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磨床原理结构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3
磨床工作原理
磨床是一种用于磨削工件表面的机床。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1. 工件安装:首先将待加工的工件安装在磨床的工作台上。
工作台可根据工件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和固定。
2. 砂轮运动:磨床通过电机驱动砂轮旋转运动。
砂轮是用于磨削的切削工具,其通过与工件接触进行磨削。
3. 进给运动:磨床还具有工件和砂轮之间的进给系统,用于实现砂轮相对于工件的运动。
进给系统可以是手动式或自动式,以控制砂轮的进给速度和方向。
4. 磨削过程:当砂轮与工件接触时,切削花纹会被砂轮的颗粒从工件表面削除,从而实现表面的精细磨削。
砂轮的旋转和进给运动可使磨削得到均匀和精确地控制。
5. 冷却和润滑:在磨削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冷却剂和润滑剂,以确保砂轮和工件的温度和摩擦降低,同时还可清洗被削除的切屑。
6. 磨削结束:当达到所需的表面精度和形状后,磨削过程结束。
工件可从磨床上取下,并进行后续的工序。
总体而言,磨床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的砂轮与工件接触,同
时实现进给运动,从而将工件表面的材料去除,达到所需的磨削效果。
情境一 简单机械的液压传动 任务3 磨床工作台的液压传动一、结构与工作情况 1、结构平面磨床,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对机械零件进行精度较高的加工。
磨床工作时,要求其工作台水平往复运动。
外形图:实现工作台水平往复运动控制的是一套液压控制系统。
以下是液压控制系统的半结构原理图。
图3-2 磨床工作台的半结构原理图3-1 磨床工作台 1-床身 2-工作台 3-砂轮架 4-滑鞍 5-立柱液压传动系统由油箱、滤油器、液压泵、压力表、溢流阀、换向阀、液压缸、活塞、工作台、挡铁和行程开关组成。
2、传动系统图:液压缸固定在床身上,活塞连同活塞杆带动工作台作往复运动,液压泵由电动机驱动,从油箱中吸油并把压力油输入管路,经节流阀至换向阀。
当换向阀两端的电磁铁均不通电,其阀芯在两端弹簧力作用下处于中间位置时,管路中,P 、A 、B 、T 均不相通,液压缸两腔油路被封闭,活塞及工作台停止不动。
若换向阀左端的电磁铁通电,衔铁吸合,将其阀芯推至右端,使管路P 和A 通,B 和T 通,此时液压缸进油路为:泵3→节流阀6→换向阀(P →A )→液压缸左腔。
回油路为:液压缸右腔→换向阀(B →T)→油箱,这时,活塞9连同工作台10在左腔液压力推动下向右移动。
当工作台上的挡铁11与行程开关12相碰时,触发左则电磁铁断电,右侧电磁铁通电,换向阀芯移至左端,使管路P 和B 通,A 和T 通。
液压缸进油路为: 泵3→节流阀6→换向阀(P →B) →液压缸右腔;回油路为:液压缸左腔→换向阀(A →T) →油箱。
这时,活塞带动工作台向左移动。
当挡块13再碰到行程开关时,又可控制电磁铁通断,使换向阀芯换位,从而实现工作台自动往复运动。
工作台的移动速度通过节流阀6调节。
当阀6开口大时,进入液压缸的流量大,工作台移动速度较高。
关小节流阀,工作台的运动速度即减慢。
泵输出油液的压力由负载(如切削力、摩擦力等)决定;另外,泵输出的压力油多于液压缸所需要的油,因此,多余的油应能及时排回油箱。
平面磨床平面磨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
它主要用于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磨削,以达到一定的精度和光洁度要求。
平面磨床由床身、工作台、磨头和传动装置等组成,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平面磨床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领域,以及使用平面磨床的注意事项。
一、工作原理平面磨床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磨头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以消除表面上的毛刺、凹凸和其他不平整问题,从而得到平整、光滑的表面。
平面磨床采用了磨粒与工件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使磨粒对工件进行磨削。
通过工作台的运动,可实现工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对工件表面的全方位加工。
二、结构组成1.床身:平面磨床的床身是其整体的支撑结构,承载着各个组成部分的重量,并提供稳定的平衡环境。
床身通常由铸铁或钢材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刚性。
床身上还安装有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
2.工作台:工作台是平面磨床上承载工件的平台,可以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调整。
