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地理 极地地区 导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6
【学习目标】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
【学习难点】在“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辨别方向。
两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设计(第 1 课时)·········································································【导入新课】【自主学习】一、独特的自然环境阅读92—95页文本,结合图10.1和图10.2 完成下列要求:1、南极地区是指(纬线)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大陆,以及周围的洋、洋、洋。
2、北极地区是指(纬线)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洲、洲、洲的陆地和岛屿。
3、南极地区是世界平均海拔最的一洲,平均海拔多米,素有“”之称。
4、到南极地区考察一般选在月到月之间。
5、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6、南极地区代表性的动物为;北极地区代表性的动物是。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阅读96-97页“阅读材料”,在图10.1上指出我国的南极考察站、、、和北极科学考察站的位置。
课题:第十章极地地区第1课时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班组名姓名日期:月日编号 26一、旅游目标:1、能够在南、北极地地区上区分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及经纬线特点和地球自转方向。
2、能够在极地地区图中判断各大洲和各大洋。
二、学习策略:FGEK LHG H K它是洲与洲的分界线; B海2、读以下图完成问题。
〔1〕此图为 地区图 ,在 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 A 洲B 洲 K 洲C 洋D 洋E 洋三:旅游攻略〔8分钟〕1、在南极图上 ,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应是 〔 〕A .顺时针B .逆时针C .自北向南D .自南向北2、以下各组大洲中 ,围绕北冰洋的是 〔 〕A .北美洲、非洲、亚洲B .亚洲、欧洲、北美洲C .大洋洲、亚洲、北美洲D .大洋洲、非洲、北美洲3、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 .亚洲B .南极洲C .北美洲D .大洋洲4、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 〕 A .亚洲 B .南极洲 C .北美洲 D .欧洲5、南、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 〔 〕 A .企鹅和北极熊 B .海象和海豹 C .企鹅和沙丁鱼 D .磷虾和大马哈鱼 7、读图题⑴图中所示是北极地区还是南极地区? 请在图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⑵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洋名称。
大洋:④ 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旅游攻略: 快乐的极地地区之旅已告一段落 ,我们一起来攻城略地 ,完成与本次旅游相关的练习吧!课外拓展——追源溯流南极之最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 ,周围被一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 ,迄今为止 ,世界上记录到的最低温度-88.3℃就是在那里观测到的。
南极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 ,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 ,一阵风可达40~50米/秒 ,最大风速到达100米/秒 ,被叫做“暴风雪之家〞 ,或者为“风极〞。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 ,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2350米。
《极地地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物资源;2. 掌握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和生物多样性;3. 了解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及珍爱措施;4. 能够通过进修了解人类对极地地区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极地地区的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构成;3.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珍爱措施;4. 人类活动对极地地区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极地地区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讲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包括北极和南极的位置、气候寒冷干燥等特点。
3. 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了解极地地区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构成,包括极地动植物的特点和适应能力。
4. 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极地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如冰川融化、气候变暖等,以及珍爱措施,如减少碳排放、珍爱野生动植物等。
5. 总结:让学生总结人类活动对极地地区的影响,包括开发资源、城市化等,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6. 提升:安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极地地区的钻研报告,或者设计一项珍爱极地地区的计划。
四、导学评判: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作业,评判学生对极地地区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认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拓展延伸:1. 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珍爱措施;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亲身感受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3. 利用多媒体资源或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和挑战。
六、教学反思: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极地地区的重要性和珍爱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学习总览1.能在地图上指出两极地区的X围,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气温图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了解人类对极地地区从自然探险到科学考察的历程,认识极地科学考察和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意义。
