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上地球之巅练习题及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练习题及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练习题及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练习题及答案

登上地球之巅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训练。

1.本文作者郭超人是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曾担任过前任新华社长。

2.给加点字注音。

①砭( biān )骨②崔巍(wēi) ③匍匐(fú ) ④缭绕(liáo )

3.解释词语。

①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④养精蓄锐: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

②履践:踩踏。⑤窒息: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③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⑥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1)他用双手(插 )进岩缝,脚尖(蹬 )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 )地上升。

A.伸踩一点一点 B、插蹬一点一点

C.抓踩一寸一寸 D、插蹬一寸一寸

(2)即使有完美的体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B )不足忍受砭骨的大风雪,(C )不敢履践崔巍悬岩的边沿,(A )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侵袭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

A.意志 B、勇气 C、神经

5.按照时间顺序,将下列描写景色的句子排列顺序(3;2;1;5;4. )

①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②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③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④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⑤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二、能力提高:课文阅读。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 )。王富洲、屈银化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我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 )了。

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但这时风也渐渐变小了,这对攀上顶峰十分有利。例子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王富洲首先开口说:“同志们,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攻克主峰的任务。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虽然可能发生危险。但是我们能后退吗?”

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地回答:“继续前进!”

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 )而( )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

1.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合适的词语。(B C )

A.外形高大大胆果断 B、轮廓低矮果断大胆

C.轮廓低矮大胆果断 D、外形高大果断大胆

2.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中都有环境描写,其作用一样吗?

答:作用不一样。第一段主要描写他们面对的困难,可第二段不但写了面对的困难还描写了他们马上就要到达目的地。

3.“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你能猜一猜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吗?请你写一段心理描写,模拟他们的心理活动。

答:“如果继续前进,就可能因缺氧而死亡;如果不继续前进,就半途而废,也对不起牺牲的同伴。”

三、课外文段阅读。

眨眼功夫,老董被冲到了二百米开外的大转弯处,远远望去,他似乎停在了岸边,好久不见动弹。站在沙洲上的李岚急得哭了起来,李旗大姐不知所措地一个劲喊“怎么办”。我二话没说,卸下背包,脱去衣裤,借着助跑的力量扑向激流,挣扎着向对岸游去,激流将我向下冲了十几米,我第一次努力试图抓住对岸凸出的大石头, 由于石头太光滑, 未能奏效. 激流又将我裹下了十几米, 经第二次努力我死死抓住一凸出的石角,爬上了对岸.

我上岸后,急速地向老董停留地点跑去,到跟前才发现, 老董并不是在岸边, 而是在一支流河道的内侧, 他只是抱住了一块大石头停了下来, 此刻, 他正拖着沉重的背包往河道内侧的沙舟岛上靠. 老董登陆的沙舟不足20平方米, 远远看去, 他正在寒风中, 颤颤巍巍地整理背包, 我拼命打手势呼喊,他也不理睬. 此时老董在近零度的水中已侵泡了十几分钟,体温已下降了许多, 似乎都有点支持不住了, 他在沙舟上铺上防潮垫, 盖上浸透水的睡袋恢复体温. 对而岸上的我,也难忍寒冷的袭击,脱去湿淋淋的内衣,赤裸裸地趴在冰冷的卵石上避风, 这样我也坚持不了多久, 又爬起来沿着河床来回狂奔.

李旗、邓辉、兮兮、胡禅、刘馨、杨华六人拉着手一字型地向河中走去。我一看情况不妙,一边挥手一边向渡河点奔跑,企图阻止这一自杀的举动,但他们似乎什么都没听见。刚下水不久,冰冷刺谷的河水没到膝盖,尽管移动缓慢,六人还是渐渐靠近对岸的拐弯处。可是仅当李旗离岸边只有几步之遥时,她一脚踏入了水沟中,整个人被冲倒在水里。大家急忙转身,试图将李旗拉出来。此时的水位已在不知不觉中涨了起来。转身之后浪已击过大腿。体重最轻的兮兮立刻被冲得飘了起来,俯跌入水中。胡禅早有防备,紧紧将她拉住。此时,为了不把后面的队员带倒,李大姐毅然松开了结组,被卷入了激流之中。这时我也赶到了渡河的石角处,仅仅差一手距离,没将李大姐抓住。李大姐背着大包,背朝水流的方向顺流漂去。我发疯似的沿着河岸奔跑,和李大姐并排相距只有几米的距离,我边跑边大声呼喊着让李大姐弃包,此刻,从李大姐痛苦的脸上可以看出,她已经完全绝望了,只是口中念叨着“我没办法……我手动不了……”。李大姐被水冲了100米后,河道来了个90度的大转弯,借水流的力量,李大姐瞬间被激流冲到了岸边。我当机立断跳入水中,一把抓住李大姐的背包