工作台通常由铸铁制成,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使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光洁度。
3.磨头:磨头是平面磨床的核心部件,用于实现对工件表面的磨削。
磨头通常由电动机驱动,带动磨盘进行旋转运动。
磨盘上安装有磨粒,通过磨粒与工件表面的摩擦,实现对工件表面的磨削。
4.传动装置:传动装置是平面磨床上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驱动工作台和磨头的运动。
传动装置通常由电机、皮带、齿轮等组成,能够提供稳定的动力,保证磨削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应用领域平面磨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主要用于对工件表面进行精密磨削和加工。
其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制造:平面磨床可以用于制造各种模具,如塑料模具、铸造模具等。
通过对模具表面进行磨削,可以得到精确的尺寸和表面光洁度,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质量。
2.零部件加工:平面磨床可以用于对各种金属零部件进行加工,如齿轮、轴承座等。
通过对零部件表面进行磨削,可以实现高精度和高光洁度的要求,提高零部件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工具磨床的工作原理一、引言工具磨床是一种用于加工硬质材料的机床,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模具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具磨床的工作原理。
二、工具磨床的结构1. 机床主体机床主体是工具磨床的基本部件,包括机身、滑枕、工作台等。
其中,机身是整个机床的支撑部分,滑枕和工作台则可以在机身上进行上下左右移动。
2. 磨削头磨削头是用于加工物料的部件,包括主轴和夹持装置。
主轴可以进行高速旋转,夹持装置则可以固定待加工物料。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控制整个机床运行的核心部分,包括数控系统和电气系统。
数控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程序自动调整机器运行参数,电气系统则提供所需的电力驱动。
三、工具磨床的加工过程1. 夹紧待加工物料首先需要将待加工物料夹持到磨削头上,并确保其牢固不会移动。
2. 开始切割启动机器后,主轴会开始旋转,同时滑枕和工作台会移动以达到所需的加工位置。
磨削头会在待加工物料表面上进行旋转和移动,切割下去并去除物料表面的一层材料。
3. 检查加工结果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加工结果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
如果不符合,则需要重新设置机器参数并再次进行加工。
四、关键技术1. 磨削头设计磨削头是影响加工效果的关键部分,需要根据不同的物料选择不同的磨削头,并对其进行精细设计。
2.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可以提高机器运行效率和精度,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进行自动调整。
3. 冷却液系统由于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高温,冷却液系统可以将温度降低并减少切削力,从而提高机器寿命和效率。
五、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工具磨床的结构、加工过程以及关键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器和参数,并且要注意安全操作。
磨床工作原理磨床是一种用于将工件的表面加工至高精度的机床。
磨床工作原理是基于磨粒与工件表面的相互作用,通过磨削过程将工件表面形状进行调整和改善。
本文将对磨床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磨床的工作原理磨床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粗磨和精磨两个过程。
在粗磨过程中,磨粒迅速地切入工件表面,去除表面的粗糙度和杂质。
在精磨过程中,磨粒沿着工件表面继续切削,使其平滑并达到所要求的精度。
磨床工作时,磨盘的主轴会根据设定的转速旋转,而工件将被加工在磨盘上。
当磨盘旋转时,磨盘上的磨粒会与工件表面接触,形成切削作用。
通过控制磨粒与工件表面的相互作用力,磨床可以实现对工件表面的高精度加工。
二、磨粒的作用原理磨床上使用的磨粒通常是由磨剂和磨料组成。
磨剂主要起到增加磨粒的硬度和强度的作用,而磨料则是实际进行磨削的材料。
当磨床工作时,磨粒与工件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包括切向作用力和法向作用力。
