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固态法白酒特点及类型
- 格式:pptx
- 大小:6.88 MB
- 文档页数:4
白酒有哪些执行标准一、固态法白酒标准固态法白酒是以粮谷为原料,采用固态(或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10781。
二、液态法白酒标准液态法白酒是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得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兑而成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20821。
三、固液法白酒标准固液法白酒是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兑而成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20822。
四、酱香型白酒标准酱香型白酒以高粱、小麦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固态法发酵工艺,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的,具有酱香风格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26760。
五、清香型白酒标准清香型白酒以粮谷为主要原料,采用清蒸清糟酿造工艺、固态地缸发酵、清蒸流酒,强调“清蒸排杂、清洁卫生”,即都在一个“清”字上下功夫,“一清到底”,不应有浓香或酱香及其异香和邪杂气味。
其执行标准为GB/T 10781.2。
六、浓香型白酒标准浓香型白酒以粮谷为原料,采用浓香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泥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10781.1。
七、米香型白酒标准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经传统半固态法发酵酿造而成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10781.3。
八、凤香型白酒标准凤香型白酒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发酵酿造,在浓香型白酒基础上形成独特风格的白酒。
其执行标准为GB/T 14867。
九、浓酱兼香型标准浓酱兼香型白酒由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或兼有两种以上主体香的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执行标准分为两类:DB52/T 1301-2018(浓酱兼香型白酒)和GB/T 23547-2009(浓酱兼香型白酒)。
固态法与液态发酵法酿造白酒的比较研究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饮品,酿造白酒有许多不同的方法。
其中,固态法和液态发酵法是两种常见的酿造白酒的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在白酒酿造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固态法是一种传统的酿造白酒的方法,主要用于产酒坊和家庭酿酒。
固态法的特点是使用固态酒曲进行发酵,通常以谷物为主要原料,如大米、小麦、玉米等。
在酿造过程中,先进行糖化,将淀粉转化为糖;然后进行发酵,将糖转化为酒精。
酿造完成后,还需要经过蒸馏、陈酿等过程,使得酒精含量和口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固态法酿造白酒的优点之一是能够发挥原料的特色和风味。
由于固态法使用谷物作为原料,因此酿造的白酒具有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
不同种类的谷物会带来不同的风味特点,从而使得酿造的白酒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
此外,固态法酿造的白酒在品质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酿造过程中使用的是天然酒曲,发酵过程相对较长,因此白酒的品质相对稳定。
而且,传统的固态法酿造过程中,不添加人工合成的酶类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使得白酒更加健康和纯正。
然而,固态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固态法的酿造过程相对繁琐,需要多个步骤和较长的时间,制约了生产效率。
其次,由于固态发酵的糖化过程相对较慢,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操作要求较高。
此外,由于固态法的酿造过程没有完全消除酒糟等杂质,因此在后续的陈酿和过滤过程中,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
与固态法相比,液态发酵法是一种较为现代化和工业化的白酒酿造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规模较大的酒厂和工业生产。
液态发酵法的特点是使用液态酒曲和酵母菌进行发酵,通常以粮食、豆类等作为原料。
在酿造过程中,将原料加水糖化,再添加液态酒曲和酵母菌进行发酵。
最后经过蒸馏、过滤和陈酿等过程,制成白酒。
液态发酵法酿造白酒的优点之一是生产效率高。
