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的“分离派”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45
克里姆特绘画特点的描述克里姆特(Gustav Klimt)是奥地利的一位著名画家,他是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维也纳艺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以下将从不同方面对其绘画特点进行描述。
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常常出现丰富的装饰性元素。
他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善于运用金属箔、宝石、珠宝等材料进行装饰,使作品呈现出华丽而富有质感的效果。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金色的图案和纹饰,这些装饰元素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表达了克里姆特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命力的崇尚。
他的装饰性风格独具一格,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常常出现大量的女性形象。
他对女性的描绘具有独特的视角,常常将女性描绘成神秘而具有吸引力的形象。
他善于捕捉女性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线条和色彩表达出来。
他的女性形象既有浪漫主义的情感,又有现实主义的细致描绘,给人一种既真实又理想化的感觉。
他的女性形象常常被描绘成长发飘逸、眼神迷离的形象,给人以神秘和诱惑的感觉。
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常常融入了象征主义的元素。
他善于通过符号和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一些符号,如蛇、树、鸟等,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他通过这些象征主义的元素,传达出对于生命、爱情、死亡等人生命题的思考和探索。
他的作品常常带有一种超现实的意味,给人以幻想和梦境般的感觉。
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中常常出现大胆而明亮的色彩。
他运用鲜艳的色彩表达出自己对于艺术的热情和追求。
他善于运用对比和色彩的变化来营造出一种鲜明的视觉效果。
他的色彩运用既丰富又充满活力,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大胆的色彩对比,如金色和黑色的对比,红色和绿色的对比等,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总的来说,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艺术特点。
他通过丰富的装饰性元素、女性形象的描绘、象征主义的表达和明亮的色彩运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惟文艺】文•莫卡“维也纳分离派力首领——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古期塔夫•克林姆特,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近郊的布木加特,是一位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
19略末的西欧,一批青年艺术家不愿再受I日的条条框框的制约,要求挣脱束缚。
“维也纳分鹰派”首领克里姆特以其独特的画凤为世人所瞩目,为20世纪欧洲美术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伽》是克里姆特的代表作品。
克里姐特的“神童嗓号克里姆特出生在贫困家庭,父亲是一位黄金工艺师和铜版雕版工艺师,母亲则梦想从事音乐工作,但一直未能如愿“克里姆特一家虽然收入微薄,但因其父亲的工作性质袁使克里姆特得以在很小的时候,便接触到了许多艺术作品“1876年,14岁的克里姆特凭借着艺术天维也纳分离派的金色删尽管传统装饰画让克里姆特获得了成功,赋考入了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克里姆特的绘画天赋,在学校的专业训练中得到了显现与提高“当他在学校完成绘画作业时袁老师们常常会感叹他的技艺已经超越了自己”1879年,仍在校学习的克里姆特的名声已经传到了校外,一些贵胄常把装饰壁画的工作交由他完成袁也自此展开了他的职业生涯”1883年,从学校毕业后他便与弟弟在维也纳成立了自己的画室,而“神童”的称号令他刚走出校门便有了大批的客户”当时,恰逢维也纳建筑的高峰时期,各种新建大厦内都要由壁画来装饰”自1886年起,维也纳城堡剧院和维也纳美术博物馆曾先后邀请克里姆特承担天花板及墙壁的装饰工作袁而他也以精美生动的画面回馈了人们的信赖,并给他带来了优厚的报酬和日隆的声望”但他却没有因此停止自己艺术探索的脚步,特别是从展览会中了解到印象派、象征主义等艺术流派的作品后,他逐渐认识到奥地利美术的狭