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遗传学实验实验四 孚尔根(Feulgen)核染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39
孚尔根染色法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集中于染色体上。
1924年孚尔根首先用席夫试剂(Schiff)作试验,鉴定了染色体上DNA的存在,故称为孚尔根染色法。
孚尔根染色法的反应原理主要与席夫试剂的化学性质有关,此试剂的基本成分是碱性品红,偏亚硫酸氢钠(NaHSO3)和盐酸.碱性品红的主要成分是三氨基三苯甲烷氯化物。
实验原理:细胞中的DNA受1NHC1,60℃水解作用以后,核酸中的嘌呤碱很快完全被除掉,使脱氧核糖中潜在的醛基获得自由状态。
水解后,组织要经水洗再移至希夫(Schiff)试剂中,希夫试剂即同露出来的醛基发生反应,呈现紫红色。
这个反应是Feulgen在1942年提出来的,是DNA的一个特异性检查法。
水解的时间很重要,因为核酸的水解有两个过程,第一,漂呤碱很快被除掉,脱氧核糖中潜在的醛基显露出来,第二,组蛋白和核酸愈来愈多地被除掉。
在短时间的水解作用以后,第一个过程占优势,这时候用希夫试剂染色,染色体的染色作用最强。
随着水解作用的继续进行,第二个过程逐渐变成优势,因此水解液中的希夫反应增强,而染色体中的希夫应减弱。
最后,第二个过程超过第一过程时,染色体也随之停止反应。
希夫试剂是碱性品红———亚硫酸溶液,呈无色。
与DNA醛基反应后,使碱性品红恢复原来的红色。
二、实验目的:观察蚕豆根尖细胞或其它根尖细胞内染色体中的DNA,以及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行为,掌握Feulgen染色方法。
三、实验材料:上次实验制成了石蜡切片。
四、实验准备:1.用具立式染色缸一套,镊子,盖玻片,小漏斗,铁架,毛边纸,玻璃棒,显微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烧杯,棕色瓶,黑纸。
2.玻璃器皿的清洗主要是染色缸的清洗,一般用肥皂粉洗,用水冲净即可,如不能洗净时,要用洗液浸泡后,再冲洗,自来水洗后,再用少量蒸馏水过洗一次。
盛放100%酒精、二甲苯的染色缸必须干燥,缸盖内缘必须涂以几士林,以防止蒸发和收水分,影响浓度。
染色缸上要贴上标签。
实验九 孚尔根反应(Feulgen Reaction)Feulgen反应(Feulgen reaction)是显示DNA的最典型的组织化学反应,是学者Feulgen和Rossenbeck 在1924年首次发明出来的,简称为Feulgen法。
因对DNA的显示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因此常常被用来显示细胞内DNA的分布情况。
实验目的1. 熟悉并掌握Feulgen反应的原理及其实验操作方法2. 对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方法有一初步的认识实验原理自Feulgen等发明出显示DNA的Feulgen反应方法以来,其作用机制也久经研究和讨论,现已基本取得共识。
其具体反应原理是,标本经稀盐酸水解后,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被解离,从而在核糖的一端出现了醛基。
Schiff试剂中的无色品红可与醛基反应,形成含有醌基的化合物分子, 因醌基为发色团,故可呈现出紫红色。
也就是说, DNA经稀酸水解后产生的醛基,具有还原作用,可与无色品红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从而显示出DNA的分布。
其反应机制如下图所示。
2HCl+Na2S2O5→2NaCl+SO2+H2SO3实验用品一、材料 香柏油5瓶,擦镜纸5本,镊子5把,盖玻片20片,用carnoy's固定液固定的肝脏和精巢切片20片。
二、试剂1. schiff氏试剂将0.5g碱性品红置入三角烧瓶内沸腾的蒸馏水中,时时摇动玻璃瓶,煮沸5min 使之充分溶解,冷却至50℃时过滤,加入10ml 1mol/L HCl,冷至25℃时,加入0.5g偏重亚硫酸钠(Na2S2O3)无水亚硫酸钠(NaHSO3),在室温冷暗处至少放置24h(有时需2~3天),使其颜色退至淡黄色,密封瓶口,藏于暗处,最好保存于4℃冰箱中(可保存数月或更长时间)。
在使用前加入0.5g活性碳, 摇1min, 用粗滤纸过滤,滤液应为无色;若液体颜色变为粉红色,便不能再用。
2. 亚硫酸水(洗涤剂) 用200ml普通自来水(不要用蒸馏水, 以免引起误差)、10ml 10%的偏重亚硫酸钠水溶液和10ml 1mol/L HCl,三者在使用前混合,现用现配。
