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20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Ca-40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谚语或俗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C. 墙内开花墙外香D. 生米已成熟饭【答案】D【详解】A.铁杵磨成针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 水变冰是物理变化,故错误;C.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指分子不停的运动,不是化学变化,故错误;D. 生米中含有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等,在煮的过程中这些物质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2.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答案】C【详解】A.中硫酸钡属于电解质,故错误;B.乙醇不是碱,故错误;C.硝酸是酸,氢氧化钡是碱,碳酸钡是盐,甲烷不是电解质,故正确;D.氯气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
故选C。
3.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也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石墨) ═ C(金刚石)B. CuSO4+ 2NaOH ═ Cu(OH)2↓ + Na2SO4C. Cl2+ 2KBr ═ Br2 + 2KClD. 3CO + Fe2O3 2 Fe + 3CO2【答案】A【详解】A.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D.该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故选A。
4.有关化学史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B. 爱迪生——发现电子C. 卢瑟福——提出带核的结构模型D. 玻尔——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答案】B【详解】A.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在十九世纪初提纯近代原子学说,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故正确;B.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错误;C. 1911年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带核的结构模型,故正确;D. 1913年玻尔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故正确;故选B。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试时间:11月14日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Cl-35.5 K-39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在其包装上应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列物质贴错标签的是(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3.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1N A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溶于水,溶液中含Na+离子数为0.02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数为N A个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溶液B.将1L 2mol·L-1的FeCl3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的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 AC.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D.蔗糖水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9 m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a(OH)2=Ba2++2OH- B.NaClO=Na++ Cl++ O2-C.KMnO4=K++ MnO4- D.NaHCO3=Na++ H CO3-6.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Na 2CO 3→NaClB .NaCl → NaOHC .NaOH →NaClD .CuO →Cu(OH)2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 P 1615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明矾的化学式:Al(SO 4)2D .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 ,也可以表示14C8.16O 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O 2与18O 2互为同位素B .16O 与18O 核外电子数不同C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 与18O 间的相互转化D .标准状况下,1.12 L 16O 2和1.12 L 18O 2均含0.1N A 个氧原子9.分类归纳是学好化学必要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A Na 2CO 3 H 2SO 4 NaHCO 3 CuO CO 2B Fe(OH)3 NaHSO 4 NaCl Na 2O NO 2C NaOH CH 3COOH CaF 2 CO 2 SO 2 DKOHHNO 3CaCO 3Fe 2O 3SO 310.下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装置。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一年化学科试卷命题学校:命题教师:审核教师:考试日期:11月12日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Br-80、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B.用稀硫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C.K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2.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量的FeSO4 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5.5 ~ 36 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磁流体与氯化钠溶液为同种分散系B.该磁流体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C.用一束光照射该磁流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该磁流体的制备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高一化学试题卷第1页,3.1gCO中含有x个CO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14xmol-1B.28xmol-1C .x28mol-1D.x14mol-14.下列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CH3COOH CH3COO-+H+B.NaHSO4==Na++H++SO42-C.NaHCO3==Na++HCO3-D.KMnO4==K++Mn7++4O2-5.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A.氯化镁B.硫酸铜C.氯化钠D.