切向作用力使磨粒在工件表面形成摩擦力,而法向作用力则使磨粒与工件表面发生压力。
同时,磨粒还会因为磨削时的热量产生一定的温升,从而对工件表面进行热烧结和热变形。
通过控制磨粒与工件表面的相互作用力和温度,磨床能够对工件表面进行精确的修整和加工,以达到预期的加工效果。
三、影响磨床工作的因素磨床的工作效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的介绍:1. 磨粒尺寸和硬度:磨粒的尺寸和硬度直接影响到磨床的加工效果。
较大尺寸的磨粒往往能够更快地去除工件表面的杂质和粗糙度,但其加工精度会相对较低;而较小尺寸的磨粒则能够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
2. 加工速度:磨床加工速度对于加工效果至关重要。
过高的加工速度会导致工件表面过度热烧结和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而过低的加工速度则会使加工效率低下。
3. 磨剂与冷却液的使用:磨剂和冷却液的使用可以降低加工时产生的热量,减少磨粒与工件表面的热烧结。
同时,冷却液还能起到冷却磨床部件的作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磨床的应用领域磨床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加工等行业。
磨床的结构与磨削运动简介磨床上用砂轮作为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1、由于砂轮磨粒本身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热性,因此磨削能加工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硬的钢、硬质合金等。
2、砂轮和磨床特性决定了磨削工艺系统能作均匀的微量切削,一般ap=0.001~0.005mm;磨削速度很高,一般可达v=30~50m/s;磨床刚度好;采用液压传动,因此磨削能经济地获得高的加工精度(it6~it5)和小的表面粗糙度(ra=0.8~0.2μm)。
磨削是零件精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3、由于剧烈的磨擦,而使磨削区温度很高。
这会造成工件产生应力和变形,甚至造成工件表面烧伤。
因此磨削时必须注入大量冷却液,以降低磨削温度。
冷却液还可起排屑和润滑作用。
4、磨削时的径向力很大。
这会造成机床—砂轮—工件系统的弹性退让,使实际切深小于名义切深。
因此磨削将要完成时,应不进刀进行光磨,以消除误差。
5、磨粒磨钝后,磨削力也随之增大、致使磨粒破碎或脱落,重新露出锋利的刃口,此特性称为“自锐性”。
自锐性使磨削在一定时间内能正常进行,但超过一定工作时间后,应进行人工修整,以免磨削力增大引起振动、噪声及损伤工件表面质量。
砂轮是磨削的切削工具,它由许多细小而坚硬的磨粒和结合剂粘而成的多孔物体。
磨粒直接担负着切削工作,必须锋利并具有高的硬度,耐热性和一定的韧性。
常用的磨料有氧化铝(又称刚玉)和碳化硅两种。
氧化铝类磨料硬度高、韧性好,适合磨削钢料。
碳化硅类磨料硬度更高、更锋利、导热性好,但较脆,适合磨削铸铁和硬质合金。
同样磨料的砂轮,由于其粗细不同,工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效率就不相同,磨粒粗大的用于粗磨,磨粒细小的适合精磨、磨料愈粗,粒度号愈小。
结合剂起粘结磨料的作用。
常用的是陶瓷结合剂,其次是树脂结合剂。
结合剂选料不同,影响砂轮的耐蚀性、强度、耐热性和韧性等。
磨粒粘结愈牢,就愈不容易从砂轮上掉下来,就称砂轮的硬度,即砂轮的硬度是指砂轮表面的磨粒在外力作用下脱落的难易程度。
数控磨床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数控磨床是一种高效的精密加工设备,主要利用高速旋转的砂轮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
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都非常复杂,下面我们来逐一探讨。
一、数控磨床的结构数控磨床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机床基础部分机床基础是整个磨床的支撑结构,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加工过程中稳定机床的位置、振动等。
常见的机床基础材料有铸铁、钢、混凝土等,其中钢材的强度最高。
2.工作台部分工作台是加工工件的载体,它有两种类型:圆形工作台和方形工作台。
圆形工作台适用于圆锥面、球面等曲线面的加工;方形工作台适用于平面、倾斜面等直线面的加工。
通常工作台可以在X、Y、Z三个方向上进行移动和旋转,以满足加工质量的要求。
3.主轴部分主轴是数控磨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带动砂轮旋转。
主轴的旋转速度通常在1000~10000转/分之间,高速实现了磨削加工。
4.砂轮部分砂轮是精密加工的重要工具,它由磨粒、结合剂和孔道构成。
砂轮磨粒的形状和大小不同,可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要。
结合剂可以提高磨轮的强度和磨削性能。
