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系和冷却系、功能和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29
发动机的五大系统.一、起动系统如果要使发动机从静止状态变为工作状态,首先需要借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能够作重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
发动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行进行。
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被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完成起动过程中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
起动条件:能够使曲转旋转的最低转矩称为启动转矩。
、启动转矩1起动转矩必须克服压缩阻力和内磨擦阻力矩。
起动阻力矩与发动机压缩比、温度、机油粘度有关。
起动转速:能使发动机起动的曲轴最低转速称为起动转速。
2、。
30~40r/min,柴油机的起动转速为150~300r/min0~20在℃时,汽油机的起动转速为起动方式:起动最为简单,只须将起动手摇柄端头的横销嵌入发动机曲轴前端的起、人力起动1 动爪内,以人力转动曲轴。
:电动机起动是用电动机作为机械动力,当将电动机轴上的齿轮与发动、2电动机起动机飞轮周缘的齿圈啮合时,动力就传到飞轮和曲轴,使之旋转。
电动机本身又用蓄电池作为电源。
起动系统主要组成部件.起动机是起动系统的核心部件。
起动机由直流串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
1-电磁开关,2-触点,3-蓄电池接线柱,4-动触点,5-前端盖,6-电刷弹簧,7-换向器,8-电刷,9-机壳,10-磁极,11-电枢,12-磁场绕组,13-导向环,14-止推环,15-单向离合器,16-电枢轴,17-驱动齿轮,18-传动机构,19-制动盘,20-啮合弹簧,21-拨叉,22-活动铁心,23-复位弹簧,24-电磁开关起动系统中的分类在起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中,电动机部分一般没有本质的差别,按照所用直流电动机的形式可分为普通起动机和永磁起动机;控制装置和传动机构则有很大差异,因此一般是按控制装置和传动机构的不同来分类的。
(1)按控制装置分类①直接操纵式起动机它是由脚踏或手拉杠杆联动机构直接控制起动机的主电路开关来接通或切断主电路,也称机械式起动机。
汽车润滑系统的组成
汽车润滑系统是汽车发动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润滑油,保证发动机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转,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汽车润滑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润滑油箱:润滑油箱是存放润滑油的地方,一般位于发动机下部。
润滑油箱的大小和形状因车型而异,但都有一个油位标记,用于检查润滑油的油量。
2. 润滑油泵:润滑油泵是将润滑油从油箱中抽出并送到发动机各个部件的设备。
润滑油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动机的机械能,通过齿轮或链条等传动装置将润滑油泵的转动与发动机的转动同步,从而实现润滑油的供应。
3. 滤清器:滤清器是用于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的设备。
它可以防止杂质和污染物进入发动机,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滤清器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机械式滤清器和纸质滤清器。
4. 润滑油管路:润滑油管路是将润滑油从润滑油泵输送到发动机各个部件的管道系统。
润滑油管路的材质一般为金属或橡胶,它们需要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
5. 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冷却器是用于降低润滑油温度的设备。
它可以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水,从而使润滑油的温度降低,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汽车润滑系统是汽车发动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润滑油,保证发动机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转。
汽车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润滑油箱、润滑油泵、滤清器、润滑油管路和润滑油冷却器等。
只有这些部件协同工作,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润滑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
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2、润滑方式由于发动机传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对负荷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的传动件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机油供人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飞溅润滑。
该力式主要用来润滑负荷较轻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以及摇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3)润滑脂润滑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什的工作表面,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
3、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发动机润滑系统组成的主要部件及功用油底壳--用来贮存润滑油。
在大多数发动机上,油底壳还起到为润滑油散热的作用。
机油泵--它将一定量的润滑油从油底壳中抽出经机油泵加压后,源源不断地送至各零件表面进行润滑,维持润滑油在润滑系中的循环。
机油泵大多装于曲轴箱内,也有些柴油机将机油泵装于曲轴箱外面,机油泵都采用齿轮驱动方式,通过凸轮轴、曲轴或正时齿轮来驱动。
机油滤清器--用来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磨屑、油泥及水分等杂物,使送到各润滑部位的都是-干净清洁的润滑油。
分粗机油滤清器和细机油滤清器,它们是并联在油道中。
机油泵输出决大多数的机油通过粗机油滤清器,只有很少部分通过细机油滤清器,但汽车每行使5km,机油被细机油滤清器滤清一边。
机油集滤器--它多为滤网式,能滤掉润滑油中粒度大的杂质,其流动阻力小,串联安装于机油泵进油口之前。
机油粗滤器用来滤掉润滑油中粒度较大的杂质,其流动阻力小,串联安装于机油泵出口与主油道之间。
机油细滤器能滤掉润滑油中的细小杂质,但流动阻力较大,故多与主油道并联,只有少量的润滑油通过细滤器过滤。
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和各冷却循环发动机润滑系统是车辆内部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人体的心脏一样,负责为发动机各部件提供润滑和冷却。