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X围、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能够根据气温图,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
3.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科考价值。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南极洲气候严寒的成因。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资料分析法等X 围:南北极圈内的陆地、岛屿及海洋冰雪覆盖的地区气候:狂风、酷寒、干燥(降水稀少)资源:淡水资源宝库、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丰富极地地区科考站: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考站科学考察的宝地我国极地科考站:黄河站、某某站、长城站、昆仑站、泰山站极地资源与环境保护:《南极条约》的实施2.图解南极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如何突破“极地地区的科考和环境保护”学习重点1.指导同学读P92图10.1和P97相关内容,找出极地地区的丰富资源:水资源、煤、铁、石油等。
在此知识点的学习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请同学探讨南极大陆发现煤矿的原因,并提出证明自己观点的学说。
2.阅读P98页活动二,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总结极地地区科考的意义。
3.展示相关资料,了解世界和中国的科考现状。
学生可以继续分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查找我国极地科考站的位置及相关知识。
(北极地区:黄河站;南极地区:长城站、某某站、昆仑站、泰山站)纬度最高 冰雪高原 寒极 风库空间联系 人类 活动冰 川 利自 科 学 考然 环境“日本猎捕鲸”和《南极条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等相关知识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展示日本捕鲸船和北极熊生活环境变化的资料,提供感性图片,使抽象的思想教育变得直观、触目惊心,由情入理,使学生认识两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人地关系。
《极地地区》导学案
一、导入
1. 引入话题:你知道地球上的极地地区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极地地区的奇异世界。
2. 激发兴趣: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那里有什么特别的动植物?极地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是怎样的?
二、探究
1. 了解极地地区的位置:极地地区包括北极和南极两个地区,它们分别位于地球的两极。
2. 探讨极地地区的气候:极地地区气候寒冷,气温极低,冰雪覆盖,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
3. 认识极地地区的动植物:极地地区有很多奇特的动植物,如北极熊、企鹅、北极狐等,它们适应了极端的环境。
4. 探索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对生物造成影响。
三、拓展
1. 了解极地地区的人类活动:人类在极地地区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珍爱这片脆弱的环境?
2. 探索极地地区的科学钻研:科学家们在极地地区进行各种钻研,探索这片奇奥的地方,他们的尽力为我们了解地球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极地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片奇奥的地方不仅是动植物的乐园,也是科学家们的钻研基地。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一起珍爱我们的故里。
五、作业
1. 请同砚们以《探索极地地区》为题,写一篇100字的读后感。
2. 请同砚们选择一种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进行简单的调查并制作一份小报告。
参考文章格式,本导学案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探索极地地区的奇异世界。
第十章极地地区【学习目标】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难点】学习重点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学习难点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课前准备】据导学提纲自主学习课本,将正确答案的问题在课本上划出,将有疑惑的问题求助组内其他同学,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导学提纲上做出标记。
课前准备编写导学提纲,课前发给学生,搜集问题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及方法】一、创设情境出示目标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1、冰雪覆盖的地区三、发现研讨合作探究1、探究学生提出的疑惑问题(交流展示,你不理解的地方)2、科学考察的宝地⑴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⑵我国的科学考察站四、小组展示体验成功小组间相互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矫正。
(5')五、检测达标拓展延伸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⑴生态环境危机:近年来南极地区大量的鲸和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遭到人们的滥杀。
⑵主要措施: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六、评价反馈提炼总结【教学反思】。
《极地地区》导学案主题:极地地区目标: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常识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一、导入1. 引入话题:你知道极地地区是什么地方吗?它的气候条件是怎样的?有哪些动植物资源?人类在这里是如何生存的?2. 观察图片:展示极地地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极地地区的特点。
二、进修内容1. 地理环境:介绍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海洋环境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基内地理情况。
2. 气候特点:分析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包括极地气候、极昼极夜现象等,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气候条件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动植物资源:介绍极地地区奇特的动植物资源,如北极熊、企鹅、冰藻等,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4. 人类活动:探讨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包括科学考察、旅游探险、资源开发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干系。
三、进修方法1. 观看视频:播放有关极地地区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了解极地地区的景象和气候特点。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极地地区的认识和观点,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极地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深化对极地地区的认识。
