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钧-翻译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19
・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释意理论辨——与塞莱斯科维奇教授谈翻译许钧在不久前完成的《当代法国翻译理论》一书中,我们曾辟一章,对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教授创立的翻译的“释意”理论进行了评述与研究。
这次参加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共同举办的国际翻译学术研讨会(1997.11.1-11.3,有机会和与会的塞莱斯科维奇教授就释意理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换了意见,现将谈话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供同行参考。
许钧(以下简称许:塞莱斯科维奇女士,您是世界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曾长期担任巴黎高等翻译学校校长,并结合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带领同行和众弟子进行翻译理论研究,创立了翻译的释意派理论。
就我所知,早在1968年,您就发表了《国际会议译员——言语和交际问题》(in terp rète dan s les conférences in ternati onales,p rob lèm es de L angage et de comm un icati on一书,借助言语科学研究的成果,把口译纳入系统的理论研究轨道,对口译的性质,任务进行了界定,为释意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您与玛丽亚娜・勒代雷合作于1984年发表的《释意理论》(in terpréter pou r tradu ire,运用现代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与交际理论对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系统的阐述,对口笔译的共同点及差别进行了对比,揭示了即席翻译及同声传译的基本规律,可以说,这部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释意理论的确立。
您能否就释意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意义作一概括性的介绍?D.塞莱斯科维奇(D an ica Seleskovitch, 1921—以下简称S:释意理论,更确切地说,应该叫交际与释意理论,这一理论的建立,并非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里面凝结着我的同行们的心血。
若要用几句话来说明这一理论的要旨,那我是否可以这么说:释意理论首先是一种口译理论,我们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因为不同语言社团的人有共同的需求,他们交往的目的是相互理解,交换思想,或在不同领域进行可能的合作。
自我暗示增强高考信心的十种方法1.要学会微笑人在充满信心时往往春风满面,面带笑容,而人在丧失信心时往往愁眉苦脸、无精打采,面带愁容。
笑是使人充满信心的表现,是人内心快乐的外部表现,笑和人的信心体验是一致的,和人的自信心相互促进,自信心使人充满微笑,微笑使人更加充满信心,两者相互产生促进作用。
因此,建议考生学会微笑,经常微笑。
学会发自内心的微笑,信心就会在心中滋长起来,还建议考生每天对着镜子开心地笑几次。
2.走路挺胸抬头人外部的姿势和步伐是和人的内心体验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在充满信心时挺胸抬头,走起路来步伐坚强有力,速度也稍快。
人在丧失信心时会低头哈腰,走起路来无精打采,步伐软绵,速度缓慢。
考生经常挺胸抬头,走路步伐坚强有力。
速度稍快,有助于增强考生的信心。
经验畅谈:高考作文命题原是有规可循3.运用积极自我暗示不少考生在高考(Q吧)前受到消极暗示较多,不利于自己信心的增强。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在考试前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来增强自己的信心。
例如,心中默念,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
这类的语言暗示都能起到增强考生信心的作用。
4.不打疲劳战术很多考生搞疲劳战术,学习时间很长,特别是晚上搞到12点,甚至是一点、二点。
这样使考生精疲力竭,使考生第二天无精打采,上课时趴在桌上睡觉,这种疲劳烦躁的心情会使人信心减弱。
()而考生安排好作息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既重视学习时间又重视学习效率,这样考生就有一种生物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就有利于增强信心。
5.不要相信迷信有的考生说,早上听到乌鸦叫了,认为这是不吉之兆,意味着高考可能会失利,其实这都是不可相信的东西,实际上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来控制考生的命运,考生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是由考生的学习实力和心态来决定的。
6.高考目标要期待适当考生要根据自己高三以来的考试成绩,特别是一摸的考试成绩,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学习实力,确定自己的高考目标。
论翻译活动的三个层面南京大学 许 钧 提要:本文从翻译活动的实践性出发,考察翻译活动的动态过程,认为翻译活动是翻译主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文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言转换而进行的一种目的十分明确的实践活动,它涉及众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文章从翻译的意愿、现实和道德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翻译活动的多种因素,认为“要怎么译”、“能怎么译”和“该怎么译”是翻译活动中所必然面临的问题。
