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冲泡与品鉴方法 松溪绿茶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9
绿茶的冲泡方法和水温绿茶是一种世界闻名的饮品,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要想品尝到浓郁香醇的绿茶,掌握正确的冲泡方法和水温是至关重要的。
一、绿茶的冲泡方法1. 准备绿茶材料:选择优质的绿茶叶是冲泡绿茶的关键。
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绿茶可供选择,包括龙井、碧螺春、烟雨清、信阳毛尖等。
选择材料时,首先要确保茶叶的外观完整无损,色泽鲜艳,味道清香。
其次,要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合适的绿茶。
2. 温热茶具:在开始冲泡绿茶之前,确保茶具干净并预先加热。
这可以保持茶叶的香气和温度稳定。
使用温瓷杯或玻璃杯冲泡绿茶,以便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展开和变化。
3. 控制水温:绿茶的冲泡水温是一项关键因素。
大多数绿茶的冲泡水温一般在80℃到85℃之间。
水温过高会使茶叶中的苦涩成分释放过多,口感较差,而水温过低则会影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4. 茶叶的用量:茶叶的用量是冲泡绿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每250毫升的水使用2克左右的茶叶即可。
茶叶的用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如果希望口感浓烈,可以增加茶叶的用量。
5. 冲泡时间:冲泡绿茶的时间也是决定口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短的冲泡时间会使茶叶的香气无法充分释放,而过长的冲泡时间则会使茶叶变得苦涩。
一般来说,冲泡绿茶的时间控制在1分钟到3分钟之间。
二、水温的重要性水温对绿茶的冲泡过程和口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1. 过高的水温:水温过高会导致茶叶中的苦涩成分释放过多,使绿茶的口感变得较为苦涩。
此外,过高的水温还会破坏茶叶中的一些营养成分,损失茶叶的营养价值。
2. 过低的水温:水温过低会使茶叶的香气和味道无法充分释放,茶汤呈现较为清淡的口感。
此外,过低的水温还会导致茶叶的展开不充分,影响茶叶的色泽和口感。
3. 适宜的水温:适宜的水温能够充分发挥茶叶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一般情况下,80℃到85℃的水温是冲泡绿茶的最佳选择。
绿茶怎么泡好喝
泡绿茶时,可以选择以下方法:
上投法:首先准备75~85度的热水,然后将茶叶放入杯中,再倒入热水至七分满。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偏高、外形卷曲的绿茶,如碧螺春。
中投法:首先准备70~80度的热水,将茶叶放入杯中,然后倒入三分之一的热水,充分摇晃使茶叶吸收足够的水分舒展开来,最后注入热水至七分满。
这种方法适用于茶叶较为细嫩的绿茶。
下投法:首先准备85度的热水,将茶叶从空中投入,不要碰到杯壁,然后充分摇晃使茶叶吸收足够的水分舒展开来,最后注入热水至七分满。
这种方法适用于普通绿茶。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泡绿茶时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泡茶水温要适中,不宜过高或过低。
泡茶时间要掌握好,不宜过长或过短。
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或过少。
泡茶用具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茶叶。
总之,泡绿茶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茶叶品种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泡出好喝的绿茶。
绿茶壶泡法的基本冲泡流程一、准备工作。
咱得先把东西都准备齐全喽。
茶壶那是必不可少的呀,最好是那种透明的玻璃壶,这样能看着茶叶在水里舒展的样子,可有意思了。
然后就是茶叶啦,选自己喜欢的绿茶就成,什么龙井呀,碧螺春呀都很不错。
还有水,这水可讲究了呢,最好是用那种山泉水,要是没有的话,纯净水也能凑活。
再准备个茶盘,这样就不怕水洒得到处都是啦。
二、洗茶。
把适量的茶叶放进茶壶里,然后就开始洗茶喽。
倒入一点热水,只要能把茶叶浸湿就行。
然后晃一晃茶壶,让茶叶都能在水里打个滚儿。