四、进修评估1. 小测验:设计与进修内容相关的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极地地区知识的掌握水平。
2. 教室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极地地区的钻研效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作业安置:安置与极地地区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钻研和思考。
五、拓展延伸1.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极地地区的书籍和文章,拓展对极地地区的认识。
2. 钻研课题:鼓励学生选择与极地地区相关的课题进行钻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珍爱极地地区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对极地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地理常识和跨学科综合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爱认识。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指出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
2.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3.说出极地地区的特有动物。
【重点】1.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
2.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难点】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学法指导】学会方综合分析气候、谁、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性,培养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五节极地地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历史和现状,体会科学家追求科学真理、不惧艰难险阻的精神。
2.说出我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科考站。
3.运用资料查找实例,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重难点】运用资料查找实例,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学法指导】通过对保护两极地区环境重要性的学习,增强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学习中注意图形、文字、地图结合的方法。
观察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3、到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期是()A.每年4-10月B. 每年8月-12月C.每年1-6月D.每年11月-次年3月3、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④在整个南极洲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救援⑤随时会遭熊的袭击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4、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5、南极洲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了( )A.南极地区原来气候温暖,森林广布B.南极洲在新生代是海洋沉积盆地C.南极地区原来为海洋,水生植物繁多D.南极大陆因板块运动由中纬至此6、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A B C(2)我国已在南极洲建立了科学考察站,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站,原因是。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导学案导语: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冰封雪裹,奇奥而美丽。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极地地区的奇异世界,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等内容,让我们一起来控制这片冰封雪裹的世界吧!一、认识极地地区1. 了解极地地区的范围及分布情况。
2. 探讨极地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地貌景观。
3. 了解极地地区的气候条件及气候变化情况。
二、探索极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1. 了解极地地区的动植物种类及适应环境的特点。
2. 探讨极地地区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3. 了解极地地区的珍爱措施及生物多样性的挑战。
三、探讨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1. 了解极地地区的人类活动,如科考、旅游等。
2. 探讨人类活动对极地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 讨论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珍爱的平衡。
四、拓展进修1.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深入了解极地地区的实际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形式,分享进修效果和体会。
3. 通过亲身体验或模拟实验等活动,感受极地地区的特殊环境和生活方式。
五、总结反思1. 总结本次进修的重点内容和收获。
2. 反思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干系,提出个人对于极地地区珍爱与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3. 展望未来,探讨如何更好地珍爱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极地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干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自然资源,珍爱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故里!愿我们的进修之旅永不止步,探索未知的世界!愿我们的心灵永遥倾慕着那片冰封雪裹的世界!。
《极地地区》导学案一、导言本节课将介绍极地地区的特点和生态环境,帮助同砚们了解极地地区的气候、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极地地区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培养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掌握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3. 了解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4. 培养对环境珍爱的认识和责任感。
三、进修重点和难点1. 进修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掌握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3. 了解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四、进修内容1.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1)地理位置:极地地区指地球两极附近的地区,包括北极和南极地区;2)气候特点:极地地区气候寒冷,气温极低,冰雪覆盖范围广,极夜和极昼现象明显。
