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库安装调整
- 格式:doc
- 大小:483.50 KB
- 文档页数:9
刀库的安装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一、调试前先确认刀库动作是否正确。
(刀套上下、刀盘正反转、刀臂旋转方向)。
二、FANUC刀库调试参数及方法㈠圆盘式(机械臂)刀库❶Z轴换刀点高度参数1241。
❷主轴定向角度参数4077 。
(注:参数3117#1设为1,可以在诊断画面445号参数下检测主轴角度位置。
)❸刀库重置M40.方法:打开K参数画面,K1.5/1 Z轴上下K4.7/1 刀库显示表打开及显示K4.5/1刀臂旋转K7.0/1 打开气压低检测信号然后把Z轴移动到安全位置,手动模式下主轴定向,按F1旋转刀臂.注意:❶Z轴始终位于刀臂安全位置之上。
❷刀库调试完成后,除K4.7打开外,其余K参数要全部关闭。
❸ATC动作前查看刀套水平状态。
㈡斗笠式刀库(伞形刀库)高度及角度参数同上K参数画面,K1.5/1 Z轴上下K6.0/1刀盘进退然后把Z轴移动到安全位置,手动模式下主轴定向,按F1进退刀盘。
三、三菱刀库调试方法及参数㈠圆盘式(机械臂)刀库❶Z轴换刀点高度参数2038❷主轴定向角度参数3108❸M21刀套下(垂直)❹M20刀套上方法:打开IF诊断画面L102/1 Z轴上下L107/1 机械臂旋转然后把Z轴移动到安全位置,在位置画面输入M25(扣刀)/M26(换刀)/M27(刀臂回到位)执行刀臂动作。
注意:❶刀库调试完成后,L102、L107要置为0.❷ Z轴始终位于刀臂安全位置之上。
❸ATC动作前查看刀套水平状态。
㈡斗笠式刀库高度及角度参数同上IF诊断画面X21A/1 Z轴上下Y206/1刀盘进退然后把Z轴移动到安全位置,在IF诊断画面下对Y206/1或0进行刀盘进退。
四、刀库安装调试注意事项。
①安装前先检查刀库外观有无破损,油漆是否刮花,是否缺少零部件,及时向质检反应。
缺少的零部件不要到仓库里随便拆装。
②圆盘刀库调试前要先检查刀库刀臂与刀套的中心是否正确,方法,按电磁阀强制刀套向下,装上对刀仪,旋转刀臂,用对刀棒检查中心是否正确。
VTC-160A & 200B & 200C系列ATC原点调整作业指导书一、刀库原点确认:1、在手动状态下,按下MACHINE 菜单键,出现以下菜单按下F0 菜单键,出现以下菜单,按下刀库回零点菜单键,观察刀库中处于换刀位置的刀袋号是否为1号刀位。
如果正确,则继续进行换刀原点的调整。
二、ATC换刀原点调整:1、所需治具:1-1 主轴治具1-2 机械手治具1-3检棒:2、操作步骤:2-1 将主轴端面安装定位键拆下:(如图4所示)2-2 主轴定向后,将主轴治具安装于主轴: 2-3 将机械手治具安装于刀库机械手上:2-3 将Z 轴升到安全高度,以避免与机械手发生干涉; 2-4 调整Y 轴换刀原点参数:① 在手动状态下,按下MACHINE 菜单键,出现以下菜单②按下F0 菜单键,出现以下菜单,④按下 机械手52度 菜单键,直到 机械手52度 菜单键反转变为紫红色, 机械手处于如下图示位置(如图5所示):⑤ 将检棒从机械手治具中穿过,穿入主轴治具孔内;如果穿入困难则依据以下步骤调整:a 、拧松刀库固定螺栓(如图6所示)调整刀库位置;b 、用手轮调整Y 轴位置,直到检棒能顺利穿入主轴治具孔内。
拧紧刀库定位安装螺栓,确认刀库与刀库底座间配合紧密(如图7所示), 确认检棒能轻松从主轴治具和机械手治具中轻松出入。
⑥ 将位置画面下,Y 轴当前坐标以цm 为单位写入参数M5对应的Y 参数。
⑦ 拆下主轴、机械手治具,将主轴定位键安装拧紧2-5 调整Z 轴换刀原点参数:① 在手动方式下,在主轴安装一把刀柄; 按下MACHINE 菜单键,出现以下菜单;② 按下2#参考点返回 键 ,让各轴停在换刀位置;③ 按下 F0 菜单键,出现以下菜单;⑤ 点动按下 机械手52度 菜单键,直到机械手到达刀柄中键槽附近;(注意:机械手52度 菜单键在机械手快到达键槽底部时,注意该菜单键不可按压时间过长,否则机械手将进行拔刀动作。
2.1刀库初始化参数2.1.1C计数器的设定该画面用于设定和显示功能指令的计数器(CTR:SUB5)的计数器的最大值和现在值。
该画面上可以使用简易显示方式和注释显示方式。
要移动到计数器画面,按下[计数器]软键。
请将C0的设定值输入您使用刀库的最大刀具。
LD-XPFA-A3顺序PMC目前只支持斗笠16把,斗笠20把,刀臂24把,刀臂32把刀具。
请勿使用其他数据,否则会报1011ATC TYPE(C0,D103)SET ERROR!的PMC 异警。
在C0的现在值位置输入你现在刀库对准换刀位的那把刀具的刀套号。
C0在刀库使用中不可以设置为0或大于C0设定值的数据,否则会报1012CTR(C2)=0OR>MAG.CAPACITY!的PMC异警。
2.1.2D数据表的设定数据表具有两个画面:数据表控制数据画面和数据表画面。
要移动到数据画面时,按下[数据]软键。
(1)数据表控制数据画面([列表]画面)按下[数据]软键,出现用于管理数据表的数据表控制数据画面。
该画面上可以使用简易显示方式和注释显示方式。
在LD-XPFA-A3顺序PMC中,请将D数据表的地址D0一列的参数设置为00000001,数据设置应大于350。
设置完成后,强烈建议切断NC电源一次。
参数的具体设置含义如下:(2)数据表画面([缩放]画面)设定了数据表控制数据时,从数据表控制数据画面按下软键[缩放],出现数据表画面。
在此画面上,可以使用简易显示方式、注释显示方式和位显示方式。
1.在初次设置刀库时,请将D0设置为0,D1设置为1,D2设置为2……,依次设置,最大号为刀库的最大刀套容量号。
