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及标本采集共76页
- 格式:ppt
- 大小:6.73 MB
- 文档页数:34
检验科检测项目临床意义引言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是一个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
它通过检测患者体液或组织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检验科检测项目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检验科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 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一项常见的检验科检测项目,它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样本来评估其整体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检验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的测量可以评估患者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的程度。
对临床上怀疑贫血的患者,血红蛋白检测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当患者体内存在感染或炎症时,白细胞计数往往升高,这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部位。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患者的止血功能。
当患者体内出现出血倾向时,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这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一些隐性的止血障碍。
血常规检验结果对临床医生诊断血液疾病、感染和炎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 生化检验生化检验是一项用于评估患者体内生物化学指标的检测项目。
它可以提供有关患者器官功能、代谢状态和营养状况的信息。
•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肝脏的功能状态,对于诊断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肾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肾脏的滤过功能和代谢排泄功能。
对于诊断肾炎、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脂检测: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状态,对于预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结果常常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临床检验项目是指用于评估疾病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效果的一系列实验室检验指标。
临床意义与解释是对这些检验项目结果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与解释。
1.血常规检验项目:血常规检验项目是评估机体血液系统功能和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
其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可以反映贫血的程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用来判断感染和炎症的程度。
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帮助诊断贫血、感染性疾病等。
2.肝功能检查项目: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血清白蛋白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的功能和损伤程度。
例如,ALT和AST升高可以提示肝细胞受损,可能是由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引起。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可以提示肝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胆道梗阻、肝内胆汁淤积等引起。
血清白蛋白降低可以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减弱,可能是由于肝硬化、营养不良等原因。
3.血脂检测项目:血脂检测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TC、高TG、低HDL-C和高LDL-C水平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风险。
根据血脂检测结果,可以评估心脑血管风险,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调整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
4.甲状腺功能检查项目:甲状腺功能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清甲状腺素(T3)、游离甲状腺素(FT3)、血清甲状腺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甲状腺功能的正常与否。
例如,T3、FT3和FT4水平升高可以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是由于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引起。
TSH水平升高可以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等引起。
血常规血常规各指标临床意义:1白细胞计数(WBC)[临床意义]增高(1)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极度恐惧与疼痛。
(2)病理性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急性出血、白血病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嫉妒严重感染、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2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临床意义]病理性增多( I )中性粒细胞:急性化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症、急件汞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2) 嗜酸性粒细胞: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某些皮肤病如湿疹,某些血液病如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血病等。
(3) 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等。
(4) 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5) 单核细胞: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病理性减少(I)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 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
(2) 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 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3红细胞计数(RBC)[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4血红蛋白测定(Hb)[临床意义]生理性增加:新生儿、高原地区居住者。
临床检验及临床意义临床检验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测和分析,用于诊断疾病、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
临床检验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血液学、生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可以提供大量的客观数据,为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临床检验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检验可以提供大量的生物学和化学数据,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其中一种疾病或鉴别不同疾病之间的差异。
比如,在血液学检验中,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等指标,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疾病,以及确定具体类型。
2.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临床检验可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在肿瘤标志物检验中,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评估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以及判断治疗效果是否良好。
3.预防和早期筛查:临床检验可以用于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和疾病。
例如,在新生儿筛查中,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筛查出一些遗传性代谢病和先天性异常,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指导治疗方案选择:临床检验可以为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在药物治疗中,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型可以预测患者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从而避免副作用和提高治疗效果。
5.判断疾病风险和预后:临床检验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和预后。
例如,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可以评估患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临床检验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供准确、全面的临床数据,为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支持。
