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ay在中国失败的原因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35
那些在中国失败的跨国公司作者:孟睿思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10期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在国际上寻求开拓业务,同时,由于美国经济继续低迷,美国的知名零售商将目光投向中国的新机会,“适应”这一概念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过。
企业必须适应当地的市场条件,这是一条被大家所熟知的箴言,但是似乎每一家成功的公司都有着对成功秘诀的新理论。
反之,每一个失败的企业,都有一个针对为什么失败的不同解释。
一个经常被提到的统计结果是:48%的外国公司在开始运营的两年内失败并退出中国市场。
简单看一眼那些最常被提起的失败原因就会发现,这些原因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的地方:当一个企业因未能雇佣足够多的当地经理而失败的同时,另一家企业可能正因为没有充分利用外国专家而备受指责;当一家公司因为没有为当地市场推广产品而失败时,另一个失败企业可能正在因为将“假冒伪劣”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而倍受非议。
几乎不可能从任何一个公司的失败中找到适用性的经验教训。
这样会导致很多所谓的专家闪烁其词,将原因推托到“关系”或“文化差异”的陷阱中。
为研究失败的原因,我们看一下在中国最著名的“失败”的跨国公司:美泰(Mattel)、易贝(Ebay)和谷歌(Google)。
它们每一个在美国都是行业中的领导者,在中国都有着光明的前景。
与其试着去回答它们在哪里出错,倒不如问它们真的失败了吗?判断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进入是成功还是失败(或反过来,中国企业在美国),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关于时间长短的函数。
这些案例可能是初期损失惊人的例子,但从它们早期的经历来看,所有的公司似乎都获得了更深刻的教训,并塑造了它们长期上的成功。
美泰:边做边学美泰公司于2009年在上海开了一家芭比旗舰店,但该店仅仅在两年后就被迫关闭。
这家商店“太大,东西太贵,产品太混杂”。
美泰曾认为,中国消费者会想拥有各式各样的以芭比为主题的服装、食物和商品。
但芭比在中国并不像在美国那样是文化偶像,中国消费者不会购买昂贵的玩具娃娃。
EBay在中国市场受挫原因及策略调整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型的购物方式和商业模式,尤其对于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购物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拍卖网站eBay以其充满竞争力的拍卖模式以及免费开店政策,成为了当时电子商城市场的主流玩家。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飞速发展,eBay在中国市场却逐渐被淘宝等本土电商企业所取代,且近年来的数据也显示eBay在中国市场的交易额逐年下降,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eBay在中国市场的受挫原因以及其策略调整,为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借鉴。
二、研究目的1.分析eBay在中国市场的受挫原因,包括竞争对手的崛起、文化差异和政策限制等方面。
2.探讨eBay在中国市场应该采取的策略调整,包括深入了解本土市场、制定符合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建立与本土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
3.为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在对相关文献和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eBay在中国市场的受挫原因及策略调整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实践建议和思考。
四、预期结论通过对eBay在中国市场的受挫原因及策略调整的研究,本文将得出如下结论:1.在中国市场,eBay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包括竞争对手为代表的市场竞争、文化差异和政策限制等。