例如,C0的设定数位20,那就把D0至D20按照0至20的顺序依次设置。
C0的设定数位24,那就把D0至D24按照0至24的顺序依次设置。
2.操作面板上的选择性停止,工作灯,单节执行,机械空跑,单节忽略,自动断电全部按下有效时,在MDI执行M79指令,也可以达到重置刀库的目的,但必须指出,M79重置,限于刀臂24把,刀臂32把刀具的刀库。
数控加工中心有一刀库,我们如果需要哪把刀就用这个指令把它调出来。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手动换刀,这个比较容易,你可以参看各厂家的说明书,了解下松刀和紧刀按钮就可以了,那么加工中心刀库装刀有哪些步骤呢?一、刀库装刀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工件完整的加工工序,可能涉及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和攻丝等工序。
所使用的加工刀具可能几把到几十把。
工件数控加工前需要把每一把刀具装刀刀库中并和加工程序设定对应关系,以便由程序调用。
1、装刀步骤首先将使用的刀具安装到刀柄上,并调整刀具长度至所要求的尺寸;然后根据工件的工艺要求和程序设计将刀具和刀具号一一对应,为了避免混要可以贴上标签;将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轴回Z轴零点,并通过数控系统面板手动输入并执行T01 M06指令;此时手动将1号刀具装入刀库中,这个刀具即为1号刀具;然后在手动输入T02 M06指令,并手动将第二把刀具装入刀库中,这个刀具即为第二把刀。
按照上述操作一次将剩余刀具装入刀库即可。
加工中心哪家好。
2、装刀注意事项在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刀库装刀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只有主轴回到机床零点或换刀点,才能将主轴上的刀具装入刀库,或者将刀库中的刀具调整在主轴上。
二是装入刀库的刀具必须与加工程序中的刀具号一一对应,否则会严重损伤机床和加工零件。
三是交换刀具时,主轴上的刀具不能与刀库中的刀具号重号。
二、刀库装刀后的设置刀库完成装刀后需要进行必要的设置才可进行立式加工中心的正式加工。
因每把刀具的长度或到Z坐标零点的距离都不相同,这些距离的差值需要进行刀具的长度补偿值设定才行。
另外铣刀都就有一定的半径,刀具中心轨迹和工件轮廓差一个半径的尺寸。
因此需要将刀具半径进行补偿才可正常进行数控加工。
加工中心哪家好。
刀具长度补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其中的一把刀具作为标准刀具,找出其他刀具与标准刀具的差值,作为其它刀具长度补偿值;另一种是将工件坐标系的Z值输为0,调出刀库中的每把刀具,通过Z向设定器确定每把刀具到工件坐标系Z 向零点的距离,直接将每把刀具到工件零点的距离值输到对应的长度补偿值代码中。
加工中心刀库调试方法以下是加工中心刀库调试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刀位校准:首先,需要将刀具放入刀库中,然后打开刀具管理系统,选择相应的刀位号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将刀位和实际刀具进行对应,确保刀具被正确地放置在刀位上。
2.刀具长度测量:在校准刀位后,需要使用刀具长度仪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刀具的长度。
在测量之前,需要先将刀库位置移动到测量台上,并确保测量台处于水平状态。
然后,将测量仪器放置在刀库上,根据仪器的操作指导进行测量。
3.刀具半径校准:除了刀具长度外,刀具半径也是需要校准的。
校准刀具半径的目的是为了将刀具的几何参数正确地输入到控制系统中,以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校准刀具半径的方法通常是通过专用的刀具半径仪进行测量。
4.刀具调整:在刀具校准完成后,可能需要对刀具进行一些调整,以保证刀具的正确安装和使用。
调整的方法包括刀具夹紧力的调整、刀具的地位调整等。
5.刀具补偿:根据实际需要,可能需要对刀具进行补偿。
补偿是为了纠正刀具的磨损或变形,以保证加工效果的稳定和一致性。
补偿的方法通常是在控制系统中设置相应的刀具补偿参数。
6.刀具测量和标定:为了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定期对刀具进行测量和标定。
刀具测量可以使用刀具长度仪、半径仪等仪器,标定是根据测量结果来确定刀具的几何参数。
总结:对加工中心刀库进行调试是确保加工中心正常运行和加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校准刀位、测量刀具长度、校准刀具半径、调整刀具、补偿刀具,以及定期测量和标定刀具。
通过以上的调试步骤和方法,可以保证刀具库的正常使用和加工质量的稳定性。
圣杰原装斜盘式刀库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前言圣杰原装斜盘式刀库是一款用于存储和管理刀具的设备。
在使用和保养刀库时,为确保操作安全以及延长设备寿命,我们制定了本规程。
请用户在使用刀库之前务必详细阅读并遵守以下操作和保养指南。
2. 操作指南2.1. 安装和调试安装圣杰原装斜盘式刀库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确保刀库安装平稳、牢固,不会发生倾斜或摇晃现象。