它们分属三个不同层面,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在进行翻译或翻译研究时应对之加以全面的观照与审视,辩证地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关系。
关键词:翻译 翻译,就其含义而言,有静态意义和动态意义之分,前者指翻译活动的结果,后者指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
对翻译的理论研究,自然应包括上述两个方面。
在以往的探讨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对翻译结果的评论,还是对翻译过程的剖析,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众多牵制、影响乃至决定翻译活动的内部要素或外部因素。
在《翻译层次论》中,笔者曾着力探索与分析翻译活动的内部要素,指出翻译在思维、语义与审美三个层次有着相对独立的活动内容、表现形式和规律,这些要素自身的特征与活动规律及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翻译层次存在的客观性,进而揭示出任何翻译从本质上看都是一致的,但不同类型、不同目的的翻译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并要受到不同层次的活动规律的约束(许钧,1992: 15)。
本文试图从意愿、现实与道德三个层面,对翻译活动中影响翻译主体的诸多因素进行宏观的考察与具体的分析,以有助于翻译主体在翻译中清醒地认识、把握好可能面对的各种关系与因素,克服顾此失彼的片面倾向,减少翻译活动的盲目性。
一、要怎么译——翻译的意愿层面翻译是人类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它试图跨越不同话语传统,使各民族的思想与文化得以沟通与交流。
从某种角度说,翻译这项实践活动,是因人类思想与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一开始便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为着满足某种意愿或需要而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翻译活动的目的对“翻译什么”与“为谁翻译”以及“为什么翻译”有着直接的影响,对翻译立场、翻译方法也有制约,通过对翻译目的与结果的对比分析或考察,往往可揭示出在翻译活动中客观上存在着译者难以自主的一些因素。
- 238-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许钧翻译批评研究综述陕西师范大学/何彦蓉【摘要】作为翻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批评研究仍然面临着种种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许钧教授翻译批评研究综述进一步揭示翻译批评的重要性,唤起翻译界对翻译的更大关注。
【关键词】翻译 翻译批评 综述一、引言在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备受关注的今天,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翻译质量总体趋势却越发不如人意,对此,翻译批评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许钧教授高屋建瓴,对翻译批评作出了深层次的考虑,为翻译实践指出了更加明媚的未来之路。
二、翻译批评研究许钧,浙江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名翻译家。
一生致力于学习翻译、从事翻译研究,其翻译思想极大的推动和影响了翻译界的发展。
在翻译批评领域,许钧可谓是国内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其《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被视为我国翻译批评的“开山之作”。
他还接连发表了《翻译的危机与批评的缺席》、《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建构——关于翻译批评的对谈》、《论文学翻译批评的基本方法》等强调翻译批评的重要作用。
就翻译批评的首要任务,《论翻译批评的介入性与导向性》指出:“要介入翻译实践,就翻译实践展开的动机、方法、质量等进行评价、检视、批评”。
就其重要,《翻译的危机与批评的缺席》中尖锐的指出,翻译实践中隐藏着重重危机,究其原因,便是批评的缺席,比如“对翻译重大的现实问题的某种麻木性”以及“对一些不良的翻译现象缺乏应有的批评和斗争”等。
就研究成果来看,长期以来,我国翻译批评更多的停留在单纯赏析或单方面指出错误和不足两个层面,只是对原文和译文细枝末节的评判,多具主观单一性。
许钧认为,翻译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翻译批评也是如此。
其一方面应当在密切关注现实的基础上表明立场,切实发挥批评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加强理论意识,通过对问题和事件的探寻与思考,深化翻译理论研究,从表层的批评深入到里层社会现实,情感价值,文化和审美等多个角度。
具体而言,在对翻译方法的评价中,透过表层文字转换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方法窥探到其所采用的动机及文化内涵;对翻译质量的评价中,要深层次分析译者在语言、文化、信息和情感传递等方面的效果。
北外翻译硕士考研:外国文学人物形象1.堂吉柯德形象:受骑士小说影响脱离现实沉于幻想,他是荒诞的梦想家和道德高尚的疯子,当不涉及骑士文学时,他是一个学识渊博,辩才出色思路明晰为理想奋斗的战士,追求自由平等,反封建,行动上百折不挠,闪着人文主义光芒。
2.哈姆雷特形象:有崇高理想,目光深刻和社会责任感,但性格内向,过于审慎。
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而变得精神忧郁,最后和敌人同归于尽。
3.达尔丢夫形象:表里不一的虔诚教士,贪吃贪睡贪色贪财的利用教会行骗的伪君子。
4.浮士德形象:积极进取生无所息毅力超人的优秀知识分子,一方面沉迷于名利地位女人等现实欲求中,另一方面又勇敢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有着灵与肉的冲突。
体现了人类复杂性和探求精神。
5.堂皇形象:英俊,骄傲,胆大,热情,玩世不恭但不忧郁,没有反抗进取精神。
6.埃斯米莱达:真善美的化身,爱自由富有同情心,品格坚贞。
7.冉阿让:宽容仁善乐善好施。
8.奥涅金形象:受西方民族思想启蒙,具人道主义倾向,对现实不满厌倦上流社会的庸俗,但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看不到希望,所以苦闷抑郁,玩世不恭的多余人。
