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风力最强的四个地方
- 格式:docx
- 大小:19.79 KB
- 文档页数:3
世界著名大风浪海区情况世界海洋上的大风浪海域:世界各大洋上终年或整个季节多狂风恶劣的海域主要有以下几个:1、北太平洋中高纬度(冬季)(30︒N~60︒N之间),尤其是大洋的西部。
世界大洋中,冬季北大西洋北部是大风浪频率最高的海区。
2、北大西洋中高纬度(冬季)(30︒N~60︒N 之间),尤其是大洋的西部。
为什么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中高纬度冬季多狂风恶浪?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①这一地区是极地冷东风与西风带的暖西风相遇形成极锋的平均位置所在,极锋上频生气旋,是风暴系统的发源地。
②这两个地区是冷暖海流交汇地带,冷流使冷空气变得更冷,暖流使暖空气变得更暖,这样,使冷暖空气之间更容易形成锋和气旋,并促使其强烈发展。
③在两大洋中高纬度地区,正好是两个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冰岛低压和阿留申低压的所在地,尤其在冬季低压特别强盛,因此出现大风。
3、北印度洋(夏季)强劲的西南季风。
4、南半球的咆哮西风带(全年)。
因南半球海洋广大,风向稳定,风力强盛,故称咆哮西风带。
(其中处于世界重要航道上的比斯开湾和好望角的风浪特别大。
)为什么比斯开湾冬季是世界著名的狂风怒涛海域?著名的比斯开湾是通往北欧的重要航道,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海况十分恶劣,经常大风怒吼,狂涛汹涌,极不平静。
这是因为:①比斯开湾地处法国西部45︒N附近,位于北半球盛行西风带中,湾口向西迎着西风,且口大内窄。
②冬季北大西洋中高纬度30︒~60︒N为狂风恶浪区,当外海的波浪传入比斯开湾时,因水深变浅和沿岸地形的影响,使波高剧增。
③此外,北大西洋海流到东部分支,其中一支沿比斯开湾北部流入,顺南岸流出,这样当波浪遇到出湾的海流时,由于流波效应使波高进一步增大。
由于以上三个因素,造成了比斯开湾冬季波涛汹涌,十分险恶,经常有10米以上的狂涛。
为什么好望角海面常年狂风恶浪?好望角位于非洲最南端40 S附近,处于咆哮西风带中,一年四季都盛行强劲的西风,风力常达11级;再加上好望角特有的岬角效应,致使好望角航线常年狂风恶浪,海面极不平静。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
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
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是连续成倍增长。
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底,可能会达到3000万千瓦。
世界著名大风浪海区情况介绍[ 来源:江苏海员服务网 点击数: 523 更新时间:2010-8-20 文章录入:wuqian ]一、中国近海 中国近海冬夏季风交替显著,为季风气候区。
中国近海大致可分4个气候区:渤、黄海为暖温带季风气侯区,东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海大部分海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纬10°以南的南海属赤道季风气候。
10月~翌年3月盛行偏北季风,渤海和黄海北部多西北风,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多北风,南海则多东北风,风速由北往南增大;1月6级以上大风频率在20%以上,济州岛附近和台湾海峡大风频率高达40~50%。
6~9月盛行夏季季风,渤、黄、东海多东南或南风,南海多南或西南风。
风速由北向南增强,大风频率,渤海和黄海北部不到5%,黄海南部和东海为5~10%,南海为5~20%。
此外,各海区还不同程度地受冷空气、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台风的影响。
10月~翌年5月,来自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冷空气常影响中国近海。
冷空气过境时,常有大风,最大可达10级以上,并持续数天。
冷空气强盛时就成为寒潮,渤、黄海近岸最低温在5℃以卜,降温幅度达10~21℃,寒潮持续天数最短为2~3天,最长为8~10天。
气旋 7~9月为中国近海热带气旋的盛期,平均每年出现热带气旋29次,以南海最多,东海次之,渤海最少。
热带气旋,渤海最频繁在7月,东海在8月,南海在9月。
台风(8~11级)和强台风(大于12级)在热带气旋中所占的比例,南部海区大于北部海区。
黄、东、南海台风占热带气旋的比例分别为31.5%、37.7%和59.4%,强台风的比例分别为31.9%、40%和13.5%。
渤海仅7~8月有热带气旋活动,于1949~1978年间,侵入渤海的强台风2次(1972和1973年7月),台风3次,热带气旋4次。
热带气旋的移动途径分向西、向东北和在中国登陆3类,各占19%、49%和27%。
每年平均有7次在中国登陆。
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无一定移动规律性,仅25%在越南登陆。
世界史上十大最致命超强飓风世界各地海岸线的一些地区在每一个飓风季节都会受到威胁。
2012年10月29日夜间飓风桑迪抵达美国东海岸。
这可能是美国大陆经受的最剧烈风暴,更有甚者形容这是末日灾难的预演。
那么,我们回头看看历史上最具破坏性、致命、规模最大和最有威胁的飓风袭击。
1、1970年波拉飓风有史以来最致命的热带气旋是1970年的波拉飓风,1970年11月12日它袭击了东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
虽然确切的死亡人数未知,据估计有30至50人在这场风波中丧生,使它成为近代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这个气旋非常大,相当于3类飓风。
这场风暴几乎完全卷袭了恒河三角洲的低洼岛屿。
2、1975年妮娜台风超强台风妮娜不像其他寻常台风那样,伴随着一声巨响,突然登陆中国,并迅速摧毁了板桥水库。