这时候的水可不能喝哈,它主要是把茶叶上的脏东西给带走,就像给茶叶洗个小澡一样。
这洗茶的水就倒掉吧,咱可不能贪这一口。
三、泡茶。
接下来就是正式泡茶啦。
把水烧开,稍微凉一会儿,大概到80度左右就特别合适。
为啥是80度呢?因为绿茶比较嫩呀,水温太高就容易把茶叶烫坏,就像咱不能用太热的水去浇花是一个道理。
然后把这合适温度的水慢慢地倒入茶壶里,水量呢,就看你自己的喜好啦,要是想浓一点就少倒点水,想淡一点就多倒点。
这时候你就看着茶叶在水里翻滚、舒展,就像一个个小绿精灵在跳舞似的,可好玩儿了。
四、出汤。
泡一会儿就可以出汤啦。
这个时间大概是3 - 5分钟,具体的也得看茶叶的种类和你个人的口味。
把茶汤倒进杯子里,那股清香就直往鼻子里钻,可诱人了。
你要是觉得第一泡的味道还不够浓,那第二泡的时候可以适当延长一点泡茶的时间。
五、品饮。
最后就是享受美味的时刻啦。
端起杯子,先闻一闻那茶香,感觉整个人都被这股清新的味道给包围了。
然后小小地抿一口,让茶汤在嘴里转一转,感受那股淡淡的苦涩和随之而来的甘甜。
这就像是生活一样,有点苦但是后面全是甜呢。
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这壶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那感觉简直太惬意了。
绿茶正确冲泡方法
绿茶正确冲泡方法绿茶能够多喝,但不能够乱泡哦!
1.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
假若冲泡绿茶粉,
以40℃~60℃左右的温开水冲泡即可。
份量是2 公克绿茶粉配450cc 的
白开水。
2.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3.冲泡好的茶要在30 分钟~60 分钟内喝掉,不然茶里的营养成
分会变得不安靖。
4.绿茶粉不行泡得太浓,不然会影响胃液的排泄,空腹时最棒不要喝。
中国古代饮茶风俗的变迁!
中国是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
《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解之”的传说(萘即茶)。
而古巴蜀国地区是最早种植茶树和饮用茶叶的地方。
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有记载说,3000 年前的古巴蜀国已有种植
茶树,并进贡天子周武王。
早期的茶
最初、原始人将茶作为蔬菜来食用,后来人们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以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作为饮料。
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茶叶的苦中有甜,苦后回甘,令人回味,广泛受到普通人和王公贵族的喜爱。
此时,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有优良品种进贡中央朝廷。
春秋战国时期,茶叶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到战国末期,黄河流域饮茶之风开始流行。
泡绿茶的正确方法
泡一杯优质的绿茶需要以下步骤:
1. 准备材料:绿茶叶、矿泉水、茶具(杯子、茶壶或茶杯)、茶漏或茶过滤纸、茶巾。
2. 烧开水:用矿泉水烧开,让水温达到适宜的茶叶冲泡温度(通常为80-85C)。
若水太热,茶叶可能变苦;若水温太低,可能不能充分提取茶叶的香气。
3. 加入茶叶:在茶具中加入适量的茶叶。
一般来说,每杯茶可以使用2-3克的茶叶。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茶叶的量。
4. 倒入水:将烧开的水缓慢地倒入茶具中,尽量避免水流直接击打茶叶。
这样可以避免茶叶受损。
5. 浸泡茶叶:盖上茶壶或茶杯盖,让茶叶浸泡数分钟。
一般浸泡时间为1-3分钟,水温愈高,所需时间愈短。
但请避免过度浸泡,以免茶汤过浓或过苦。
6. 过滤茶叶:使用茶漏或茶过滤纸过滤掉茶叶渣。
若使用茶过滤纸,可以将茶过滤纸放在茶杯上,倒入茶汤,茶过滤纸会过滤掉茶叶。
7. 品尝和享用:将泡好的绿茶倒入杯中,用茶巾擦拭茶具外部的水滴,并享受
绿茶的香气和味道。
注意事项:
- 使用优质的矿泉水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 不同的绿茶种类可能需要不同的浸泡时间和水温,请根据茶叶包装上的指导来调整。
- 茶叶的储存也很重要,保持茶叶在干燥、阴凉、无异味的环境中,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绿茶的操作技巧
绿茶的操作技巧如下:
1. 准备水温:绿茶一般适合用80-85度的水冲泡,水温过高会破坏茶叶的香气和营养物质,水温过低则难以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香味充分释放。
