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重要_创作年表(主要作品)
- 格式:docx
- 大小:17.21 KB
- 文档页数:4
荆歌主要作品目录荆歌主要作品目录短篇小说:逝者如斯,《苏州杂志》(创刊号)1988.1特异功能,《苏州杂志》(创刊号)1988.1大锅,《红柳》1988.6老包,《红柳》1988.6十年树木,《太原日报》1989.5.26又是清明,《太原日报》1989.8.16砸锅,《苏州杂志》1989.6,《苏州杂志十年选》凶兆,《朝夕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0北弋桥夜曲,《芳草》1990.2手,《红柳》1990.2大祸临头,《芳草》1990.5桂花蜜,《苏州杂志》1990.4唐先生,《苏州杂志》1990.4断竹,《小说界》1991.1酒妖,《苏州杂志》1991.5玉娘,《绿洲》1992.2茶花王,《小说家》1992.2女佣,《小说家》1992.2林家村恩怨,《芳草》1992.6斗笠,《太原日报》1992.9.2情场失意,《翠苑》1992.5卷云,《苏州杂志》1992.6石砚,《苏州杂志》1992.6麻壶,《文化宫月报》1993.1.1脱发,《雨花》1993.3梳,《雨花》1993.3送伞,《雨花》1993.3老师,《小说界》1993.2名家,《小说界》1993.2门,《绿洲》1993.3关门,《绿洲》1993.3门与洞,《绿洲》1993.3腊梅,《百花园》1993.11大宝一家,《黄河》1993.4阿芬,《黄河》1993.4保姆,《黄河》1993.4女儿酒,《翠苑》1994.1书的故事,《苏州杂志》1994.1 朋友妻,《芳草》1994.4葬父,《芳草》1994.4灼人的秘密,《春风》1994.4开心的下午,《鸭绿江》1994.5 赢棋,《鸭绿江》1994.5借伞,《鸭绿江》1994.5纸杯,《小说月刊》1994.8圈套,《苏州杂志》1994.5钟英,《苏州杂志》1994.5节奏,《山花》1994.10冰儿,《雨花》1994.11蓝星,《鸭绿江》1995.1情多累美人,《上海文学》1995.3 翠鸟,《春风》1995.5德尔斐的巫女,《作品》1995.4 纷纷飞花,《佛山文艺》1995.6桑园寂寞,《作品》1995.7麻醉,《山花》1995.9口供,《收获》1995.5,《江苏文学50年》(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10),《收获金短篇》(云南人民出版社,20XX.9),《收获》50年精选系列·短篇小说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XX.5)云豹,《芙蓉》1995.6秦三的戏院,《青年文学》1995.11蛙歌,《鸭绿江》1995.12投宿,《莽原》1996.1道具,《小说家》1996.1为了昆虫,《花城》1996.1偶然,《花城》1996.1中文BP机,《小说月刊》1996.2水袖,《天津文学》1996.3,《银行家》(湖南文艺出版社,20XX.4)为自己造谣,《湖南文学》1996.3桃花扇,《芒种》1996.5,《延河》1999.8忧伤室内乐,《鸭绿江》1996.5,《小说选刊》1996.7,《1996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选》(华夏出版社,1997.5)风筝上天,《鸭绿江》1996.5午夜來访,《鸭绿江》1996.5我们的虎牙,《钟山》1996.3大水,《春风》1996.6芳邻,《青年文学》1996.6飘零四散,《芳草》1996.6躲藏的小手,《漓江》1996.4老公园,《十月》1996.4琼花,《飞天》1996.7夏天的纪实,《百花洲》1996.5,《中华文学选刊》1997.1,《百花洲百期佳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12)复活,《北京文学》1996.9隔壁,《青岛文学》1996.12关闭在节日里,《当代小说》1997.1消息,《作家》1997.6麝香,《作家》1997.6秘密档案,《山花》1997.7环肥燕瘦,《人民文学》1997.8,《粉红夜》(华文出版社,20XX.8)刺鼻的香气,《广州文艺》1997.8老于的大脚传奇,《天津文学》1997.8牛奶,《收获》1997.5露天电影,《东方文化周刊》1997.10.30人间彩虹,《东海》1997.11缝隙,《当代小说》1997.11,《小说选刊》1998.1书信一通,《鸭绿江》1997.12美目盼兮,《文友》1998.1,《青春》1999.3热水,《飞天》1998.1痒,《作家》1998.1流产,《漓江》1998.1拖拉机手,《江南》1998.1通向819病床,《滇池》1998.2狗邻,《当代小说》1998.4陈年的咳嗽,《东海》1998.5,《小说选刊》1998.8,《98中国年度最佳小说》(漓江出版社,1998.12)鬼脸,《莽原》1998.3巴掌,《延河》1998.6烟波,《延河》1998.6明天就要变小,《延河》1998.6有益的错误,《芳草》1998.7楚文香1997大事纪,《山花》1998.8小刘的婚礼及其他,《小说》1998.4信以为真,《小说》1998.4变化的你的脸,《广州文艺》1998.10鼠药,《翠苑》1998.5,《山花》1999.5桑椹紫,桑椹红,《雨花》1998.11恍惚的下午,《黄河》1999.1太极,《黄河》1999.1旧的李寒,《东方文化周刊》1999.1.22,《作品》1999.4 3车19号,《时代文学》1999.2流光塔,《人民文学》1999.3棉花乳房,《上海文学》1999.3绑架者,《江南》1999.2痛的礼物,《江南》1999.2游戏规则,《长江文艺》1999.4临终请求,《滇池》1999.5花岗岩雕像,《小说界》1999.3抚摸与拼接,《黄河》1999.3滑脱,《东海》1999.7两层楼,《雨花》1999.7短篇,《雨花》1999.7夜夜歌舞,《雨花》1999.7海滩上的女人,《延河》1999.8毕业赠言,《北京文学》1999.10危机四伏,《当代小说》1999.11狼来了,《人民文学》20XX.2婚姻生活的疑点,《飞天》20XX.2圆满的往事,《小说家》20XX.2手指上的漩涡,《作家》20XX.3飞,《广西文学》20XX.5,《短篇小说选刊版》20XX.8到王建民家做客,《青年文学》20XX.6陶建的梦,《芳草》20XX.6难以拒绝,《小说家》20XX.4梦呓,《上海文学》20XX.9多年以后,《山花》20XX.11医生的女儿,《当代小说》20XX.1最后的晚餐,《鸭绿江》20XX.1牙齿的尊严,《延河》20XX.1,《小说选刊》20XX.4,《21世纪年度小说选·20XX 