带,我俩被激流冲了十几米,幸好我脚下蹬住了一个大石头停了下来,我艰难地爬上岸,将李大姐从水中捞了出来,再晚一步,前面几米就进入了主河道,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水中的胡禅因为用力地拉着兮兮,也被带倒在水里,但他用尽全身力气将兮兮的头托出水面,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岸上的李诚跳入水中,和杨体裁、胡禅一道才将兮兮救上了岸。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动弹( ) 膝盖( )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毅然:

当机立断:

3.这次探险活动面临了那些困难,请你结合文中的语句列举几条。

4.在这次活动中队员们表现出的团结互助的精神非常让人感动,请你在文中划出至少四处能表现他们团结互助的语句。

5.结合文章内容,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团结互助是探险队员必备的素质。

四、引申运用。

我们人类有史以来总是不间断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险活动并经常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如今年(2002年)北大山鹰社在登山活动中就有几名同学罹难。你认为作为大学生,未来的人才.他们这样做有价值吗,谈谈理由.试就人是否应该具备探险精神写一篇文章,并与同学交流一下看法。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信息检索考题及答案

一、单选 1、报道范围主要为能源方面的科技报告为( D、DOE)。 2、(C报纸)是出版周期最短的定期连续出版物。 3、( A学术论文)是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毕业生为获取学位而撰写的。 4、了解各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政策的重要信息源是(B政府出版物) 5、年鉴属于下列哪一类别(D三次信息) 6、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图书)。 7、下列文献中属于一次信息的是( A专利说明书) 8、以下各项属于二次信息的是( A 索引) 21、(D 漏检率)是指未检出的相关信息量与检索系统中实际与课题相关的信息总量的比率。 22、《四级英语阅读与完型填空》这本图书在中图法体系中的分类号可能是(D、H319 )。 23、布尔逻辑表达式:在职人员NOT(中年AND教师)的检索结果是(A检索出除了中年教师以外的在职人员的数据) 24、布尔逻辑检索中检索符号“OR”的主要作用在于( B提高查全率)。 25、根据一定的需要,将特定范围内的某些文献中的有关知识单元或款目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并指明出处,为用户提供文献线索的一种检索工具是(C索引)。 26、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整本书、整篇文章中的任意内容查找出来的检索是(A全文检索) 27、截词检索中,“?”和“*”的主要区别在于(A 字符数量的不同)。 28、尽管不同的检索系统对截词符的定义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多数用(C* )表示无限限检索。 29、尽管不同的检索系统对截词符的定义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多数用(A?)表示有限检索。 30、利用截词技术检索“?ake”,以下检索结果正确的是(D take) 31、利用图书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D追溯法)。 32、位置运算符号(W)和(N)的主要区别在于(D 检索词是否出现在同一文献中)。 33、我国最早的分类法是(B 《七略》) 34、要查找吴敬琏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C责任者途径)。 主题较复杂、研究范围较大、研究时间较久的科研课题适用的检索方法为(A顺查法) 《科学引文索引》是基于(B追溯法)检索方法而编制出来的检索工具: 下列检索工具哪个不属于事实数据检索工具(A词典): 按检索手段分,搜索引擎属于(C网络检索工具) Adobe Reader可以阅读(D、PDF )格式文件。 ISBN是( A国际标准刊号)的缩写。 超星数字图书馆可以为我们提供( A图书的原文) 浏览超星数字图书馆,应首先安装(D、SSReader )。 下列不属于图书特点的是(D信息较新颖) CAJviewer(俗称:CAJ阅读器)是(A 超星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的全文阅读软件。EBSCO数据库中,输入检索词“Chin﹡”表示要求查出含有(A、 Chin词干后允许有一个字母)变化的单词的文献 查找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如选择作者字段,检索“曙光”,精确检索和模糊检索得到的检索结果(B模糊检索多)。 对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使用权限的说法,(A从任何公网终端都可访问其全文信息)是不正确的。

网络信息检索试题及答案(DOC)

