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电控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3.50 KB
- 文档页数:68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训方案(1)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训方案
1. 实训目的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员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故障诊断和维修技能,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维修水平。
2. 实训内容
(1)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系统结构、传感器、控制单元、执行器等,让学员了解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
(2)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维修和故障诊断
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包括故障代码读取、电路检查、电压测试、信号分析、参数调整等,让学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排除故障。
(3)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实践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员了解和熟悉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实际操作和维修流程,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执行器等的拆卸、安装、检测和调整等,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训工具和设备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训需要使用一系列专业工具和设备,包括:
(1)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仪
(2)多用途图表仪
(3)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测设备
(4)汽车底盘电控系统调节设备
(5)各类手持工具
4. 实训场地和人员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训需要在专业实训场地进行,场地应该具有开放和通风的环境,方便学员实际操作和练习。
实训人员应该由专业教师和汽修行业的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确保学员能够从多角度和层面进行学习和实践。
5. 实训成果
通过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训,学员将能够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了解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掌握相关实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维修水平,为日后的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复习提问一、使用V.A.G1552?二、制定诊断实施流程明细?新课导入一辆桑塔纳2000GSi轿车,行驶里程3万km, 来到我4s店维修后,经车主反映一次在正常行驶中,ABS故障警告灯亮,ABS系统不起作用或者有时候稍稍起作用。
,请接车并进行故障检测与排除。
讲授内容3、控制器编码通常ABS控制器在车辆出厂时已经编过码,维修供应的ABS控制器配件则没有编过码,因此更换ABS控制器后须用V.A.G1552重新编码。
如果控制单元没有编码(CODE 00000)或编码错误,ABS警告灯和制动系统警告灯闪(1次/秒)。
(1)连接V.A.G1552,选择03“制动电子系统”。
屏幕显示:Test of vehicle systems HELPSelect function XX汽车系统测试帮助选择功能 XX(2)输入地址码07“控制单元编码”功能。
屏幕显示:Test of vehicle systems Q07-Code control unit汽车系统测试确认07-控制单元编码(3)按Q键确认,屏幕显示:Code control unit QEnter code number XXXXX(0~32000)(6)输入06“结束输出”,按Q键确认。
4、读取测量数据流功能08 “读取测量数据块”中,01和02“显示组”可用于检测转速传感器工作情况,03“显示组”可用于检测制动灯开关的功能。
(4)为了检查转速传感器工作情况,必须用举升机升起车辆,使四其中:显示区域1、2、3和4分别是用手转动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的速度,单位是km/h,范围为0~255。
其中:区域1和2的数据偏差<6km/h为正常,区域3和4的数据偏差<2km/h为正常。
其中:不踩制动时为0,踩制动时应为1。
5、最终控制诊断最终控制诊断是自诊断检查之一,液压泵和液压循环的正确功能可以用最终控制诊断,通过交替开闭阀门和释放压力来检查。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3. 学会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概述2. 电子控制单元(ECU)3. 传感器与执行器4. 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5. 电子制动控制系统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视频等资料,讲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故障诊断方法。
2. 实践操作: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故障排查。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在实际车辆中的应用。
4. 团队协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底盘电控技术》2. 实验室设备: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实验台架、诊断工具、传感器等。
3. 网络资源:相关视频、案例分析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室的操作技能和故障排查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解16课时,实践操作16课时。
2. 授课方式:每周两次课,每次2课时。
3. 授课地点:教室和实验室。
七、教学进程1. 第一次课:介绍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第二次课:讲解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工作原理。
3. 第三、四次课:介绍传感器与执行器的相关知识。
4. 第五、六次课:讲解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原理及故障诊断。
5. 第七、八次课:讲解电子制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及故障诊断。
6. 第九、十次课:实践操作,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故障排查。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便能够理解和应用后续知识。
