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温度控制器mwj5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2
模具温度控制器MWJ说明模具温度控制器MWJ是一种用于塑料加工行业中控制模具温度的设备。
它通过控制电热器的加热时间和停止时间,从而实现对模具温度的精确控制。
该设备输出的信号能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也可以通过手动操作进行调节。
该温度控制器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1. 高精度控制通过采用微处理器,该设备的控制精度非常高。
它可以根据需求,实现不同温度范围内的控制,精度达到±1度。
这样可以保证塑料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2. 大屏幕显示该设备的显示屏非常大,可以直观地显示当前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
同时,该屏幕的背光还可以根据光线自动调节亮度,从而保证屏幕清晰度。
3. 多功能操作该设备的操作非常方便。
除了手动调节和自动控制模式外,还可以设置温度报警和防彩条等功能。
这样可以降低塑料加工中的风险,并提高生产效率。
4. 安全可靠该设备还具有多项安全保护功能。
例如,当设定温度超出范围时,它可以自动切断电源。
并且,当设备超压或欠压时,也会自动断电,保护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5. 可拓展性强该设备还具有多种接口和通讯协议。
例如,它可以通过RS485接口与其他设备连接,也可以通过多个控制器之间的通讯实现互联互通。
这样可以扩展设备的应用场景,并增加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关于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下面进行一些说明:1. 使用方法该设备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
首先,需要将设备安装到塑料加工设备上,并连接好电源和加热元件。
然后,根据需要设定温度,选择自动或手动模式。
最后,按下确认按钮,设备就开始工作了。
需要注意的是,当需要更改温度时,应先将设备切换到手动模式。
2. 注意事项在使用该设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定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加热元件过热,影响设备寿命。
(2)加热元件和电源线应定期检查,防止因老化或短路引起的安全问题。
(3)如遇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温度异常等),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检查和维修。
(4)设备应放置在干燥、无尘、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以免影响设备性能和寿命。
一周编程电子智能室内温控器LOGIC 578001使用指南引言感谢您选择了我们的产品及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
本装置是电子式定时恒温器,可设置一星期为周期的运行程序。
通过该装置,可对安装环境内的温度进行十分精确的调节控制,满足用户对创造一个舒适生活环境的要求。
符合标准:符合欧盟法令:EN 60730-1 标准及其修订内容欧盟 B.T.73/23/EEC号法令EN 60730-2-7 标准欧盟 E.M.C.89/336/EEC号法令及93/68/EEC修改法令EN 60730-2-9 标准产品规格:电源:二节LR6型1.5V碱性电池温度调节范围:10至35℃显示屏显示之环境温度:0至40℃(分辩率0.1℃)温度修正频率:每分钟一次微分:0.2至0.4K探针传感器:NTC3%保护等级:IP20绝缘等级:热梯度:1K/15分输出:转换继电器触点容量:8(2.5)A250V~作用类型:1BU绝缘条件:正常环境最大工作温度:50℃储存温度:0-60℃防冻温度:6℃恒定运行程序:以一星期为周期设置软件等级:A液晶显示屏夏季/冬季(采暖/空调)切换程序设置中的最小增减允许时间:1小时安装:壁式安装安装及连接:安全预防措施在进行定时恒温器的连接之前,请确认受其控制的设备系统(采暖锅炉、泵和空调系统等)电源已断开,并需检查这些设备的使用电压是否与定时恒温器底座上表明的电压相符(最大250V~).(图4)安装位置定时恒温器须安装在远离热源(暖气装置、阳光、厨房)和门窗之处,安装高度离地面约1.5米。
(图5)安装见图6-7-8电气连接将受定时恒温器控制的设备系统电线与定时恒温器的1号及2号接线柱连接见接线图10所示U=受定时恒温器控制的设备1=共用接线柱2=常开接线柱3=常闭接线柱重要事项:请务必严格遵照相关现行法律的规定及安全规范安装定时恒温器。
电池更换:当在显示屏上闪烁显示“”标志时,定时恒温器还可正常工作约一个月左右,然后将会停止工作并固定显示“”。
模块型温度控制器本说明书对温控器设置、配线及各部分名称等进行说明,使用本产品前,请认真阅读本说明书,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正确使用。
