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威尔逊的行政学说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8
西方行政学说史第一讲提出与创立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一、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1、威尔逊行政学说的思想渊源于产生背景(1)思想渊源德国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斯坦因:宪政与行政的关系;构建行政研究的体系: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法规。
(2)产生背景源自对自由放任主义的反动—政党分赃制被功绩制所取代,行政力量日益被民主运动视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而得到重视。
2、威尔逊行政思想简介(1)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社会公共事务日益增多,政府职能不断扩到;“与制定一部宪法相比较,‘贯彻’一部宪法变得愈来愈困难了”。
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迫切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
(2)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而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其次要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
(3)行政的实质:“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历史”A.政治与行政二分:行政不同于政治,“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有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
’”B.行政与政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4)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法德传统(5)行政学研究的方法论: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6)人事行政思想:文官制度改革官员素质(足够的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良好态度)考试制度克服官僚主义激励机制(7)行政监督思想:“公共舆论将起到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3、评价第二讲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一、古德诺主要行政思想1、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阐释(1)在所有的政府体制中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或基本的政府功能,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即“政治”与“行政”。
(2)但“政治”与“行政”之间又无法截然分开:行政机构拥有大量的制定法令权或立法权;而表达国家意志的机关,通常又有权用某种方式控制以执行国家意志为主要职责的机关对国家意志的执行。
二、西方行政学说之一:威尔逊的行政学说一、思想渊源与生产背景1、思想渊源:受德国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行政研究在德国很受重视(与当时德国的‘高度集权’、‘开明专制’的要求相适应);德国行政研究的代表人物斯坦因的主要行政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与行政的划分:政治——宪政:是国家这一人格主体有组织的意志;行政:是国家主体的依据意志的活动;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政规定行政活动的轮廓,予行政以权力。
是对行政予以限度与秩序;行政的权力源于宪政,但行政的内容却不是来自于宪政,若无行政的行动,则宪政的权力就缺而不备。
规定了行政研究的任务,建构了行政研究体系任务:了解一国国民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外界实在”,也即“社会文化的实在”的进展活动;研究如何依靠国家权力来提高这种外界实在并使这一提高成为国家人格的自觉意识;行政研究体系的三个部分:行政组织:行政机关的发展、结构;行政行为: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行政法规:“合法”的行政权、对行政裁判、行政诉讼加以探讨。
2、威尔逊行政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源自对之前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一种反动,也即新民主运动: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而先前适应于早期简单社会生活的政府体制却越来越不适应这一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在此种社会背景条件下,威尔逊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明确的行政科学。
二.主要行政思想1.关于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1)解释之前为何行政研究不受重视行政被看成是具体的细枝末节,具体办事,细节,容易处理;之前的麻烦多集中在政府结构上,很少或根本没有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
原因:当时社会生活简单,政府职能也简单。
(2)指出行政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政府职能扩大化、复杂化、困难化的结果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公共事务增多,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更复杂、更困难:“没有任何一种政府职责而今不是变得复杂起来,尽管它当初曾经很简单,政府曾经仅仅由少数人主宰,现在却由大批人主宰”。
