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省级评估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山东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等级标准1.课程理念(40分)1.1理念学习(15分)1.1.1学习制度(5分)【观测点】学校的学习制度、实施措施与实施记录A级标准:学习课程理念的制度健全、措施得力,每次学习都有详细记录。
B级标准:学习课程理念的制度比较健全,措施比较得力,每次学习都有记录。
C级标准:有学习课程理念的制度、措施,多数学习有记录。
D级标准:很少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念。
1.1.2学习记录(5分)【观测点】教师的学习笔记。
A级标准:80%以上的教师有学习课程理念的笔记,并且内容比较丰富。
B级标准:70%以上的教师有学习课程理念的笔记,并且内容比较丰富。
C级标准:60%以上的教师有学习课程理念的笔记,但内容不够丰富。
D级标准:有学习课程理念笔记的教师不到60%,并且内容不丰富。
1.1.3学习效果(5分)【观测点】教师反映A级标准:教师对课程理念理解准确深刻,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B级标准:教师对课程理念理解基本准确。
C级标准:教师了解课程理念,但理解不准确。
D级标准:教师不了解课程理念。
1.2理念体现(25分)1.2.1宣传理念(10分)【观测点】会议记录、校报、校刊、广播和网络等媒体。
A级标准:通过会议、校报、报刊、广播与网络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及时全面地向师生、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B级标准: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宣传课程理念。
C级标准:能够宣传课程理念,但形式单一。
D级标准:很少向师生、家长宣传课程理念。
[说明]不要求学校重新配置没有的媒体。
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在校报、校刊、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中,有什么媒体查看什么媒体,只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媒体即可。
1.2.2校园文化(5分)【观测点】学校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A级标准:学校自然与人文环境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
B级标准:学校自然与人文环境较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
C级标准:学校自然与人文环境较少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
D级标准:学校自然与人文环境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
迎接省督导评估学校建设基本标准(小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估要点备注A1学校选址、布局标准B1学校选址1、学校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中小学布局规划,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且适应城市建设实际需要为原则,合理设置并调整学校布点。
新建学校应避开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
规划B2校园布局环境建设2、校园总体规划和设计应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将人工设施、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布局设计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明显分区,布局合理,确保师生安全,充分考虑紧急避险的需要,有较为宽裕的活动空间。
规划3、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浓厚,校园环境建设体现教育性,整洁优美,做到绿化、硬化、净化、美化;各室整洁。
督导A2学校规模、用地标准B3学校规模4、学校应具有适度的办学规模,农村小学至少按照2轨设置,城市小学原则上按4轨设置。
每班班额≤45人。
规划B4校园用地5、农村小学:4轨、3轨、2轨学校用地至少应该分别达到21895㎡(32亩)、18688㎡(28亩)、15699㎡(23亩)。
城市小学:4轨学校用地达到20000㎡(30亩),生均20㎡以上。
(不含学生宿舍用地面积)规划B5体育场地用地6、田径场地标准应达300米环形跑道或200米环形、4道60米直跑道。
思政体卫7、①按6个班配置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②有专门的器械体操活动区或快乐健身园地;③其它类别体育活动场地结合实际情况建设。
思政体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估要点备注A2学校规模、用地标准B6绿化及劳动实践基地用地8、学校设置集中绿地和劳动实践基地。
绿化用地不少于校园总面积的20%(含劳动实践基地5亩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思政体卫A3校舍组成及建筑面积标准B7校舍面积指标9、农村:4轨、3轨、2轨学校建筑总面积分别应达7065㎡、5470㎡、4215㎡。
城市:4轨、3轨、2轨学校建筑总面积分别应达8465㎡、6714㎡、5394㎡。
