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PCT)检测 项目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6.55 KB
- 文档页数:1
PCT解读说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1993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炎症指标,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含有116个氨基酸,分子量大约为13 000。
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体蛋白质,室温下体内外稳定性好,半衰期为20~24 h。
正常生理状态下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分泌,但不释放人血液,在健康人血中几乎检测不到(<0.1ng/ml)。
但在机体受到强烈刺激(通常是细菌感染或组织外伤),激活免疫反应,发生一定强度的炎症反应时,除甲状腺外,肝脏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肺、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及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分泌降钙素原。
此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会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且随病情进展或控制而持续在高水平或逐渐下降。
表1 PCT质量浓度的临床意义和处置建议PCT(ng/ml)临床意义处置建议<0.1 正常值——0.1-0.5 无或轻度全身炎症反应。
可能为局部感染建议查找感染或者其他导致PCT升高的病因0.5-2 中度全身炎症反应。
可能存在其他感染,也可能是其他情况,如严重创伤,大型手术等。
建议查找可能的感染因素。
如果发现感染,建议6-24h后复查PCT。
2-10 很可能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性休克。
具有高度器官功能障碍风险。
建议每日复查PCT。
如果PCT持续高水平(>4d):建议重新考虑脓毒症治疗方案。
≥10 几乎均为严重细菌性脓毒症或脓毒症性休克。
常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具有高度死亡风险建议每日检测PCT以评价治疗效果。
注:PCT水平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读。
应避免脱离患者具体病情而进行判读,并应考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性1、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建议PCT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筛查和诊断:1.1细菌感染1.1.1呼吸系统感染 PCT水平在肺炎患者中呈现多样性,主要与病原体的类型、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关。
细菌性肺炎患者的PCT水平高于病毒、不典型病原体(军团菌除外)和结核菌导致的肺炎。
pct免疫层析实验原理PCT(procalcitonin,降钙素原)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生物标记物,用于评估感染性疾病的情况。
PCT免疫层析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PCT浓度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PCT免疫层析实验的原理。
PCT是一种由C-AMP基因编码的前降钙素原,是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
在健康人体内,PCT的水平非常低,一般不超过0.1 ng/ml。
然而,在感染性疾病中,炎症反应可以刺激PCT的分泌,导致其浓度显著升高。
PCT的浓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因此可以用于判断感染的程度及疾病的预后。
PCT浓度较低时可能是炎症反应的正常生理反应,但是当PCT浓度超过0.5 ng/ml时,通常表示存在严重感染。
此外,PCT浓度还可用于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对于指导抗生素的使用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PCT免疫层析实验是一种常用于检测PCT浓度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抗体与目标物(PCT)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检测。
一般来说,PCT免疫层析实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样品处理:将待检测的样品加入试剂盒中,与试剂中的溶剂混合,使样品与试剂中的抗体充分接触。
2.抗体结合:待测样品中的PCT与试剂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一个PCT-抗体复合物。
3.免疫层析:将待测样品通过一张免疫层析膜,该膜上含有特定的抗体。
在免疫层析膜的一端,还存在一个检测线(T线),这是由于抗体-抗原结合后,PCT抗原与免疫层析膜上的抗体结合,并迁移到检测线上。
4.定量分析:等待一定时间后,读取结果。
如果在T线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颜色线条,则说明样品中存在PCT,并且颜色的强弱可以提示PCT的浓度水平。
PCT免疫层析实验原理的关键在于抗体的特异性。
抗体是由免疫动物(如小鼠)经免疫刺激后产生的。
免疫动物的体内会参与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从而免疫动物就可以识别出这个抗原。
当该抗体与其专一性的抗原重结合后,就会产生浑浊效应。
通过测定浑浊度的高低,可间接确定抗原的浓度。
PCT(降钙素原)—搜狗百科PCT是严重细菌性炎症和真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而且也是脓毒症和炎症活动有关的多脏器衰竭的可靠指标。
如果给予足够的刺激,免疫抑制的患者将产生PCT。
PCT不仅是用于鉴别诊断的急性指标,而且是监控炎症活动的参数。
PCT的检测应是一系列的,即每日检测和特别病例中的短间隔检测,如每8~12h。
即使因急性鉴别诊断而做的单个检测也应该继续做随后的监控。
PCT在各种疾病中的升高见表19.5-1,和预期的血浆水平见表19.5-2。