孔道则负责冷却和润滑砂轮。
5.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磨床的核心部分,它由磨削程序、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组成。
磨削程序是指磨削加工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
控制系统则负责控制机床的移动和旋转,保证工件的精度和加工质量。
伺服系统则监督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变化,及时调整机床位置和速度,确保加工过程顺利进行。
二、数控磨床的工作原理数控磨床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刀具的装夹在加工之前,需要将砂轮装载到主轴上,然后装夹工件。
然后将刀具固定在刀头上,使其能够接触到工件并对其进行加工。
2.磨削加工在数控磨床的加工过程中,主轴高速旋转,带动砂轮进行磨削。
砂轮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加工液润滑,确保工件表面的光洁度。
同时数控系统监测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变化,对加工过程进行及时调整。
3.工件的移动和旋转在加工过程中,工件通常会在X、Y、Z三个方向上进行移动和旋转,以实现圆锥面、圆球面等曲线面的加工。
简述磨床的组成磨床是一种用于金属加工中精密磨削和修整工件表面的机床,既可以用于对工件进行表面磨削,也可以用于对工件进行内孔、圆柱面或锥面的磨削。
磨床的组成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它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磨床的整体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磨床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
1.主要部件(1)床身:床身是磨床的基础结构,承载着整个机床的各个部件,并保证了机床的稳定性。
床身通常由铸铁或焊接钢板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2)主轴箱:主轴箱是磨床的主要传动部件,通过主轴箱传动实现工件和磨具的转动。
主轴箱通常由主轴、轴承、主轴驱动装置等部件组成。
(3)工作台:工作台是用于夹持工件和磨具的平台,通过工作台的运动实现工件和磨具之间的相对运动。
工作台通常具有各种夹紧、定位和移动装置,可根据加工需要实现不同的运动方式。
(4)进给装置:进给装置是用于控制工件和磨具之间的进给速度和进给量的装置,通常由进给电机、进给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
进给装置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和效率。
2.辅助部件(1)冷却润滑系统:磨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导致工件和磨具的损坏,所以需要冷却润滑系统对磨削面进行冷却和润滑处理,以保证加工质量和工具寿命。
(2)精密测量装置:磨床通常配备有精密的测量装置,用于对工件和磨具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3)外围设备:磨床的外围设备包括夹具、磨具、磨粒和润滑油等配件,它们与磨床配合使用,共同完成对工件的磨削加工。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磨床的组成结构是十分复杂的,每个部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构成了磨床的整体功能。
在实际加工中,磨床的各个部件需要协调配合,确保磨削过程的稳定性、高效性和精度性,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精密加工。
希望通过对磨床组成结构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磨床的运行原理和加工特点,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电路图工作原理:1.主电路主电路共有5台电动机。
其中M1是液压油泵电动机,给液压传动系统供给压力油;M2 是双速电动机,是能带动工件旋转的头架电动机;M3是内圆砂轮电动机;M4是外圆砂轮电动机;M5是给砂轮和工件供冷却液的冷却泵电动机。
5台电动机都具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2,控制电路(1)液压泵电动机M1的控制: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吸合,KM1主触点闭合,液压泵电动机M1启动。
只有当液压泵电动机M1启动后,其余的电动机才能启动。
(2)头架电动机M2的控制:如将SA1扳到"低"挡的位置,按下液压泵电动机M1的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吸合,液压泵电动机M1启动,砂轮架快速前进,当接近工件时压合行程开关SQ1、接触器KM2线圈得电吸合,它的主触点将头架电动机M2的绕组接成△联结,电动机M2低速运转。
