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试题6
- 格式:doc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9
浙江省温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班级举行“岁月如歌,致敬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20分)得分1.【青春·名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青春是一本太cāng促的书。
(席慕容)◎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tuì色。
(雨果)◎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huī宏的想象,炙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塞缪尔·厄尔曼)2.【青春·姿态】“青”与“春”合成一词,代表了最好的人生阶段与状态。
观察以下图片中的字形,参考“古籍查阅”,阐释“青春”含义。
古籍查阅◎青,生也。
象物之生时色也。
(《释名》)◎春,推也。
从帅(草)屯,从日,帅春时生也。
(《说文解字》)3.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青春,是一种姿态。
它是李白离乡远游时,那份“仍怜故乡水,①”的不舍柔情;是刘禹锡被贬之际,抬头望见“②,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一抹明媚;是苏轼出游遇雨时,选择“③,的悠然慢行。
青春,也是一场宣言。
它是杜甫望岳而发的“④,”的壮志豪情与远大期许;是谭嗣同冲破罗网而疾呼的“河流大野犹嫌束,⑤”的革新追求与无尽渴望。
青春,更是不忘初心的追寻。
它是“溯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⑥”的不懈与坚持;是“以中有足乐者,⑦”的知足与坚守。
4.【青春·话语】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灵鬼。
未经过大脑思考的表达是无力的,未经过思想冶炼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
①青春话语应该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样子,不卑不亢,字正腔圆,掷地有声,既有优雅的谈吐,又有真挚的温情,还有灵动的智慧。
②时尚表达不应是各种梗堆在一起的语言文字游戏,不应只有耍宝炫酷、标新立异的语言外壳。
③青春话语既不应是老气横秋的故作深沉与附庸风雅,也不应是奶声奶气的哗众取宠与讨巧卖乖。
④时尚表达应是真惰实感与文化素养的深度融合,并承担起创造文化、引领思想的时代重任。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卷6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5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神甫./果脯.信笺./监.护人贮.藏/独出机杼.B.霎.时/差.劲盥.洗/冠.名权契.合/锲.而不舍C.体恤./酗.酒肖.像/削.铅笔逡.巡/怙恶不悛.D.镌.刻/隽.永倾轧./高压.锅伛.偻/及.人为善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针砭刀笔吏分庭抗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收讫陪笑脸轻车简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坐镇活性炭看风使舵以其昏昏,使人昭昭D.笼络消音器起承转合百尺杆头,更进一步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斜阳西坠,倦鸦归林,悠闲淡远的意境往往会将人们带入永恒的中。
②2014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了千千万万中老年人对时光飞逝的感叹,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感情共鸣。
③黑斑羚从心理上去战胜强大的狮子,人及人之间的许多较量又不是从心理上去战胜对手呢A.宁静触动何曾B.寂静触动何尝C.寂静触发何曾D.宁静触发何尝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族歌曲,都蕴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当这些耳濡..目染..的旋律在耳际响起,人们便回想起那流逝的岁月。
B.南怀瑾先生虽屡遭磨难,却矢志不渝,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夜以继日,宵衣旰食....,先后出版了三十二部专著。
C.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笔走龙蛇....的晋代书法,无一不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直接展示。
D.他在谈到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时说,流行音乐本身并没有前车之鉴....,这完全是凭自己的爱好不断尝试探索的结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习近平索契之行创造了中国领导人赴境外出席国际赛事的新纪录,展示了中国高层崭新的形象,强化了俄罗斯民间对中国的友好和亲近。
B.美国官员虽然对安倍的右翼行径公开表示“失望”,但他们认为安倍的行为仍在可控范围之内,此时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朝核危机。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
本文档提供一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包含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天台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B. 今天的天气非常的好。
C. 爷爷是我心目中最敬爱的人。
D. 这朵花香味非常的浓郁。
答案:B. 今天的天气非常的好。
2. "红楼梦"一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是由谁所著的?
A. 曹雪芹
B. 施耐庵
C. 罗贯中
D. 鲁迅
答案:A. 曹雪芹
3.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话不经大脑”?