液态发酵法的酿造过程相对简单,操作较为方便,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此外,液态发酵法的酿造过程中使用的酵母菌能够使发酵过程更加稳定,产酒量更加可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的特点饮料酒生产如啤酒和葡萄酒等酿造酒,一般都是采用液态发酵,另外白兰地、威士忌等蒸馏酒也是采用液态发酵后,再经蒸馏制成。
而我国白酒采用固态酒醅发酵和固态蒸馏传统操作,是世界上独特的酿酒工艺。
固态发酵法白酒生产特点之一,是采用比较低的温度,让糖化作用和发酵作用同时进行,即采用边糖化边发酵工艺。
淀粉酿成酒必须经过糖化与发酵过程。
一般糖化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在50--60℃。
温度过高,酶被破坏的量就会愈大,当采用20-30℃低温时,糖化酶作用缓慢,故糖化时间要长一些,但酶的破坏也能减弱。
因此,采用较低的糖化温度,只要保证一定的糖化时间,仍可达到糖化目的。
酒精发酵的最适温度为28-30℃,在固态发酵法生产白酒时,虽然入窖开始糖化温度比较低(18-22℃),糖化进行缓慢,但这样便于控制。
因开始发酵缓馒些,则窖内升温慢,酵母不易衰老,发酵度会高。
而开始糖化温度高,则糖分过多积累,温度又高,杂菌容易繁殖。
在边糖化边发酵过程中,被酵母利用发酵的糖,是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逐步产生和供给的,酵母不致过早地处于浓厚的代谢产物环境中,故较为健壮。
第二个特点是,发酵过程中水分基本上是包含于酿酒原料的颗粒中。
由于高梁、玉米等颗粒组织紧密,糖化较为困难,更由于是采用固态发酵,淀粉不容易被充分利用,故对蒸酒后的醅需再行继续发酵,以利用其残余淀粉。
常采用减少一部分酒糟,增加一部分新料,配醅继续发酵,反复多次,这是我国所特有的酒精发酵法,称谓续渣发酵(续粮发酵)。
第三个特点是采用传统的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工艺,以产生具典型风格的白酒。
近年来,通过对固态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在风味上不同原因的深入研究,认为固态法白酒采用配醅发酵,并且配醅量很大(为原料的3-4倍),可调整入窖的淀粉浓度和酸度,达到对残余淀粉的再利用。
这些酒醅经过长期反复发酵,其中会积累大量香味成分的前体物质,经再次发酵被微生物利用而变成香味物质。
例如糖类是酒精、多元醇和各种有机酸的前体物质;酸类和醇类是酯类的前体物质;某些氨基酸是高级醇的前体物质,而酒精是乙酸的前体物质等。
白酒的分类及国家标准一、固态法白酒固态法白酒是指在蒸煮、糖化、发酵、蒸馏等主要过程中,采用固态基质形态生产出的白酒。
固态法白酒的生产工艺复杂,所产白酒质量较好,多为我国名优白酒所采用。
二、半固态法白酒半固态法白酒是指采用固态培菌、糖化后,再于液态下发酵、蒸馏的传统工艺生产出的白酒。
我国部分地区的白酒生产采用此种方法。
三、液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是以粮谷、薯类、糖蜜等原料,经液态发酵、蒸馏成食用酒精的工艺路线,再经串香、勾兑、调配而成的白酒。
液态法白酒的工艺较为简单,产量大,但相对固态法白酒而言,风味较差。
四、固液结合白酒固液结合白酒是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这种方法结合了固态法和液态法的优点,既可以提高产量,又可以保证一定的酒质。
五、白酒国标执行标准中国白酒的国标执行标准主要依据《GB/T 10781-2006 白酒》系列标准,其中包括了对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类型白酒的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的规定。
六、白酒香型中国白酒的香型主要分为十二种,包括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兼香型、凤香型、特香型、芝麻香型、豉香型、老白干香型、馥郁香型和其它香型。
每种香型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特征。
七、白酒质量因素白酒的质量主要受原料质量、酿造工艺、储存时间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
高质量的白酒通常选用优质粮谷为原料,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储存时间长,且在储存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环境条件影响。
八、食用酒精与白酒食用酒精是一种用粮食、薯类、糖蜜等原料经过液态发酵制成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
它与白酒的主要区别在于,白酒是通过固态或液态发酵、蒸馏等过程,从酒醅或酒液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多种香味成分的酒精饮料,而食用酒精只是纯酒精。
尽管食用酒精也可以作为白酒的原料之一,但其质量远不及经过固态发酵工艺生产的白酒。
总结,白酒的分类及国家标准涉及多个方面,从生产工艺到质量因素,再到不同的香型和国标执行标准,都是构成白酒品质的重要要素。
固态法白酒普及小知识
固态法白酒,就是人们常说的纯粮食酒;液态法白酒,也叫新工艺白酒,用食用酒精加添加剂勾兑而成,俗称酒精酒;固液法白酒是以不低于30%固态法白酒加食用酒精、添加剂等勾兑而成的白酒。
简而言之,固态法白酒更纯粹、更健康。
合规企业的固态法白酒,是按照国家标准酿制的并有产品标识,例如:玉林泉酒执行国家标准为:GB/T26761-2011(小曲固态法白酒,纯粮食发酵酒)。
而市场上很多小作坊散酒多为“三无产品”,没有质量保证。
而固液法白酒,特别是液态法白酒,主要是用酒精,再配上一些添加剂,直接勾兑出的白酒。
