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特殊曲线波形
- 格式:pdf
- 大小:111.08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三: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专业:14级临床七年制一系组员:甘茂程洛崔文昊陈仁杰陈勇强【实验目的】学习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了解心肌兴奋性的特点,验证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特征。
【实验原理】+通道经历激活、失心肌细胞在发生兴奋之后,膜电位变化,Na活和复活过程,其兴奋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长期。
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此期中,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细胞兴奋而收缩。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额外”刺激,或窦房结以外传来“异常”兴奋,就可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当正常窦房结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时,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出现一次兴奋“脱失”,需待下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节律性收缩。
因此,在期前收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实验器材】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铁支架,双凹夹,蛙类手术器械一套,蛙板,蛙钉,蛙心夹,棉线,滴管,任氏液。
【实验步骤】○1 坏蟾蜍脑和脊髓,打开胸腔,剪开心包,暴露心脏。
○2 固定蛙心及实验仪器。
○3 使用计算机系统完成观察及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及分析】期前收缩代偿间歇A B C D图期前收缩及代偿间歇实验分析:刺激A、B、C落在收缩期,未引起反应;刺激 D 落在舒张中晚期,引起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思考题】(1)解释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产生的原因。
答: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此期中,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细胞兴奋而收缩。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额外”刺激,或窦房结以外传来“异常”兴奋,就可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当正常窦房结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时,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出现一次兴奋“脱失”,需待下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节律性收缩。
图解室性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作者:卢喜烈从表面上看,从室性期前收缩起点至下一个基本心律的心搏起点之间有一段较长的间歇,似乎是对已经缩短的联律间歇的代偿,称为代偿间歇。
室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的测量方法:自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起点开始至下一个基本心搏的QRS波起点为止的一段时间。
测量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加代偿间歇之和并与基本心律的周期做比较,有助于了解室性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的类型,有助于某些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
1 无代偿间歇室性期前收缩插于一个窦性心律的心动周期之中者,且不取代一次窦性搏动,称为无代偿间歇(图1)。
有时室性期前收缩可插入房性或交界性逸搏心律周期中。
一般说来,基本心律缓慢时,易发生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
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中的无代偿间歇反映了室性期前收缩未引起基本心律的节律重整,也未与基本心律的心搏激动在房室结内发生干扰。
2 次等周期代偿间歇次等周期代偿间歇介于等周期代偿与无代偿间歇之间。
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短于一个基本心动周期,而联律间期加代偿间歇又长于一个基本心动周期。
次等周期代偿间歇见于:①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引起其后第一个窦性PR间期干扰性延长(图2);②室性期前收缩发生于窦性心律失常的慢相。
3 等周期代偿间歇凡室性期前收缩后代偿间歇等于一个基本心律的心动周期者,称为等周期代偿间歇,见于室性心律伴室性期前收缩、心室起搏心律伴室性期前收缩。
等周期代偿间歇的产生机制是基本心律起搏点与室性期前收缩起搏点彼此非常邻近,期前收缩一旦出现,迅速引起基本心律起搏点的节律顺延。
室性期前收缩伴等周期代偿间歇的意义有助于确定基本心律起搏点的部位。
例如,室性期前收缩伴等周期代偿,则基本心律是室性的,或者基本心律为室性;发生的期前收缩有等周期代偿间歇,则表明期前收缩是室性的。
4 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凡代偿间歇比基本心动周期长,且联律间期与代偿间歇之和又小于两个基本心动周期者,称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图3),原因是代偿间歇没有能够完全代偿已经缩短了的联律间期。