A. 掩耳盗铃
B. 不胫而走
C. 自相矛盾
D. 无独有偶
答案:C. 自相矛盾
第二部分:填空题
1.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的“黄河”是指()。
答案:黄河
2. 有一天,小明在河边捡到一个()。
答案:石头
3. 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喜欢使用()来与朋友保持联系。
答案:手机
第三部分:简答题
1. 描述一下《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答案:《红楼梦》主要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对封建社会的各种描写。
2.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诗歌?
答案:诗歌是一种运用特定的音韵格律来表达情感、描绘景物和抒发思想的文学形式。
第四部分:作文题
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短文。
提示: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环境污染现象
- 个人应如何参与环境保护
答案:(待学生作答)
以上是一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希望对您有帮助。
专题06 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考点解读】“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接受熏陶,提高语文素质。
所谓“常见的”,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引用。
所谓“名句”,是指在内容方面,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或抒写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博大胸怀,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在表现手法方面,构思精巧,想象、联想丰富,角度新颖,手法独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格言(含有劝诫意义的语句)、名言警句(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的语句)和名篇中的主旨句等。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
【命题角度】名篇名句默写为情景式默写,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背诵原文,还要能够理解其意思。
在最新模拟试题中,《师说》和《离骚》出现的频率很高,且出现了将6句合并在一个文段内考查的新题型。
【方法点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需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题精选】一.(2020·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便是盛景之一。
《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______,______”。
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
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
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______,______”(《离骚》)。
绝密★启用前姓 名准考证号2019年株洲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 卷(五)时量:120分钟 满分:l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认真细致,审清题意,书写整洁美观,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贮. (zh ù) 蓄 称.(ch èng)职 群蚁排衙(y á) 迥(ji ǒng)乎不同 B 阻遏.(è) 寒噤.(j ìn) 襁.(qi ǎng)褓 强聒.(gu ō )不舍 C.荇.(x ìng)藻 蓬蒿(h āo) 璀. (cu ī) 璨 忍俊不禁.( j ìn ) D.倒坍.(t ān) 荣膺.(y īn) 干涸.( g ù ) 睡眼惺忪(x īngs ōng)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 A.暄嚷 拮据 恪尽职守 巧妙绝伦 B.旁鹜 励志 鳞次栉比 张皇失措 C.矫健 赝品 重蹈复辙 脑羞成怒 D.商酌 遗骸 无与伦比 毋庸置疑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②周瑜之所以被诸葛亮“气死”,归根到底在于周瑜气量狭小,不肯 。
③城管部门要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切实 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
④桂林作为中国旅游城市,以其 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 外的游客。
A .瞥见 甘拜下风 履行 丰富B .瞧见 惟命是从 奉行 丰富C .瞧见 甘拜下风 奉行 丰厚D .瞥见 惟命是从 履行 丰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关键。
