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级磁粉检测讲义1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448.00 KB
- 文档页数:35
磁粉检测武汉信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刘平RT-ⅢUT-ⅢMT-ⅢPT-ⅢTOFD-ⅡTSG Z8001-20131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1.1 漏磁场检测分类漏磁场检测:是利用铁磁性材料或工件被磁化后,在表面和近表面如有不连续性(材料的均质状态即致密性受到破坏)存在则在不连续性处磁力线离开工件和进入工件表面发生局部畸变产生磁极,并形成可检测的漏磁场进行检测的方法。
漏磁场检测包括:磁粉检测和利用检测元件探测漏磁场。
其区别在于,磁粉检测是利用铁磁性粉末-磁粉,作为磁场的传感器,即利用漏磁场吸附施加在不连续性处的磁粉聚集形成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利用检测元件探测漏磁场的磁场传感器有磁带、霍尔元件、磁敏二极管和感应线圈等。
1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能形成磁粉显示的零件结构或形状上的间断叫做:⏹( A )⏹A、不连续性B、缺陷C、显示D、变形⏹磁粉检测与检测元件检测主要区别是:⏹( C )⏹A、两者的检测原理不同B、两者的检测程序不同⏹C、两者用于探测磁场的传感器不同D、以上都是⏹磁粉检测中所谓的不连续性与缺陷,两者的概念是相同的。
⏹(X )⏹磁粉检测与检测元件检测都属于漏磁场检测。
⏹(O )⏹漏磁场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性处产生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X )⏹工件正常组织结构或外形的任何间断称为不连续性,所有不连续性都会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
⏹(X )1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1.2 磁粉探伤⏹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简称MT基本原理是:⏹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如图所示。
1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不连续性处漏磁场分布1—漏磁场2—裂纹3—近表面气孔4—划伤5—内部气孔6—磁力线7—工件1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磁粉检测适应范围:⏹1)铁磁性材料(Q345R,Q370R,Q245R,18MnMoNiVR)表面和近表面缺陷;不锈钢中的铁素体不锈钢(0Cr13,1Cr17),马氏体不锈钢(1Cr13,2Cr13)和沉淀硬化不锈钢(1Cr17Ni17)可以使用磁粉检测,而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00Cr18Ni10)不能使用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全部+讲解学习第⼀章绪论1.1、能形成磁粉显⽰的零件结构或形状上的间断叫做---------不连续性1.2、磁粉检测与渗透检测元件检测主要区别是---------检测原理不同1.3、以下关于磁敏元件检测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磁敏元件检测法获得不连续性(包括缺陷)深度的信息。
1.4、磁粉检测在下列哪种缺陷的检测不可靠--------埋藏的很深的⽓孔,⼯件表⾯浅⽽宽的划伤,针孔状的缺陷和延伸⽅向与磁感应线⽅向夹⾓⼩于20度⾓的缺陷。
1.5、磁粉检测优于涡流检测的地⽅--------能直观的显⽰出缺陷的位置、形状、⼤⼩和严重程度-。
1.6、磁粉检测优于渗透检测的地⽅---------能检出表⾯夹有外来材料的表⾯不连续性;对单个零件检测快,可检出近表⾯的不连续性。
1.7、承压设备对铁磁性材料⼯件表⾯和近表⾯缺陷的检测宜优先选择磁粉检测,主要是因为---------磁粉检测对铁磁性材料攻坚的表⾯和近表⾯缺陷具有很⾼的灵敏度,可发现微⽶级宽度的⼩缺陷。
1.8、对检测有⾊⾦属管⼦表⾯缺陷最合适的⽅法是---------涡流法。
1.9、被磁化的⼯件表⾯有⼀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原因是------漏磁场。
1.10、漏磁场检测的试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试件有磁性。
1.15、通常把影响⼯件使⽤的不连续性称为缺陷,所以不连续性和缺陷的概念不是不同的。
1.16、磁粉检测和检测元件检测都属于漏磁场检测。
1.17、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性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
1.18、磁粉检测可以检测沉淀硬化不锈钢材料,不能检测奥⽒体不锈钢材料1.19、采⽤磁敏元件检测⼯件表⾯的漏磁场时,探测的灵敏度和检查速度及⼯件⼤⼩⽆关。
1.20、如果被磁化的试件表⾯存在裂纹,使裂纹产⽣漏磁场的原因是磁⼒线的不连续性导致磁⼒线发⽣弯曲。
1.21、磁粉检测对铁磁性材料表⾯开⼝⽓孔的检测灵敏度要低于渗透检测。
第一章绪论1.1、能形成磁粉显示的零件结构或形状上的间断叫做---------不连续性1.2、磁粉检测与渗透检测元件检测主要区别是---------检测原理不同1.3、以下关于磁敏元件检测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磁敏元件检测法获得不连续性(包括缺陷)深度的信息。