*******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教学活动流程设计授课教案纲要¾t> ⅜t> ¾J> ¾J> ¾t> ¾J> ¾t> rj* r{* rj⅜ rj⅜ rj⅜ rj> rj⅜学校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教学活动流程设计授课教案纲要¾t> ¾t> ¾t> ¾J> ¾t>¾J>rj* r{> rj⅜ rj⅜ rj> rj⅜ rj>学校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 ⅜^t授课教案纲要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学校授课教案纲要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 较强的合作意识;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授课教案纲要¾t> ¾t> ¾t> ¾t> ¾J>¾t>rj⅜ rj⅜ rj⅜ rj⅜ rj⅜ rj⅜ rj⅜学校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案Title: 教案: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简介]本教案将介绍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意义,掌握其核心要点,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在提高安全性、操控性和舒适性方面的作用。
3. 掌握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4. 能够分析和解决底盘电控技术故障。
5. 可以应用汽车底盘电控技术于相关实际案例。
[教学内容]一、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概述1.1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底盘电控技术在汽车行业的意义二、底盘电控技术的功能与作用2.1 提高行车安全性2.2 改善操控性能2.3 提升乘坐舒适性三、底盘电控技术的组成部分3.1 感知与传感器系统3.2 控制单元与执行器3.3 通信网络四、底盘电控技术的工作原理4.1 感知与传感器系统的工作原理4.2 控制单元与执行器的工作原理4.3 通信网络的工作原理五、常见底盘电控技术故障与解决方法5.1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5.2 故障代码分析与处理六、底盘电控技术应用案例分析6.1 自动驾驶技术中的底盘电控应用6.2 ABS系统原理与案例[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介绍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在行车安全和操控性能方面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逐个介绍教学内容中的各部分,并通过图表和案例进行说明,确保学生对每个方面的理解。
3. 大量范例演练:使用实际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和解决底盘电控技术相关问题,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实践操作:提供底盘电控技术实操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调试底盘电控系统,提升实践技能。
6. 总结归纳: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原理、类型、功能和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诊断和排除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提高汽车维修和保养技能。
1.2 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2)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熟悉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1.3 教学内容(1)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定义与发展;(2)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3)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第二章: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2.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并通过实例分析各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2.2 教学目标(1)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功能;(2)了解各组成部分在汽车底盘电控系统中的作用;(3)学会分析底盘电控系统故障与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2.3 教学内容(1)传感器的类型、功能及应用;(2)执行器的类型、功能及应用;(3)控制单元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第三章: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3.1 课程介绍本章通过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掌握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3.2 教学目标(1)理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2)掌握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3)学会分析底盘电控系统故障原因。
3.3 教学内容(1)信号输入与处理;(2)控制策略与算法;(3)故障诊断与维修。
采用讲授、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故障原因。
第四章: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4.1 课程介绍本章重点介绍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熟悉常见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2. 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2)具备诊断和修复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概述(1)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2)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2.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与作用(1)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功能与结构。
(2)变速器控制单元(TCU)的功能与结构。
(3)制动控制单元(BCU)的功能与结构。
(4)悬挂控制单元(SCU)的功能与结构。
3. 常见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原理及应用(1)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2)电子稳定程序(ESP)。
(3)电子控制悬挂系统(ECS)。