2. 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1)动物资源:极地地区拥有奇特的动物资源,如北极熊、企鹅、海豹等;2)植物资源:极地地区的植物资源相对较少,主要是苔藓植物和低矮灌木。
3. 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及对环境的影响1)科学考察:人类在极地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钻研,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2)资源开发: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影响,需要注意环境珍爱;3)旅游观光:极地地区的旅游观光活动增加,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珍爱当地生态环境。
五、进修方法1. 听课笔记: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及时复习;2.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进修心得,共同提高;3. 多媒体展示:应用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极地地区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六、教室练习1. 请简要描述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你知道极地地区有哪些奇特的动植物资源吗?请举例说明。
3. 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如何做好环境珍爱?七、拓展延伸1. 请查阅资料,了解极地地区的环保措施和珍爱项目,撰写一份钻研报告;2. 请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呼吁大家关注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共同珍爱地球故里。
地理初一下人教新课标10课题:《极地地区1》一、前置自学:学习目标:在地图上找出并记住极地地区的范畴和组成。
记住两极地区的地势和气候特点。
学习重难点:在地图上找出并记住极地地区的范畴和组成。
记住两极的地势和气候特点。
前置问题: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____,在南极看出现_____时针,在北极看出现_____时针。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度数为________。
东西经线的分界线是____和____组成的经线圈。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和____组成的经线圈。
寒带有_______现象。
二、基础学习(一)自主学习1.极地地区是指______以北和______以南的地区。
2.北极地区以______洋为中心,周围被C______洲D______洲A______洲围绕。
其中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B______海峡。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有E______山。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
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F______岛。
国家D______,G______,C______。
岛屿H___________。
3.南极地区以_______洲为中心,周围被A_______洋、B_______洋、C_______洋围绕。
隔海相望D_______洲,E_______洲,F_______洲。
离南极最近的大洲是_______洲。
4.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南极最高峰:文森山,中国的两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
5.在南极图中标出东西经线的分界线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地球上最冷的地区:________暖季时刻:________ 地势素称:________冰层厚度:________ 海面景观:________ 成因:________降水(多、少)被称为:________ 风(大、小)被称为:________三、拓展学习、合作探究:1.依照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试描述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极地地区代表生物:2.极点上的方向:在北极盖一房子,四面取门,门方向为:从地球一点向南极进发向哪走?到南极后再朝一地进发,方向朝哪?四、达标训练1. 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美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2. 两极地区共有的自然地理特点是A.以陆地为主B.冰雪覆盖C. 纬度较低D. 气候类型多样3. 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 A.南极洲 B.非洲 C.亚洲 D.北美洲4. 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是A.企鹅B .袋鼠C.北极熊D. 大食蚁兽5. 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 A.南 B.北 C.东 D. 西6. 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欧洲B.南美洲C.南极洲D .亚洲7. 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A.非洲B.大洋州C.北美洲D.南美洲8. 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好季节是A.5~9月B.11月~次年3月C.6~9月D.10~12月9. 在下列节气中,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显现的是A.夏至B.冬至C.春分D. 秋分10.围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顺时针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教(学)笔记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1.我国科学考察站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2.在南极洲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A.坐北朝南B.坐南朝北C.坐东朝西D.坐西朝东13.北极圈没有穿过的大洲是: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D.南美洲16.读“南极地区图”,回答:(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海洋A_____ B_____ C_____。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一课时导学案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1、提出问题,导入新授地球上有没有所有经线同时经过的地方?如果有,是哪里?从而引入课题,并板书:第十章极地地区板书:一、独特的自然环境2、单元导入,知识框架共性:差异:位置范围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形对比分析气温、降水风速代表动物3、本节学习目标(1)阅读两极地区图,说出其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范围(2)根据图文、图表资料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分析其气候特征并说明两极地区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了解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3)学会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准确判读极地投影图上包括的大洲和大洋。
