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戊二醇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694.00 KB
- 文档页数:2
标识中文名:新戊二醇英文名:2,2-Dimethyl-1,3-propanediol 分子式:C5H12O2分子量:104.14C A S号:126-30-7•RTECS号:TY5775000•U N编号:1993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固体主要用途:主要作为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无油醇酸树脂;聚氨酯泡沫塑料和弹性体的增塑剂,高级润滑油的添加剂及其他精细化学品。
凝固点(℃):126-128 相对密度(水=1):1.06沸点(℃):208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3.6饱和蒸汽压(kpa):0.0215(25℃)溶解性:易溶于水、低级醇、低级酮、醚和芳烃化合物等。
临界温度(℃):无相关资料临界压力(Mpa):无相关资料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未确定建规火险等级:无相关资料闪点(℃):103 爆炸下限%(v/v):1.1自燃(燃点)温度(℃):375 爆炸上限%(v/v):11.4危险特性:造成严重眼损伤。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和使用,本品稳定避免接触条件:静电放电、热、潮湿等。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物、强酸、强碱灭火方法:遇到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防止皮肤和眼睛接触,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在上风向灭火。
防止与热分解产物接触。
灭火剂: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包装与存储危险性类别:8危险货物包装标志:Xi 包装类别: II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宜超过37°C。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保持容器密封。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接触限值:中国MAC: 未制定标准苏联MAC: 未制定标准美国TWA: 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 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食入、吸入、皮肤吸收毒性:口服- 大鼠LD50: 14100 毫克/ 公斤;口服- 小鼠LD50: 13700 毫克/ 公斤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
异丁醛下游产品简介一、新戊二醇(NPG)。
新戊二醇主要用于生产饱和聚酯树脂,以NPG为原料生产的饱和聚酯树脂性能优于用乙二醇(存在晶体化问题)和丙二醇(存在水解问题)制备的树脂。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致力于新戊二醇的新应用领域开发。
世界领先的新戊二醇生产商为巴斯夫、伊士曼化学、三菱瓦斯化学和LG化学公司。
LG化学公司正在扩增新戊二醇能力,并且加大进入中国市场力度,计划使其新戊二醇占世界市场15%、占中国市场25%。
我国主要有3家新戊二醇生产厂,巴斯夫吉化新戊二醇有限公司,目前装置能力为1.5万吨,2005年扩至2.5万吨,生产工艺先进;山东临淄永流化工(已被山东正旭化工有限公司收购)生产总能力达到1.8万吨;山东东营东辰集团公司生产能力为0.7万吨。
目前新戊二醇生产方法有甲酸钠法(歧化法)和催化加氢法。
甲酸钠法是在弱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甲醛与异丁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羟基新戊醛,再在碱催化下与甲醛发生交叉坎尼扎罗反应,生成新戊二醇和副产物甲酸钠。
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都是用甲酸钠法。
催化加氢法是异丁醛与甲醛催化缩合反应,除去反应产物中的异丁醛、催化剂和水后,催化加氢还原,减压蒸水后经真空精馏,获得新戊二醇。
催化加氢法产品收率较高且无副产物甲酸钠产生。
但加氢反应需压力设备,投资大,技术难度相对高,需要氢源和专用催化剂。
美国Eastman公司开发的缩合加氢工艺,采用叔胺为缩合反应催化剂,使异丁醛过量,反应物经回收异丁醛及叔胺后,在铜镍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再经分离精制得到新戊二醇。
其收率高于99%,产品纯度也高。
其他国外公司的缩合加氢技术,主要区别在于选用何种催化剂、怎样抑制副反应、以及选何种加氢催化剂等。
采用这两种工艺生产的新戊二醇产品一般都能达到行业标准“HG/T2309-1992工业新戊二醇”的要求。
