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查勘技巧的详解(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5.68 MB
- 文档页数:58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详细步骤解析帮你迅速掌握勘查技巧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是确定事故责任和事故原因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勘查步骤能够帮助调查人员准确分析事故发生的经过,确保对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进行科学而高效的展开。
本文将详细解析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步骤,帮助读者迅速掌握勘查技巧。
一、现场保护和安全措施首先,在进行勘查之前,要确保现场的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警示标志的设置、交通疏导以及对受伤人员的救治都是首要任务。
同时,勘查人员需要在勘查现场上戴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二、事故信息收集在勘查现场之前,要先进行初步了解和收集事故的基本信息。
包括事故地点、事故时间、天气情况、相关当事人以及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后续的调查和取证工作。
三、现场勘查和痕迹保留1. 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交通事故调查的核心步骤之一。
勘查人员应该依次进行以下工作:-逐车勘查:对涉及事故的车辆进行逐一勘查,记录车辆的损坏情况,包括车身、车灯、车窗等部分的受损情况。
-测量标记:利用测量仪器对事故现场进行测量,并进行标记,包括车辆碰撞的位置、泥土、路标等。
-拍照录像:使用相机或摄像机记录事故现场的全貌以及损坏车辆的细节。
照片和录像是事故调查的重要依据。
-痕迹保留:注意保护和保留现场的痕迹,不得随意移动或更改,以确保勘查过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取证和采样在勘查现场时,应注意及时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材料。
包括事故车辆的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等。
凭借这些证据材料能够更好地了解事故车辆的情况,以及相关人员的信息。
四、记录和分析勘查完成后,勘查人员需要及时整理相关数据和资料,并进行事故的初步分析。
将勘查现场的情况和证据进行对比,分析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
同时,要将勘查中发现的重要细节和痕迹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案件调查和处理提供依据。
五、撰写勘查报告最后,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和分析,完成一份详细的勘查报告。
报告应包括事故基本信息、现场勘查情况、事故经过和原因分析等。
车险理赔查勘定损要点及技巧.txt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女人在约会前,一定先去美容院;男人约会前,一定先去银行。
车险理赔查勘定损要点及技巧第一部分事故现场查勘一、查勘前的准备查勘人员接到查勘派工指令后,应立即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在接到查勘派工指令后5分钟内,及时与报案人取得联系,进一步核实地点,,车险理赔查勘定损要点及技巧,告知预计到达时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约定时间到达现场的,应及时与客户联系并向客户说明原因。
2、根据《机动车出险信息表》提供的资料,了解出险车辆的承保、出险情况;3、携带相机、电脑等设备和相关单证,赶赴查勘地点。
4、携带的查勘单证主要有:《索赔申请书》、《机动车辆保险索赔须知》、《机动车辆保险事故查勘报告》及附表、《机动车辆保险事故案情询问笔录》及附页等。
二、到达现场后的首要工作1、到达查勘地点后,应使用标准服务话术向报案人进行自我介绍。
2、如果保险标的或受伤人员尚处于危险中,应立即协助客户采取有效的施救、保护措施,防止损失扩大。
3、认真核对客户的保险单是否与《机动车出险信息表》内容相符。
如果发现标的车的其它有效保险单(交强险或商业险)未在此次案件中被关联,应认真记录相关保单信息,及时反馈给接报案人员;4、涉及两辆以上机动车辆的事故,要查明事故各方车辆的强制保险(可通过是否具有强制保险标识进行初步判断)和商业机动车辆保险的投保情况,假设我公司最先到达现场,查勘人员应提示其他车辆当事人将已有保险公司介入处理事故的情况告知其投保的保险公司,以便其他保险公司尽快确定是否委托我公司代为查勘定损。
5、指导标的车的事故当事人正确填写《机动车辆保险索赔申请书》,提示客户阅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索赔告知书》,并要求客户签字确认。