第一部分 1、一条及时的信息可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一条过时的信息可能分文不值,甚至是企业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造成严重后果,这说明信息具有( C )特征。 A、差异性 B、传递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其中不包含( B ): A、信息意识 B、信息心理 C、信息能力 D、信息道德 3、哈佛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生能够依据图书馆中哪些极为平常、完全公开的图书资料,撰写出核专家都感到惊异的“制造核弹的方法”的报告,反映出良好的信息素养是()。 A、获取知识的捷径 B、科学研究的向导 C、终身教育的基础 D、创新知识的源泉 4、按照信息处理的级别来划分,可以将信息分为零次、一次、二次和三次信息,下面()是一次信息的别称。 A、灰色信息 B、原始信息 C、检索性信息 D、参考性信息 5、“便于保存传递、但需要借助阅读机阅读”是以感光材料记录文字及相关信息的()信息载体类型的特点。 A、印刷型 B、电子型 C、声像型 D、微缩型 6、谈谈你对“信息”的理解。 特征:客观性和普遍性、差异性、传递性、时效性、可转换性、共享性。 7、下列文献哪个是二次文献?( A ) A. 文摘 B. 会议文献 C. 辞典 D.百科全书 8、“文章草稿”、“私人笔记”及“会议记录”属于( A )。 A. 零次文献 B. 一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国内统一刊号”(C )。 A. ISBN 7-04-014623-1 B. ISSN 0254-4164 C. CN 11-2127/TP D. 0254-4164/TP 10、根据国标GB/T 7714-2005规定,下面的横线上的信息是对( C )参考文献的著录条目描述。 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 [2002-04- 15]. http:∥www. ….htm. A、标准文献 B、期刊(杂志) C、电子文献 D、会议文献 11、根据国标GB/T 7714-2005规定,下面的横线上的信息是对( B )参考文献的著录条目描述。 昂温G,昂温P S .外国出版史[M]. 陈生铮,译.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1:15-20 A、期刊(J) B、图书 C、科技报告(R) D、会议文献(Z) 12、下面哪些资料属于三次信息?(ACFLOP) A、《2009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B、美国《工程索引》 C、《新华字典》 D、《新华文摘》 E、《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图书征订目录》 F、《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G、《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H、《网络营销》 I、《NASA报告》。 J、《博士论文:论网络时代的商务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登上地球之巅》。二.设计思路: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它高达8848.13米,峰高势伟,环境独特。本设计意在通过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发展学生的自学水平和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登山队员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气概,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这次登珠穆朗玛峰的概况和意义。 2、体会登峰的艰难和队员们的大无畏精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质疑问难、小组谈论、全班归纳的方法实行探究性学习。 2、自主搜集、整理、交流与课文的背景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中国登山队员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气概,激励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 重点:体会文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勇往直前、团结协作、敢于献身等精神。 五.难点 难点:刘连满没有登上顶峰但文章却是重点写。 六.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画像(三位登顶英雄)。 学生:课前预习;疏通文意,并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的音、义;搜集相关珠峰的知识。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导入:《登上地球之巅》中“巅”是什么意思?(山顶)那“地球之巅”指的是什么?(珠穆朗玛峰)对,珠穆朗玛峰是地球最高峰,那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方面的资料。(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幻灯片展示)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很多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因为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二)登峰活动简介:中国人一直以来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那么我们中国登山队员是在那年实现这个

信息检索题库+参考答案(终极版)

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检索课后作业 1.(第1章?单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召开了以(A)为主题的世界性大会,并发布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A、信息素养 B、信息安全 C、信息检索 D、信息评价 2.(第1章?多选)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ABCD) A、信息知识 B、信息意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伦理 3.(第1章?多选)信息意识具体包括(ABCD)。 A、充分认识到信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想到通过信息的获取 4.(第1 A、 B、C、D、 5.(第1 A、 6.(第1《高 ABCD)。A、 7.(第1 A、 8.(第1 A、信息知识 B、信息能力 C、信息意识 D、信息伦理 9.(第1章?单选)(C)是指人类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是人类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 A、信息知识 B、信息能力 C、信息意识 D、信息伦理 10.(第1章?判断)以“走向具有信息素养的社会”为主题的《布拉格宣言》认为,作为一种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先决条件,信息素养能够确定、检索、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 11.(第1章?判断)作为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四个要素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伦理是保障,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12.(第1章?判断)2005年北京高教学会图书馆工作研究会提出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