隘性”1897年,他摒弃了原有的艺术观点袁在维也纳建立了“分离会”袁并任会长袁这是他探索“个人风格啲标志,并以《哲学》《医学》《法律》三大作品表现了他的艺术思想”作品的深沉与神秘,受到了大学教授们的批评,认为他是在用“难以理喻的线条来混乱大众的思考””克里姆特在一片抨击声中保持着沉默,并坚持着自己的做法”但他自1900年之后,便没有再创作大型作品,转而创作一些能带来更多收入的肖像画,尤其是女性肖像画,《吻》也是在这期间绘制的”克里姆特的财富虽越聚越多,但他的生活却十分俭朴”1911年,在威尼斯国际现代美术展览会上,组织者极为尊重这位奥地利的伟大巨匠,专门为他开辟了一个单间展室”克里姆特在巨大的荣誉中没有停下挥动画笔的手,1918年克里姆特在维也纳病逝”•《吻》紳之作《助》《吻》是一幅美得让人窒息的画作,这是一个洋溢着浓郁的爱恋的境地,这是一个永恒在所有人记忆中的曼妙时刻”画面上,两位忘我地拥抱在一起的男女,在金色的背景映衬下,情感交融、衣饰交织,在缀满鲜花的大地上,迸射出令所有观者面热心跳的爱欲”女子的脸上泛着娇嫩的红霞,弯月般微阖的双眸依然能清晰地展现出她沉醉于拥抱的甜美之中”男子的脸侧向画面,他的痴迷在执着的双手和弯颈中作者把寓意描绘在了服饰上,女子的衣服犹如溪水一般蜿蜒曲折,把女性的肢体曲线勾勒得清晰而又朦胧,圆形的图案把女性的温柔隐在其中”男子的衣服宽大挺括,把男人威猛的气概和大海般的胸怀凸显出来”而上面黑色、白色的纵向长方形图案,令观者可以在此处产生联想与演绎,并深化了画面的主题”场(编辑.李军)36-New Youth-。
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摘要: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
奥地利“分离派”——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的团体自称分离派。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分离派起源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
奥地利“分离派”——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的团体自称分离派。
口号为“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他们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德国青年风格近似,对当时德文国家流行的曲线风格产生了严重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运动力量。
分离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奥托•瓦格纳和霍夫曼等。
瓦格纳是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
他提出了建筑设计应为人的现代生活服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
这是一个由一群先锋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年,最初称为“奥地利美术协会”。
因为他们标榜与传统和正统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
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主要代表人物有:建筑家奥托•瓦格纳(1841—1918)、约瑟夫•霍夫曼(1970—1956)、约瑟夫·奥尔布里希(1867—1908)、科罗曼·莫塞(1868—1918)和画家居斯塔夫·克里姆特等。
人物及代表作瓦格纳是奥地利新艺术的倡导者,他早期从事建筑设计,并发展形成自己的学说。
维也纳分离派(英语:Vienna Secession),又译新艺术派,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又译艺术革新派)在奥地利的支流。
该流派反对当时相对保守的维也纳学院派,并与之决裂。
分离派作者作品艺术倾向、个人风格多种多样,而且没有明确的纲领,因此狭义上指维也纳分离派组织,广义上讲是指是思想、类型相近的艺术一群。
分离派涵盖绘画、设计、建筑、装饰等领域。
∙∙∙1895年,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出版《现代建筑》(Moderne Architektur),体现基本的分离派的思想。
∙1897年4月3日,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约塞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马克斯·柯兹威尔(Max Kurzweil)、约瑟夫·马里亚·欧尔布里希(Joseph Maria Olbrich)和科罗曼·莫塞尔(Koloman Moser)等人成立了维也纳分离派组织,克里姆特任主席。
欧尔布里希亲手设计分离派标志的展览馆。
∙1898年,分离派展览馆建成;出版会刊《神圣之春》,举办首次分离派画展。
∙1900年,出版了设计期刊《室内》。
分离派开始步入盛期。
查尔斯·马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的作品在分离派第八届展览中展出。