实验报告,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引言:心血管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心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心室的充盈和排血过程。
心肌收缩又分为期间期和期前收缩。
常常通过心电图检查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情况来确定心脏的健康状况。
本实验将探究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对心脏的影响。
方法:1.在床上安装好ECG设备并连接到电脑中。
2.安装好软件并打开ECG窗口进行监测。
3.在检测期间让被试做平静和呼吸平稳的状态。
4.收集记录一分钟的基础数据。
5.测量被试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数据。
6.对被试进行体位改变,如截肢测试下肢上抬、第1分钟后下肢下垂或3分钟后上肢抬高、喉部刺激等操作7.记录完整ECG检查数据。
结果:本实验共招募20名被试,均为20-30岁,男女均衡。
实验结果发现,当被试参与体位改变的操作后,ECG波形出现异常强制收缩及代偿间歇。
具体表现为QRS波群缩短、P-R间期不规则、齐-不齐现象、心房颤动等所见。
代偿间歇是指一个异常心室复极着相邻的正常心室肌细胞激处于不应期,导致其处于抑制状态。
而期前收缩则是一种突发心脏收缩,由突发异位冲动引起,一般出现在正常心搏后,QRS波之前。
本实验还发现,代偿间歇和期前收缩会对心脏的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代偿间歇可以使正常心室肌细胞通过相邻细胞的劳动而得到相应的代偿作用。
而期前收缩则可影响心肌的充盈,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排血过程。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可能会对心脏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一旦发现这种现象,需要及时找到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证心脏的健康功能。
实验3.4蛙类心室肌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3.4 蛙类心室肌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一、实验目的1. 观察心室肌在收缩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对额外刺激的反应。
2. 了解心肌兴奋性的变化及代偿间歇的发生机理。
二、实验原理心脏的正常搏动源于心脏主要起搏点的兴奋,经传导系统引起心肌的兴奋和心脏的收缩。
心脏发生一次兴奋后,经历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等几个时期以后,才能恢复到原兴奋性水平。
心肌的机能特征之一是具有较长的不应期,不应期几乎占据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在不应期期间,给予任何强大的刺激均不能使心肌产生兴奋。
而心肌的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均发生在舒张期,在此期间,给予心室单个阈上刺激,心脏可在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前,产生一次提前的兴奋和收缩,称之为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
期前收缩也有不应期,因此,如果下一次正常的窦性节律兴奋到达时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绝对不应期,便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必须等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才能发生收缩反应,这样在期前收缩之后,会出现一个较长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三、实验用品蟾蜍或蛙、两栖类动物手术器械、蛙心夹、蛙板、刺激电极、RM-6240B生理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电极支架、滴管、任氏液。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 实验设备安置将蟾蜍双毁髓后按实验3.3暴露心脏,背位固定于蛙板上。
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肌肉,将缚线与换能器连好,换能器另一端与RM-6240B生理实验系统的通道1连接。
用刺激电极两细铜丝夹住心室外壁,保证刺激电极在心脏舒缩时都能与心室壁接触。
2. 设置RM-6240B生理实验系统参数放大器参数设置:8kHz,张力信号,1s/div,1.5g/div,直流,100Hz;刺激器选择:方波,正电压,单刺激,波宽0.5~1ms,强度2~5V。
3. 在RM-6240B生理实验系统中,选择实验——循环——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实验。
4. 在心室收缩期给心室一个单刺激,观察并记录波形,并与正常的心搏曲线比较。
【】(一).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RM6240生物信号波形实验名称: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实验日期:2008-05-07实验现象:图中所示是在没有刺激时对应的心肌收缩曲线,可见存在明显的规律性。
说明心脏心肌收缩是有统一系统控制的过程。
实验现象以及实验评注:该图显示的是发生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波形示意图。
双峰显示是发生期前收缩的波形图,之后的是代偿间歇示意图。
1.期前收缩:由于外加刺激使得心房和心室某些区域的兴奋性上升,发生冲动,如果刺激点在前一次正常收缩之后而又在静脉窦冲动之前,就会产生一次期前收缩,当然这次刺激必须出现在前一次动作电位的有效不应期之后。
这个区域相对于有效不应期十分短暂,所以不容易发生。
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后一次的收缩曲线开始于前一次的舒张期,近似于骨骼肌的不完全牵制收缩。
2.代偿间歇:期前收缩中由于前一次收缩并为完成,紧接着开始另一个收缩,而期前兴奋的动作电位本来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这样原本正常的静脉窦发放的心律传到时会落在其中,不会引起心室收缩,形成一次兴奋和收缩的脱失现象。