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学生应具有的信息素养要求,具体由7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1个三级指标组成。√ 13.(第1章?判断)以“信息社会在行动: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为主题的《亚历山大宣言》指出,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是信息社会的灯塔,照亮了通向发展、繁荣和自由的道路。-------T 14.(第1章?判断)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T 15.(第1章?判断)信息检索能力也就是确定信息的能力,即把遇到的问题转换为具体信息需求的能力。------F 16.(第1章?判断)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能够想到而且能够做到通过获取和利用信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把所获取的信息融入自身的知识结构,把获取信息的过程和经历内化为自身的学习能力。------T 17.(第2章?多选)信息的属性包括(ABCD) A、 *18.(第 A、 19.(第 A、 20.(第 A、 21.(第 A、 22.(第 A、 23.(第 有(AD A、、使用 24.(第 A、 25.(第 A、 26.(第 A、 27.(第 A、 28.(第2章?多选)网络检索系统的特点是(ABC)。 A、资料丰富 B、检索方便 C、费用低廉 D、资源共享 29.(第2章?多选)使用逻辑“或”是为了(AC)。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扩大检索范围 D、缩小检索范围 30.(第2章?多选)截词检索中,常用的截词符号有(CD)。 A、+ B、- C、* D、? 31.(第2章?多选)下列哪种情况下检索人员需要修改检索策略(AB)。 A、检索结果中无关信息量过多 B、检索结果中输出的信息量太少 C、网速太慢,检索过程中需要的时间过长 D、检索结果文献大部分比较陈旧 32.(第2章?多选)影响检索效果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CD)。 A、查全率 B、查准率 C、检索系统本身 D、检索人员的检索水平

大学生信息检索习题以及答案

大学生信息检索概论》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文献的级次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2、《中图法》有五个基本部类,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图书,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为22 个大类。 3、按内容可将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数据库类型分为:文献书目型数据库、事 实型数据库、数值型数据库和全文型数据库。 4、我国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部标准和企业标准三大类。 5、在实际检索中,文献的检索方法主要有:直查法、追溯法、工具法 和综合法。 6、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 、本标准每5 年修订一次 二、选择题1、如果需要检索某位作者的文献被引用的情况,应该使用(C )检索。 A. 分类索引 B.作者索引C?引文索引D ?主题索引 2、利用图书馆的据库检索期刊论文时,可供选择的中文数据库是( D )。 A.超星数字图书馆B ?万方学位论文 C ?国研网D ?维普科技期刊E. 高校财经库 3、如果检索有关多媒体网络传播方面的文献,检索式为( A D)。 A.多媒体and网络传播B ?多媒体+网络传播 C ?多媒体or网络传播 D.多媒体*网络传播 4、如果对某个课题进行主题检索时,可选择的检索字段有( A D E )。 A.关键词B .作者C .刊名D .题名E .文摘 5、二次文献又称检索工具,包括:(A C D )。 A.书目 B.百科 C.索引 D.文摘 E.统计数据 三、名词解释题 1、文献 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 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 2、体系分类语言 体系语言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运用概念的划分与概括的逻辑方法,形成一个概念等级体系,按知识门类的逻辑次序,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概念的综分,层层划分,累累隶属,逐步展开而形成的一个等级体系。 3、引文语言 引文语言是根据文献所附参考或引用文献的特征进行检索的语言。 4、事实检索 以事项为检索内容的文献信息检索 5、二次文献 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压缩成简介、提要或文摘,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如目录、文摘杂志(包括简介式检 索刊物)等

情报检索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分/题,共20分) 1. 刘志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l,17(3):24-26该参考文献的17(3):24-26的含义应该是: a.17卷3页24-26行 b. 17卷3页24-26行 c. 17卷3期24-26页 d. 17期3部分24-26页 2. ISSN0023-1231.是_____ a. 国际标准书号 b.国际标准刊号 c.图书分类号 d. 标准号 (国际标准书号:ISBN) 3. 查找某一年的新闻、事件、数据和统计资料,应该用___ __类参考工具书。 a.百科全书 b.手册 c.年鉴 d.统计资料 4. 在以下列出的搜索引擎中哪一种是专门搜索学协会数据库资源的搜索引擎? a. Google scholar b.Google book search c.Scirus d. Scitopia 5. 用google在华中科技大学的网站内进行站内搜索应使用: a. link: b. related: c. site: d. info: 6. 在ELS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中使用哪个符号表示精确检索: a. “” b.() c.[ ] d.{ } 7.可以检索color或者colour的最常用检索式是: a. 输入:color或者colour b. 输入:color and colour c. 输入:color*colour d.输入:colo?r 8. 我馆购买的下列名称的检索工具中,目前不能用来检索学位论文的是: a. CNKI b. 维普 c. Proquest d. 万方 9. 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查询刊物《图书情报知识》的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文献,检索式为: a. K=数字图书馆*图书情报知识 b. K=数字图书馆+J=图书情报知识 c. K=数字图书馆*J=图书情报知识 d. K=数字图书馆*A=图书情报知识 10. 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 文总数得出的结果是: a.影响因子b.立即影响指数c.H指数d.Eigenfactor 11. 用IEEE检索系统检索computer programming方面的论文,限定computer和programming 词序一定但间隔至多不能超过2个单词,则检索式应该是: https://www.doczj.com/doc/1f9767045.html,puter 2w Programming https://www.doczj.com/doc/1f9767045.html,puter NEAR/2 Programming https://www.doczj.com/doc/1f9767045.html,puter w2 Programming d. .Computer ONEAR/2 Programming 12.下面哪个出版社不是新成立的纯OA出版社?