板桥大坝崩溃导致大洪水,它激发了一系列的大坝倒塌,极大地显示了妮娜台风所造成的威力。
3、飓风肯纳5级飓风肯纳是太平洋第三激烈的飓风,不断袭击墨西哥的西海岸。
2002年10月25日它登陆圣布拉斯的纳亚里特。
每小时风力达140英里,海浪可以达到16英尺,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1亿美元。
4、飓风宝莲在墨西哥登陆的最具破坏性的太平洋飓风中,宝莲是最致命的。
宝莲所带来的暴雨在墨西哥最贫困的乡村阿卡普尔科造成灾难性的滑坡,造成大约250至400人死亡,300,000人无家可归。
宝莲飓风所造成的损失超过了750亿美元。
5、飓风伊尼基当人们想到夏威夷,人们一般联想到冲浪和悠闲时光。
然而,1992年9月,飓风伊尼基达到CAT4级,风眼在考艾岛通过。
夏威夷对飓风伊尼基的处理非常好。
杂货店提供免费食物给需要它的任何人,大部分人依然坚持支付。
虽然在风暴过后有一些抢劫,但数量非常有限。
令人惊讶的是,仍有6人死亡。
这次损害总额超过18亿美元。
6、1900年的加尔维斯敦飓风这一年是1900年,地方是得克萨斯州的加尔维斯顿。
9月4日政府发布警告,一个大的热带风暴刚刚通过了古巴和整个墨西哥湾的西部地区,正在向本地区靠近。
【地理技巧】高考地理微专题答题模式-风向、风力、风能1、影响风向的因素【答题模式】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摩擦力下垫面性质不同(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典型例题1】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
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
(8 分)答案:珀斯西临海洋,东连面积广大的沙漠(大陆)(2 分);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2 分);白天,沙漠地区(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2 分);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2 分)。
2、影响风力的因素【答题模式】水平气压梯度力(风源地、等压线疏密状况)摩擦力狭管效应风带【典型例题2】图 5 所示区城中, 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
分析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 分)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 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典例3:下图是新西兰地形和牧场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西兰领土由南岛和北岛组成,面积26.8万km2,人口439万(2010年),南北岛之间的库克海峡是世界上风浪最大的海峡之一尤其是在冬季,惊涛拍岸,令人叫绝。
新西兰牧场广布,畜牧业发达,羊肉、奶制品、粗羊毛、鹿茸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⑵结合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分析库克海峡冬季风浪大的原因。
答案:⑵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大,西风风力更强;海峡与西北风一致;喇叭口状海峡,两岸陡峻加剧风浪(狭管效应);典例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图7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答案:(1)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4分),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3分);依山面海,迎风(3分)。
世界上最⼤的风⼒级别 风速的单位⽤每秒多少⽶或每⼩时多少公⾥来表⽰。
⼀般⽤风⼒(wind force)表⽰风的速度的⼤⼩。
⽤风级表⽰的风的强度。
风⼒越强风级越⼤。
下⾯⼩编带⼤家认识世界上最⼤的风⼒级别。
世界上最⼤的风⼒级别 南极不仅是世界最冷的地⽅,也是世界上风⼒最⼤的地区。
那⾥平均每年8级以上的⼤风有300天,年平均风速19.4⽶/秒。
1972年澳⼤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风速为82⽶/秒。
法国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风速。
南极风暴所以这样强⼤,原因在于南极⼤陆雪⾯温度低,附近的空⽓迅速被冷却收缩⽽变重,密度增⼤。
⽽覆盖南极⼤陆的冰盖就像⼀块中部厚、四周薄的“铁饼”,形成⼀个中⼼⾼原与沿海地区之间的陡坡地形。
变重了的冷空⽓从内陆⾼处沿斜⾯急剧下滑,到了沿海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流下滑的速度加⼤,于是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
南极没有四季之分,仅有暖、寒季的区别。
暖季11⽉⾄3⽉;寒季4⽉⾄10⽉。
暖季时,沿岸地带平均温度很少超过零摄⽒度,内陆地区平均温度为零下20⾄零下35摄⽒度;寒季时,沿岸地带为零下20⾄零下30摄⽒度,内陆地区为零下40⾄零下70摄⽒度。
1967年初,挪威在极点附近测得零下94.5摄⽒度的低温。
据估计,在东南极洲上可能存在零下95⾄零下100摄⽒度的低温。
风⼒测量 为了更准确的测量风⼒⼤⼩,⼈们在野外常⽤轻便风速表测风。
这种轻便风速表,⼀般由感应部分和计数器所组成(见左图)。
感应部分由三个风杯(也有四个风杯)装于⼗字架上,风杯在轴承上可以⾃由转动,外⽤⼩框保护风杯。
中轴下部与计数器相接,风杯转动,也使计数器随之转动。
所以计数器是记录风杯转动的转数的。
