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技术状况的不解体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45
汽车动力性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一、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汽车动力性是汽车在行驶中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最大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能力,是汽车的基本使用性能。
汽车属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
这是因为汽车行驶的平均技术速度越高,汽车的运输生产率就越高。
而影响平均技术速度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汽车动力性。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里程的增长,公路路况与汽车性能的改善,汽车行驶车速愈来愈高,但在用汽车随使用时间的延续其动力性将逐渐下降,不能达到高速行驶的要求,这样不仅降低了汽车应有的运输效率及公路应有的通行能力,而且成为交通事故、交通阻滞的潜在因素。
因此,在交通部1990年发布的13号令中,特别要求对汽车动力性进行定期检测。
动力性检测合格是营运汽车上路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条件。
1995年交通部为了提高在用汽车的技术性能,发布了JT/T198-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将动力性作为第一项主要性能进行评定。
另外早在1983年国家颁布的GB3798《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第2.6项中对汽车大修后的加速性能规定了最低要求,这都说明了国家对在用汽车动力性的重视。
汽车检测部门一般常用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最大爬坡度、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功率作为动力性评价指标。
TOP(km/h)amax最高车速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在风速≤3m/s的条件下,在干燥、清洁、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能够达到的最高稳定行驶速度。
TOP2.加速能力t(s)汽车加速能力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
通常用汽车加速时间来评价。
加速时间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在风速≤3m/s的条件下,在干燥、清洁、平坦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由某一低速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1)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亦称起步换档加速时间,系指用规定的低档起步,以最大的加速度(包括选择适当的换档时机)逐步换到最高档后,加速到某一规定的车速所需的时间,其规定车速各国不同,如0-50 km/h,对轿车常用0-80 km/h,0-100 km/h,或用规定的低档起步,以最大加速度逐步换到最高档后,达到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其规定距离一般为0-400m,0-800m,0-100Om,起步加速时间越短,动力性越好;(2)超车加速时间亦称直接档加速时间,指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预定车速开始,全力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超车加速时间越短,其高档加速性能越好。
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 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总和。
如外观尺寸、功率、油耗、车速、转速。
2. 汽车故障: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如不能起动、不能行驶。
3. 汽车工作能力:汽车按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性能指标,执行规定功能的能力。
4. 故障现象:故障的具体表现。
5 .汽车诊断:在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原因进行的检测、分析与判断。
6. 诊断参数:供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参数。
7. 诊断标准:对汽车诊断的方法、技术要求和限值的统一规定。
8. 诊断规范:诊断作业技术要求的规定。
9. 诊断周期:汽车诊断的间隔期。
10. 汽车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进行的检查和测量。
二、选择题1. 在不解体(或仅拆卸个别小件)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故障原因,进行的检测、分析和判断是(B )A:汽车检测B:汽车诊断C:汽车维护2.(A)是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进行的检查和测量。
A:汽车检测B:汽车诊断C:汽车维护3. 发动机功率和汽车的驱动力等属于汽车诊断参数中的(A )类。
A:工作过程参数B:伴随过程参数C:几何尺寸参数4. 异响、振动和温度等是属于诊断参数中的(B )类。
A:工作过程参数B、伴随过程参数C:几何尺寸参数5. 配合间隙和自由行程等是属于诊断参数中的(C )类。
A:工作过程参数B:伴随过程参数C:几何尺寸参数6. 当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和有效转矩低于额定值的(B)时,说明汽车的动力性变差。
A:90% B:75% C:50%7. 国产汽车的二级维护周期在(B )范围。