因此必须改进政府机关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方法。
《西方行政学说史》笔记整理第一编古典时期的行政学说第一章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一、生平与著作:(一)保守的政治哲学与渐进的行政改革:(二)对“比较行政学”作出了贡献:(三)在《国会政府:美国政治研究》中对“行政集权民主制”的推崇:二、行政研究的基本观念:(一)行政学产生背景:标志为1897年《行政学研究》在《政治学季刊》发表1、学科基础:西方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与伦理学为PA提供了基础;2、社会背景:美国社会舆论要求“镀金时代”而产生的“政党分肥制”的混乱性影响;“进步时代”(1880-1920)的所推崇的扩大民主即“还政于民”、强化“经济管制”、提高社会控制和加强社会控制、提高政府效率(“王希指出:“进步时代改革的第四个主要内容是提高政府效率,减少浪费,建立理性、有效和透明的公共管理制度。
”1[①])3、政制条件:民族国家和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M.韦伯所推崇的科层制随着行政事务“量的扩张”和“质的拓展”的成熟。
要求一个趋于高效和理性化的官僚行政系统。
4、经济环境: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专业化和职能化,对行政专业化提出了要求。
5、实践经验:人类行政实践为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验材料。
同时,现代政府中的行政效率低下、行政腐化等现象也对一门以“行政”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提出了要求;即要求“行政知识化”。
1[①]王希:《美国进步时代的改革》,胡鞍钢、王绍光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二)政治-行政两分:1、德国行政学家与行政法学家的贡献:布隆赤里的观点(P7)2、威尔逊的贡献:(1)威尔逊指出:“行政管理的领域的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领域中的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甚远。
”并认为“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但政治却无需自找麻烦地区操纵行政机构。
”因为他认为:决策的事务是国家和议会的事务领域;而行政是理性、经济且有效地执行该决策。
★★★《西方行政学说史》笔记行政管理必备★★★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
(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
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
(产生背景)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多种分段方法: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第一章威尔逊的行政学说一、行政学说的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威尔逊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更是著名的行政学家和政治学家威尔逊行政学说的思想根源来自欧洲大陆尤其是德国行政研究的思想。
行政研究在德国的发展,是与德国高度集权、“开明专制”的要求相适应。
就产生的背景而言,威尔逊行政学说的产生则主要源自对自由放任主义的反动。
二、威尔逊行政学说的主要内容主要学说包含被誉为行政学开山之作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中。
有行政学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行政管理的实质;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行政学研究方法论;人事行政思想;行政监督思想。
三、考核知识点1.威尔逊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2. 威尔逊行政学说的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
3.威尔逊行政学说的主要内容(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行政管理的实质;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行政学研究方法论;人事行政管理思想;行政监督思想等)。
4.威尔逊行政学说评价。
四、考核要求了解内容:1.威尔逊其人其事。
2.威尔逊行政学说的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
3.威尔逊行政学说的意义与历史地位。
掌握内容:掌握威尔逊行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综合练习(一)选择、填空题1、现代行政学开创和形成的时期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2、古典时期有影响的公共行政和管理理论家有威尔逊、泰罗、法约尔、韦伯、古立克。
3、古典时期行政学理论研究的目标是经济和效率;范围是组织、行为程序和行政原理;这一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研究;在方法论上采用的是规范方法。
4、行政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在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标志着行政学的诞生。
5、威尔逊第二本著作是《国家》,阐明了达尔文的社会变化是一个逐渐进化过程的观点。
6、威尔逊“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思想主要受益于德国政治学家布隆赤里。
7、美国文官制度改革要从公务人员要公开招聘、择优录取;提高政府官员的专业素养;克服官僚主义作风三方面着手。
