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 格式:pptx
- 大小:6.70 MB
- 文档页数:23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的历史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提高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学习重点】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的内迁【学习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直观利用朝代歌导入方法指导一: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1题的知识模块。
第1题知识模块相对较多跨越时间段较长难度较大在认真阅读查找的基础上可采取边找边读方法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注意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来理清朝代更替。
方法指导二:第1题的知识模块较多且零碎提醒学生仔细阅读查找注意不要遗漏;第3题较为简单阅读即可找出答案。
注意答案完整性。
方法指导三知识模块三可以采用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北民南迁的一员为大家介绍北方人口南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西晋的建立1自主阅读课本P78~79内容完成第1~2题。
1你能写出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吗? 2简述西晋(三国政权的演变) 三国时魏国最强蜀国最弱曹丕死后司马家族控制魏国大权灭掉蜀国。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了解西晋时期的政权更迭和人口迁徙。
1.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分析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
2.知道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和十六国建立,认识到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简述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等史实,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一、西晋的建立 ★学习聚焦: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的基本史实。
1.背景(1)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263年,魏灭蜀。
(2)曹魏中期,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其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4.腐朽统治: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在生活上豪华奢侈。
【知识拓展】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足,逐渐超过了南方。
(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渐衰落。
263年,魏灭蜀。
(3)从客观上看,统一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的。
二、八王之乱★学习聚焦:了解八王之乱的概况和影响。
1.原因:西晋初年,大封同姓诸王,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晋惠帝昏庸无能。
2.概况: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01目标任务 02预习导学3.影响(1)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2)形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知识拓展】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指司马家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
这场战乱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
另外,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八王”主要仅指主要参与者。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学习聚焦: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和十六国的建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知识点一:西晋短暂统一1.背景: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263年魏灭蜀。
2.建立: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3.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结束三国鼎立)。
4.衰落: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5.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人所灭。
西晋灭亡原因:①统治者昏庸腐朽;②分封制下的八王之乱削弱了西晋的国力,动摇了西晋的统治;③残酷压迫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起兵反抗。
知识点二:八王之乱1.背景:西晋实行分封制,封王掌握实权,晋惠帝昏庸无能2.时间: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光熙元年(306年)3.地点:中原一带(以洛阳为中心)4.概况:手握重兵的八个主要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
5.影响:①历时十几年的动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西晋从此衰落;②中原人口锐减,大量人口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高潮。
知识点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2.民族: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和鲜卑族不断内迁3.影响:(1)部分内迁民族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形成十六国局面(2)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4.西晋灭亡后,南北方政权更迭情况:(1)北方:十六国——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政权,总称为“十六国”。
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北方)。
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锐意改革。
(2)南方:东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的兴亡(266年——316年)(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1、建立:266年,司马炎,定都洛阳。
2、统一: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3、灭亡: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4、西晋速亡的原因:①统治集团治国无方,生活奢侈腐化。
②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③西晋对內迁少数民族实行暴政,激起内迁的少数民族的强烈反抗,最终被内迁的匈奴人灭亡。
二、八王之乱(晋惠帝在位期间)背景:①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②晋惠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影响: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②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促进民族交融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2.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内迁)3.十六国: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六国。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4、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①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扩大统治基础。
②中原统治者的政策。
③少数民族领袖仰慕中原文化,向中原学习,提高本民族经济、文化生活水平。
5、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①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部分少数民族起兵反晋,西晋灭亡。
③造成十六国政权并立局面,战乱不断。
四、课本问题1、课本86页材料研读答案: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2、课本86页问题思考答案:实行分封诸侯王是导致西晋政权短命的原因之一。
分封制使诸侯王手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势力也日益壮大,威胁中央统治。
他们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发动了八王之乱。
使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3、课本88页课后活动1在西晋以前,还有那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实行过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