2020年成人高考模拟卷(六)语文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A.裨(片)益窠(㈣臼偌(nu6)大潜(qi台n)移默化B.发轫伐n)烘焙(p6i)m(bing)B既往不咎(ji⑴C.臧否(pi)契(qi句合澄(ch6ng)澈乳臭(xi⑴未干D.造诣伊)编纂亿口粉)'泊96)位游目骋(3加9)怀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震憾寒暄水笼头急功近利B.谜宫踊跃名信片山清水秀C.贸然脉搏节骨眼焕然一新D.污告松驰暴发户变本加厉(震撼水龙头迷宫明信片诬告松弛)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①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②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厨顺利,()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截止不带宾语,后面不能接时间)③剧中的许多匈奴戏外景极费周折,投资方先后()了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多处草原, 但均因沙化严重、草地退化的问题而搁浅。
(实地观察调查)A.遏制截至考察B.遏止截至考查C.遏制截止考察D.遏止截止考查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A.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B.1998年初,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宣布参加国际足联主席的竞选,欧洲足联主席约翰松也积极参与竞选,一时间国际足联主席一职(炙手可热)。
C.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D.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A项中“玲珑剔透”本来有两个意思,一是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一比喻人精明灵活;句中使用的就是第一种意思,所以A项是正确的。
B项中“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一接近便感到热,用来比喻权势气焰之盛”,而现在B项中却将这一成语理解为热门,这就不恰当了。
(2)文学体验情境侧重强调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意表达;强调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关注学生对XXXX先进文化、XX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
(3)跨学科学习情境侧重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命题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抓住社会生活中常见但又值得深思的真实场景,创设新颖、有趣、内涵丰富的情境,设计多样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探究欲望。
3.命题材料的选取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特点。
命题材料要能够体现问题或任务的对象、目的与要求,能够启发学生调动既有知识和资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能够为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提供背景材料或知识支架。
填空题答案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部分。
因为牵扯到敏感词语及版面问题,这里不能一一打出来啦!辛苦大家自己查查新版课标。
云南省昆明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极善于表现人的主体精神世界,强烈的主体意识必然外化为____的抒情色彩。
一篇散文如一幅画、一首诗,作者执笔行文,浸jìn透着其个性与情感,字里行间,负载着人生的品味与体验,流露着个人的情韵。
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文是一种“情”的艺术。
《背影》写父子亲情,以儿子的视角多角度写父亲的背影,引读者潸然泪下....,内心也跟着波澜..起伏,自有一番____的情味;《阿长与〈山海经〉》记叙了作者对阿长____的认识过程,开篇以轻松活泼的文笔叙事,继之则庄谐并用,最后变为谦恭而肃敬,别有一种余韵;《紫藤萝瀑布》赞颂生命的蓬póng勃向上,情感热烈、奔放。
当脍灸人口....的文字瞬间定格,亲近、思念、敬爱、同情、伤痛、忐忑……这些最原始、最笨拙zhuō、最丰饶、也最迷人的情感就出现在文字里,像风暴一样将一代代读者裹挟xié,令读者____其中。
好的散文,总有作者独特的风格。
如冰心的典雅清丽,周涛的气势磅礴,叶圣陶的清淡平实,巴金的热情坦诚,孙犁的于真美中见睿智..,汪曾祺的融奇崛于平淡……正如每个人的掌纹是独一无二的,散文的风格也绝不能不整齐划一。
阳刚固好,阴柔亦佳;自然朴素固清新可喜,富丽明艳亦光彩照人。