计数器通常有两个或三个记数盘,⼤指针指⽰个位和⼗位数,两个⼩记数盘上的指针分别指⽰百位数和个位数。
仪器的下部有⼀开关(启动杆),将它推上去,可使计数器与感应部分接合,计数器开始⼯作。
风的地理分布与影响风,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能感受到的自然现象,其实在地球上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差异,并且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等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风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大气环流是决定风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赤道附近,常年受热的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带,而在南北纬 30 度附近,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带。
这种气压差异导致了信风的形成。
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盛行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它们稳定而规律地吹拂着。
海陆分布也对风的形成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在夏季,大陆受热快,温度高于海洋,形成低气压;海洋相对较冷,形成高气压,风便从海洋吹向大陆。
冬季则相反,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比如,在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气候寒冷干燥。
地形同样会改变风的走向和强度。
山脉会阻挡风的前进,在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风的状况往往截然不同。
像喜马拉雅山脉,其高耸的山体使得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被迫抬升,在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而背风坡则相对干燥。
风的地理分布对气候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风的吹拂下,热量和水汽得以重新分配,从而塑造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常年受到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四季温差较小。
而在干旱的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的气流难以到达,风通常较为干燥,导致降水稀少,形成了干旱的气候。
风对农业的影响不可小觑。
适宜的风可以帮助传播花粉、种子,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繁殖。
但强风或大风却可能给农业带来灾害。
比如,在干旱地区,大风容易引发沙尘暴,摧毁农作物,掩埋农田。
在沿海地区,台风等强风天气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倒伏、减产甚至绝收。
在交通方面,风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航海来说,顺风可以加快船只的航行速度,节省燃料和时间;逆风则会增加航行的难度和风险。
在航空领域,大风可能会影响飞机的起降,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与风的地理分布密切相关。
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排行榜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排名榜1、台风美萨克2021年第4号台风美莎克在3月31日晚8点到4月1日早上8点,风力达到17级以上,风速65米/秒。
台风美莎克是1949年以来,3月份的最强台风,堪称历史“风王”。
2、台风洛克2021年9月21日,第15号台风洛克在日本上空登陆,从这张日本MTSAT-1R 0430Z卫星图可以看出来源:JMA/NOAA。
台风洛克是日本本月来遭受的第二场台风,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其规模相当于四级。
截至9月22日,已造成11人死亡。
3、台风南希1961年9月12日,台风南希形成于西北太平洋地区。
据测量,当其风速达每小时343千米,威力相当于5级超强台风。
由于距离久远,如今都认为那次测量过高。
而已被证实的几场台风,风速达每小时306千米,可算作史上第二强。
南希破坏范围广,波及日本及美国关岛,死亡人数达191。
4、台风梅姬台风梅姬于2021年10月18日在菲律宾登陆,是有记录以来登陆菲律宾风速最高的台风。
梅姬,在韩语中为“鲶鱼”的意思,最强时风速每小时达241千米,据JTWC指标,这一速度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相当于超强台风。
热带气旋速度必须达到每小时118千米,才能被称之为台风,而超强台风梅姬造成菲律宾和台湾地区69人死亡。
5、台风维拉维拉,是史上最致命台风之一,于1959年九月底席卷日本,造成5098人死亡,4万多人受伤。
维拉破坏性之大,主要因台风造成名古屋附近伊势湾洪水严重泛滥,与其每小时305千米的强劲风速联系不大。
巨浪摧毁了防波堤,庄稼、马路、铁道全都付之一炬,150万居民无家可归,痢疾大范围爆发,坏疽和破伤风也随之而来。
此外,维拉带来的这场灾难,促使了日本富士山雷达系统的建立,用以预期未来的重大风暴。
6、台风萨拉超强台风萨拉,最大风速可达每小时310千米。