《信息检索》实习题目及答案11年

《信息检索》实习题目 一、OPAC检索 1、利用“中图分类法”查找自己所在专业的分类号TH,并记录。再使用书目查 询系统查找该分类下的一本图书,写出该书的书名机械创新设计、作者高志,黄纯颖主编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编、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2010、索书号TH122/825(2)、馆藏复本数3、ISBN号978-7-04-029158-2/CNY、馆藏地自科一库[2楼东部](写一个即可) 2、查找作者姓“李”、索书号为“H31”的图书,记录下检索的结果数量 1314,再在结果中检索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记录下检索结果的 数量7,并写下任一检索结果的作者谢春锦,葛磊,李惠芳编著 、书名现代海关英语、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索书号H31/765、在图书馆中 有效的馆藏地点北京路校区北京路校区书库及馆藏复本数5、可借复本数5。 3、分类号是“TP311.1”的是关于哪方面内容的图书程序设计?写出此类书其中一 种图书的书名高级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作者谢兴生、出版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索书号。 TP311.13/1292 4、自行熟悉OPAC中“我的图书馆”各项功能,并写出今年所借阅的前两本书的 书名材料力学习题详解:《材料力学·第四版》(刘鸿文主编)理论力学解题方法和技巧,如果可能请进行续借。 二、电子图书检索 1.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打开并阅读书名包含“竞争情报”,作者为“王知津” 的图书,写出该书的书名竞争情报”、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2,并从书中查阅竞争情报的概念:为达到竞争目标,合法而合乎职业伦理地搜集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信息,并转变为情报的连续的系统化过程。 2.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检索二本有关美国前总统的图书,写出图书的书名、 著者、出版社。 白宫领袖美国已故37位总统从政生涯研究【作者】冯祥英著北京市:团结出版社 美国总统全书【作者】(美)威廉·A. 德格雷戈里奥(William A. DeGregorio)著;周凯等译 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7 3.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找出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图书,写出其中2本图书的书 名、作者和出版社。 《机械制图》蒋淑蓉,范志勇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作者:孙志礼主编 4.利用“读秀学术搜索”检索出有关“纳米”的图书有多少种,并从结果中选 择一种图书查找其江苏省图书馆收藏该书情况。255 江苏省 ?苏州大学图书馆 ?东南大学图书馆 ?无锡江南大学图书馆

信息检索题目(含答案)

2013年(秋)《信息检索》练习 单选题(每题1分,共45题,45分) 1.计算机中使用的0与1的二进制代码是(C) A.自然信息 B.生物信息 C.机器信息 D.人类信息 2.以下(B)不是信息的基本要素。 A.载体 B.数据库 C.信源 D.信宿 3.国际标准书号中地区号为7,代表其是(B)出版的图书。 A.美国 B.中国大陆 C.俄语系国家 D.法语系 4.以下(D)不是信息的特征。 A.共享性 B.价值型 C.时效性 D.不可扩充性 5.(A)使用的是http协议。 A.WWW网络资源 B.FTP信息资源 C.TELNET信息资源 D.用户服务组资源 6.(B)使用的是ftp协议。 A.WWW网络资源 B.FTP信息资源 C.TELNET信息资源 D.用户服务组资源 7.分类法用(A)作为文献容标识和检索标识。 A.分类号 B.词语 C.阿拉伯数字 D.英文字母