细菌性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在不明原因的炎性疾病中,PCT可表明由细菌引起的可能。
在非细菌性疾病中,相对于临床的严重程度,PCT浓度是低的。
在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中PCT浓度的升高可能是细菌重复感染或脓毒症。
监控具感染危险的患者可以通过PCT监控对有感染危险的重症患者监护。
由于PCT只是在全身细菌性感染或脓毒症时合成,而不在局部炎症和轻微感染中合成,所以PCT在监控严重干扰时是比CRP、IL-6、体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更好的工具。
PCT在充分刺激下,于2~6h内产生。
肺炎并不总会引起PCT升高。
可用PCT作为感染监控的疾病见表19.5-3。
病程监控和预后在严重的细菌性感染疾病中如脓毒症和MODS,PCT升高的程度是炎症活动的反映。
PCT的优点相比较于其他炎症指标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严重的感染引起PCT浓度显著升高(>10ug/L)。
而较轻的感染或临床不太严重的脓毒症仅引起PCT中度升高。
CRP在中度感染中显现出最大浓度。
但以PCT绝对水平为根据并非总能作出疾病严重性的结论,如:APACHEII评分。
恢复期患者的PCT反应比CRP显著加快,其半衰期为9~24h,而后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病理范围。
19.5-2血清PCT在各种疾病中的浓度疾病浓度(ug/L)慢性炎症,自身免疫障碍<0.5病毒性感染,如急性乙肝<0.5轻度或局部细菌性感染<0.5肺炎0.5~10SIRS,复合性损伤,烧伤0.5~2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多器官衰竭>2(通常10~100)19.5-3PCT在细菌性炎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疾病评价病毒感染即使在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中,PCT也不会升高。
降钙素原(电化学发光法)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蛋白质前体,它的水平在体内受到炎症和感染等因素的刺激时会显著增加。
降钙素原常用于临床上作为感染和炎症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帮助医生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预测感染的病情发展、指导抗生素治疗以及监测治疗效果等。
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的生化分析技术,常用于检测血清中的生物标志物。
在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降钙素原检测方法之一就是采用电化学发光法。
具体而言,电化学发光法通过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检测样品中的降钙素原水平。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降钙素原(PCT)检测项目可行性报告申请科室:__________________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申请时间:_________________一、项目概况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异常升高,3~6h即可测得,6~12h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
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国家严控抗生素使用的大环境下,降钙素原(PCT)做为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指标,已在临床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2012年卫生部医政司2012年发布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督导检查手册》中明确要求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其中降钙素原(PCT)为唯一可用POCT快速床旁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的生物标志物送检指标。
二、临床意义1、对细菌性炎症疾病及不明原因发烧的鉴别诊断2、对胆源性与细菌感染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3、对新生儿及儿童的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4、对急性器官排斥反应与移植后感染的鉴别诊断5、对伴有急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6、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7、大手术后感染的常规诊断和监测8、监测多发性损伤病人的感染9、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10、ICU病人的应用11、作为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的早期“预警”诊断12、作为对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治疗过程的监测及判断预后13、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监测三、可开展科室ICU病房、骨科、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四、产品介绍(一)、仪器:WF-0901/1型免疫荧光检测仪1. 快速简便: 10s出定量结果,操作简单。
2. 灵敏可靠:免疫荧光法是目前最灵敏的检测方法,灵敏度达ng/L级。
降钙素(PCT)定量检测标准操作规程降钙素原(PCT)定量测定(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 【检验原理】采用双抗夹心法原理,以两株高特异性、高敏感性PCT 单克隆抗体,其中PCT单克隆抗体固定在结合垫上,为量子点标记抗体,用于检测抗原:PCT单克隆抗体I包被在层析膜上形成检测线(T线),用于捕获抗体。
为监控试纸是否有效,设置控制线(C线),为包被有兔抗IgG抗体。
应用抗原抗体反应和荧光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检测人血中PCT的含量。