短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1)奇婚记,《花城》20XX.1,《短篇小说选刊版》20XX.3毒药,《人民文学》20XX.2绝响,《小说家》20XX.2大头娃娃洪群,《青春》20XX.5,又名《红颜薄命》入选《五十年花地精品选小说卷》(花城出版社,20XX.12)我和苏林医生,《钟山》20XX.4两个保姆,跑得快,《岁月》20XX.7戴口罩的女人,《山花》20XX.9姐姐,《百花洲》20XX.4娱乐节目,《当代小说》20XX.10,《小说月报》20XX.12,《短篇小说选刊》20XX.12梅诗园,《上海文学》20XX.10事件,《莽原》20XX.5老照片,《作家》20XX.7护士的故事,《山花》20XX.10,《20XX年短篇小说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20XX.8)电影院里,《山东文学》20XX.1爱到死(四个故事),《花城》20XX.3,《短篇小说选刊》20XX.7(选一),《20XX 中国短篇小说经典》(山东文艺出版社,20XX.2)草木枯荣,《当代小说》20XX.4两个故事,《翠苑》20XX.2孝子与闹鬼,《当代》20XX.3,《短篇小说选刊》20XX.7保姆与打字员,《芙蓉》20XX.3拍案惊奇(四则),《中国铁路文学》20XX.5诗与婚姻,《红豆》20XX.10阔太太的房子,《山花》20XX.10,《20XX年最具阅读价值短篇小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XX.1)前妻,《青春》20XX.10,《短篇小说选刊》20XX.12,《小说选刊》20XX.1(下半月),获《青春》《广州文艺》《芳草》《萌芽》“四小名旦”特別奖枪手,《当代小说》20XX.1,《短篇小说选刊》20XX.2绑匪,《青海湖》20XX.2-3,《中华文学选刊》20XX.7,获“20XX年度《青海湖》文学奖”八月照相馆,《郑州晚报》20XX.3.1,《小说精选》20XX.5西红柿,《人民文学》20XX.5蓖麻,《收获》20XX.6,《20XX年收获短篇小说精选》(湖南文艺出版社,20XX.5)。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莫奈个人资料成就背景_莫奈主要作品特色风格莫奈(Claude Monet,克劳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 --- 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莫奈的个人资料成就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莫奈生活年表1840年 11月14日出生于巴黎拉菲尔1850年在绘画上受到启蒙,于1859年回到出生地巴黎正式学习绘画。
1856年开始学习绘画,结识艺术家欧仁·布丹。
1857年母亲去世1858年随布丹到户外创作,开创了绘画的新想法。
1859年到巴黎学习绘画,结识了卡美伊·毕沙罗。
1860年在阿尔及利亚服完兵役之后,与相当多的知名画家结为朋友,在法国到处写生绘画。
1861年应征入伍,被派往阿尔及利亚,因病提前返回法国。
1862年结识雷诺阿、巴齐依、西斯莱并成为好友1865年与巴齐依共用画室,结识塞尚和马奈。
与女友卡美伊·唐希尔相遇。
1867年长子尚出世1870年结婚生子之后,扩大了旅行的范围,也扩大了绘画灵感的来源。
1870年代是他开始印象派推动的重要十年,在这十年中印象派举办了4次联合画展。
莫内都有参加。
1871年父亲去世,全家回到法国,住在塞纳河畔的阿尔让特小镇。
1874年巴黎首次印象派画展1876年与西奥德夫妇结为好友1878年次子米歇尔出生;卡美伊患病(子宫癌)。
1879年妻子卡美伊病故;留下1岁的次子和12岁的长子,第四届印象派画展展出。
1880年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并获得成功1882年莫奈最后一次参加印象派联展1884年他开始周游列国,拜访了伦敦,美国等地。
1887年作品由杜杭·雨尔经手在纽约展出1889年一幅作品获一万法郎的创记录价格1892年与爱丽丝·西奥德结婚1890年莫奈开始专注而且持续的以睡莲主题创作。
个人成长必读的20本书1.《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作者:采铜)|个人成长类|豆瓣评分8.3摘要:这本书从采铜的亲身经历出发,探讨了如何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反思和不断努力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书中涉及的主题包括目标设定、行动计划、时间管理、积极心态等。
2.《原则》(作者:瑞·达利欧)|商业管理类|豆瓣评分8.7摘要:讨论了个人和组织如何制定和应用有效的原则来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介绍了作者对于管理和决策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商业环境。
3.《极简主义》(作者:莱奥·巴卡尔)|生活哲学类|豆瓣评分8.3摘要:介绍了极简主义的概念和哲学,并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极简主义的原则。
作者认为,极简主义可以帮助人们降低压力、提高效率、增加幸福感。
4.《时间简史》(作者:史蒂芬·霍金)|科普读物类|豆瓣评分9.1摘要:讲述了宇宙的历史和演化过程,涉及了物理学、天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了关于宇宙起源、演化和最终结局的知识,同时也探讨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前沿科学领域的概念,向读者展示了宇宙的神秘和美妙。
5.《不拖延的人生》(作者:布赖恩·特雷西)|个人成长类|豆瓣评分8.2摘要: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帮助读者克服拖延症,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作者认为,拖延会带来压力和焦虑,而克服拖延可以让人们更快乐、更成功。
