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学术型(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阐述其研究成果、体现其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是申请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
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和重要环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学位论文的要求和规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标准局颁布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硕士学位论文1、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由申请人本人完成,论文的内容应能体现有一定的科研工作量并反映学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较坚实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备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论文的结果或结论,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2、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要求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或应用前景;学位论文可以是结合临床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病例分析加文献综述;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博士学位论文论文必须是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由申请人本人完成,论文的内容应能体现研究工作系统而完整并反映学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论文的结果或结论,应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二、学位论文字数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应简明、扼要,需要全面、真实地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达到申请相应学位的水平;严禁侵占、抄袭和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正常的引用除外,但需注明出处,且引用不宜篇幅过长)。
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及讨论)的字数要求为(不包括图表):(一)申请博士科学学位,不少于3万字;(二)申请硕士科学学位,不少于1.3万字;(三)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不少于0.8万字。
三、学位论文撰写文字语种学位论文须采用中文撰写并有中英文摘要;外国留学生学位论文参照本要求,可以用英文或中文撰写,但如果用英文撰写,必须有中文摘要。
附件10:
福州大学2018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代码:
学科(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方向
三、学制、学习年限
例如:学制3年。
脱产学习的硕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在职研究生比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学习年限相应延长半年至一年……
四、培养方式
五、学位论文(须明确开题报告时限)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件2)
福州大学2018级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代码:
学科(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方向
三、学制、学习年限
例如:学制4年。
脱产学习的博士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在职研究生比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学习年限相应延长半年至一年……
四、培养方式
五、学位论文(须明确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时限)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件2)
福州大学2018级学术型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代码:
学科(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方向
三、学制、学习年限
例如:学制5年。
脱产学习的研究生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在职研究生比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学习年限相应延长半年至一年……
四、培养方式
五、学位论文(须明确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时限)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件2)。
福建医科大学信息篇一:福建医科大学课程表、进度表查阅操作流程福建医科大学课程表、进度表查阅操作流程1、登录教务处主页的教务管理系统或210.34.96.1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2、“大学英语”课表、进度表查询操作流程(1)点击“信息查询”→“学生个人课表”,即可查询到学生个人“大学英语”的“上课时间”(周五1-2节、周一8-9节)及“任课教师”,如下图所示:(2)点击“信息查询”→“课表进度表查询”,进入“进度表”查询页面如下图。
(3)根据查询“学生个人课表”得到的“大学英语”上课时间及任课教师,选择星期“一”节次“8-9”(只需选择其中一个时间点)、输入“大学英语4”(根据自己所上课程的级别),按“查询”如下图:再根据得到的“任课教师”的信息,选择该条记录后面的“查看”按钮如下图所示,在“教学日历”栏目可查看教学进度表,点击按钮后,可将该教学进度表导出。
3、除“大学英语、体育”外其余课程课表、进度表查询操作流程(1)点击“信息查询”→“课表进度表查询”,进入课程进度表查询页面如下图。
(2)选择好学年、学期及查询条件(查询条件选择:一般除“英语、体育”外的计划的课程选择“班级”、“任意选修课”输入“课程名称”查询),点击按钮后即可查到课表及查看进度表。
示例如下:通过“班级”下拉键(如图一),选择要查询的班级,点击按钮后,如“图二”所示在“课程列表”中查询到该班级的所有课程;点击各个课程的按钮后,如“图三”在“教学日历”栏目可查看按钮后,可将各个课程的教各个课程的教学进度表,点击学进度表导出。
(图一)(图二)(图三)4、体育课根据“纸质课表”的时间安排以及体育部的分班安排上课,目前暂不从系统查询。
篇二:福建医科大学20xx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福建医科大学20xx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二○一四年九月编印福建医科大学简介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经过76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优良校风,成为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属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为了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文件精神,必须畅通研究生分流渠道,加大对不合格学生的淘汰力度,加大选拔优秀人才的力度,以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特制定本《规定》。
一、考核内容中期考核的内容,主要考核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思想品德表现、课程学习情况;此外:(一)学术型研究生,重点考核其科研能力,即通过考察学位论文科研选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及创新性,考核其是否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二)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考核其实践能力和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的能力。
二、考核要求(一)提交课程学习成绩(二)学术型研究生,完成一篇本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完成课题研究的预实验工作,撰写开题报告,经研究生导师同意,填写《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情况表》(以下简称《开题情况表》),方可向所在学院提出考核申请。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1、课题名称、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姓名;2、选题(立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研究内容;4、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包括资料收集方法、实验方法、统计处理方法等);5、课题研究的计划进度安排,6、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拟解决的措施;7、预期结果,估算课题工作量和经费;8、预实验结果等。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交实践考核成绩。
三、考核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集体开题时间,但应在第三学期当年十二月份前完成考核工作。
四、考核办法(一)考核工作由各学院负责实施。
(二)各学院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组织集体考核。
(三)各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相关学科领域组成考核委员会,成员由各学院确定,报研究生院备案。
(四)考核委员会成员具体要求:考核组专家不少于5名(研究生导师除外),其中参加博士研究生考核的专家至少2位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其他考核专家必须具有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参加硕士研究生考核的专家至少2位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他考核专家必须具有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
攻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内科学(呼吸病专业)研究生:夏浩导师(签字):一、培养目标1.政治上要求: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热爱临床医疗工作,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业务上要求:必须掌握本专业二级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英语,能独立承担本学科、专业临床医疗工作,并具有从事临床教学和临床科研的能力,在临床医疗技术上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二、培养方式第一阶段(二年):学位课程学习、临床能力培训2.临床能力培训(累计1.5年)(1)轮转科室和时间安排(写出轮转科室的名称和轮转时间,其中内科、外科系统要求轮转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临床科室,并且每个临床科室的轮转时间不少于3个月)(2)轮转考核要求根据《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办法》,凡轮转完一个科室(专业),由本科室(专业)指导教师给予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在《考核手册》。
通过第一阶段课程学习和轮转科室考核者,转入第二阶段培养。
(3)各轮转科室学习掌握的病种、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心血管内科](每一个轮转科室,都要写出A、B、C、D四项具体内容)A.学习病种要求掌握: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心律失常、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心脏瓣膜病、急性和缩窄性心包炎。
要求了解:成人常见先天性心血管病、心肌病、静脉血栓症、心血管疾病的溶栓及抗栓治疗。
B.理论知识要求掌握:①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类型、心衰的分期与分级;急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②心律失常的分类,发生机制及诊断。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及治疗;③原发性高血压的分类标准、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诊断与治疗;⑤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血培养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抗菌治疗;⑥常见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类别,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治疗;⑦急性和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⑧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