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练习第三课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 格式:doc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11
第三课奇特的汉字第一字之初,本画——字的发源字不但奇特、风趣,有着悠久的史,涵着丰富的文化,它就像一个个皮活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快的精灵,就像一幅幅跳的画,就像⋯⋯它不是僵直的符号,他也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灵魂。
些由横、、撇、捺成的字不富裕魅力,并且美而巧妙。
字了我中民族几千年来的雨雨!(自百度文 )美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到夜郎西。
字.体美文方字之美“最爱说的话,永久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正大光明,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汉字的形态美,而差别于世界其余文字的明显特点——表意,则让汉字的境界美其韵悠久。
鲁迅先生曾说汉字有“三美” ,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广博精湛的方块字之美,带来的其实不只是是使用过程中的方便,也包含了从古到现在华夏民族的精神底蕴与对美废寝忘食地追求。
回顾千古华夏,汉字走过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的古老光阴,历经秦代的篆书,汉朝先期的隶书,直到汉朝末期才形成了笔划平直,形体正直的方块形文字。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偏旁和笔划构成,各样笔划在一个平面里多向睁开,结构复杂多变。
中国汉字之美,美在形态,美在音韵。
原始的中国汉字是一种表意的象形文字,字形跟字义、字音之间有着必定的联系,它是形、音、义的联合体。
老祖宗造字,不但交融了字的灵巧雅观,更糅合进了人的喜怒哀乐。
一个字假如说是一幅图画,那么一个词、一个句子以致整篇文章即是视感极强的世界了。
如“月”的形状像月牙,“山”似隆起的绵延山岳,“果”让人想到树上硕果累累等等。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六种光景,即可勾画出一幅天涯游子流浪异乡的“离人秋思图”来。
中国汉字这一种表意功能,是西方文字所没法企及的。
优美的汉字让你倾听高峰流水的琴弦,让你倾听苏东坡月下把酒、仰望苍天的声声提问。
在人生受挫之时,读几首诗,背几句词,你会感觉神清气爽、豁然爽朗。
第三课第一节一、课内双基根据课内知识填空。
1.很多古老的文字都起源于________,汉字形成文字体系大约是在________之际,我国最早的有完整体系的文字是________。
【答案】图画,夏商,甲骨文2.汉字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造字方法,其中________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声3.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形体也在不断变化着,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
主要有(1)________(时代)________(2)________(时代)________(3)________(时代)________(4)________(时代)________(5)________(时代)________等五种。
【答案】由繁到简(1)甲骨文(商代)(2)金文(商至秦)(3)小篆(秦至西汉)(4)隶书(秦至汉)(5)楷书(汉魏至今)4.下列对文字起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是在人类的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产生出来的。
B.世界上的古老文明都有自己独立形成的文字,这些文字都跟图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C.我国目前能确定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D.文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一旦产生,便永恒流传,如中国的汉字历经几千年传承至今。
【答案】D(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永恒流传,如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都已经消逝了。
)5.仿照下列例句中妙解汉字的用语特点,再自选一个不同的例字并对其进行妙解。
(仿式可多样化,但必须要突出“妙解”二字)例句(1)愁:秋来了,叶落了,心烦了。
旱:烈日当空照,遍地水分干。
例句(2)思:耕耘心田,收获牵挂。
谤:不当面指责,只在一旁议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懑:怨多了,气满了,心沉了;志:士来了,心定了,无悔了;冰:风起了,冬来了,水凉了;财:宝贝多,人才多,富贵来;明:日月共升,普天同照;沁:沐浴春雨,心有快意;忍:立刃于心上,卧薪尝胆;守:将尺寸之地,收藏于心房之间;诗:把古寺一样幽深的禅意说出来;6.按造字法归类,下列汉字有不同的一组是()A.象形字:日月人木门马B.指事字:二刃上本甘C.会意字:休囚尘纹孬牧D.形声字:茵闻空姿园理【答案】C(“纹”为形声字。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人文掌故“夫”字探源“夫”字的造型,不只表示一般的男子,它其实向人们展示男子中有志之士的风采。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夫”字中的“人”是象形字,即“人”的形象,当“人”把两手张开,就成了“大”,即“大人”。
但是,在人们看来,再大的事物也大不过“天”,所以造字者在“大”字上再加一横,而成为“天”字。
而人总是不甘做“天”的奴隶,拜倒在老天爷脚下,他们有敢于冲破天的气概,所以“天”字出头,成为大丈夫的“夫”字。
►名句有约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素材积累关于文字的知识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①古埃及圣书字;②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③中美洲的玛雅文;④印度的梵文;④汉字。
2.汉字知多少。
汉字在其最初的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约有4500个单字;具有2000年生命的希腊字母只有24个大写字母;具有1500年历史的玛雅文的符号约有270个;巴比伦楔形文字有640个基本字;埃及圣书字早期有700多个符号,而后增至2000多个。