2. 准备器皿:选择清洁、干燥的茶具,如紫砂壶、瓷茶碗等。
3. 入茶: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具中,一般以每次冲泡3-5克为宜,不宜过多。
4. 一泡短时间:第一泡一般只需10-20秒,让茶叶吸收水分,使其逐渐展开。
5. 多泡短时间:后续的冲泡时间也应控制在20-30秒内,每次冲泡保持相同的水量和水温,使茶叶逐渐散开,散发出香气。
6. 倒掉第一泡:有些人认为第一泡绿茶较为苦涩,建议倒掉第一泡茶汤。
7. 适用茶具:绿茶适宜使用锅泡、盅泡、碗泡、杯泡等方法,以便观察茶叶的状态和香气的释放。
8. 享用茶汤:将泡好的茶汤均匀地倒入茶杯中,清香扑鼻的绿茶就可以享用啦!。
各类茶的冲泡方法
一、绿茶冲泡
1、准备:勺撮绿茶、新鲜开水、用于烹制茶的茶具。
2、洗具:用开水洗涤茶具。
3、热水:将开水倒入锅中,烧开后待凉,温度控制在90—95摄氏度
之间。
4、准备茶叶:根据每人一杯,放入一勺茶叶,再加上几滴开水。
5、浸泡茶叶:将温水倒入茶具,将茶叶浸泡2-3分钟,拿起茶匙搅
动茶叶,将叶底下的泡沫搅散就可以了。
6、分毫入茶:将茶叶和清水放入茶壶,再以微慢的速度将温水倒入
茶具,微热的温度可以提升茶叶口感,煮沸时茶叶下沉,慢慢地和水混合,茶香悠扬,泡沫上升,烫一下茶叶,同时减少茶叶的陈旧感。
7、冲泡:冲泡完毕后,将绿茶装入茶杯,充分享受其中的香醇,口
感和色泽之美。
二、乌龙茶冲泡
1、准备:乌龙茶、新鲜开水、用于烹制茶的茶具。
2、洗具:用开水洗涤茶具,将乌龙茶放入温水中洗涤,让茶叶散开
充分浸泡。
3、热水:将开水倒入锅中,烧开后待凉,温度控制在90-95摄氏度
之间。
4、清水:在烧开的水中加入温水,温水的温度控制在75-80摄氏度左右。
5、冲泡:将清水倒入茶壶,再以微慢的速度将温水倒入茶具,茶叶下沉,泡沫上升,分毫入茶。
茶艺的冲泡技巧和品茗方法
茶艺,是一门精致的艺术,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在冲泡和品茗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冲泡技巧是茶艺的精髓。
首先,选择合适的茶叶是关键。
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和特点,选择适宜的茶具和用水。
同时,掌握好水温、浸泡时间和冲泡次数也是冲泡技巧的关键。
对于绿茶、黄茶等不发酵的茶叶,适宜用80℃左右的水温,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茶叶的鲜爽度;而对于乌龙茶、普洱茶等半发酵或全发酵的茶叶,适宜用100℃左右的水温,浸泡时间稍长,以充分释放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品茗方法则体现了茶艺的精神内涵。
品茗时,不仅要注意观察茶汤的色泽、香气和口感,还要体会茶汤在口中的变化和感受。
品茗的过程,不仅是品尝美味的饮品,更是感受茶文化的韵味和生活的美好。
同时,品茗时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心态,以便更好地领略茶艺的精髓。
除了冲泡和品茗的技巧,茶艺还包括了茶具的选择和搭配。
不同的茶具不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还能为品茗过程增添更多的文化氛围。
例如,紫砂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充分提取茶叶的香气和滋味;而瓷器则具有细腻的质地和优美的外观,能凸显出茶叶的色泽和品味。
总之,茶艺的冲泡技巧和品茗方法不仅仅是技艺的体现,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文化情感的表达。
在品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茶叶的美味和魅力,还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精神内涵。
绿茶冲泡方法冲泡绿茶的方法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 注册发布喝茶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已经有的一个生活习惯,饮茶文化也早就形成了,而不同的人们对于茶饮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绿茶冲泡方法,一起来学习吧!想要更好的享用茶,那么就要学会冲泡茶,而不同的茶饮的冲泡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绿茶泡茶方法三要素吧!好茶必须有好水和好的茶具,但是如果只有这些,而没有掌握好泡茶技术,还是得不到好的效果。