同理若将转速选择开关SA1扳到"高"挡位置,砂轮架快速前进压合行程开关SQ1、接触器KM3线圈得电吸合,它的主触点闭合将头架电动机M2接成双联结,电动机M2高速运转。
SB3是点动按钮,便于对工件进行校正和调试。
(3)内、外圆砂轮电动机M3和M4的控制:SQ2的动合触点闭合,按下启动按钮SB4,接触器KM5线圈得电吸合,外圆砂轮电动机M4启动。
若进行内圆磨削时,将内圆磨具翻下,行程开关SQ2复原,按下SB4,接触器KM4线圈得电吸合,内圆砂轮电动机M3启动。
SQ2的动合触点复位时,电磁铁YA线圈得电吸合,砂轮架快速进退的操纵手柄锁住液压回路,使砂轮架不能快速退回。
(4)冷却泵电动机M5的控制:当接触器KM2或KM3线圈得电吸合时,头架电动机M2启动,同时由于KM2或KM3的动合辅助触点闭合,接触器KM6线圈得电吸合,KM6 主触点闭合,冷却泵电动机M5启动。
修整砂轮时,要启动冷却泵电动机M5。
因此备有转换开关SA2在修整砂轮时用来控制冷却泵电动机。
无心磨床学习心得1. 工作原理无心磨削法是由磨削砂轮、调整轮和工件支架三个机构构成,其中磨削砂轮实际担任磨削的工作,调整轮轴线在垂直方向上与磨削砂轮成一角度,控制工件的旋转,并使工件发生进刀速度,工件支架在磨削时起支撑的作用。
2. 机台简介(RC-12S,台湾荣光)序号名称备注序号名称备注1 换向阀修导轮 6 导轮使工件旋转和进给2 导轮进给手轮0.05/格7 磨削砂轮磨削工件3 导轮进给手轮0.001/格8 导板工件导向4 导轮架进给手轮0.05/格9 托架支撑工件5 导轮架进给手轮0.001/格10 导轮垂直角度控制进给速度10 6 2 5 4 3 179 83. 操作要领3.1 磨削工件前,先检查砂轮是否完好,正常的砂轮为棕色,损坏的砂轮发黑或者表面异常光滑。
修砂轮的步骤(用钢棒修):(1)先将导轮水平方向调整1度,修砂轮的前端10mm;(2)再将导轮反向调整1度,修砂轮的末端20mm;再将导轮调整至0度,修磨削区域。
修至砂轮颜色为棕色。
3.2检查导轮是否完好,正常的导轮为棕色,损坏的导轮发黑且异常光滑,工件打滑。
修导轮的步骤:(1)将导轮的速度调至最高;(2)调整修导轮手轮,每次进给1-3丝;(3)打开换向阀,修整导轮;修整后的导轮为棕色。
3.3调整导轮于砂轮的间隙,使工件在砂轮和导轮之间自由的滑动。
3.4调整导板,贯通过研磨时所用导板,应互相平行而且调整轮的导板,应与调整轮边成一直线,其测试方法是将研磨好的研磨物,自进口通至出口,再从出口通至进口,确认是否圆滑通行,又其方向是否一直在线,导板与调整轮若不在一直在线,则研磨物会呈凹形或凸形如图9.1所示。
如图所示调整轮边的进口为研磨物公差的1/2,出口边取0.01~0.03mm的间隙,在研磨砂轮边进出口取0.2~0.4mm的间隙。
3.5调整工件尺寸时,先少进一点,然后测量后,再进至修磨尺寸。
随着修磨时间的增加,由于粗磨时余量大,磨削产生的热会使砂轮膨胀,工件会随着修磨时间的增加,工件的尺寸会变小,所以修磨一段要检测尺寸,如果接近尺寸的下限,要及时退刀;待温度平衡之后,继续修磨工件,砂轮磨损会出现工件的尺寸越来越大,因此也要及时检测工件尺寸,如果工件的尺寸接近上限,要及时的进刀。
打磨机原理
打磨机是一种通过机械力和磨料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抛光、打磨等加工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基于磨料与工件表面的相互作用,通过磨料不断地在工件表面摩擦磨削,达到加工效果。
具体而言,打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机驱动:打磨机通过搭载的电机提供动力,驱动磨料进行旋转或线性运动。
电机的转速和功率通常能够调节,以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2. 磨料:磨料是打磨机的关键部件,它可以是不同粒度和硬度的磨料颗粒,或者是砂带、磨轮等形式。
磨料与工件表面的接触摩擦会产生磨削力,从而将工件表面上的凸起部分磨掉,实现打磨效果。
3. 机械结构:打磨机通常具备复杂的机械结构,包括电机、传动装置、工作台等。
其中,传动装置可以将电机的转速和动力传递到磨料上,使其能够对工件表面进行有效的打磨。
4. 控制系统:打磨机一般还配备有相应的控制系统,用于调整电机的运转速度和加工参数,以实现不同工艺要求下的打磨效果。
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加工质量、温度等参数,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总之,打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磨料与工件表面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工件表面的磨削、抛光、打磨等加工过程。
这
一原理在工业生产和工件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提供了有效手段。
磨床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在磨床的加工过程中,磨料的切削作用是利用磨料的高硬度和锋利度来实现的。