6.《心流》(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心理学类|豆瓣评分8.7摘要:介绍了“心流”这个概念,探讨了人类的内在动机和个人成长的关系。
作者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找到自己的心流,实现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7.《沟通的艺术》(作者:迈克尔·戴尔)|人际关系类|豆瓣评分8.7摘要:介绍了沟通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帮助读者提高沟通能力和效果。
作者认为,好的沟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协作,实现共同目标。
孙道荣似乎是瞎撞进小小说这扇神秘的大门的。
2009年4月的一天,忽然接到来自郑州的一个长途电话,很河南很好听的女声,告诉我,我的小小说《你有多重要》获得了第十二届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邀请我到郑州参加小小说节和颁奖大会。
获奖让我意外,更出乎意料的,竟然是小小说奖,而且是小小说界最高的奖项。
在我的意识里,甚至没有过要写小小说的念头,怎么就有了小小说作品,而且获得了如此重要的大奖?但听听标题,《你有多重要》,确实是我的文字啊,而且是一篇被广为转载的文字,《读者》《青年文摘》《语文世界》等数十家报刊转载过,但我从没有想过,它会是一篇小小说,一篇还被认为是优秀的小小说,这太让我意外和惊喜了!这些年,写过不少的文字,但大多是些境由心生的小品文,小随笔,小杂文,拉拉杂杂,说实话,就是没有写过小小说。
之所以从来也没有有意识地去写小小说,是因为我自认为缺少编故事的天分,在我固有的观念里,小说是以故事情节取胜的,没有好的构思、好的故事、好的情节,就不成其为小说。
而我写的,都是小情怀、小情感、小情绪,很个人化的东西,与小小说完全不搭边。
然而,不知道从哪天开始,我的一些文字,忽然被一些小小说报刊转载了,就像传说中的无心插柳,柳竟然成荫了。
《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精品》《手机小说报》……还有不少小小说选本,都陆续转载、选用了我的一些文字,就像一个从山区来的愣小子,头一次混进了五星级宾馆的殿堂,你可以想见我的惊奇、诧异、窃喜所掺杂的情感,它几乎混合了所有小小说的元素:曲折、意外、惊喜。
门骤然敞开,我怀着一颗好奇、羞怯的心,走了进去。
2009年5月,郑州,小小说盛会。
那是一次真正让我大开眼界的盛会。
小小说的巨擎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谈笑风生。
而最让我触动的,是和我住在同一个房间的老头,又矮又土的一个老头,我将和他同住三天,这将是何等痛苦不堪的事情啊!我打定主意不搭理他,而预备把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些看起来就文采飞扬的大师们。
没想到,一茬一茬的大师们却主动找上门来了,一个个毕恭毕敬,垂耳聆听和我同房的老头的教诲。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喜欢驱车钱塘江边,吹吹江风,烦恼也一扫而光。
如果赶上潮汛,还能感受一番钱江潮,汹涌的潮水滚滚而来,惊涛拍岸,何等壮观!何等快意!认识了楼大伯。
那天,一个人静坐丁字坝上,想着心事。
猛听到江堤上有人大喊:“潮水来哉!猛如虎哉!年轻人,快点上来!”回头,是个老头,正站在岸上,一边比画着,一边用带着浓厚萧山方言的萧普话大喊着。
怪他多事,扰了我的心境。
我虽是外地人,在萧山也工作了七八个年头,钱江潮见过无数,对潮汛也略知一二。
不理他。
见我并没上岸的意思,老头急了,竟然用随身带的蒲扇,对着我的爱车一顿乱拍。
这老头疯了!我爬起来,向岸上奔去。
甫一上岸,只听身后哗作响,原来潮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悄悄追了过来。
好险。
惊魂未定,掏根烟递老头,老头笑着接了过去,“小伙子,介(这)是暗潮,一般人不识,一不小心就被它捉了去。
真当危险呢。
”我不好意思笑笑。
潮水滚滚而去。
他就是楼大伯。
后来,在江边又几次遇到他。
“潮水来哉!猛如虎哉!”这是典型的楼大伯式喊潮,听见这个声音,楼大伯一定就在附近。
和楼大伯熟了,知道了他的一些故事。
楼大伯家就在江边一个叫赭山的小村里。
自小在钱塘江边长大的楼大伯,对钱江潮的习性了如指掌。
年轻时,楼大伯是这带有名的渔民。
与一般渔民不同的是,楼大伯捕鱼不用鱼网,而是用鱼叉。
站在江边,专伺江潮来时,追着潮水,看见被潮水卷昏的鱼,一叉下去,十拿九稳。
当地人叫抢潮头鱼,是项危险的捕鱼方式。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一年之中潮汛最大的时候,楼大伯还会和村里的年轻人,驾着小船,斗潮。
小船迎着巨大的潮头,扑上去,甩上潮尖,再跌人谷底,转瞬之间,飞舟扼浪,惊心动魄。
谈起年轻时的勇气,楼大伯的眼里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豪情。
可是,钱江潮带给楼大伯的不仅是快乐,也有刻骨铭心的疼痛。
二十二岁那年,父母给他说了门亲事,姑娘是北方人。
美好的爱情刚刚开始,悲剧就降临了。
那天,他去县城办事,姑娘留在家中。
她一个人跑到江边去看潮,再也没有回来。
他是一家报社的夜班编辑。
每晚七点上班,凌晨左右做好版面,下班。
日复一日。
这是其中的任何一天。
报社大楼,只有夜班编辑部的几间办公室灯还亮着。
终于做好了版面,他长吁一口气,看看手表,23时48分。
比平时略早一些。
他起身将杯里的水倒满,又拿起一叠报纸,随手翻开。
看样子,他还没有下班回家的意思。
坐在对面的老刘诧异地抬起头,提醒他:“活都忙好了,赶紧回家吧。
”他笑笑,再待会儿吧。
老刘摇摇头。
同事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不管什么时候做好了工作,他都会在办公室磨蹭到凌畏一点左右,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比如这天,零点不到就忙好了,完全可以早点回家,早点休息啊,可他还是要在办公室里磨蹭。
不知道为什么,他似乎很不情愿早点回家。
大家忙好了工作,一个个下班回家了。
凌晨一点,他揉揉眼睛,锁好办公室的门,回家。