汉字到了小篆时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共收篆文字9353字;隋代陆法言《切韵》收12158字;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广韵》收26194字;宋代丁度等编《集韵》收53525字;清代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收47035字;近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录53768字。
常用易混字的分辨有些字容易被写错,是因为近似字的干扰。
这样的字,或形似,或音同,或音近,而字义又往往相关,若不辨析清楚,难免张冠李戴。
1.暗黯暗,指光线不足、隐藏不露的或糊涂、不明白。
黯,阴暗,多用于形容忧郁伤感的样子。
“黯然”不可写为“暗然”。
2.辩辨辩,表示辩解、辩论。
辨,表示辨别、辨析。
两个字本身好区别,但下列词语要仔细辨析:辩明与辨明,辩证与辨证等。
3.采彩采,用于表示动作,如:采集、采用、采访等。
用于指精神状态,如:风采、神采、兴高采烈。
彩,用于表示事物的颜色、花样,如:丰富多彩、光彩照人、彩旗飘扬、彩霞满天。
4.才材才,指才能,如:德才兼备、才华横溢、人尽其才。
材,指材料,如:就地取材、大材小用。
但“大材小用”说的还是材料使用,若解释为人事安排不当,是用了它的比喻义,所以仍要写作“材”。
5.词辞一般说来,词讼是现在的一般写法,诗词、词牌、词曲、词话是规范写法;修辞、辞赋、辞藻、楚辞、辞章、辞令、辞海、《木兰辞》是规范写法。
6.拆撤拆,特指拆除建筑物,如:拆除桥梁。
撤,取消、除去,如:撤除岗位。
7.长常长,指空间大、时间久或长度,如:长年累月、长治久安、长此以往、长盛不衰。
常,指不变的,固定的;时常、常常,如:经常、时常、常常、常备不懈、常胜将军、冬夏常青。
8.叠迭叠,指重叠、折叠。
迭,指更迭或迭次(屡次)。
“层见叠出”“叠床架屋”“叠放”中的“叠”不能写为“迭”,“名家迭出”“迭挫强敌”中的“迭”不能写为“叠”。
9.定订这两个字古时本不同音,演变为同音字后,才在“预先约定”的义项上通用,形成了一对异形词。
定,偏重决定、规定、确定,不轻易改变。
订,侧重商讨、预先约定,但未确定。
订单、订户、订货、订阅、订婚为规范写法;“订购”为现在常用写法。
“定亲”不写作“订亲”。
10.度渡度,指的对象是时间,是自然而然的,如:度假村、度周末、虚度光阴。
渡,指的对象是空间,且要通过主观努力才能达到,如:渡河、渡过难关。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黯然销魂出其不意凭添魁梧B.桀骜不驯竭泽而渔诘责快捷C.终身幸福一见忠情终生由衷D.劳雁分飞言笑晏晏鸿燕姿势解析A项凭—平。
C项忠—钟。
D项燕—雁。
答案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提要钩玄解析A项,“娇生贯养”应为“娇生惯养”。
B项,“惨绝人圜”应为“惨绝人寰”。
D 项,“装祯”应为“装帧”。
答案 C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觉解质疑思辨德艺双馨棒槌里插绣花针——粗中有细B.症候目不遐接芸芸众生飞机上开研讨会——高谈阔论C.福祉连篇累椟穿凿附会电线竿上插土豆——大小是个头D.篇幅曲高和寡妍媸必露吊扇下面拉家常——讲风凉话解析B项遐—暇。
C项椟—牍,竿—杆。
D项必—毕。
答案 A4.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一愁莫展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治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解析C项“蘖根祸种”的“蘖”字,应写作“孽”。
A项“冷寞”应为“冷漠”,“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
B项“痉孪”应为“痉挛”,“偏辟”应为“偏僻”。
D项“气冲宵汉”应为“气冲霄汉”,“扑溯迷离”应为“扑朔迷离”。
答案 C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具备万事俱备风声谈笑风生B.求实实事求是世故人情事故C.陈规墨守成规精心漫不经心D.直接直截了当剧增与日俱增解析“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为字音相同而误。
答案 B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撼卫签单暗度陈仓赔礼道歉B.宣泄坐镇历行节约灯火阑珊C.谍血跟贴备受欢迎谈笑风生D.煤炭截流出人头地奉为圭臬解析A项撼卫—捍卫。
B项历行节约—厉行节约。
C项谍血—喋血,跟贴—跟帖。
高中语文第三课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具备黔驴技穷风声谈笑风生B.求实实事求是世故人情事故C.陈规墨守成规精心漫不经心D.直接直截了当剧增与日俱增答案 B解析B项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与时具进振聋发聩夙兴夜寐引疚自责B.两全其美秣马利兵良莠不齐掉以轻心C.骨鲠在喉置若罔闻欢心鼓舞声名雀起D.风声鹤唳枉费心机改弦更张闲情逸致答案 D解析A项具—俱,疚—咎。
B项利—厉。
C项心—欣,雀—鹊。
3.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颠仆不破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膏腴之地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答案 C解析C项蘖—孽。
A项寞—漠,仆—扑。
B项孪—挛,辟—僻。
D项宵—霄,溯—朔。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举案齐眉答案 C解析A项贯—惯。
B项圜—寰。
D项祯—帧。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追溯惊世骇俗欢跃拾人牙慧B.陷阱献愁供恨临摹成群结对C.零售衣不憋体提要栏杆拍遍D.就犯孤注一掷提炼临渊羡鱼答案 A解析B项对—队。
C项憋—蔽。
D项犯—范。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磋商穷形尽相安份守己迅雷不及掩耳B.时蔽豁然开朗既往不咎恨铁不成钢C.申张置若罔闻设身处地树倒猢狲散D.辐射目不暇接怨天尤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答案 D解析A项份—分。
B项蔽—弊。
C项申—伸。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名曾靠提炼“泔水油”获利不菲.(fēi)的老板告诉记者,炼油点提炼出“泔水油”后会中转到另外一个地方存放加工,进行钩兑、添香、加色,然后出售。
