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流派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2.65 MB
- 文档页数:69
《浅析法国新艺术运动》《浅析法国新艺术运动》浅析法国新艺术运动摘要: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在欧洲大陆的设计艺术运动,它在1900年的法国巴黎博览会期间达到高潮,发源地是法国,随后几乎影响到整个欧洲,波及甚广。
关键字:新艺术运动法国一、序论1、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影响2、说明新艺术运动对艺术发展史产生的重要作用二、本论1、新艺术运动概述(1) 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发源地(2)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3) 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设计特点 2、法国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1)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创新与突破(2)法国新艺术运动为平面设计史打开新局面三、结论法国新艺术运动为设计发展史迎来了新时代在欧洲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世纪之交像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样让人眼花缭乱,让人捉摸不透。
而新艺术运动则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的一场颇具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装饰艺术运动。
在探究其表现形式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社会的发展状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态度。
新艺术运动不仅仅是一次设计艺术的变革,更是一次社会转型的完美体现。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在欧洲大陆的设计艺术运动,它在1900年的法国巴黎博览会期间达到高潮,随后几乎影响到整个欧洲,甚至波及美国。
这场运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既包括绘画、雕塑等纯艺术领域,也包括建筑、书籍、插图、家具、染织、玻璃、陶瓷、首饰等设计和工艺美术门类。
“新艺术”一词成为描绘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埃菲尔铁塔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是指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装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现象被许多批评家和欣赏者看作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
爱德华·蒙克代表作《呐喊》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风格特点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一种艺术运动。
起源于比利时和法国,并传至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其特点是注重自然、工艺美术和装饰性的细节,创造出一种具有非凡魅力的艺术风格。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起源阶段(1880-1890年代):此时期新艺术运动的萌芽和形成主要集中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和法国的巴黎。
比利时的艺术家组成了一家综合艺术公司,其作品具有印象派的风格,主要表现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极大的创造力。
2、发展阶段(1890-1900年代):新艺术运动的发展开始向英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扩展。
在这一时期,新艺术运动在欧洲的艺术和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其开始将自然中的形态、线条和颜色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创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艺术品。
3、成熟阶段(1900-1910年代):新艺术运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它的艺术形式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手段不断地涌现。
其所创造的建筑、室内装饰、珠宝、家具等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可以总结如下:1、自然主义特点: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喜欢在作品中使用自然的线条和形态,并试图使设计与自然紧密结合起来。
2、装饰性特点:新艺术运动的作品非常注重装饰性。
设计师们在作品中使用华丽的镶嵌、色彩斑斓的图案和精致的细节来强调艺术品的装饰性和精致度。
3、流畅的线条: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强调了流畅、曲线优美的线条。
这种线条使作品具有柔软、优美、有机、动感等特点。
4、新颖的材料和技术: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在制作作品时使用了一些新颖的材料和技术,如玻璃、陶瓷等。
这些材料和技术能够让作品具有全新的外观和质感。
总体来说,新艺术运动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如今已成为欧洲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艺术流派整理(上)14-18世纪1. 国际哥特主义(12th)在美术史上,人们把12世纪后,以建筑样式的变化而开始的艺术风格称之为“哥特式风格”。
“哥特”一词本源于西欧的一个民族“哥特人”,有野蛮、怪异的意思,但哥特艺术并非哥特人所造,它出现的时候,“哥特人”早已溶化在西欧其他民族之中了。
因此哥特式艺术决不能说是“粗野”的。
哥特式艺术包括建筑、雕刻,在建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确切的说,哥特式的建筑艺术是指中世纪最后300年——12至14世纪流行的一种新的建筑(包括其中的雕刻绘画)艺术样式。
法国则是它的故乡。
2. 文艺复兴(14th)文艺复兴式艺术风格指发源于意大利,在14至16世纪影响遍及全欧的一种富有革新精神的人文主义艺术风格。
“文艺复兴” 一词来自法文,原意为“重新出生”,在此指'古典文化的再生”。
文艺复兴艺术的开端,可追溯到14世纪初期意大利人比萨诺父子的雕刻、契马部埃的绘画及其弟子乔托的绘画和建筑设计。
他们的作品开始突出“人本主义”的思想,在内容上大胆肯定人生和自然,在形式和技巧上注重对人和自然的科学研究,并借“回到古代去”之口号来摄取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雕刻和绘画经验,在风格上则体现出哥特式艺术和古典艺术的结合及在此基础上的新突破。
3. 巴洛克艺术(17th)巴洛克艺术是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
巴洛克艺术潮流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波及到雕刻、绘画、家具、服装、音乐等领域。