对客户不明白的事项进行详细解释。
6、对于损失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或涉及人员伤亡的案件,应提醒事故当事人向交通管理部门报案。
现场查勘的主要内容包括:1.车辆刹车痕迹。
据此判断肇事前车辆行驶速度及行驶路线。
2.车辆碰撞所遗留残碎的物体(例如:塑件碎片及灯具玻璃碎片等),根据刹车痕迹及遗留的残碎物体,确认和判断车辆瞬间碰撞第一接触点。
现场查勘方法:(一)沿车辆行驶路线寻找现场痕迹⑴刹车印迹。
车辆遇情况采取紧急制动后与地面磨擦会出现炭黑拖印。
⑵碰撞、碾压、刮、擦、挤等痕迹。
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车辆与牲畜、车辆与其他物体接触后双方留下的痕迹。
⑶现场遗留物。
车辆发生碰撞后所剥落的漆皮、玻璃碎片、脱落破碎的汽车零件。
(二)确定肇事接触部位确定肇事接触点。
对处理事故起关键作用。
接触点是形成事故的焦点,又是判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
接触部位是多种多样的,要经过深思熟虑,全面细致地进行分析。
现场查勘的判断与分析现场查勘人员经过现场拍照、测量以及收集物证、人证后应首先判断分析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其次,因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需要,还应对肇事车辆的车速、碰撞接触点,以及现场的痕迹进行的分析。
一、判断肇事车辆的车速机动车辆肇事前的行驶速度是分析事故原因的生要因素。
对肇事车辆的行驶速度主要依据现场遗留痕迹作。
目前,现场查勘判断车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车辆的制动拖印以及散落物抛出的距离等来估算车速。
机动车辆肇事前,驾驶员多会本能地采取紧急制动措施,所以事故现场上一般都留有制动时车辆抱死滑移的痕迹(但对于一些高档进口车辆有防抱死装置的则可能没有轮胎滑移痕迹),即所谓的制动拖印。
汽车制动时,当车辆制动器的制动力大于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时,车轮将抱死不转,并在路面上沿汽车行驶方向向前滑移。
二、判断碰撞接触点碰撞是指运动着的车辆以其运动方向的正面与对方接触的事故。
碰撞接触点就是碰撞双方最初的接触部位在路面上的投影位置。
交通事故中的碰撞形式有机动车辆碰撞行人、碰撞自行车、碰撞固定物体以及机动车相互碰撞等。
碰撞的形式有正面碰撞、追尾碰撞、侧面碰撞等。
当车辆与相当质量的车辆或物体碰撞时,由于运动惯性瞬间受阻,运动是碰撞事故的一个特点。
现场查勘的调查技巧保险事故的现场查勘是为了查验发生事故的具体原因,核实事故的真实性,判断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及认定灾害事故类别和大致的损失金额,从而决定保险人下一步采取怎样的具体理赔方式和措施进行合理赔付的依据,是保险理赔过程的基础工作。
所以对事故现场查勘要全面、细致、客观、真实,尽量反映出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全貌。
然而就目前保险业的现场查勘工作,有很多情况还存在例行公事,走过场,粗枝大叶,敷衍了事的现象。
由于事故现场查勘工作还不适应复杂的社会形势和日益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需要,以致使保险行业的骗赔案件和理赔漏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保险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偿付能力。
所以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保险事故现场的查勘技能和水平,并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进行认识。
现场查勘调查现场查勘意识是指查勘人员的思维活动,主要体现在查勘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对事物的反映能力。
当查勘人员接到专线调度查勘通知,自然首先要了解和知道的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电话或口述报案和日后的书面材料出现误差,最好能保存录音,尤其对号码之类的数字符号要特别注意,以便对照和确认。
由于有现场查勘意识,也就有了超前的思想准备,在接到报案后便会在大脑的思维里对事故现场形成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并初步设计出查勘工作的目标,这样就不至于到现场时手忙脚乱,不得要领,被当事人牵着鼻子走。
现场查勘意识还表现在能把握好到达现场的有利时机,并积极地与其他有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达成共识。
尽管保险理赔对现场的查勘和公安机关对现场的勘查目的有所不同,但对现场的客观认定却是一致的,可以对我们有所借鉴。
现场调查目的现场查勘目的,是在现场查勘意识下要解决的问题。