《字之初||,本为画》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和规律||,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合作探究理解汉字字形与意义的关系||,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通过对汉字的欣赏||,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字之初||,本为画》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三单元第一课||。
作为高二学生||,对汉字已经很熟悉||,并且有了一定的领悟能力||,能写字||,会读音||,理解字义||,有一定的语文素养||。
所以在此基础上学习本文||,难度并不大||,而且学生也会很感兴趣||。
但是对于汉字的起源、形体演变及汉字的造字方法学生仍然是一知半解||。
一些认知仅来源于书本或是纪录片||。
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字知识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鉴于此||,教师在《字之初||,本为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祖国汉字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汉字知识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能够主动自觉地运用所学到的汉字知识去解决语言文字现象问题||。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汉字指事、会意、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
4教学过程4.1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在上课之前||,老师在黑板上给同学们写一个字||,“亚”||,同学们猜测一下这是什么字?这个字读“亚”||,那么它是什么意思呢?“次之、第二的意思”||,为什么这个字具有这样的意思?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一下这个字||,这个字像什么?像一个剜去四个角的正方形||,非常好||,这是我国古代埋葬王室和贵族成员的地下墓室俯视图||,之所以要剜除墓室的四角||,是为了避免潜藏恶灵||。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活泼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就像一幅幅跳跃的画,就像……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它们也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灵魂。
这些由横、竖、撇、捺组成的汉字不仅富有魅力,而且美丽奇妙。
汉字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风风雨雨!美字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美文了人的喜怒哀乐。
一个字如果说是一幅图画,那么一个词、一个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便是视感极强的世界了。
如“月”的形状像月牙,“山”似隆起的连绵山峰,“果”让人想到树上硕果累累,等等。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六种景物,便可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漂泊他乡的“离人秋思图”来。
中国汉字这一种表意功能,是西方文字所无法企及的。
优美的汉字让你聆听高山流水的琴弦,让你聆听苏东坡月下把酒、仰望苍天的声声发问。
在人生受挫之时,读几首诗,背几句词,你会感到心旷神怡、豁然开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唱出了我们希望与信心的高昂强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的平仄格式构成语调的高低起伏,思乡情感无处诉说,吟读时语调应呈现出来自心灵的跌宕,两个“头”字发音时应夹杂着叹息声,让人感到悲情的诗意美。
【课内挖掘】课内素材中国汉字具有灵性之美。
汉字虽然是由横、竖、点、撇、捺组合而成的字形,但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每个字都有着不同的风韵。
如“哭”字一看就像是流泪,“笑”字一看就像是竹子笑弯腰的形态,“重”字一望就有沉坠感等。
汉字的变化无穷无尽,本身就具有灵性之美,足使我们为之动情。
汉字自身就有一个想象的天地,任我们飞翔和驰骋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无穷的乐趣。
因此,中国汉字具有灵性之美。
[应用提示]以上材料可用于“灵魂家园”“汉字之美”“汉字起源”“文化传承”等话题中。
精彩运用如果从半夜醒来,像今夜,一轮下弦月正悬挂在窗前,我赶忙拉开窗帘。
在翠竹之上,正悬挂着一钩弯月,银辉静静地洒在田园,千山万水都沉醉在它的光辉里。
岁月就这样流逝,无声无息,想到生命的开始,生命的成熟,生命的终止,我不禁泪流满面。
常听人说岁月是一把刀,刀刀催人老,今夜看着这半轮月亮,我的理解更深了。
岁月这把刀,你不仅看不到它的刀锋,反而看到的是它的温婉可人的一面,然而正是它的温婉可人,让我们的生命悄然从开始走向结束,也可以说,岁月用它的温婉可人的刀,让我们不知不觉地了却一生。
有点伤感吧?大可不必,且享用这无边无际的月下美景,既然注定走向死亡,那就不必哀伤。
(选自《回归灵魂的家园》)【课外应用】汉字之美,美在多维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之一。
从几何学的角度也能发掘汉字之美。
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
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与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
原上奔马除能前进、能后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
空中飞鸟除能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高任鸟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
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
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
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
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画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