他掏出钥匙,借着手机微弱的光,轻轻拧开了家门。
家里安静极了,似乎都能听见卧室里妻子均匀的鼻息。
很显然,她已经熟睡了。
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他踮着脚尖,走进洗手间,关上门,慢慢地打开水龙头,水缓缓地流到面盆里。
:垒毛巾时,不小心碰翻了玻璃杯里的牙刷,发出一阵丁丁当当的声音,他捂住了自己的嘴,做出嘘状,生怕惊醒了谁似的。
洗漱完后,他先在客厅里将衣服一件件脱下,搭在沙发上,然后,只穿着裤衩背心,蹑手蹑脚地向卧室走去。
卧室的门虚掩着,这是他和她约好的,免得他开门时弄出声响。
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给门链上点润滑油,这样开门时,门链就不会发出吱呀声了。
他悄悄地摸到床的东边,他睡的一侧。
这也是他和她约好的,这侧靠近门,他深夜回来后,可以就近上床。
他轻轻拎起被子的一角,慢慢将身体挪上床,席梦思因为被挤压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他停顿了下,等声音消失了,再将身子整个钻进被窝。
被窝里真温暖啊。
这个婆娘,睡觉总是这么横,一定是又从她的西侧横到东侧了。
还好,幸亏她又横了回去,否则自己冰凉的身体要惊醒了她。
枕着她均匀而温柔的鼻息,他也很快进入了梦乡。
镜头切换一下。
一位耄耋老人,心存最后一个愿望:画一张遗像,留给后人。
不是画她自己,而是画她的恩师——八十年前,那位热心地给她启蒙,教她断书识字的先生。
画一张肖像,以谢师恩,这是个简单而朴素的愿望,并不难实现。
人们请来了画师。
问题是,老人的老师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或其他任何影像资料,只能完全凭老人的记忆,回忆、描述出来。
老人喃喃地说,虽然恩师离世八十年了,但好像一直没有离开过,只要闭上眼睛,恩师的形象就会浮现在自己的眼前。
老人断断续续地回忆、讲述着自己恩师的形象——那时候老人才八九岁,是家中六个子女中最小的,贫穷的家庭,生活极其困难,衣不蔽体,食难裹腹,一家人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六个孩子,没有一个上过学。
有一天,一家人的苦难日子,终于被村里来的一个年轻人发现,年轻人来到老人家,对老人的父母说,让孩子上他那儿读书识字,将来长大了也好找个差事,讨碗饭吃。
可是,穷得揭不开锅的家庭,哪里还能供孩子上学,况且还是一个女娃?年轻人说,不用交任何钱,而且,如果家中有事,农活忙不过来,可以随时让孩子回来帮忙干活,落下的课程,他再抽空补上。
就这样,年轻人说服了老人的父母,让女娃走进了学堂。
那可是村庄里第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走进学堂。
穿着长衫,清秀,讲话的语调,特别好听。
这是老师留给老人最初的印象。
老人说,每天,她都会准时去上学。
能看书识字,这是她最开心的事了。
可是,老人算是插班生,比别的孩子进度慢,常常跟不上。
于是,每个星期,老师都会夹着课本,来到老人家中,帮她补课。
老人的家太穷,连张桌子都没有,只能趴在灶台上,老师趴在一边,她趴在另一边。
如果天气晴朗的话,老师就会在屋外的大树下教她背书,老师背着手读一句,她托着腮跟一句,声音传出好远。
有时老师来了,正赶上老人一家抢农活,老师就会绾起裤脚,先帮老人家干完活,再教女孩读书。
他就像邻居家的小叔叔一样,很善良,很勤快,老人微闭眼睛,沉浸在回忆之中,而且,他懂得好多道理呢。
老人说,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老师教她认识了几百个孚。
22出师表1.借助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文义,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
2.了解文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
3.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
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背景简介: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
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任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
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进行解答。
2.在朗读的过程中,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3.教师点拨特殊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②由是感激..(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④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一词多义】①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深追先帝遗.诏(遗留)②效:恐托付不效.(效果)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③所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④以: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以.光先帝遗德(来)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对文意的理解,划分文章层次。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开始接触并关注小小说文体和小小说作家作品。
在我的印象中,小小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体,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世说新语》《搜神记》等古代典籍。