正是因为有了发动机润滑系统,发动机才能正常运转,并且保持稳定的温度。
在整个润滑系统中,包括了发动机油、机油泵、滤清器、热交换器和管路等组成部分。
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无疑就是发动机油了,它就好比是人体的血液一样,流动在整个润滑系统中。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发动机油的作用。
发动机油不仅要能够为各个机械运转部件提供充分的润滑,使得发动机内部各零部件能够减少摩擦并且减少磨损。
同时还要具备抗磨耗、抗氧化、抗乳化等多种性能,以保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够保持润滑性。
发动机油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冷却。
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发动机油不能及时地带走这些热量,就会导致发动机温度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因此,发动机油不仅要有良好的润滑性,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散热性。
我们来探讨一下机油泵和滤清器的作用。
机油泵主要负责将发动机油从油底壳吸入,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润滑的部位。
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产生的旋涡效应,使得发动机油能够被顺利吸入并且输送。
如果机油泵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发动机内部各零部件无法得到及时的润滑,从而增加磨损和热量。
滤清器则主要负责将发动机油中的杂质和金属屑过滤掉,保证发动机油的清洁度。
如果发动机油里面的杂质和金属屑过多,就会导致机油泵和管路堵塞,从而影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转。
热交换器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热交换器主要是通过发动机冷却液来带走发动机油产生的热量,保持发动机内部的温度。
当发动机油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时,就会通过油冷管道输送到热交换器中,然后通过发动机冷却液循环带走这些热量。
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发动机内部的温度,并且保证发动机油的润滑性能。
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管路了。
管路主要负责将机油输送到发动机内部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然后将使用过的机油排泄出来。
汽车的各个零部件都有什么作用我们都知道,一辆完整的汽车上面所包含的零部件可谓是多如牛毛,想要一一列举几乎不太可能。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汽车零部件的结构作用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汽车零部件的结构作用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燃料系和点火系(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等组成。
按燃料分发动机有汽油和柴油发动机两种;按工作方式分有二冲程和四冲程两种,一般发动机为四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四冲程发动机是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
四行程柴油机和汽油机一样经历进气、压缩、作功、排气的过程。
但与汽油机的不同之处在于:汽油机是点燃,柴油机是压燃。
冷却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
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
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化油器:是将汽油与空气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为一种雾化气体的装置,这种雾化气体叫可燃混合气,及时适量供入气缸。
汽车的底盘:传动系: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一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档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变输出扭矩。
行驶系: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
它的基本功用是支持全车质量并保证汽车的行驶。
钢板弹簧与减震器:钢板弹簧的作用是使车架和车身与车轮或车桥之间保持弹性联系。
减震器的作用是当汽车受到震动冲击时使震动得到缓和。
柴油机润滑系的组成及作用润滑系是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润滑、冷却、清洁、密封、缓冲。
润滑系的基本任务是:不断地向发动机的各零件摩擦表面输送清洁的机油,以减少零件的摩擦阻力和磨损;流动的机油还能带走机件摩擦产生的热量和磨损磨落下来的金属屑,以防止机件温度升高,破坏配合间隙而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也防止了零件的磨料磨损;由于润滑粘度和吸附作用的存在而形成油膜,因此机油能起密封作用。
由此看来,润滑系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
润滑系主要由油泵、限压阀、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等零件组成。
机油泵机油泵在润滑系中的作用是:吸油并提高机油压力压送至发动机的各摩擦表面,同时促进了机油的循环流动。
其泵油机理是:由于齿轮泵齿轮对转轮齿便进人啮合和退出啮合,引起吸油腔与排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齿轮轮齿退出啮合时吸油腔容积增大产生吸力而吸油,齿轮轮齿进人啮合时排油腔容积减小产生压力而排油。
至于油泵能产生压力,主要是因机油在润滑系压程段有流动阻力所引起。
由此可见,润滑系的机油压力高低取决于从油泵末端流动阻力。
如果润滑系内从油泵末端流动阻力大,机油压力高。
反之,流动阻力小机油压力低。
机油泵的泵油量等于理论泵油量减去油泵泄漏量。
如果油泵泄漏量增大,则有效泵油量下降,即输出油量减少,压力降低。
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的作用是:滤去机油本身和棍入的机械杂质以及机油本身生成的胶质,以防止机械杂质随机油流到摩擦表面形成磨料磨损或堵塞管道。
散热器是用来散去机油吸收的温度,使之保持在70°~90℃ ,并使机油粘度不至于发生多大变化,确保机件正常润滑。
机油散热器是根据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大小和工作特点来设置的。
功率大的柴油机设风冷式机油冷却器或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功率小的柴油发动机多是依靠机油底散热的。
限压阀限压阀是用来限制润滑系统的机油压力不超过技术文件的规定值,以防损坏密封件。
它主要由平衡弹簧和球阀(或锥阀)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限压阀是靠平衡弹簧和球阀(或锥阀)来限制机油压力的,使机油压力不超过技术文件的规定值。