操作人员在使用刀库之前,必须接受相关设备操作培训,并具备相关操作证书。
2.2. 开关电源在操作刀库之前,确认电源是否接通,确保电源线没有损坏。
正确地开启和关闭刀库电源可以有效保护刀具和设备。
2.3. 操作平台在使用刀库之前,确认操作平台是否已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操作人员应保持操作平台的整洁,清除可能影响刀具的尘土和碎屑。
2.4. 刀具存放•存放刀具前,确认刀具是否干净并且完好无损。
如有磨损或损坏,请及时更换。
•在存放刀具之前,确认是否与其他刀具相撞或相互干扰。
合理摆放刀具,避免刀具之间的碰撞,可以延长刀具寿命。
•存放刀具时,保持刀具刃口朝下。
这样可避免误操作导致的刀具伤害。
2.5. 刀具选择和更换•根据加工需求,正确选择刀具类型和规格。
•切勿在刀具转动时更换刀具。
在更换刀具时,确保刀库处于关闭状态并停止刀具转动。
•更换刀具前,确保刀具存放平台干净。
如有油污或异物,请清洗干净。
2.6. 刀库启动和停止•启动刀库前,请确保操作人员远离刀库工作区域。
•启动刀库时,确保刀库处于稳定状态,确保工作平台干净。
•在停止刀库之前,等待刀具停止转动,并确保平台稳定。
2.7. 异常情况处理•在刀库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刀具卡住或异常情况,请及时停机检查。
•在检查刀具和设备时,务必关闭电源并等待刀具完全停止。
3. 保养指南3.1. 常规保养•定期清洁刀库外壳,保持干净整洁。
•关注刀库传动部件的润滑情况,确保传动顺畅。
•注意检查电源线、插头等电器元件是否损坏。
3.2. 定期维护•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维护手册的要求,定期维护设备。
新刀库使用说明1、装刀及取刀:在手动模式下,首先将刀盘回零(刀盘回零按钮在系统面板主轴控制侧;注:主轴上一定要没刀把才可以回零),回零完成后请准备你所要加工的刀把进行对刀和装刀。
具体步骤:若要装刀盘1号位置的刀具,先手动将刀把安装到主轴上,然后在“主菜单-手动-MDI-手动输入M7-按执行即可;这样它会放到当前空刀位上(M7是放刀指令);刀把装上刀盘后X轴会回到装刀位,现在可以把2号刀装到主轴上,在“主菜单-手动-MDI-手动输入M7-按执行即可,再把三号刀把安装到主轴上、、、、、、其它以此类推。
装刀的顺序可以任意。
若要取下1号刀具,在‘MDI’模式下执行“T1M6”,然后将刀具从主轴上取下;要取2号位置的刀具,在‘MDI’模式下执行“T2M6”,然后将刀具从主轴上取下、、、其它以此类推。
2、对刀:对刀长度补偿是用G43补正,在对刀过程中一定要对应刀号进行对刀,分别T1M6~T10M6。
在对刀过程中,Z轴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才开始减速执行G75对刀动作,所以应确保刀具长度不能过长,对太长的刀具首次对刀时请慢速执行,以免发生碰撞损坏对刀仪。
若确定刀具长度一定需修改Z轴减速位置,请与售后人员联系。
a、系统以刀具库中的任意刀具为参考,自动对其他刀具进行刀具长度补偿,所以对刀时必须首先要定基准刀进行对刀。
例如:在“主菜单-手动- “MDI”模式下输入“T1M6”-按执行键,这时系统将自动执行对刀程序,对刀库表中的1号刀具进行对刀,当对刀程序执行完毕后,必须执行“预置”确定工件Z轴零点:将刀尖下降至距离加工坐标原点Z0一定的高度(可以用标准件进行对刀),在“主菜单-手动-预置-Z菜单”,输入此高度值,并按"ENTER"键。
在手动"MDI"菜单下,输入"M56",并按"执行"键。
同样,第二把刀对刀也是在“MDI”模式下执行“T2M6”,这时系统将自动执行对刀程序,对刀完成之后系统会自动与基准刀的长度差值写到刀具偏置表的长度补偿中;其它依此类推(第一号刀对刀及预置完零点完成之后,其它刀具对刀顺序可以任意,T1M6与系统刀具库一号刀对刀对应、T2M6与系统刀具库二号刀对刀对应、、、T10M6与系统刀具库十号刀对刀对应)。
加工中心的刀库形式与自动换刀程序的调试————————————————————————————————作者:————————————————————————————————日期:ﻩ加工中心的刀库形式与自动换刀程序的调试一、实训目的( 1 )了解加工中心的各种刀库形式;( 2 )了解机械手换刀的基本动作组成;( 3 )掌握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程序的编写与调试运行;二、预习要求认真阅读加工中心组成、换刀装置、自动换刀程序的编写等章节内容。
三、实训理论基础1 .加工中心的刀库形式加工中心刀库的形式很多,结构各异。
常用的刀库有鼓轮式和链式刀库两种。
图 11-1鼓轮式刀库( a )径向取刀形式( b )轴向取刀形式 ( c )径向布置形式( d )角度布置形式鼓轮式刀库结构简单,紧凑,应用较多。
一般存放刀具不超过32 把。
见图 11-1。
径向取刀形式( a )多用于使用斗笠式刀库的立式加工中心和使用角度布置的机械手换刀装置的加工中心;形式( b )应用比较广泛,可用于立式和卧式加工中心,换刀可用机械手或直接主轴移动式换刀。
由于从布局设计方面的考虑,鼓轮式刀库一般都采用侧向安装的结构形式,若用于机械手平行布置的加工中心时,刀库中的刀袋(座)通常在换刀工作位可作90 o 翻转。
形式( c )多用于小型钻削中心;形式( d )一般用于专用加工中心。
链式刀库多为轴向取刀,适于要求刀库容量较大的加工中心。
见图11-2 。