1959年9月17日,萨拉在韩国南部登陆,狂风暴雨造成6人死亡,并摧毁6000间房屋,农作物损失达数百万美元。
[转载]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原⽂地址: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作者:华夏风电中国的风能资源区域划分(图)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风能资源区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于、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有效风⼒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于、等于8 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于、等于 6 m/s的风速也有4000 h左右。
但从这⼀地区向内陆,则丘陵连绵,冬半年强⼤冷空⽓南下,很难长驱直下,夏半年台风在离海岸50km时风速便减少到68%。
所以,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公⾥的地⽅有较⼤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
在不到100km的地带,风能密度降⾄50W/m2以下,反为全国风能最⼩区。
但在福建的台⼭、平潭和浙江的南麂、⼤陈、嵊泗等沿海岛屿上,风能却都很⼤。
其中台⼭风能密度为534.4W/m2,有效风⼒出现时间百分率为90%,⼤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累积出现7905h。
换⾔之,平均每天⼤于、等于3 m/s的风速有21.3h,是我国平地上有记录的风能资源最⼤的地⽅之⼀。
2、内蒙古和⽢肃北部,为我国次⼤风能资源区这⼀地区,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且⼜是冷空⽓⼊侵⾸当其冲的地⽅,风能密度为200~300W/m2,有效风⼒出现时间百分率为70%左右,⼤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有5000h以上,⼤于、等于6m/s的风速在2000h以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但不象东南沿海梯度那么⼤。
风能资源最⼤的虎勒盖地区,⼤于、等于3 m/s和⼤于、等于6m/s的风速的累积时数,分别可达7659h和4095h。
这⼀地区的风能密度,虽较东南沿海为⼩,但其分布范围较⼴,是我国连成⼀⽚的最⼤风能资源区。
3、⿊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也较⼤风能密度在200W/m2以上,⼤于、等于3m/s和6m/s的风速全年累积时数分别为5000~7000h和3000h。
世界地理知识竞赛题目1世界上最大的岛群:马来群岛(由印度尼西亚13000多个岛屿和菲律宾约7000个岛屿组成,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沿赤道延伸6100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500公里,总面积约243万平方公里)2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澳大利亚(海岸线总长36735公里,是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3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南起南极地区,北到北极,西至亚洲和澳洲,东界南、北美洲。
约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4、世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亚马孙河流经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约6400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河)。
5世界风力最大的地区:南极(南极不仅是世界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
那里平均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有300天,年平均风速19.4米/秒。
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6地球表面最低点:死海(那里的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400米)7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雄据七国,长约9000公里,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三倍半,这里山势雄伟,绚丽多姿,是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
安第斯山脉属科迪勒拉山系,这个山系从北美一直延伸到南美,全长18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山系)8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部,大部分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小部分在刚果共和国境内。