并请妥善保存,以便需要时参考。
⊙多种输入信号类型可选⊙具有测量显示、控制输出、报警输出、变送输出、RS485通信等功能⊙多种PID 控制算法可供选择,且具有自整定功能⊙本产品使用于工业机械、机床、普通测量仪器及设备中⊙经济实用,操作简便特点一、安全使用注意周围环境条件存贮环境1、电气参数表:室内使用,温度:0~50℃ 无结露,湿度:<85%RH,海拔小于2000m -10~60℃,无结露采样速度2次每秒供电电源整机功耗继电器容量AC 250V /3A 额定负载寿命大于10万次AC/DC 100~240V (85-265V)< 6VA四、主要技术参数三、常规型号说明二、设备型号通信接口 电流输出固态继电器输出绝缘电阻静电放电脉冲群抗扰度浪涌抗扰度电压暂降及短时中断抗扰度隔离耐压DC 24V 脉冲电平,带载<30mADC 4~20mA 带载小于500Ω,温漂250PPM RS485接口 Modbus-RTU 协议,最多接入30台输入、输出、电源对机壳>20MΩIEC/EN61000-4-2 Contact ±4KV /Air ±8KV perf.CriGTEria B IEC/EN61000-4-4 ±2KV perf.CriGTEria B IEC/EN61000-4-5 ±2KV perf.CriGTEria BIEC/EN61000-4-29 0%~70% perf.CriGTEria B信号输入与输出及电源1500VAC 1min,60V 以下低压电路之间DC500V,1min 整机重量约 400g机壳材质面板材质停电数据保护安全标准PA66-FR(难燃度UL94V-0)PVC 胶片与PEM 硅胶按键10年,可写数据次数100万次IEC61010-1 过电压分类Ⅱ,污染等级2,等级Ⅱ(加强绝缘)2、测量信号参数表:3、隔离模式框图:*选型时请注明要求412365781)本产品不得使用在原子能设备以及与人命相关的医疗器械等方面。
温湿度控制器一、产品概述温湿度控制器,主要应用于需要对被测环境进行自动温湿度调节的场合,用户可通过按键分别调整温湿度的上、下限值来控制加热或排风实现自动控制,显示方式为数码管显示。
二、基本功能:2.1 温度测量范围:-25℃~+80℃±1℃;2.2 湿度测量范围:相对湿度RH: 0%~99% 精度±3%RH;2.3 控制方式:温度采用上、下限和回差控制,湿度采用上、下限控制,所有参数均可设置;2.4 输出控制类型:两组继电器触点,分别为加热和排风,每路最大负载AC250V /3A,均为有源输出。
三、技术指标:3.1电源:AC 220V±20%3.2 工作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95%RH3.3控制设定范围:温度:0℃~80℃,相对湿度:50%RH~99%RH3.4 本机功耗:<3W3.5自检功能:若数码管显示“–––”,则为检测到传感器故障;若加热或排风运行过程中相应指示灯熄灭,则检测到加热或排风故障。
四、工作原理:4.1 温度控制:当被测环境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本仪器启动电加热设备开始加温,此时加热指示灯亮,温度升至比下限温度设定值高回差值时,即:W测≥W下限+回差,停止加温。
当被测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上限时,本仪器启动降温设备(如风机或空调)开始降温,此时排风指示灯亮,温度降至比上限温度设定值低回差值时,即:W测≤W上限-回差,停止降温。
4.2 湿度控制:当被测环境湿度超过设定湿度上限时。
如果当前温度较高,即:W测≥W下限+(W上限-W下限)×3÷4,采用降温(或排风,视具体地区采用不同设备)抽湿,此时排风指示灯亮;抽湿过程中,如果温度低于下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加热降湿;当降湿过程中温度高于上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降温抽湿,直至湿度低于设定下限值为止。
当被测环境湿度超过设定湿度上限时。
如果当前温度较低,即:W测<W下限+(W上限-W下限)×3÷4,采用加热降湿,此时加热指示灯亮,降湿过程中,如果温度高于上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降温抽湿;当温度低于下限温度+2度后,自动转为加热降湿,直至湿度低于设定下限值为止。
米勒焊机操作说明书[整理版]米勒焊机操作说明书1-1 控制按钮注:1对于所有前面板触摸开关控制钮:按下触摸开关,使灯亮,启动功能。
2铭牌上的绿标表示TIG功能,灰色表示正常的手弧焊功能。
1 编码控制钮2 电流及参数显示表3 电压表4 极性控制钮 5 工艺控制钮 6 输出控制钮 7 脉冲控制钮 8 工序控制钮 9 气体/电极力控制钮 10 交流波型控制钮 11 电流和点焊时间控制钮 12 存储按钮 13 电源开关1-2 编码控制钮1 编码控制钮利用本控制钮,与面板上的功能触摸开关一起设置该功能的参数值。
1-3 电流控制钮1 A 电流控制按钮2 编码控制钮3 电流表注:当脉冲功能起作用时,按下电流控制按钮,转动编码器,以设定焊接电流或峰值电流。
1-4 电流及参数显示表1 电流表电流表显示焊接时的电流值,也可以显示下列的预设参数:电流、时间、百分比或频率。
电流表正下方的LED等也变亮。
1-5 电压表1 电压表显示输出或开路电压。
如果输出关闭,电压表将显示(一)1-6 极性控制钮1 极性控制钮按下触摸按钮直道期望的LED等亮。
DC---对TIG 焊,设置机器到DCEN; 手弧焊设置到DCEP。