2.为了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eBay需要深入了解本土市场,制定符合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并建立与本土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在进军国际市场时,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适合当地市场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始终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市场洞察力,及时调整和优化策略,以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
ebay易趣与淘宝网的营销策略比较一﹑产品定价策略ebay易趣与淘宝网的市场定位都是C2C 中文电子商务交易网站和第三方平台运营商,二者不直接参与交易过程或提供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传统商家的市场功能,他们提供的是电子商务服务这种特殊的无形产品,其产品定价策略迥异于有形产品。
淘宝网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C2C 网站,是连接B2B,C2C,B2C支付工具等要素的纽带。
凭借长达6 年的免费产品定价策略的承诺攻城略地,它站稳了脚跟,扩大了市场,在交易额,交易人数和市场占有率上居同业翘楚。
淘宝网的免费策略刚开始并未受重视,但是它的超越使得一直坚持"免费不是商业模式"的ebay易趣意识到本土化对定价策略的影响。
2005年5月起,ebay易趣开始了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资费调整活动: 商品登陆费下调20% ~60% ,橱窗免费展示,普通店铺月租费从50 元下调至35 元,免除开店费和交易费。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产品定价策略的实施离不开网站运营和雄厚的资金支持。
据ebay和阿里巴巴现有的财政状况,两三年内维持这种"烧钱"的免费模式尚可,但长此以往,这种似乎惯成自然的免费交易模式是否能够收费并实现利润最大化? C2C商家何时才能盈利与可持续发展?目前来看,还是一个未知数。
二﹑支付手段安全支付是C2C 网站的软肋,也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2000 年易趣推出"易付通"服务,开创了国内电子商务网上安全支付的先河,此后阿里巴巴的"诚信通"等也相继问世。
2004 年10月,ebay易趣联合多家国内金融机构推出了以银行为现金流平台的"安付通"第三方支付机构服务和"安付通保障基金",成为国内首个真正实现在线交易赔付的支付工具。
ebay 易趣的另一支付工具则是在线支付平台Paypal提供的"贝宝"服务。
ebay在中国失败的原因 为什么ebay会中国失败呢?下⾯是店铺精⼼为你整理的ebay在中国失败的原因,⼀起来看看。
ebay在中国失败的原因 与淘宝不同的是,淘宝向卖家提供免费的基础服务,⽽eBay最初则保留在美国和欧洲的操作,向卖家收取物品登录费。
许多评论家都认为⾼价是eBay遭遇失败的主要原因,他们指出中国消费者在⽆法触知产品的情况下,总是喜欢选择免费或者低价的服务。
但也有统计数字表明,中国消费者愿意为他们认为值得的⽹络服务买单。
譬如,去年中国消费者ebay在中国失败的原因就从腾讯等公司购买了价值⼏亿美元的虚拟货币,来完成游戏⼈物升级和购买⼿机个性化铃声。
尤其是年轻⼀代的中国⼈,已经显⽰出愿意在⽹上购物和为⽹络服务买单的趋势。
这部分⼈群每周平均上⽹时间为18⼩时,⽽美国年轻⼈每周平均上⽹12⼩时。
中国社科院下属的中国互联⽹开发研究中⼼(CIDRC)提供的数据表明,电⼦商务的销售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58%,达到近700亿美元,其中C-C业务约占30亿美元。
2004年以来中国的⽹民数量从9000万增加⾄1.3亿,电⼦商务正在稳步增长。
但从上海⼀家名为中国市场研究集团(CMR)的市场调研公司调查的结果来看,eBay收取物品登录费并不是消费者更加青睐淘宝的五⼤主要原因之⼀。
事实上,即使eBay从2006年年初开始免收物品登录费,他们仍然不是淘宝的对⼿。
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喜欢选择他们“信任”的品牌和拥有“⼀流”客户服务的卖家。
许多消费者不喜欢eBay是因为他们服务不佳⽽且不注重建⽴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任。
eBay最⼤的问题之⼀就在于它处理圣何塞总部与中国业务之间决策问题的⽅式。
与中国易趣⽹和eBay的⾼管进⾏的谈话表明,中国的⾼管觉得总部在关键的时候“不听他们的建议”。
他们认为总部喜欢遥控,不相信中国管理⼈员对当地市场的了解。
原易趣⽹的⾼管⼈员尤其感觉强烈,他们觉得在被收购后遭到了美国总部的轻视。
ebay被淘宝打败的原因是什么ebay作为赫赫有名的那么ebay为什么会被淘宝打败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ebay被淘宝打败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ebay被淘宝打败的原因eBay:是一个无耻之徒可以任意刊登虚假拍卖布告的地方。