面积为3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9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1977年录得最高含沙量达每立方米920千克沙)10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总面积0.44平方公里)11中国有多少个海上邻国-----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2茶叶产量占世界首位的国家——印度13被誉为”郁金香王国”的国家------荷兰14世界上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体最深的大洋——太平洋15 “四大文明古国”指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哪里-------古巴比伦16中国的哪项名胜古迹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兵马俑17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宽320公里,开始点距海有500公里,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分属孟加拉国和印度)18被誉为"橡胶王国"的国家是——马来西亚19面积最小、水体最浅的大洋——北冰洋20黄河一共流经几个省份?-------九个(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21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是哪里------古希腊22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是在哪个国家举行的------乌拉圭23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指的是-----澳大利亚24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哪座------故宫25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美国26白求恩是哪国人-----加拿大27世界上的第一枚邮票出现在美国还是英国-----英国28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黑山、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共11个国家后,流入黑海,全长2850千米)29说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两部------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30 《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哪国人―――英国(莎士比亚)31 巴黎圣母院是那种风格建筑的代表作―――哥特式32 埃菲尔铁塔有多高(答对百位数即可)------320米33 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出口国是-----泰国34 说出两个地跨两洲的国家-----俄罗斯(亚欧)、美国(北美、大洋洲)、土耳其(亚欧)、埃及(亚非)、丹麦(欧、北美)、巴拿马(南、北美)35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36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37西班牙首都是----马德里38南半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39新德里是哪国的首都-----印度40朝鲜的首都是-----平壤41 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是-----智利42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的那一天是哪个节气----冬至43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44以下地图是哪个洲?-----非洲45以下地图是那个国家?-----意大利46 以下是那个洲的地图?----南美洲。
世界上风浪最大的海区——好望角海区好望角海区概述好望角的名称起源于葡萄牙语,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绝对位置位于34°S,18°E处。
相对位置上看,好望角常被误认为是非洲大陆最南端,然而距离其东南偏东方向约150km、隔佛尔斯湾而望的厄加勒斯角才是实至名归的非洲最南端,北距南非大城市开普敦52千米。
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最初称为“风暴角”。
(好望角)“好望角”一名的由来有着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有两种:一说为葡萄牙探险家迪亚士1488年12月回到里斯本后,向国王陈述了“风暴角”的见闻,国王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到达梦寐以求的印度,因此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另一种说法是达伽马自印度满载而归后,当时的葡王才将“风暴角”易名为“好望角”,以示绕过此海角就带来了好运。
通过以上两则传奇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古往今来好望角之所以得到人们关注,与经过海区的国际远洋航行密不可分。
古代的好望角是西方探险家通往富庶东方的主要航道,故改称好望角;近代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来往于亚欧之间的船舶都经过好望角。
目前特大油轮仍无法进入苏伊士运河,还需取此道航行。
所以好望角的风浪才会成为“众矢之的”。
南非的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
随着大吨位货船、的增多,这里的通航密度正日趋增加。
鉴于航海与航运的需求,该区域的气象与海况也受到了航海者的广泛关注。