可我又觉得,小小说更是一种年轻的文体,它从上世纪80年代发轫,历经90年代的探索、新世纪的发展,再到近几年的渐趋成熟,这个过程正好与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同步。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昭示着小说繁荣的又一个独特景观正在向我们走来。
首先,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
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因此,历经20年已枝繁叶茂的小小说,也被国内外文学评论家当做“话题”和“现象”列为研究课题。
其次,小小说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
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小”,因此有人称之为“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有人称之为“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些说法都集中体现了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滴水见太阳,以平常映照博大,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思想,给阅读者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提供另一种可能。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小小说文体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离不开文坛有识之士的推波助澜,离不开广大报刊的倡导规范,离不开编辑家的悉心栽培和评论家的批评关注,也离不开成千上万作家们的辛勤耕耘和至少两代读者的喜爱与支持。
正因为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小小说才得以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谋发展。
特别是2005年以来,小小说领域举办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活动,出版了不少“两个效益”俱佳的图书,也推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家和标志性的作品。
今年3月初,中国作家协会出台了最新修订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正式明确小小说文体将以文集的形式纳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评奖。
而且更有一件值得我们为小小说兴旺发展前景期待的事:在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业态中,小小说已开始在“手机阅读”的洪潮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这一点的未来景况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想象出来。
最影响人生的十本书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是的,读好书,就像结交了良师益友,使我们获益匪浅;读好书,就像沐浴在温暖的春风里,使我们心旷神怡;读好书,就像找到了快乐的源泉,使我们领悟到快乐的真谛。
励志故事网为大家找到了最影响人生的十本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我就是要挑战这世界》《我就是要挑战这世界》是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亚历斯。
一本世界级励志成长小说!我必须证明自己永远不会放弃,我永远不会放弃努力,我永远不会努力放弃过生活,你懂吗?我永远不会向任何人投降,永远,永远不会,绝不!这是一个勇敢的少年发现自己内在潜力的故事。
他的成长经历算不上“温暖”,但珍贵得让人动容!它告诉我们梦想不是微小的事情,你得朝着光亮一步步前进。
他的身体虽然有残缺,常常被嘲笑跟欺负,但他依然一往无前。
这样一个天真而坚定的少年,仿佛是世界上的另一个你。
因为生命总是充满着残缺,幸好我们还拥有微笑前进的勇气,这本“小”书,会带给你无惧的信心和勇气!美国有史以来获奖最多的出版奇迹!奥巴马称赞它是“最好的成长礼物”!献给所有心怀梦想却不敢飞翔的人,勇敢少年发现内心潜力的故事。
2.《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著图书)《人性的弱点》是2006年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戴尔·卡耐基。
该书是风靡全球的自我教育与成人训练的范本。
该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出版后立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西方世界最持久的人文畅销书。
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
只要不断研读本书,相信你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无穷潜力,创造辉煌的人生。
世界成功学第一书,戴尔·卡耐基成功学教育全书之一!世界上最畅销、最经典、最实用的为人处世参考书。
“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中国历史重要大事年表中国古代亲属称谓家谱总览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
具体称谓如下:祖(王父、祖父)父之父。
祖母、王母、父之母。
(曾祖父、母)祖之父、母。
(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
