电码化叠加区段时,应关闭电码化发送器,选用选频表进行测试。
发生断线故障时,微机监测轨道电路日曲线下降为零,无幅值变化,简单的区别看该故障为混线还是断线。
此时,在登记停用,汇报车间调度后,方可处理故障,如下步骤:1、在站内分线盘找到相应送电端和受电端端子,进行测试,如果受电端有电压,电压数值大于30V以上,同时送电端没有电压,初步判断故障在室内,重点检查防护盒、轨道继电器、防雷补偿器、硒堆、组容盒等;否则故障点为室外。
在轨道送电端测量1、3端子无电压,说明室内到送电端的箱盒的电缆断线;如果室内电源已经送出来,应测量送电端轨面电压,如果没有电压,说明故障点在扼流变压器、引入线等;其中送电端轨面电压正常(0.5~0.8V),应沿着送电端到受电端轨面分段测量,并观察有电压与无电压轨面部门,判断故障点。
2、一般轨道电路曲线幅值明显下降,起伏不定,可初步判断为混线故障:需要在分线盘甩开受端外线,测量外线电压,如果电压大于30V,说明室外设备正常,故障点在室外,故障点易出现在防雷硒片;如果电压很低,说明故障点在室外。
查找时应本着先送电端后受电端的原则,通过测试送电端电压、限流电阻电压、轨面电压来判断故障点。
室外混线故障,主要是器材(轨道变压器、扼流变压器)内部混线、钢轨绝缘不良、轨距杆或道岔安装装置绝缘不良、轨道电路引入线混线、电缆混线、道岔跳线混线等。
室外混线故障查找方法可运用“电压比较法”、“甩线法”等。
3、轨道红光带发生时候,留意该区段电压曲线变化。
发生故障时,轨道曲线正常,室内测量轨道电源电压正常,轨道没有占用却出现红光带,故障应该在室内,可能是轨道继电器、防护盒等;4、电力机车通过时,出现红光带,重点检查故障区段回流部分,如扼流变压器引线绝缘(内部绝缘垫圈)、中间连接板螺栓及导接线部门;5、相邻区段有车时,轨道出现红光带。
课件1:非电化区段25HZ相敏轨道电路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一、工作前准备:1.工具:维修电话(对讲机)、万用表、300mm活口扳手、套筒(5、6mm)、扁毛刷、手锤、冲子(9.8mm)、剁子及个人工具。
2.材料:各种绝缘管、垫、跳线、引接线、轨端接续线、支持夹、1.6mm铁绑线、机油、棉纱。
二、检修作业(一)天窗点外巡视作业(首先安排好室内外防护人员、确定作业地点及作业内容)1.联系登记1.1室外防护员:“我是李红蕾,在3-23WG区段进行外观检查”1.2室内防护员:“3-23WG区段进行外观检查,明白”1.3室内防护员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经车站值班员同意并签字后通知室外作业人员开始进行检修作业。
1.4室内防护员:“3-23WG区段可以进行外观检查”1.5室外防护员:“3-23WG区段可以进行外观检查,明白”2.设备检查程序及标准2.1送电端箱盒外观检查2.1.1箱盒无破损,加锁装置良好,号码清楚、正确;2.1.2基础倾斜度不超过10cm,箱盒底距地面不少于150cm,排水良好;2.1.3各部螺栓油润、紧固满帽,硬化面整洁无杂物;2.1.4引接线,固定在小枕上,不得埋于土或石砟中,油润不锈蚀,断股不超过1/5;2.2 送电端引接线检查引接线处不得有防爬器和轨距杆等物,穿越钢轨处距轨底不应小于30mm,并进行绝缘防护,不得与可能造成短路的金属件接触。
2.3通道设备检查2.3.1钢轨绝缘应做到钢轨、槽型绝缘、鱼尾板相吻合,轨端绝缘安装应与钢轨接头保持平直;道钉、扣件不得碰鱼尾板;装有轨端绝缘处的轨缝应保持6mm-10mm,两钢轨头保持水平,高低相差不大于2mm,在钢轨绝缘处的轨枕保持坚固,道床捣固良好。