当现场查勘意识在已知的情况下勾画出现场的轮廓后,亲临现场时就可能把已知的和看到的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对事故感性认识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这种概念去寻找答案。
例如是盗窃现场,就会想到是怎么被盗的?被盗的行走路线和进出口在哪里?以及被盗的物品特征等。
求进行理赔工作,才能逐步地把工作做好,切不可自作聪明另行一套。
一、现场查助1.现场查勘的重要性现场查勘是公估人在接到公估委托后,必须进行的第一个步骤。
它涉及以后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般而言,现场投入的工作时间与以后的工作时间成反比。
亦即是在现场查勘多花点时间详细调查,掌据足够的第—手资料,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很大的作用,效率将大大提高,日后花的时间自然就少一些,这些经验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验。
2-现场查勘的要点先要了解被保险人的情况,被保单位的业务范围,事故发生的经过,然后才开始进行现场查勘。
查勘要点如下:(1)到现场之前,必须了解清楚事故涉及保单的有关情况:如保险险种、保险标的、保险金额和相关的单据。
(2)拍照:相片上的时间必须正确。
每次拍照前及换电池后须认真检查一次。
要先拍“全景”再拍“焦点”,务必反映局部“焦点”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要有后备胶卷以备必要时之须。
每张照片都应有记录说明拍照目的物和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并说明其特点及与其它建筑物或参照物的关系。
照片冲印后立即将文字说明与照片—一对应标明。
(3)绘制现场草图,配合文字描述。
(4)现场记录意思要表达准确清楚,要让第三者都能看懂,不能产生歧义。
3.保险事故原因的鉴定保险事故的发生都有它一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直接和间接造成损失的原因。
事故原因鉴定要点:(1) 损失是由于责任范围的险种造成的,那么损失直接原因是属保险事故;否则,损失原因与保险事故无关。
(2)如果损失与保险事故无关,可以用直接法确认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原因是不是保险责任范围造成的,这个原因是不是保险责任范围项下的险种。
(3) 或者用排除法确认损失是不是由于保险责任范围项目下以外的险种造成的。
如果没有保险责任项下的因素,损失可能是其它因素造成的。
这些因素肯定不是约定险种范围。
4.事故原因分析、除外责任调查分析如果事故是涉及除外责任范围项下的因素时,就必须进行取证的工作。
这项工作可由公司内部的专业技术力量来解决。
现场查勘技术要点1. 现场查勘的及时性:城区30分钟、城郊60分钟。
2.拍摄事故现场照片。
没有第一现场报案的要求提供事故证明,若事故损失较小,可动员其放弃索赔。
3. 所有事故均要拍摄被保险人的身份证、银行卡(折)号;填写“领取赔款授权委托书”(不允许用圆珠笔或铅笔填写)。
必须如实填写“收款人名称”、“收款人开户行”、“银行账号”。
被保险人是单位名称的要加盖公章。
4.拍摄照片要求:原调试好的480x640像素,一律不许更改。
拍摄事故现场要能反映事故的全景、碰撞物、车辆牌照。
拍摄事故车时必须要拍的三张照片是:前、后带牌照的车辆全貌和车架号(大梁号)。
拍摄事故损失部位时要先拍远景再拍局部放大照,要有未损失部位作比对。
现场拍摄驾驶证、行驶证、资格证、货物运单;根据事故类型现场填写“机动车保险索赔须知”。
如果证件无有效年审日期,应拍照保留证据。
5.如果车辆存在违章装载情况而车主又不愿说明装载数量,可注意收集车辆行驶路段距出险地点最近收费站的过路费票据。
对于装运砂石、渣土的自卸车辆,可根据装货的实际高度然后结合行驶证上核定的车厢长、宽、高再计算出装载容积(即“方”)。
计算标准:黄沙1方=1.8吨;石子1方=1.6吨;渣土1方=1.4吨。
6.单方事故要核对碰撞痕迹,车辆移动现场的要用卷尺测量受损高度与碰撞物高度并作比较。
(拍照留存)7.损失较大(不能行使)的单方事故,除核对碰撞痕迹、收集现场遗留物外,还要手测发动机温度。
感测部位:水箱下水室、机体、变速箱壳体(飞轮壳除外)、轮毂等。
同时做好问讯笔录,记录从出险到我公司到达现场的具体时间。
夏天车辆熄火后发动机冷却变凉需要3.5小时左右、冬天要1.5小时左右。
8.发生车辆落水事故,要查勘路面刹车痕迹、路肩土坡滑擦痕迹(人为推下坡一般无滑痕,土痕较匀称),观察驾驶员或乘客衣服有没有湿水现象。
车辆施救后要尽快通知修理厂清洗电器元件和内饰。
9.发生单方事故,车辆能行驶而气囊起爆的,要先启动发动机然后观察气囊报警灯是否熄灭。
现场勘查知识点总结一、基本原则1、保护现场。
在进行现场勘查时,首要原则是保护现场。
这包括保护现场的完整性以及保护现场的安全。
保护现场的完整性意味着不能随意移动现场的物品或改动现场的布局,以确保后续的勘查工作能够真实还原案发现场的情况。
同时,保护现场的安全也非常重要,必须确保勘查人员及现场人员的安全。
2、细致认真。
现场勘查是一项细致而耐心的工作,必须对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认真观察和记录。
只有做到细致认真,才能确保不会遗漏任何可能的关键信息或证据。
3、科学方法。
现场勘查必须遵循科学的调查方法和程序,不能主观臆断或盲目猜测。
