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常见护理诊断
- 格式:docx
- 大小:17.80 KB
- 文档页数:8
神经内科常用护理诊断1.意识障碍与脑水肿所致大脑功能受损有关目标:患者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减轻,或意识清楚。
措施:(1)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变化,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与量,预防消化道出血和脑疝发生。
(2)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取下活动性义齿,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吸痰。
(3)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水分,鼻饲流质者应进行正确的鼻饲流程和管道护理。
(4)谵妄躁动者加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和自伤或伤害他人。
2.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偏瘫或共济失调有关。
目标:患者能适应自理能力降低的状态,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措施: (1)给病人讲解清洁护理的重要性。
(2)做好晨晚间护理:洗脸、洗手、口腔护理、温水擦背、会阴檫洗、温水泡脚等增加病人舒适感。
(3)操作时注意保暖,避免暴露病人过久,预防感冒。
(4)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
(5)协助进食、穿衣、入厕等生活护理。
3.疼痛与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症或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
目标:病人能叙述加重或激发头痛的原因并能设法避免;头痛发作次数减少或程度减轻。
措施:(1)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
(2)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环境刺激,加重头痛。
(3)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鼓励病人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4)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和止痛剂,并观察用药后反应(5)做各种操作规程时动作要轻巧,以免加重病人疼痛。
(6)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听音乐、分散注意力等。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各种原因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消耗增加或丢失过多有关。
目标:机体获得足够热量,水电解质和各种营养物质,营养状态改善。
措施: (1)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饭前保持心情愉快。
(2)选择软饭或半流汁,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的食物。
(3)给病人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喂饭速度要慢,每次喂食量要小,让病人充分咀嚼,吞咽后再继续喂。
(增强版)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目录1. 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1.1 认知功能障碍1.2 运动功能障碍1.3 感觉功能障碍1.4 情感障碍1.5 吞咽障碍2. 护理措施2.1 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2.2 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2.3 感觉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2.4 情感障碍的护理措施2.5 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3. 护理评估与监测3.1 认知功能评估与监测3.2 运动功能评估与监测3.3 感觉功能评估与监测3.4 情感状态评估与监测3.5 吞咽功能评估与监测4. 护理干预效果评价4.1 认知功能障碍干预效果评价4.2 运动功能障碍干预效果评价4.3 感觉功能障碍干预效果评价4.4 情感障碍干预效果评价4.5 吞咽障碍干预效果评价1. 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1.1 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等症状。
- 常见于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等疾病。
1.2 运动功能障碍- 患者出现肢体无力、瘫痪、运动协调性减退等症状。
- 常见于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疾病。
1.3 感觉功能障碍- 患者出现感觉减退、异常感觉等症状。
- 常见于脑卒中、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
1.4 情感障碍- 患者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波动等症状。
- 常见于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
1.5 吞咽障碍- 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等症状。
- 常见于脑卒中、颅脑损伤等疾病。
2. 护理措施2.1 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注意力、思维等方面的训练。
- 加强生活照顾,确保患者安全。
2.2 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如肢体运动、协调运动等方面的训练。
- 保持患者良肢位,防止关节挛缩。
2.3 感觉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感觉功能训练,如触觉、痛觉等方面的训练。
- 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由于感觉障碍导致的外伤。
2.4 情感障碍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情绪压力。
-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
(修订版)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前言本文档旨在提供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的详细指南。