●第一章,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1政治(威尔逊)是指在重大而且带着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2政治学: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的性质、政府的“构成方式”、主权的本质和地位、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等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的基本理论。
◆3行政学:行政学侧重于研究政府组织、政府行为等行政现象,研究如何设置合理的组织体系,如何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和如何有效地达到目标。
◆4政党分赃制政党分赃制是指,执政党把官职当做战利品分配给本党成员,从而形成的一种,任人唯党,任人唯派,任人唯亲的选官制度。
◆5第四权力机关在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等公共舆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不断增强,他们对于政府制定的执行公共政策的活动也具有重大影响,西方国家因此称其为第四权力机关◆6传统文官制度:是指建立在政治行政一体学说基础上之上的,期显著的特征表现为一种政党分赃的体制。
在这一制度下,官员并非是一种专业的,稳定的职务,而是作为执政党的战利品任意分配给笨本党党徒,政府的行政人员也经常随着执政党的变动而大规模的更替。
●第二章,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7“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传统管理是驱赶式或者叫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这种管理采取单一的直线指挥,其特点是中央集权。
昆斯伯里侯爵,这个词是借用职业拳击的用语,意指管理与工人双方根据比赛规则展开体力和智力竞赛。
◆8工时研究,顾名思义,就是对于完成一件工作,应该用的时间进行精心的研究,而不是对于完成工作的实际时间进行研究,仅仅研究对一个工人完成一件规定任务的时间做出统计这并不是工时研究◆9职能工长是泰罗将来自一般管理层的权威分全,并将来自工长的权力集中,责权的心新的重点是规划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泰罗将以前有工长干的任务做了划分,将一部分划分给职能工长。
泰罗指示,职能工长,要具备九种品质,教育,专门知识和技术知识,体力,机智,充沛的精力,毅力,调解力,判断力和常识,良好的健康状况◆10工资刺激系统:泰罗指出,任务和奖金构成了科学管理结构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第一章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一、选择题、填空题1、现代行政学开创和形成的时期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2、古典时期有影响的公共行政和管理理论家有威尔逊、泰罗、法约尔、韦伯、古立克。
3、古典时期行政学理论研究的目标是经济和效率;范围是组织、行为程序和行政原理;这一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研究;在方法论上采用的是规范方法。
4、行政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在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标志着行政学的诞生。
5、威尔逊第二本著作是《国家》,阐明了达尔文的社会变化是一个逐渐进化过程的观点。
6、威尔逊“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思想主要受益于德国政治学家布隆赤里。
7、美国文官制度改革要从公务人员要公开招聘、择优录取;提高政府官员的专业素养;克服官僚主义作风三方面着手。
8、19世纪末,美国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案,对原有的政党分赃制进行改革,实行“功绩制”文官制度。
9、威尔逊认为,政府行政职能能够顺利实施和行政权力能够合理控制的重要保证是公共舆论。
10、西方国家将舆论监督称为“第四权力机关”。
11、舆论监督的内容包括公共御林监督应具有社会权威性;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二、名词解释1、政治学: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的性质、政府的“构成方式”、主权的本质和地位、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等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的基本理论。
2、行政学:行政学侧重于研究政府组织、政府行为等行政现象,研究如何设置合理的组织体系,如何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和如何有效地达到目标。
三、简答题1、简述威尔逊研究行政学的方法?(1)历史研究法(2)比较研究法2、论述威尔逊对行政学的贡献?(练习册P10)(1)他最早主张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科学,开启了行政学的研究。
(2)他提出的政治与行政分离的思想为现代文官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3)他深刻揭示出公共舆论在监督现代政府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未公共舆论监督构建了一系列的运作原则。
第一讲:威尔逊的行政学说一.生平与著述—美国人,1856年生,政治学家、行政学家、教育家、改革家、政治家;—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家与政府、法律,著作与论文颇多:⏹1886-1902:政治学教授,教学、研究;⏹1902-1910:普林斯顿大学校长;⏹1910-1913:新泽西州州长;⏹1913-1917:美国总统(曾倡导国联,没获国会通过而失败)⏹1924:去世二.思想渊源与生产背景1.思想渊源:—受德国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行政研究在德国很受重视(与当时德国的‘高度集权’、‘开明专制’的要求相适应);—德国行政研究的代表人物斯坦因的主要行政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与行政的划分:◆政治——宪政:是国家这一人格主体有组织的意志;◆行政:是国家主体的依据意志的活动;◆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政规定行政活动的轮廓,予行政以权力。