(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曾孙孙之子。
玄孙曾孙之子。
来孙玄孙之子。
(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主立孙)世父(伯父)父之兄。
叔父父之弟。
世母(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婶) 叔父之妻。
姑(姑母) 父之姊妹。
姑父姑之夫。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 父之伯叔。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 父之伯母、叔母。
从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从兄弟。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从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妇弟之妇。
从子(侄)兄弟之子。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从孙兄弟之孙。
甥(外甥)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女之夫。
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姨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 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即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 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妇夫之弟妇。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妇与嫂的简称。
娅、连襟(襟兄、襟弟)、两乔两婿互称。
古今亲属称谓杂谈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
人生10本必读书籍人生10本必读书籍《1984》乔治•奥威尔代表作。
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时间简史》斯蒂芬·霍金的杰作。
一本探讨时间本质和宇宙前沿的通俗读物,是当代关于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
《怪才的荒诞与忧伤》美国作家戴夫·艾格斯作品。
该书一炮走红,不仅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冠军,还被《时代周刊》等媒体评为年度好书,入围普利策奖。
《长路漫漫》塞拉利昂作家ishmael beah的自传小说。
在塞拉利昂1991年至2002年的内战中,主人公比亚从一个普通的男孩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美国作家丹尼尔·汉德勒销售畅销儿童书籍。
它揭示了所有儿童最终都将面临的挑战:成长和与成人世界的复杂关系。
《时间的皱纹》美国作家德琳·恩格尔作品。
一部溶科学、幻想、神秘主义于一炉的历险故事,讲述两个孩子通过“时间的皱褶”,进入另一个星球,援救他们被困父亲的惊险历程。
《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选》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选。
作者获得20XX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经典作品。
《总统班底》讲述的是两个年轻的美国记者如何在无意中发现并挖掘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丑闻,从而改写美国历史的故事。
《总统班底》是在_的大部分案情被揭露之后写成的。
《安琪拉的灰烬》美国作家弗兰克•迈考特作品。
真实而又诙谐的描述了作者在一个爱尔兰穷困家庭里苦难又辛酸的童年。
荣获美国文学最高荣誉普利策奖。
关于读后感的写法分为三步:一、引。
先写自己读了什么(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
命题作文:你有多重要要求:600字以上,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范文】你有多重要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
——泰戈尔已是三月天。
柳树绿了,菜花开了,槐花更是开得惊心动魄,铺一望无际的白。
几只慵懒的蜜蜂从低矮的土墙里跑了出来,嗡嗡地闹着。
走在老城的大道上,水溶溶的。
聆听着春的协奏曲,卖牛奶的银铃声点缀着周遭的寂寞。
道路两旁的槐树上,开满了大片大片的白花,让人忍不住有咬上一口的欲望——“吱”的一声迸发出了奶油的淳淳香味,使得来往的人驻足。
我静静地贪婪地享受这一片刻的美好。
春风携着一缕槐花的魂,在老城里徜徉着。
我心里暗暗猜想,这如沐的春风,竟也会懂得春的谱曲?走到尽头,拐个弯儿,便是岔路口了。
我走在路边,哼唱着歌,“再见了亲爱的梦中女孩,我将要去远方寻找未来……”忽然,被它给吸引了注意——一只停驻在花丛中的蝴蝶!“你也在收集春的乐趣?”我说。
它不理,就静静地伏在一朵花上。
我没有继续向前走去,而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蝴蝶,伏在花上,吸吮着花粉。
它又何尝不是伏在我心口尖尖上的一抹朱砂红呢?“蝴蝶只不过是生命中的过客而已,我却为何如此伤感呢。
”我对自己说。
说罢,便转身离开了。
但不知怎的,心,像是被蝴蝶上了锁,幽幽地牵挂着。
我转身,回头看向那蝴蝶。
它,不见了。
我急忙走向前去,停在了它伏过的那一朵花上,希望能够找到它的踪迹,哪怕是一点点。
但都是不可能,不可能了。
我和它,皆为彼此生命中的过客罢了。
就这样,一转身,我们在命运的岔路口分开了。
要想在茫茫人海里再次打扰到它,都是不可能了。