A:1200~2000㎞B:10000~15000㎞C:50000~80000㎞8. 可以作为汽油机供给系的诊断参数的是(A)。
A:喷油器喷油压力B:车轮侧滑量C:车轮前束值9. 当诊断参数测量值处于(A)范围内时,表明诊断对象技术状况良好,无需维修便可继续运行。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教案6优点:所用仪器轻便,测功速度快,方法简单,用小巧的无负荷测功仪就车检测即可。
对于汽车使用单位.经常需要在不解体条件下进行就车试验测定发动机功率。
缺点是测功精度较低。
二、无负荷测功原理及测试方案☐负荷特性:转速不变,发动机性能参数数值随节气门开度变化规律。
☐速度特性:节气门开度一定,发动机性能参数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按测功原理,无负荷测功可分为两类:1. 用测定瞬时角加速度的方法测定瞬时功率;2. 用测定加速时间的方法测定平均功率。
1、用测定瞬时角加速度的方法测定瞬时功率根据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发动机有效转矩与角加速度间的关系为2. 用测定加速时间的方法测定平均功率根据动能原理,发动机无负荷加速过程中,其动能增量等于发动机所作的功。
即上式表明,加速过程中,发动机在某一转速范围n1~n2内的平均功率与加速时间成反比。
这样,测某转速范围的平均功率,实质上就成为测定该转速范围加速时间的问题。
n1—n2加速时间越长,表明发动机的功率越小dtdnn C P e ⋅⋅=1TJ T A P em ∆-⋅⋅=∆=212221ωωTC P em ∆=210003021212222n n J C -⋅⎪⎭⎫ ⎝⎛⋅=πn1—n2加速时间越短,表明发动机的功率越大无负荷测功仪按其测功原理可分为两种测试方案:测瞬时加速度方案和测加速时间方案。
1.测瞬时加速度方案是一种通过测量加速过程中某一转速的加速度从而获得瞬时功率仪器方案。
按这一方案设计的仪器,由传感器、脉冲整形装置、时间信号发生器、加速度计算器和控制装置、转换分析器、转换开关、功率指示表、转速表和电源等组成.其方框图如图所示。
图测瞬时加速度方案的框图1. 传感器;2. 整形装置;3. 时间信号发生器;4. 加速度计算器和控制装置;5. 转速分析器;电磁感应式传感器装在离合器壳体上的一个特制的加工孔内,与飞轮齿圈气缸压缩压力的波动引起了起动机起动工作电流的波动,电流波动的峰值与气缸压缩压力成正比。
不解体obd技术参数
1.概述
汽车诊断(Vehicle Diagnosis)是指对汽车在不解体(或仅卸下
个别零件)的条件下,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的
检查。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汽车诊断技术已经由早期依赖于有经验的维修人员的“望闻问切”,发展成为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快速、安全、准确的不解体检测。
为了满足美国环保局(EPA)的排放标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汽车制造商开始采用电子控制燃油输送和点火系统,并发现配备空燃比控制系统的车辆如果排放污染超过管制值时,其氧传感器通常也有异常,由此逐渐衍生出设计一套可监控各排放控制元件的系统,以在早期发现可能超出污染标准的问题车辆。
这就是车载诊断系统(On-Board Diagnostics,缩写为OBD)。
OBD系统随时监控发动机工况以及尾气排放情况,当尾气超标或发动机出现异常后,车内仪表盘上的故障灯(MIL或检查发动机灯(Check Engine)亮,同时动力总成控
制模块(PCM)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通过一定的程序可以将故障码
从PCM中读出。
根据故障码,维修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
OBD-II是20世纪90年代推出的新的ODB标准,几乎提供
了完整的发动机控制,并监控底盘、车身和辅助设备,以及汽车的诊断控制网络。
2.汽车诊断接口
OBD-II的规范规定了标准的硬件接口--16针(2x8) 的J1962插座。
OBD-II 接口必须在方向盘2英尺范围内,一般在方向盘下。
SAE的J1962定义了OBD-II接口的引脚分配如下:。
汽车发动机维修内容摘要:对于汽车来说,发动机是最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汽车的心脏,很多故障都来源于此。
此文就对一种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给出具体的故障排除方法。
虽然我不是很专业,但经过查阅大量资料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故障分析,故障排除一、引言发动机是复杂的机电设备,由机、电、液等不同的子系统组成。
因此,要求各个子系统和机构之间协调配合,任何一个部分或几部分工作不良或相互影响时都会造成故障的发生。
因此在发动机不解体的情况下,对所发生的故障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是非常必要的。
通常的故障分析方法是根据故障征兆和故障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推理得到的,但对于具有复杂结构的发动机来说,这种因果关系一般并不是确定的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而是表现为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导致这种不确定性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因素是诊断对象的复杂性、测试手段的局限性、知识表达的不精确等。
本文对大众汽车发动机不同部位的故障分析方法和常用的一般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对一种发动机不能启动的故障,给出具体的故障排除方法。
二、大众汽车发动机故障分析(一)大众汽车发动机故障分类大众汽车发动机故障可以分为两类, 即确定性故障和非确定性故障。
确定性故障是指故障现象与故障原因之间有确定的因果关系, 非确定性故障即这种因果关系不明确。
确定性故障多属于发动机的功能性故障, 即故障发生后发动机不能继续完成本身的功能, 或伴随着某些功能丧失和不完善, 如发动机不能起动、低压电路故障等, 它们的特点是根据一个或几个故障现象就能确定一个或几个故障部位。
