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控系统诊断与调试教案-2.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及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139.21 KB
- 文档页数:2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液力变矩器以液体作为介质,传递和增大来自发动机的扭矩液力变矩器由可转动的泵轮和涡轮,以及固定不动的导轮三元件构成。
各件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或者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
泵轮与变矩器壳成一体。
用螺栓固定在飞轮上,涡轮通过从动轴与传动系各件相连。
所有工作轮在装配后,形成断面为循环圆的环状体。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导涡泵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可以用两台电风扇作形象描述,两风扇对置,一台通电转动,产生的气流可吹动不通电的风扇,如果给其添加一个管道这就成为了液力偶合器,它能传轴,并不增扭。
变矩器工作时,发动机带动泵轮转动,叶轮带动液流冲向涡轮,从而驱动涡轮转动,刚起动时扭矩最大,此时冲击力为F1,冲到涡轮的液流驱动涡轮后,由于叶片形状,冲向导轮,而导轮不动,冲击导轮的液流受到妨碍,可使涡轮受到反作用力F2,由于F1、F2 都作用于涡轮,所以使涡轮所受扭矩得到增大。
涡轮转速升高后,液流变向会冲击导轮叶背,而失去增扭,并有一定阻力。
所以现在所用导轮都使用单向离合器,使去冲击叶背时,导轮转过一个角度,使其继续增扭。
导轮下端装有单向离合器,可增大其变扭范围。
(三)锁止式变矩器是用液力来传递汽车动力的,而液压油的内部磨擦会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因此传动效率较低。
为提高汽车的传动效率,减少燃油消耗,现代不少轿车的自动变速器采用一种带锁止离合器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这种变矩器内有一个由液压油控制的锁止离合器。
锁止离合器的主动盘即为变矩器壳体,从动盘是一个可作轴向挪移的压盘,它通过花键套与涡轮连接(如图 2.3) .压盘背面(如图 2.3 右侧)的液压油与变矩器泵轮、涡轮中的液压油相通,保持一定的油压(该压力称为变矩器压力) ;压盘左侧(压盘与变矩器壳体之间) 的液压油通过变矩器输出轴中间的控制油道与阀板总成上的锁止控制阀相通。
锁止控制阀由自动变速器电脑通过锁止电磁阀来控制。
自动变速器电脑根据车速、节气门开度、发动机转速、变速器液压油温度、操纵手柄位置、控制模式等因素,按照设定的锁止控制程序向锁止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锁止控制阀,以改变锁止离合器压盘两侧的油压,从而控制锁止离合器的工作。
液力变矩器结构与原理液力变矩器(Torque Converte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等动力传动系统中的液力传动装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高速低扭矩转化成低速大扭矩,从而实现汽车启动、加速、变速和传动的功能。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复杂而精密,它包含了泵轮、涡轮、导叶轮等不同的部件,其中每个部件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原理。
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液力变矩器是由泵轮、涡轮、导叶轮和油封等部件组成的。
泵轮和涡轮是液力变矩器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相互配合决定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性能。
1. 泵轮(Pump Impeller)泵轮是液力变矩器的输入元件,它由一定数量的楔形叶片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化成液力。
当发动机运转时,泵轮产生旋转的动力,它通过离心力作用将工作介质(液体)强制送入涡轮。
2. 涡轮(Turbine Runner)涡轮是液力变矩器的输出元件,它与泵轮相对应,也由楔形叶片组成。
当泵轮发送液力流入涡轮时,涡轮受到液压的作用转动,从而输出扭矩。
涡轮的运转速度受到扭矩的大小以及返转器的变矩比的影响。
3. 导叶轮(Stator)导叶轮是液力变矩器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它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主要用于改变流体的流向。
导叶轮的叶片可以自由调节,可以根据工作状态的需求来改变流体的流向,协助转化扭矩和提高效率。
4. 油封(Oil Seal)油封是用于保持液力变矩器内压力稳定的部件,它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防止液体泄漏。
油封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效果和寿命。