图 11-2 链式刀库2 .自动换刀装置及其动作分解斗笠式刀库换刀装置我们已经在实训 4 中接触过,在此就不再赘述。
对于刀库侧向布置、机械手平行布置的加工中心,其换刀动作分解见图11-3。
换刀时,Txx指令的选刀动作和M6指令的换刀动作可分开使用。
图 11-3平行布置机械手的换刀过程图11-4 角度布置机械手的换刀过程对于刀库侧向布置、机械手角度布置的加工中心,其换刀动作分解见图 11-4 。
机械手换刀装置的自动换刀动作如下:(1)主轴端: 主轴箱回到最高处( Z 坐标零点),同时实现“主轴准停”。
刀库安装及调试方法刀库是机械加工中使用的一种工具刀具储存设备,用于存放和管理各种刀具和刀片。
安装和调试刀库的过程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下面将详细介绍刀库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1.准备工作在开始安装刀库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刀库的位置和安装高度,通常刀库应安装在机床右侧、接近主轴处,以方便取刀和更换刀具。
2.安装刀库机架将刀库机架与机床的工作台面对齐,使用螺栓将机架固定在机床上。
确保机架安装牢固,不会因为刀具的重量而晃动或摇摆。
3.安装刀库箱体将刀库箱体放置在机架上,确保刀库箱体与机架之间的连接牢固。
可以使用螺栓或其他固定装置进行固定。
4.连接电源将刀库的电源线连接到机床的电源上,确保电源线接触良好,并且不会因为移动而掉落或断开。
5.安装气动系统如果刀库有气动系统,需要根据设备的要求进行气源的连接和安装。
确保气源管路正常,无泄漏或堵塞现象。
6.安装刀具和刀片在刀库箱体内部安装刀具和刀片。
根据刀具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刀具槽,将刀具插入刀具槽中。
注意确保刀具和刀片的安装正确,刀具刀片的尖端不应该接触到刀库箱体的壁板,以免造成损坏。
7.刀库调试在安装完刀具和刀片后,需要对刀库进行调试,确保刀具能够正常工作。
调试刀库的步骤如下:7.1启动刀库电源,确保刀库的电源指示灯亮起,并且没有异常报警。
7.2调试刀具夹紧力度。
通过调整刀库上的夹紧装置,使刀具能够夹紧并固定在刀库中。
7.3调试刀具换刀功能。
通过操作刀库面板上的换刀按钮,观察刀库的换刀动作是否正常。
注意观察刀具夹紧装置和刀具换刀台之间是否有干涉或碰撞现象。
7.4调试刀片供给功能。
通过操作刀库面板上的刀片供给按钮,观察刀片供给装置的动作是否正常。
注意观察刀片供给装置与刀库箱体之间是否能够顺畅运动,不会出现卡滞现象。
8.完成调试在调试刀库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刀库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刀库能够正常工作和满足加工要求。
调试完成后,需要将刀库的固定螺栓重新拧紧,并对刀具和刀片进行保养和清洁。
大中型数控机床安装调试和验收的详细步骤与方法一、机床主体初就位和连接用户在机床到达之前应按机床制造商提供的机床基础图做好机床基础,在安装地脚螺栓的部位做好预留孔。
当数控机床运到用户后,按开箱手续把机床部件运至安装场地。
然后,按说明书中介绍把组成机床的各大部件分别在地基上就位。
就位时,垫铁、调整垫块和地脚螺栓等相应对号入座。
然后把机床各部件组装成整机部件组装完成后就进行电缆、油管和气管的连接。
机床说明书中有电气接线图和气、液压管路图,应据此把有关电缆和管道按标记一一对号接好。
此阶段注意事项如下:1)机床拆箱后首先找到随机的文件资料,找出机床装箱单,按照装箱单清点各包装箱内零部件、电缆、资料等是否齐全。
2)机床各部件组装前,首先去除安装连接面、导轨和各运动面上的防锈涂料,做好各部件外表清洁工作。
3)连接时特别要注意清洁工作和可靠的接触及密封,并检查有无松动和损坏。
电缆插上后一定要拧紧紧固螺钉,保证接触可靠。
油管、气管连接中要特别防止异物从接口中进入管路,造成整个液压系统故障,管路连接时每个接头都要拧紧。
电缆和油管连接完毕后,要做好各管线的就位固定,防护罩壳的安装,保证整齐的外观。
二、数控系统的连接和调试1.数控系统的开箱检查无论是单个购入的数控系统还是与机床配套整机购入的数控系统,到货开箱后都应进行仔细检查。
检查包括系统本体和与之配套的进给速度控制单元和伺服电动机、主轴控制单元和主轴电动机。
2.外部电缆的连接外部电缆连接是指数控装置与外部MDI/CRT单元、强电柜、机床操作面板、进给伺服电动机动力线与反馈线、主轴电动机动力线与反馈信号线的连接及与手摇脉冲发生器等的连接。
应使这些符合随机提供的连接手册的规定。
最后还应进行地线连接。
3.数控系统电源线的连接应在切断数控柜电源开关的情况下连接数控柜电源变压器原边的输入电缆。
4.设定的确认数控系统内的印刷线路板上有许多用跨接线短路的设定点,需要对其适当设定以适应各种型号机床的不同要求。
9将主轴箱下移到刀库夹臂以下50mm后将分体刀柄的锥柄部分装入主
轴孔内并拉紧,再将主轴箱上升到Z向最高点后在刀库夹臂内装入分体
刀柄的另一部分。
10将主轴箱下移,使主轴端部与刀库夹臂工装端面间距约为2mm如图所
示。
注意此时主轴的方位应为主轴的定向位。
11调整刀库支架在Y和X向的位置,同时用分体刀柄的中间轴检验分体
刀柄的上下两体的中心是否重合(中间轴是否顺利通过),上下两体中
心重合则换刀臂与主轴的换刀点重合调整完毕。
12换刀点的调整
Z向返回参考点后下移主轴箱到刀库夹臂Z向换刀点的上方使分体刀柄
的上体锥柄部与刀卡上分体刀柄的下体之间的间隙为之间。
(用塞尺测量)记录此处的机械座标值,并设定此值为主轴抓刀/松刀