想起徐志摩先生的一句话:“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回头发现你不见,突然我乱了。
”有时候,一转身,就是永别。
朝阳一转身变成了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了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了婚姻,诗一转身变成了散文。
而我和蝴蝶,一转身,便永不相见了。
蝴蝶,蝴蝶,你到底是谁的化身,又为何出现在我生命之中?我原以为我们只不过是彼此的过客,可谁知,你却成为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创作的意义范文
创作是一种表达自我和创造价值的过程,它可以涉及不同的领域和形式,如文学、音乐、艺术、设计等。
创作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
趣和爱好,也可以是为了传递其中一种信息或观点,或者是为了达到其中
一种社会或商业的目标。
无论是出于什么动机,创作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
才能,以及对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创作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
实践,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创新能力。
创作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成
就感,也可以给他人带来启发和影响。
创作是一种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活动,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展。
中国历史重要转折年表
以下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重要转折时刻的年表:
-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结束战国时代
- 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开始了长达400多年的统治
- 公元220年:三国时代开始,结束了东汉朝
- 公元589年:隋朝建立,结束了南北朝时期
-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成为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朝代之一
- 公元907年:五代十国时代开始,标志着中国进入动荡的时期
-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中国进入宋朝时期
-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成为首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
-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结束了明朝的统治,并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1912年:清朝倒台,中华民国宣布成立,结束了封建制度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结束了国共内战,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
- 19事件发生,对中国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 当代中国历史仍在不断发展中,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重要转折时刻。
以上是中国历史重要转折年表的概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Note: The above mentioned events are important milestones in Chinese history. It may not cover all significant events and should be used as a high-level overview.。
1985年
《落日断想》发表于《安徽青年报》11月12日。
1986年
《梅雨情》发表于《诗歌报》7月21日。
1987年
《英雄的风采》发表=F《散文》第7期,收录于《当代大学生散文诗选》(广西民族出版社)。
《我的父母爱我胜过他们自己》获得安徽大学首届文化艺术节创作一等奖,并获得合肥地区高校文学创作大奖赛一等奖,收录于《中国当代大学生优秀文学作品赏析》(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年
《老木匠》发表于《飞天》第1期。
《生日》《小饰》发表于《飞天》第3期。
《高墙·青藤》发表干《作家》第4期。
《六月发黄昏》发表于《湖南文学》第8期。
《读地图》发表于《奔流》第11期,收录于《中国当代大学生诗歌精选欣赏》(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年
作品集《在麦尖上跳舞》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4年
作品集《细节》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2007年
《先喝一杯冰水》发表于《辽宁青年》第3期,转载于《特别文摘》第6期、《花生文摘》第7期,收录于《神笔阅读与作文》(石油工业出版社)。
《婚姻这门手艺》发表于《石狮文艺》第2期,转载于《特别关注》第3期、《中年读者》第4期、《智慧》第6期、《幸福悦读》第8期。
《假领子》发表于《读者》原创版第3期。
《狮子的眼神》发表于《当代文萃》第5期,转载于《杂文选刊》第5期、《教师博览》第8期、《意林》第12期,收录于《神笔阅读与作文》(石油工业出版社)。
《玻璃心》发表于《青年博览》第6期,转载于《读者》彩版第7期、《青年文摘》(彩版)第9期。