磨料在磨削轮上的运动状态是由磨床主轴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控制的。
因此,磨床的主轴和进给系统是磨床机械原理中的重要部分,下面就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磨床主轴系统磨床的主轴系统是磨床机械中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驱动磨削轮进行高速旋转和实现磨料的切削作用。
主轴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磨削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磨床主轴一般由主轴电机、主轴、主轴轴承和主轴传动装置等组成。
主轴电机通常采用交流异步电机或直流电机,其输出功率和转速直接影响到磨削轮的转速和切削效果。
为了提高主轴系统的性能,一般采用变频调速系统来调节主轴的转速,从而适应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主轴轴承是支撑和固定主轴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主轴的稳定性和转速精度。
一般采用角接触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来提高主轴轴承的承载能力和转速精度。
主轴传动装置一般采用皮带传动、齿轮传动或直接驱动等方式来实现主轴的转速传递。
其中,直接驱动方式由于结构简单和传动效率高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磨床进给系统磨床的进给系统是实现工件和磨削轮之间相对运动的重要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磨削加工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磨床的进给系统通常由工件进给系统和磨削轮进给系统两部分组成。
工件进给系统一般采用液压、气动或伺服驱动等方式来实现工件的进给运动。
其中,液压进给系统由于结构简单和控制精度高而得到广泛应用。
磨床的工件进给系统一般包括工件夹持装置、工件进给装置和工件磨损补偿装置等部分。
磨削轮进给系统主要负责实现磨削轮的进给运动和切削深度的控制。
磨削轮进给系统通常采用滚珠丝杠、导轨导向和伺服电机控制等方式来实现磨削轮的进给运动。
由于磨削轮进给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磨削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因此在现代磨床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高性能的伺服电机进给系统。
3. 磨床辅助系统除了主轴系统和进给系统之外,磨床还配备了一系列的辅助系统,如冷却润滑系统、过滤系统、自动换刀系统和自动测量系统等。
磨床的原理
磨床是一种用来对工件进行精密加工的机床,它通过磨削工具对工件进行切削,以达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磨床的原理主要包括磨削工具、工件和磨削过程三个方面。
首先,磨床的磨削工具是实现加工的关键。
磨削工具通常采用砂轮,其主要成
分是磨料和结合剂。
磨料是砂轮的主要切削部分,其硬度和尺寸决定了磨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结合剂则起到固定和支撑磨料的作用,同时也能影响砂轮的切削性能。
选择合适的磨料和结合剂,可以有效提高砂轮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其次,磨床的工件是需要进行加工的对象。
工件通常是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其
形状和尺寸各异。
在磨削过程中,工件通过夹持装置固定在磨床上,然后与磨削工具接触,进行精密的切削。
磨床可以对工件进行外圆、内圆、平面、曲面等形式的加工,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最后,磨床的磨削过程是实现加工的关键环节。
在磨削过程中,磨削工具以高
速旋转,同时对工件施加一定的切削压力,使磨料与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切削加工。
磨削过程中,磨料不断磨损,需要及时修整或更换磨削工具,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同时,磨削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冷却润滑、排屑清除等工艺措施,以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磨床的原理是通过磨削工具对工件进行精密切削,实现加工精度和
表面质量的要求。
磨削工具、工件和磨削过程是磨床实现加工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加工任务。
通过合理选择磨削工具、合理夹持工件和合理控制磨削过程,可以实现高效、高质的磨削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