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诊断和处理共7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74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应急处理方案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疾病状况。
及时、正确地进行应急处理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减轻后遗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神经内科疾病的应急处理方案。
一、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疾病。
1、快速识别观察患者是否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视力模糊或丧失、头晕等症状。
可通过“FAST”口诀来快速判断:F(Face,面部),观察面部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A(Arm,手臂),双臂平举,观察是否有一侧无力下垂;S(Speech,言语),倾听患者说话是否清晰;T(Time,时间),若有上述症状,立即记录发病时间并拨打急救电话。
2、现场急救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
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安抚患者,避免其紧张和焦虑。
3、医院内处理尽快完善头颅 CT 或 MRI 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排除脑出血。
发病 45 小时内,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进行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如阿替普酶。
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患者,可根据病情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如肝素、华法林)、改善脑循环(如丁苯酞)、脑保护(如依达拉奉)等治疗。
二、脑出血脑出血通常是由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
1、症状识别患者多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出现头痛、呕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心跳骤停。
2、应急处理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保持患者头部抬高 15-30 度,以减轻脑水肿。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
3、医院治疗完善头颅 CT 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
少量出血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控制血压(如使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脱水降颅压(如甘露醇、呋塞米)、止血(如氨甲环酸)等。
大量出血或出现脑疝征象时,需进行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术等。
三、癫痫发作癫痫是一种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
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预案【精1】危重症抢救预案目录一、前言危重症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生命体征多系统功能衰竭的病情。
危重症的抢救是医院急诊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提高危重症抢救的效率和质量,本医院制定了危重症抢救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科室。
二、危重症抢救的基本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抢救方案。
2.早期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3.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4.重视团队合作,协调各科室、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抢救工作。
三、危重症抢救的流程1.抢救前准备1)召集抢救组成员,明确各人员职责。
2)准备好必要的仪器设备和药品。
3)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和抢救前的处理情况。
2.抢救过程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3)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3.抢救后处理1)对抢救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2)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和观察,及时跟进患者病情。
四、危重症抢救的注意事项1.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和循环稳定。
2.抢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3.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4.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团队合作,协调各科室、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抢救工作。
五、结语危重症抢救是医院急诊科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
本预案旨在提高危重症抢救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呼吸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以下是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1.立即呼叫急救车,并通知医院准备好相关设备和药品。
2.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3.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立即使用它进行电击除颤。
4.在急救车到达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术,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关药物治疗。
5.一旦急救车到达,将患者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的关键是快速行动。
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出血性脑卒中诊疗流程1.明确病因,以便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脑出血有高血压高血压脑出CVST、AVM、CAA,血常见部位,moyamoya病等高血压性脑出血非血管因素:瘤卒中,血液病,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等2.内科治疗2.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2-4周.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将头歪向一侧,必要时气管切开。
有意识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或有缺氧现象的患者给予吸氧。
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在发病2—3天应鼻饲。
昏迷患者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躁动不安的患者使用镇静药物。
便秘者使用泻药。
留置尿管时应做膀胱冲洗. 病情危重时,监测生命体征。
加强护理,定期翻身,防止褥疮。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
2.2脱水降颅压:脑出血后3-5天,脑水肿达到高峰。
脱水剂包括甘露醇、甘油果糖及速尿.降颅压目标是ICP 小于200mmH2O。
2.3控制高血压:当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10mmHg时,应降血压治疗,使血压略高于发病前水平。
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5mmHg时,可不必使用降血压药物.2.4亚低温治疗:局部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越好,建议在脑出血发病6小时内给予低温治疗,治疗时间应至少持续48-72小时。
2.5并发症的防治: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及水电解质紊乱见缺血性脑卒中抢救标准操作规程。
中枢性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治疗。
2.6抗纤溶药物:SAH患者酌情选用抗纤溶药物:EACA,初始剂量4-6g,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15-30分钟滴完,以后静滴1g/h,维持12-24小时,以后12-24g/d。
持续7—10天,逐渐减量至8g/d,共用2—3周;PAMBA,0。
1-0.2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2-3次,共2—3周。
2.7钙通道阻滞剂:SAH患者,易出现脑血管痉挛,早期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口服,40—60mg,每日4—6次,,共服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