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源泉_基于长期约束结构VAR的实证研究_周杰琦
- 格式:pdf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8
试论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因素汇率变动(fluctuations in exchange) 是指货币对外价值的上下波动,包括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被转换成其他货币的价格。
汇率变动是指汇率发生变化,或某货币相对于另一个货币价值的改变。
汇率是国际金融的重要指标,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人民币汇率是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经济杠杆,也是实现和衡量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重要指标。
一、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一)境外因素1、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收支的总和。
在浮动汇率制下,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变动,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即外汇汇率上升。
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外汇汇率下降。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且在我国资本项目基本上是连年顺差的,外汇储备明显增加,这表明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本国货币有升值的压力。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经常项目顺差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就潜在地形成了人 民币升值的压力,并且在我国资本项目基本上是连年顺差的, 外汇储备明显增加,这表明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人 民币有升值的压力。
(图 1)2、美元的走势人民币对美元的比值是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从一定程 度代表了现在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水平比值。
我国货币定价长 期比照“一篮子货币”体系,所以国际汇市上的波动干扰对 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会产生影响。
近年来人民币的几次巨幅 波动证明了美元走势对人民币汇率在短期有重大影响,两种 货币呈现了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另外,对人民币汇率能够产 生影响的其他货币还有欧元、英镑、日元以及新兴市场国家 货币等,人民币汇率与其他先发国家的汇率波动幅度之间也 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图 2)图23、国际政局影响国际政局对人民币走势有着显著的干扰和冲击。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非常复杂,涉及经济、金融、政治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国内经济因素和国际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一、国内经济因素的影响1. 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水平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通常会吸引外资流入,从而提高对该国货币的需求,进而推高汇率。
相反,如果经济增长放缓,外资流出,人民币汇率可能会下降。
2. 通货膨胀水平通货膨胀水平也是影响汇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会面临货币贬值的压力,投资者会减少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导致汇率下降。
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通胀压力的管理对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至关重要。
3. 利率水平4.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拥有较高的外汇储备,通常意味着该国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人民币的稳定,并应对外部冲击。
这会提高投资者对该国货币的信心,进而推高汇率。
1. 对外贸易状况对外贸易状况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将导致国际收支的顺差,增加对该国货币的需求,推高汇率。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将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可能会导致汇率下降。
2. 国际金融市场状况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等都可能导致避险情绪增加,投资者会将资金转移到相对安全的资产上,可能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
3. 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变化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要影响。
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元升值,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的压力。
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变化需要及时关注,以防止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不利影响。
人民币汇率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国内经济因素和国际经济因素。
为了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需要合理把握这些因素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进行干预。
人民币汇率波动效应及适度均衡汇率水平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人民币汇率波动一直是国内外观察和关注的焦点。
汇率波动不但影响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等实际经济活动,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联系紧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的振荡及外部贸易关系的协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试图从人民币汇率波动出发,研究其对实际经济活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及适度均衡汇率水平的实证研究,从而为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真实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复杂的,在具体分析中需要从不同角度综合考虑。
本研究拟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人民币与其他国际货币的汇率比较、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的改变,探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的波动和影响。
2.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建立一系列经济指标的模型来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包括利率、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外贸顺差等。
3.探讨人民币适度均衡汇率水平通过对过去的经验数据和当前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国经济的现实出发,结合国际经济状况,提出人民币适度均衡汇率水平的设想和措施,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未来的汇率调整政策和目标。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建立经济模型,并搜集相关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和分析,以实现研究目的。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证分析、数学计量方法等。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得到以下成果:1.深入剖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改善经济结构的建议和政策。
2.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实证依据。