因为这个缘故,对新手而言,如果没有详读一切讯息的话,很容易陷入被诈骗的陷阱。
eBay有些争议,从隐私权政策(eBay往往不经任何程序即将个人资料送给司法单位)到卖家资讯不完全公开(不公布卖家所涉入的诈欺)。
根据eBay资料来看,不到0.01%的交易被确认为诈欺案件。
评价系统的弱点有:无论交易的大小,评价都只有一次。
用户可能出于某些原因(像是害怕被给负面评价),而不敢给对方负面评价。
收到负面评价的用户可以在评价页面提出一段约80个字母的反驳。
不过却很少人能够利用如此简短的文字做反驳。
因为eBay几乎不会移除任何评价。
所以,移除不公平、非真实的评价根本是不大可能的。
当一位使用者觉得一位卖家(或买家)曾经有过不实,那么在他的帐号上即会有一笔前科。
如果确实有许多使用者与那个卖家有过纠纷,那个卖家(或买家,或是兼具两者的身分)的帐号将会被取消。
当然,该卖家也可循法律途径进行救济。
淘宝:淘宝网也注重诚信安全方面的建设,引入了实名认证制,并区分了个人用户与商家用户认证,两种认证需要提交的资料不一样,个人用户认证只需提供身份证明,商家认证还需提供营业执照,且,一个人不能同时申请两种认证。
这方面可以看出淘宝在规范商家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Ebay:许多抱怨者抱怨eBay的交易系统充满了诈欺!同时英国著名的消费者权利节目Watchdog也常常接获许多关于eBay的申诉。
内容不外乎是 eBay 对使用者的申诉不理不睬之类的。
咎因于卖家的诈骗有:收到货物款项后却不把物品送出。
买家收到的物品与叙述的完全不同。
寄送已损坏的物品。
仿冒商品。
贩卖窃物。
以“诱饵”帐号吸引买家频频出高价。
咎因于买家的诈骗有:Paypal 诈骗。
ebay在中国失败的原因在历经艰辛的独立发展之路后,eBay于2006年12月20日宣布将与TomOnline组建合资企业。
TomOnline是一家在中国提供增值多媒体服务的无线互联网公司,它在中国与各方建立了良好的政治关系。
虽然eBay在报道中极力表现对这桩交易的信心,但多数评论人士都将此视为外国互联网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又一次失败,败给了中国本土的竞争对手,正如去年百度(Baidu)抢走谷歌(Google)的风头,而雅虎(Yahoo)迫于无奈将其中国全部资产出售给阿里巴巴(Alibaba)。
2003年,eBay通过收购易趣网(Eachnet)进入中国市场,当时许多分析师都认为eBay将成为中国市场的灌篮高手。
即便eBay曾经黯然撤出日本市场,但它毕竟在美国的在线拍卖市场占据着绝对的霸主地位,并且应该能够从它将美国模式照搬到亚洲市场所犯的错误中汲取教训。
当时的易趣管理层是中国在线拍卖领域的领头羊,占据着将近80%的市场份额。
他们在国际和本土市场都拥有丰富的经验且与消费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到2006年年底,eBay已为中国业务投资了三亿美元,但却收效甚微。
市场份额每年不断下滑,直至2006年被阿里巴巴旗下的陶宝网和腾讯旗下的拍拍网跃居其上,跌至低得可怜的20%。
收购完成后邵亦波等前易趣高管人员相继选择离开易趣。
那些瞄准中国2.5亿新兴中产阶级的全球在线公司应该从eBay在中国遭遇的挫折中汲取教训。
腐败、缺乏透明度或者货币问题都是跨国公司在中国遭遇挫折的常见原因,而eBay犯下的许多严重错误并不在这些原因之中。
沃顿知识在线中文版对eBay撤出中国市场背后的原因以及日臻成熟的中国在线市场进行了探讨。
1.选择eBay还是淘宝?与淘宝不同的是,淘宝向卖家提供免费的基础服务,而eBay最初则保留在美国和欧洲的操作方法,向卖家收取物品登录费。
许多评论家都认为高价是eBay遭遇失败的主要原因,他们指出中国消费者在无法触知产品的情况下,总是喜欢选择免费或者低价的服务。
Ebay失败分析易趣Ebay 在中国失败分析09市场营销1班张朗珺0910800118一、易趣Ebay简介:易趣是由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eBay和国内领先的门户网站、无线互联网公司TOM在线于2006年12月携手组建的一家合资公司。
2002年,易趣与eBay结盟,更名为eBay易趣,并迅速发展成国内最大的在线交易社区。
随着淘宝网的上线,eBay易趣在中国的处境日益困难,市场份额开始不断下滑。
二、ebay易趣的失败原因:(一)、忽略文化因素,不了解中国eBay不了解中国市场,eBay忽略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简单地把美国化等同于国际化,粗暴地把在美国的一些做法照搬到中国来,结果水土不服。
明显的例子是,eBay命令易趣有段时间取消了大买家限制,并把服务器搬到美国,技术平台过早国际化。
eBay试图运用与美国相似的布局和特征来打造它在中国的拍卖门户网站,但中国消费者认为它的网站太过空洞。
另外缺乏客户服务电话号码也让中国消费者觉得非常恼火。
因为对本地化市场的不了解,对于这个不规范市场的用户的心理认识不足,所以eBay也并不知道用户担心什么,就无法推出打动用户的应用。
(二)、失败的数据库迁移Ebay 中国在完成第一次网站数据从中国迁往美国的时候,很多中国用户无法用户自己原来的帐号登录,因此失很多用户。