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准确地还原案发现场的情况,为后续的侦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4、保密原则。
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向外界透露案件的细节和相关信息,以免对案件的侦破造成不利影响。
二、方法步骤1、勘查前准备。
在进行现场勘查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了解案情背景、收集相关证据资料、协调现场勘查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等。
2、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是整个调查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包括外勘、内勘、标记、拍照、勘验和取证等。
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布控方案和勘查方案进行,确保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现场勘查结束。
在现场勘查结束后,需要对现场的勘查情况进行总结和归档,并对相关证据进行妥善保管,以备后续的侦破工作需要。
三、技术工具1、拍照摄像。
拍照摄像是现场勘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拍照摄像可以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全面记录,为后续的侦破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2、勘查工具。
包括标记工具、测量工具、取证工具等。
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勘查人员对现场进行精准的勘查和记录。
3、科学仪器。
如取证器材、检验器材等科学仪器可以帮助勘查人员对现场的物证进行确切的鉴定和检验。
四、注意事项1、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不得随意改变现场的情况。
2、勘查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勘查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勘查工作的精准和高效。
现场查勘指南现场查勘指南受理委托后的现场查勘分为灾害事故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第一现场查勘和灾害事故发生后的非第一现场查勘两种类型。
有条件的情况下,原则上都应实行双人(或多人)查勘,主要工作步骤如下:1、灾害事故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第一现场查勘:①共同研究抢险措施、方案,以尽量减少财产损失为目的。
②认真调查了解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听取有关在场人员对灾害事故的描述。
③详细记录、拍摄灾害事故发生的地点、过程、受损财产的名称、数量、损失程度和其他有用的参数。
如有条件,尽量要求被保险人提供协助。
要善于从中搜集信息,发现有助于对事件正确定量、定性依据,并及时征得当事人认可。
④初步估计出损失金额。
2、灾害事故发生后的非第一现场查勘:①弄清出险的详细地址。
②对灾害事故所危及的范围进行测量,补充拍摄因灾害事故而受损的财产的照片,要求被保险人提供详细的“财产损失清单”和其他索赔的单据,根据非第一现场初步掌握的情况,准确区分受损的财产,仔细区分完全损毁的财产、部分损失的财产,并做好详细的“现场查勘记录”。
③认真调查了解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听取有关在场人员对灾害事故的描述。
按“近因原则”分析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详细了解施救情况,走访有关公安、安全等主管部门,听取他们对灾害事故的分析判断意见。
④根据对灾害事故的调查了解情况,初步估计出损失金额;⑤根据被保险人提供的对受损财产的施救整理情况,提出对受损财产进行施救、整理、保护的措施,初步估计出施救整理所需的费用。
⑥无论是第一现场查勘还是非第一现场查勘,业务外勤查勘人员都必须尽可能详细地做好“现场查勘记录”,整理出“受损财产核查清单”,为确定保险责任,核定损失作准备。
3、事后的现场调查取证:事后的现场调查取证是一项错综复杂、充满艰难、需要耐心、讲求细致的工作,它是关系到整个受理委托事项能否优质高效地完成的重要环节。
在保险理赔的委托业务中,有相当一部分业务是灾害事故发生后,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委托人才交给公估人的,灾害事故的第一现场已不存在或已面目全非,现场调查取证的难度系数明显增大,业务外勤查勘人员要本着对公司、对保险当事人高度负责的态度,既要保证事后的现场调查取证的公平、公正性,又应力求调查取证结果的真实、完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