【学习重点】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学习难点】阅读以极地为中心的地图。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二、自主合作展示点拨一、独特的自然环境1、学会在以两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方法: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探究、展示点拨、完成学案)读图10.1找出a、南极点、南极圈(在图中勾划)回答:b、图中的射线表示线,圆圈表示线。
经线表示方向,纬线表示方向。
c、站在南极点上周围都是方。
d、从南极点上俯视地球自转方向为时针。
箭头所指为(填“东”或者“西”)。
e、找出长城站和中山站,说明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方向。
根据刚才所学,观察图10.2,回答站在北极点上周围都是方。
从北极点上俯视地球,其自转方向为时针。
f、思考:建筑师要建一座四面朝北的房子,应该建在什么地方?2、了解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范围组成(方法:自主学习,展示点拨,完成学案)a、在图10.1中找到并勾划南极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在图10.2中找到并勾划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目的:掌握两极地区的相对位置)回答: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洲。
b、阅读课本92页第一自然段,掌握两极地区的概念,纬度位置和范围组成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地区和地区,合称为。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以南,包括洲及其洋、洋和洋的部分海域。
班级:级12<一> <二> 读教材12345<一> 读南极地区略图,完成。
5、在图中标记的①——⑥的地理事物中,表示南极的是 ,站在南极点上,四周都是 方。
6、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 ,该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是 。
7、在图中两个“90”的右边标上“W ”或“E ”。
8、图中标记的三个科考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②站在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③④站在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②站位于③站的 方。
9、南极大陆包括 南极洲和 南极洲,两者之间分布着 山脉。
<二> 读教材P100——106内容,完成。
1、南极大陆素有“ ”、“ ”、 “”、 “ ”之称。
2、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 。
3、地球上风力最强、最干燥的陆地是 。
4、南极大陆的冰层平均厚度有 米,南极大陆的绝对最低温为 ℃。
5、南极大陆纬度 、海拔 。
6、南极地区包括 大陆、周围的岛屿和海洋,南极大陆大部分都在 内。
7、南极地区的冰川占全球淡水资源总量的 %,大约可供全人类使用 年。
8、南极大陆所发现的储量最大的矿产资源是 ,主要位于南极洲的 部。
9、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10、我国于1985年在南极洲的 岛上建立了 站,由于1989年在在 南极大陆上建立了 站,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科学考察站— 站 建立,2009年1月27日,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站胜利建成。
11、阅读教材,了解其它相关知识并完成的教材上的活动。
四、登陆盘点【收获成功与快乐】让我们来一显身手吧!1、南极和北极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 )。
A.磷虾和海豹B.企鹅和北极熊C.北极熊和海豹D.企鹅和磷虾2、我国目前在南极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共有( )。
A.2个B.3个C.1个D.4个3、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地区都有定居居民B.长城站位于北极地区C.企鹅是北极地区的主人D.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导学点拨 或 学生总结。
地理初一下人教新资料第十章极地地域导教案自学内容:冰雪覆盖的地域自学目标:1学会依据要求对资料进行剖析极地地域的地理地点和自然环境的特别性。
2使学生学会判读极地投影图,并能依据两极地域的气温特色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别。
自学过程:任务一 . 冰雪覆盖的地域〔一〕北极地域位于,是指北纬以北的广大地域,包含的大多数,以及沿岸的、、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南极地域位于,是指南纬〔〕,包含,以及四周的大海。
2.如何看以极地为中心的极地成效的经纬线图,理解经纬线的特色;3.两极地域的自然特色比较经过表格比较达成〔二〕 1. 沿一条经线飞翔,向来向北,可否回到出发点?说明什么问题?2.沿一条纬线,向来向东〔或西〕,可否回到原出发点?说明什么问题?〔三〕1. 若是你们此刻站在北极点,请你们挨次告诉同学们,你们的正前面应当是什么方向?为何?。
2.要建一座四周向南的房屋,你认为可能吗?可将在那边?〔四〕读右图达成以下各题,1.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什么方向?2.纬线指示什么方向?3.从极点上空俯视,察看所看到的经线和纬线是什么形状?4.以极点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的是什么线?那些圆圈又表示的是什么线?5.下列图中,该图中心点是哪极?C点位于 A 点的什么方向? B 点位于 C 点的什么方向?B 点位于 A 点的什么方向?任务二 .1. 读课本北极图图10.1 :1〕北极地域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北极圈〕2〕北极点所在的是洋仍是陆?什么洋?3〕北冰洋四周有哪几个洲围绕?2.读课本南极图图 10.2 :1〕南极地域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南极圈〕2〕南极点所在的是洋仍是陆?什么洲?3〕南极洲四周有哪几个洋围绕?3.达成以下题目:1). 极地地域是指纬度高于南北纬______度的地区;2). 北极地域中心的大洋是 __________;3). 南极地域的大洲是 ____________;4). 围绕南极地域的三个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十章极地地区(一)
学习目标
从地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方面,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练习与检测
一、单选题
1.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的原因是()
A. 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B. 沙丘遍布
C. 降水稀少
D. 分布着绿洲
2.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B. 淡水资源贫乏
C.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
D. 酷寒、狂风、降水丰富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3.2016年,国家海洋局将推进“雪龙探极”“蛟龙探海”重大工程建设,确保“科技兴
国”战略深入实施,“雪龙探极”,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在南北两极地区都建有考察站