合规企业对比小作坊,在生产方面(粮食、水、工艺、技术、人员、设备、卫生、环境等)上的差别巨大,合规企业所生产出来的白酒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后才能上市。
而生产“三无”散酒的小作坊,卫生条件差,甲醇、杂醇油等时有超标,没有品质管控手段,产品未经质量检查、检测,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人喝多了会产生头昏、头疼、呕吐等症状,危害健康。
玉林泉建厂30多年来,始终固守着传统的生产工艺,采用小曲固态糖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生产,又因其拥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深山山泉,采用古老的传统工艺纯粮酿造,因而具有独特的产品风格和个性魅力,香气清新淡雅,口感柔绵醇净,是固态法白酒的典型代表。
中国白酒分类(固态法、液态法和固液法)一、中国白酒按国家标准分为3类:1、固态法白酒。
用纯粮食在窖池里发酵,呈固态,故名。
这也是传统酿造法。
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微生物(酒曲)把淀粉转化为糖,把糖转化为酒精。
粮食还含有脂肪、蛋白以及很多种微量的其他有机成分,它们或被微生物转化,或与酒精反应,或者相互反应,生成几百种有机分子。
1瓶固态法白酒,酒精和水占98%,几百种有机分子占2%。
酒的优劣,不决定于那98%,只决定于这2%。
这2%中,最重要的是酯类。
酯类分子有大有小,酯类大分子是这样产生的:微生物把脂肪转化为脂肪酸,再转化为脂肪酸酯。
脂肪酸酯不溶于水,溶于酒精,酒精度高则溶解度高,酒精度低则溶解度低。
1瓶固态法白酒,脂肪酸酯大分子溶在酒精里,所以酒是无色的,如果对水,酒精度降低,则脂肪酸酯大分子析出,于是呈白色浑浊。
这是鉴定固态法白酒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固态法白酒最觉见的是这几个:GB/T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GB/T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GB/T10781.3-2006米香型白酒GB/T26760-2011酱香型白酒在10781标准里,每种酒分为优级,一级,二级。
三种级别有明确的定义。
在固态法国标10781的规定里,其核心的一条是,不得加入非自身发酵产生的物质。
也就是说,不能加香精和加食用酒精。
10781是目前质量等级最高的国家标准。
2、液态法白酒。
以富含淀粉、糖类的原料加曲、加水发酵,呈液态,故名。
其发酵产物基本是酒精,其他有机分子微乎其微。
食用酒精企业也是这样发酵的,所以国家标准允许白酒企业直接利用食用酒精。
因为食用酒精不含其他有机分子,所以国家标准又允许勾兑香精以改善口感。
勾兑的香精都是小分子,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很高,有的甚至也溶于水,所以,液态法白酒对水后不会有析出,不会呈现白色浑浊。
3、固液法白酒。
30%固态法白酒+70%液态法白酒。
但是绝大多数酒企加的固态法白酒都不够30%,即便加够,对水也仅呈现微微浅蓝。
白酒产品标准号有几种
固态法白酒:执行标准号是GB/T10781。
根据香型的不同,它又进一步细分为GB/T 10781.1(浓香型)、GB/T 10781.2(清香型)、GB/T 26760(酱香型)。
这种白酒是用纯粮食在窖池中发酵而成,具有传统的酿造工艺特点。
液态法白酒:执行标准号为GB/T20821。
这种白酒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制成的,其发酵产物主要是酒精,其他有机分子较少。
固液法白酒:执行标准号为GB/T20822。
这种白酒是由30%的固态法白酒和70%的液态法白酒混合而成。
米香型白酒:执行标准号为GB/T10781.3。
这种白酒以小曲为糖化发酵剂,以大米为原料制成,具有独特的米酿香气。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特定类型的白酒,如凤香型白酒
(GB/T14867-2007)、豉香型白酒(GB/T16289-2007)、特香型白酒(GB/T20823-2007)、芝麻香型白酒(GB/T20824-2007,现已改为
GB/T10781.9)、老白干香型白酒(GB/T20825-2007)等。
总的来说,白酒的产品标准号主要根据酿造工艺、原料和香型等因素进行分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关于白酒产品标准号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国家标准文件或咨询白酒行业专家。
固态法白酒的名词解释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独特酒类,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其中,固态法白酒作为一种独特的酿酒方式,备受关注和喜爱。
本文将深入解析固态法白酒的定义及其相关特点,以及与传统白酒的差异和优势。
一、固态法白酒的定义固态法白酒,又被称为浓香型白酒,是一种利用糠米、小麦糠等作原料,经过高温高湿度发酵、强氧化等复杂工艺酿制而成的酒类。
相比传统白酒的酿造方式,固态法白酒的特点在于其酿造过程中不需要经过蒸馏、混合等工序,酿造时间较长,甚至需要数年才能最终品尝到。
二、固态法白酒的特点1. 风味浓郁:固态法白酒因其特殊的酿造方式,使得酒体中的香气和风味更为浓郁。
在其酿造过程中,高温高湿度的环境有助于糠米、小麦糠等原料中的酶的活性,进而产生更多的香味成分。
这让固态法白酒更具香气醇厚、口感丰富的特点,让人回味无穷。
2. 酒体醇厚:不同于传统白酒在蒸馏过程中的损失,固态法白酒更能保留原料中多种有益成分,如酒精、糠米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这使得固态法白酒的酒体更为醇厚,不仅保留了原料的风味,同时也让酒体更加丰富。