∙1902年,举办第十四届展览,贝多芬特展;主要展品有德国雕塑家马克斯·克林格(Max Klinger)的《贝多芬雕像》,克里姆特创作的《贝多芬横饰带壁画》,此次展览遭到了反犹情绪的攻击。
∙1903年,霍夫曼在银行家的帮助下创立“维也纳工作联盟”(Wiener Werksttte),他与莫塞尔担任艺术指导。
∙1904年,莫塞尔完成圣弗朗西斯·阿西西教堂(Kirche am Steinhof)的后殿嵌花和彩色玻璃窗。
经历与文化冲击——席勒的作品发展轨迹埃贡席勒(1890——1918)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画家,是一个天才型艺术家,这一天才也没逃脱短命的魔掌,享年仅28岁,虽然他生命极其短暂,但他的艺术光辉照耀着欧洲的艺坛。
席勒短暂的艺术生涯经历却很丰富,加上天才的乖张遍使得作品拥有极为鲜明的个人特色。
一、早期受克姆里特分离派影响席勒勇于尝试各种不同的画风,也会积极的追求自己的风格。
早期时由于结识克里姆特并受克里姆特赏识,所以早期作品受到分离派的影响比较多。
在这时席勒的作品大致特点为构图细节复杂、线条铺陈大胆纯熟、富有装饰性的画面。
这都展现了他作品相当强的魅力。
在《特里斯特港口的船》这一作品中可见分离派的特色完全统领席勒的表现风格。
在一段时间的探索后,画法也日趋成熟,也更加有自己的思想语言想要表达,画面开始体现出逐渐脱离分离派的影响。
在看过梵高展览之后,尤其梵高那件描绘自己卧室的作品带给席勒很大的冲击,也是促成席勒改变画风的引子。
在静物画中的取材就直接受到了梵高的影响。
他进入了另一个领域——肖像画。
这一主题他投注了大量的心力于肖像画中,在肖像画的表现上,他总是能够展现特有的那份内在强度与情感。
从1909年开始,席勒的画作中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正在滋长。
在肖像画的探索中,他的一个创作主题便是自画像。
席勒有很严重的自恋倾向,很在意自己的外表,希望引人注目,他喜欢穿自己设计的服装并研究新的剪裁方式,也愿意摆姿势来展示这些衣服。
我们从今天席勒留下的照片中也可以发现他面对镜头时非常在意自己表现出的效果。
席勒对镜子十分着迷,总是专心审视自己的容貌,渴望通过自己的审视和对自己不同的描绘来反映自己的状态,这是一种自我创作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自我风格初步形成的基础。
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必然带来与众不同的作品。
这种自恋倾向使自画像这一主题一直延续下去。
早期时例如1909年《裸体的自画像》,在这张作品中我们似乎只能略微发现克里姆特的影响。
1.奥托.瓦格纳:“分离派”的领军人物,1894年开始任维也纳艺术学院建筑系教授。
1895
年出版《现代建筑》,提出建筑设计应该集中为现代生活服务,而不是模拟以往的方式和风格。
设计是为现代人的服务,而不是为古典复兴而产生的。
瓦格纳认为现代设计的核心部分是交通或者交流系统设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
装饰也应该为此服务。
瓦格纳设计的建筑迈奥里住宅,就体现了这种功能第一,装饰第二的设计原则。
采用简单的几何形态,以上述曲线点缀装饰效果。
2.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分离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在绘画风格上同样采用大量简单的几
何图形为基本构图,采用非常绚丽的金属色,如金色,银色,古铜色。
加上其他明快的颜色,创造出非常具有装饰性的绘画作品。
代表作品有《吻》《生命之树》等。
3.阿道夫.卢斯:在维也纳的另一位建筑家,是对建筑理论有独到见解的人,在追求简洁设
计风格的探索中,几乎走向一个极端,甚至认为“装饰即是罪恶”。
1908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理论代表作《装饰与罪恶》。
卢斯的思想在建筑设计上表现尤为突出,形成了高度抽象的形式语言。
1910年,他设计的维也纳史泰诺尔住宅,是其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排除了一切与形式无关的装饰,只留下素壁窗口,可谓开创了现代主义设计之先河。
维也纳分离派(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维也纳分离派听到这一名字,可能你会疑惑分离指的是什么?其实维也纳分离派通常指的是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所以称为分离派。
分离派 secession分离派是艺术革新派 art nouveau的奥地利分支,取分离派为名意指:这个团体是从保守的维也纳学院分离出来(决裂出来)的,所以又称1897年的维也纳分离派。
维也纳分离派的成员包括了许多出名的艺术家与设计师,诸如:霍夫曼(Hoffmann,J)、摩舍(Moser,K )他们尤其擅长家具设计、金属工艺设计与陶艺。
维也纳分离派对外十分开放,还为外国人办过设计展,如英国的麦金托什(Mackintosh)作品展,至今这个团体存在,不过1920年后这个团体就比较没有活动力了。
分离派与艺术革新派的差异在于:艺术革新派强调非几何的曲线,分离派强调直线与简单的几何曲线。