氯化铁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2与18O2互为同位素B.18O与16O 是同一种核素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Na2O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2:17.装置如图:关闭装置A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福州八县(市)一中 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1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A •根据溶液酸碱性,将化合物分为酸、碱、盐B .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C •根据水溶液是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 .根据化合物是否来自于有机体,将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2•下列关于;H 、2H 、3H 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中子数相同 B.它们是相同的原子C.它们的性质相似 D.它们是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3.下列化学反应既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 Cl 2+ 2KBr =Br 2+ 2KC14 .下列有关分散系说法错误.的是( )A. 胶体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 10-9〜10-7m 之间B. 胶体均一,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不会产生沉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 C-12 , N-14, O-16, Na-23, Ca-40, Cl-35.5 , He-4、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B. 2NaHCO^ Ns t CO+H b O+COfC.D.CH+2O 点矍CO+2H 2OA. KNO T KClB. Na 2CO T NaOHC. CuO T Cu(OH) 2BaSO T Ba(OH)C. 蔗糖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下层会比上层甜D. 可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FeCb 溶液和Fe (OH )3胶体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108OB.亚硫酸铵的化学式:(NH3)2SOC. 碳酸钾的电离方程式:D.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1 -2冷CO = 2K 1 + CO 327.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下列数值在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①分子总数② 原子总数④ 同种元素的化合价⑤ 物质的总质量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②⑤⑥8.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A. NaCl (Na2CO3)加稀盐酸,分液B. SO2(HCl)氢氧化钠溶液,洗气C. NaCl 溶液(碘)四氯化碳,萃取、分液D. KNG溶液(KCI)----降温结晶,蒸馏9.能够用来鉴别NH4CI 、NaCI、W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 AgNO溶液B . Ba(OH)2溶液C .稀盐酸D . NaOH溶液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1.8g NH4+所含质子数为N AB. 通常状况下,N A个CO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C.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BaCl2溶液中,含有CI-个数为N AD. 1 mol • L的CaCl2溶液中,CI「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 • L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的溶液中B. 过滤操作时,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C.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D.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12.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普通漏斗;⑤分液漏斗;⑥烧瓶;⑦容量瓶等。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本草纲目》中有“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的记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薪柴之灰”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B.“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萃取C.“取碱”得到的是一种碱溶液D.“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 “薪柴之灰”中含有碳酸钾,与铵态氮肥共用时,发生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降低肥效,故A错误;B. “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过滤,故B错误;C. “取碱”得到的是碳酸钾溶液,属于盐溶液,故C错误;D. “浣衣”过程中促进油脂的水解,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
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不变色4NH Cl受热不分解B ②中振荡后静置下层液体颜色变浅NaOH溶液可除去溶在溴苯中的2BrC③旋开活塞观察到红色喷泉3NH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D④闭合开关K,形成原电池Zn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锌的金属性比铜强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详解】A.氯化铵受热分解成氨和氯化氢气体,二者遇冷在气体发生装置的试管口附近化合生成氯化铵固体,A项错误;B.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溴苯不能,故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苯中溶解的棕色溴,溴苯的密度大于水,故下层液体颜色变浅,B项正确;C.按图示操作不能形成喷泉,C项错误;D.两烧杯中溶液放反了,闭合开关不能构成双液原电池,D项错误。
答案选B。