是对行政予以限度与秩序;行政的权力源于宪政,但行政的内容却不是来自于宪政,若无行政的行动,则宪政的权力就缺而不备。
⏹规定了行政研究的任务,建构了行政研究体系◆任务:了解一国国民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外界实在”,也即“社会文化的实在”的进展活动;研究如何依靠国家权力来提高这种外界实在并使这一提高成为国家人格的自觉意识;◆行政研究体系的三个部分:●行政组织:行政机关的发展、结构;●行政行为: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行政法规:“合法”的行政权、对行政裁判、行政诉讼加以探讨。
◆2.威尔逊行政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源自对之前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一种反动,也即新民主运动:—自由放任主义:限制政府权力,政府无为,结果是:⏹金钱与政治的勾结,金钱力量至上,形成大资本在财富与政治的垄断,立法权威直线下降:形成腐败最盛的所谓“镀金”时期(19世纪7、80年代)。
—19世纪70年代的新民主运动:一场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的要求政治改革的运动。
⏹抨击早期的民主主义要素:分权、制衡等;认为牵制与制衡非但不能支持自由,反而成为特权和私利的堡垒,危害了自由。
⏹反对政治勾结与政治腐败,要求改革政府体制,扩大选举权,扩大政府行政职能;主张国家应成为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工具。
⏹功绩制取代政党分肥制,行政力量日益被民主运动视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而得到重视。
⏹威尔逊新学说:加强行政权力、明确责任、向选民负责;◆竞选新泽西州州长时声称其上台后将担负行政事务责任,准备做一个违宪的州长。
◆在《国会制政体》中批评国会制的无效与混乱,要求有一个更为负责任的政府:“任何事情,不论是政府的事情还是做买卖,都必须有一个人当家作主,权力和对行政权力严格负责,是构成好政府的要素”。
—总之: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而先前适应于早期简单社会生活的政府体制却越来越不适应这一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在此种社会背景条件下,威尔逊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明确的行政科学。
三.主要行政思想1.关于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1)解释之前为何行政研究不受重视—行政被看成是具体的细枝末节,具体办事,细节,容易处理;—之前的麻烦多集中在政府结构上,很少或根本没有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
—原因:当时社会生活简单,政府职能也简单;⏹美国建国之初:只有国务院、财政部以及战争部等有限的几个行政部门以及司法部长、邮政总长等,联邦机构成员小于1000人⏹1866年联邦费用仅为4100万美元,1871年联邦政府职员仅5.4万人;⏹1914年联邦费用达1.7亿美元,1914人员为48.3万。
(2)指出行政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政府职能扩大化、复杂化、困难化的结果—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公共事务增多,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更复杂、更困难:“没有任何一种政府职责而今不是变得复杂起来,尽管它当初曾经很简单,政府曾经仅仅由少数人主宰,现在却由大批人主宰”。
因此必须改进政府机关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方法。
—总之,行政研究提上议事日程,是时代生活提出的要求,因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制定一部宪法相比,贯彻一部宪法变得愈来愈困难了”。
因此,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迫切地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以“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的事务减少一些不成体统的样子,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并使其各种职责都获得尽责的美称”。
这就是威尔逊所谓“为什么当今的行政工作必须是如此认真而又系统地加以调整,使之适合于小心试验过的政策标准;为什么我们现在正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行政科学”的根本原因。
2.关于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与任务目标有二个:(1)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即:明确政府的职能和任务范围,明确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强调“适当性”:⏹凡公共事务该由政府管理,政府承担其他社会组织所不能承担的,即为“适当”;⏹若政府承担一切,或该管而不管,即为“不适当”(2)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任务。
—即:用什么方式、什么方法进行管理,才能提高效率,完成任务。
这应该是行政学各部门的具体研究内容。
—特别强调:行政学研究不能仅限于“纯粹技术细节的那种单调内容之上”,而应对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开展研究,使行政学理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形成较高深的理论。