1.4、磁粉检测在下列哪种缺陷的检测不可靠--------埋藏的很深的气孔,工件表面浅而宽的划伤,针孔状的缺陷和延伸方向与磁感应线方向夹角小于20度角的缺陷。
1.5、磁粉检测优于涡流检测的地方--------能直观的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
1.6、磁粉检测优于渗透检测的地方---------能检出表面夹有外来材料的表面不连续性;对单个零件检测快,可检出近表面的不连续性。
1.7、承压设备对铁磁性材料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宜优先选择磁粉检测,主要是因为---------磁粉检测对铁磁性材料攻坚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发现微米级宽度的小缺陷。
1.8、对检测有色金属管子表面缺陷最合适的方法是---------涡流法。
1.9、被磁化的工件表面有一裂纹,使裂纹吸引磁粉的原因是------漏磁场。
1.10、漏磁场检测的试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试件有磁性。
1.15、通常把影响工件使用的不连续性称为缺陷,所以不连续性和缺陷的概念不是不同的。
1.16、磁粉检测和检测元件检测都属于漏磁场检测。
1.17、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性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1.18、磁粉检测可以检测沉淀硬化不锈钢材料,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1.19、采用磁敏元件检测工件表面的漏磁场时,探测的灵敏度和检查速度及工件大小无关。
1.20、如果被磁化的试件表面存在裂纹,使裂纹产生漏磁场的原因是磁力线的不连续性导致磁力线发生弯曲。
1.21、磁粉检测对铁磁性材料表面开口气孔的检测灵敏度要低于渗透检测。
1.22、简述磁粉检测的原理?---------答:磁粉检测是指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的一种检测方法。
磁粉检测基本原理讲义第一章绪(xu、)论1.1磁粉检测的发展简史和现状1.1.1磁粉检测的发展简史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发现了磁石吸铁现象,并以此为基础发明了指南针;2)十七世纪法国物理学家对磁力作了定量研究;3)十九世纪初期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同时法国科学家毕奥和沙伐尔及安培,对电流周围磁场的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一般规律;后来英国的法拉第首创了磁力线的概念。
4)磁粉探伤的设想:早在1918年,美国人霍克发现由磁性夹具从钢制工件上磨削下来的铁末会聚集在工件表面有裂纹的区域,因此提出利用磁性检验工件表面裂纹的设想。
1928年-1930年福雷斯特成功研制出了周向磁化法,并将干磁粉用于焊缝及各种工件的探伤。
1934年首次用来演示磁粉检测技术的一台实验性固定式磁粉探伤装置问世。
1935年油磁悬液在美国开始使用。
1936年法国人申请了在水磁悬液中添加润湿剂和防锈剂的专利。
1938年《无损检测论文集》在德国出版,有了磁粉检测理论(原理和装置)。
1940年《磁通检验的原理》教科书在美国出版。
1941年荧光磁粉投入使用。
1949年以前,我国仅有几台美国进口的蓄电池式直流探伤机,用于航空工件的维修检查。
苏联学者瑞加德罗对磁粉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磁化规范,在50年代初期首创了鉴定磁粉质量的磁性称量法和酒精沉淀法。
5)国外磁化技术的发展:磁化技术改造的目的就是简化探伤工序、提高检测速度、提高探伤灵敏度。
30-50年代有了从两个垂直方向分别磁化的方法(原理:电流转换开关,实现单方向磁化);60年代初期有了复合磁化、摆动磁场(交流+直流);60-70年代进化了复合磁化,又有了旋转磁场(交流+交流);80年代有了多向复合磁化,即两组或两组以上(其中一组必须是交流)存在相位差的电流在工件上构成多组电流(或磁通)回路;90年代的复合磁化为:工件不接触电磁极且不直接通过线圈的复合磁化法(原理:利用线圈有效磁化区在空间强度分布叠加)。
磁粉探伤讲义※操作使用本设备前必须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各按钮功能及设备的整个工作流程;※操作使用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否则可能直接造成误判,甚至漏检;※电源进线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要求配置,必须加装相应功能的自动空气开关;※操作使用荧光探伤设备时,眼睛不能直接对着荧光灯观看,人体裸露部分不能长时间直接照射紫外线。
操作时人体裸露部分必须适当防护;※设备的配置电缆经过严格计量,不得随意加长或截短,否则可能造成设备磁化电流供应不足,或极可能造成设备过载而损坏;※探伤机输入电源不能与中频或高频设备共用同一条输入电源线,否则探伤机易受中频或高频设备干扰而失控;※每班清洗、打磨电极铜板,确保电极接触良好;定期保养设备;※使用油磁悬液时,用户必须配备干粉灭火器,且操作者能熟练使用;※设备必须可靠接地。
1、磁粉探伤的原理是什么?电磁学原理,磁化电流通过铁磁性工件表面(交流、半波直流有趋肤效应)形成电磁场,缺陷的存在会切断磁力线,形成漏磁场并吸附磁粉,磁粉堆积形成磁痕,通过观察磁痕来判断缺陷的存在(磁痕实质上就是放大了的缺陷)。
这是磁粉探伤的原理2、磁粉探伤的适用对象2.1材料:能够导磁的铁磁性工件。
2.2磁粉探伤仅适用于表面或近表面因淬火、锻压、加工或疲劳引起的细微缺陷。
3、什么叫周向磁化?什么叫纵向磁化?什么叫复合磁化?周向磁化即周向电极通电形成周向磁场(右手定律,大拇指表示电流方向,其它四指表示磁场方向)纵向磁化发即采用线圈法,工件穿在线圈中,在线圈上通以电流,线圈中就产生纵向磁场沿着线圈内工件的长轴方向通过的磁化方法,检查横向裂纹。