3.某同学采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杂质)制取CaCl2·6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I中含有SiO2,固体II中含有Fe(OH)3B.使用石灰水时,要控制pH,防止固体II中Al(OH)3转化为AlO2-C.试剂a选用盐酸,从溶液III得到CaCl2·6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分解D.若改变实验方案,在溶液I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也可得到纯净CaCl2·6H2O【答案】D【解析】【分析】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O2、Al2O3、Fe2O3等杂质)加足量的盐酸,得到二氧化硅沉淀和氯化钙、氯化铝、氯化铁混合溶液,所以固体Ⅰ中含有SiO2,滤液中加石灰水,控制pH,可以得到Al(OH)3、Fe(OH)3沉淀,即为固体Ⅱ,过滤,向滤液加入盐酸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钙,得氯化钙溶液,CaCl2·6H2O易分解,从溶液中获得氯化钙晶体时,要防止其分解;【详解】A.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固体Ⅰ中含有SiO2,固体Ⅱ中含有Fe(OH)3,A正确;B.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溶于氢氧化钙溶液,生成AlO2-,B正确;C.CaCl2·6H2O易分解,从溶液中获得氯化钙晶体时,要防止其分解,C正确;D.若改变实验方案,在溶液Ⅰ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中含有氯化铵,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的CaCl2·6H2O不纯,D错误;答案为D。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三年化学科试卷命题学校:连江一中命题教师:高三备课组审核教师:高三备课组考试日期:11月11 日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Fe-56 Na-23 C-12 O-16 Mg-24 S-32 Y-89 V-51 Cl-35.5I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2分)1. 2022年6月5日,神州十四号飞船发射成功,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迈出实质性一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和”核心舱中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当光束通过空间站热控材料使用的纳米气凝胶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C.太阳能电池帆板是载人航天工程中飞行器的动力源泉,其核心材料为硅D.航天服壳体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熔点比纯铝低2.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1.2LCO2全溶于水,溶液中的HCO3-、CO32-、H2CO3的数目之和为0.5N AB. 18g的D2O中所含质子数目和中子数目均为10N AC. 0.1mol/L KAl(SO4)2溶液中,SO42-的个数为0.2N AD. 15.6gNa2S 和Na2O2固体混合物中,阴离子数为0.2N A3.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①MgCl2溶液AlCl3在MgCl2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搅拌、过滤②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③CO2SO2依次通过盛有Na2CO3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④NaNO3CaCO3加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A.②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4.常温下,在指定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NH4+、Cl-、K+、HCO3-B. K2S溶液中:SO42-、K+、Cl-、Cu2+C. 由水电离出的C(OH-)=10-12 mol/L的溶液:Al3+、H+、Cl-、Na+D. = 10-12的溶液中: Cl -、Na +、S 2O 32-、SO 42-c (OH -)c (H +)5.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A. 用装置甲验证Na 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B. 用装置乙验证SO 2的漂白性C. 用装置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D. 用装置丁除去Na 2CO 3固体中少量的NaHCO 36.为防治雾霾,设计如下流程吸收工业尾气SO 2和NO ,同时获得连二亚硫酸钠(Na 2S 2O 4)和NH 4NO 3产品,以变“废”为宝。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子式为C4H8Cl2的链状有机物,只含有二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有机物的分子式可知,C4H8Cl2的链状有机物,只含有二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分别是CH3CHClCHClCH3、CH3CCl2CH2CH3、(CH3)2CClCH2Cl、(CH3)2CHCHCl2;答案选B。
2.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所在周期数之和为11。
YZ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R的原子半径是五种元素中最大的,W与Z同主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WC.X、Z和R形成强碱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R【答案】C【解析】【分析】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则YZ为NO,故Y为N元素、Z为O元素;W与Z同主族,则W为S元素;R的原子半径是五种元素中最大的,R处于第三周期,可能为Na、Mg、Al、Si、P中的一种;五元素所在周期数之和为11,则X处于第一周期,故X 为H元素。
【详解】A.X、Y简单离子分别为H+(或H-)、N3-,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N3->H+(或H-),故A正确;B.非金属性N>S,故氢化物稳定性NH3>H2S,故B正确;C.X、Z和R可能形成NaOH、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硅酸、磷酸等,故C错误;D.W的非金属性比R的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R,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突破口为“YZ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可知YZ为NO;本题中无法确定R代表的具体元素,但并不影响对选项的判断。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考联考高中三年化学科试卷考试日期:11月15 日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Cl—35.5 S—32 I—127 Na—23 Mg—24 Al—27 Fe—56 A g—108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2分)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合理的是()A.《开宝本草》中记载“…(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利用溶解、蒸发、结晶B.《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萃取C.《金石类》中记载有加热青矾( FeSO4·7H2O)分解时的景象“青矾烧之赤色,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