点座标。
将主轴箱上升100mm处记录此处的机械座标值,并设定此值
标记处
数更改文
件号
签
字
日期标
记
处
数
更改文件
号
签
字
日期标
记
处
数
更改文
件号
签字日期标
记
处
数
更改文
件号
签字日期
济南白马永诚
机械制造有限公
司装配工艺卡片(续)
产品型
号
VMC系列
零件图
号
00
工作项
目
刀库安装调整共页第8页。
伺服刀库使用说明一、概述伺服刀库是一种用于机械加工中的刀具储存设备,可用于自动化刀具更换、调整和管理,提高机械加工效率和准确性。
本使用说明将详细介绍伺服刀库的使用方法。
二、安装1.确保伺服刀库的基座稳固,并与机床连接牢固。
2.根据机床的具体配置,安装相应的电缆和管路。
3.连接伺服刀库的电源和信号线。
4.进行相应的电气和机械连接测试。
三、操作1.开机前,确保刀具已经放置在伺服刀库中,并与机床上的刀具编号对应。
如有需要,可在显示屏上进行刀位编号的设置。
2.启动伺服刀库,通过机床上的控制面板进入刀具管理界面。
3.选择需要使用的刀具,通过界面上的指令,使伺服刀库将刀具自动取出。
4.将机械手臂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将取出的刀具更换到机床上。
注意刀具的方向和正确安装。
5.确认刀具安装完毕后,关闭机械手臂,并通过指令让伺服刀库将刀具放回对应的刀位上。
6.完成一次刀具更换操作后,可通过控制面板或者外部控制设备选择下一个需要使用的刀具进行更换。
四、注意事项1.在操作伺服刀库时,切勿将手或其他物体放入机床工作区域或伺服刀库中,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2.严禁在机械手臂运行时操作刀位,以免损坏机械手臂或刀具。
3.刀具更换前,务必确认机床已经停止工作,并断开电源。
4.使用伺服刀库时,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5.如遇到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给专业人员进行检修和维修。
五、维护保养1.定期对伺服刀库进行清洁,清除切屑和灰尘,保持设备的干净。
2.定期检查伺服刀库的电气连接和电缆,确保连接稳固,没有松动。
3.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伺服刀库的润滑系统,确保润滑剂的供给正常,摩擦部件无异常磨损。
4.如有需要,可定期对伺服刀库进行校准和调整,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定期检查伺服刀库的刀具和刀位,如有损坏或磨损严重的情况,及时更换或修复。
六、总结伺服刀库的使用能够大大提高机械加工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尤为重要。
加工中心刀库控制与调试方法研究李继中【摘要】加工中心刀库控制与调试是实现加工中心控制功能的难点.加工中心刀库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一般有2种,一种是通过调用宏程序与数控系统变量及参数设置、PLC/PMC控制程序相结合的实现方法;另一种完全由PLC/PMC编程控制.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自行开发的加工中心实训设备为例,介绍了调用宏程序实现自动换刀的刀库控制与调试方法,并给出了宏程序的编制思路与参考程序、相关参数的设置、刀库控制及调试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并对2种实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期刊名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0)003【总页数】7页(P7-13)【关键词】加工中心;刀库控制;数控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机床控制器;宏程序;调试【作者】李继中【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659加工中心是实现高效数控加工的基础,也是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无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组成单元.加工中心控制功能的实现与调试难点是刀库的控制与调试.加工中心的刀库形式有盘式(或称为“斗笠”式)刀库与刀袋式刀库等2种结构形式,但刀库控制功能的实现及其调试方法相同.下面以FANUC 0i-MC控制系统立式加工中心盘式刀库控制功能的实现与调试为例,介绍加工中心刀库控制与调试的方法[1],该方法已应用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自行开发的加工中心实训设备的调试中,该设计思路也适用于刀袋式刀库的控制与调试.刀库控制功能的实施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全部通过PLC/PMC编程实现,另一种是通过调用宏程序与PLC/PMC编程、系统参数相结合的实现方式.