AC---对TIG和手弧焊使用交流。
1-7 工艺控制钮1 工艺控制钮触压触摸按钮,直到所选工艺的等变亮。
高频脉冲---是一种高频脉冲启弧方法,可用于交流或直流TIG焊接。
提弧启弧----是一种启弧方法,其中钨极必须与工件接触,该方法可用于交流和直流焊接。
1-8 高频启弧和高频TIG启动程序提升启弧:当提升启弧按钮灯亮,按下列步骤启弧,在焊接开始处把钨极触及工件,用焊枪触发开关、脚控器或手控器接通输出和保护气。
把钨极在工件上保持1-2秒,然后慢慢提升。
焊极提起后,电弧生成。
在钨极触及工件前不存在正常的开路电压,仅在钨极和工件间存在较低的感应电压,直到钨极触及工件后才激发固态输出接触器,因此钨极不会出现过热、粘条或被污染。
展创智能温控仪使用说明
1、接通智能温控器的电源,显示屏上显示的是当前的温度。
2、显示屏右下方是“启动温度”设置按钮,按升温键一下,温度提高1摄氏度;也可以按住不放手,温度连续升高。
例如设置为65摄氏度,也就是传感器温度低于或等于65度时,输出插座自动通电,所连接的设备启动。
3、显示屏左下方是“停止温度”设置按钮,例如设置为80度,即传感器温度高于或等于80度时,输出插座自动断电,受控设备停止工作。
4、再看温度传感器,它的作用是感知被监测对象的温度,并转变为电信号,通过导线传回温控器。
5、现在,把传感器吸附在被监测的设备上。
6、把受控设备的插头插在温控器输出插座上,注意的是最好在温控器本身未加电的状态下进行,至此,设置工作完成,温控器加电,该系统就开始工作了。
XMT数显调节仪使用说明一、概述XM系列数字仪表采纳先进事迹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应用了独特的非线性校正持技术,与传统的XC系列动圈式仪表、一般TD和TE系列模拟式仪表相比,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抗振性强、安装方便、读数清晰、无视差、可远距离观看等独特优点,并具有二位式、三位式、上下限位差、时间比例、可控硅连续调节、位式PID、PID连续调节、PID自整定操纵、电脑模糊操纵等多种操纵方式,依照需要还能够增加超温报警功能,是XC系列仪表、TD及TE系列仪表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机械、纺织、塑料、制冷、医疗、电炉等轻、重工业部门作-200℃~16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和自动操纵。
配上相应的传感器也可用于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的显示和操纵。
二、要紧技术指标1、显示方式:三位或四位LED数码管直截了当显示被测值;2、显示误差:小于±0.5%F·S±1字、小于±1%F·S±1字二档;3、设定点偏差:小于±0.5%F·S、小于±1%F·S二档;4、执电偶冷端补偿:0~50℃内误差小于2℃;5、位式操纵切换差小于1.0%或0.3%;6、时间比例调节:比例带1%~4%,周期:30s±10s;7、PID调节:〔1〕P〔比例带〕3%;〔2〕I〔积分时间〕250s;〔3〕D〔微分时间〕50s;〔4〕输出0~10mA负载R=1K;输出4~20mA负载R=510Ω;8、输出脉冲信号:幅值大于3V,宽度大于40us的移相脉冲及电流小于1A的通断过零触发;9、输出触点容量:交流220V/7A〔直截了当操纵功率1kW以下,阻性负载〕,大功率时〔直截了当操纵功率3kW以下,阻性负载〕;10、温度系数:0~50℃范围内使用时,其温度系数小于0.05%/℃;11、工作电源:〔180~240〕VAC,50Hz,功率小于4W;开关电源〔85~242〕VAC,50Hz/60Hz;12、工作环境:温度0~50℃,相对湿度小于85%的无腐蚀性气体场合。
模具温度控制机模温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最初应用在注塑模具的控温行业。
后来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模温机一般分水温机、油温机控制的温度可以达到正负0.1度。
模温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广泛应用于塑胶成型,导光板压铸,橡胶轮胎、滚轮,化工反应釜、粘合、密炼等各行各业。
从广义方面讲,叫温度控制设备,包含加温和冷冻两个方面的温度控制。
模温机在塑胶行业的运用比较普遍,主要作用是:1,提高产品的成型效率;2,降低不良品的产生;3,提高产品的外观,抑制产品的缺陷;4,加快生产进度,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模温机在压铸行业的运用也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在镁合金,铝合金的制造中,不平均或不适当的模具温度会导致铸件尺寸不稳定,在生产过程中顶出铸件变形,产生热压力、黏模、表面凹陷、内缩孔及热泡等缺陷。
对生产周期也产生影响,如填充时间、冷却时间及喷涂时间都产生不稳定的变数。
模具的寿命也会因受到过冷过热的冲击而导致昂贵的钢材产生热裂,加速其老化。
在现代化的工厂中,因应市场的竞争,节省人力,提高品质,降低成本的经营策略是刻不容缓的,模温机的使用,可使模具预热时间减少,成品表面质量提升及可完全自动化生产。
提高模具寿命是提高生产力的必要手段。
温度控制机在其他行业的运用则是设备构成的必然条件,叫法也不同。