神经科学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涉及到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和障碍。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了解和掌握这些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对于提供高质量的神经科护理至关重要。
目录1. 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2. 神经科常见护理措施3. 护理诊断与措施的案例分析4. 总结与展望1. 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1.1 认知障碍- 诊断名称: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 诊断依据: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昏睡等症状,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表现- 相关因素:脑部损伤、感染、中毒、代谢异常等1.2 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疼痛- 诊断名称: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疼痛- 诊断依据:患者出现头痛、神经痛、肌痛等症状,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相关因素:神经病变、神经压迫、炎症等1.3 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名称: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依据:患者出现肌无力、肌张力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 相关因素:脑卒中、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1.4 感觉功能障碍- 诊断名称:感觉功能障碍- 诊断依据:患者出现感觉减退、感觉异常等症状- 相关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1.5 心理社会问题- 诊断名称:心理社会问题- 诊断依据:患者出现焦虑、抑郁、适应困难等心理症状,以及社会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疾病本身、家庭因素、社会支持不足等2. 神经科常见护理措施2.1 认知障碍的护理措施-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变化- 给予适当的环境刺激,促进意识恢复- 采用认知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2.2 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疼痛的护理措施- 评估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控制疼痛- 采用非药物性疼痛缓解方法,如热敷、按摩等2.3 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评估并记录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 给予适当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提高生活质量2.4 感觉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评估并记录患者的感觉功能状况- 给予适当的的感觉刺激和康复训练- 注意患者的安全,预防跌倒等意外事件2.5 心理社会问题的护理措施- 评估并记录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状况- 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3. 护理诊断与措施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应用护理诊断与措施于神经科学领域:案例:患者男性,50岁,因突然出现的右侧肢体无力就诊。
修改神经内科常见护理诊断神经内科是关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和护理的专科,常见的护理诊断主要包括:疼痛、神经功能障碍、体液平衡失调、认知障碍等。
以下是对这些常见护理诊断的详细描述和护理干预措施:一、疼痛:疼痛是神经内科病人常见的主诉之一,包括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疼痛。
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病因和疼痛性质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
1.评估疼痛程度和性质:使用疼痛评估量表,如VAS评分,以了解疼痛的程度和性质。
2.给予药物缓解疼痛:根据疼痛程度和性质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等。
3.应用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理疗等方式,可以缓解疼痛。
4.提供心理支持: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倾听和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情绪需求,为其提供心理支持。
5.教育患者自我疼痛管理技巧:包括按摩、休息、放松技巧等,帮助患者自我调节和管理疼痛。
二、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是神经内科患者常见的问题,包括卒中后遗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运动障碍等,这些问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功能和自理能力,因此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1.评估神经功能损害情况:包括感觉、运动、语言、认知等方面的评估,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和家属,了解其功能障碍程度。
2.提供适当的护理环境: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设施和环境,减少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风险和危险因素。
3.进行康复训练:针对不同的功能障碍,制定专门的康复训练计划,如语言康复、运动康复等,以提升患者的功能能力。
4.给予社会支持:协助患者和家属寻找社会资源,如康复机构、社区支持组织等,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三、体液平衡失调:体液平衡失调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尿崩症、脑积水等,或长期卧床和使用利尿药物等因素引起的低钠血症、高钠血症等。
体液平衡的失调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积极干预是必要的。
1.评估体液平衡状态:包括血压、血钠、尿量等的监测,通过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了解体液平衡状态。
