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脊柱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29
最全面详细的脊柱腰段解剖图,值得收藏!一、腰椎的形态结构椎骨的形态结构腰椎的形态结构上面观腰椎的形态结构前面观腰椎的形态结构后面观第三腰椎(正中矢面)第五腰椎(正中矢面)腰椎侧面观第三腰椎CT图腰椎的椎弓根椎弓根:伸向后外。
椎上切迹:较小,其矢径自腰1向下逐渐变小。
椎下切迹:较大,其矢径差异不大。
在腰椎侧位X线上,根据椎上切迹矢径的大小,可大致估计侧隐窝的宽窄,但其数值略大。
腰椎的关节突上关节突:由椎弓根发出,关节面向内。
下关节突:由椎弓根与椎弓板结合发出,关节面向外。
峡部:腰椎上、下关节突间部。
如此部断裂,称峡部不连。
关节突面的方位:为矢状位,但向下逐渐变为斜位,至第5腰椎几乎呈冠状位。
关节突面的倾斜度(与矢状面的夹角):右侧左侧上关节面 48.2 49.6下关节面 46.6 49.7腰椎的横突组成:在发生上由肋部和横突部愈合而成,其前部为肋部。
横突由椎弓根与椎弓板汇合处向外突出。
第5腰椎横突由椎弓根与椎体连接处发出。
长度:第3腰椎横突最长,其次为第2、4腰椎横突,第5腰椎横突最短。
附着的肌肉:相邻横突之间为横突肌,横突尖端与棘突之间为横突棘肌,横突前侧有腰大肌和腰方肌,横突背侧有竖脊肌,第2腰椎前有膈肌。
乳突:为上关节后缘的卵圆形隆起。
副突:为横突根部的下侧的小结节。
乳副突间沟(57.0%)、如副突间切迹(34.6%)、如副突间孔或管(8.4%);二、腰段椎管腰椎椎孔的形状椎管:中央椎管和侧椎管(侧隐窝)腰段的椎管前界:为椎体、椎间盘和前纵韧带;后界:为椎弓板、棘突基底和黄韧带;两侧界:为椎弓根和椎间孔;后外侧界:为关节突关节。
椎管分为中央椎管(为硬膜囊占据的部位)和侧椎管(为神经根通道的神经根部分)。
盘黄间隙腰1为4.7mm腰2为3.4mm腰3为2.5mm腰4为1.9mm腰5为2.5mm在椎间管内口较小,下位腰椎尤为显著,几乎将内口下部封闭。
椎间管界壁:前为椎体后面及椎间盘,后为黄韧带和椎间关节,上下分别为椎上、下切迹。
脊柱的损伤及病变在骨科中属于很常见的问题,熟悉脊柱的解剖是每个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在了解解剖的基础上,才能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今天重点给大家介绍脊柱的相关解剖知识,值得学习借鉴!应用解剖(一)基本概述1.综述:人类幼年时椎骨共有33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
随年龄增长5块骶椎合成一块骶骨, 4块尾椎合成一块尾骨。
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
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
2.功能支持人体传导负荷运动维持稳定保护脊髓的功能六个自由度的灵活运动3.解剖位置冠状面 (额状面) –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矢状面-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分-正中矢状面–将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横断面 (水平面或轴面) –将身体分成上下两部分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后面观: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
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
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二)椎骨的基本形态及结构生理弯曲:颈椎前凸20°- 40°胸椎后凸20°- 40°腰椎前凸30°- 50°骶骨后凸倾斜骨组织类型:A.皮质骨:坚硬,主要位于骨的表面提供骨的强度,良好的固定点哈佛氏系统B.松质骨:较软,大部分位于骨的内部提供强度和细胞储存的场所骨小梁,海绵状或蜂窝状脊椎结构关节突脊椎峡部间盘终板软骨终板骨性终板骨突环椎弓根切迹椎间孔,神经根出口(三)各段椎骨的特征1.颈椎根据解剖形态的差异,颈椎被分为上颈椎 (C1~2) 下颈椎 (C3~7)椎体小、有横突孔、棘突分叉、上下关节突近似水平位、椎孔较大且多呈卵圆形A.上颈椎:颈枕关节——无间盘寰椎 (C1)——与颅骨 (C0) 和枢椎 (C2)形成关节寰枢关节——无间盘枢椎 (C2)——与C1和C3形成关节寰椎:呈环状,无椎体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长,末端不分叉寰枢关节:在寰枕连接部,大部分运动功能为前屈—后伸和侧屈在寰枢关节,近50%的头部旋转运动发生于此寰枢关节稳固性的结构:关节囊、寰枢前膜、寰枢后膜、覆膜、寰椎十字韧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