行政管理学的目的:总结行政管理经验,加强其理论性——把行政方法从经验实践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要于稳定的原理之上。
3.关于行政的实质威氏将行政从政治中分离出来,将之视为与政治、宪政不同的事物,并通过与政治、宪政等概念的比较而揭示出行政的本质,指出了行政管理的运行方式和适用范围,从而为行政学研究后来的发展从研究对象上勾画出一个初步框架。
(1)行政管理是什么:—行政管理是行动加的政府、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同样悠久的历史”。
(2)行政管理与政治的关系—行政不同于政治:“行政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
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由政治加以确定:⏹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有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
—行政与政治密切相关:行政管理是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行政管理高于纯粹技术细节,受政治(科学)规范和价值取向的约束,与政治规范、政治价值、政治中的永恒真理直接相关;⏹行政科学是政治科学的最新成果。
(3)行政与宪政制度的关系:特殊手段与一般决策之间的关系—行政在本质上不同于宪政制度;⏹行政是对法律的执行而不是法律本身:“公共行政是公法的明确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一般法律的每一个具体执行的细节都是一种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举例:征税、执行对罪犯的惩罚、邮政、征募军队等。
有关政府活动的大规模计划并不属于行政管理的范围。
⏹宪政制度所要过问(关注)的是政府用以控制一般性法律的那些手段;⏹宪政与行政职能之间并不完全是“意志”与相应的“行动”之间的区别,因为行政官员也有其意志以选择执行的手段,并非纯粹的被动。
⏹二者是一般决策(宪政)与特殊手段(行政)之间的关系。
4.指出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1)英美两国缺乏研究行政管理的历史:—美英两国的政治史只关心立法工作、关心法律的制定和政治评论;注重研究抑制行政权力的艺术而忽视改善行政方法的艺术。
(2)对行政管理的研究源于欧洲大陆的法德两国,并且与这些国家的需要相适应;(3)必须对欧洲的行政科学加以改造,使之(在思想、原则、目标上)美国化,能为美国(一个复杂、形式多样化的国家)所用。
5.指出行政学研究的方法主张采用“比较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因为不同国家政府在行政管理职能方面的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应大胆借鉴别国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而不用担心或害怕会引进他国的一些不良思想或原则(将这些东西过滤掉)。
—主张拿来主义但不应脱离实际的机构照搬:应以实践为准绳,以美国为核心。
6.关于人事行政的思想丰富的人事行政思想,认为“为政在人”,十分关注美国当时的文官制度改革。
(1)提出好的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行政研究的目的之一:—威氏指出,之所以“提出在美国开展行政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到最佳方法以建立下面这样一种文官班子,他们受过足够的教育,具有充分的自信精神,工作起来既有见识又有分量,但通过选举和经常性的向公众进行咨询,与公民的思想保持如此密切的联系,以致使专断成为不可能的事”。
—“我们的理想模式是通过选举和经常性的公开商议,以彻底排队武断和阶级成见,并用这种方式建立一个具有足够的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它能够有理智有力量地展开活动,但却依然与公众的思想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2)重视政府官员的素质:—认为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以使政府这架机器有效地运转:⏹“我们必须有一批更好的官员以充当政府的工具”⏹“必须为文职机关的竞争考试提供有充分准备的人员,这些人员必须同样既接受各种自由形式的考试,也接受技术知识方面的考试,我们有必要用这种方法来建立民主制度。
一支在技术上受过训练的文官队伍不久即将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
—政府官员应具有的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大公无私,绝无官僚作风:⏹所谓良好的工作态度即对于他们所为之服务的政府的政策,具有坚定而强烈的忠诚,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在各方面绝没有官僚作风的污点。
⏹认识到行为领导的素质与影响力对下属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具有真正大公无私精神的政治家,其领导方式可以把自负而敷衍塞责的机关变成公正政府的具有大公无私精神的工具”;—提出通过高薪、激励等手段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质量:要使政府官员所经常感兴趣的是用他的才智作最大的努力,用他的良心作最认真的服务,使之不仅仅是替他的上级效劳,同时要为群体尽力。
⏹如何做到:◆高薪:“通过给予政府官员大量生活费用补助来使这种服务引起他最普遍的兴趣”◆职业发展:通过发展他的前景来使这种服务成为他最珍视的兴趣;◆提高营养与培养性格:使公共服务成为他最崇高的兴趣。
7.关于行政监督的思想:指出要以公共舆论监督行政管理指出公共舆论是一种监督政策实施的有益机制,是必不可少。
该方面的思想蕴含在他对公共舆论与行政管理之间关系的分析中。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
—“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行政方面,为了对制定基本政策这一更为巨大的力量进行监督,公众的批评是完全安全而有益而不可缺少的。
应该让行政学之研究去发现一些最佳方法,这些方法能够给予公众舆论以上述这种监督的权力,但却使之与一切其他的干扰活动分家”—“行政管理必须在一切方面都对公众舆论有敏锐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