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是茶叶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冲泡时间。
茶叶用好茶必须有好水和好的茶具,但是如果只有这些,而没有掌握好泡茶技术,还是得不到好的效果。
泡茶技术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是茶叶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冲泡时间。
茶叶用量就是每杯或每壶中放适当分量的茶叶;泡茶水温就是用适当温度的开水冲泡茶叶;冲泡时间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将茶叶泡到适当的浓度后倒出开始饮用,二是指有些茶叶要冲泡数次,每次需要泡多少时间。
1.茶叶用量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叶用量。
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
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
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不小适当掌握。
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
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少食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
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
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工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饮,茶叶用量较少。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
绿茶茶艺流程
绿茶,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茶,具有清香、清淡的口感,深受
人们喜爱。
在茶艺表演中,绿茶的冲泡过程更是一种艺术,讲究水温、时间、手法和心境。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绿茶的茶艺流程。
首先,准备好茶具。
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巾等,要
保持干净整洁。
准备好绿茶和矿泉水,水质要清洌纯净,最好是泉
水或者过滤后的水。
接着,烧水。
绿茶的冲泡需要用到80℃-85℃的水温,这个温
度可以让绿茶释放出最佳的香气。
烧水的过程中,可以先将茶杯预热,这样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
然后,冲泡绿茶。
将适量的绿茶放入茶壶中,然后用80℃-85℃的水冲泡,第一泡水不要立刻倒掉,而是用来清洗茶叶和预热茶具,倒掉第一泡水后,再进行第二泡,第二泡水温稍高一些,时间控制
在20秒左右,第二泡水也不要立刻倒掉,而是倒入茶杯中,让茶叶
充分展开,然后再将茶水倒入茶盘中。
最后,品尝绿茶。
将冲泡好的绿茶倒入茶杯中,将茶杯端起,
用鼻子轻轻闻一闻,享受绿茶清香,然后小口品尝,感受绿茶的滋味。
在品尝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品味,感受茶香的回味。
在整个茶艺流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动作要轻柔,水温要适宜,时间要掌握好,心境要平和。
茶艺并不只是简单的冲泡和品尝,更
重要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感悟。
通过茶艺,我们可以感受到
生活的美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总之,绿茶茶艺流程并不复杂,但却需要细心和耐心。
希望大
家在享受绿茶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茶艺带来的愉悦和内心的平静。
愿大家都能够在茶艺中找到一份宁静和美好。
ICS :
茶叶的冲泡与品鉴方法 松溪绿茶
(征求意见稿)