测试时,若样本中含有PCT,PCT首先与结合垫中标记有量子点的PCT单克隆抗体合,然后与硝酸纤维素膜T线处包被的PCT单克隆抗体I结合形成夹心”结构,T线处荧光显色强度与PCT含量呈正比,根据荧光强度定量测定PCT浓度。
原理:PCT与检测板上的捕获抗体和量子点标记抗体的结合产生颜色变化,显色的强度变化与PCT浓度有相关性,测量系统运用光电扫描标记物和P口结合区,获得光电信号,然后对光电信号的强弱进行测量处理,定量地分析出PC浓度。
【样本要求】1.用于人血清、血浆、静脉全血或末梢血样本,其他体波和样本可能得不到准确结果。
2.应在无菌情况下采集静脉血。
检测时,未经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的血样须析出血清,经拘櫞酸钠或肝素抗凝的血样,可选用血浆、静脉全血或末梢血。
建议优先选用人血清检测,不建议使用EDTA作为抗凝剂3.临床血液样本采集后,在室温条件下,须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血清样本于2-8℃保存,可保存2h;静脉全血样本和末梢血样本2-8℃保存,可保存2h;避免反复冻融样本、加热灭活样本; 溶血样本应弃用【拉验方法】在使用此试剂前必须仔细阅读试剂的说明书,需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执行有关操作,否则无法保证可靠的结果。
1、准备检测前将检测卡、样本恢复至室温(15-30℃),并编号,建议将铝箔袋在恢复室温后再拆封,并在一小时内尽量使用,防止检测卡受潮2、质控确认质控二维码卡质控SD芯片与检测卡的批号相匹配,进行质控操作(详见仪器使用说明书)3、加样样本为血清、血浆,吸取100μ血清或血浆样本,垂直滴加至检测卡加样处,开始计时。
降钙素原(PCT)一概述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是降钙素(calcitonin,CT)的前体肽。
降钙素可被酶裂解为许多小的片断,最终形成氨基降钙素原、成熟的降钙素和钙抑肽。
降钙素原可以以游离形式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清PCT水平很低,大多低于O.lng/ml;新生儿出生2天内PCT生理性增高,最高可达21ng/ml;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血浆PCT值可达1.5ng/ml。
正常情况下,CALC-I基因在甲状旁腺中的转录处于抑制状态。
微生物感染可诱发CALC-I基因表达的普遍增加。
并且从所有的实体组织和全身各种类型的细胞中(比如肝、肾、脂肪细胞和肌细胞等)不断的释放出PCT。
在败血症时CT-mRNA的转录表达普遍升高,超过许多经典炎症细胞因子,如TNF,IL-6的mRNA的表达。
然而由于实体细胞缺少分泌颗粒,所合成的PCT未被酶加工成CT就直接释放入血使血清中PCT水平迅速升高。
这种升高与感染的严重性和死亡率相关。
与此同时血清中降钙素水平正常或仅轻度升高。
这是由于在经典的神经内分泌过程中,CT-mRNA的表达被甲状腺C细胞负反馈抑制,并且由于实体细胞中缺乏分泌颗粒和内切酶,生成的PCT不能被加工成CT。
另外,白细胞也不是PCT的主要来源。
研究表明,在应用化疗药物治疗几乎完全清除了白细胞的败血症病人体内,依然存在高浓度的血清PCT水平,而在败血症中实体细胞才是PCT的主要来源。
炎症反应释放的PCT可以被细菌毒素,如内毒素直接诱导,也可由细胞介导的宿主反应,如IL-1、TNF-α、IL-6间接诱导产生。
此诱导过程可以被病毒感染时释放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阻断,所以病毒性感染疾病患者中的PCT浓度一般都低。
二动力学过程降钙素原在感染后2-3h,水平即可增高,例如使用内毒素诱导后,在2-3h即可检测到PCT水平轻度升高。
随后PCT水平快速升高,6-12h后到达顶峰,在48h内保持较高水平,2d后降到基线水平。
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
一、检测原理
用电化学发光技术的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检测原理:第一次孵育:30ul样品,生物素化的单克隆PCT抗体以及钌复合物标记的单克隆PCT抗体一起孵育,形成抗原抗体夹心复合物。
第二次孵育:添加包被链酶亲和素的磁珠微粒进行孵育,复合体与磁珠通过生物素和链酶素作用结合。
将反应液吸入测量池中,通过电磁作用将磁珠吸附在电极表面,未与磁珠结合的物质通过Procell被去除,给电极加一定的电压,使复合物化学法光,并通过电倍增器测量发光强度,仪器自动通过校准曲线计算得到PCT浓度。
二、参考区间
血清、血浆:0—0.05ng/ml
三、临床意义
1、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
2、PCT是严重细菌性炎症和真菌感染的特异性指标,而且也是脓毒症和炎症活动有关的多脏器衰竭的可靠指标。
3、影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应的状况。
降钙素原( PCT )SOP(荧光免疫层析法)一、目的规范实验室人员的操作,以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预期用途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全血、血浆、血清中降钙素原(PCT )的浓度。
三、检验原理本试剂采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人全血、血浆、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 );浓度。
将待测样本加入缓冲液中混匀,样本中的降钙素原抗原和缓冲液中的荧光标记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反应复合物。
将混合样本滴加至测试卡的加样孔中,在层析作用下,反应复合物沿着确酸纤维膜向前移动,被固定在硝酸纤维膜检测线上包被的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所铺获。
样本中的降钙素原越多,检测线上积聚的复合物越多,荧光抗体信号强度反应了被捕获的降钙素原数量。
经广州万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适用仪器,可检测出样本中降钙素原的浓度。
检测仪默认的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以ng/mL 为单位。
四、主要组成成分试剂由测试卡、缓冲液、ID芯片和使用说明书组成。
其中:1、测试卡由试纸条、塑料盒组成。
试纸条上的主要成分有:硝酸纤维素膜、吸水纸,PVC板及其他试纸条支持物;硝酸纤维素膜包被有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和兔lgG.2、缓冲液含有荧光标记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和荧光标记抗免IgG五、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测试卡和缓冲液4℃~30℃保存,有效期24个月。
测试卡铝箔袋开封后,应在1小时内尽快使用。