(4)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系统组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案例。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诊断和修复实践。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相关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 或其他演示软件制作的课件。
3.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实物或模型:用于展示和讲解。
4. 诊断工具:如OBD诊断仪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8课时: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概述及发展历程。
第9-16课时: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第17-24课时:常见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原理及应用。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教案任务1教案本次授课名称任务1:自动变速器检修授课学时2+4授课日期授课地点本次教学目标素质目标1.树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
2.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迎难而上、不畏艰难的品质。
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精神。
5.培养学生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意识。
知识目标1.自动变速器的分类及特点2.摩擦式离合器及液力变矩器的功能比较3.掌握AT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了解CVT及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能力目标1.能说明AT自动变速器顿挫及打滑故障的原因。
2.能够正确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拆装。
3.能检查电磁阀及摩擦片等零部件性能。
4.能说明各类型自动变速器的优缺点。
学情分析学习者基础教学对象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
通过前序课程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汽车结构与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车辆和设备操作技能。
学习者特征对汽车的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探索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但是不善于总结所学知识,针对汽车存在的故障如何根据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电路控制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能力还很薄弱,诊断思路和逻辑不清晰,同时在具体的汽车维护、检测、维修过程中往往急于求成,忽视规范标准的要求,主动防护意识还不够强,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
核心概要本次课主要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分类;2.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3.AT自动变速器顿挫故障检修实训。
教学重点自动变速器关键零部件的检修方法教学难点能够正确使用工具书及工具进行AT自动变速器的检测与维修教学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及实训教室教学资源硬件:教材、交互式大屏、笔记本电脑软件:注:本表为一次课一写,教师自行添加表格。
任务2教案本次授课名称任务2: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检修授课学时2+4授课日期授课地点本次教学目标素质目标1.树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
2.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迎难而上、不畏艰难的品质。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专项训练教学设计资料解读一、教学设计目的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是指通过电子技术控制汽车底盘的各项功能,其中包括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
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诊断、维修和调整该系统的故障。
二、教学设计内容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底盘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故障诊断方法等,使学生了解该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要点。
2.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实操训练:通过学生手动操作汽车底盘电控系统,例如调整制动力分配阀、检修悬挂系统传感器等,提升学生对底盘电控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故障排除实践:模拟底盘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要求学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提高学生的故障排除能力。
三、教学设计步骤1.理论讲解阶段(1)介绍底盘电控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解释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工作原理。
(2)讲解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例如制动系统的电控单元、转向系统的电子助力器等。
(3)讲解底盘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类型及其诊断方法,例如制动系统噪音、悬挂系统失效等。
(4)介绍底盘电控系统的维修和调整方法,包括更换传感器、调整阀门等。
2.底盘电控系统实操训练阶段(1)组织学生对底盘电控系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调整制动力分配阀,检测转向系统的电子助力器等。
要求学生熟悉底盘电控系统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例如通过悬挂系统传感器的故障修复悬挂系统失效。
(3)提供实际案例和实操练习,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底盘电控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故障排除实践阶段(1)模拟底盘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现象,要求学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
(2)组织学生对故障进行排查和修复,例如模拟转向系统失灵的情况,要求学生寻找故障点并修复。
(3)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评估,测试学生的故障排查和修复能力。