”主要发生了非氧化还反应D.《神农本革经》记载:“石硫磺(S)…主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得出硫磺(S)具有的性质是还原性,作用可用于杀菌、消毒2.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3.下列各项反应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A.25 ℃时,向亚硫酸溶液中通入氯气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HCl气体C.向少量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硫酸钠O、ClO-、NH4+、OH-、N2、Cl-等微粒,其中N2、ClO-4.某离子反应涉及到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Cl-为氧化产物B.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减弱C.消耗1 mol还原剂,转移6 mol电子D.该反应说明非金属性Cl>N5.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或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Na2CO3、BaCl2是常见的强电解质,且溶于水时均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B.NO2经降温加压凝成无色液体为物理变化,NO2排水收集到无色气体为化学变化C.Na2O•SiO2是一种简单的硅酸盐,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D.植物油可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6.溶液X中含有下表离子中的某5种,且其浓度均为0.1 mol·L−1(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Fe:56 O:16 Ne:20 Na:23 A1:27 N:14 Cu:64S:32 Cl:35.5 Mg: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诗句或谚语都与化学现象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2.勤洗手和经常对环境进行消毒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
2019年4月,H7N9疫情爆发,可以用某种消毒液进行消毒,预防传染。
已知该消毒液为无色液体,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发现试纸先变蓝后褪色,则该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A.KMnO4B.H2O2 C.NaClO D.NH3·H2O3.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4.有一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XO32-+6H+===3X+3H2O,据此判断,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A.+4 B.+6 C.+5 D.+75.常温下,将等质量的铜片、银片、铁片、锌片分别置于四个小烧杯中,然后分别加足量的浓硝酸,放出NO2气体最少的是A.铜片B.银片C.铁片D.锌片6.用硝酸、硫酸、盐酸、醋酸、钠盐、钾盐、钡盐相互反应,符合离子方程式2H++S====H2O+SO2↑的反应个数有A.4个B.5个C.8个D.12个7.硫酸铜水溶液呈酸性,属保护性无机杀菌剂,对人畜比较安全,其与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液”。
实验室里需用1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则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和称取溶质的质量分别为A.180 mL容量瓶,称取2.88 g硫酸铜B.200 mL容量瓶,称取5.00 g胆矾C.250 mL容量瓶,称取6.25 g胆矾D.250 mL容量瓶,称取4.0 g硫酸铜8.下列实验中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A.常温下将64g铜片投入过量浓硫酸中B.向100.0mL 3.00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g铁C.1 mol MnO2粉末与含4molHCl的浓盐酸共热D.常温下1 mol铝片投入20.0mL 18.40mol/L硫酸中9.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2.24L氖气含有N A个电子,② 18g D2O中所含的中子数为10N A,③标准状况下,11.2LSO3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若电子转移2N A,则产生的氧气为32 g,⑤在1L0.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氧原子总数为0.3N AA.①②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⑤10.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
2020-2019学年度福州八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化学试卷《有机化学基础》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H:1 C:12 Cl:35.5 Fe:56 Na:23 Br:80第Ⅰ卷(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CH4与C2H4B.与CH3-CH2-CH2-CH3 C.C2H6与C3H8D.O2与O32.下列物质分子的电子式正确的是()A.CH3Cl B.羟基C.CO2D.C2H43.键线式可以简明扼要的表示碳氢化合物,种键线式物质是()A.丁烷B.丙烷C.1-丁烯D.丙烯4.下列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且呈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氨气B.二氯甲烷C.四氯甲烷D.白磷5.甲烷中的碳原子是sp3杂化,下列用*表示碳原子的杂化和甲烷中的碳原子杂化状态相同的是()A.CH2=CHC*H2CH3 B.C*H2=CHCH3C.CH2=C*HCH3D.CH2=C*H26.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不可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的烃是A.(CH3)3 C—CH=CH2 B.CH2==C(CH2CH3)C (CH3)3C.HC≡CCH(CH3)C(CH3)3 D.(CH3)3CC(CH3)==CHCH37.能说明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事实是A.苯的一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 .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 .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8.大气污染物氟里昂—12的化学式是CF 2Cl 2,下面关于氟里昂—1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B .分子中的碳原子是不饱和的C .属于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D .只有一种结构9.下述有机物的变化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 .CH 3CH 2CH 2OH +CuO −→−∆CH 3CH 2CHO +H 2O + CuB .CH 3—C≡CH +HC −−→−催化剂CH 3CCl==CH 2 C .CH 3CH 2CH 2Cl+NaOH∆−→−醇CH 3CH==CH 2+NaCl+H 2OD .CH 3CH 2CH 2Cl+NaOH −→−∆CH 3CH 2CH 2OH+NaCl 10.某学生将一氯丙烷和NaOH 溶液共热煮沸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 3溶液,结果未见到白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 )A .加热时间太短B .不应冷却后再滴入AgNO 3溶液C .加AgNO 3溶液后未加稀HNO 3D .加AgNO 3溶液前未用稀HNO 311.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① 由甲苯制甲基环己烷、由乙烷制溴乙烷② 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 ③ 由乙烯制聚乙烯、由1,3-丁二烯制顺丁橡胶 ④ 由苯制硝基苯、由苯制苯磺酸A .只有②③B .只有③④C .只有①③D .只有①④12.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较纯净1,2-二氯乙烷的是 ( )A .乙烷与氯气B .乙烷与氯化氢C .乙烯与氯气D .乙烯与氯化氢 1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B .乙烯通入溴水中C .