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主要依靠流体的转化和涡旋流的原理来工作,通过泵轮、涡轮和导叶轮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转矩的变化。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分为四个工作区域:冲击区、变矩区、松开区和高效率区。
1. 冲击区当发动机启动并带动泵轮开始旋转时,泵轮产生的涡旋流体流向涡轮,但此时导叶轮的叶片处于开启状态。
简述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torque convert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自动变速器中的液压传动装置。
它利用液体传递动力,起到变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
液力变矩器通过流体(通常是液压油)的流动来实现动力传递,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泵轮、涡轮和液力变矩器壳体。
液力变矩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无级变速和自动调节功率输出等特点,因此在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液力变矩器的主要组成包括泵轮、涡轮、锁止装置和液力变矩器壳体。
泵轮是液力变矩器的动力输入装置,它通常安装在发动机的曲轴上。
当发动机工作时,驱动泵轮旋转,泵轮的转动产生液体流入液力变矩器。
涡轮是液力变矩器的动力输出装置。
它紧密连接在变速器输入轴上,通过泵轮传递来的流体驱动涡轮旋转,从而实现动力输出。
液力变矩器还包括了一个液力变矩器壳体,它起到承载和固定泵轮和涡轮的作用,并且通过内部构造使液体能够流动,从而实现动力传递。
液力变矩器通常还配备了一个锁止装置,用来提高传输效率和防止内部滑动损失。
在高速行驶或特定工况下,锁止装置可以将泵轮和涡轮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刚性连接,而不再依靠液体的流动传递动力。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的动力传递。
当发动机工作时,驱动泵轮旋转,泵轮内的液体随之旋转,并通过转动的液体来传递动力。
涡轮与泵轮相连,涡轮受到液体流动带来的动力,从而实现输出动力,驱动车辆或机械的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液体的流动和压力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动力能够顺利地传递。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发动机驱动泵轮旋转,形成液体的流动,液体的动能被传递到涡轮上,从而实现动力输出。
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液体的流动和转动会产生动能和动量的转换,从而实现了液力变矩器的功率传递。
液力变矩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动力的装置,通过泵轮和涡轮的结构设计和液体流动的原理,实现了对动力的变速和传递。
它的结构简单、传动平稳、无级变速和自动调节功率输出的特点,使其在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液力变矩器的简介液力变矩器,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像汽车的“肚子”,负责传递动力,控制转速。
我们平时开车,尤其是自动挡的车,几乎每天都在跟这个小家伙打交道。
你知道吗?在你轻轻踩下油门的一瞬间,液力变矩器就开始发挥它的魔法了,让车子如同飞一样顺畅。
就像打了一针兴奋剂,车子在起步时,竟然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快,真是神奇得让人瞠目结舌。
2.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2.1 主要部件液力变矩器主要有三个关键部分:泵轮、涡轮和定子。
首先,泵轮就像一个健身教练,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转换成液体的流动。
它一转,油液就开始欢快地舞动,冲向涡轮。
涡轮呢,就像个追求者,拼命追赶泵轮,把动力接住,然后将其转化为车轮的旋转。
再说说定子,定子就像个调皮的孩子,负责改变液体流动的方向,确保动力的输出更有效。
各个部件就像一场默契的舞蹈,步伐一致,配合得天衣无缝。
2.2 工作过程说到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那可真是千姿百态。
简单来说,当你踩下油门,泵轮的转速瞬间飙升,油液被猛地甩出,形成强大的液体动力。
这个时候,涡轮会接收这股力量,开始转动,带动车轮。
而且呀,液力变矩器可以根据车速和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动力传递的比例,让你在不同的路况下,都能感觉到如同飞翔的感觉,真是顺风顺水。
3.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3.1 动力传递液力变矩器的核心就是利用液体的流动来传递动力。
当泵轮转动时,油液被加速,形成一个强大的液压流。