四、教学设计评价方法1.针对理论讲解阶段,可以进行课堂小测验和学生提问以检验学生对底盘电控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教案第一章: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2 教学内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分类: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图,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第二章: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学会使用诊断工具和设备进行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检修。
2.2 教学内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症状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检修的步骤:诊断、检测、维修、验证等。
常用诊断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示波器、传感器检测仪、故障诊断仪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车或模拟设备上进行故障诊断与检修的实操练习。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方法的理解程度。
实操考核:评估学生在实车或模拟设备上进行故障诊断与检修的技能水平。
第三章:制动系统故障检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汽车制动系统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学会诊断和修复常见的制动系统故障。
3.2 教学内容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制动系统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常见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修复:制动蹄磨损、制动盘磨损、制动液泄漏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制动系统故障检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纸课题:0-1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概述内容:一、为什么学?1、提问I:你了解新世纪科技发展的三大基础理论吗?2、资料:1)系统理论: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论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2)控制理论: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控的。
用控制论指导我们的工作、生活,使我们的工作顺利,生活质量提高。
3)信息理论:世上任何事物都是通过一定信息的传递和接受来发生联系的,进行有效控制的,是在某一一系统中,有序的运动着。
3、提问n:你对汽车有何了解?4、资料:1)系统论的运用:汽车有哪些系统组成?2)控制论的运用:汽车电控技术运用在哪些方面?3)信息论的运用:汽车正常行驶,要哪些信息指令?二、学什么?(四大系统)(一)、电控自动变速器1、有级自动变速器;2、无级自动变速器。
(二八电控制动器1、制动新理论;2、制动器的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
(三)、电控助力转向系统(四)、电控气压悬架系统三、怎么学?1、学习是一个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2、忠告:学习要做到“三勤”1)勤于动脑;多思考,多问为什么。
2)勤于动手,多动手做笔记,做作业,做实验(实操)3)勤于动口,学习是做学问,要一学二问。
3、寄语:同学们:要立志成为汽车行业的明白人、聪明人、有智慧的人。
惟有努力学习!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纸课题:1-1电控自动变速器概述内容:一、定义:根据汽车行驶中的工况变化,通过电控自动换档改变车速的装置。
(EAT)二、发展与现状:1、机械式:(上世纪60年代)2、电液式:(上世纪70年代)3、机电式:(上世纪80年代)4、电控式:(新世纪)三、特点:1)液力变矩;2)多级变速;3)自动换档。
四、分类:1、按驱动方式分:前轮式(图1-2);后轮式(图1-3)。
2、按档位数量分:4、5档;6、7档。
3、按变距种类分:普通式;综合式;双离合式。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1.2 教学目标1.3 教学内容1.4 教学方法1.5 教学要求第二章: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概述2.1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定义2.2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发展历程2.3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2.4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作用与优势2.5 学习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三章:电子控制单元(ECU)3.1 ECU的定义与功能3.2 ECU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3 ECU的编程与调试3.4 ECU的故障诊断与维修3.5 学习目标与教学要求第四章:传感器与执行器4.1 传感器的分类与作用4.2 传感器的检测与更换4.3 执行器的分类与作用4.4 执行器的检测与更换4.5 学习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五章:底盘电控系统实例分析5.1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5.2 电子稳定程序(ESP)5.3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5.4 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5.5 学习目标与教学要求第六章: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6.1 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6.2 故障诊断的工具与设备6.3 故障诊断的步骤与流程6.4 常见故障诊断案例分析6.5 学习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七章:底盘电控系统的维护与保养7.1 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7.2 维护与保养的注意事项7.3 维护与保养的步骤与方法7.4 维护与保养的常见问题与解决7.5 学习目标与教学要求第八章: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发展趋势8.1 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技术8.2 自动驾驶底盘电控技术8.3 车联网底盘电控技术8.4 底盘电控技术的创新应用8.5 学习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九章:实践操作与训练9.1 实践操作的内容与要求9.2 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操作9.3 底盘电控系统维护与保养操作9.4 底盘电控系统实际操作案例分析9.5 学习目标与教学要求10.1 课程重点与难点的回顾10.2 