其代表作家作品有普杰的《克罗托那的米罗》、卡拉瓦乔的《埋葬基督》、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等。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主要有:1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2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3运动和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4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5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和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6浓重的宗教色彩;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花纹一般。
一.新古典主义艺术时间:18世纪下半叶。
法国艺术特色:宁静、典雅和理性精神。
1、以自然为原型,按照确定的美的理念去再现自然。
2、崇尚理性和共性,将艺术纳入规范和有序之中。
3、以希腊罗马英雄事迹及当代生活为题材,带有更多个人风格和时代印迹。
代表艺术家及作品:1、雅克·路易·大卫(Jack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法国《荷拉斯兄弟之盟》(1785)《马拉之死》(1783)《加冕式》(1807)《萨平妇女》(1799)《雷加米埃夫人像》(1800)2、安格尔(1780-1867)法国《泉》(1856)《贝尔坦先生像》(1832)《土耳其浴室》(1863)《大宫女》(1814)3、普吕东(1758-1823)法国《风卷波赛琪》(1808)《约瑟芬皇后像》(1805)4、卡诺瓦(1757-1822)意大利人,雕刻家《德修斯和米诺陶》《赫拉克里斯和利卡斯》《丘比特和波赛琪》《装扮成维纳斯的宝林·波格赛像》《玛利亚·克利斯蒂娜纪念碑》(维也纳)二、浪漫主义艺术时间:法国大革命后的19世纪上半叶:主要在法国美学特征:强调主观感情,努力表现人的内心世纪,追求新奇的思想态度代表艺术家及主要作品:1、席里柯(1792-1824)法国浪漫主义艺术的先驱《美杜萨之筏》(1819)《狮攫马》《埃布松赛马》(1821)2、德拉克洛瓦(1798-1863)“浪漫主义狮子”《但丁之舟》(1822)《希阿岛的屠杀》(1824)《萨尔丹纳帕勒之死》(1827)《自由引导人民》(1821)3、吕德(1784-1855)《马赛曲》(1836)《不朽拿破仑的苏醒》《圣女贞德》《马夏内伊元帅》三、现实主义艺术:时间:19世纪40年代-70年代地点:法国美学特征:又译成“写实主义”:1、追求客观性。
客观,冷静和真实地去观察和描绘生活。
以普通人的生活为主要题材。
2、典型性。
不去按照美的模式复制对象,而是对现实生活中进行概括和提炼,把许多典型的事件和品格集中起来造成典型化的形象,使之更集中,更感人,具有艺术的真实感。
[转载]“新艺术运动”主要⼈物的设计思想与作品风格(转)原⽂地址:“新艺术运动”主要⼈物的设计思想与作品风格(转)作者:Zoe19781、法国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不久就形成了两个中⼼:⼀是⾸都巴黎;另⼀个是南斯市(Nancy)。
其中巴黎的设计范围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公共设施装饰、海报及其他平⾯设计,⽽后者则集中在家具设计上。
1889年由桥梁⼯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Guistave Eiffel 1832—1923)设计的艾菲尔铁塔堪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
这⼀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座落于塞纳河畔,是法国政府为了显⽰法国⾰命以来的成就⽽建造的。
在700多个设计⽅案中,艾菲尔⼤胆采⽤⾦属构造设计的⽅案⼀举中标。
塔⾼328⽶,由4根与地⾯成75度⾓的巨⼤⽀撑⾜⽀持着⾼耸⼊云的塔体,成抛物线形跃上蓝天。
全塔共⽤巨型梁架1500多根、铆钉250万颗,总重量达8000吨,这⼀建筑象征现代科学⽂明和机械威⼒,预⽰着纲铁时代和新设计时代的来临。
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在巴黎和南斯,不仅出现了三个设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集团;⽽且涌现了⼀批著名的设计家。
新艺术之家由萨穆尔宾于1895年在巴黎普罗旺斯路22号开设称为新艺术之家的⼯作室与设计事务所⽽得名:“现代之家”由朱利斯迈耶⼀格拉斐(Julius Meier-Graefe)于1898年在巴黎开设称为“现代之家”的设计事务所和展览中⼼⽽得名。
⽽“六⼈集团”则成⽴于1898年,是由六个设计家组成的松散设计团体。
在这三个组织及周围有名的设计师还有爱⽶勒•加雷(Emile Galle 1846—1904)、路易•马若雷尔(Louis Major Elle,1859—1926)、勒内•拉⾥克(Rane Laliqua 1860~1945)欧仁•格拉塞(Eugene Grasset 1841—1917)、儒勒•舍雷(Jules chéret)、⼟鲁斯•劳特累克(Toulouse Lautrec 1864~1901)⽪埃尔•波那尔(Pierre Bonnard 1867—1947)和埃克多•基马(Hector Guimard 1867—1942)。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过程与风格特点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潮流,主要表现在建筑、家具、绘画、珠宝、服饰等领域。
它以自然、曲线和装饰性为特点,追求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反对机械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单调和机械感。
本文将从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发展、风格特点以及对后世艺术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新艺术运动的起源与发展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当时工业革命使得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为代表的英国艺术家们开始反对工业化生产的大规模制造,追求手工艺术与自然之美的结合。
他们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反对工业社会中的机械化和标准化。
新艺术运动最早在英国迅速发展起来,随后传播到欧洲大陆,成为整个欧洲的艺术潮流。
在法国,新艺术运动被称为“艺术风格”(Art Nouveau),在德国被称为“青年风格”(Jugendstil),在奥地利被称为“分离派”(Secession)。
这些不同的名称反映了新艺术运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点1. 自然主义:新艺术运动追求自然与艺术的融合,强调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
艺术家们以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观为灵感来源,创造出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2. 曲线与装饰性:新艺术运动强调线条的曲线和流动性,反对直线和对称。
艺术作品中常常出现流畅的弧线、卷曲的植物纹饰和繁复的装饰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3. 综合性:新艺术运动追求艺术各个方向的综合,将建筑、绘画、家具、珠宝等多个领域融为一体。
艺术家们致力于创造出整体统一的艺术环境,打破了艺术与工艺品之间的界限。
4. 手工艺与精细工艺:新艺术运动强调手工艺和精细工艺的重要性。
艺术家们追求精雕细琢的效果,注重材料的质感和工艺的完美,使艺术品更加珍贵和独特。
5. 象征与精神:新艺术运动不仅追求形式上的美,还注重作品所传递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
19世纪西方艺术流派介绍分析超全整理(新古典-前拉斐尔)19世纪1.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新古典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名称,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中叶欧洲的建筑装饰设计界,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家具设计界。