欣赏散文,眼格宜宽。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浸jìn B.蓬póng C.拙zhuōD.挟xié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潸然泪下B.波澜C.脍灸人口D.睿智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浓郁美妙动听由浅入深陶醉B.浓密动人心弦由简到难沉醉C.浓郁动人心弦由浅入深沉醉D.浓密美妙动听由简到难陶醉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成分残缺B.句式杂糅C.指代不明D.否定不当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学阅读其实就是“共情”。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基础知识(共12分)得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霎.时(shà)恫吓.(hè)拘泥.(nì)戛.然而止(jiá)B.忏.悔(chàn)惆怅.(chàng)盘桓.(huán)不屑.置辩(xiè)C.炽.热(chì)纤.维(qiān)洗涤.(dí)诲.人不倦(huì)D.镌.刻(juān)寂寥.(liáo)龟.裂(jūn)不省.人事(xǐng)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况就是忠实。
B.它振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C.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寸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地逃窜着。
D.这个出身于名门旺髓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近期,多地的文旅局局长们,争先恐后....:....地为家乡代言。
网友对于文旅局长到镜头前的代言参差不齐认为接地气的有之,认为有创意的有之,当然,质疑质量不高、身份不妥的也有之。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知名度大增、引人瞩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
A.争先恐后B.参差不齐C.毋庸置疑D.引人瞩目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导致我们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往往是不能自主、合作和探究造成的。
B.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提升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C.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
D.三星堆的最新考古发现,正是对中国现代田野考古百年历程的最好献礼。
阅卷人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得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答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文1.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共8页。
2.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家梁晓声说,我想把从前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原著者以文学语言叙说了中国父辈的故事。
然后,我们在李路导演的电视剧《人世间》中,看到中国从苦难走向变革的半个世纪,看到颠簸于历史浪涛的百姓生活,历经悲欢离合。
小说和电视剧《人世间》的成功都源于尊重生活。
《人世间》叙说的是双重生活:一是中国的社会生活。
中国当代社会生活波澜壮阔,少有小桥流水与田园平静;它总是深刻地影响着所有人的命运,少有人能超然度外、徜徉桃花源。
《人世间》的故事从1969年展开,许多青年人的命运悄然扭转。
接着,它依次表现了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国企改革、经商热潮、棚区改建等重要社会事件。
这些事件是中国社会走过的路标,构成当代社会史,也构成中国百姓命运史。
中国社会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每个人是颠簸于其间的小船,或者是一个不带救生圈的泳者,同呼吸共命运。
二是个人的日常生活。
社会生活背景是辽阔的,但编导紧紧聚焦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命运,没有戏剧化的强情节推动,更多的是生活琐碎的细节。
一个东北的工人家庭,一群“光字片”的棚区人,一出烟火气扑鼻而来的百姓生活之剧,就此徐徐展开。
比如开篇的第一集,周家面临着上山下乡的抉择。
周秉义下乡离家,周蓉不辞而别,五口之家就此分处三省四地。
父亲拿着洗印好的全家福照片说:“这或许是我们全家最后一张全家福了,难了!”社会生活是风,个人生活是草。
风吹草动,即通过细致描写个人命运的“草动”,来折射时代生活的“风吹”,这是编导对中国百姓生活的理解,也是整部《人世间》的艺术逻辑。
电视剧《人世间》采用家庭叙事结构。
家庭是中国社会生活的微型标本,蕴藏着中国人的生活哲理和情感。
2014年明智学校初中毕业会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六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或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括号内。
4分。
我们开花,绝不是为了xuàn()耀,也不是为了献mèi(),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格,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蕴()藏着温柔()的谦逊,我们的沉默中饱含着浓烈的热情。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馈赠茏罩眼花瞭乱锲而不舍B.烦燥怅然通霄达旦芸芸众生C.静穆亢奋叱咤风云大彻大悟D.寂莫辐射遮天蔽日相得益彰3.下面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根据要求提出修改意见。