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与反馈10.3 课程改进与提升的建议10.4 期末考试与考核的要求与标准10.5 学习目标与教学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子控制单元(ECU)重点:ECU的组成与工作原理,ECU的编程与调试,ECU的故障诊断与维修难点:ECU内部各部件的功能与相互作用,ECU编程的步骤与方法,ECU故障诊断的策略与技巧三、传感器与执行器重点:传感器的分类与作用,传感器的检测与更换,执行器的分类与作用,执行器的检测与更换难点:传感器的检测原理与技术,执行器的控制策略与调节方法,传感器的更换与调试技巧四、底盘电控系统实例分析重点: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难点:ABS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ESP系统的控制策略与调整方法,EBD 和VDC系统的作用与配合原理六、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重点: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故障诊断的工具与设备,故障诊断的步骤与流程难点:故障诊断方法的适用范围与选择策略,故障诊断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技巧,故障诊断步骤与流程的执行与优化七、底盘电控系统的维护与保养重点:维护与保养的基本知识,维护与保养的注意事项,维护与保养的步骤与方法难点:维护与保养的适用范围与时机选择,维护与保养的常见问题诊断与解决,维护与保养的步骤与方法的执行与调整八、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自动驾驶底盘电控技术,车联网底盘电控技术,底盘电控技术的创新应用难点:新能源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原理与技术特点,自动驾驶底盘电控技术的实现策略与技术难点,车联网底盘电控技术的应用场景与技术挑战,底盘电控技术的创新应用案例分析九、实践操作与训练重点:实践操作的内容与要求,底盘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操作,底盘电控系统维护与保养操作,底盘电控系统实际操作案例分析难点:实践操作的步骤与技巧,故障诊断与维修操作的准确性与效率提升,维护与保养操作的正确性与效果评估,实际操作案例的分析与解决策略重点:课程重点与难点的回顾,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与反馈,课程改进与提升的建议难点:课程重点与难点的把握与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评估与有效反馈,课程改进与提升的可行性与创新策略。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大革命,其中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底盘电控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刹车系统等。
本章将介绍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理解底盘电控技术在现代汽车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定义及分类。
2.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3.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
1.4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1.5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特定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电子控制悬挂系统2.1 课程背景悬挂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电子控制悬挂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等实现悬挂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从而提高汽车的性能和乘坐舒适度。
本章将介绍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2.2 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3. 理解电子控制悬挂系统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
2.3 教学内容1. 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2. 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基本原理。
3. 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4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2. 实物演示法:展示悬挂系统的主要部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5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特定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电子控制转向系统3.1 课程背景电子控制转向系统(EPS)是一种新型的转向系统,与传统的机械转向和液压助力转向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3. 熟悉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
3.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作用,包括提高行驶安全性、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4.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和驱动系统。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讨论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概念的掌握。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的理解。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作用和应用领域的掌握。
第二章:制动系统电控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制动系统电控技术的原理和功能。
2. 掌握ABS、ASR和ESP等制动系统电控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熟悉制动系统电控技术的安全性和优势。
教学内容:1. 制动系统电控技术的原理和功能,包括ABS、ASR和ESP等。
2. ABS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包括轮速传感器的检测和控制单元的控制。
3. 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包括牵引力控制和制动力控制。
4. ESP电子稳定程序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包括车身稳定控制和防抱死制动控制。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制动系统电控技术的原理和功能。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ABS、ASR和ESP等制动系统电控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采用模拟演示法,展示制动系统电控技术的安全性和优势。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制动系统电控技术原理的掌握。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ABS、ASR和ESP等制动系统电控技术应用的理解。