3.探讨人民币适度均衡汇率水平,为中国未来的汇率调整政策和目标提供建议。
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作者:覃凡丁奉钦亮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28期摘要:汇率在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基于分析汇率变动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本文综合分析了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外汇储备、贸易顺差等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出口总额负相关,而与进口总额、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外汇储备等呈正相关,最后,本文还从贸易顺差、扩大消费内需、国际巨额游资、人民币汇率改革方面探讨了对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可能性。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实证研究汇率作为开放经济下最基本的经济元素,汇率的形成是多国政治、经济和金融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复杂过程,同时,更会通过价格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对国内的生产、投资、消费、储蓄、流动性和资产价格发挥显著的作用。
由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人民币升值能否有效调节中国国际收支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
[3]从实证研究来看,毕燕君(2010)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基础上引入需求方因素——投资需求,并利用该拓展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经验分析,从供求两方面回归分析与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
[4]张晓昱选取国际收支、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率、中美利差、政策和心理因素等影响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影响。
[5]黄盛从购买力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外汇供求和国际收支状况等7个方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影响。
左相国,唐彬文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利率、通货膨胀率阐述了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加以验证分析。
[6]孙音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差异、工业生产增长率差、两国利率差异、中国和美国债务占各自GDP的比和FDI對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7]胡海林给出了贸易顺差、GDP、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和同业银行拆借利率、政府财政支出了影响六个基本因素,使用协整技术,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变化关系。
第11卷第6期上海财经大学学报Vo l 11No 6 2009年12月Journal o f Shang hai U niversity o f Finance and Econom ics Dec 2009中图分类号:F830 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0150(2009)06 0065 08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源泉基于长期约束结构VAR的实证研究周杰琦(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北京100102)摘 要:本文采用结构VA R实证研究石油价格、供给、需求以及货币这四类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影响,以及这些冲击对解释实际汇率波动的相对重要性。
研究发现,这四类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大小和方向基本符合理论预期;对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预测方差,需求冲击贡献度达到70%,供给冲击和货币冲击的贡献度各在11%左右,石油价格的解释程度最小。
同时,本文分析实证结果背后的原因,并讨论相应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结构VA R一、引 言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竞争力、国际收支平衡、通货膨胀乃至产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Chow,1997),那么,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因素有哪些?其影响汇率波动的程度和方向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汇率波动背后原因的理解,对于当前我国汇率政策的制定也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目前,已有两类具有明显分歧的理论来解释汇率波动:一类是以Dornbusch(1976)为代表提出的非均衡模型(disequilibr ium models),该模型指出,在价格粘性(sticky pr ice)的假定下,货币冲击是引起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另一类是由Balassa等(1964)发展起来的均衡汇率模型(equilibrium ex change rate mo dels),该模型认为实际因素(生产率、财政支出结构等)对解释实际汇率变动起关键作用。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人民币是中国的官方货币,其汇率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几十年中,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中国的出口和投资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于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广泛的波动效应。
近年来,中国的汇率政策备受关注。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仅与中国国内的货币政策、贸易政策和金融政策密切相关,还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因此,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机制,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
此外,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对于理解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对冲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问题:1.人民币汇率受哪些因素影响?2.国内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如何?3.贸易政策和金融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如何?4.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如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以国际市场为背景,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变化趋势和现状。
2.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
3.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不同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4.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包括汇率波动对于贸易流量和资本流量的影响等。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时间序列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运用VAR(p)模型和Granger Granger 因果检验等技术手段,对人民币汇率和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将利用Stata和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预计可以得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影响程度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人民币汇率波动研究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兑换比率,汇率的波动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国际经济政治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稳定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和分析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原因1.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需求增加,供应降低时,人民币汇率会上涨。