世界著名的瑞典埃塞尔特制图公司在它的出版物上曾将南纬40°-50°描述为“咆哮西风”带。
地处南纬35°的好望角一带恰好与西风带毗邻,是恶劣气象的直接受害者。
(好望角在“地理大发现”航海路线中的位置示意图)2好望角为何风高浪急?好望角海区得名于人们对它风平浪静以利航行的美好愿望,然而这片海域并不如同它名称这般带来好运,终年不息的狂风和巨浪是好望角海区的地理特色,给往来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大量船只带来巨大威胁。
对流层风速分布流层风速分布指的是对流层中风速的空间分布情况。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位于地面以下约8-16公里处,有着激烈的物理与化学变化。
风速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地形、气候和季节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导致风速在不同地区和时间上都表现出较大的变化。
下面我们将从全球范围、区域尺度以及局地尺度分别来讨论流层风速分布。
全球范围上,流层风速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根据气象学原理,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导致风在北半球向右偏转(顺时针)而在南半球向左偏转(逆时针),这就是所谓的科氏力。
在赤道地区,地球自转速度最快,科氏力最大,所以这个地区的风速较小。
而在中纬度地区,冷暖空气在相互作用下形成普遍的西风带,这些西风带是全球高空急流的主要产生区域。
在南纬30度和北纬60度之间,存在着漂流气体西风带,风速很快,有时高达每小时100多公里。
此外,在赤道附近存在着副热带高压,高空风速相对较小。
这种全球范围的风速分布特点使得赤道气候区与极地气候区存在明显的差异。
区域尺度上,流层风速分布更加复杂,受到地形、气候和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在山脉地区,由于地形的影响,风速分布存在明显的变化。
在山脉的背风面,受到山脉挡风作用,风速较小。
而在山脉的迎风面,风速则较大。
这种大尺度的地形影响称为山间谷流,是地形风速分布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气候和季节变化也会对流层风速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季风区域,风速在季风的季节里会有显著的增大。
局地尺度上,流层风速分布往往受到一些特定地理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例如,在海岸附近,由于海陆风系统的相互作用,风速分布会有较大的变化。
当海洋气流从海面吹向海岸,由于地面的摩擦力,风速会变小。
而当陆地上的气流从地面吹向大海,风速会增大。
此外,也有许多年内、日内、甚至小时内风速分布变化很大的情况。
例如,当地面受到强烈日照时,由于辐射冷却效应,地表周围的空气会下沉,形成锋面风。
总结起来,流层风速分布受到全球气候系统的控制,同时也受到地形、气候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是哪里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是哪里?想知道吗?想更加了解吗?现在就让小编来给你细细道来。
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答: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是南极。
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根据地球旋转方式决定的最南点。
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
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2016年1月11日,科学家表示,从南极断裂的最大型冰山在融入南冰洋时,对减慢全球变暖速度起到了出人意料的帮助。
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南极概况南极,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面积:总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
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 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
南极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
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
面积1 018万平方千米。
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
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2016年1月11日,科学家表示,从南极断裂的最大型冰山在融入南冰洋时,对减慢全球变暖速度起到了出人意料的帮助。
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方南极定义中文字面上,南极就是地球的最南端。
而实际上又有南极洲、南极点、南极大陆、南极地区、南极圈等多种含义。
而地理学上的南极为南地极和南磁极。
南极南极:指南极点,即南纬90°。
世界上最大的风推荐文章世界上最长的裙子热度: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什麼大陆热度:车祸是世界上最大的灾难热度:世界上最大一次车祸热度: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热度:大自然千变万化,我们每天都在感受着它神奇的力量。
也许上一秒还风平浪静,下一秒却能狂风乱起。
