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导学案:消化和吸收(二)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第周星期)学科生物七年级班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课堂小测】1、食物中一般含有、、、、、等六类营养物质。
2、小明不爱吃蔬菜,最近在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医生说是坏血病,他体内缺少()A、维生素DB、维生素CC、维生素BD、维生素A3、为预防神经炎、脚气病,应多食用()A、精米、精面B、动物肝脏C、粗粮D、含铁丰富的食物【自学探究】1、分组讨论总结,概括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组成功能口腔::消化道:::消化系统:肛门:::消化腺:::(1)、消化是指食物在被的过程。
(2)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对具有初步消化的作用。
(3)小肠长左右,分泌的和分泌的都经导管流入,分布在肠壁内的许多能分泌,它们共同作用可以将食物中的三大有机物进行消化。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提出问题:馒头为什么会变甜?2、作出假设:馒头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3、下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步骤,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1)若以1和2为一组,则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为对照组。
(2)若以1和3为一组,则实验的变量是搅拌, 3 号试管为实验组。
(3)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2、3号试管,淀粉被分解的是1号试管,除口腔外,淀粉的消化分解还可在人体的小肠内进行。
4、现象及结论: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请你在右图中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第周星期)学科生物七年级班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课堂小测】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提供的。
2、储存在人体内的一般是备用能源物质。
3、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
课题: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编号:4-2-2)年级七班级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学科:生物主编:授课人:_______ 课型:新学课课时: 2【学习目标】1.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学习重点、难点及学习方法】1.学习重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学习难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3.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表达交流。
【学习过程】【学习笔记】一、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26-31内容,完成知识梳理)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和两部分组成。
2.消化道器官依次包括口腔、、食道、、、和肛门;消化道器官中最膨大的部分是。
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3.人体消化腺包括唾液腺(分泌的消化液是,内含酶);胃腺(分泌的消化液是,内含酶);肝脏(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是,不含消化酶);胰腺(分泌的消化液是,内含酶、酶、酶);肠腺(分泌的消化液是,内含酶、酶、酶)。
消化腺的功能是: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4.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水浴恒温的温度是℃,一般恒温5——10分钟左右。
5.食物的消化分为消化和消化两种;淀粉、蛋白质、脂肪的起始消化部位分别是、、。
6.成人的小肠一般为5-6米,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突起,叫做,该结构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叫做。
?我的疑惑:预习后,我还有以下问题和疑惑要与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探究解决。
二、合作探究探究主题一:食物的消化阅读教材P26-30内容,讨论完成下列各题:1.什么叫消化?六类营养物质中,哪些物质需经过消化才能被细胞吸收?2.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实验步骤:取新鲜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B块分别用手细细弄碎(模拟牙齿咀嚼);C块不动。
课题《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教案第1课时人的消化系统教学目标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记住消化的概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消化的概念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合作教具试管、碘酒、馒头、消毒棉絮、温度计、清水、热水等教学内容教法,学法问题引入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哪些营养成份?2.食物中的这些成分只是构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原料。
那么食物中的这些成分是怎样转化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呢?明确目标授课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口腔中有哪些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回忆自己在进食时这些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口腔仅仅起到嚼咀食物的作用吗?下面我们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请一位同学吃馒头,但不能白吃,要求慢慢地嚼咀,细细地体味。
看能否吃出什么味道。
馒头并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思考回答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消化吸收引入新课。
学生回答牙齿、舌、唾液腺牙齿嚼咀,舌搅拌,唾液腺分泌唾腺,能湿润食物。
学生活动口中有点甜。
学生思考,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我们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并与唾液有关。
下面我们来一起探究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提醒:探究中的“提示”部分演示请××同学谈谈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并解释。
口腔中的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变化?哪个试管内的淀粉发生了变化?为什么?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既然牙齿这么重要我们怎样进行保健?科学实验证明:蛋白质、脂肪在口腔中不能被消化,只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转变成麦芽糖。
麦芽糖有甜味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细嚼馒头有甜味。
麦芽糖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因此,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
那么什么叫消化呢?阅读教材P29-30消化的概念。
补充: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不是所有的都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只有大分子的有机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而水、无机盐、维生素则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导学案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数食物的消化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学习重点: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学习难点:1.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课堂学习部分:一、消化系统的组成1、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和两部分组成。