(三)、没有提供深层次的服务网上开店经营已经让众多的网商所接受,网商对网络零售业的环境与消费者的心理理解更加深入,对网络零售平台服务的需求不再仅仅只是免费,而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在流量、交易额、营销配套以及信用体系等服务上。
网络零售平台只有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帮助网商去提高他们的交易额,将产品推销得更广,吸引更多的买家,才能够吸引住网商。
易趣的免费模式迟到了,当淘宝已经在围绕网商提供更深服务的时候,易趣还在后面用免费这初级策略吸引网商。
(四)、没有“免费”服务易趣被全球最大的拍卖网ebay注资后,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交易平台,易趣向卖家收取商品登录费、登录费1元至8元不等,以商品最低成交价为计费基数。
eBay中国:弃子绝地重生的生存法则当惠特曼正式宣布将易趣业务转让给TOM中国的时候,eBay中国实际上已成一颗弃子。
虽然惠特曼一再强调,这是一种演变而非撤出,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放弃C2C平台,意味着eBay承认了自己在中国的失败。
在此前的1000天中,从大张旗鼓地进攻,到被动防守,最后,模式的局限和本土化的缺失让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选择了放弃曾被寄予厚望的eBay中国。
眼见市场无法挽回,母公司断尾求生,切断继续追加的投入以止损,在逻辑上并无可指摘,那么,被“战略性放弃”的eBay中国又该何去何从?为了回答“我还能做什么?”这个问题,eBay中国用了4年时间。
去年,eBay中国为eBay带来的交易额达到了9亿多美金,以千余人的团队创造出竞争对手万人团队所产生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当母公司逐步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境时,eBay中国开始为母体输入新血。
eBay中国已经成为eBay 的全球第五大利润中心,PayPal中国(含香港)也成为了全球第四大利润中心。
凭借重新定义自我,这个几乎被诊断为死亡的弃子,终于再次向母体和市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从宠儿到弃子2002年,全球最大的C2C电子商务平台eBay通过入股国内C2C平台易趣网,杀入了中国市场,在其全球首席执行官惠特曼看来,中国的C2C电子商务,是一场“可以在18个月内解决的战争”。
惠特曼的信心并非全无理由。
作为电子商务C2C模式的开山鼻祖,eBay率先确立了为个人提供自由交易的网上平台,以及收取商品展示费用和交易佣金的“网上集市”商业模式。
自1995年上线,这一被投资者和媒体誉为“完美商店”的商业模式,一直让eBay保持着令人炫目的增长速度:2002年,eBay的年收入达到10亿美元,一年半过后,这个数字变成了20亿美元。
处于高速成长的eBay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将其成功的模式复制到更多的市场中,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亚洲。
“买家越多,卖家越多,收入越多”,这一逻辑在很长时间内被视为理所当然。
易趣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级电子商务班王霄 201051979EBay易趣目前遇到的问题一:没有正确定位首先我认为易趣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没有正确定位,自从淘宝诞生起半年后在网上拍卖市场开始有了一点影响,易趣的战略就很不清晰,甚至说很被动。
易趣在国内拍卖市场已经有了5年多的历史,从02年开始收费,就已经告别了免费的时代,在04年之前这段时间可以说毫无争议地是国内拍卖龙头老大,其中经历过最大的挑战就是网易曾一度做的C2C,然而也是兵不血刃地让网易放弃了,现在成了战略合作伙伴。
其实从这个时候易趣上面的卖家也不是当初成立时偶尔地买卖二手,做得好的卖家月收入7、8万也不是东方神话,随着后来的发展,可以后不夸张地说,易趣上每种商品都已经被几个大卖家甚至power seller 垄断,所以后来进入易趣的小卖家如果从事数码手机诸如之类的标准化产品,能够赚到钱的微乎其微,能赚钱的一般是特色产品或者手工艺产品,大卖家无法垄断地非标准化产品。
也就是说易趣已经提前进入了一个大卖家为主宰的营销时代,20%的大卖家贡献着易趣80%的利润。
所以这个时候即使没有ebay全球平台和易趣平台交接,淘汰一些中小卖家是很正常的,只不过易趣没有处理好,一时致使小卖家爆发,当然其中有别的网站及时地搞地下组织。
所以易趣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认清现实,不要再花大力气在目前这种收费模式下吸引多少新手来易趣开店,即使来了,很快也会十之八九被淘汰出局,这不是做安利,新手越多越好。