文章主要介绍调用宏程序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MC-可编程机床控制器)编程、系统参数相结合的实现方法.1 刀库控制需求图1 盘式刀库刀盘、主轴、换刀准备及换刀等位置间的相互关系立式加工中心盘式刀库换刀过程中,刀盘、主轴、换刀准备及换刀等位置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刀库的控制分为手动控制和程序自动控制两种方式.手动控制主要用于刀库的安装与调试或维护等,主要有刀库手动回零、手动选刀及单段辅助控制指令(M指令)操作等;程序自动控制主要用于生产中的自动换刀控制.自动换刀控制过程如图2所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某加工中心的刀库电气控制如图3所示.图2 自动换刀控制过程图3 某加工中心刀库电气控制关系2 宏程序的编程思路宏程序的编制思路与步骤如下:(1)保存数控系统的编程状态:尺寸单位的公/英制状态、进给量是绝对值编程还是增量值编程,宏程序中采用增量值编程;(2)主轴初始化:主轴停转后,移至换刀点;主轴准停;读主轴刀号;(3)比较主轴刀号与刀库刀号是否相等:必须保证主轴刀号等于刀库刀号;(4)判断主轴上是否有刀:若无刀,直接换所需刀号,若有刀则进入下一步;(5)判断主轴刀号是否为所需换刀刀号:若是,结束换刀,若不是则进入下一步;(6)所需换刀刀号是否大于刀库刀号:若是,则报警退出;若不是则进入下一步;(7)判断所需换刀刀号是否为零号:若是,同报警退出;若不是则进入下一步;(8)刀库推出,主轴还刀,刀库选刀,主轴抓刀,刀库退回;(9)换刀结束,并恢复系统的编程状态(主程序模态),返回主程序;自动换刀所调用的宏程序的编程思路如图4所示.图4 自动换刀宏程序的编制思路3 实现宏程序调用的系统变量及参数设置以数控技术专业开发的FANUC0i-MC控制系统加工中心实训设备为例说明.1)输入信号变量(G54.0~G54.2)[2]740~741为了实现宏程序与PMC(梯形图程序)间的跳转控制,使用系统的3个输入信号作为刀号判别.具体内空如表1所示.表中G54.0,G54.1,G54.2是0还是1由PMC的梯形图程序的运行结果决定[3-4](梯形图程序可参见参考文献[1]光盘中附录9的程序),其结果在宏程序中调用(参见附录:宏程序例).2)报警变量在判别刀号时可能出现错误,需要报警,必须通过宏程序实现,FANUC 0iC系统的“#3000”变量用于宏程序报警[3]310,可显示报警号和报警信息.使用格式为:报警号为变量“#3000”的值(0~200)加上3000;报警信息为其表达式后指定的报警信息(不超过 26个字符).例如“#3000=1(TOOL NOT FOUND)”对应屏幕上的显示为“3001 TOOL NOT FOUND”(参见附录:宏程序例).3)系统模态信息变量(#4003,#4006)[5]313由于宏程序中使用增量编程,在执行宏程序前必须保护主程序的系统模态,在执行完成宏程序后必须恢复主程序的系统模态,因此需用到系统模态信息变量.主程序中的系统模态主要有公/英编程和绝对值/增量值编程模态,对应的系统变量为“#4003”(对应系统当前所处的编程坐标模态值G90/G91)和“#4006”(对应系统当前所用的编程单位系统G20(英制)/G21(公制).4)宏程序调用及刀库相关系统参数[6][2]742-746用“M06”调用宏程序实现刀库的自动换刀控制所涉及到的有关参数如下表2所示.表1 调用宏程序实现换刀所用的输入信号变量PMC→NC的信号输入信号变量名系统变量名变量值对应的意义G54.0 UI000 #1000 “1”表示编程刀号大于等于刀库容量G54.1 UI001 #1001 “1”表示主轴刀号等于编程刀号(T码值)G54.2 UI002 #1002 “1”表示编程刀号为0表2 用M06调用宏程序O9023实现换刀控制的有关参数及其设置参数号(PRM#)意义设置值说明6083 用M指令调用宏程序O9023 6 指定M06调用宏程序O9023 4031 设置主轴准停位置数据主轴准停位置数据保存主轴准停的位置数据4077 设置主轴准停时位置偏移量准停时的偏移值保存主轴准停时的位置偏移值4038 设置主轴进行准停的转速准停过程中主轴转速保存主轴准停过程中转速1241 设置换刀点位置数据换刀点位置数据保存主轴换刀点的位置数据4000.0 设定主轴与电机的旋转方向 0/1 使用主轴内置编码器时,0表示主轴与电机旋转方向相同4002 4002.3 0 4002.2 0 4002.1 0表示使用主轴位置编码器作为位置反馈4002.0 1 4015.0 定向是否有效 1 设为“1”表示定向有效4010.2 0 4010.1 0 4010对应设置为“0、0、1”时表示使用内置位置编码器4010.0 14056~4059 设置主轴与主轴电机间的传动比 0 全为0表示主轴与主轴电机间的传动比为1:1 3202.4 设置宏程序禁止编辑 1 设为“1”时表示保护宏程序O9000~9999被编辑4 刀库控制的设计与调试4.1 刀库手动回零为了避免断电停机后刀库刀号出错,加工中心一般均具有手动刀库回零功能.加工中心在进行手动刀库回零操作后,设计上必须保证主轴刀号与刀库刀号一致,避免因刀号出错而发生主轴还刀时与刀库相撞;不一致时,设计上必须具有“刀库刀号与主轴刀号不同”的报警功能,提示操机员或调试员排除此故障.4.2 手动选刀功能加工中心一般均具有刀库正转和反转手动操作功能,每按一次相应的按键,刀库向相应方向转动一个刀位,便于刀库故障排除、刀库安装调试、刀库刀号“乱码(主轴刀号与刀库刀号不一致)”故障的排除等.在编制PLC/PMC程序时,必须保证刀库正转一档时,刀库计数器加 1,当计数值达到刀库容量值时,再正转一档时,计数值为“1”;反之,刀库反转一档时,刀库计数器减 1,当计数值为1时,刀库再反转一档时,计数值为刀库容量值.