复习提问
一、ABS具体工作线路?
二、课后及相关作业?
新课导入
一辆桑塔纳2000GSI轿车,行驶里程2万km。
此车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导致汽车前轮轮胎以及abs系统撞坏,运到我4S店维修。
维修接待接到此车后,将此车派发给修理工,现在需要对汽车abs系统进行检查,并排除故障
讲授内容
【步骤六】ABS控制总泵的分解
(1)压下接头侧的锁止扣,拨下控制单元上液压泵(V64)电线插头。
(2)用专用套筒扳手拆下ABS ECU与液压控制单元的四个连接螺栓。
(3)将液压控制单元与电子控制单元分离。
注意:拆下液压控制单元时要直拉,别碰坏阀体。
(4)在ABS ECU的电磁阀上盖一块不起毛的布。
(5)把液压控制单元和液压泵安放在专用支架上,以免在搬运时碰坏阀体。
【步骤七】ABS控制总泵的装配
(1)装配场地必须清洁,不允许有灰尘及脏物。
(2)把ABS液压控制单元和ECU装成一体,用专用套筒扳手拧紧新的螺栓,扭矩不得超过4N·m。
(3)插上液压泵电线插头,注意锁扣必须到位。
课堂小结
1、ABS控制总泵的分解。
2、ABS控制总泵的装配。
作业布置
1、练习ABS控制总泵的分解及装配。
2、课后及相关作业。
汽车底盘电控课程教学设计一、引言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工业的进步,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在现代汽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控系统将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相结合,通过电子装置来控制汽车的运动。
汽车底盘电控课程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现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原理、结构和调试方法,以提高他们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2. 学习汽车电控系统的软硬件平台。
3. 掌握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检测和解决方法。
4.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电子工具和测试设备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1. 第一章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概述1.1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1.2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组成和分类1.3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发展趋势2. 第二章汽车底盘电控软件平台2.1 CAN总线通信协议2.2 OBD系统介绍2.3 车载软件的开发和调试3. 第三章汽车底盘电控硬件平台3.1 电控模块的组成和原理3.2 传感器的种类和原理3.3 汽车电控系统的电路设计和布线4. 第四章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故障检测与解决 4.1 故障诊断仪的使用方法4.2 常见故障代码的解读和处理4.3 故障排除的技巧和方法5. 第五章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实验5.1 汽车底盘电控实验室介绍5.2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实验操作5.3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分析四、教学方法1. 授课方法:课堂教学结合实践操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 实验项目:设计一系列针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 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课外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开展案例研究: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2. 期中和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的评价。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 教学教案 课程代码:学年第学期使用教材: 授课教师姓名: 总学时:周学时: 适用专业:年级: 开课时间:1942年,通用公司研制的自动变速器上采用了双导轮、可闭锁的综合式变矩器。
1947年,通用公司将液力传动装置用于批量生产的小客车上。
1969年,雷诺(Renault)汽车装备了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液力自动变速器。
1978年,美国克莱斯勒(Chrysler)公司生产了带锁止式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器。
1981年起开发出各种采用微处理机的微机控制自动变速系统,实现了自动变速器的智能控制。
1983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研制成功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共用的电子控制单元。
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机械无级式自动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简称CVT)。
进入21世纪,全球超过700万辆汽车装备了带式无级式自动变速器。
20世纪30年代末,Rudolf Franke首先提出双离合变速器。
1999年,制造出直接换挡变速箱(DSG)。
2008年初,大众汽车公司在高尔轿车上装备采用干式双离合器技术的第二代DSG双离合变速器。
三、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1920年,英国人霍纳摩尔研制成功了ABS技术,并于1932年申请了第一个防滑专利。
1947年,为在美国飞机上开始采用ABS。
1954年,美国福特(Ford)公司率先在林肯(Lincoln)轿车上采用ABS技术。
1958年,研制成功四轮两通道低选控制式Maxa-retABS oI960年,改造成四通道控制式ABS。
1985年,博世公司对ABS-II系统进行了结构简化和系统优化,研制出了经济型防抱死制动系统ABS-IIE系统。
三、驱动轮防滑转调节系统的发展1971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研制通过中断发动机点火来减小发动机输出转矩,进而避免驱动轮滑转的电子控制系统。
1986年,博世公司研制出ABS/ASR2U系统,首次将ABS和ASR两个系统合为一体。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此章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史和发展趋势;电控驱动防滑的基本功能;悬架和转向控制系统的发展、使用目的和优势。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绪论理论教学:2学时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的组成;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电控驱动防滑的基本功能;悬架和转向控制系统的使用目的和优势。