而是从大卖家和买家着手,怎样把上面的大卖家升华,让产品质量从目前的伪劣水,网上商品的通病,走向正规,其实已经有卖家在涉足这方面,不满足干坐下游零售商,大卖家从易趣走向国际,不仅仅是平台技术上整合,业务上经营管理上心态上也要国际化,也就是郑掌门说今年造5000个富翁的目标具体战术调整。
让买家有更好地购物体验,屡购不爽,而这种送购物送50元的活动我想真的像中国的黄金周一样,一周黄金周带来了很多问题,一过就会出现市场疲软。
这家最早最大的网上拍卖公司正在一个相对年轻的市场中经历着一场非常自然的进化,但其发展速度减缓意味着成长已达极限吗?eBAY的进化危机沃尔顿商学院今年1月19日,eBay例行公事地发布了其2004年的财务报告。
与2003年相比,年收入增长了51%,净收入增长了76%。
但是进入到2005年,eBay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一方面其降低了自身的业务预期,另一方面,由于其抬高了交易价格而激怒了部分用户,此外,仅仅在1月20日这一天,其股价就暴跌了19%,这个网络时代的宠儿受到了华尔街媒体的猛烈抨击。
前面的这些问题究竟是短期的成长之痛呢,还是恶梦的开始呢?发展速度的减慢意味着eBay开始走向成熟了吗?eBay的竞争对手究竟是谁呢?沃顿商学院的专家们认为,现在还没有必要过分担心eBay的发展前景,但是,在未来,也许事件的发展会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
沃顿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Saikat Chaudhuri说,eBay正在一个相对年轻的市场中经历着一场非常自然的进化。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先发者的优势,eBay成了市场上的主角。
接着,通过网络拍卖这一新兴行业,它又赢得了近乎垄断的地位。
但是后来,诸如雅虎(Yahoo)和亚马逊(Amazon)这样的实力雄厚的公司也开始对网络拍卖市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就连一些较小的竞争对手也开始纷纷效仿eBay的市场策略。
直到最后,eBay开始走向成熟,增长率开始下降。
Chaudhuri表示,“我并不担心eBay目前的业绩,但eBay自身一定要搞清楚,它将会在什么时候达到其成长的极限。
”“目前,eBay还没有达到这种极限,但或许五年以后,它就会达到这一点。
”畅销书《非凡思维的力量》的作者之一、营销学教授Yoram “Jerry”Wind对此说法表示认可,他说“eBay的定位很好,但是企业的高速增长期持续的越久,企业就越难保持进一步的高速发展。
”去年第四财季的营收状况,引发了人们对eBay的担忧。
易趣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级电子商务班王霄 201051979EBay易趣目前遇到的问题一:没有正确定位首先我认为易趣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没有正确定位,自从淘宝诞生起半年后在网上拍卖市场开始有了一点影响,易趣的战略就很不清晰,甚至说很被动。
易趣在国内拍卖市场已经有了5年多的历史,从02年开始收费,就已经告别了免费的时代,在04年之前这段时间可以说毫无争议地是国内拍卖龙头老大,其中经历过最大的挑战就是网易曾一度做的C2C,然而也是兵不血刃地让网易放弃了,现在成了战略合作伙伴。
其实从这个时候易趣上面的卖家也不是当初成立时偶尔地买卖二手,做得好的卖家月收入7、8万也不是东方神话,随着后来的发展,可以后不夸张地说,易趣上每种商品都已经被几个大卖家甚至power seller 垄断,所以后来进入易趣的小卖家如果从事数码手机诸如之类的标准化产品,能够赚到钱的微乎其微,能赚钱的一般是特色产品或者手工艺产品,大卖家无法垄断地非标准化产品。
也就是说易趣已经提前进入了一个大卖家为主宰的营销时代,20%的大卖家贡献着易趣80%的利润。
所以这个时候即使没有ebay全球平台和易趣平台交接,淘汰一些中小卖家是很正常的,只不过易趣没有处理好,一时致使小卖家爆发,当然其中有别的网站及时地搞地下组织。
所以易趣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认清现实,不要再花大力气在目前这种收费模式下吸引多少新手来易趣开店,即使来了,很快也会十之八九被淘汰出局,这不是做安利,新手越多越好。
而是从大卖家和买家着手,怎样把上面的大卖家升华,让产品质量从目前的伪劣水,网上商品的通病,走向正规,其实已经有卖家在涉足这方面,不满足干坐下游零售商,大卖家从易趣走向国际,不仅仅是平台技术上整合,业务上经营管理上心态上也要国际化,也就是郑掌门说今年造5000个富翁的目标具体战术调整。
让买家有更好地购物体验,屡购不爽,而这种送购物送50元的活动我想真的像中国的黄金周一样,一周黄金周带来了很多问题,一过就会出现市场疲软。
从公司战略规划浅析易贝网在中国失败的原因作者:刘晓蕾来源:《经营者》2017年第03期摘要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计划的路线、原则、灵魂与纲领,是企业发展成败的主要肇因之一。