3. 独特工艺:固态法白酒的酿造过程众多,其中包括发酵、调制、贮存等多个环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固态法白酒的发酵过程中采用的是微生物发酵,而非传统的酵母发酵。
这一特殊的酿造工艺,使得固态法白酒在风味、口感等方面与传统白酒截然不同。
三、固态法白酒与传统白酒的差异1. 酿造方式:传统白酒通常采用蒸馏等方式进行酿造,而固态法白酒则借助高温高湿度的发酵环境来制作,不需要经过蒸馏等步骤。
2. 酒香风味:传统白酒以清香型和酱香型为主,而固态法白酒则以浓香型为主,风味更为浓郁。
3. 酿造时间:传统白酒的酿造周期相对短,一般为数个月,而固态法白酒需要长时间的酵造和贮存,通常需要数年之久。
四、固态法白酒的优势1. 高品质:固态法白酒在酿造过程中不需要过多添加辅助剂,能够更加自然地保留原料的营养成分,从而提高白酒的质量。
2. 传统韵味:固态法白酒尽管在酿造方式上有所创新,但其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白酒的特点,让人在品尝过程中感受到传统韵味的同时,也欣赏到了新的风味。
现代将白酒分为固态法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三类。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
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
①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1)大曲酒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碗豆。
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
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2)小曲酒小曲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麸曲酒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
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4)混曲法白酒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5)其它糖化剂法白酒这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
②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1)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2)串香白酒这种白酒采用串香工艺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
还有一种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3)勾兑白酒这种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③液态发酵法白酒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
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目前所知的新工艺白酒,最多的是固液结合酿造法生产的白酒。
就是用一部分固态法生产的白酒,一部分液态法生产的食用酒精混合勾调的白酒,标准可以标示固液结合标准,但很多生产厂家都标示为固态法白酒,这在以后肯定会整治地,新的检测方法正在探讨中。
白酒的标准(优质范文三篇)篇1:白酒的标准白酒的执行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按酿造工艺划分:固态法白酒标准:执行标准为GB/T10781。
这是以粮谷等原料,通过纯粮固态发酵方法酿造的白酒。
这种工艺要求高,生产周期较长,所产出的白酒品质较高,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
例如,采用该标准的泸州老窖特曲酒,窖香纯正,香气醇厚、风格沉稳。
固液法白酒标准:执行标准是GB/T20822。
这类白酒是用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与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
它结合了固态法白酒的风味和液态法白酒的成本优势,既有一定的固态酒香味,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液态法白酒标准:执行标准为GB/T20821。
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再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
这种工艺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酒质相对较差。
2. 按香型划分:浓香型白酒:执行标准为GB/T10781.1。
原料以粮谷为主,采用传统固态法发酵,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成。
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的浓郁香气,绵甜醇厚,香味协调,尾净爽口。
比如五粮液、剑南春等都是典型的浓香型白酒。
清香型白酒:执行标准是GB/T10781.2。
原料多为高粱等粮谷,采用清蒸清烧、地缸发酵等传统工艺。