神经内科常用护理诊断脑梗塞一、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肢体偏瘫有关护理措施:1、床旁加床挡,防坠床2、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3、协助生活护理(洗漱、饮水、服药、入厕、打饭、进食、洗碗、输液期间倒尿壶)4、将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易取处5、根据病人情况指导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二、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患者脑血管病变置肢体偏瘫,躯体移动障碍有关护理措施:1、翻身、叩背、按摩皮肤,保持肢体功能位 1 /2小时2、严格皮肤交接班3、持续使用气垫床,骨隆突处使用气圈等4、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三、意识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有关护理措施:1、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2、观察病人意识恢复情况3、使用日历、电视、钟表等帮助病人恢复定向力4、鼓励家属为病人提供他熟悉的物品,帮助病人恢复记忆4、疼痛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头痛有关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程度2、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3、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的原因及副作用5、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患者脑血管病变致咳嗽无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护理措施:1、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协助病人排痰2、根据病人情况多饮水3、必要时用吸痰管吸出,如分泌物不能被排除,预测病人是否需要气管插管5、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和湿化给氧6、如果病情允许,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6、语言沟通障碍与患者脑血管病变引起患者失语有关护理措施:1、把信号灯放于病人手边2、注意观察病人的非语言信息,提供病人字卡片、纸板、铅笔等3、鼓励病人说话,病人进行尝试时给予表扬4、利用读唇语了解病人所需信息5、鼓励家属探视,增加与病人的交流机会7、有误吸的危险与患者意识障碍、咳嗽吞咽反射功能降低、鼻饲饮食有关1、密切观察病人病情,痰液粘稠时给予及时湿化及时吸出2、留置胃管患者每日鼻饲前检查胃管在胃内3、根据病人情况,避免经口进食饮水,以免呛咳8、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意识障碍、躁动有关1、床旁加床挡,防坠床2、专人陪护,保证病人安全,床旁加床挡,防坠床3、协助生活护理(洗漱、饮水、服药、入厕、打饭、进食、洗碗、输液期间倒尿壶)4、将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易取处9、有感染的危险与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下降,留置尿管、锁穿管有关护理措施:1、严格无菌操作、更换锁穿贴膜每周三次2、会阴冲洗每日一次,预防尿路感染3、作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4、增强病人抵抗力5、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抗生素10、完全性尿失禁与患者神经功能紊乱使排尿无法预测有关护理措施:1、制定入厕时间表,鼓励病人定时排尿2、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3、必要时留置尿管,定时开放4、对肛周皮肤进行预防性或治疗性护理11、便秘与患者神经功能紊乱使骨盆基底肌肉松弛有关护理措施:1、提供便器和辅助器具,帮助病人入厕2、建立排便规律,鼓励病人同一时间排便3、若有粪块嵌顿,给予清除4、在肛周涂保护性软膏,减轻皮肤刺激5、若病情允许,鼓励病人进行锻炼4、必要时应用药物12、生活自理缺陷与患者意识障碍有关护理措施:1协助生活护理(洗漱、饮水、服药、入厕、打饭、进食、洗碗、输液期间倒尿壶)2、将常用物品放于病人易拿易取处3、专人陪护4、根据病情进行适当锻炼13、睡眠形态紊乱与患者睡眠环境改变,治疗护理过多、疾病因素有关护理措施:1、提供利于患者睡眠的环境,光线柔和2、尽量减少夜间治疗护理活动,以避免干扰病人睡眠3、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药物4、睡前避免喝引用刺激性饮料14、口腔粘膜改变与患者留置胃管鼻饲饮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卫生不良有关。
神经内科常见护理诊断护理诊断:1、脑组织灌注异常相关因素:1、颅内出血2、脑缺血/脑梗塞的神经系统障碍3、颅内压升高4、代谢异常5、脑水肿6、血管痉挛(局部缺血)7、动脉瘤破裂预期目标:1、病人脑组织灌注良好,表现为评分>13,无新出血。
2、清醒无意识障碍。
2、气道管理困难相关因素:1、气管插管2、气管切开3、气管造口术后留置气管套管4、喉头水肿预期目标:1、病人无痰鸣音,痰液能得到及时的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血气正常。
2、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表现为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皮肤黏膜颜色正常。
3、清理呼吸道无效。
3、运动功能受损相关因素:1、过分限制活动,与身体状况或治疗有关。
2、全身虚弱无力。
3、心输出量减少。
4、恐惧/焦虑。
预期目标:1、病人主诉有信心完成逐渐提高的活动量。
2、病人能按要求进行各项活动,并无不适主诉。
3、病人愿意从事日常的家庭活动和自理活动。
4、躯体移动障碍预期目标:1、病人能完成室内锻炼,进行适当的自我护理,保持良好的躯体移动功能。
2、患者能适应卧床状态,配合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逐渐加强。
5、知识缺乏相关因素:1、缺乏有关疾病的知识,经验。
2、对引起疾病的原因、诊断性检查和治疗不了解。
预期目标:1、病人/家属能讲出疾病、治疗及预后的有关知识。
6、功能障碍相关因素:1、脊髓损伤后继发瘫痪。
2、语言交流障碍。
3、吞咽困难。
4、生活方式改变。
预期目标:1、病人能讲出出现功能障碍时的感受。
2、病人能掌握并运用正确的应对机制。
3、病人开始适应机体的变化,表现为开始计划出院,对研究发生兴趣,会用不同沟通方式进行气管造流。
7、呼吸衰竭相关因素:1、代谢紊乱。
2、呼吸肌疲乏无力时未动用辅助肌群,血气正常。
3、急性呼吸衰竭(包括肺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呼吸窘迫综合症、肺栓塞、气道阻塞、痰多、糖尿病昏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窒息、误吸、哮喘持续状态、重症肌无力、用药过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