生产日期、失效日期:见标签。
六、适用仪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荧光检测仪( FS-112, FS-113)、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 FS-205, FS-301).七、样本要求1、全血、血浆、血清样本均可用于测试。
2、全血的收集:采用抗凝管(建议使用EDTA-Na, EDIA-K,商品化真空抗凝管)采血,采血后提匀备用。
样本采集后应尽快进行测试,若采血后不能在2个小时内测试的,应放在2℃---8℃保存,不得超过2天。
3、血清、血浆的收集:取血后应尽快以200opm的离心速度离心10分钟后分离血清、血浆,以免溶血。
降钙素原检测及其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calcitonin,CT)的前体,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13000。
PCT的半衰期为25-30h,在体内外稳定性很好。
最近发现,血清PCT的升高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
在全身严重感染早期PCT即可升高;经抗生素有效治疗后,患者血中PCT会下降;而病毒感染抑或局部细菌感染,但患者无全身表现时PCT仅轻度升高。
同时,诸多学者研究发现,在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时,PCT亦会异常增高,且增高程度与感染严重度及预后相关。
基于此,PCT已被用作感染性及其他疾病诊断的重要监测指标,具体应用如下。
1、全身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监测。
2、新生儿脓毒症诊断。
在新生儿出生后0-48h内,PCT对脓毒症诊断敏感性92.6%、特异性为97.5%。
3-30天内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100%。
3、寄生虫感染。
PCT对疟疾辅助诊断的敏感性为52%,特异性为86%,阳性预测值为74%,阴性预测值为71%。
4、大手术和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的监测。
(患者术后PCT含量明显增加,且第三天是高峰期。
术后48小时PCT>1.5ng/ml作为评价感染的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0.93,0.80)。
5、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监测。
通常以1ug/l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并发细菌感染辅助诊断的分界值。
6、细菌与病毒脑膜炎鉴别诊断。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血浆平均PCT为54.5ug/l,最低值为4.8ug/l;病毒性脑膜炎患者PCT平均为0.32ug/l,最高值为1.7ug/l。
7、胰腺炎鉴别诊断。
以1.8ug/l为分界值,PCT对于感染坏死性胰腺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4%、91%、92%。
8、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与感染并发症的鉴别诊断。
9、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监测。
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SIRS患者,血浆PCT明显高于脓毒症SIRS患者。
降钙素原检测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价值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的一种前体肽,主要通过对病原微生物刺激,而在体内发生快速增加,而且主要来源于感染炎症细胞。
在很多感染疾病中,PCT的表达水平通常能很好的反映人体机体炎症反应的情况,可以用于判断感染程度的严重程度,亦可以用来指导抗感染治疗。
近年来,关于PCT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包括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以肺部病变为主要表现,发病率较高。
肺结核细菌可引起病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很多病人都会出现肺部细菌感染的症状,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如何准确、及时地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方法(如痰培养)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结果,因此,为了更快、更准确地确定肺结核是否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临床医生寻求了其他方法,其中PCT的检测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研究表明,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PCT水平通常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或肺部细菌感染的水平。
潘丽琴等(2015)在对肺结核与相关细菌感染(包括支原体、衣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患者进行PCT检测的研究中发现,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PC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或单纯细菌感染的水平,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因此,PCT的检测可以作为辅助检查手段,辅助临床医生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PCT结果明显升高的患者,可以加强对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以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疑似肺结核患者,可以通过检测PCT水平,进一步鉴别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以便尽早制订治疗计划。
总之,PCT检测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综合分析PCT检测结果,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诊疗效果。