相反,需求降低而供应增加时,人民币汇率会下跌。
2.国际经济政治因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受到国际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比如,其他国家货币利率的变化、国际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等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3.政策调控的影响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采取了一定的调控措施,比如人民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等,这些政策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1.对外贸易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会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出口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都会受到影响,这对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2.国民经济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会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减缓,企业降低投资意愿,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
而如果人民币贬值过快,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等问题。
3.社会稳定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人民币汇率波动过大,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恐慌情绪的产生,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等问题。
三、人民币汇率的管理和控制为了实现汇率的稳定和可控,同时也为了保障国家的出口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管理和控制措施。
其中,人民银行作为汇率中心和货币政策执行机构,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控制汇率波动。
此外,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基础性经济制度改革和宏观经济调控等措施,以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之,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同时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维护汇率的稳定和可控性,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王丽娜 朴明根(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000)摘 要:在介绍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2005—201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和货币供应量的数据,利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很大影响。
基于结论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有效监控我国货币存量和发行量,尽量减少由于货币量过多或者过少而引起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货币政策;影响;VAR模型中图分类号:F830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1-0077-04 [作者简介]王丽娜(1990-),女,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银行机构管理;朴明根(1958-),男,朝鲜族,吉林延边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银行机构管理。
纵观汇率的发展历史,浮动汇率制度的支持者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具有独立性。
我国现行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货币政策确实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但是根据经济学中对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理论,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在各个时期都客观存在。
在开放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汇率对国内和国际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汇率成为一国货币当局决策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汇率制度的一次次改革,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两个政策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冲突。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研究(一)理论基础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经典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了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模型中假定价格水平保持不变,假设资本完全流动。
如果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若恢复货币市场均衡需增加收入,但这样会使利率下降,且会造成资本大量外流和本币的对外贬值,使货币需求扩大。
第11卷第6期上海财经大学学报Vo l 11No 6 2009年12月Journal o f Shang hai U niversity o f Finance and Econom ics Dec 2009中图分类号:F830 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0150(2009)06 0065 08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源泉基于长期约束结构VAR的实证研究周杰琦(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北京100102)摘 要:本文采用结构VA R实证研究石油价格、供给、需求以及货币这四类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影响,以及这些冲击对解释实际汇率波动的相对重要性。
研究发现,这四类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大小和方向基本符合理论预期;对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预测方差,需求冲击贡献度达到70%,供给冲击和货币冲击的贡献度各在11%左右,石油价格的解释程度最小。
同时,本文分析实证结果背后的原因,并讨论相应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结构VA R一、引 言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竞争力、国际收支平衡、通货膨胀乃至产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Chow,1997),那么,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因素有哪些?其影响汇率波动的程度和方向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汇率波动背后原因的理解,对于当前我国汇率政策的制定也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目前,已有两类具有明显分歧的理论来解释汇率波动:一类是以Dornbusch(1976)为代表提出的非均衡模型(disequilibr ium models),该模型指出,在价格粘性(sticky pr ice)的假定下,货币冲击是引起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另一类是由Balassa等(1964)发展起来的均衡汇率模型(equilibrium ex change rate mo dels),该模型认为实际因素(生产率、财政支出结构等)对解释实际汇率变动起关键作用。
在实证研究中,Clarida和Gali(1994)采用结构VAR,以识别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并评估了供给、需求以及名义冲击对解释实际汇率波动的相对重要性。