特征:1.创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古典主义强调复古,号召“摹仿自然”,自然不是指的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象,主要描述对象是人性。
2崇尚理性与理智,排斥情感,讲求共性与规则,往往以抽象的共性代替具体的个性,强调克制自我的情感和欲望,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君主专制的利益服务。
3结构严谨,如按照“三一律”创作剧本,即故事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同一情节(情节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同一时间(限于一昼夜之内)。
4采用诗的语言,即把文体和语言分雅俗两种,粗同俗字不能出现在悲剧中。
5古典主义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繁琐、枝蔓、含糊、晦涩。
古典主义代表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
2.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前半,特别是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只风靡于法国,也风靡全欧洲。
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
代表作品有戈雅的《查理四世及其家人》、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
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指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在艺术表现上,浪漫主义常常运用强烈的对比、绚丽的色彩、昂扬的节奏、夸张的语言和离奇的情节等构成奇幻的特色,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对西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代表作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风格运动及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掀起了各种风格运动,下面我就这一时期的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风格运动做一下对比。
“工艺美术”运动: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宗旨和基本思想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相似,但是比较少强调中世纪或者哥特风格特征,更加讲究设计装饰上的典雅,特别是东方风格的细节,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品设计,特别是家居设计最大的不同特征,就是美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明显的东方设计影响,英国设计中的东方设计影响主要存在于平面设计与图案上,而美国设计中东方影响是结构上的。
比如格林兄弟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的帕萨迪纳市为根堡家族设计的根堡住宅就具有明显的日本民间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整个建筑采用木构件,讲究柱结构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吸收东方建筑和家具设计中装饰性地使用功能构件的特征,强调日本建筑的模数体系和强调横向形式的特点。
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如同应该过得工艺美术运动一样的一个统一的、具有比较集中性活动的设计运动,而仅仅是一种设计思潮而已。
“新艺术”运动:法国“新艺术”运动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因为反对工业化风格和雕琢的维多利亚风格而产生的,都主张从自然、东方艺术当中吸收创作的营养,特别是植物和动物的纹样,是它们创作的主要形式动机。
它们都反对机械化的批量生产,都反对直线,主张有机的曲线为形式中心,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它们的观念背景是相同的,但是,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其主要的差异在于形式的参考倾向上。
199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首次向世界展示了法国的“新艺术”风格,特别是它的家具和室内装饰,引起世界广泛的注意。
这些设计的风格,比较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更加追求自然形式。
而从设计组织方式来看,法国的这场运动更加集中在几个比较密切的设计团体之间,而不像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囿于小规模的手工作坊之间。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地都有不同的表现,虽然它的目的相似,都是对与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反动,都是对于机械、大工业化风格的不安的体现,都采用了自然主义的形式,特别是来自自然中的各种有机形态,都反对采用直线,甚至极端的认为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直线,被一些评论家揶揄为面条风格、蠕虫风格。
转载新艺术运动简介[转载]新艺术运动简介000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2年至1902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一、简史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
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
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Jugend)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
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
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
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拉菲尔前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Aubery Beardsley)。
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Alfons Mucha)、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 Burne-Jones)、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让·图洛普(Jan Toorop)归入多于一种风格中。
不像象征主义画家,无论如何,新艺术运动具有一个自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尔前派,新艺术运动没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机器制造外观和抽象的纯设计服务。
玻璃制造使这种风格找到一个可以展示惊人表现力的领域,例如:路易斯·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在纽约的作品、艾米里·加利(Emile Gallé)和法国南西市的Daum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