在PVC 片材辊轮控温中叫油加热器,在挤出机设备中叫温控装置,在橡胶密炼机设备中叫温度控制系统或叫温控机,这些设备中基本上是一个先快速升温,然后是保温的过程。
而在橡胶设备中升温后还需要长期执行一个降温冷却的过程。
模具温度控制机包括:运水式模温机和运油式模温机。
运水式模温机的特点1、最高使用温度40℃-180℃,精确±1℃;2、微电脑触摸式控制操作简单;3、开机自动排气;4、出水、回水温度显示;5、模具回水功能(选购;6、OMRON、FUJI、穆勒控制零件;7、不锈钢管路,减少管阴及锈垢;8、故障显示,维修不用专业人员。
三、操作方法OUTATAL1AL2SETVVVPVSV13245867910修改数据:可通过按、或键来修改。
给定值。
仪表同时具备数据快速增减法和小数点移位法按键减小数据,按键增加数据,可修改数值位的小数点同时闪动(如同光标)。
按键并保持不放,可以快速地增加/减少数值,并且速度会随小数点会右移自动加快(3级 速度)。
而按键则可直接移动修改数据的位置(光标),操作快捷。
设置参数:2秒钟,即进入参数设置状态。
在参数设置状态下按键,仪表将依次显示各参数,例如上限报警值AL1、参数锁Loc 等等,如果参数没有锁上可用、、等键修改参数值。
按键并保持不放,可返回显示上一参数。
先按键不放接着再按键可退出设置参数状态。
如果没有按键操作,约30秒钟后会自动退出设置参数状态。
仪表上电后,仪表上显示窗口显示测量值(PV ),下显示窗口显示给定值(SV )。
输入的测量信号(输入断线或短路均可能引起)时,则闪动显示orAL ,此时仪表将自动停止控制。
调节输出指示灯(1)报警(3)指示灯1报警(4)指示灯2(2)指示灯(本型号未使用)AT 显示转换(兼参数设置进入)(5)数据移位键(6)数据减少键(7)数据增加键(8)给定值显示窗(9)测量值显示窗(10)二、面板说明输入规格:K 、Pt100测量范围:K(-50-+1300)、Pt100(-200-+600)测量精度:0.5级测量显示分辨率:0.1℃调节方式:位式调节或带自整定功能的智能调节输出规格:继电器触点开关输出(常开+常闭),250VAC/2A L 固态继电器G 电压输出,(SSR)30mA/12V (用于驱动固态继电器)报警功能:上限报警电 源:220VAC ,-15%,+10% / 50-60Hz 环境温度:0-50℃智 能 温 度 控 仪 使 用 说 明 书承蒙惠顾,不胜感激,在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此说明书,并参照说明书使用,以确保人员、机器之安全。
一、技术规格超出量程四、自整定(AT)操作本系列采用的智能调节算法是应用了模糊规则进行PID 调节的一种新型算法,具有自整定功能并在调节中记忆被控对象的部分特以使效果最优化,无需人为调节参数,使用简便。
温控模块使用说明书温控模块使用说明书版本:V3.101.技术指标1、传感器:K,J,E,N,R,S,T型热电偶2、路数:8路3、分辨率:0.1℃4、电路精度:±0.2℃5、冷端补偿误差:<±2℃3、50Hz与60Hz工频干扰抑制:CMR>120dB NMR>80dB4、热电偶输入过压保护:±24V8、开关量输出:12路集电极开路输出,每路最大电流200mA9、通讯接口:RS485,波特率可选1200-115200,通信地址可选1-5910、供电电源:24V11、功耗:<3W12、环境温度:0℃~60℃13、相对湿度:<85%无凝结2.外型尺寸与安装图1为模块底部外型装配图,外型尺寸为145×90×40(单位mm),模块装配在工业标准导轨上。
此外,模块两侧各有2个固定孔,孔径为4mm,也可以用螺丝通过这4个固定孔将模块固定。
建议采用垂直安装,热电偶输入端子朝下,输出端子朝上,以方便模块散热。
图1模块底部外型装配图3指示灯、端子、接线和接地给模块上电后,电源指示灯亮;运行指示灯闪烁,表示CPU运行正常。
模块的12个输出都有相应的指示灯,某一路有输出时对应的指示灯亮,断开输出时对应的指示灯熄灭。
L1~L8分别对应第1路输出~第8路输出(Y1-Y8)。
L9~L12分别对应自由输出1~自由输出4(Y9-Y12)。
连接电阻性负载(例如固态继电器)时可按图2或图3接线。
连接电感性负载(例如电磁继电器)时按图3接线,该接法会接通模块内的续流二极管。
第1路热电偶1+接第1路热电偶的正端;第1路热电偶1-接第1路热电偶的负端。
其它各路的连接如此类推。
Y1-Y8端子是第1-8路热电偶的控温输出接线端子,Y9-Y12端子是第1-4路自由输出口接线端子。
X1端子是输入口,输入低电平有效。
模拟地(G0)用于接各热电偶的屏蔽层或负端。
图2温控模块接线图,输出接阻性负载图3温控模块接线,输出接感性或负性负载正确接地可以防止共模电压干扰,共模电压过高会使模块产生测量误差或者使测量的数据不稳定,甚至损坏模坏。
●产品应用范围:电磁炉,电压力锅,消毒柜,饮水机,微波炉,电取暖炉等家用电器的温度控制及温度检测。
办空调设备、暖气设备的温度检测及温度补偿。
工业,医疗,汽车电子,食品加工设备的温度控制与检测。
手机电池组及充电器等通迅产品的温度保护。
●产品特点:MF5B系列为薄膜封装型热敏电阻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坚固,便于自动化安装绝缘薄膜封装,绝缘性好,热感应速度快,录敏度高阻值精度高,稳定性好,结构新颖,可靠性高,一致性好阻值范围宽:1KΩ~500KΩ使用温度范围-30℃~+90℃●产品型号说明:●形状和尺寸(mm):●电气特性表:●基本特性表:●功率减额曲线图:●电阻-温度特性曲线表:电气性能试验表:●物理测试表:●焊接条件:本产品在电极焊接处焊接温度请不要超过275℃, 焊接时间不超过1s。
以免前端芯片锡焊处因传导温度过高而脱落 焊接或搬运及其它操作过程中请不要人为使之严重变形。