涡轮接收到这个液流后,开始转动,这时候就好比是一场能量的接力赛。
无论你是从静止到加速,还是在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液力变矩器都能灵活应对,让你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驾驶体验。
更牛的是,它还能在你停车时,自动切断动力传递,这样就不会让你在红灯前“煎熬”了。
3.2 效率与优势说到效率,液力变矩器也有一套自己的诀窍。
它通过调节液体的流动,实现无级变速。
你想想看,这种不依赖于齿轮的设计,减少了机械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液力变矩器教案本课将介绍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液力变矩器是传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
它的作用包括将发动机的动力平稳传递到变速器、增加发动机的扭矩、起到飞轮的作用、驱动变速器的油泵运行等。
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包括泵轮、涡轮和导轮。
泵轮安装在变矩器的外壳上,和发动机的曲轴连接。
涡轮通过花键和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
导轮安装在泵轮和涡轮之间的导轮支架上,具有单向离合器,使导轮只能和泵轮一个方向旋转。
导轮的作用是利用液压油的冲击力来提高涡轮的输出扭矩。
单向离合器在涡轮低速时锁住导轮,改变油液流向,但涡轮高速旋转时,导轮旋转,不改变油液流向。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发动机怠速或低速时,油液从泵轮的外圈流向涡轮的外圈,从涡轮的内圈流出,逆时针流向导轮,打在导轮叶片的正面,单向离合器锁住导轮,导轮不旋转,油液改变方向顺时针流向泵轮内圈。
当发动机高速时,流出涡轮的油液是顺时针流向导轮,打在导轮叶片的反面,单向离合器分离,导轮旋转,油液顺时针流向泵轮内圈。
通过应用实物、多媒体视频分析讲授,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讲练结合,调动学生研究积极性,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和结构组成,了解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能够认知液力变矩器的各组成零件。
况,点评学生表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液力变矩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转矩的变换和传递,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和舒适。
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导轮和油液组成。
油液在泵轮的作用下被压缩,然后通过涡轮和导轮的叶片转动,从而实现转矩的变换和传递。
同时,由于液压油的冲击力,可以利用泵轮、涡轮和导轮的叶片设计来提高涡轮的输出扭矩。
为了提高液力变矩器在高转速比工况下的效率和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大部分液力变矩器都增设了锁止离合器,使输入轴和输出轴刚性连接,增加传动效率。
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导轮和锁止离合器等组成。
第二讲:液力变矩器的构造及原理(一)液力变矩器的构造(如图所示):(1)驱动轮(2)罩壳(3)涡轮(4)变矩器壳(5)泵轮(6)过桥轮(7)导轮座(8)油封座(9)接盘(10)输出轴(11)导轮接盘(12)导轮(13)回油泵(14)主动轮(15)滤清器(16)放油堵(17)涡轮接盘(18)挡板(19)支撑盘。
变矩器常见的结构型式有:(1)正转型(又称1﹑2﹑3型)和反转型(又称132型)。
变矩器的泵轮1﹑涡轮2﹑导轮3在液体循环圆中的排列顺序不同,有的变矩器,泵轮1把油打到涡轮2上,经导轮3再回到泵轮1。
泵轮和涡轮的旋转方向相同。
这种结构叫`正转'型,或叫`1﹑2﹑3'型;另一种是泵轮1把油打到导轮3上,经涡轮2再反回泵轮1,泵轮和涡轮的旋转方向相反。
这种结构叫`反转'型,或叫`1﹑3﹑2'型。
(2)级数:液力变矩器的级数,是指安置在泵轮与导轮之间,或导轮与导轮之间,而且是刚性连结的涡轮叶片的栅数。
有些结构的涡轮虽然是两个,甚至两个以上,但并非安装在泵轮与导轮之间,或导轮与导轮之间,或涡轮的叶栅组并非刚性连接,则仍为单级变矩器。
(3)相数:根据变矩器的泵论﹑涡轮﹑导轮相互配合作用,所能组成的不同工况的种类数就是变矩器的`相'数。
(4)元件数:变矩器是由泵轮﹑涡轮﹑导轮组成的。
这些轮统称为`元件'。
但各种轮数不一定是每样一个。
有的变矩器可能有两个导轮或两个涡轮,各种轮的总数就叫作`元件数'。
(二)液力变矩器的安装与拆卸:(1)液力变矩器组件的拆卸将2个垫块(由钢铁制成,高约300mm)放在车体前方;慢慢开动车体,待车体登上垫后踏住制动器,利用松土机作用使车体后部浮起,将车体定置在垫块上。
将变速箱内的油放尽。
拆去变速箱下护板。
液力变矩器内的油放出。
将变矩器上方的驾驶室底板拆去,将减速踏板连杆从踏板分离。
拆卸液力变矩器入口U形螺栓管夹,再拆卸调节阀组件。
将液压变矩器油温计布线从传感器卸下。
拆卸液力变矩器通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