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土壤分类系统 PPT
- 格式:ppt
- 大小:3.94 MB
- 文档页数:19
土壤质地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土壤质地英文名称:soil texture定义:按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所属学科: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物理(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
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
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土壤质地状况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
肥沃的土壤不仅要求耕层的质地良好,还要求有良好的质地剖面。
虽然土壤质地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类型,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耕作层的质地仍可通过耕作、施肥等活动进行调节。
目录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其类别和特点,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
其中,砂土抗土壤质地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因此土壤养分少,加之缺少粘粒和有机质,故保肥性能弱,速效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而且施用速效肥料效猛而不稳长,因此,砂土上要强调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并掌握勤浇薄施的原则;粘土含土壤养分丰富,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大多土壤养分不易被雨水和灌溉水淋失,故保肥性能好,但由于遇雨或灌溉时,往往水分在土体中难以下渗而导致排水困难,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阻碍了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对此类土壤,在生产上要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避免或减轻涝害,并选择在适宜的土壤含水条件下精耕细作,以改善土壤结构性和耕性,以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适种的农作物种类多。
1、单粒:相对稳定的土壤矿物质的基本颗粒,不包括有机质单粒;2、复粒(团聚体):由若干单粒团聚而成的次生颗粒为复粒或团聚体。
3、粒级:按一定的直径范围,将土划分为若干组土壤中单粒的直径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只是为了测定和划分的方便,进行了人为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