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四 診
望、聞、問、切
1
中醫診治流程
診斷學﹍四診
獲取資料
分析判讀
辨證學﹍八綱、氣血津液、臟腑、 六經、三焦、衛氣營血辨證
診斷
治則學﹍汗、吐、下、和、溫、 清、補、消八法
治療計畫 理筋 正骨 針灸 服藥
中藥學、方劑學、
針灸學、推拿學
評估
2
四診
黑箱理論
望: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排泄物的性狀。 聞:聽病人的語言、呼吸、咳嗽等聲音。 嗅病人散發出來的(包括排泄物)氣味。
形式_
時間_
寒熱並見 寒熱往來 獨熱、壯熱 獨寒 潮熱 低熱
形瘦色蒼,肌肉消瘦,皮膚乾燥
陰虛體質
12
態 ─ 姿態
一般姿態
動 / 靜,屈 / 伸 (俯 / 仰)
異常姿態
口眼歪斜 (facial palsy) 半身不遂 (hemiparesis, hemiplegia)
手足顫動 (tremor)
手足拘急 (rigidity)
13
態 ─ 姿態
揚手擲足,煩燥多言,狂躁不安,常欲揭去衣被 陽證、 熱證、實證
息 ─ 呼吸氣息的粗、細、微、弱。
聲 ─ 呼吸、說話、咳嗽、呃逆、呻吟。 味 ─ 身上、口鼻、排泄物的氣味。 語 ─ 是否清楚,有無譫語、蹇澀、語無倫次、自語等。
29
發聲
病初起便聲啞外感風寒,肺氣不宣 久病失音肺臟虧損 發聲重濁,聲高而粗實證,或因外寒,或因邪熱盛 發聲輕清,低微細弱虛證,或因內寒,或邪去正傷
鼾聲不醒,手撒遺尿中風入臟證
病人呻吟身有痛楚 小兒陣發驚呼,發聲尖銳,表情驚恐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