四、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过程,本教学环节采用理论、实践同步进行的方法。
通过面对实物讲授,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学习。
五、作业及作业分析作业:底盘各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第一章绪论一、自动变速器介绍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史。
20世纪80年代三种传动装置均出现了电子化的趋势:1.液力自动变速器(AT)2.手动式机械变速器(MT)3.无级变速器(CVT)二、防抱死制动系统(一)概念: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 ABS。
是在制动过程中通过调节制动轮缸(或制动气室)的制动压力使作用于车轮的制动力矩受到控制,而将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
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避免车轮在路面上进行纯滑移,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缩短制动距离。
(二)介绍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史。
(三)目前防抱死制动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电控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一)ASR的基本功能防止汽车在加速过程中打滑,特别是mmn防止汽车在非对称路面或在转弯时驱动轮的空转,以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稳定性,操纵性和维持汽车的最佳驱动力以及提高汽车的平顺性。
由于驱动防滑转系统是通过调节驱动车轮的牵引力来实现驱动车轮滑转控制的,因此也被称为牵引力控制系统。
(简称TCS)(二)简介控制原理四、悬架系统(一)作用悬架将车身与车桥、车轮弹性相连,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力和力矩,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并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以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和乘座舒适性。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实验〇实训〇练习〇其他〇授课章节第一章ABS 第一节概述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ABS产生的理论基础;2、让学生了解ABS的产生发展;3、让学生了解ABS的优点及种类。
教学重点1、ABS产生的理论基础;2、ABS的优点及种类。
教学难点1、ABS产生的理论基础;更新、补充删节内容1、ABS产生的理论基础;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1-1 概述一、理论基础1、制动性能评价指标(1)制动效能(2)制动方向稳定性2、制动时的受力分析(1)地面制动力(2)制动器制动力(3)地面附着力3、滑移率的定义4、φ-s曲线二、ABS产生及在汽车上的应用1、功能2、产生3、在汽车上的应用三、ABS优点及种类1、优点(1)缩短制动距离(2)增加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3)改善轮胎的磨损(4)使用方便、工作可靠2、种类BOSCH、TEVES、DELCO、BENDIX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实验〇实训〇练习〇其他〇授课章节第二章ABS第二节ABS组成及布置形式第三节ABS信号输入装置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ABS组成及工作原理;2、让学生了解ABS布置形式及优劣;3、让学生掌握信号输入装置的结构及安装;4、让学生了解信号输入装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1、ABS组成及工作原理;2、ABS布置形式;3、信号输入装置的结构及安装。
教学难点1、ABS布置形式;2、信号输入装置的结构及安装。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1-2 ABS组成及布置形式一、组成及原理1、组成2、原理二、布置形式1、液压制动系统ABS布置形式1)四传感器四通道(四轮独立)2)四传感器四通道(前独后选)3)四传感器三通道(前独后低选)4)三传感器三通道(前独后低选)5)四传感器二通道(前独)6)四传感器二通道(前独后低选)7)二传感器二通道8)一传感器一通道2、气压制动系统ABS布置形式3、气顶液制动系统ABS布置形式1-3 ABS信号输入装置一、轮速传感器1、电磁式1)结构2)原理3)安装2、霍尔式1)结构2)原理二、G传感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实验〇实训〇练习〇其他〇授课章节第三章ABS第四节ABS执行元件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ABS液压控制装置的组成;2、让学生掌握典型液压制动压力调节器结构原理。
教学重点1、ABS液压控制装置的组成;2、典型液压制动压力调节器结构原理。
教学难点1、典型液压制动压力调节器工作过程。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1-4 ABS执行元件一、ABS系统液压控制装置的组成1、电动泵和蓄压器2、主控制阀和电磁控制阀3、压力控制、压力警告、液位指示开关4、继电器与电脑保护二极管5、故障指示灯二、典型调节器工作过程1、循环式(1)升压(2)保压(3)减压2、可变容积式(1)升压(2)保压(3)减压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实验〇实训〇练习〇其他〇授课章节第四章ABS第五节典型ABS系统分析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桑2000ABS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控制电路;2、让学生了解丰田LS400ABS系统控制电路;3、让学生了解本田ABS系统控制电路。
教学重点1、桑2000ABS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控制电路。
教学难点1、桑2000ABS工作原理、控制电路。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1-5 典型ABS分析一、常见车型ABS系统分析1、桑塔纳轿车(1)特点(2)组成(3)原理(4)电路分析2、凌志400轿车3、本田轿车二、ASR系统1、定义2、与ABS异同3、组成及原理三、EDB系统1、定义2、组成及原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〇实验〇实训●练习〇其他〇授课章节实训一ABS结构认识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ABS工作原理2、让学生掌握ABS结构及布置教学重点1、ABS结构及布置教学难点无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无课外作业实训报告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实训一ABS结构认识先用15分钟的时间讲解时代超人ABS模拟实验台的结构、组成、元器件的布置。
然后针对实验台的结构原理提出问题,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用20分钟的时间依次带着问题来进行观察,最后用5分钟的时间做一个小结。