feulgen染色法Feulgen染色法是一种细胞核染色的技术,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弗朗西斯·费尔根(Robert Feulgen)在1914年发明的。
该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増感反应特异性亲合性使DNA成为已知物质之一的二硫化物发生比较强的发色反应,因而得名 Feulgen 染色法。
Feulgen染色法以弗洛分离作为基础原理,对细胞内的核酸进行染色,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分析和研究细胞发生分裂的相关特征。
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区分细胞核与其他成分,尤其是有机质成分。
因此,Feulgen染色法在细胞学、细胞遗传学、组织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 Feulgen 染色法的步骤:1. 细胞固定将要检测的细胞固定于载玻片上, Feulgen 染色法通常使用3.7%的甲醛作为固定液,使DNA在细胞和载玻片上不再发生运动和变化。
2. 酸解样品的酸解可以利用鹰嘴豆素和酸来进行。
这一步旨在剥离细胞的蛋白质并让核酸暴露在表面上,使其改变成醛基结构,以便接下来的染色成分与核酸相互作用。
3. 饱和无水硝酸样品用饱和无水硝酸处理,以去除酸中不必要的离子,同时也可以使其完成DNA的醛基反应。
4. Feulgen 组合液染色细胞样品将在染色溶液中放置2至10分钟,然后被放置于高氯酸中洗涤。
洗后,样品将被去水、除脂和用玻片覆盖。
5. 显微镜下观察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样品,利用目镜下特殊荧光物质的作用,可以使核酸发亮,显露出来并被直接观察到。
总的来说,Feulgen 染色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核酸染色方法,可用于在细胞组织学、细胞遗传学和生物亚细胞学等领域中快速、准确地检测DNA的含量,为对生命现象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孚尔根反应实验目的1. 熟悉并掌握Feulgen反应的原理及其实验操作方法2. 对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方法有一初步的认识实验原理标本中DNA经稀酸水解后产生的醛基,具有还原作用,可与Schiff试剂中无色品红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含醌基),从而显示出细胞中DNA的分布。
2HCl+Na2S2O5→2NaCl+SO2+H2SO3实验用品一、器材显微镜、立式染色缸、水浴锅二、材料香柏油,擦镜纸,镊子,盖玻片,用carnoy's固定液固定的肝脏切片。
三、试剂1. schiff氏试剂2. 亚硫酸水(洗涤剂,现配现用) 用200ml普通自来水(不要用蒸馏水, 以免引起误差)、10ml 10%的偏重亚硫酸钠水溶液和10ml 1mol/L HCl,三者在使用前混合。
3. 1mol/L HCl(水解用) 取82.5ml比重为1.19的盐酸加蒸馏水1000ml即成(应将盐酸缓缓加入水中)。
4. 1%亮绿(light green) 亮绿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5. 30%、50%、70%、85%、95%、100%的梯度酒精及二甲苯。
实验方法1. 取材与固定2. 脱水3. 制片(已完成)4. 脱蜡将制片经二甲苯I(20 min)和二甲苯II(分别10 min、12min、14min)将石蜡脱净,再经100%、95%、85%、70%、50%、30%的酒精5各min,最后放入蒸馏水中(10 min)。
5. 水解先将制片放入一盛有1 mol/L HCl的染色缸内,清洗一下,然后将载片放入已温浴至60℃的1 mol/L HCl溶液中水解8 min。
水解后很快将标本取出,放入室温1 mol/L HCl 溶液中。
注意: 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必须用1 mol/L稀盐酸冲洗,因为它可以洗去贴在切片上的试剂的痕迹。
如用蒸馏水冲洗,则试剂本身也可以水解,所释放出的碱性品红,可以使切片内一切嗜碱性物质皆染色从而引起严重的错误。
若切片较厚,可延长其水解时间,而且每次均需更换洗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