8.主题法用(A)做描述文献主题的标识和检索标识。 正确答案:B A.分类号 B.词语 C.阿拉伯数字 D.英文字母 9.关键词语言属于(B) 正确答案:A A.自然语言 B.标题词语言 C.叙词语言 D.分类语言 10.以下族性检索功能最强的是(A) A.分类途径 B.文献名途径 C.著者途径 D.主题途径 11.(D)是从参考文献着手来查找文献的方法。 A.顺查法 B.倒查法 C.抽查法 D.追溯法 12.一个截词符代表多个字符指的是(D) 正确答案:C A.后截词 B.中截词 C.无限截词 D.有限截词 13.在布尔逻辑检索技术中,用(B)表示在检索结果中只需包含A或者B即可。正确答案:D A. A not B B. A and B C. A - B D. A or B 14.(B)之前,必须输入一个空格。 正确答案:C A.与运算 B.或运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

23.登上地球之巅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砭骨() 2、履践() 3、崔嵬() 4、窒息() 5、养精蓄锐() 6、齐心协力() 7、斩钉截铁() 二、以下句子属于描写的表达方式的是() A、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 B、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C、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D、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三、按照时间顺序,给下列描写景色的句子排列顺序。 1、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2、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3、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4、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5、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顺 序: 四、仔细体味下列语句,写出其表达效果。 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3、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五、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题。 ⑴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珠穆朗玛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变得更加吃力了。 ⑵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

信息检索考题及答案

一、单选 1、报道围主要为能源方面的科技报告为(D、DOE)。 2、(C报纸)是出版周期最短的定期连续出版物。 3、(A学术论文)是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毕业生为获取学位而撰写的。 4、了解各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政策的重要信息源是(B政府出版物) 5、年鉴属于下列哪一类别(D三次信息) 6、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图书)。 7、下列文献中属于一次信息的是(A专利说明书)8、以下各项属于二次信息的是(A索引) 21、(D 漏检率)是指未检出的相关信息量与检索系统中实际与课题相关的信息总量的比率。 22、《四级英语阅读与完型填空》这本图书在中图法体系中的分类号可能是(D、H319 )。 23、布尔逻辑表达式:在职人员NOT(中年AND教师)的检索结果是(A检索出除了中年教师以外的在职人员的数据) 24、布尔逻辑检索中检索符号“OR”的主要作用在于(B提高查全率)。 25、根据一定的需要,将特定围的某些文献中的有关知识单元或款目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并指明出处,为用户提供文献线索的一种检索工具是(C索引)。 26、将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整本书、整篇文章中的任意容查找出来的检索是(A全文检索) 27、截词检索中,“?”和“*”的主要区别在于(A 字符数量的不同)。 28、尽管不同的检索系统对截词符的定义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多数用(C* )表示无限限检索。 29、尽管不同的检索系统对截词符的定义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多数用(A?)表示有限检索。 30、利用截词技术检索“?ake”,以下检索结果正确的是(D take) 31、利用图书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D追溯法)。 32、位置运算符号(W)和(N)的主要区别在于(D 检索词是否出现在同一文献中)。 33、我国最早的分类法是(B 《七略》) 34、要查找吴敬琏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C责任者途径)。 I)主题较复杂、研究围较大、研究时间较久的科研课题适用的检索方法为(A顺查法) II)《科学引文索引》是基于(B追溯法)检索方法而编制出来的检索工具: III)下列检索工具哪个不属于事实数据检索工具(A词典): IV)按检索手段分,搜索引擎属于(C网络检索工具) 64、Adobe Reader可以阅读(D、PDF )格式文件。 65、ISBN是(A国际标准刊号)的缩写。 66、超星数字图书馆可以为我们提供(A图书的原文) 67、浏览超星数字图书馆,应首先安装(D、SSReader )。 68、下列不属于图书特点的是(D信息较新颖) 76、CAJviewer(俗称:CAJ阅读器)是(A 超星数字图书馆)数据库的全文阅读软件。 77、EBSCO数据库中,输入检索词“Chin﹡”表示要求查出含有(A、Chin词干后允许有一个字母)变化的单词的文献 78、查找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如选择作者字段,检索“曙光”,精确检索和模糊检索得到的检索结果(B模糊检索多)。 79、对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使用权限的说法,(A从任何公网终端都可访问其全文信息)是不正确的。 80、二次检索指的是(C在上一次检索的结果集上进行的检索) 81、工程索引的缩写为(C、EI)。82、科学引文索引的缩写为(B、SCI )。 83、已知文献书目信息:“黄如花.Internet上美国政府信息的检索.图书情报工作,2001(3):69-72”,可使用(B 期刊全文数据库)直接获取原文。 84、以下哪项不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检索字段(D分子式)。 85、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不可以进行(D 位置)检索 8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系统默认的检索界面为(A初级检索界面)。 8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选择作者字段,输入“高山”,选择“模糊匹配”控制,系统给出的检索结果不可能包含有作者为(D高成山)的记录106、PQDD是(D学位论文)数据库 107、从CNKI学位论文数据库下载的论文需用(A、PDF )阅读器打开。 117、(C 不列颠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权威的百科全书。118、查找某一年的新闻、事件、数据和统计资料应该用(B年鉴)类参考工具。119、查找我国人口数字等统计资料的检索属于(D数据检索),应使用(中国统计年鉴)来获取这类信息。 120、汇集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所有知识的概述性的检索工具,被成为“工具书之王”。下列属于这种工具书的是(C 百科全书)。