在排除刀库刀号“乱码”故障时,必须保证刀库刀号存储器中的数值等于主轴刀号存储器中的数值(通过PMC的梯形图程序实现),否则,自动换刀时会出现撞刀库现象.刀库正反向转动的设计除了电气控制的硬联锁外,PLC/PMC程序中还必须设计相应的软联锁功能.4.3 保证自动换刀的效率自动换刀的效率保证了生产效率.有两种情况涉及到换刀时间,一种是主轴上没刀需换T码刀号;另一种是主轴上有刀换为T码刀号.当主轴上没刀时,宏程序或PLC/PMC程序设计上应取消还刀操作,只进行选刀与抓刀操作,以便保证换刀时间最短.当主轴上有刀时,PLC/PMC程序设计上应保证选刀时间最短,即在设计“ROT(旋转)”指令的功能时,选择就近选刀功能.4.4 刀库的功能调试刀库是一个精密装置,在刀库的安装及功能调试过程中,因功能(程序)设计不对极易损坏刀库,因此在刀库功能的调试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主轴准停角度的测量与设置主轴准停角度的测量与设置出现较大偏差时,在主轴还刀或取刀时容易撞坏刀库的刀位装置或主轴,因此必须保证主轴准停角度测量准确,同时保证数控系统参数(FANUC 0i系统的PRM#4031、#4077)值设置正确.(2)Z轴第二参考点位置测量与设置Z轴第二参考点即主轴换刀点位置不准确时,主轴还刀或取刀时容易将刀库或主轴撞坏,且刀库的推出或退回一般均采用气动或液压控制装置,一旦位置不准,就会发生刀库与主轴相撞的现象,若是采用机械臂换刀的刀袋式刀库,则容易将刀库和主轴打坏,因此,在测量Z轴第二参考点位置数据时,一定要测准,且数控系统对应的参数值设置一定要正确.(3)刀库选刀定位调试在刀库的安装调试时,通过手动选刀控制操作,确定刀库转动过程中的定位是否出现提前或滞后的停止位置现象,若有,必须进行调整,确保定位准确;调试相应的PLC/PMC程序时,检查正转和反转寄存器中的数值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4)刀库推出或退回位置检查盘式刀库在还刀或换刀过程中,刀库需要进行推出与退回动作,调试时必须保证其推出或退回位置准确.可在MDI模式下运行对应的辅助功能(M)指令,并检查位置关系及对应的“推出到位”或“退回到位”的行程开关信号,确保正确. (5)刀库推出功能调试盘式刀库的推出一般采用气动或液压控制,若刀库推出由气动控制,首先在确保PLC/PMC程序或宏程序设计正确(即保证刀库刀号与主轴刀号相同)的前提下,才能让刀库具有推出功能,然后在刀库推出期间必须保证刀库推出电磁阀保持通电,使刀库处于推出状态,否则刀库就会退回,造成刀库或主轴的损坏.刀库推出前,宏程序或PLC/PMC程序设计必须进行主轴刀号与刀库刀号是否相等的判别,若不相等时,程序设计上必须让刀库旋转,保证刀库刀号与主轴刀号相等时方可推出,否则会发生刀库与主轴相撞的事故.(6)调用宏程序换刀的全过程调试在刀库控制功能的宏程序及PLC/PMC程序功能单独调试全部正确后,最终必须验证调用宏程序换刀的全部过程,以便调试程序的全局正确性及功能的协调性.首先,保证刀库及主轴上都不装刀,在单段运行模式下执行自动换刀程序,每执行一段程序后,检查加工中心及刀库的动作与功能是否正确、位置是否到位等,确保每步对应的功能及动作、位置都正确后,再在刀库上装上刀再进行单段运行验证,若单段运行模式下的整个换刀过程都正确,最后再在MDI或AUTO模式下进行全过程的验证,若所有功能和动作都正确,且刀库及主轴都安全,则说明刀库控制功能已全部调试好.4.5 加工前检查当上述调试全部正确,且满足要求时,说明加工中心刀库的控制功能已全部实现,可以交付使用.但在交付使用后,操作中可能会发生人为错误而出现刀库与主轴相撞的事故,即主轴上有刀,刀库对应的刀位上也有刀,此时,若进行自动换刀,就会发生刀库与主轴相撞的事故,因此,在开机后,加工前,必须检查这一情况,避免该情况的发生.5 不同实现方法的比较除了调用宏程序实现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功能外,另外一种实现方法就是全部利用PLC/PMC的指令进行编程,两者各有特点.调用宏程序实现自动换刀方法的优点是宏程序编制思路清晰、明了,对应的PLC/PMC程序简短,可读性好,扫描周期短,控制功能的调试简单,但控制功能的实现需要数控系统变量/参数设置、宏程序设计、PLC/PMC程序设计相互配合,因此,要求编程或调试员熟练掌握数控系统的参数及变量、宏程序编制、PLC/PMC程序设计等.采用PLC/PMC编程实现自动换刀功能的优点是不需熟悉数控系统的变量、参数、宏程序编制等,只需利用PLC/PMC的指令编程,但PLC/PMC的程序容量较大,程序的扫描周期较长,程序逻辑关系复杂,阅读与分析容易出错.主要是利用“COIN(一致性检测)”指令与“COMP(数值大小判别)”指令实现逻辑比较与跳转.对于PLC/PMC编程能力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实训室的台湾“协鸿”加工中心,其自动换刀功能的实现就是采用这种方法.附录:自行开发的加工中心实训设备所采用的宏程序(参考宏程序例),供同行参考.参考文献:[1] 李继中.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M] (附光盘中附录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 Series 0i-MODEL C/0i-Mate-MODEL C CONNECTION MANUAL—FUNCTION(B-64113EN-1)[Z].日本,FANUC Ltd,2004-06.