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3.7:润滑系和冷却系的结构组成
- 格式:doc
- 大小:253.50 KB
- 文档页数:7
冷却系的工作原理冷却系统是车辆引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引擎的温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引擎能够高效运转。
冷却系统通常由水泵、散热器、风扇、水箱、冷却液和管道等部件组成。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传导和自然对流的物理原理。
当引擎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没有冷却系统来散发这些热量,引擎很快就会过热而损坏。
因此,冷却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引擎产生的热量带走,保持引擎的温度在一个安全范围内。
其次,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实现的。
冷却液首先通过水泵被抽送到引擎周围,吸收引擎产生的热量,然后流入散热器。
在散热器中,冷却液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出去,然后再被泵送回到引擎周围,循环往复。
同时,风扇的作用是在慢速行驶或怠速状态下增加空气流动,增强散热效果。
另外,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了冷却液的特性。
冷却液通常是一种抗腐蚀、抗冻和抗沸腾的混合液体,它能够在不同温度下保持稳定的物理性质,以确保引擎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得到有效的冷却。
最后,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也需要注意保持系统的密封性。
冷却系统中的管道、连接件和密封圈都需要保持完好,以防止冷却液泄漏,影响冷却效果。
同时,冷却系统的冷却液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其良好的冷却性能。
总的来说,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循环冷却液、热交换和保持密封性来实现的。
只有当这些方面都得到有效的保障,冷却系统才能够正常工作,确保引擎的正常运转。
因此,对于车辆的冷却系统,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简述汽车冷却系统的构造
汽车冷却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 水泵:水泵是冷却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推动冷却液在系统中流动,以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2. 节温器:节温器的作用是控制冷却液的大小循环,使发动机的温度快速达到理想状态。
3. 水箱:水箱负责储存大量冷却液,作为发动机与外界热交换的媒介,将发动机的热量排出。
4. 水箱风扇:当水温达到一定温度时,水箱风扇开始工作,帮助将水箱中的热量排出。
5. 水管:水管是冷却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用于连接各个部件,使冷却液能在系统中流动。
6. 水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用于测量发动机的水温,作为喷油量控制的一个依据。
汽车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发动机过热,并使发动机尽快升温并保持恒温。
通过水泵、节温器、水箱、水箱风扇和水管等部件的协同工作,冷却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布到周围的空气中。
润滑系的作用及组成润滑系是机械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减少机械设备的摩擦和磨损,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润滑系主要由润滑剂和润滑系统两部分组成。
润滑剂是润滑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常见的润滑剂有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是一种液体状的润滑剂,它主要由基础油和各种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它可以是矿物油、合成油或动植物油。
添加剂是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而添加的物质,常见的添加剂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极压剂等。
润滑油的性能取决于基础油和添加剂的种类和比例。
润滑脂是一种半固体状的润滑剂,它主要由基础油和稠化剂组成。
稠化剂是润滑脂的主要成分,它可以使润滑脂变得粘稠,提高其附着性和黏附性。
润滑脂的使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高温、高速、重载和恶劣工况下的润滑。
除了润滑剂,润滑系还包括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是将润滑剂输送到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位,以实现润滑的作用。
润滑系统通常包括润滑油箱、润滑油泵、滤清器、冷却器、油管、油嘴等组件。
润滑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于设备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润滑系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摩擦和磨损:润滑剂能够在机械设备的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提高工作效率:润滑剂能够降低机械设备的摩擦阻力,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3. 导热和冷却:润滑剂能够吸收和传导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到导热和冷却的作用,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
4. 防止腐蚀和氧化:润滑剂中的添加剂能够起到抗氧化和防腐蚀的作用,保护机械设备的金属表面不受氧化和腐蚀的影响。
5. 封堵和密封:润滑剂能够填充机械设备上的微小间隙和缺陷,起到封堵和密封的作用,防止泄漏和污染。
润滑系在机械设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润滑剂和润滑系统是润滑系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润滑剂通过降低摩擦和磨损、提高工作效率、导热和冷却、防止腐蚀和氧化、封堵和密封等方式,保护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程课程学时:162学时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学习领域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
该课程继《汽车材料》、《汽车文化》学习领域之后,基于汽车发动机维修工作过程,采用上海大众桑塔纳和丰田5A发动机结构载体,参照汽车修理工的职业标准进行学习训练,使学生达到汽车维修高级职业技能水平。
培养学生根据汽车在使用中表现出的各种现象,分析和诊断故障产生的原因、部位及维修方法,并为后续《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课程的学习提供职业能力基础。