(完整版)文献信息检索试题及答案

文献信息检索 一、填空题 1、文献的级次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2、按内容可将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数据库类型分为:文献书目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数值型数据库和全文型数据库。 4、我国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部标准和企业标准三大类。 5、在实际检索中,文献的检索方法主要有:直查法、追溯法、工具法和综合法。 6、信息检索常用的方法有:引文追溯法、工具法和循环法。 7. 构成文献的三要素是知识、载体和记录。 8. 标准文献的主体是标准。 9. 期刊论文的文献出处包括期刊名称、年卷期和起止页码。 10. 所需信息被检出程度的信息量指标为查全率。 二、选择题 1.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 A 载体 B 纸张 C 光盘 D 磁盘 2.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 期刊论文 B 百科全书 C 综述 D 文摘 3.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 专利文献 B 学位论文 C 会议文献 D 目录 4.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 标准文献 B 学位论文 C 综述 D 文摘 5. 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C ) A 图书 B 学位论文 C 科技期刊 D 会议文献 6.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D ) A 报纸 B 图书 C 科技期刊 D 标准文献 7. 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 A 光盘 B 缩微平片 C 感光材料 D 纸张

8. 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文献是( B ) A 图书 B 报纸 C 期刊 D 会议文献 9. 使用分类语言对信息进行描述和标引,主要是可以把( B )的信息集中在一起。 A 同一作者 B 同一学科 C 同一主题 D A+B+C 1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1.《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 A S类目 B Q类目 C T 类目 D R类目 12. 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 方法是( C ) A 倒查法 B 顺查法 C 引文追溯法 D 抽查法 13. 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A ) A 数据库 B 记录 C 字段 D 文档 14. 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 B ) A 检索与利用 B 存储与检索 C 存储与利用 D 检索与报道 15. 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 C ) A 专利公报 B 专利目录 C 专利说明书 D 专利索引 三、判断题 1. 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维纳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 × ) 2. 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手段。(×)----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检索的对象,二次文献是用于检索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按知识门类的学科体系的逻辑次序进行分类。(√)

语文: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精题精练(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精题精练 一、基础部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耸立(sǒnɡ)缭绕(liáo)冰镐(ɡǎo) B.石膏(ɡāo)摄影(shè)陡滑(dǒu) C.海滨(bīn)呼啸(xiāo)窒息(zhì) D.匍匐(pú)匍匐(fú)巉岩(chán) 2.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B.突击队员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查的路线,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 C.他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 D.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经过半年来的养精蓄锐,国足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了。 B.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持点攀登上去。 C.大家齐心协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D.队员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 4.下列说法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 B.1960年的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 C.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队员王连满毅然把氧气筒放回原来的地方,以便留给战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D.“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这些景物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英国“埃非勒士委员会”的组织者扬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一书中曾这样写道:“人类身体在任何地方所受的痛苦,未有甚于一个埃非勒士峰攀登者在登山的最后一天所忍受的。……即使有完美的体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气不足忍受biān骨的大风雪,神经不敢履践崔巍悬岩的边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侵袭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对于扬赫斯班的同事们来说,他的这番话确实颇有道理。然而,对于坚强的中国登山队员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能zhì留和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呢?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为了完成人民的委托,为了在喜马拉雅漫长的雨季到来之前最后一个好天气的周期内登上顶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继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5.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biān()骨zhì()留 6.解释画横线的两个词语。 履践: 崔巍: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下《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通讯,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真实地写出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山全过程的惊心动魄、成功的自豪以及喜悦,从而能够感受到队员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了解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和登山运动的常识,了解通讯真实、准确、即时的特点。掌握基本字、词。 2、揣摩文章写法,学习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3、学习登山队员们意志坚定、勇于牺牲、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并启发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上发扬这种精神谱写生命的华章。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做好预习,了解一些相关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材料,也能够网上查询相关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材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导入新课。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很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登山成功那一刹那的喜悦与幸福吧。