05056888 200 100测试主要用途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体血清或血浆中的PCT (procalcitonin)。
Elecsys BRAHMS PCT检测可辅助临床早期诊断相关的细菌感染。
Elecsys和cobas e 免疫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
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CT)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激素原,分子量大约为12.7kD。
PCT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包括甲状腺、肺和胰腺组织的C细胞)表达,经酶切分解为(未成熟)降钙素、羧基端肽和氨基端肽。
健康人血中仅含有少量的PCT1,2。
细菌感染后PCT会明显升高。
动物模型试验显示机体发生脓毒血症时,多组织均能表达PCT3。
脓毒血症患者体内的PCT只含有114个氨基酸,缺少氨基末端的Ala-Pro4。
PCT水平升高见于细菌性脓毒血症,尤其是重症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5,6,7,8,9,10。
PCT可作为脓毒血症的预后指标8,11,12,13,也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及其主要并发症的可靠指标14,15。
对于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空调诱导性肺炎患者,PCT可作为抗生素选择以及疗效判断的指标。
检测原理双抗体夹心法,总检测时间:18分钟●第一次孵育:30μl样本、生物素化的单克隆PCT抗体以及钌复合物标记a的单克隆PCT抗体一起孵育,形成抗原抗体夹心复合物。
●第二次孵育:添加包被链霉亲和素的磁珠微粒进行孵育,复合体与磁珠通过生物素和链霉素的作用结合。
●将反应液吸入测量池中,通过电磁作用将磁珠吸附在电极表面。
未与磁珠结合的物质通过ProCell被去除。
给电极加以一定的电压,使复合体化学发光,并通过光电倍增器测量发光强度。
●Elecsys软件自动通过定标曲线计算得到检测结果。
a)Tris(2,2’-bipyridyl)ruthenium(II)-co mplex (Ru(bpy){23}三联吡啶钌试剂-工作溶液M 包被链霉亲和素的磁珠微粒(透明瓶盖),每瓶6.5ml;包被链霉亲和素的磁珠微粒,0.72mg/ml;防腐剂。
降钙素原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应用降钙素元(PCT)是分子量13KD的一种糖蛋白,由甲状旁腺C细胞分泌,合成降钙素(CT),参与血钙调节。
在1975年由Maya等发现其炎性因子特性, 到1993年,Assicot等发现了血清PCT水平的增高与全身感染性疾病有密切相关。
PCT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抗生素治疗启动和疗效观察、疾病转归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作用。
1 概述1.1来源及生物学特性PCT由位于第11 号染色体( 11p15.4) 上的Calc-1 基因编码,通过选择性剪接( 编码1~4 外显子) 生成Calc-1 mRNA,转录后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粗面内质网翻译成PCT 前体。
裂解生成的PCT 由116 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3 KD。
它可被特殊的蛋白酶分解成3 部分: C 末端21 个氨基酸多肽的抗钙素、位于中央的33 个氨基酸多肽的非成熟降钙素和1个有N末端的57 个氨基酸多肽的氨基降钙素[1]。
有研究显示,炎性反应过程中,PCT 由神经内分泌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产生。
血浆中的PCT 非常稳定,收集标本24 h 后PCT 浓度在室温下大约下降12% ,4 ℃时下降6%。
PCT 被特异性的蛋白酶降解,其在循环中的半衰期是25~30 h。
肾功能异常患者中PCT 的清除半衰期无显著延长。
1.2 PCT与常用炎性标志物比较CRP是一种急性时相(期)蛋白,亦称C反应蛋白,是由肝细胞产生能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糖蛋白,能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
临床上常用检测CRP来评价感染所致炎性反应。
以降钙素水平诊断全身细菌感染或败血症明显优于细菌培养。
但PCT和细菌培养相比不能确定患者所感染细菌的种类,无法进行药敏试验,因此,在指导临床用药方面不如细菌培养。
CRP、白细胞、血沉、IL-6等传统炎症判断指标,由于特异性不强、敏感性较低,应用价值有限,病原菌培养虽然是金标准,但耗时较长、培养率低。
因此,PC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正逐步广泛用于临床。
PCT(降钙素原)测定及临床意义各临床科室:我院检验科已经开展了PCT(降钙素原)测定,为了大家能更好的使用该指标,PCT可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现将其主要临床意义及使用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异常升高,3~6h即可测得,6~12h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
广泛用于ICU 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
临床应用简介:1.对细菌性炎症疾病及不明原因发烧的鉴别诊断2.对胆源性与细菌感染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3.对新生儿及儿童的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4.对急性器官排斥反应与移植后感染的鉴别诊断5.对伴有急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6.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7.大手术后感染的常规诊断和监测8.监测多发性损伤病人的感染9.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10.ICU病人的应用作为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的早期“预警”诊断作为对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治疗过程的监测及判断预后11.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监测PCT检测在不同临床科系的应用1.血液肿瘤科对因接受化疗或骨髓移植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来说,严重的感染是致命的并发症,化疗期间有多种原因引起发热。