其具体的组成器官请你根据教材第32页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口腔咽食道____________ _______消化系统的组成________肛门__________(分泌_____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分泌_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泌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比较大,结构较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
它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3.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的以外,胃、小肠器官中还有许多种。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趣味导读取一小块馒头放在口中咀嚼,咀嚼一会儿后你有什么发现吗?你也许发现了馒头或面包咀嚼一会儿会变甜,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智能点拔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1)1号试管内的浆糊(淀粉),未加,淀粉未被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色。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导学案一、食物的消化过程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将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
二、简述淀粉、蛋白质、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3、脂肪的消化:脂肪的消化主要在中进行。
肝脏分泌的虽然没有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使其变成微小的颗粒。
在肠液和胰液中的酶的作用中,最后被分解为。
最初消化部位最终消化部位中间产物最终产物淀粉蛋白质多肽脂肪脂肪微粒三、合作探究1.人体内哪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它的作用是什么?2. 小肠中含有哪些消化液?3.吃馒头的时候,在嘴里嚼一会就会有甜味,这是为什么?4.一些药物用淀粉做包衣的道理是什么?请解释。
答案一、食物的消化过程切断、磨碎,细胞吸收的小分子二、简述淀粉、蛋白质、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过程。
1、口腔,唾液淀粉,麦芽糖,小肠,葡萄糖。
2、胃,小肠,氨基酸。
3、小肠,胆汁,甘油和脂肪酸。
最初消化部位最终消化部位中间产物最终产物淀粉口腔小肠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胃小肠多肽氨基酸脂肪小肠小肠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三、合作探究1、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它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2、小肠中含有三种消化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
3、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是有甜味的,因此我们把馒头放在嘴里咀嚼一会就会感到有甜味。
4、很多药物需要到小肠内分解吸收,如果在胃内被分解,成分发生改变,会降低药效。
用淀粉做包衣,胃对淀粉不具有分解消化作用,则对里面的药物就不会造成影响,而药物在口腔内几乎是不停留的,所以,用淀粉做包衣包裹药物,可以更好地保护药效。
消化和吸收【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描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重点】: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食物的消化过程。
【难点】1.记住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记住食物的消化过程。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食物的消化)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知识要点标记,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1、消化:的过程。
2、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和两部分组成。
其具体的组成器官请你根据填写下面的表格、咽食道____________ ______消化系统______的组成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分泌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趣味导读:取一小块馒头放在口中咀嚼,咀嚼一会儿后你有什么发现吗?你也许发现了馒头或面包咀嚼一会儿会变甜,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__ 种处理。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实验组为第________种处理。
(3)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搅拌。
”你认为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
(4)2号试管内的馒头,未加,淀粉未被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色。
(5)1号试管内因为加了,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分解成了,所以,加液后 (变蓝或不变蓝)。
(6)由上实验可以看出,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物质存在于人体的那个结构中?实验结论:。
第二节消化和汲取教课目标( 一) 知识目标1.描绘人体消化系统及主要消化腺的构成、地点及功能;2.口腔的构造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3.概括食品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汲取过程;4.说出小肠的构造特色。
( 二) 技术目标1.察看小肠构造的活动,解说小肠是消化和汲取的主要场所,认可构造与功能相一致的看法;2.养成实验的设计、本质操作及科学研究的能力;3.养成优秀卫生习惯,提升注意口腔卫生、保护消化系统的能力。
( 三) 感情目标1.经过认识常有消化系统病症,关注人体的健康,培育优秀的卫生习惯;2.经过设计实验研究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养成严肃、仔细、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教课重难点1.要点:三大营养物质( 淀粉、脂肪、蛋白质) 的消化过程。
2.难点: A. 小肠的构造与功能; B. 研究实验的操作过程的控制。
教课方法1.研究学习法; 2. 察看法; 3. 归纳法。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查阅有关资料,认识常有惹起消化系统疾病的原由及暴饮暴食抵消化器官的危害。
2.教师准备:“口腔的消化” 和“ 察看小肠构造” 实验的器具。
3.口腔及消化系统的模型或挂图。
4. Flash :人体消化和汲取的过程;人体消化系统的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教课策略导学→分组研究→互动设计→展现→测评教课过程教师活动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教课企图导入新课 [ 前言 ] 我们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入大批的食品以知足生长发育、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你们知道食品的消化和汲取是依赖人体八大齐声回答出:消化系系统中哪个系统来达成的统。
吗?( 特别好! )[ 发问 ] 比较自己的身体想一想,我们吃的食品直到排出体外都经过哪些构造?消化系 的 成[ 小故事 ] 一位小朋友吃西瓜 不当心将西瓜子咽下去了。
大人 ,慢点吃,一会儿把西瓜子吃下去,在肚子里 出一个大西瓜来咯! 利用平时生活常听到的同学 ,我 都 吃了 多大人的吓 来 入,一下提西瓜子,但是,它 成西起学生的注意,并激 他瓜了 ? 什么呢?思虑的 极性。
初中生物导学案___年级(下册);编制人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 ;印刷签字_________;使用日期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小组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
------------------------------装订
线----------------------------
课题:消化和吸收(二)
【学习目标】1.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3.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学习重点】
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仔细阅读课本31-34页→完成“轻松起航’(10分钟) →完成“练一练”(6分钟)→完成“能力提升”(8分钟)→完成“实际应用”(3分钟)→小展示(12分钟)→小结(3分钟)。
点拨:俗语说“喝酒伤胃”,胃能吸收大量酒精。
【候课朗读】
一、学习准备(复习旧知识)
二、解读教材(自主学习)
三、小组讨论:
四、小组展示:
五、反思小结:
六、当堂测试:
七、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