风可大可小,那么世界上最大的风有多少级,最大的风又在哪里呢?店铺告诉你。
风级划分树叶不动,无风,0级风,风速(米/秒)0-0.2树叶略动,软风,1级风,风速(米/秒)0.3-1.5树叶动有微响,软风,2级风,风速(米/秒)1.6-3.3细小的树枝连也摇动不息,微风,3级风,风速(米/秒)3.4-5.4小树枝摇动,和风,4级风,风速(米/秒)5.5-7.9大树枝摇动,清劲风,5级风,风速(米/秒)8.0-10.7整棵树摇动,强风,6级风,风速(米/秒)10.8-13.8小树枝折断,疾风,7级风,风速(米/秒)13.9-17.1大树枝折断,大风,8级风,风速(米/秒)17.2-20.7小树被吹倒,烈风,9级风,风速(米/秒)20.8-24.4碗口粗的树木被吹倒,狂风,10级风,风速(米/秒)24.5-28.4大树被吹倒或连根拔起,暴风飓风,11-12级风,风速(米/秒)大于28 风级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陆上很少见风力最大的地区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
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
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南极不仅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
那里平均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有300天,年平均风速19.4米7秒。
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
全球风力最强的四个地方地球上许多地方都声称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劲的.科学家们的意见也不尽相同,主要原因在于风力测量的具体方法不同以及风力强劲与否的标准不一。
在“世界风力之最"所有的竞争者中,以下四个地方是最为著名、最令人注目的:1.澳大利亚巴罗岛:巴罗岛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线附近。
这座小岛曾经经历过多次强风的侵袭。
1996年4月10日,一个无人气象台监测到一股时速达408公里的强阵风。
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显示,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强阵风。
气象专家认为,这股极端阵风的背后驱动力应该是“奥利维亚”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一种旋转的风暴.当暖湿气流从洋面上升起时,就会形成一个低压区,从而导致热带气旋的出现.这种强大风暴,如果出现于南太平洋上,则被称为“旋风”;如果出现于北太平洋上,则被称为“台风”;如果出现于大西洋上,则被称为“飓风”.“奥利维亚”旋风可能生成过最强劲的短时阵风,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是已知最强大的气旋。
更好的测量方式应该是测量持续风速。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这种测量方式测量出的冠军应该是1961年的“南茜"台风。
“南茜”台风形成于太平洋上空,袭击日本时造成170多人死亡。
据报道,“南茜”台风持续风速高达每小时346公里。
不过,有气象学家质疑这一数字被高估了.2。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龙卷风是一种旋转的气柱,从雷暴云底部一直延伸到地面之上。
根据设在俄克拉荷马州诺曼的美国国家强风暴实验室的说法,“龙卷风是所有大气风暴中最为猛烈的一种。
”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这种天气现象,其在美国特别常见,出现频率远高于世界其它地方。
尤其是在美国东南部诸州,那里被称为“龙卷风谷”。
2011年4月27日,24小时内共形成了207个龙卷风。
世界气象组织记录到的风速最高的龙卷风就发生于俄克拉荷马州,即1999年5月3日,发生于克里克桥附近的龙卷风风速高达每小时302英里(约合每小时486公里)。
尽管这些风暴能够吹出超强风,但它们通常不会持续太久。
世界上最大的风浪区在哪里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风浪区在哪里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风浪区吧!
世界上最大的风浪区——非洲的好望角
以气候恶劣、海浪滔天闻名的好望角,是来自印度洋的莫三比克-厄加勒斯(Mozambique-Agulhas)暖流,与来自南极水域本吉拉洋流相汇合之处。
青草与矮灌木植物是此一岬角的特殊景物,也是此一半岛南端好望角自然保护区(建于1939年)的一部分。
世界上最大的风浪区是好望角,其在非洲西南端,地处南纬34°21’东经18°30′,北距开普敦52公里。
正处于南半球盛行西风带上。
周围海域常刮11级西风,气象学中称为咆哮西风。
6—7米高的海浪,每年达110天之多,十几米高的海浪亦屡见不鲜。
海浪能把上万吨的巨轮轻而易举地推上海岸,把十几吨重的岩石,象皮球一样拋起20多米。
该海区为世界最大的风浪区。
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约1450—1500)率探险队经此,被风浪吹至好望角,遂称该角为“风暴角”。
后葡萄牙另一航海家达•伽马(约1469—M24)于1497年绕过风暴角抵富庶的东方,以后改风暴角为“好望角”。
强劲的西风急流掀起的惊涛骇浪常年不断,这里除风暴为害外,还常常有“杀人浪”出现。
这种海浪前部犹如悬崖峭壁,后部则像缓缓的山坡,波高一般有15-20米,在冬季频繁出现。
还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当这两种海浪叠加在一起时,海况就更加恶劣,而且这里还有一很强的沿岸流,当浪与流相遇时,整个海面如同开锅似的翻滚,航行到这里的船舶往往遭难,因此,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