(不包括教师和学生宿舍)规划10、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使用面积不低于每生3㎡标准。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实施方案(试行)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增强学校实施和建设新课程的能力,全面深化素质教育。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评估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为宗旨,以发现、研究、解决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组织各级教研部门的专业研究人员,深入县(市、区)和中小学,走进课堂,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与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提高学校、教师实施二、主要目标1.改变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学水平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具有激励、导向、管理、评价功能的教学评估指导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教学评估的价值、意义和操作技术,使教学评估指导成为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学校的自觉行为。
2.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引导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3.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鼓励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4.加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实施新课程、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的管理和指导的力度,促进学科之间、学校之间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
三、基本原则1.评估与指导相结合。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评估,以指导为主,评估为辅,重在过程。
要把教学评估作为各级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发展,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指导各地、各学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教学评估工作要做到调研中评估,评估中指导,指导中提高,不断总结经验,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工作健康开展。
2.整体与抽样相结合。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评估,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评估对象和评估结论单位,将一个县(市、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
福建省农村小学合格校评估标准
说明:
1、校舍建筑面积应按不同办学规模达到相应的生均标准,小学每班按45人、初中每班按50人计算。
办学规模低于和高于表中最小、最大办学规模的,套用最小、最大办学规模定额;办学规模介于各个标准之间的,以“插入法”按比例测算相应生均标准进行评估,保证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基本要求。
2、九年一贯学校和完中初中部的实验室及附属用房、各室设施配备等应按不同学段办学规模(班级数)和班额人数分别计算,不得以资源共享为由降低标准。
3、九年一贯制学校图书馆的借书处面积、教师阅览室、报刊种类、人员配备按初中标准,其他馆舍面积和藏书量按小学和初中标准分别计算;完中初中部图书馆与高中部共用,按包括高中部学生在内对完中进行整体评估。
4、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必须设立卫生室,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没有寄宿生及寄午膳学生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有关项目按不扣分计算。
省级中小学优质课课堂评价标准与细则解读中小学课堂评价标准与细则一、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
〔10分〕二、温故到位,导入新课自然、有趣。
〔5分〕三、言语流利,表达顺畅、有感染力、自然、富有逻辑性、一般话标准并富有感情。
〔言语语调标准〕〔10分〕四、重点、难点讲练突出、适当并符合知识建构理论。
〔20分〕五、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用得当。
〔15分〕六、在教学方法方面根本采纳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当代教育新理念。
〔15分〕七、课堂气氛活泼,双边活动充分,“收、放〞恰当,并具有有效性和可控性。
〔10分〕八、课堂评价新视野的“六种状态〞良好。
〔10分〕九、板书工整,书写速度快,板书内容的主、副区布局合理。
〔5分〕十、时间分布合理。
〔5分〕评价标准与细则解读一、仪表端庄,教态自然。
这一要求根本都能做到,可以说是给分项,但优质课的级别越高,要求也越高。
什么是教态?教态是老师的态度和体态的总称,教态是老师自身形象的表达,教态包含五项内容:1.表情,2.眼神,3.手势,4.站立和走姿,5.服饰。
①表情——恰当地运用表情表达老师的感情及对学生的意愿,如友好、期望、赞许以及友善的批判等。
表情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②眼神——眼神要公平、和气、亲切多与全体学生的目光接触,千万不要只看好学生,或考试成绩在班级前十五名学生,更不要不看学生,目光不宜移动过快,不要在优秀生身上停留时间过长。
公平和亲切是眼神和表情的关键。
③手势——手势有助说话,表达教师的思维,手势应舒展自如,切忌机械单一。
我们可以在电影列宁在1918的发言中受到启发。
④站立、走姿——走路、站立的姿态应端庄大方,移动应缓慢,站立的姿态和位置选择恰当,相对固定,必要时应走到学生中间,与同学们进行感情交流,使学生听清发音,但正面退回讲台,千万不要将臀部无数次对着学生,更不要单脚站立或倚墙、靠窗。
⑤服饰——服饰要整洁、大方;不戴不适当的饰物,如X符、教徒饰物,不要油头粉面,不要过分化装有失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