转向系统
制动系统电器电子
设备
(1)转向操纵机构: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2)转向器: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往复运动,并对转向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
(3)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转向节),并使左右车轮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1)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
(2)制动操纵机构: 产生制动动作、控制制动效果并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以及制动轮缸和制动管路。
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止,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发动机总体结构发动机是现代机械制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在行驶时驱动汽车前进。
发动机主要由进气系统、燃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排气系统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发动机总体结构。
一、进气系统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指将空气引入发动机,并与燃料混合进行燃烧的系统。
进气系统包括进气道、进气门、节气门、进气歧管和进气滤清器等。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发动机的气缸中。
二、燃料系统燃料系统是指将燃料引入发动机的系统,通过喷油器和点火系统使燃料燃烧,从而产生功率。
燃料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输送管路、喷油器、高压油泵、燃料滤清器和燃料压力调节器等。
在行驶时,燃油从燃油箱流入发动机,进一步被供给到喷油器中。
三、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指将高压电能从点火线圈传输到火花塞中,引起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起燃的系统。
在点火过程中,点火线圈把电压提升到很高,并将能量传递到火花塞,使自燃点产生燃烧。
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点火控制器等。
四、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维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组成部分。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剂,将热能从发动机散发出来,以保持发动机的温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冷却系统包括循环泵、水箱、散热器、恒温器和水管等。
五、润滑系统润滑系统是指将润滑油引入发动机各个关键部位,以减少磨损,保持正常的机械运转。
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油滤器、油底壳和油冷却器等。
排气系统是指将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中排放出来的系统。
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和消声器等。
排气管和消声器降低噪音和振动,同时通过消除废气还可以改善发动机性能。
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
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无论是四行程发动机,还是二行程发动机;无论是单缸发动机,还是多缸发动机。
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机构和系统。
汽油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
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
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配气机构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
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燃料供给系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
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点火系统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摩托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发动机是摩托车行驶的动力来源。
它通过燃料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燃烧,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摩托车向前行驶。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二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曲轴旋转一圈,活塞上下各一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二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的气缸上,设有进气孔、排气孔和换气(扫气)孔,这些孔通过活塞在气缸中上下运动时实现开与闭。
1、辅助行程(吸气、压缩过程)曲轴旋转,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当活塞上行,把扫气孔和排气孔关闭时,使已从扫气孔进入气缸的新鲜可燃混合气被压缩;由于活塞的上行,使活塞的下方的曲轴箱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力,把进气口的舌簧阀吸开,燃油与空气经化油器混合的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当活塞到上止点时,这一行程结束。
2、作功行程(爆燃、排气、扫气)当活塞上行,将要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把已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点燃,燃烧的气体迅速膨胀,使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迫使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活塞通过连杆,将高压气体的推力传给曲轴使之旋转作功,使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由于活塞的下行,使曲轴箱的容积减小,压力增高,进气口的舌簧阀被关闭,进入曲轴箱的可燃混合气被预压缩;活塞继续下行时,排气孔打开,燃烧后的废气从排气孔排出;随着排气孔打开,扫气孔被打开,曲轴箱中被预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经扫气孔进入气缸,并将废气进一步驱逐出气缸,这一过程称换气过程。