脱离人民有不溶于上流社会的多余人。
9.达吉亚娜形象:温柔善良感情丰富,爱自然人民,受启蒙思想,追求独立个性解放,珍视爱情,但无法脱离资产阶级。
10.于连形象:复杂矛盾的个人奋斗者,复辟时期小资典型,精力充沛的伪善者,它是革命与复辟的产物。
11.拉斯第聂形象:资产阶级野心家,利用种种机会不惜卑躬屈膝结交权贵混入上流社会。
12.幅托冷和宝赛昂夫人形象:黑社会头目,资产阶级社会中经验丰富,寡廉鲜耻,对一切司空见惯。
敢于盗处资产阶级秘密,成了鞭挞资阶的鞭子。
13.泼柳什金形象:猥琐贪婪,吝啬到极点的守财奴吸血鬼,残酷压榨农奴,异化成一个拥有上千农奴,穿的却像个乞丐的人。
14.七七可夫形象:俄国新型资产阶级代表,冷酷,贪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唯利是图。
15.卡斯科尔尼科夫形象:纯洁善良的优秀青年,有思想勇于探索,并勇敢采取行动来反抗对现实不满的不幸知识分子。
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32001701 学时:30 学分:3课程名称(中文):中国语言文化课程名称(英文):授课教师:朱振武先修课程:内容概要:作为一门翻译硕士专业(笔译)的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有别于讲授语法或句法的微观的语言课,也有别于讲授宏大的五千年的文化史课。
它侧重于引领当代大研究生在探求历史重大事实和文学、文化现象,以历史和当下的双重眼光审察全球视野中的中国语言文化,并撷取其中的经典篇目进行细读细析,从而提升研究生的整体语言素养和文学文化素养,培养其健康的民族文化心态,激发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祖国和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1] 《中国语言文化史》,李葆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 《中华文明简史》,于琨奇主编,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中国文学通史》(上、下卷) ,毛庆耆著,岳麓书社,2006课程编号:032001702 学时:40 学分:4课程名称(中文):翻译概论课程名称(英文):Translation: A General Introduction授课教师:王晓元先修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为MTI专业必修课,除了概要介绍有关翻译的定义、标准;翻译的过程与结果;翻译的历史等基本问题外,还要介绍翻译作为一个行业的服务标准、翻译的流程;翻译的工具与职业规范等专业问题。
藉此使学生对翻译作为一门学科与翻译作为一个行业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主要参考书和文献:许钧,《翻译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课程编号:032001703 学时:40 学分:4课程名称(中文):基础笔译课程名称(英文):Fundamental Skills of Translation授课教师:孙序先修课程:本科阶段的笔译相关课程内容概要:本课程以笔译的基本技巧为训练重点,同时讲授翻译基础理论,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笔译的基本能力,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翻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翻译学院课程名称:翻译概论课程编号:223106英文名称:A Course on Basic Translation Theory课程类型:专业方向限选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26 实验学时:10学分:2开设专业:翻译专业先修课程:无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翻译专业和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是翻译专业(包括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学生学习和掌握翻译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对翻译的本质、内在规律及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具备翻译学科发展的基本理论素养,培养其进行理论探讨与分析相关翻译领域问题的研究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 了解基本的翻译理论概念;2. 掌握翻译活动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3. 了解翻译及其研究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4. 能够运用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翻译中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翻译研究。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1单元翻译理论学习的意义及基本要求1. 了解翻译理论在翻译学科的重要意义及其学习的基本要求;2. 重点掌握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展开今后的课程学习。
第2单元对翻译概念及其本质的认识1. 了解国内外不同时期对翻译的经典诠释;2. 重点掌握构成翻译概念的几个关键因素;3. 形成对翻译本质的全面认识第3单元翻译的价值与功能1. 了解翻译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功能及其内在价值;2. 重点掌握翻译在社会、文化、生产等方面的主要功能。
第4单元翻译的历史发展1. 了解国外翻译及其翻译研究的历史线索;2. 了解国内翻译及其翻译研究的历史线索;3. 重点掌握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人物及其观点或者翻译贡献。
第5单元翻译的过程研究1. 了解翻译过程涉及到的关键要素及其内在规律;2. 重点掌握奈达等学者关于翻译过程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