以免折损芯片或电极热缩套管时使用热风枪,风枪温度宜控制在120℃左右焊接时使用恒温烙铁,烙铁头扁平,一手拿电阻,一手拿电线进行碰焊,能提高生产效率及缩短焊接时间特别提示:请勿装手触及芯片(即电阻顶端)●储存条件:储存温度:-10℃~ +40℃相对湿度:≤75% RH避免存放在具有腐蚀性和光照的环境下存储期限:1年●注意事项:热敏电阻是根据指定的用途而设计的,不要用于指定用途之外。
设计成传感器之后,需进行信赖性评估试验,确认无异常后方可使用。
不要给热敏电阻加超过其最大负荷功率的电路电压。
不要超过其使用温度范围使用。
请不要用于以下环境中:1.腐蚀性气氛(C12、NH3、SOX、NOX等)2.导电性能高的介质(电解质、水、盐水等)3.酸、碱、有机溶剂4.粉尘较多的场所。
模具温度控制器MWJ-5说明
过热保护
简介:模具温度控制器为模具温度控制机的控制部件,是“温控表+PLC+操作按键盘(或触摸屏)+欠逆相检知继电器”的替代产品,完成模具温度控制机的全部控制任务。
主要效益是大大降低成本,其次缩小安装体积。
功能:1、温控为CH402温度控制器核心完成,加热冷却双通道运行,现达到稳定精度±0.2度
2、可检测三相电是否欠逆相,防止接错线电机反转或缺相运转受损坏
3、可接收过载和媒体足否信号,进行相应控制
4、有媒体泵、加热、冷却、报警输出
一、接线图
输出对交流感性负载应在负载上并接电阻和电容,如下图,以减小干扰。
输出对直流感性负载应在负载上并接电阻和二极管,如下图,以减小干扰。
二、操作
1、温度设置部分另见“CH402智能数显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其中进行自整定
操作前,应先按启动键启动,否则无加热(冷却)输出。
2、上电后,工作情况详见MWJ-5工作流程。
3、控温状态下,按设定温度进行控温,以下几种情况将退出控温状态,回到待机状态
并有报警输出:A、温度连续低于下限温度15分钟;B、媒体不足;C、温度高于上限温度30秒;D、三相电逆相或断相;E、电机过载;F、出现过热保护。
4、控温状态下,按停止键将退出控温运行状态,回到待机状态。
*注:①报警为间接输出;②附CH402说明及MWJ-5工作流程
亚泰仪表。
Me6 & Me12用户手册第1版移除并保留此表每台机器出厂时都有两级密码保护。
我们建议您撕掉此表,以保证该温控器的使用安全。
用户密码:unix系统密码:linux目录第1章简介................................ 1-11.1预期用途 ............................................... 1-11.2版本信息 ............................................... 1-11.3保修详情 ............................................... 1-11.4退货政策 ............................................... 1-11.5模具主产品或系统的移动或转售 ....... 1-11.6版权 ....................................................... 1-21.7计量单位和换算系数 ........................... 1-21.8商标和专利 ........................................... 1-3第2章全球支持............................ 1-52.1生产基地及办公室 ............................... 1-52.2全球代表处 ........................................... 1-6第3章安全................................ 3-13.1简介 ....................................................... 3-13.2安全隐患 ............................................... 3-23.3操作危险 ............................................... 3-53.4一般安全标识 ....................................... 3-73.5缆线检查 ............................................... 3-83.6锁定安全 ............................................... 3-93.7电气闭锁 ............................................. 3-103.8能量形式和上锁指南 ......................... 3-113.9接地连接 ............................................. 3-123.10处理 ..................................................... 3-123.11Me控制器用户风险........................... 3-133.12操作环境 ............................................. 3-13第四章概览................................ 4-14.1规格参数 ............................................... 