作功行程结束时,一个工作循环便完成了。
从上述过程中可知,在辅助行程中,活塞上方在压缩,活塞下方在进气;在作功行程中,活塞上方在作功、排气和扫气,而活塞下方对进入曲轴箱的可燃混合气进行预压缩。
只要曲轴连续旋转,工作循环便能连续不断地进行。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曲轴旋转两圈,活塞上下各两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四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的气缸体上,设有进、排气门,由曲轴旋转来驱动凸轮准时地打开和关闭,使可燃混合气及时进入气缸,并使燃烧后的废气及时排出气缸。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它负责产生动力,驱动车辆或飞行器运行。
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是了解发动机运行机制的基础,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发动机的组成1. 缸体: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之一,用于容纳活塞和气缸套。
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
2. 活塞和连杆:活塞是发动机内部上下运动的部件,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 曲轴: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通过曲轴带动传动系统工作。
4. 气缸套:位于缸体内,提供活塞运动的密封空间,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5. 气门:位于气缸盖上,用于控制气缸内气体的进出,通常包括进气门和排气门。
6. 气缸盖:覆盖在缸体上方,保护气缸内部,并提供气门的支撑。
7. 燃油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用于将燃油送入发动机进行燃烧。
8. 空气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空气滤清器等,用于将空气引入发动机进行燃烧。
9. 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用于点燃混合气体进行燃烧。
10. 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等,用于散热,保持发动机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11. 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机油滤清器等,用于给发动机各部件提供润滑和冷却。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活塞下行时,气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气缸,同时燃油喷入气缸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2. 压缩:活塞上行时,气缸内的混合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同时压力和温度增加。
3. 燃烧:在活塞上行的末段,点火系统触发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体,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活塞下行时,排气门打开,废气通过排气管排出气缸,同时新的混合气体进入气缸,循环再次进行。
以上过程不断循环进行,通过曲轴的旋转运动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连续的旋转运动,驱动车辆或飞行器运行。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深入了解,掌握其工作原理、组成部件及各自的功能。
通过拆装实验,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增强对汽车发动机运行维护的认识。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X汽车实训基地四、实训内容1.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组成及功能:润滑系统主要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油底壳、机油通道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为发动机内部运动部件提供必要的润滑,减少磨损,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 润滑系统工作原理: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抽出,通过机油滤清器过滤杂质,然后进入机油冷却器进行冷却,最后通过机油通道分配到发动机内部各个运动部件,实现润滑。
- 拆装实验: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对润滑系统进行了拆装实验,掌握了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等主要部件的拆装方法。
2.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组成及功能:冷却系统主要由散热器、水泵、节温器、风扇、冷却液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冷却液循环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防止发动机过热。
- 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循环,吸收热量后流经散热器,散热器通过风扇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使冷却液温度降低,再回到发动机内部继续循环。
- 拆装实验: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对冷却系统进行了拆装实验,掌握了散热器、水泵、节温器等主要部件的拆装方法。
五、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 熟悉实训设备、工具及安全操作规程。
- 了解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拆装方法。
2. 润滑系统拆装实验- 按照拆装步骤,依次拆下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等部件。
- 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更换。
- 重新组装润滑系统,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
3. 冷却系统拆装实验- 按照拆装步骤,依次拆下散热器、水泵、节温器等部件。
- 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更换。
- 重新组装冷却系统,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工作原理、组成部件及拆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