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字的书法突破汉字二维的局限,独具一格,演绎出汉字的多维之美。
汉字书法讲究构架。
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汉字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挥毫着墨,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汉字书法讲究笔法。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
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
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
笔毫蓄墨之丰欠,运笔力度之轻重,笔锋走向之偏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颜、柳等书体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
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曰:“力透纸背。
”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诚然,基于拼音字母的横写文字也有其优点:见字发音方便学习,字母易于输入电脑,以及与数学公式兼容等。
但就美感而言,汉字堪称独步,书法已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艺术。
反观西方,有谁见过用拼音字母写的匾额楹联条幅扇面?(摘自魔方格《试题专页》)1.下列关于汉字演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金文B.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C.甲骨文隶书楷书金文小篆D.甲骨文楷书隶书小篆金文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滚滚东逝的长江犹如一条艺术的长廊,三峡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B.针对时有发生的电信诈骗行为,公安部门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犯意识。
C.由于这是进入汛期以来最大一次降雨过程,市交警支队领导亲临直播间坐阵指挥。
D.中国画中的仕女穿着贴体紧身的服装,身材婀娜匀称,举手投足之间流露着女性文雅甜静之美。
解析:B项,防犯—防范;C项,坐阵—坐镇;D项,甜静—恬静。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上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解析:本题中,A项“胜地”应为“圣地”;B项“故有”应为“固有”;D项“箭拔弩张”应为“剑拔弩张”。
答案:C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古代有甲骨文,两河流域有泥板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文字则刻在印章上。
,各地发掘的印章有2 000多枚。
据推测,这些印章多用于商业贸易,有的还具有宗教性质。
A.文字的发明就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印章可以说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B.文字的发明就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印章C.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字的发明印章可以说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D.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字的发明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印章解析:由语境可知,第一个横线,要说明的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文字的发明”;第二个横线,要说明的是“印章是古印度河流域文化的特色”。
分析四个选项,A、B两项中的第一个横线处的内容,颠倒了表述对象的主客体;B、D两项中的第二个横线处的内容,颠倒了表述对象的主客体。
答案:C5.仿照示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下列汉字的意美。
示例:明——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劣——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一等。
舒——舍予是一种忘掉自己的精神,这种境界多么令人舒畅;只有不断地舍弃和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快乐。
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
6.有人赞叹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
请从下面的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一幅画面来解说字义。
(不超过10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考生可以从“川”“采”“苗”“牧”“友”几个汉字中任选一个,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加以自己的想象,写一小段富有诗意的话,用形象的语言来解说汉字的字义。
答案:①川——那蜿蜒的河为什么在这里转了个弯儿?是为了伫望对岸迷蒙的风景,想在这里驻足?是为了聆听潺潺的流水声,想要洗濯喧嚣的心灵?这一川东逝的流水啊,停不下奔腾到海的脚步。
看,那点点滴滴,可是它淡淡的脚印?②友——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们轻轻一握,便定格了千古知音的荡气回肠。
还记得吗?你拨动心的琴弦,奏响那巍巍高山的雄奇,和着那流水的柔美;我拍打桃花潭水的涟漪,见证一段纯真的友情,给盛唐留下了动人的诗篇。
7.下图是“中国网民文化节”活动的标志,请从构形的角度说明标志的创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标志整体呈现为一个舞动奔腾的人,彰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标志主体像字母e,象征网络;又像汉字“文”,代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