一、讲解1、动力来源2、轮速传感器结构、布置3、ECU、液控单元结构、布置4、电路原理分析二、观察1、车辆制动时,起动机是否受到影响?为什么?2、制动踏板上的装置是什么?起什么作用?3、储液罐上的电路起到什么作用?4、轮缸上的螺塞起到什么作用?5、ABS减压时,制动液怎么流动?三、小结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实验〇实训〇练习〇其他〇授课章节第五章ABS第六节ABS使用维护教学目的1、让学生正确掌握ABS使用方法;2、让学生掌握ABS维护措施。
教学重点1、ABS使用方法;2、ABS维护措施。
教学难点1、ABS使用及维护。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1-6 ABS使用维护一、ABS使用1、装备ABS的车辆容易出现的特殊现象(1)发动机起动后,有时发动机舱内发出类似撞击的声音。
(2)某些装有ABS的汽车在发动机起动时,踏下制动踏板会弹起,而在发动机熄火时,制动踏板会下沉。
(3)制动时转动转向盘,会感到转向盘有轻微的振动。
(4)制动时,有时会感到制动踏板有轻微下沉或轻微振动。
(5)高速行驶急转弯时,或冰滑路面上行驶时,有时会出现制动警告灯亮起的现象。
(6)在积雪路面上制动时,有时制动距离较长。
(7)装有ABS的汽车在制动后期,车轮也会被抱死,在地面留下拖滑的印痕的现象,但与常规制动时的印痕有所不同。
2、使用装备ABS的车辆注意事项(1)要保持足够的制动距离。
(2)不要象开旧式液压刹车系统车辆那样在刹车时反复踩制动踏板。
(3)ABS的正常时,会产生液压工作噪声和制动踏板震颤。
这属于正常现象。
(4)不要忘记控制转向盘。
(5)ABS的轮速传感器及齿圈均安装在各个车轮上,要经常保持传感器探头及齿圈的清洁。
(6)要对常规制动系统按时进行维护。
(7)定期更换制动液。
(8)装有ABS系统的车辆应严格按规定保持标准胎压,同时要保持同轴轮胎气压的均衡。
(9)在行车中驾驶员应经常注意仪表板上的ABS警告灯情况。
(10)要注意对蓄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查,正常工作的蓄电池电压在10-之间。
二、ABS维护1、传感器的维护(1)定期检查空气间隙大小;(2)齿圈维护;(3)传感头维护。
2、ECU维护3、导线维护4、制动液的选用、更换、补充(1)选用;(2)更换;(3)补充。
5、ABS放气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实验〇实训〇练习〇其他〇授课章节第六章ABS第七节ABS检修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ABS检修注意事项2、让学生掌握ABS检修方法3、让学生了解ABS常见故障现象及其诊断方法教学重点1、ABS检修注意事项2、ABS检修方法教学难点1、ABS检修方法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无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1-7 ABS检修一、ABS检修注意事项二、ABS检修1、常见故障现象(1)失效(2)效果差(3)警告灯显示异常2、诊断流程3、部件检修(1)轮速传感器(2)液压控制总成(3)ABS线束(4)ECU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〇实验〇实训●练习〇其他〇实训二ABS检测诊断授课章节1、让学生掌握ABS检测诊断方法教学目的2、ABS检测诊断教学重点无教学难点无更新、补充删节内容实训报告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实训二ABS检测诊断先用15分钟的时间讲解检测诊断内容。
然后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用20分钟的时间进行操作,最后用5分钟的时间做一个小结。
一、讲解1、故障码读取(1)X431(2)、万用表测量(1)电阻测量(2)电压测量3、ABS放气二、操作三、小结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实验〇实训〇练习〇其他〇授课章节第二章自动变速器(AT)第一节概述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发展及应用;2、让学生掌握自动变速器类型3、让学生掌握自动变速器优缺点4、让学生掌握自动变速器组成及工作原理教学重点1、自动变速器类型2、自动变速器优缺点3、自动变速器组成及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无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无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2-1 概述一、发展概况1、出现2、成长3、完善二、应用1、美国2、德国3、日本4、中国三、类型1、按变速方式2、按汽车驱动方式3、按前进挡位数4、按变矩器类型5、按控制方式四、优缺点五、组成及原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实验〇实训〇练习〇其他〇授课章节第三章自动变速器(AT)第二节液力变矩器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液力变矩器结构2、让学生了解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3、让学生了解几种特殊液力变矩器结构及特性教学重点1、液力变矩器结构原理2、特殊液力变矩器结构特性教学难点1、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无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2-2 液力变矩器一、简单液力变矩器1、结构2、原理3、特性二、三元件液力变矩器1、结构2、特性三、带锁止机构的液力变矩器1、锁止离合器锁止2、离心式离合器锁止3、行星齿轮机构锁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实验〇实训〇练习〇其他〇授课章节第四章自动变速器(AT)第三节行星齿轮机构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行星齿轮机构作用2、让学生掌握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3、让学生了解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1、行星齿轮机构结构2、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的计算教学难点1、多排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计算更新、补充删节内容多排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计算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2-3 行星齿轮机构一、概述1、作用2、分类3、结构二、单排行星齿轮机构1、运动分析2、传动比分析三、多排行星齿轮机构1、列出各排行星齿轮机构运动方程2、通过结构关系建立方程3、通过换挡执行元件状态建立方程4、求解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教师姓名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班级授课形式讲授●实验〇实训〇练习〇其他〇授课章节第五章自动变速器(AT)第三节行星齿轮机构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几种典型行星齿轮机构结构特点2、让学生掌握换挡执行机构的结构原理教学重点1、典型行星齿轮机构结构2、换挡执行机构的结构原理教学难点1、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特点2、换挡执行机构结构原理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无课外作业课后体会与建议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2-3 行星齿轮机构四、两种典型行星齿轮机构1、辛普森式结合模型进行具体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