只有等到下一次发放于静脉窦的冲动到达才能引起兴奋,这之间要经过一段时间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分析:1.正常的心室收缩波形附近有一个小波形,从发生时间和特点来看2.实验图中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两个现象比较明显,但代偿间歇后的波峰值叫正常情况下比较大,之后的波形有些散乱,规律性不明显。
解释:由于心脏心肌细胞的收缩不存在强直收缩,且心室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因此每收缩一次都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心肌细胞,所以较大的收缩峰的出现不应该由于过多细胞收缩造成的,那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增强。
原因:(1)心肌细胞的初长度心肌收缩功能,初长度对应是心肌的前负荷,这和静脉的会流血量有直接关系,在一定变化范围内,静脉回流血量越大,心室肌的前负荷越大,对应于心肌收缩水平也相应增加。
由于最适初长度的存在,这个收缩性不可能一直增大,但心肌细胞的初长度往往远小于最适初长度,这使得心室肌有比较大的收缩空间。
蛙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报告蛙的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报告引言: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过不断地收缩和舒张来泵血循环,为身体提供氧气和养分。
然而,有时心脏的节奏会出现异常,如期前收缩,这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本实验旨在探究蛙心脏在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时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的蛙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装置:使用心电图仪记录蛙心脏的电活动,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心脏的收缩力。
3. 实验步骤:a. 麻醉蛙,将其固定在实验台上。
b. 将心电图电极插入蛙的心脏,确保良好的信号质量。
c. 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心脏的收缩力。
d. 通过心电图仪记录蛙心脏的电活动。
e. 通过刺激蛙的心脏,引发期前收缩,并观察心脏的反应。
f. 在期前收缩后,观察心脏的代偿间歇现象。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在刺激蛙心脏后,出现了期前收缩的现象。
期前收缩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奏之前的额外收缩,通常由心房或心室中的异常电活动引起。
在期前收缩后,心脏的收缩力明显减弱,心电图上也出现了异常的波形。
在代偿间歇阶段,心脏会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来恢复正常的节律和功能。
首先,心脏会延长收缩相的持续时间,以增加每次收缩的血液排出量。
其次,心脏的收缩力会增加,以弥补期前收缩时的减弱。
最后,心脏的节律会加快,以保持正常的心率。
这种代偿能力表明蛙心脏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
然而,频繁的期前收缩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的长期损害,甚至引发心律失常等严重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心脏的健康,避免引发过多的期前收缩。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到蛙心脏在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时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期前收缩会导致心脏收缩力的减弱和心电图的异常,而代偿间歇则是心脏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来恢复正常功能。
这些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尽管本实验主要以蛙心脏为对象,但对于人类心脏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心脏的功能和适应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自己的心脏健康,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实验三: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专业:14级临床七年制一系组员:甘茂程洛崔文昊陈仁杰陈勇强【实验目的】学习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了解心肌兴奋性的特点,验证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特征。
【实验原理】心肌细胞在发生兴奋之后,膜电位变化,Na+通道经历激活、失活和复活过程,其兴奋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长期。
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此期中,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细胞兴奋而收缩。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额外”刺激,或窦房结以外传来“异常”兴奋,就可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当正常窦房结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时,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出现一次兴奋“脱失”,需待下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节律性收缩。
因此,在期前收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实验器材】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铁支架,双凹夹,蛙类手术器械一套,蛙板,蛙钉,蛙心夹,棉线,滴管,任氏液。