2.3.2接续线采用双套化,塞钉打入深度至少应与轨腰平,露出不超过5mm,塞钉与塞钉孔要全面紧密接触,并涂漆封闭,线条紧贴鱼尾板,达到平、紧、直;2.3.3在道岔区段轨道电路,道岔跳线应采用双套化,岔心导电销焊接良好,道岔跳线处不得有防爬器和轨距杆等物。
25HZ相敏轨道电路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书适用于站内25HZ相敏轨道电路应急处置作业程序、内容及要求,明确了应急处置过程的重点控制项目,并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指南。
2 引用规范性文件2.1 《行车组织规则》2.2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3 《铁路信号维护规程》2.4 (广电发〔2009〕17号)关于发布《广铁(集团)公司电务系统信号设备抢险应急预案》的通知2 作业目的本作业规定了25HZ相敏轨道故障应急处置作业的程序、内容及要求,明确了故障处理过程的重点控制项目及联锁试验内容,并对设备故障处理指供了技术指南。
3 作业程序4 作业内容与要求4.1 故障(通知)受理4.1.1 驻站电务值班员接到车站故障通知,应在确认故障现象后,立即将故障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故障现象和影响情况)汇报工区工长、电务段调度员、车间值班干部。
4.1.2 驻站电务值班员接到段调度故障通知,应在确认故障现象的同时,立即将故障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故障现象和影响情况)汇报工区工长。
4.1.3 电务段调度接到调度所故障通知后,立即将故障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故障现象和影响情况)通知现场工区、车间、段值班干部、值班领导。
4.1.4 电务段调度接到工区故障汇报后,立即将故障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故障现象和影响情况)通知段值班干部、值班领导、及现场车间。
4.2 故障登记驻站电务值班员在车站《行车设备登记簿》上签认故障信息。
根据故障情况登记设备停用,经车站值班员签认后,电务维修人员方可进行故障处理。
4.3 应急措施到达现场后及时登记停用。
影响行车时,积极与车站协调,缩小对行车的干扰。
如建议车站办理引导接车、路票发车或迂回进路等。
4.4 故障处理室内设备故障处理4.4.1 分线盘测试送端电压,甩线测试受端电压,若是电码化区段则需关闭所属区段电码化设备。
4.4.2 多个轨道区段故障,则检查测试GJZ、GIF束电源熔丝装置、轨道架零层熔丝或断路器等。
室外设备故障处理
a、测试送电端钢轨中的电流。
电流升高时是受电端方向短路故障按i项查找;电流降低时测量轨面电压,电压升高时是受电端方向开路故障按f项查找;电压降低时是送电端方向短路或开路故障按c项查找。
b、测量送电端D1D3端子间电压。
无电查室内及送电电缆盒;有电进行c项。
c、测量D2D4端子间电压。
无电是1A液压断路器问题,交叉测试确认;有电进行d项。
d、测量变压器Ⅰ次侧电压。
无电是液压断路器至变压器Ⅰ次侧配线开路,交叉测试确认;有电进行e项。
e、测量变压器Ⅱ次侧电压。
有电进行f项;无电时分线圈测量变压器Ⅱ次侧,个别线圈无电,是相关线圈断线,分线圈有电是勾线断线;分线圈无电是变压器Ⅰ次侧问题,测量就近两个端子间电压是220时,说明这两个端子间断线。
(正常时Ⅰ1Ⅰ3间及Ⅰ2Ⅰ4间电压应为110V)。