歧化法产品多数质量指标虽然与加氢法产品接近,但在熔点上明显不同于加氢法产品。
影响NPG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产品中含有低沸点的醇或酯。
新戊二醇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新戊二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有机溶剂和高级氧化剂,其化学式为C6H10O2。
它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广泛用于涂料、塑料、增塑剂、树脂、香料、香精、医药、食品及其他工业领域。
二、分类特点1.新戊二醇按产地可分为国产和进口两种,其中国产主要来自吉林、山东等地,进口则主要来自美国、欧洲等地。
2.根据用途和纯度可以分为工业级、医药级、食品级、电子级等多种不同纯度和用途的品种。
3.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化学原料,而且产生的化学废物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4.新戊二醇具有高度的可溶性和吸湿性,易挥发且有气味,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性。
三、产业链新戊二醇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等。
其中,原材料主要为碳氢化合物和空气,生产加工主要为氧化反应,销售主要为批发和零售,消费包括工业应用和民用产品的应用等。
四、发展历程新戊二醇的发展历经了几十年的时间。
早期的新戊二醇主要用于合成化学品,如树脂、橡胶、纤维等,以及用于制造无铅汽油的溶剂。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对VOCs的关注,新戊二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用于溶解聚合物、涂料、油漆等,甚至在医药行业中也被用于制造静脉营养液等。
五、行业政策文件发展新戊二醇产业,必须遵守各项国家政策文件的精神,并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生产和销售。
主要政策包括《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法》、《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
六、经济环境新戊二醇行业的经济环境表现为其需求持续增长,市场需求量较大,国内外市场均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且行业内企业多为小型企业,业务范围有限,生产规模均较小,因此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七、社会环境新戊二醇行业的社会环境表现为,行业产品在工业生产、石化开采、食品制造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工业应用中的重要原料,对于推动这些重要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同时,由于其产业链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对环境、人体健康等有害的物质和工艺,存在着潜在的环境风险和生产安全隐患。
新戊二醇的生产原理与工艺化学与材料科学系 09级应化二班符兰摘要: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新戊二醇生产原理及目前工业生产中生产新戊二醇的生产工艺,并对新戊二醇的应用及其后处理工艺做了一定的说明。
关键字:新戊二醇、甲醛、异丁醛、醛缩合反应、坎尼扎罗反应、工艺流程1引言新戊二醇(Neopentyl glyco,l简称NPG),化学名: 2, 2-二甲基-1, 3-丙二醇,分子式: C5H12O2,相对分子量104. 2。
在室温下是无臭的白色晶状薄片固体,低毒,密度 1.06(21 ℃,g/cm3),熔点 124~130 ℃,沸点 211℃,闪点 129 ℃,自燃点 399 ℃,升华温度 210℃。
当相对湿度大于50%时,有吸湿性。
温度接近熔点时能很快升华。
易溶于水、醇、醚、酮和甲苯,较不易溶于脂肪烃和脂环族。
新戊二醇是典型的新戊基结构的二元醇,中心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特定新戊基结构,使得由NPG制得的后续产品具有优良的抗水性、热稳定性及耐光性等;分子对称位置的两个伯醇羟基赋予该分子良好的化学反应性能,与分子量较低的乙二醇等二元醇相比,这两个羟基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
同时,由于结构中存在偕-二甲基,在β位置上没有氢原子,使这种醇的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热性和耐光性。
这些优良的特性使NPG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衍生物可作香料、药物、阻燃剂、航空润滑剂、增塑剂、油墨、绝缘材料等,但目前其主要用途是制造无油醇酸树脂,特别是不饱和聚酯粉末涂料。