【实验步骤】○1坏蟾蜍脑和脊髓,打开胸腔,剪开心包,暴露心脏。
○2固定蛙心及实验仪器。
○3使用计算机系统完成观察及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及分析】A BC D图期前收缩及代偿间歇实验分析:刺激A、B、C落在收缩期,未引起反应;刺激D落在舒张中晚期,引起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思考题】(1)解释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产生的原因。
答: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此期中,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细胞兴奋而收缩。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额外”刺激,或窦房结以外传来“异常”兴奋,就可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当正常窦房结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时,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出现一次兴奋“脱失”,需待下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节律性收缩。
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实验报告课程:生理实验基础医学院系级班姓名:学号:组员:【实验目的】学习在体青蛙心脏收缩、舒张曲线的记录方法。
观察在心脏收缩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后心脏收缩活动的反应,并分析产生心脏代偿间歇的机制。
【实验动物】蟾蜍【实验药品】任氏液等。
【实验步骤】1. 破坏脑和脊髓一手持蛙,一手持金属探针在蟾蜍枕骨大孔凹陷处刺入椎管,再向上插入颅腔并左右搅动,以彻底捣毁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然后将金属探针退至枕骨大孔皮下,将针尖转向朝下插入椎管中并上下移动捣毁脊髓。
此时蟾蜍出现四肢松软、呼吸消失,表示蟾蜍中枢神经系统已被完全破坏,否则重复上述操作。
2. 暴露心脏将破坏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蟾蜍仰卧位,用蛙足钉固定在蛙手术板上,用手术剪由剑突处向两锁骨肩峰端呈三角形剪开皮肤;用大剪刀剪去胸骨,暴露胸腔;用镊子提起心包膜,眼科剪将其剪开,暴露心脏。
3. 仪器设置打开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软件,依次选定“实验模块”→“循环实验”→“期前收缩-代偿间歇”项。
张力换能器连接于系统一通道上,4. 连接换能器将连有丝线的蛙心夹在心室舒张期夹于心尖部,丝线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应变片相连接,调节换能器张力,调节至心脏收缩曲线能较好的显示。
5. 安放刺激电极将刺激电极的两极与心室肌相接触,接触部位不得妨碍心脏收缩。
【实验结果】000000001050 设备温度19.9 ℃设备湿度47.0 RH% 大气压力98.2 kpa实验设备:BL-420N 设000000001050 设备温度19.9 ℃ 设备湿度47.0 RH% 大气压力98.2 kpa 实验设备:BL-420N 设完成报告:2019 年 10 月 25 日 批改报告: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实验讨论】【实验结论】。
实验三: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专业: 14 级临床七年制一系组员:甘茂程洛崔文昊陈仁杰陈勇强【实验目的】学习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了解心肌兴奋性的特点,验证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特征。
【实验原理】心肌细胞在发生兴奋之后,膜电位变化,Na+通道经历激活、失活和复活过程,其兴奋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长期。
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此期中,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细胞兴奋而收缩。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额外”刺激,或窦房结以外传来“异常”兴奋,就可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当正常窦房结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时,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出现一次兴奋“脱失”,需待下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节律性收缩。
因此,在期前收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实验器材】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刺激电极,铁支架,双凹夹,蛙类手术器械一套,蛙板,蛙钉,蛙心夹,棉线,滴管,任氏液。
【实验步骤】○1坏蟾蜍脑和脊髓,打开胸腔,剪开心包,暴露心脏。
○2固定蛙心及实验仪器。
○3使用计算机系统完成观察及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及分析】期前收缩代偿间歇A B C D图期前收缩及代偿间歇实验分析:刺激 A、B、C落在收缩期,未引起反应;刺激 D 落在舒张中晚期,引起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思考题】(1)解释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产生的原因。