《畏惧是一种责任》发表于《思维与智慧》第6期,转载于《晚报文萃》第7期、《应用写作》第10期。
《你的失误就是对手的成功》发表于《中国青年》第7期,转载于《名言》第10期。
《爱情像一双筷子》发表于《新一代》第1l期,转载于《青年文摘》(彩版)2008年第1期。
《联想的结局》发表于《格言》第13期,转载于《喜剧世界》第19期、《青年博览》第20期、《中外文摘》第16期。
《垃圾王和垃圾小子》发表于《杂文报》5月11日,转载于《小小说选刊》第14期。
《最后一个沙丘》发表于《意汇》第12期,转载于《读者》第23期。
《大象“少年犯”》发表于《新民晚报》6月20日,转载于《读者》第17期、《意林》第18期。
《这不是一个“局”》。
发表于《读者》(原创)第11期,转载于《青年文摘》彩版第12期、《:经典杂文》第12期、《当代文萃》2008年第4期、《小作家选刊》2008年第6期、《青年博览》2008年第11期,收录于《神笔阅读与作文》(石油工业出版社)。
《一只肉鸡的科学一圭三》发表于《今晚报》11月17日,转载于《青年文摘》2008年第l 期,《经典阅读》2008年第2期,《科学与文化》2008年第2期,收录于《谐趣美文·天下阅读》(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08年
《你有多重要》发表于《人生与伴侣》第2期,转载于《读者》第2期、《青年博览》第3期、《小小说选刊》第5期、《语文世界》第6期、《半月选读》第6期,收录于《2008年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等,获第12届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
《瓶盖上有几个齿》发表于《中国青年》第5期,转载于《意林》第7期、《读者》第9期、《微型小说精品》第6期,《知音文摘》第7期。
《差一点先生》发表于《笑林》第7期,转载于《发现》第8期、《特别文摘》第8期、《格言》第14期,收录于《2008中国年度杂文》(漓江出版社)。
《请传递给下一位》发表于《美国侨报》2月22日,转载于《大众文摘》第4期、《非常文摘》第5期、《今日文摘》第14期,收录于《感动美文·天下阅读》(江苏人民出版社)。
《你担当什么》发表于《齐鲁晚报》4月14日,转载于《读者俱乐部》第5期、《青年文摘》(彩版)第6期、《感动文摘》第6期,收录于《2008中国年度杂文》(漓江出版社)。
《我还能活多久》发表于《广州日报》7月13日,转载于《易友》第8期、《小品文选刊》第16期、《微型小说选报》2009年第4期。
《一个孩子的逃生行囊》发表于《做人与处世》第9期,转载于《格言》第21期、《读者》第21期、《感动文摘》第1l期。
《门口的停顿》发表于《南方日报》11月4日,转载于《易友》第12期、《小小说选刊》第24期、《才智》2009年第1期,收录于《职场那些事儿》(文化艺术出版社)。
《信任》发表于《新民晚报》9月27日,转载于《特别关注》第12期、《小小说选刊》第23期、《格言》2009年第1期,收录于《中考语文阅读和写作》(石油工业出版社)。
《证人老余》发表于《杂文报》10月21日,转载于《大众文摘》2009年第1期、《微型小说选报》第2l期、《晚报文萃》2009年第5期,收录于《2009年度小小说排行榜》(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年
《总是站起来的那个人》发表于《北京晚报》2月6日,转载于《特别关注》第4期、《中年读者》第4期、《阅读与鉴赏》第6期,收录于《2009时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等你入睡》发表于《妇女》第7期,转载于《才智》第8期、《微型小说选报》第32期。
《请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发表于《润》第7期,转载于《华文摘》第11期、《微型小说选刊》第23期、《杂文选刊》中旬第10期。
《颈椎病的非医学因素》发表于《羊城晚报》6月17日,转载于《读者》第18期、《特别文摘》第9期、《中华文摘》第11期。
《拉牢你的一生》发表于《山西日报》7月10日,转载于《特别关注》第9期,《青年文摘》彩版第8期,收录于《笑容背后有彩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坐到终点站》发表于《故事:PARTY》第5期,转载于《启迪》第11期、《华文摘》第12期。
《老师永远记得你》发表于《扬子晚报》11月29日,转载于《格言》第7期、《小小说选刊》第19期,收录于《2009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
《图书馆外的等待》发表于《合肥晚报》8月18日,转载于《青年文摘》第10期,收录于《精品故事吧》(重庆大学出版社)。
《一个人是由小事砌起来的》发表于《燕赵都市报》12月26日,转载于《细节》2010年第3期、《启迪与智慧》2010年第5期、《中学生阅读》2010年第7期。
《命运可以随时拐弯》发表于《北京晚报》11月16日,转载于《教师博览》2010年第2期、《青年博览》2010年第5期、《启迪》第7期。
2010年
《约好了春天开花》发表于《新民晚报》2月5日,转载于《知音·女刊》第4期、《今日文摘》第8期。
《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发表于《南方日报》2月12日,转载于《格言》第9期、《细节》第4期、《小小说选刊》第8期、《读者》第9期、《启迪》第19期。
《袖子的味道》发表于《北京晚报》2月24日,转载于《时尚文摘》第4期、《作文与考试》第8期。
《老爷子的名单》发表于《新民晚报》3月5日。
《像婴儿一样睡觉》发表于《新华日报》3月19日。
《服务员的便笺》发表于《扬子晚报》4月11日。
《纸上的旋转》发表于《今晚报》4月28日。
《认不出自己》发表于《中国剪报》5月7日。
《图书馆外的等待》发表于《合肥晚报》8月18日,转载于《青年文摘》第10期,收录于《精品故事吧》(重庆大学出版社)。
《一个人是由小事砌起来的》发表于《燕赵都市报》12月26日,转载于《细节》2010年第3期、《启迪与智慧》2010年第5期、《中学生阅读》2010年第7期。
《命运可以随时拐弯》发表于《北京晚报》11月16日,转载于《教师博览》2010年第2期、《青年博览》2010年第5期、《启迪》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