发热通常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的症状,但有时是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反应。
肿瘤细胞溶解引起的发热较常见,大多数病例的发热源仍不清楚。
PCT有助于对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作出明确的诊断。
即使是化疗患者,PCT对是否有败血症感染也能作出可靠的检测和评估。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常常缺乏炎症的特异性症状。
PCT在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表现与无免疫抑制患者中观察的结果相似。
其诊断价值已明显优于CRP和细胞因子。
检验科开展降钙素原(PCT)的测定发布日期:05月17日浏览次数:3035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监控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
临床应用:1.对细菌性炎症疾病及不明原因发烧的鉴别诊断2.对胆源性与细菌感染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3.对新生儿及儿童的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4.对急性器官排斥反应与移植后感染的鉴别诊断5.对伴有急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6.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7.大手术后感染的常规诊断和监测8.监测多发性损伤病人的感染9.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10.ICU病人的应用作为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的早期“预警”诊断作为对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治疗过程的监测及判断预后11.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监测内科资讯内科重症监护医疗的中心问题常围绕着感染的诊断及是否与感染有关的鉴别诊断而进行。
对感染严重程度及其治疗结果的评价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必要前提。
PCT选择性地对系统性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原虫感染有反应,而对无菌性炎症和病毒感染无反应或仅有轻度反应。
因此,PCT能很方便地用于内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和综合症的鉴别诊断,例如:1.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因学的鉴别诊断。
2.胰腺炎感染性坏死和无菌性坏死的鉴别诊断。
3.在接受化疗的肿瘤和血液病患者中,鉴别感染时发热。
4.在接受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鉴别诊断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急性恶化与风湿性疾病伴系统性细菌感染。
5.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
6.对接受化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明确是否存在于有生命危险的细菌和真菌感染。
7.对接受免疫抑制疗法的器官移植患者,明确是否存在有严重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同时用于感染和移植排斥反应的鉴别诊断。
8.判定抗生素治疗效果,及并为医生改换抗生素治疗案提供依据。
PCT浓度不受业已存在的疾病如癌症、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PCT明显优于其它炎症因子如CRP和细胞因子,是一种客观且易检测的指标,有其独特的诊断优势,甚至优于那些带有侵入性,风险性且价格昂贵的诊断方法,如细针穿刺病理检查法。
降钙素原(PCT)检测项目简介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由甲状腺合成与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感染时受内毒素、 TNF-α等细胞因子的影响在多种组织均可产生。
当严重细菌、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时PCT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
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监控的最新特异性指标。
临床意义
1.高效鉴别诊断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
2.脓毒症的早期、高特异性指标,准确率高达97%-98%。
3.可准确、有效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对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评价。
筛查时期和适检人群
•所有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需要暂停或者终止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需要治疗或监测感染灶的患者
•脓毒症或严重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
•置入任何类型的静脉或动脉导管(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
•免疫抑制的患者(肿瘤、器官移植、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
•手术或创伤后的患者,如果有任何增加感染风险或怀疑脓毒症的情况
•有二重感染风险的患者(烧伤、病毒感染)
•有非特异性诊断或诊断不明的患者
标本采集要求
无菌干燥管静脉血4 ml,24 小时内分离血清或2-8℃保存当天送检。
临床项目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