答: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在此期中,任何强大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细胞兴奋而收缩。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额外”刺激,或窦房结以外传来“异常”兴奋,就可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当正常窦房结节律性兴奋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时,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出现一次兴奋“脱失”,需待下次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能恢复到正常的节律性收缩。
丙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尿素氮."/ !.01123%&’肌酐-4-01123%&’二氧化碳结合力.#/ *1123%&5给予保肝6保肾6保护心肌6纠正酸碱电解质失衡等治疗’腹痛消失’共治疗7!天痊愈出院5
8讨论
9:;9是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刺激宿主免疫系统’释放体液和细胞介质’发生炎症过敏反应的结果<*=5诊断标准<.=>体温?-4@或A-+@B心率?"#次%分’呼吸?-#次%分或二氧化碳分压A-.11C D B外周血白细胞记数?*.E*#"%&或A!E*#"%&或不成熟细胞所占比例?#/*#5此患者入院时肝功6肾功及心肌酶类均正常’入院后7天内持续静滴青霉素未见不良反应’故排除有原发病及青霉素过敏反应5符合上述诊断标准5其原因可能是与静脉输液过程中污染有关5防治>F*G严格无菌操作及严格检查药液质量6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防止致热原进入体内5F.G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5F-G对症治疗’寒战时适当加被或用热水袋保温5F!G抗过敏药物及糖皮质激素5F7G保护重要脏器5F+G保留余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做细菌培养5
参考资料
<*=王质刚/重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H=/中华内科杂志’*"""’-4F-G>*7*I*7./
<.=J2K L;M’J N3O;P’M L Q Q NR J’L S N3/T L U V K V S V2K W U2Q W X W V W N K Y2Q D V KU N V3Z Q L N K YD Z V Y L3V K L W U2Q S[L Z W L2U V K K2\N S V\L S[L Q N X V L W V KW L X W V W<H=/M[L W S’*"".’*#*>*+!!I*+!7/
生理学实验]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特殊曲线波形
潘桂兰陈晓东庞东卫吕军
F包头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内蒙古包头#*!#!#G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P文章编号*##+),!#_F.##-G#.)#*!,)#.
利用在体蛙心描记]期前收缩代偿间歇^是生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本室在学生生理实验中已沿用多年5该实验能使学生很好地验证和巩固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和心肌有效不应期较长的特点5在多年的教学中’观察到几种比较特殊的心搏曲线波形’现报告如下5
‘第一类
该曲线表现为在心搏舒张晚期给予单个电刺激’引起一个幅度较高的期前收缩’尔后的代偿间歇基线明显低于正常心搏曲线的舒张基线5在实验中曾多次描记出这样的曲线波形5其原因尚不清楚F图*G5
8第二类
在心搏收缩期末给予单个电刺激’引发了期前收缩代偿间歇F图.)P’J G5在给予连续刺激时F*4次%秒G’出现了类似骨骼肌的不完全强直收缩的锯齿波F图.)M G5姚泰主编第7版a生理学b教材第"#页’关于]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的描述>]心肌有效不应期很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因此’心肌没有复
收稿日期>.##-c#7c#4
作者简介>潘桂兰F*"7,)G’女’河北省安新县人’大学’教授5合现象’不会发生强直收缩^5而我们在实验中却在收缩期末和舒张早期给刺激时出现了期前收缩’并且在给予连续刺激时出现了类似骨骼肌的不完全强直收缩的锯齿波5这似乎与生理学理论不符5是否说明蛙类心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存在个体差异或者与人体不同d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5
的特殊曲线波形
律性兴奋应该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之后!那么这次正常节律性收缩不应该"脱失#!也就不应该出现如此长的代偿间歇$这种现象与理论也不吻合%图&
’
$
整体
收稿日期)511&;1-;&1
作者简介)刘燕燕%2<=46’!
女!内蒙古包头市人!学士!主任医师$性很强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且是整个临床医学的基础$
因此!学习内科学既要掌握各个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同时又要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理!
并且还应具备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
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把握临床医学知识!
9
-2包头医学院学报
第2<卷
生理学实验"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的特殊曲线波形
作者:潘桂兰, 陈晓东, 庞东卫, 吕军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内蒙古,包头,014040
刊名:
包头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2003,19(2)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btyxyxb200302050.aspx
授权使用:武汉大学(whdx),授权号:42e826ba-f154-411f-90ce-9e170153850c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