其风味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
像山西汾酒就是清香型白酒的代表。
酱香型白酒:执行标准为GB/T26760。
原料为高粱、小麦等,采用独特的“12987”工艺,即一年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特点。
例如贵州茅台、国康1935等都是酱香型白酒。
米香型白酒:执行标准是GB/T10781.3。
原料以大米为主,采用小曲发酵等工艺。
口感蜜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回味怡畅。
凤香型白酒:执行标准为GB/T14867。
兼具清香型和浓香型白酒的特点,酒体清雅但不寡淡、馥郁但不腻歪,入口醇和,落口干净。
固态法白酒标准固态法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酒类,其制作工艺独特,口感浓厚,风味独特。
为了规范固态法白酒的生产和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固态法白酒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固态法白酒的原料应选用优质的高粱、小麦等粮食,严禁使用变质、霉变或有害物质的原料。
在酿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和时间,确保酒体的口感和风味。
同时,应遵循传统的酿造工艺,禁止使用任何添加剂或化学物质。
其次,固态法白酒的酒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在50%左右。
酒精度是固态法白酒品质的重要指标,高度的酒精度能够保证酒体的浓厚和口感。
同时,酒精度过高会影响酒体的风味,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酒精度的标准。
另外,固态法白酒的色泽应清澈透明,无任何浑浊或沉淀物。
色泽是固态法白酒品质的重要外观指标,清澈透明的色泽能够体现酒体的纯净和透明度,是消费者选择酒品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此外,固态法白酒的香气和口感也是评判酒品品质的重要指标。
香气应浓郁而持久,口感应醇厚而柔和,回味悠长。
这些特点能够体现出固态法白酒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是消费者选择酒品的重要考量。
最后,固态法白酒的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标签上应标注清晰的产品信息和生产日期,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总的来说,固态法白酒的标准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规范生产和市场秩序。
只有严格遵循标准,制作出优质的固态法白酒,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固态法白酒的标准,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10781.1标准概述10781.1是白酒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固态法白酒的原料要求、酿造工艺、酒精度数、净含量、感官要求和标签标识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各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原料要求10781.1标准中规定,固态法白酒的原料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包括主要原料(如高粱、小麦等)和辅助原料(如稻壳、谷糠等)。
其中,主要原料应选用优质品种,并要求颗粒饱满、无虫蛀、无霉变等。
辅助原料则需具有良好的通气性,能够调节酒醅的淀粉浓度和酸度。
2.酿造工艺固态法白酒的酿造工艺主要包括制曲、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等环节。
其中,制曲是白酒酿造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影响酒的风味和品质。
糖化是将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发酵则是由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
蒸馏是将酒提纯的过程,陈酿和勾兑则是进一步改善酒品质的环节。
3.酒精度数固态法白酒的酒精度数指的是酒精的含量,理论上最大的度数只有100度,即酒精含量是100%。
通常情况下,白酒的度数在55度到95度之间,很少有超过这个范围的。
4.净含量固态法白酒的净含量指的是酒精的量,理论上最大的净含量只有5升或者8升等几个标准。
通常情况下,瓶装酒的净含量为1斤或1.5斤,很少有超过这个范围的。
5.感官要求固态法白酒的感官要求包括色泽、香气、口感和风格等方面。
色泽方面要求酒体清澈透明,没有悬浮物和沉淀物;香气方面要求酒香浓郁,具有独特的芳香和风味;口感方面要求酒体协调,口感醇厚,回味悠长;风格方面要求酒品独特,能够体现出酿造工艺和原料的特点。
6.标签标识固态法白酒的标签标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标签上应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原料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同时,标签上的图案和文字应清晰、易于识别,不应影响消费者的阅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