4-14.2控制器机柜 ........................................... 4-24.3控制器模块 ........................................... 4-24.4感温线输入 ........................................... 4-24.5中央处理器(CPU) ................................ 4-24.6输出triac............................................... 4-24.7电源 ....................................................... 4-24.8屏幕布局 ............................................... 4-34.9主页面 ................................................... 4-44.10监视 ....................................................... 4-44.11主页-更改模式...................................... 4-54.12更多页面 ............................................... 4-64.13用户界面 ............................................... 4-74.14屏幕保护程序 ....................................... 4-7第五章设置................................ 5-15.1介绍 ....................................................... 5-1 5.2默认设置 ............................................... 5-2 5.3配置控制器 ........................................... 5-2 5.4设置全局参数 ....................................... 5-5 5.5区域设置 ............................................... 5-7 5.6设置温度 ............................................... 5-9 5.7监测温度限值 ..................................... 5-12 5.8设置增强温度值 ................................. 5-14 5.9设置待机温度值 ................................. 5-16 5.10设置和保存控制区温度 ..................... 5-18 5.11保存一个新模具 ................................. 5-20 5.12密码安全 ............................................. 5-22 5.13密码选项 ............................................. 5-22 5.14密码生效时间 ..................................... 5-22 5.15设置密码控制 ..................................... 5-23 5.16密码应用表 ......................................... 5-25第六章–操作.............................. 6-16.1隔离控制器 ........................................... 6-1 6.2打开 ....................................................... 6-1 6.3停机) ................................................... 6-1 6.4有关运行和关闭的详细信息 ............... 6-2 6.5所有区域的控制模式 ........................... 6-2 6.6增强模式–单一温控区 ..................... 6-4 6.7关闭单个温控区 ................................... 6-6 6.8使温控区恢复正常操作 ....................... 6-7 6.9设置或改变温控区温度 ....................... 6-8 6.10更改为手动模式 ................................. 6-10 6.11从动模式 ............................................. 6-12 6.12警告 ..................................................... 6-13 6.13模式窗口 ............................................. 6-13 6.14状态窗口 ............................................. 