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25.56 KB
- 文档页数:2
解惑二甲双胍来源:作者:时间:2009-02-18 点击: 12787 次标签:1957年,二甲双胍作为降低血糖的药物正式进入市场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经过半个世纪的临床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二甲双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二甲双胍因此由一个糖尿病治疗的三线用药逐渐成为了一线用药。
同时由于其价格低廉,成为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
市场上销售的盐酸二甲双胍、格华止、君力达、甲富明和美迪康等的有效成分都是二甲双胍。
降糖作用并不逊色于其他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可以抑制肝糖产生和肝糖输出,促进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抑制肠道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贮存,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改善肌肉、脂肪的组织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进一步改善这些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并能抑制食欲,减少肠道糖的吸收。
总的来说,二甲双胍可以降低高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并协助改善脂代谢,降低血脂,减少对胰岛B细胞的脂毒性。
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经典药物,还具有以下特点:不引起低血糖二甲双胍主要是通过胰外组织降低血糖,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同时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因此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但与其他降血糖药物合用时,要注意防止发生明显的低血糖症。
不增加体重糖尿病常用药物如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等,能促进血糖的转化吸收,会造成体重不同程度的增加(1~5公斤),这对大多数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都不是~件好事。
由于二甲双胍不增加体重,甚至有轻度的减肥作用,因此被推荐为所有超重患者的首选单药治疗药物,也广泛用于以二甲双胍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用药,如常用于与磺脲类药物联合,可防止患者体重增加,有利于血糖控制。
正确看待让人谈之色变的不良反应1,消化道反应不是一无是处这是二甲双胍在临床应用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约有10%~20%的患者在最初服用的一周内都会出现,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腹部不适、腹泻、口内有金属味等。
特 别 关 注TEBIEGUANZHU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体内正常量的胰岛素无法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或发挥正常生理效应需要超过正常量的一种病理状态。
此时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作用受损,导致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多,其重要标志为高胰岛素血症。
主要表现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1]。
IR 及其继发的代谢紊乱是产生2型糖尿病(T2DM)、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共同发病基础。
研究表明,IR不仅是T2DM发病的一个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因素,也是T2DM的特征之一。
T2DM是最具典型性的IR相关疾病。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T2DM指南均推荐将二甲双胍作为超重和肥胖T2DM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甚至有些指南还推荐为非肥胖T2DM患者的一线用药。
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IR,可能是通过减轻体重、强化胰岛素的作用、抑制肝糖产生和降低血脂等起作用。
随着大量基础研究和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试验的开展,二甲双胍改善IR作用的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
T2DM发病机制通常3/4以上的T2DM患者在血糖升高同时会伴有高血压、肥胖、脂代谢紊乱等,因此,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
IR是T2DM发病机制的重要方面。
IR的机制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信号传导发生障碍,导致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不能有效结合。
IR从T2DM开始前的l0年就存在,并延续在整个疾病过程中。
T2DM早期,胰岛素的分泌能够代偿IR的产生,到葡萄糖耐量受损(IGT)阶段,代偿能力下降,血糖开始升高。
随着病程的延长,IR持续存在,胰岛素分泌不断下降,血糖水平不断升高,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
可见,早期干预IR可以阻止和延缓血糖进一步升高,使代谢紊乱得到很好的控制。
评价IRI R的机制研究、临床评估及干预疗效均需正确评价胰岛素敏感性。
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仍是目前不可替代的金标准[2],该方法的建立及中国人正常人群的界值点的获得,为在中国人群中肥胖症导致的I R的界定、减肥或药物干预的效果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3]。
二甲双胍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如厌食、恶心、腹痛、腹泻等,但如果在餐中和餐后服用,症状会减轻,一般不必停药。
如果用药指征把握不当或者大剂量服用有可能诱发乳酸酸中毒(尽管发生率很低),另外,长期使用本品还可能降低人体对维生素B12 的吸收。
总的来讲,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国内外诸多临床试验荟萃分析证实:没有证据表明二甲双胍可以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不少患者担心长期服用二甲双胍对肾脏有影响,事实上,该药对肾脏没有直接损害作用,只是已有肾脏损害的患者服用后会导致药物蓄积。
另外,二甲双胍只降低高血糖,对血糖正常者没有降糖作用,单药治疗不会引起低血糖。
二甲双胍无致癌、致突变作用,是目前惟一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可用于儿童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的临床用途1、二甲双胍是超重和(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它不会使体重增加,甚至有一定的减肥作用;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用磺脲类药物疗效不满意时,加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取得较好的降糖效果。
2、二甲双胍可与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初发2 型糖尿病的疗效比单一用药好,也可用于治疗继发性失效的2 型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合用,既可减少1 型或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又可避免患者体重增加。
血糖波动大的1 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将二甲双胍和胰岛素联用。
3、治疗代谢综合征。
二甲双胍具有降糖、降脂、减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压等多重功效,因此可以用于代谢综合征的治疗。
4、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可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5、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二甲双胍可以防止或延缓糖耐量低减向糖尿病发展,可用于糖耐量低减患者的早期干预。
6、治疗儿童2 型糖尿病。
毒理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无致癌、致突变作用,对生育能力无影响,是目前惟一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可用于儿童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的用法用法用量:二甲双胍降糖效果肯定,效果与剂量有关,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
二甲双胍的功效与作用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
它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糖解和增强胰岛素的利用来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二甲双胍还具有多种其他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功效与作用。
一、降糖作用二甲双胍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口服降糖药物。
它通过抑制肝脏糖原的分解和合成,减少肝脏对血糖的产生,从而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
此外,二甲双胍还能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二、促进体重减轻相比于其他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其能够帮助患者减轻体重。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肥胖,而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食欲和减少食物摄入来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
此外,该药还能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脂肪组织的积累,使体重得到进一步控制。
三、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正常作用。
这一作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从而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改善血脂和血压二甲双胍治疗还能改善血脂和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够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此外,它还能降低血压,减少血管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五、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一方面,该药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减少肿瘤生长和扩散。
另一方面,二甲双胍还能抑制肿瘤机体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减少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因此,二甲双胍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可能有着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六、抗衰老作用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该药能够通过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和改善线粒体功能,增强细胞能量代谢,从而减少细胞的氧化应激和损伤,延缓细胞和器官的衰老进程。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脂代谢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逐年增加。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脂质代谢异常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而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
除了降血糖的作用外,二甲双胍对脂代谢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脂代谢的影响做一综述,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一、二甲双胍的基本情况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属于双胍类药物。
其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合成和升糖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由于其较好的降糖效果和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二甲双胍成为了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
二、二甲双胍对脂代谢的影响1. 降低血脂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血脂异常,特别是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
二甲双胍通过调节脂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能够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
二甲双胍还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从而改善血脂代谢。
2. 减少脂肪组织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以通过促进脂肪氧化、抑制脂肪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脂肪组织的积累。
这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改善其脂代谢异常状况。
3.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二甲双胍还能通过抑制内皮素合成,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炎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防止血管损伤。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甲双胍通过多种途径对脂代谢有着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可以改善其血脂代谢异常,减少心血管风险。
三、二甲双胍在临床中的应用1. 单药治疗对于轻度和中度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常常被作为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进行单药治疗。
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还可以改善脂代谢异常,因此在这类患者中应用广泛。
3. 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由于其对血脂代谢的积极影响,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预防中也有着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