二、检查预习 1、小组间互相交流相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 参考资料: 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横亘绵长,山体高峻雄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很多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注目。1960年中国登山运动员和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实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1975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在中国登山队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精确地测定了它的高度,并绘出了珠峰地区的详细地图。所有这些,为中国开发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资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这里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以后,因为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挤压而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持续上升之中。 2、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3、组内听写,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缭绕 ..lǚ jiàn ..liáorào 砭.骨biān 履践 崔巍 ..pú fú ..cuīwēi 滞.留zhì窒.息匍匐

人教新版七年级(下)《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卷一、基础攻坚 1.(3分)给加点字注音。 ①砭.骨②崔巍.③匍匐.④缭.绕。 2.(3分)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耸.立(sǒng)缭.绕(liáo)冰镐.(ɡǎo) B.石膏.(ɡāo)摄.影(shè)陡.滑(dǒu) C.海滨.(bīn)呼啸.(xiāo)窒.息(zhì) D.匍.匐(pú)匍匐.(fú)巉.岩(chán) 3.(3分)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B.突击队员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查的路线,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 C.他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 D.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4.(3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经过半年来的养精蓄锐 ....,国足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了。 B.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持 ..点攀登上去。 C.大家齐心协力 ....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D.队员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 ....。 5.(3分)下列说法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 B.1960年的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 C.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队员王连满毅然把氧气筒放回原来的地方,以便留给战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D.“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这些景物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6.(3分)以下句子属于描写的表达方式的是() A.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 B.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C.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D.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7.(3分)按照时间顺序,将下列描写景色的句子排列顺序。 ①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②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③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 间缭绕不散。 ④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 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⑤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 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履.践窒.息养精蓄锐.斩钉截.铁。9.仔细体味下列语句,写出其表达效果。 (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2)(刘连满)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的状态。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他拉过身边的氧气筒,……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顶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他毅然把氧气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3)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二、阅读题. 10.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王富洲、屈银化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

信息检索考试题汇总附答案

信息检索考试题汇总附 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4.国际标准书号的英文简称ISBN,新版国际标准书号2007年正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式实施,国际标准书号由10位升至13位。(√)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每题2分,共30分) 5.检索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查全率和漏检率。(×) 1._C_是题录型检索工具 1.NSTL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简称。 A.CABIB.中国学术期刊文摘C.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版)D.经济纵2.(信息检索系统)是指由一定的设备和信息集合构成,具有一横定存储、检索与传送技术设备,提供一定的存贮与检索方法及检2.浏览超星数字图书馆,应首先安装 __D_____. 索服务功能的工作系统。体系分类表通常由(类目表、标记符号、说明和注释、类目索3.世界上第一大联机检索系统是_A_。引)4个部分组成。 A.DIALOG系统B.OBRIT系统C.OCLC系统D.STN系统 4.正式出版的中文期刊在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中一般着录有国际4.利用baidu搜索信息时,要将检索范围限制在网页标题中,应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该使用的语法是___B_______。 5. A.site: B.intitle: C.inurl: https://www.doczj.com/doc/1f9767045.html,: (JournalofAnalyticalChemistry)。 5.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英文名称的简称为_A。 6.CASHL是指(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其英文全称是ChinaAcademicSocialSciencesandHumanitiesLibrary,是全6.信息检索根据检索对象不同,一般分为___C___________。国性的、唯一的人文社科外文期刊收藏和服务中心。2002年开始A.二次检索、高级检索B.分类检索、主题检索规划建设,2004年3月15日正式启动 C.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文献检索D.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 7.电子期刊,指以(数字或称电子)形式出版发行的期刊,英文7.国际上评价期刊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指标是___A_____。为(electronic A.影响因子B.读者统计数据C.引文量D.价格 Journal),简称e-journal. 8.二次检索指的是:___C__________。 8.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NKI)A.第二次检索B.检索了一次之后,结果不满意,再检索一次的概念,由世界银行提出于1998年。CNKI是指(中国基础知识C.在检索结果中运用“与、或、非”进行再限制检索D.以上设施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