复合磁化即同时采用周向磁化和纵向磁化。
4、什么叫磁粉或荧光磁粉?磁粉就是经过加工达到一定晶粒大小要求的铁粉,化学名称叫四氧化三铁。
一般磁粉探伤湿法采用250目以上即可。
荧光磁粉就是在普通磁粉外加添一种化学物质,通常叫荧光辉度剂,加添后在荧光灯照射下能发出荧光光亮,可增加探伤灵敏度,方便观察。
磁粉检测第一部分基本知识和原理1.1磁现象细小的铁钉或铁丝能被磁铁吸引,这一现象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都遇到过。
按照物理学的说法,就是磁铁附近存在一个磁场,铁钉或铁丝被吸引是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细小的铁钉或铁丝总是被吸引在磁铁的端部,这个端部叫磁铁的极,其中一端是北极(N极),另一端是南极(S级)。
当两个磁铁的端部接近时,如果是同极,就会相互排斥,如果是异极,就会相互吸引(图1-1)。
图1-1磁铁的极1.3磁场通俗地说,磁场就是有磁力作用的空间。
假设把小磁针放在磁铁的附近的不同位置,可以发现,不同位置上磁针受的力的大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空间各点的磁场强弱是不同的。
此外,磁场中同一位置的小磁针的两极会指向确定的方向;而在不同位置上,小磁针静止时指的方向却不一定相同。
这说明磁场是有方向性的。
1.4磁感应线(磁力线)由于磁场看不见,理解和描述它都有一些困难,于是物理学家提出了磁感应线(磁力线)的概念,用磁感应线(磁力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
需要说明一下,在一般描述磁场时,我们经常混用磁感应线和磁力线。
但是如果牵涉到描述铁磁介质的感应磁场时,对两者就需要仔细区别了,这种情况后面会遇到。
另外还必须强调,磁感应线(磁力线)是人为假想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于磁场中的真实曲线。
1.5磁感应线(磁力线)的性质为了能够确切描述磁场,物理学家规定,磁感应线(磁力线)具有以下性质:1、磁感应线(磁力线)具有方向,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的方向即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2、磁感应线(磁力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3、磁感应线(磁力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永不中断。
4、任意两条磁感应线(磁力线)永不相交。
5、在磁体外部,磁感应线(磁力线)由N 极(北极)出来,进入S 极(南级);在磁体内部,磁感应线(磁力线)的方向由S极指向N 极。
1.6用磁感应线(磁力线)描述永久磁铁的磁场图1-2显示了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力线。
磁粉检测总复习1.绪论了解磁粉检测的发展简史和现状。
了解漏磁检测的分类(磁粉检测和检测元件检测)。
理解磁粉检测的原理。
铁磁性材料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感应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在合适的光照下形成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
理解磁粉检测的适用范围。
理解磁粉检测的优缺点。
了解表面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主要是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
2.磁粉检测物理基础了解磁性、磁体、磁极、磁力、磁化的定义。
理解磁场和磁感应线的定义。
(磁场是具有磁力作用的空间,磁场存在于被磁化物体或通电导体的内部和周围。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它是由运动电荷形成的。
磁场的特征是对运动电荷或电流具有任用力,在磁场变化的同时也产生电场。
磁感应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大小、方向和分布情况的假想的线)理解磁感应线的特性:(1)磁感应线是具有方向性的闭合曲线。
在磁体内,磁感应线是由S极到N极,在磁体外,磁感应线是由N极通过空气进入S极的闭合曲线。
(2)磁感应线互不相交。
(3)磁感应线可描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4)磁感应线沿磁阻最小路径通过。
理解圆周磁场和纵向磁化的概念。
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国际单位制中用特斯拉(T)表示,1T=1N/(A·m)在物理单位制中用高斯(Gs)表示,1T=104Gs理解磁通量的定义。
在磁场中,通过一给定曲面的总磁感应线,称为通过该曲面的磁通量,用Φ表示。
国际单位制中磁通量的单位为T·m2,叫韦伯(Wb)。
在物理单位制中磁通的单位是麦克斯韦(Mx),1 Wb=108 Mx。
掌握安培环路定理理解磁介质(影响磁场的物质称为磁介质)及其分类(顺磁性、抗磁性和铁磁性材料)。
了解磁化强度(表示单位体积内所有分子磁矩的矢量和),单位是安每米(A/m)。
理解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关系,什么是磁导率?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的比值称为磁导率μ,它表示材料被磁化的难易程度,反映了材料的导磁能力,在国际单位制中磁导率的单位是亨/米(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