目前新戊二醇生产基本上都是由甲醛与异丁醛在催化剂作用下缩合得到2, 2-二甲基-2-羟甲基丙醛(以下简称羟戊醛),再经还原制得新戊二醇,还原过程可采用歧化(Cannizzaro)法或催化加氢法[1]。
2 生产新戊二醇的原理2.1目前新戊二醇的生产2.1.1碱法在弱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甲醛与异丁醛首先发生轻醛缩合反应,生成经基特戊醛,再进一步与甲醛发生坎尼扎罗反应生成新戊二醇。
其过程为:甲醛和异丁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经醛,轻醛再与过量甲醛,在强碱条件下还原成新戊二醇,甲醛则被氧化。
新戊二醇的生产原理与工艺化学与材料科学系09级应化二班符兰摘要: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新戊二醇生产原理及目前工业生产中生产新戊二醇的生产工艺,并对新戊二醇的应用及其后处理工艺做了一定的说明。
关键字:新戊二醇、甲醛、异丁醛、醛缩合反应、坎尼扎罗反应、工艺流程1引言新戊二醇(Neopentyl glyco,l简称NPG),化学名: 2, 2-二甲基-1, 3-丙二醇,分子式: C5H12O2,相对分子量104. 2。
在室温下是无臭的白色晶状薄片固体,低毒,密度 1.06(21 ℃,g/cm3),熔点 124~130 ℃,沸点 211℃,闪点 129 ℃,自燃点 399 ℃,升华温度 210 ℃。
当相对湿度大于50%时,有吸湿性。
温度接近熔点时能很快升华。
易溶于水、醇、醚、酮和甲苯,较不易溶于脂肪烃和脂环族。
新戊二醇是典型的新戊基结构的二元醇,中心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特定新戊基结构,使得由NPG制得的后续产品具有优良的抗水性、热稳定性及耐光性等;分子对称位置的两个伯醇羟基赋予该分子良好的化学反应性能,与分子量较低的乙二醇等二元醇相比,这两个羟基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
同时,由于结构中存在偕-二甲基,在β位置上没有氢原子,使这种醇的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热性和耐光性。
这些优良的特性使NPG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衍生物可作香料、药物、阻燃剂、航空润滑剂、增塑剂、油墨、绝缘材料等,但目前其主要用途是制造无油醇酸树脂,特别是不饱和聚酯粉末涂料。
目前新戊二醇生产基本上都是由甲醛与异丁醛在催化剂作用下缩合得到2, 2-二甲基-2-羟甲基丙醛(以下简称羟戊醛),再经还原制得新戊二醇,还原过程可采用歧化(Cannizzaro)法或催化加氢法[1]。
2 生产新戊二醇的原理2.1目前新戊二醇的生产2.1.1碱法在弱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甲醛与异丁醛首先发生轻醛缩合反应,生成经基特戊醛,再进一步与甲醛发生坎尼扎罗反应生成新戊二醇。
其过程为:甲醛和异丁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经醛,轻醛再与过量甲醛,在强碱条件下还原成新戊二醇,甲醛则被氧化。
国内新戊二醇研究与产业化进展2012-02-21新戊二醇(Neopentyl glycol,NPG),化学名:2,2-二甲基-1,3-丙二醇,分子式:C5H12O2,相对分子量104.2。
在室温下是无臭的白色晶状薄片固体,密度1.06(21℃,g/cm3),熔点124-130℃,沸点211℃,闪点129℃,自燃点399 ℃,升华温度210℃。
当相对湿度大于50%时,有吸湿性、低毒。
温度接近熔点时能很快升华。
易溶于水、低级醇、醚、低级酮和甲苯,较不易溶于脂肪烃和脂环族烃。
分子结构式见图1。
1 国内新戊二醇生产和研究情况新戊二醇工业化生产路线有二条,即卤代丙醇路线和异丁醛路线。
卤代丙醇路线以2,2-二甲基-3-氯代丙醇为起始原料,先环醚化,再碱解生成NPG。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NPG 均采用异丁醛路线,以异丁醛、甲醛为起始原料,经碱性催化剂催化缩合生成中间体2,2-二甲基-3-羟基丙醛(HPA),再还原为NPG。
因HPA被还原的方法有甲醛歧化和催化加氢,工艺上又分歧化法、加氢法二种。
国外大多采用加氢法生产工艺,唯一采用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Inc.)采用歧化法,异丁醛、甲醛和液碱按1∶2∶1.05的摩尔比配比,63℃下加压反应,一步收率可达98%。
目前,国内生产NPG 仍是歧化法工艺。
新戊二醇由Tollens和Apel在1894年制得,美国Eastman Kodad公司在德克莎斯州Longview最早实现工业化,1966年日本实现工业化。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首先由上海涂料研究所与上海南大化工厂进行了开发研制,在小试验的基础上建成了中试装置。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的产品,不仅收率低,产品质量也很差,但经过几年的技术改进,在批量试生产的基础上,已建成了年产千吨的生产装置。
不仅收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达到了国外先进国家同类产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