世界风力级别划分标识
风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了主流。
了解风力级别的划分标识对于风力发电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世界风力级别划分标识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进行划分的。
根据风速的不同,将风力分为六个级别,分别为:
1. 风速小于1.5米/秒的级别为0级;
2. 风速在1.5~3米/秒之间的级别为1级;
3. 风速在3~5.5米/秒之间的级别为2级;
4. 风速在
5.5~8米/秒之间的级别为3级;
5. 风速在8~10.5米/秒之间的级别为4级;
6. 风速在10.5~12.5米/秒之间的级别为5级;
7. 风速大于12.5米/秒的级别为6级。
在实际风力发电的过程中,不同的风力级别会对风机的产能和运行状态产生影响。
对于风力发电厂的设计和运营管理,需要根据风力级别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保证风机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电。
了解世界风力级别划分标识,对于风力发电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士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全球风力最强的四个地方
地球上许多地方都声称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劲的。
科学家们的意见也不尽相同,主要原因在于风力测量的具体方法不同以及风力强劲与否的标准不一。
在“世界风力之最”所有的竞争者中,以下四个地方是最为著名、最令人注目的:
1.澳大利亚巴罗岛:
巴罗岛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线附近。
这座小岛曾经经历过多次强风的侵袭。
1996年4月10日,一个无人气象台监测到一股时速达408公里的强阵风。
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显示,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强阵风。
气象专家认为,这股极端阵风的背后驱动力应该是“奥利维亚”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一种旋转的风暴。
当暖湿气流从洋面上升起时,就会形成一个低压区,从而导致热带气旋的出现。
这种强大风暴,如果出现于南太平洋上,则被称为“旋风”;如果出现于北太平洋上,则被称为“台风”;如果出现于大西洋上,则被称为“飓风”。
“奥利维亚”旋风可能生成过最强劲的短时阵风,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是已知最强大的气旋。
更好的测量方式应该是测量持续风速。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这种测量方式测量出的冠军应该是1961年的“南茜”台风。
“南茜”台风形成于太平洋上空,袭击日本时造成170多人死亡。
据报道,“南茜”台风持续风速高达每小时346公里。
不过,有气象学家质疑这一数字被高估了。
2.美国俄克拉荷马州:
龙卷风是一种旋转的气柱,从雷暴云底部一直延伸到地面之上。
根据设在俄克拉荷马州诺曼的美国国家强风暴实验室的说法,“龙卷风是所有大气风暴中最为猛烈的一种。
”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这种天气现象,其在美国特别常见,出现频率远高于世界其它地方。
尤其是在美国东南部诸州,那里被称为“龙卷风谷”。
2011年4月27日,24小时内共形成了207个龙卷风。
世界气象组织记录到的风速最高的龙卷风就发生于俄克拉荷马州,即1999年5月3日,发生于克里克桥附近的龙卷风风速高达每小时302英里(约合每小时486公里)。
尽管这些风暴能够吹出超强风,但它们通常不会持续太久。
3.南冰洋:
由于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不均衡,因此地球上形成了数个巨大的风带。
在南北纬30度以内,属于低纬信风带;在南北纬大约40度以上,属于中纬西风带;到南北纬大约60度以上,则属于极地东风带。
问任何一个经常环球航行的水手,他们都会告诉你,世界上风暴最猛烈的海洋非南冰洋莫属。
南冰洋的纬度经常被标记为“怒吼”、“狂暴”、“尖叫”等等级。
与北半球不同,南冰洋上的西风不会受到陆地阻挡,因此可以持续加速。
这就意味着,它们能够达到每小时100英里(约合每小时161公里)以上。
4.南极洲:
南极洲的风与众不同,那里盛行下降风。
这种下降风是由严寒的气候条件与大陆地貌共同促成的。
英国剑桥大学“英国南极考察”项目组科学家约翰-金解释说,“在南极,尤其是在南极寒冬期,地表温度持续下降,导致在地表形成一个寒冷、密集空气形成的薄层。
由于南极本来就是圆拱形的,因此基本地形就是地势中心高,向海岸方向逐渐降低。
风向也是如此。
由于地球的自转,下降风不会直直地向下吹,而是相应地偏向左。
”
从1912年2月到1913年12月,科学家在南极丹尼森角监测风速。
直到如今,丹尼森角仍然被认为是地球上风力最强的海平面监测站。
被监测到的最强风发生于1913年7月6日,风速高达每小时153公里。
根据广泛运用的“蒲福氏风级”标准,丹尼森角的平均风速应属于大风级。
曾经带领科考队前往丹尼森角探险的科学家道格拉斯-莫森描述道,“暴风一年到头持续猛吹,气候没有任何改观。
一个飓风盘旋了长达数周时间。
”
超强的风力和零下的气温意味着很难测量这种下降风的风力。
比如,暴风经常摧毁监测设备,甚至会将固定有监测设备的桅杆吹断。
即使偶尔出现较为温和的阵风的情况,螺旋桨
式风速计或杯式风速计都有可能被立即冰封。
约翰-金认为,“使用超声波风速计或许可行,因为它们没有任何移动的部件,而且可以被加热,以避免出现被冰冻的尴尬。
但是,如果空气中存在高吹雪,这些方法或许不行。
总之,在南极测风速充满了挑战。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