B. 南极地区虽被称为“白色荒漠”,但淡水资源丰富
C. 极地地区气候条件恶劣,都没有人类的长期定居
D. 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4.读南极洲图,回答下题.
南极洲四周大洋Ⅰ,Ⅱ,Ⅲ分别是()
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5.我国科考队员在下列什么时间到南极考察合适()
A. 夏季的7、8月份
B. 秋季的9、10月份
C. 每年1、2月份的暖季
D. 什么时间去考察都可以
6.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A. 北极点上
B. 南极点上
C. 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 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
A. 飓风,暴雨,寒潮
B. 酷寒,干燥,烈风
C. 暴雨,雷电,冰雹
D. 台风,寒潮,干燥
8.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淡水资源丰富
B. 科考的最佳时间是12、1、2月
C. 企鹅、北极熊的故乡
D. 冰山面积逐渐增加
9.与其他大洲相比,南极洲年平均气温非常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10.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
B. 都有长期定居人口
C. 都建有科学考察站
D. 企鹅是南极地区的象征
二、综合题
11.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岛屿②______ .
(2)北极地区以洋为主,四周被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三洲的陆地和岛屿环绕.
(3)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______ ,我国建在北极的科学站是______ 站.(4)从海陆分布看,北极以______ 为主,南极以______ 为主.
(5)北极气温比南极气温______ .
11.【答案】
(1)格陵兰岛;
(2)亚洲;欧洲;北美洲;
(3)北极熊;黄河站;
(4)海洋;陆地;
(5)偏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被称为冰雪高原.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被称为白色荒漠.
故选:C.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考查极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2.【答案】C
【解析】解: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故A错误;
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故B错误;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故C正确;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故D错误.
故选:C.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3.【答案】C
【解析】解:A、我国在两极地区都建有科学考察站,北极地区是黄河站;南极地区有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和泰山站。
故A不符合题意;
B、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被称为白色沙漠。
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是世界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
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故C符合题意;
D、南极洲上已发现220多种矿物,除煤储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两极地区是指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广大地区,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主,两个地区在特有生物、气候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本题考查两极地区的相关知识,比较后即可解答.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依据南极洲的位置,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大洋Ⅰ为太平洋,Ⅱ为大西洋,Ⅲ为印度洋。
故选B。
5.【答案】C
【解析】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故C正确。
故选:C。
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暖季,牢记即可。
6.【答案】B
【解析】解: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
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
解答时,观察地球仪上的北极点和南极点,以此判定该题.
7.【答案】B
【解析】解: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内,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故B 正确。
故选:B。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牢记即可。
8.【答案】A
【解析】解:北极地区淡水资源丰富,故A正确;
北极地区科考的时间是6、7、8月,故B错误;
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C错误;
北极地区的冰山面积逐渐缩小,故D错误.
故选:A.
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北极地区的特点,牢记即可.
9.【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
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分析可知,南极洲年平均气温非常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A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B
【解析】解:A、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故B符合题意;
C、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故C不符合题意;
D、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考查极地的概况,要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