参考文献:Julier,G 1993 《20thcentury design and designers》Duncan,Alastair 1994 《Art Nouveau》福井晃一1995(1978)《设计小辞典》--坐在阴影里,远远地看着她在台上台下地忙碌,强烈的场灯从她身后射来,逆光把她的身躯和脸庞都刻划得无比清晰圆润,即使在五十米以外,仍然可以纤毫毕现。
她随意地挽着袖子,露出洁白的小臂,一副干练的样子。
虽然她戴了眼镜,可是依然不会看清我。
这就是我的幸福,名字叫作:——暗恋。
分离派,(德Sezession)19世纪末维也纳美术界以学院派为主建立的“艺术家协会”中,一些持不同艺术见解的青年艺术家于1897年重新成立了“奥地利造型艺术协会”。
不久克里姆特等八位青年艺术家因观点不同退出该协会,于1897年4月3日在维也纳另行组织艺术家团体。
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艺术纲领,只是创作思想相近,便形成了所谓维也纳分离派。
分离派画家反对古典学院派艺术,宣称与其分离,主张创新,追求表现功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既强调在风格上发扬个性,又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样式。
分离派是在绘画、装饰美术、建筑设计上有过影响的新艺术流派。
浅析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作者:李延赵子墨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第08期摘要:奥地利素来有欧洲的心脏之称,作为昔日中欧帝国的核心区亲历了数代帝国的交替,其更是艺术与浪漫的象征,孕育了众多的人文艺术大师。
1897年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十九名艺术家宣称从既有的一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家组织中“分离”出去,形成了独立的创作与展览团体,称之为“分离派”。
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是奥地利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团体,本文从维也纳分离派的历史沿革出发,浅要分析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分离派中图分类号:J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66-01一、分离派的历史沿革(一)世纪末的艺术感官探索十九世纪末的奥地利,因着历史的压抑沉闷,在艺术领域,国家仍以保守的正统文化为其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塑造手段,学院派艺术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于此历史时期,奥地利君主在维也纳大兴土木,进行城市装置建设,寄意恢复国家昔日繁荣景象。
此举给予了当时美术界短暂的发展,然而,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延伸,顷刻间便造成了阶级对立和两极分化的局面。
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美观念和艺术标准亦随之更新,旧有的艺术形式全然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双向需求。
伴随着工艺美术运动以及新艺术运动的开展,新的美学思想对保守势力形成了巨大冲击。
维也纳分离派便是继此背景下产生的著名艺术家组织。
分离派的成员们致力于探索旧有的艺术形式之外的艺术可能性,意在于世纪之交的维也纳创造一种不受传统历史影响的“世纪末新艺术感官洲本验。
(二)维也纳分离派1.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建维也纳分离派,亦称奥地利艺术家联盟,其与新艺术运动一脉相承,是新的艺术思潮在奥地利的延伸。
分离派成立于1897年4月3日,是由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平面设计师科罗曼·莫塞(Koloman Moser)、建筑师约瑟夫·侯夫曼(Josef Hoffmann)和约瑟夫·马拉·欧尔布里希(Joseph MariaOlbrich)等人创建的。
奥地利分离派名词解释
奥地利分离派(Austrian Separatists)是指一些奥地利人士和组织,主张从奥地利国家独立出去,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
这些分离派组织的主张通常是基于地域、族群或宗教等因素,他们认为自己的权益和利益无法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得到保障。
例如,一些土耳其裔奥地利人认为他们的权益和利益与奥地利不同,他们要求成立一个土耳其裔奥地利人自治区。
此外,还有一些分离派组织主张将奥地利一分为二,分别成立南奥地利和北奥地利两个国家。
目前,这些分离派的声音并不是很高,但他们的存在表明奥地利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地域、族群和宗教等方面的分裂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