Gauthier(2002)采用结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发现,长期中正向的供给冲击导致加元升值,而中短期内商品价格冲击是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Wang(2004)运用类似的方法,研究发现供给冲击和名义冲击都是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
国内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谷克鉴(2000)研究了以生产率为基础的工资变动对部门间实际汇率的影响。
施建淮和余海丰(2005)在均衡汇率理论框架下研究了经济基本面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
张玉芹等(2008)采用改进的生产力差异模型,实证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包括生产力差异因素在内的多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然收稿日期:2009 09 15作者简介:周杰琦(1983-),男,广东韶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博士生。
66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实际汇率与基本面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对于人民币波动的短期因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为此,本文在Clarida和Gali(1994)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随机冲击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基本因素和短期因素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然后采用1994年1月到2008年12月的数据,实证考察这些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动态影响。
此外,本文特点还在于: (1)考虑到石油价格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可能影响,将油价纳入了模型的分析。
(2)采用了月度数据,有效避免了样本不足带来的检验势损失。
(3)采用Blanchard和Quah(1989)提出的长期约束的结构VAR,以更有效识别影响汇率波动的长、短期因素。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1 理论框架遵循Clarida和Gali(1994)、Wang(2004)等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基于由Obstfeld(1985)发展起来的理性预期随机冲击模型,以及M udell Flem ing Do rnbusch模型,以识别供给、需求以及名义冲击这三类影响汇率波动基本冲击。
此外,不少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发现石油价格与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稳定的联系(Am ano等,1998;Chen等,2007)。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油价冲击可能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造成影响。
因此,作为对Clarida和Gali(1994)研究的拓展,本文构建包含石油价格冲击的随机冲击模型,以更细致地考察各类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
为简化分析,随机冲击模型表示为:o t=o t-1+ o t(1) y s t=s t+ o t s t=s t-1+ s t(2) y d t=d t+ [i t+E t(p t+1-p t)]+ e t d t=d t-1+ d t(3) y s t=y d t=y t(4) m t=p t+ky s t- i t m t=m t-1+ m t(5) i t=i*t+E t(e t)(6) 其中,o表示石油价格。
s表示由劳动和资本投入决定的产出。
d为总需求。
e、p、m分别为实际汇率、价格水平和货币供给。
y s t表示由供给方决定的产出,y d t表示由需求方决定的产出。
E t表示基于第t期信息对第t+1期变量的理性预期。
i t、i*t分别表示国内、国外的名义利率。
o t、 s t、 d t、 m t分别表示石油价格冲击、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
方程(1)描述了石油价格的随机生成过程,并假设石油价格冲击在本文模型中是外生的;方程(2)说明产出是包括石油价格在内的生产要素的函数,一般而言,石油与其他投入要素形成互补关系,故假设 0;根据Mudell Fleming Dornbusch模型,方程(3)假设国内总需求为实际汇率(间接标价法)和实际利率的减函数,一般情况下, <0, <0;为简化分析,假设s、d、m都服从随机游走过程。
方程(4)意味着由于价格可以灵活调整,即E t(p t+1-p t)=0,商品市场在长期中将处于均衡状态;由(1)-(4)容易求得变量的长期均衡方程:o t= o t(7) y t= o t+ s t(8) e t=1/ [ o t+ s t- d t- (i t-i t-1)](9) 其中, 表示对变量序列取差分。
方程(8)表明,在长期中,只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会决定国内的产出水平,这符合长期货币中性理论。
方程(9)显示,在长期中,除了名义(货币)冲击之外,石油价格冲击、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都会影响实际汇率。
方程(5)为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函数;方程(6)假设基于理性预期的非抛补利息平价成立,这是由于我国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资本流动不完善。
假设长期中,有E t (e t )=e t 。
由(5)-(9)可得:p t = m t +-k+ s t +-k + o t - d t + [i *t -i *t-1- / (i t -i t-1)](10)方程(10)显示,本文考虑的冲击在长期中都影响价格的变化。
我国名义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识别出利率政策很困难,因此,本文将通过货币冲击对宏观变量的影响来间接识别货币政策。
对我国而言,方程(10)可以简化为(11):p t = m t +-k+ s t +-k + o t - d t (11)基于方程(7)-(11),可以定性分析变量对于各种结构冲击的反应方向,例如,方程(9)预期正向的需求冲击可能会引起实际汇率的升值。
需强调的是,本文模型虽然对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加以限制,但也兼容Mundell Fleming Dornbusch 黏性价格模型的理论涵义,即对变量之间短期的动态关系不作限制。
因而本文模型对现实的解释可能更具一般意义。
2 基于B-Q 识别方法的结构VAR本文采用Blanchard 和Quah(1989)提出的结构VAR,以有效识别结构冲击。
结构VAR 包含的变量有石油价格、工业增加值、实际有效汇率和价格水平。
在应用SVAR 时,首先考虑移动平均形式的结构VAR:x t =A o t +A 1 t-1+A 2 t-2+ = i=0A i t-i (12)其中,x t =[ o t , y t , e t , p t ]T ,A 是4 4阶矩阵,其定义了内生变量对结构冲击[k o t , s t , d t , m t ]T 的脉冲响应。
记滞后算子式A(L)=A 0+A 1+A 2+ ,根据前面对四变量之间长期关系的约束,在矩阵A(L)的元素中,有A 12(L)=A 13(L)=A 14(L)=0;A 23(L)=A 24(L)=0;A 34(L)=0。
因而,方程(12)可以重新写成:o ty te tp t =A 11(L)000A 21(L)A 22(L)00A 31(L)A 32(L)A 33(L)0A 41(L)A 42(L)A 43(L)A 44(L) o t s t d t m t(13) 然后,通过估计以下移动平均形式的简化VAR 模型。
x t =u t +C 1u t-1+C 2u t+2+(14) 其中,C t 为系数矩阵,u t 表示扰动向量,假定存在一个非奇异矩阵使得 t 能从u t 中被识别,即有:u t =S t 。
此时比较方程(12)、(14)发现,实际上,S=A 0,从而有:A t =C t S t=0,1(15) 记方程(14)所有系数矩阵之和为C(L),由(15)可以得到:A(L)=C(L)A 0(16) 在方程(14)中,对随机扰动向量的协方差矩阵进行估计,结果记为 ,结合关系式u t =S t ,以及前面对结构冲击 t 性质的说明,有:=E(u t u t )=E(A 0 t t A 0)=A 0A 0(17) 为最终识别出A 0,先通过方程(16)、(17)得出:672009年第6期 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的源泉68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 C(L) C(L) =A(L)A-10A0A 0(A 0)-1A(L) =A(L)A(L) (18) 由于A(L)为下三角型矩阵,此时可以利用乔拉斯基分解(Cho ledki Decomposition)识别出A(L),结合式(16)得:A0=[C(L)-1]chol[C(L) C(L) ](19) 估计出A0后,则可以利用 t=A-1o u t识别出结构冲击,进而可以估计在各种结构冲击下内生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三、数据说明和初步数据分析1 数据说明本文研究选用1994年1月到2008年12月的石油价格、产出、实际有效汇率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各共180个样本观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