1.2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掌握发动机组成和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发动机各系统、各机构的功用,熟悉其组成和类型;(3)了解发动机各系统、各机构与发动机性能之间的关系;(4)掌握发动机各系统、各机构的基本结构,熟悉其工作原理;(5)熟悉发动机主要总成、零部件的维护检修的基本方法;(6)了解发动机常见的故障现象。
2.2能力目标(1)能正确识别发动机零部件;(2)能规范使用发动机维修检测相关的工具、量具和设备,根据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拆装发动机。
(3)具有独立学习获取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知识的能力。
(4)具有独立获取汽车发动机拆装、检测、调整和维修实践专业技能的能力。
柴油机润滑系的组成及作用润滑系是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润滑、冷却、清洁、密封、缓冲。
润滑系的基本任务是:不断地向发动机的各零件摩擦表面输送清洁的机油,以减少零件的摩擦阻力和磨损;流动的机油还能带走机件摩擦产生的热量和磨损磨落下来的金属屑,以防止机件温度升高,破坏配合间隙而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也防止了零件的磨料磨损;由于润滑粘度和吸附作用的存在而形成油膜,因此机油能起密封作用。
由此看来,润滑系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之一。
润滑系主要由油泵、限压阀、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等零件组成。
机油泵机油泵在润滑系中的作用是:吸油并提高机油压力压送至发动机的各摩擦表面,同时促进了机油的循环流动。
其泵油机理是:由于齿轮泵齿轮对转轮齿便进人啮合和退出啮合,引起吸油腔与排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齿轮轮齿退出啮合时吸油腔容积增大产生吸力而吸油,齿轮轮齿进人啮合时排油腔容积减小产生压力而排油。
至于油泵能产生压力,主要是因机油在润滑系压程段有流动阻力所引起。
由此可见,润滑系的机油压力高低取决于从油泵末端流动阻力。
如果润滑系内从油泵末端流动阻力大,机油压力高。
反之,流动阻力小机油压力低。
机油泵的泵油量等于理论泵油量减去油泵泄漏量。
如果油泵泄漏量增大,则有效泵油量下降,即输出油量减少,压力降低。
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的作用是:滤去机油本身和棍入的机械杂质以及机油本身生成的胶质,以防止机械杂质随机油流到摩擦表面形成磨料磨损或堵塞管道。
散热器是用来散去机油吸收的温度,使之保持在70°~90℃ ,并使机油粘度不至于发生多大变化,确保机件正常润滑。
机油散热器是根据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大小和工作特点来设置的。
功率大的柴油机设风冷式机油冷却器或水冷式机油冷却器,功率小的柴油发动机多是依靠机油底散热的。
限压阀限压阀是用来限制润滑系统的机油压力不超过技术文件的规定值,以防损坏密封件。
它主要由平衡弹簧和球阀(或锥阀)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限压阀是靠平衡弹簧和球阀(或锥阀)来限制机油压力的,使机油压力不超过技术文件的规定值。
常见的冷却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 水泵:将冷却液从发动机中泵出,使其在冷却系统中循环。
2. 散热器:散热器是冷却系统中的主要部件,负责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3. 节温器:节温器的作用是控制冷却液的循环路径。
在冷车时,节温器可以让冷却液只在发动机内部循环,使发动机快速升温。
当发动机达到一定温度时,节温器打开,让冷却液流经散热器进行散热。
4. 风扇和风扇皮带:风扇通常安装在散热器后面,用于将空气吹过散热器,帮助散热。
风扇皮带通常由曲轴带动,用来驱动水泵和风扇。
5.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发动机出水口或冷却液储液罐中,用于监测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
6. 散热风扇: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散热风扇会启动,以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7. 蓄液罐:蓄液罐通常位于冷却系统的最低点,用于储存冷却液。
8. 水管:水管用来连接各个部件,使冷却液能够在系统中循环流动。
9. 电子控制元件:有些现代冷却系统还包含电子控制元件,如电子扇、电子水泵、电子节温器等,这些元件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来自动调节冷却系统的运行。
以上就是常见的冷却系统结构。
冷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发动机的性能、散热性能、维护成本和重量等因素。
汽车发动机主要结构简述如下:(一)机体组汽车发动机机体组包括气缸盖、气缸体和机油盘。
气缸体的上部为气缸盖,下部为曲轴箱,气缸体一般简称为缸体。
发动机机体的作用是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安装和配合的基体,而且本身的许多部分又分别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汽油喷射系、冷却系、润滑系的组成部分。
因此,严格的区别发动机各系统所归属零部件是困难的。
气缸盖和缸体内壁与活塞顶部组成一个单坡屋脊性燃烧室,燃烧室中央有一个电火花塞,用来点燃混合气体,所以,机体组是承受高温高压的机件。
(二)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活塞、连杆、带飞轮的曲轴。
这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的机构。
在结构分析时,常把机体组和曲柄连杆机构合并一起。
(三)配气机构配气机构包括进气门、排气门、挺杆、进气凸轮轴、排气凸轮轴以及凸轮轴正时皮带(由曲轴正时齿轮驱动)。
配气机构的作用是将可燃气体及时充入气缸和及时地将燃烧作过功的废气从气缸中排走。
(四)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包括下列三个子系统:燃油供应系统、进气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
燃油供应系统由汽油箱、输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节器、脉动衰减器、喷油器以及输油管、回油管等组成。
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节气门、空气流量计、进气室、怠速控制阀以及进气控制阀组成。
燃油供应系统和进气系统的作用是根据节气门位置(发动机负荷)和发动机转速,由ECM/ECU确定的喷油量和进气量混合成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以供燃烧作功。
电子控制系统由若干只检测发动机各种状况的传感器、一只按传感器信号确定喷油量的ECU,以及按ECU指令工作的喷油器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决定最佳的喷油正时和喷油持续期。
(五)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点火系统包括点火器、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和点火电子控制器。
点火电子控制器由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ECU组成。
点火系的作用是ECU根据发动机的各种状况,计算点火正时并将点火正时信号送至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