①今年全国将有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
②江苏省是试点省份之一,在沿江8市20所中小学试点开办京剧课。
③除此之外,江苏还将鼓励各地区把地方戏种引入教学。
④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第___句,修改意见:第___句,修改意见:4.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①至⑧题选做六题,⑨⑩两题必做)①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④,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⑥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⑦子曰:“人无远虑,。
”(《论语·卫灵公》)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⑨赵师秀《约客》中描写江南雨夜自然景象的诗句是:,。
⑩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豪情满怀,壮志凌云。
只要有王安石登飞来峰时“,”的见识和胸襟,你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就能把握自己,不会迷惘。
5.名著阅读(6分)(1物姓名或绰号。
(2分)(图1) (图2) (图3)我选图( )和图( ),人物分别是 和 。
(2)下面这段心理描写选自哪一部作品?请写出书名。
(2分)有时候他真想责骂自己,为什么这样自苦;可是,一个车夫而想月间剩下俩钱,不这么办怎成呢?他狠了心。
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3)阅读下面《简·爱》中男女主人公的一段对话,写出简因为什么事离开罗切斯特。
(2分)“你走了,简?”“我走了,先生。
”“你离开我了?”“是的。
”“你不来了?你不愿来抚慰我,拯救我?——我深沉的爱,凄楚的悲苦,疯狂的祈求,你都无动于衷?”4.语文综合性学习。
(8分)《瓯越》是温州市初中文学社联盟主办的文学刊物。
为了使刊物更贴近生活,编辑部邀请同学参加编辑工作。
(1)右图是温州市初中文学联盟标志图案,圆环内的拱形象征天空,下方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三个张开双臂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说说图案的寓意。
(45字以内)(3分)(2)刊物新增的栏目要拟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2分)(3)刊物要开设“跟琦君学写作”栏目。
下列材料是琦君关于写作的体会,请你从中提炼对写作有帮助的两点经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
(3分)材料一:青年人喜欢新奇是好事,但一味追逐新奇,模仿新奇,而不凭自己深切的感受而写,纵然可以取宠于一时,却不是永久的。
我国古典文学宝藏无穷,可以由浅入深,要着二刀成了慢慢地读,慢慢地培植起来深厚根基。
材料二:在一篇稿子写完之后,总要来回读好几遍,检讨上下文语气是否贯穿,全文前后是否呼应,是否有矛盾。
遇有句中声音太接近的字或重复的字,总要尽量修改,尽量做到“文从字顺”。
至于历代大家诗词,选若干篇,自己所喜爱的,时时默念背诵,则有陶冶性灵,拓展胸襟之功。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17分)鹰周涛(1)雨水已经在地上横流,稀泥在脚下咕叽着,很有张力。
这时,肯定是上帝让他在偶然间一瞥,发现了正在泥水中蠕动的一物!他原以为是一只野兔或可怜的黄鼠狼,黄乎乎的一团,蟋缩着也不逃窜。
近前细看,竟万万没有料到是一只老鹰——天空的遗物!这家伙也许刚才盘旋得过分悠然自得、忘乎所以,它自以为熟悉风云变幻,却不想竟被骤降的暴雨凌空击落,成了这副倒霉样子,全身湿淋淋的,涂满泥浆,比一只老鼠还糟糕。
(2)它显得非常小,形体和一只半大公鸡差不多;而精神状态更渺小,淋湿的翅膀和羽毛塌陷下去,就现出了支楞着的嶙峋瘦骨。
它的两只爪是用来抓捕猎物而不是用来走路的,所以它移动起来十分别扭,像个瘸子。
就连那双眼睛,黄眼珠,圆圆的,外圈镶着一圈金丝,据说平时在空中相当锐利的眼睛,也毫无凶悍的光芒了,只剩下哀告无援的神色。
(3)他捡它的时候,它丝毫也没有挣扎,很顺从地被他用外衣兜起来,提走了,一直提回到他住的泥巴房,顺手将它放在堆炭的土房的顶上。
那房顶很矮,个儿高的人伸手就能够着它。
它像一截老树根那样,一动不动并涂满泥浆地被扔在那上面,任凭雨水冲洗着泥浆,它无动于衷,而且毫不引人注意。
他这时的心情,就像意外地捡了个古陶瓷瓶,可惜碰缺了一角,成了弄坏的宝物,已经没有多少价值。
得来容易,便也没多少珍惜和遗憾。
他把那只湿不拉叽的倒霉老鹰的事,很快就丢在脑后了。
而且,应该承认,他是被那家伙的可怜相给蒙骗..了,他完全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家伙会飞。
(4)后来,天放晴了。
(5)他忘了当时是被什么鬼名堂给吸引住了,大概是读一本哈萨克大诗人写的《箴言》,那里边有些话他现在还记得:“如果不了解世界上我们见到的或没见到的全部,至少是大部分奥秘,人就不能称其为人。
”还有:“畜牲是不懂,但它并不装懂。
我们什么也不懂,但偏要装懂。
”(6)当他隐约觉得似乎忘记了什么而伸着懒腰走出屋门的时候,矮屋顶上的声响提醒了他。
他转过头,看见那涂满泥浆的老树根活了。
(7)它正拍打着翅膀,头颈向前伸着。
(8)它已经完全晒干了,洗净了,在阳光下变得生气勃勃,每片灰赭色的羽毛都鳞光闪闪,它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东西,大了几倍,翅膀凌空扇动时有一种气势,一副雄姿。