确定性故障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故障, 是指发动机功能子系统的常见故障;另一类是常见综合性故障, 它是指具有明显征兆的, 且故障引发部位与原因涉及到发动机机械部分、油路、电路等多个系统的综合性故障。
对于确定性故障, 驾驶员可以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直观感觉到故障的存在, 维修人员也可以根据发动机某些功能的丧失来确定需要排查的项目。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rts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主要测试项目不同的燃料配对着不同的燃料供给系统,这些不同的燃料供给系统可以配对出不同的多种柴油机,所以在检测的方法、内容与汽油机虽然有些相同之处但仍旧有许多的不一样的地方。
利用QFC-5微型机发动机在发动机不解体的情况下能够综合测试检验出柴油机的综合参数,这个仪器能够以多种的形式对柴油机机内的各缸高压油管的压力波和喷油器针阀升程波形进行准确定量的测量,在准确测量出喷油器针阀开启的压力、关闭的压力、喷油提前角的同时进行异响分析和配气相位的测量。
①通过观察压力波形。
可以发现各缸内高压油管的压力变化波形,波形大多以多缸平列波、多缸并列、单缸选缸波和全周期单杠波的形式呈现。
②通过观察针阀升波的情况,观察到针阀升程和喷油泵凸轮轴转角的相应关系和高压油管中压力变化的对应关系。
③通过观测异常的喷射情况,可以观测到喷油器间断喷射、二次喷射和停喷。
④通过检测瞬态压力,检测出各缸高压油管内的残余压力、最高的压力和喷油器针阀开启和关闭时的压力。
⑤检测各缸的油量的一致性,误差小于2ml 。
⑥通过供油来检测1缸供油的提前角和各缸供油的间隔角,两角之间的误差应小于1°凸轮轴转角。
⑦检测转速。
喷油泵和喷油器的工作状态决定于柴油机的工作性能。
喷油泵和喷油器的工作状态通过高压油管的压力变化情况和针阀改变的程度表现。
所以,运用示波器可以很好地表现出高压油管的压力和喷油泵凸轮轴转角的变化量,喷油器针阀升程和喷油泵凸轮转角的变化,通过这些变化量能够判断出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2柴油机供油系统检测供油的运行方式决定着供油系统是否故障与供油系统的结构,供油系统诊断所需要的信号大多来源于高压油管的油压信号。
例如,如果喷油泵的柱塞磨损,燃油的泄漏量会增多,必然会使喷油压力波曲线的上升斜率变小,喷油最大的压力下降,喷雾的质量变坏。
因为供油的滞后,使后期的燃烧并不完全,柴油机的转速就必须比正常的状态下多。
《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之一,其功能在于培养选择机电维修方向的学生在从事汽车检测和维修工作中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关注学生素质和职业岗位认知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汽车性能检测的原理、方法、标准及汽车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
掌握现代汽车故障波形分析、数据流分析、故障码读取等先进诊断方法,并初步具备分析故障、诊断故障及排除故障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1.熟悉汽车检测内容、原理和方法2.熟悉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3.掌握汽车一般故障的诊断方法4.能够使用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汽车性能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三、参考学时 144学时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五、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1.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主讲教师在现场讲解并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这种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了教、学、做合一,手、脑、机并用的效果。
2.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动思考,自动作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归纳、提炼,开发几个典型工作任务。
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最终到完成任务的成果,并通过展示和评价。
通过实施这样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整个教学围绕工作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引导学生自动思考,自动作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3.典型案例教学法——启发思维、激励情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每一个典型的、针对性强的、真实的案例,把相关的基础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深刻、形象、牢固的记忆,对启发思维、激励情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浅谈汽车技术状况鉴定方法及内容摘要:所谓汽车技术状况鉴定是指通过感官和运用检测设备对汽车的外观、内饰情况,各个总成和部件的完好情况,整车的各项使用性能等进行评估。
汽车的技术状况的鉴定,也是确保车辆在可靠性、动力性、经济型、安全性、排放性能等方面有良好状态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汽车技术状况鉴定汽车经过长期使用后,技术状况会逐渐变坏,动力性能下降,经济型变差,可靠性降低,排放超标和故障率上升等,有关零、部件也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腐蚀、疲劳、变形、老化、断裂等损坏,从而导致汽车状况变差,于此同时还会相继出现外观症状,如车身歪斜不正,车身或驾驶室的覆盖件变形,油漆脱落和腐蚀等,严重影响车容,车貌和企业形象,零、部件的疲劳、老化、断裂、变形还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状况鉴定是检查、测试、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活动的组成,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人工经验诊断法;另一种是利用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