本文以易贝网为研究对象,从市场战略规划和运营战略规划两方面,深刻剖析了在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下,易贝网从中国最大的在线交易公司,拥有90%的C2C网上市场份额到最终在中国停止营运的原因,这对今后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电子商务公司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易贝网战略规划中国模式易贝网,1995年由皮埃尔·奥米迪亚创立,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网站,它的极速扩张让它开始成为国际电子商务界的代表。
中国的第一个C2C网上交易公司易趣网在2003年被易贝网收购,这次收购使易贝网摇身一变,成为最大的在线交易公司,在中国拥有90%的C2C网上市场份额。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淘宝网开始运营。
阿里巴巴在2003年5月创立了淘宝网,到2005年,淘宝网已控制67%的市场份额,跃身成为中国C2C市场的领导者,而易贝网只有29%。
易趣与淘宝的公司运营策略有本质的差异,本文将从公司战略规划方面分析易贝网在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失败的原因,对今后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电子商务公司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易贝网进入中国的SWOT分析按照这种分析模式,易贝网进入中国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易贝网并没有发挥自己的长处,而是故步自封,对中国的商业环境没有认真考察和研究,失败在所难免。
二、易贝网的市场进入战略规划易贝网市场进入战略的制定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调查,相信中国是其未来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反思过往进入日本市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雅虎更早地进入日本市场,导致其在日本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因此,易贝网想要利用“先发优势战略”,比其他竞争者更早地进入中国市场,从而获得一定优势。
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电子商务公司,成功地获得了85%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对易趣网的收购成为了其进入中国市场的另一个战略规划。
精心整理eBay在华断尾求生对eBay董事长兼CEO梅格·惠特曼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圣诞节肯定比往年要轻松不少。
圣诞节前夕,惠特曼快刀斩乱麻般打破了eBay在中国的僵局——尽管4年前惠特曼2006年6000任。
之所以说eBay只是收缩战线,是因为eBay并没有把其在华的全部业务注入合资公司,而只是将子公司eBay易趣纳入其中。
eBay的跨境交易部分、贝宝中国(PayPal)和客齐集网仍由eBay自己运作,同时兼任eBay易趣及贝宝中国两家公司CEO的廖光宇将继续领导eBay在中国的独立运营,向国内卖家推广eBay的全球贸易,促进中国用户与全球买家之间的交易。
eBay中国公关经理刘燕也对《商务周刊》强调,eBay与TOM在线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定位自己,以取得比以往更大的成功,并不是退出中国市场。
“新公司的组建有助于培育双方用户社区之间以及销售渠道之间的协同效应,强化本地平台的快速产品创新能力并促进移动业务整合。
廖光宇为合资公司提供eBay管理方面的支持,而TOM在线则会贡献其本地管理经验、技术以及品牌。
”刘燕表示,eBay eBay中2002—eBay尽管易趣,转而将重心放在无线支付和无线商务业务,同时将跨境交易牢牢抓住不放。
将无力回天的国内交易业务交给熟悉中国的TOM在线来做,留下eBay在全球具备优势的服务以伺机翻身,这是近年来eBay在亚洲市场收缩战线的惯用模式。
eBay在日本输给日本雅虎后,马上就关闭其日本业务。
同样,2006年年中eBay选择以与PChome合资的形式撤出中国台湾市场时,其跨境交易的部分也交由eBay香港进行,并成立一个专门的网站介绍跨境交易服务。
就在eBay与TOM在线宣布成立合资公司的同时,又有传闻流传开来:PayPal将向联动优势注资1.05亿美元,以换取后者33%股份。
联动优势是由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合资成立的移动支付公司。
中国即将出台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将电子支付TOM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