6-14 6.15识别温控区警报 ................................. 6-15 6.16外部警报 ............................................. 6-15 6.17ToolStore模具库页面 ........................ 6-16 6.18选择一个模具 ..................................... 6-16 6.19加载模具设置 ..................................... 6-17 6.20保存模具设置 ..................................... 6-18 6.21保存修改的模具设置 ......................... 6-18 6.22删除一个模具 ..................................... 6-20 6.23备份模具设置 ..................................... 6-22 6.24 恢复模具设置 ..................................... 6-24 6.24恢复一个模具 ..................................... 6-24第七章–维护.............................. 7-17.1自我诊断测试 ....................................... 7-17.2测试是如何进行的 ............................... 7-1 7.3运行自我诊断测试 ............................... 7-2 7.4测试结果分析 ....................................... 7-4 7.5控制器的维护和维修 ........................... 7-5 7.6更换部件 ............................................... 7-5 7.7清洁和检查 ........................................... 7-5 7.8升级软件 ............................................... 7-5 7.9准备 ....................................................... 7-5 7.10步骤 ....................................................... 7-6 7.11保险丝和过流保护 ............................... 7-6 7.12更换保险丝 ........................................... 7-6 7.13辅助电路保险丝 ................................... 7-6 7.14温控卡保险丝 ....................................... 7-7第八章–故障排除.............................................. 8-1 8.1介绍 ....................................................... 8-1 8.2其他可能的故障 ................................... 8-4 8.3 温控卡拆卸................................................8-4第九章热流道控制器的接线.................. 9-1 9.1三相电线配线–星型/三角形............ 9-1 9.2将电源线设置为星型配置 ................... 9-2 9.3将电源线设置为三角形配置 ............... 9-4 9.4滤波器选配 ........................................... 9-6 9.5警报输出/辅助输出.............................. 9-6 9.6USB端口................................................ 9-7 9.7标准模具连接 ....................................... 9-8索引 .. (I)表1-1 版本信息······························································1-1表1-2 计量单位和换算系数····················································1-2表3-1 安全隐患······························································3-3表3-2 安全标识······························································3-7表3-3 能量形式、能量来源和一般上锁指南·····································3-11表4-1 一般规格······························································4-1表5-1 温控器默认设置························································5-2表5-2 