一、鉴定方法1、人工经验鉴定法它是通过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鉴定评估人员,凭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汽车不解体或局部解体情况下,借助简单工具,用肉眼观察、耳听、鼻嗅、手摸、脚踏等方法,百年检查边分析,进而对汽车技术状况做出评判的一种方法。
优点:资金投入少,不需要专用的仪器设备和专门的场地,见效快方便实用;缺点:鉴定的准确性差,不能定量分析,要求鉴定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现代仪器设备鉴定法是指汽车在不解体的情况下,用专用仪器设备来检测鉴定汽车及其各总成部件的工作情况,为分析和判断汽车技术状况提供定量依据。
优点:准确度高,能定量分析;缺点:投资大,需要有专门的场地和检测设备,设备操作人员需要专业的培训,检测成本高,是诊断和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上述两种方法可交替使用,而人工经验鉴定法应用较为普遍,特别在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二手车交易场所应用极为广泛。
二、鉴定的内容汽车鉴定主要是对汽车的静态和动态的检查。
1.汽车静态的检查汽车静态检查主要是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一般是通过目测来进行,目测检查通常只作为定性分析,而定量分析则要通过借助一般的通用仪器设备来进行。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2、: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进行的检查和测量。
3、分析和判断。
4、5、与状态、防雨密封性等多种技术性能的组合。
6、评价工作并提供检测数据、报告的社会化服务机构。
第二章1、2、给发动机加上一定的模拟负荷测定发动机功率的一种方法。
3、力而加速运转,通过测量发动机的加速性能来确定其发出瞬时功率大小的方法。
4、气缸压缩压力:是指四冲程发动机压缩终了时的压力。
5、第三章1、:踏板踩下一定行程而离合器尚未分离,此时的踏板高度与踏板在自由状态时的高度之差,亦即是克服间隙所许有的踏板行程。
2、3、4、:同一轴两端车轮轮辋内侧轮廓线的水平直径的端点为等腰梯形的顶点,等腰梯形前后底边之差。
5、:在过车轮轴线且垂直于汽车支撑平面的平面上,车轮轴线与水平线所夹的锐角。
第四章1、:标准环境状态下,制造厂根据发动机用途和特点,在规定的额定转速下所规定的总功率。
第一章1、汽车检测按检测目的分为检测和2、汽车技术状况的的诊断是由检查、测量、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其基本方法主要分为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自诊断。
3、诊断参数包括:和。
4、汽车诊断参数标准可分为和。
5、诊断参数标准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6、选择诊断参数的原则包括诊断参数的、、。
7、汽车检测站按服务功能分类,可分为三种。
第二章1、发动机技术状况变化的主要外观症状有:,,电以及运转中有异常响声等。
2、动态测功是指发动机在和等均为变动的状态下,测定其功率的一种方法。
3、评价发动机气缸密封性的指标有、和。
4、对发动机密封性的检查方法有、5、点火系常见故障有缺、、等。
6、传统汽油机点火系的主要诊断参数有压值。
7、供油示波器可用多缸、、、等形式显示多缸发动机的供油波形。
8、发动机润滑系的常见故障有、、等。
9、发动机冷却系的常见故障有发动机、等。
10、发动机的异响与、、、11、检测汽油机进气歧管真空度,可以表征和的密封性。
汽车发动机大修前的质量检验根据视情修理的原则,为防止提前大修造成浪费,应该在决定进行发动机大修前应进行相应的检查工作,进一步确定发动机是否需要大修及发动机的技术状况。
标签:发动机;大修;质量;检验汽车发动机总成的基础件和主要零部件磨损、变形和产生裂纹,将使发动机的技术性能下降,故障率增加。
因此,应将发动机解体,镗磨气缸、磨削曲轴或更换发动机损伤零件等,恢复其技术状况。
现在轿车的发动机在进行大修工作时,一般以更换零件为主,这样既能保证大修质量、延长质保里程,又缩短了發动机大修时间。
以更换零件为主的发动机总成大修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一、测量气缸压力评价气缸密封性的主要参数有气缸压力、气缸漏气率、曲轴箱窜气量、进气歧管真空度等。
根据热力学的有关结论,气缸压力与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平均指示压力有直接关系。
气缸压力是评价气缸密封性最为直接的指标,并且由于所用仪器简单,测量方便,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气缸压力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密切相关。
将气缸压力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便可判断出气缸与活塞的磨损情况、气门密封性的好坏及气缸垫是否损坏等。
气缸压力达不到标准值的75%时,应进行发动机大修。
二、测量发动机功率发动机功率直接反映发动机的动力性,可使用无负荷测功仪或发动机综合检测仪检查。
检测条件为:发动机温度在80℃以上,点火系统、供油系统正常。
当功率测量值小于额定值的75%时,应进行发动机大修。
三、检查发动机异晌发动机有异常声响表明发动机有故障,可用异响检测仪检查或人工判断。
根据发动机异响产生的部位、工况及温度对异响的影响,异响的声调、频率、声质和强度等,确定故障原因。
发动机典型异响包括:活塞销异响、活塞敲缸异响、连杆轴承异响、曲轴主轴承异响、气门异响等。
一般异响检测仪均带有示波器,具有显示发动机异响振动波形的功能。
常见发动机异响故障波形如图2所示,检测方法应参照异响检测仪使用说明。
四、测量进气歧管真空度进气歧管内的真空度随节气门开度的大小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