[3]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BEIJING-FANUC PMC MODEL PA1/SA1/SA3 梯形图语言编程说明书[Z].B-61863C,BEIJING-FANUC,2001.[4]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BEIJING-FANUC PMC SA1/SB7 梯形图语言补充编程说明书(B-61863C-2/01)[Z].北京: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2003.[5]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FANUC Series 0i-MC操作说明书(B-64124CM)[Z].北京: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2004-07.[6]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FANUC Series 0i-MODEL C/ FANUC Series 0i Mate-MODEL C参数说明书(B-64120CM/01)[Z].北京: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2004-11:137-177.。
数控加工中心对刀方法数控加工中心对刀方法是指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换刀、校对和调整刀具的操作方法。
对刀是数控加工的关键步骤,其准确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和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数控加工中心对刀方法。
首先,进行换刀操作。
换刀是指将刀具从刀库中取出,并安装到刀座上。
换刀时,需要确保使用的刀具与加工程序中的刀具尺寸一致。
换刀的具体步骤如下:1. 打开数控加工中心的刀座和刀库门,将刀库旋转至需要的刀具位置。
2. 使用正确的工具将刀具从刀库中取出,注意避免刀具碰撞和损坏。
3. 将取出的刀具安装到刀座上,并使用扳手进行紧固,确保刀具安装牢固。
完成刀具更换后,需要进行校对和调整刀具,以保证刀具的准确定位和刀尖的正确定位。
校对刀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机械校对和光电校对。
机械校对是利用刀具的机械结构进行调整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使用滑动卡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刀具的长度。
2. 将刀具与工艺图纸上的参考数值进行比较,如果长度有偏差,则需要进行调整。
3.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刀具的延长或缩短,并使用扳手或扭力扳手进行调整。
4.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刀具的长度与参考数值一致。
光电校对是利用光电传感器进行调整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刀具安装到刀座上,固定牢固,并确保刀尖处于合适的位置。
2. 启动数控加工中心的光电测量装置,将传感器对准刀尖位置。
3. 调整传感器位置,直到指示器显示的数值与参考数值一致。
4. 再次检查刀尖位置是否准确,并进行必要的微调。
完成刀具校对后,可以进行刀具的调整,以保证刀具的刀尖正确定位。
刀具调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机械调整和软件调整。
机械调整是通过调整刀具的机械结构来实现刀尖正确定位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使用扳手或扭力扳手调整刀座的位置,使刀尖与工艺图纸上的参考位置一致。
2. 使用千分尺或百分尺来测量刀具的位置,确保刀尖的位置精确。
软件调整是通过数控系统的参数来实现刀尖正确定位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进入数控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并登录操作界面。
工序号工
步
号
工作内容及操作说明
检验条件
(与图纸及通用技术条件同时执行)
工装及辅料
工时
(min) 9 将主轴箱下移到刀库夹臂以下50mm后将分体刀柄的锥柄部分装入主
轴孔内并拉紧,再将主轴箱上升到Z向最高点后在刀库夹臂内装入分体
刀柄的另一部分。
10 将主轴箱下移,使主轴端部与刀库夹臂工装端面间距约为2mm如图所
示。
注意此时主轴的方位应为主轴的定向位。
11 调整刀库支架在Y和X向的位置,同时用分体刀柄的中间轴检验分体
刀柄的上下两体的中心是否重合(中间轴是否顺利通过),上下两体中
心重合则换刀臂与主轴的换刀点重合调整完毕。
12 换刀点的调整
Z向返回参考点后下移主轴箱到刀库夹臂Z向换刀点的上方使分体刀柄
的上体锥柄部与刀卡上分体刀柄的下体之间的间隙为0.3-0.5㎜之间。
(用塞尺测量)记录此处的机械座标值,并设定此值为主轴抓刀/松刀
点座标。
将主轴箱上升100mm处记录此处的机械座标值,并设定此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