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还可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因此,临床检验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临床常用检验值及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经常会要求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验,以便帮助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监测疾病进展和预测预后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床常用检验值及其意义。
1.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血常规可以评估患者的血细胞情况,帮助诊断出血性疾病、感染、贫血、白细胞增多和减少等病情,并指导相应的治疗。
2.尿常规:包括尿胆原、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尿糖等。
尿常规可以评估肾功能、泌尿系统的疾病,还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尿路感染、肾炎、尿结石等问题。
3.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氨酰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指标。
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帮助诊断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和评估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影响。
4.肾功能检查:包括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等。
肾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帮助诊断肾脏疾病(如肾炎、肾功能衰竭)和指导药物的使用。
5.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帮助调整治疗方案。
6.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血脂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血脂状况,帮助诊断高血脂症,并指导降脂治疗。
7.电解质:包括钠、钾、氯、钙、磷等。
电解质检查可以评估患者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状况,帮助诊断电解质紊乱疾病(如高钠血症、低钾血症)。
8.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等。
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机制,帮助诊断凝血异常(如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
9.免疫学检查:包括抗体检测(如乙肝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免疫学检查可以评估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状况,帮助诊断免疫系统疾病(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
10.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作者xxxx------------------------------------------日期xxxx正常值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一:红细胞记数RBC: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0-5.5)T/L女(3.5-5.0)T/L二:血红蛋白HGB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110-160g/L三:红细胞比积HCT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0.37-0.49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正常参考值:82-92fl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27-31pg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320-360g/L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正常参考值:11.6-14.8八:白细胞记数WBC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正常参考值:4-10G/L九:白细胞分类DC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 GRAN 50-70%嗜酸性粒细胞 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 LYM 20-40%单核细胞 MID 3-8%十:血小板记数 PLT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正常参考值:100-300G/L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正常参考值:6.8-13.5fl 十二:血小板压积 PCT临床意义:同PLT正常参考值:0.1-0.3%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正常参考值:15.5-18.0%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 RC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正常参考值:0.5-1.5%十五:血沉 ESR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炎症、恶性肿瘤、贫血、高胆固醇及高球蛋白血症正常参考值:男 0-15mm/h女 0-20mm-0G/l二十八: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临床意义: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正常参考值:APTT 29-37 sAPTT比值0.9-1.15二十九:血清钾 K临床意义:增高见于严重感染、溶血、组织缺氧、肾功衰竭;降低见于碱中毒、使用胰岛素后、消化道钾丢失等正常参考值:成人3.5-5.0mmol/L 3.5-5.5mEq/L三十:血清钠 Na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钠血症、呼碱中毒、高渗脱水;降低见于低钠血症、腹泻、肾功减退等正常参考值:96--108 mmol/L三十二:阴离子隙 Gap临床意义:反映代谢性酸碱中毒正常参考值:7--16 mmol/L7--16 mEq/L 三十三:血清二氧化碳总量 TCO2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呼酸、代碱;降低见于代酸、呼碱正常参考值:成人22--32 mmol/L 三十四:血渗透压 Osm临床意义:降低见于肾炎、尿酸性肾病、多囊肾、阻塞性肾病等正常参考值:约为3000mOsm/KgH2O乙型肝炎五项意义HbsA gHBsA bHbeA gHbeA bHbcA g意义+-+-+大三阳.病毒不断复制,有较强传染性;见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小三阳,病毒复制基本停止或者有一定程度复制的患者或携带者,传染性小-++--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乙肝病毒感染----+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曾感染过或注射过乙肝疫苗,已有免疫力---+-急慢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未感染过,也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对乙肝无免疫力血液生化检验参考正常值ALT 谷丙转氨酶 <40GLU 血糖 3.6~6.2mmol/L CHO 总胆固醇 2.3~6.0mmol/L TG 甘油三酯 O.2~1.7mmol/L 尿常规参考正常值PRO 蛋白质 neg(阴性)GLU 葡萄糖 norm(正常)KET 酮体 negUBG尿胆原 normBIL 胆红素 negNIT 亚硝酸盐negLEU 白细胞 negERY 红细胞 neg SG 比重 1.003~1.030PH 酸碱度 4.5~9.OVTC 维生素C <0.6mmol/d ERY 红细胞阴性(镜检0~3)个/H LEU 白细胞镜检0~3个/HP脉搏参考正常值60--100下/每分钟血压参考正常值140/90(成年女性往往略低),脉压差为30--40骨密度参考正常值T值-1~+1之(五)免疫学、血糖、体液及排泄物检查项目标本正常值葡萄糖氧化酶COD法测定血清空腹血糖3.89-6.0 mmol/L葡萄糖乙糖激酶HK法测定血清空腹血糖3.89-6.11 mmol/L(70---110mp/dl)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1小时的血糖质在7.78-8.89 mmol/L 潘式(ban dy)球蛋白定性试验脑脊液---阴性脑脊液细胞计数脑脊液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胞, 偶见内皮细胞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精子计数精液100×150×109/L前列腺液检查前列腺液正常人卵磷脂小体为满视野75%以上白细胞<5HP, 红细胞极少乳酸脱氢酶LDH血清20-240u/L胆碱酯酶CHE血清4000-10000u/L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成人:15-115u/L儿童:100-200u/L酸性磷酸酶ACP血清0.5-6.0u/L谷草转氨酶AST血清2-40u/L总蛋白TP血清60-85g/L白蛋白Alb血清35-55g/L8-16gμ/L雌二醇(E2)血清男童12-24pmol/L女童29-45 pmol/L成人 50-128 pmol/L卵泡期130-278 pmol/L 黄体期583-829 pmol/L 排卵期814-1540 pmol/L 绝经期30-66 pmol/L 睾丸酮(T)血清男童:0-1.5nmol/L成男:9-44 nmol/L女童:0-1.0 nmol/L成女:0.1-3.3nmol/L孕酮(P)血清男童:0.2-1.4 nmol/L 成男:1.0-2.0nmol/L滤泡期:0.3-4.5 nmol/L 黄体期:2-72 nmol/L 绝经期:0-2 nmol/L促卵细胞激素(FSH) 血清卵泡期:2-10IU/L排卵期8-20IU/L 黄体期2-10IU/L 绝经期:30-100IU/L 成男2-7IU/L促黄体激素(IH)血清男童:3-107IU/L女童:5-10IU/L成男:5-28IU/L排卵期:30-120IU/L 卵泡期:2-15IU/L 黄体期:4-10IU/L 绝经期:20-80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