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D .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14.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15.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其中正确的是()A.苯中的甲苯(溴水) B.四氯化碳中的乙醇(水)C.甲烷中的乙烯(KMnO4酸性溶液) D.溴苯中的溴(水)16.有七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环已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A.③④⑤⑧B.④⑤C.④⑤⑦ D.③④⑤⑦⑧17.线型弹性材料“丁苯吡橡胶”的结构简式如下:其单体可能是:()A.②③⑥B.②③⑤C.①②⑥D.②④⑥18.下列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B.CH3CH2ClC.(CH3)2 CHBr D.(CH3)3 CCH2Br二、填空题(共46分)19.完成下列各题(每空2分,共16分)(1)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写出物质的名称):①②③④(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①2,5-二甲基-2,4—己二烯:②间三甲苯③;④;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共15分)(1)1,3--丁二烯的加聚反应(2)苯在FeBr3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液溴发生的取代反应(3)以1-溴丁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取。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或实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取5.2gNaOH固体时,不能把NaOH放在纸片上称B. 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无水乙醇,使液面最低点至刻度9.0mL处C. 浓硫酸保存在广口瓶中,没有挥发性,无须密封D. 溴水密封保存,放置于阴凉处2.古诗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下列诗句中加点字部分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月波成露露成霜,借与南枝作淡妆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 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3.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0.1mol H2和0.1mol I2(g)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其分子总数为0.2N AB. 1L0.1mol·L−1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C. 将2g H2与足量的N2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 AD. 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所含阴离子的数目等于0.1N 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灰石是高炉炼铁的原料之一,炉渣可用于制造水泥B.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丁达尔效应”C. 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呈紫红色,则原溶液中存在I−D. NaHCO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5.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Na2SO4=Na++SO42−B. Ba(OH)2=Ba2++(OH)22−C. CH3COOH=CH3COO−+H+D. NH4Cl=NH4++Cl−6.以下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HClO—→O2B. Al2O3—→Al(OH)3C. CO2—→CaCO3D. Cu—→CuSO4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NaAlH4中H的化合价:−1B. 小苏打的化学式:Na2CO3C.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2−8.有 b a X和 d c R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a=c时, b a X和 d c R一定为同种元素B. 当b=d时, b a X和 d c R一定为同种核素C. 当a≠c时, b a X和 d c R一定不是同种元素D. 当b≠d时, b a X和 d c R一定不是同种核素9.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BaSO4难溶于水,属于非电解质B. 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C. NH4Cl组成中不含金属离子,不属于盐D. NaHSO4能电离出H+,NaHSO4属于盐10.电解高浓度RCOONa(羧酸钠)的NaOH溶液,在阳极RCOO−放电可得到R−R(烷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解总反应方程式:2RCOONa+2H2O R−R+2CO2↑+H2↑+2NaOHB. RCOO−在阳极放电,发生氧化反应C. 阴极的电极反应:2H2O+2e−=2OH−+H2↑D. 电解CH3COONa、CH3CH2COONa和NaOH混合溶液可得到乙烷、丙烷和丁烷11.发射“神六”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无色气体(CO2.H2O.N2.NO)从火箭尾部喷出.但在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尾部喷出大量棕红色的气体,产生棕红色的气体的原因是()A. NO遇空气生成NO2B. 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C. CO2与N2反应生成CO和NO2D. NO和H2O反应生成H2和NO212.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15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A. 150mL1mol/L的KClB. 75mL2mol/L的NH4ClC. 150mL1mol/L的NaClD. 75mL1.5mol/L的BaCl21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取少量SO2B. 用装置乙蒸发FeCl3溶液制取FeCl3晶体C. 用装置丙分离CH3COOH和CH3COOCH2CH3的混合液D. 用装置丁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14.将甲、乙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已知甲、乙的某些性质如下:物质密度/(g⋅mL−1)沸点水溶性溶解性甲0.89378.5℃溶溶于乙乙 1.220100.7℃溶溶于甲A. 萃取B. 分液C. 过滤D. 蒸馏15.某元素的一种核素Ⅹ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35Cl原子组成XCl m分子,则a gXCl m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 aA+35m (A−N+17m)mol B. aA+m(A−N+17m)molC. aA+m (A−N)mol D. aA+35m(A−N)mol1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分离碘和酒精B. 较长时间观察Fe (OH)2白色沉淀C. 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D. 除去Cl2中HCl17.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密度也越大。