密码应用表···························································5-24表6-1 所有温控区域的控制模式················································6-3表6-2 模式窗口显示·························································6-13表6-3 状态窗口·····························································6-14表6-4 温控区警报···························································6-15表7-1 系统诊断错误消息······················································7-4表7-2 辅助电路保险丝························································7-6表7-3 输入保险丝类型························································7-7表7-4 输出保险丝类型························································7-7表8-1 故障和警告信息························································8-2表9-1 警报输出/辅助输出·····················································.9-4表9-2 针脚连接······························································9-5图3-1 注塑机的危险区域························································3-2图3-2 Me控制器的接地连接····················································3-12图7-1 仅使用陶瓷体的保险丝····················································7-7图9-1 HAN4A接头·····························································9-6图9-2 USB端口·······························································-9-7图9-3 仅限6区-单个HAN24E to HASCO标准····································9-8图9-4 Harting 24B双边扣外壳···················································9-8图9-5 符合马斯特标准的12-48区-pairs of HANE24E······························9-9图9-6 Harting 24B双边扣外壳···················································9-9第一章简介本手册的目的是帮助用户整合、操作和维护Me温度控制器。
tc5-m wig-2温控显示仪使用说明书
1、开关机:把拨动开关拨动到ON位置,温控器开机;把开关拨动到OFF位置,温控器关机。
2、工作模式设定:把拨动开关拨动到COOL位置,温控器设定为制冷模式;把拨动开关拨动到HEAF 位置,温控器设定为制热模式。
3、温度设定:机械式温控器,采用旋钮式设定温度,把红点对着面板标明的温度数据即可。
4、风速设定:把开关拨动到LOW位置;温控器设定为低档风速;把开关拨动到WED位置,温控器设定为中档风速;把开关拨动到High位置,温控器设定为高档风速。
模具温度控制器MWJ-5说明
过热保护
简介:模具温度控制器为模具温度控制机的控制部件,是“温控表+PLC+操作按键盘(或触摸屏)+欠逆相检知继电器”的替代产品,完成模具温度控制机的全部控制任务。
主要效益是大大降低成本,其次缩小安装体积。
功能:1、温控为CH402温度控制器核心完成,加热冷却双通道运行,现达到稳定精度±0.2度
2、可检测三相电是否欠逆相,防止接错线电机反转或缺相运转受损坏
3、可接收过载和媒体足否信号,进行相应控制
4、有媒体泵、加热、冷却、报警输出
一、接线图
输出对交流感性负载应在负载上并接电阻和电容,如下图,以减小干扰。
输出对直流感性负载应在负载上并接电阻和二极管,如下图,以减小干扰。
二、操作
1、温度设置部分另见“CH402智能数显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其中进行自整定操
作前,应先按启动键启动,否则无加热(冷却)输出。
2、上电后,工作情况详见MWJ-5工作流程。
3、控温状态下,按设定温度进行控温,以下几种情况将退出控温状态,回到待机状态
并有报警输出:A、温度连续低于下限温度15分钟;B、媒体不足;C、温度高于上限温度30秒;D、三相电逆相或断相;E、电机过载;F、出现过热保护。
4、控温状态下,按停止键将退出控温运行状态,回到待机状态。
*注:①报警为间接输出;②附CH402说明及MWJ-5工作流程
上海亚泰仪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