f、测量D5、D7间电压升高是变压器箱外部开路。
顺序测量送电端信号圈、轨面、接头、受电端轨面、信号圈、变压器Ⅱ次侧、Ⅰ次侧及回楼D1、D2间电压,电压变化时是开路点。
端子A、B有电,送到端子C、D没电,当不确定A具体接到C或D时,第一步测量A对C、D全有电是A断线,全没电是B断线;第二步再断开C或D,测试A、B端断线的端子对C、D线头测量,有电的是与没断的端子连接的好线,另一根断线。
(特殊情况:当变压器Ⅱ次升高,电阻电压等于变压器Ⅱ次电压时是电阻开路)
g、测量D5、D7间电压降低,电阻上的电压也降低是送电箱内开路故障。
首先断开10A保险,测量变压器Ⅱ次Z 端子分别对应D6和D7端子电压,如果两个都没有电,说明变压器Ⅱ次Z端子对端子座间配线好;再测变压器Ⅱ次K端子对端子座一个有电一个没电,说明变压器Ⅱ次K端子对没电的端子间配线断线。
如果断线的配线包括电阻,应借变压器Ⅱ次Z端子,测量K端子、电阻及端子座,电压变化时是故障点。
(也可用电流的方法:测试变压器二次、限流电阻以及扼流信号圈中电流正常位0.43A,短路时是0.76A左右)
h、测量D5、D7间电压降低,限流电阻上的电压升高是短路故障。
首先断开10A保险后,测量D6、D7间电压不变是送电箱内部短路,电压升高是外短路。
外部短路时断开扼流变压器信号圈全部电缆,D5、D7间电压不变,是信号圈电缆短路;电压升高后将信号圈甩开,电缆连接端子,电压下降是端子短路;电压不变是扼流变压器及以后短路。
i、判断为短路故障时,因电气化牵引区段钢轨及扼流变压器牵引圈中有牵引电流通过,严禁断开的特点,必须采用电流测试的方法。
当电流增大时,短路点在受电端方向,电流减小时,短路点在送电端方向;而其它不经过牵引电流的处所可采用断开后续电路测量电压的方法。
断开10A液压断路器,测量D6、D7间电压,降低说明短路点在送电端方向,升高说明短路点在受电端方向。
在测量电压电流的过程中必须与测试记录比较。
当受电端短路故障时,可将电流表放在钢轨上实时测量电流值,在扼流变压器信号圈、10A保险、变压器等处断开后续电路,电流下降时短路点在甩开处以后,电流不变时短路点在甩开处以前。
j、当查找到受电端D1、D2电压正常时,应询问室内控制台显示红光带是否恢复,未恢复时请室内确认二元二位继电器轨道及局部电压,不正常时,沿受电端电缆向室内方向查找;正常时,室外在动过线的地方反转极性即可。
(1)特别注意复式交分道岔的1、2尖轨根部间和3、4尖轨根部的两根900mm短跳线必须连接,否则轨道电路只依靠2块滑床板与尖轨接触送电。
(2)扼流变压器可测量两个线圈电压相等和对地平衡以及信号圈与牵引圈变比判断。
(3)特别注意复式交分道岔安装绝缘的辙叉分歧处和第2、3尖轨的滑床板之间必须保持清洁,否则极易短路。
(4)由牵引电流不平衡引起的轨道电路故障处理
如某些(或某一)区段经常在电力机车接近、升弓、启动时,闪l~5 s红光带,在排除其他故障因素的情况下,应考虑电气化干扰。
此类故障经常发生在站场复杂站和附近有牵引变电所的车站。
①牵引电流不平衡流动,会使受端变压器I次侧电压剧变,击穿硒堆,使轨道继电器瞬间落下,造成轨道电路故障。
此时应重点检查引接线、接续线、中性连接板以及道岔跳线虚接或断线。
②因机车升弓,闭合断路器、起车等原因使牵引电流骤然增大,又因回流不畅,使牵引电流不平衡流动,在信号圈感应出巨大的工频电流,烧毁受端或送端熔断器。
此时,应检查回流线、吸上线有无虚接、发热等异常现象。
发现异常立即协同供电处理。
③供电火花放电间隙不良,或因放电间隙连向钢轨的钢筋埋在石渣中,形成大地漏泄点,也会导致轨道电路红光带,应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