质量分数为ω的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蒸发浓缩,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ω,此时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bmol/L,则a和b 之间的关系为()A. b>2aB. b=2aC. b<2aD. b>3a18.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做蒸馏实验时,如果加热后发现忘记加沸石,应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B. 氨气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 用稀硝酸除去Cu中混有的CuOD.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原溶液一定含有Fe2+19.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自由滑动的密封隔板(a、b),将容器分成三部分,已知充入的三种气体质量相等,当隔板静止时,容器内气体所占体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Y是C4H8,则X可能是N2B. 分子数目:X=Z=2YC. 若Y是O2,则Z不可能是CO2D. 气体密度:X=Z=2Y20.如图中的两条线分别代表的是:1g C3H6和1g M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容器中,测得容器中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试根据图形判断M气体可能是()A. C3H8B. C2H4C. H2SD. N2O421.有白色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32−、⑥SO42−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H+、OH−),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步骤操作现象(1)取少许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2)另取少许溶液向其中滴加氯水,及CCl4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色(3)向(2)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4)将(3)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③④⑤B.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C.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⑥D. 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22.把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下列关于混合物加热前后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判断正确的是()A. 加热前消耗得多B. 加热后消耗得多C. 加热前后一样多D. 当NaOH适量时才会一样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23.有下列物质:①Fe②NH4Cl溶液③Na2O④Cu(OH)2⑤熔融的MgCl2⑥H2SO4⑦CO2⑧C2H5OH(酒精)(用序号作答).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24.Ⅰ.根据下列数据判断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1)1.01×105Pa,273℃时,气态单质X n的密度为d g/L,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相同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态氢化物H m X的质量是等体积NH3的2倍.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3)a个X原子的总质量为bg,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______ .Ⅱ.(1)20gA物质和14gB物质完全反应,生成8.8gC物质、3.6gD物质和0.2mol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2)12.4gNa2X含有0.4mol N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25.实验室欲配制0.5mol⋅L−1的NaOH溶液500mL,已有以下仪器:①烧杯②500mL量筒③1000mL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⑦药匙(1)配制时,必须使用上述仪器中的①⑤⑥⑦和______(填代号)这四种仪器外,还缺少另一种仪器,其名称是______.(2)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第一次在溶解过程中是用于搅拌,第二次是用于______.(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4)配制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后冷却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用序号填写)在称量操作中需称量NaOH________g(5)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 (填序号)①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④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⑤移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落到桌面上.2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E分别为NH3和Cl2的发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2)甲、乙两同学分别采用下列两种方案制取C12:甲:用含HCl 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乙:用87g 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则所得氯气______(填字母).a.甲比乙多b.乙比甲多c.一样多(3)仪器H的名称是______(填名称),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4)装置C的导管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可用______进行尾气处理(填选用试剂的名称).27.氯化钠样品中含有杂质碳酸钠,某兴趣小组取 ag 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测定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沉淀 A 的化学式是______.(2)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 A 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3)生成的沉淀需要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处理,证明沉淀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4)沉淀干燥后,称重为 mg,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8.已知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O2混合气体的质量为40g.将此混合气体通入1L1mol/LNaOH溶液充分反应,生成的盐用A、B表示.请将生成盐的化学式及质量填入右表(若只生成一种盐,此表不用填满).生成的盐化学式质量/gAB--------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化学试剂的化学性质及正确保存方法是解答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