这是它离开屋顶的前几秒钟,恰恰被他看见。
(9)他站在那儿没动,根本没有打算扑上去抓它,只是眼睁睁地望着它起飞。
甚至心里还暗暗替它担着一份心,害怕它丧失了飞的能力。
(10)它飞走了,先是低低地滑翔,有时候离地面很贴近,像个小孩做的飞行玩具。
不一会儿,它就升起来,飞进了天空,盘旋,徜徉,就在这屋顶的上空,遥远成一个黑点。
(11)他仰起脸,注视着它,看那黑点儿的移动,看那放晴了的天空中▲(A.大朵大朵爆裂 B.朵朵飘浮)在阳光下的云,这时,他觉得那只鹰神奇而又陌生。
(选自《高塌》,原题为《天空》,有删改)【注释】①箴言:规劝告诫的话。
5.文中第(3)段写到“他是被那家伙的可怜相给蒙骗了”。
为什么说“他”被鹰“蒙骗”了?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原因。
(3分)6.文中第(2)段和第(8)段画线句写了鹰翅膀饿羽毛前后的变化,结合具体词语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4分)7.根据上下文,为(11)段空缺处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结合语境....说说理由。
(4分)8.文中第(5)段《箴言》中的两句话,意味深长,是理解本文的关键。
仔细品读这两句话,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结合全文加以阐述。
(6分)(二)(13分)百度百科:蒋勋【百科名片】【艺术人生】蒋勋,是台湾文化圈里公认的全才。
1972年,蒋勋到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求学。
1976年返回台湾后,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东海大学。
2000年,他辞去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他驰骋于文学领域,以诗歌吟诵激情,用散文细说生活,用小说反映人性。
其文笔清理流畅,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等作品几十种。
他翱翔于书画天空,多次举办画展。
第一次画展,就以六十多件水墨作品,深获各界好评。
他深谙书法,书风兼具颜真卿的气势宏浑和魏碑的苍劲明快,认为书法的顿挫点捺,就是生命的一种实践。
【人物写真】大红围巾、黑上衣、牛仔裤,深秋北京,64岁的蒋勋坐在人群中从容“布道”,他的声音富含磁性,“有能让人安静下来的神效”。
他的“布道”帮助了很多人。
有人每晚听着他的声音入睡,有人因为他讲《寒食帖》开始练习书法,还有人决定无论多忙都要出门看看月亮,松弛心情。
近年来,蒋勋游走于大陆与台湾之间,在海峡两岸掀起了一股美学热,被媒体誉为“美学布道者”。
【人物轶事】1. 在东海大学时有一天,蒋勋经过学校草坪经过学校草坪,阳光下一个年轻男孩穿着破牛仔裤,躺在草地上读诗。
他想,有多久没有这样躺在草坪上读书了?于是突然下了决心要辞去美术系主任的职务。
2.有一次,蒋勋谈起离职一事,说:“为什么我要离开大学,我忽然很想做的一件事是社会大众的美的教育,如果这一部分没有做,我们有再多的画家、音乐家、建筑家,其实是没有用的。
”【个人语录】1.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是,美是回来做自己。
2.每个活着的生命都要找到自己,美是一种拯救。
3.美在生活中,要学会从细微处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力度。
4.我们都有一个误解,认为美是看画展、听音乐会,其实美不只在艺术里、在画廊里、在音乐厅里。
我一直提倡,美是一种布道。
我希望有一天在这个社会里面,我们走出去看到的事物都是美的。
5.美的力量能呼唤心灵,进而改变自己。
6.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社会评价】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
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台湾作家张晓风蒋勋的文章里有太多的硬伤。
如蒋勋讲红楼梦,在讲北静王初见宝玉那一段,他引用了唐玄宗写的《鹅鸰颂》,却说成是唐高宗写的。
我们平常开一个讲座,大约事先总要做点功课,但蒋勋讲一个东西好像从不需要找一个注释参考一下。
他对具体文字的解释,真是毫无根据,强悍无比。
——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蒋勋先生能用十分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原本深奥的道理,让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
他的文字又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生活中不容易被发现的一些真相。
他的文字让人安心宁静。
——网友淡水寒烟9.蒋勋的主要成就有哪些?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3分)10.【人物轶事】写了蒋勋重要的人生选择。
他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根据上面有关材料简要回答。
(3分)11.【社会评价】中江弱水的话引起了网友热议。
下面是两段网友评议,你看了后,对蒋勋有怎样的评价?请综合上述材料......谈谈。
(3分)@沙砾于飞:江弱水怎么可以这样粗暴地批评蒋勋先生呢?以蒋先生的学识,怎么可能有硬伤呢?这简直是污蔑,是中伤!@丹尼莎娜:原来蒋勋只是一个不学无术、浪得虚名的人,我以前还追星一般地仰慕他。
汗!12.蒋勋说:“美的力量能唤醒心灵,进而改变自己。
”请结合生活体验或阅读积累,具体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4分)三、古诗文阅读(28分)阅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