DB35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XXXX—20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为主要依据而制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松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松溪县茶叶管理总站、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厅、松溪县茶业协会、松溪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松溪县天园生态茶科学研究所、松溪县龙源茶厂、福建省湛峰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日丰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松溪县百佳茶厂、福建松溪瑞茗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吴学荣、叶昌博、蔡佳芳、何孝延、孙威江、郭雅玲、江书明、艾惠海、游彩龙、谢明、朱步泉、谢荣富、杨秀元、陈国爱、陆着红、张孔禄。
I
DB35/T XXXX—20XX
茶叶的冲泡与品鉴方法松溪绿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松溪绿茶冲泡与品鉴方法所术语和定义、冲泡的流程和要求、品鉴的方法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松溪绿茶冲泡与品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537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13121陶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 17762 耐热玻璃器具的安全与卫生要求
GB/T 14456.1-2008绿茶第1部份:基本要求
GB/T 14456.2-2008绿茶第2部份:大叶种绿茶
GB/T 14487茶叶感观审评术语
GB 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
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
DB35/T 673-2006 蒸青绿茶毛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GB/T 14456.1-2008和GB/T 14456.2-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松溪绿茶冲泡器具
松溪绿茶冲泡器具,是指适合冲泡松溪绿茶的专用器具,如玻璃杯(无色透明,可观察芽叶舒展)、陶瓷盖碗(可展现茶汤嫩绿明亮)、品茗杯、茶壶、烧水炉、烧水壶、茶盘等。
3.2 嫩度
松溪绿茶嫩度是指松溪绿茶的鲜嫩程度,主要看芽及嫩叶含量比例与叶质老嫩,有无锋苗及条索光糙度。
3.3 条索
松溪绿茶条索主要指的是外形规格,如细紧、细嫩、肥嫩、紧秀、卷曲、弯曲等
3.4 色泽
松溪绿茶色泽指干茶的色度与光泽度,如嫩绿、黄绿、翠绿、油润、显毫等。
1
DB35/T XXXX—20XX
3.5 汤色
松溪绿茶冲泡后茶汤所呈现的色泽,如清澈、明亮、嫩绿、黄绿、杏黄等。
3.6 香气
松溪绿茶香气指通过干茶、茶杯、茶汤、杯底、叶底等挥发出来的舒适气味,如栗香、豆香、清香、嫩香、花香、品种香等。
3.7 滋味
滋味指茶汤在喝茶人口腔中的口感反应,所呈现出浓淡、鲜、爽、醇、和、苦、涩等。
3.8 回甘
松溪绿茶茶汤入口后先微苦,后口腔中有甘甜的感觉。
3.9 品种特征
指同一茶树品种在不同地域,按松溪绿茶工艺加工制作所具备的品质特征。
3.10 地域特性
不同地方、相同的品种按松溪绿茶工艺制作所形成的不同的品质特征。
3.11 工艺特征
不受茶树品种和地域影响,用松溪绿茶制作工艺制作形成的品质特征。
3.12 红汤、红筋、红梗、红叶
松溪绿茶不应具有的特征,汤色发红失去绿茶应用特色,叶底的筋、梗、叶片红变。
3.13 异味
松溪绿茶不应具有烟、焦、酸、霉等及受外来物质污染所产生的异杂气味。
3.14 上投法
先将沸水冲入杯中,冷至80℃至95℃,然后投入准备好茶叶,茶叶在杯中自动徐徐下沉。
3.15 中投法
取茶入杯,沸水冷至90℃冲入至杯1/5容积,稍停一两分钟,等茶吸水伸展后再冲入90℃开水入杯。
4冲泡的程序与要求
4.1 冲泡流程
准备冲泡器具-烧水-温杯-投茶-冲水-奉茶-品茶鉴赏。
4.2 冲泡要求
4.2.1 鉴赏干茶外形
松溪绿茶外外形色泽风格多样、具观赏性,投茶前请客人鉴赏,根据松溪绿茶细嫩程度选用不同器皿和投茶方法。
4.2.2 投茶要求
根据松溪绿茶茶条的松紧不同,分别采用不同投茶方法。
2
DB35/T XXXX—20XX
4.2.2.1 上投法
形状紧结重实的,如雀舌、银针、骨香芽、松针、绿螺等宜采用上投法。
4.2.2.2 中投法
茶条较松展的,如毛峰、春草绿、雪芽等宜采用中投法
4.2.3 冲泡器具选择
4.2.3.1 玻璃杯
充分欣赏茶的形状及观看茶在水中浸泡形态。
具有实用性。
4.2.3.2 陶瓷盖碗
注重茶香气与滋味,表现茶的冲泡艺术。
4.2.3.3 茶壶
注重茶味道,适合大众泡茶,也可表现优美的冲泡艺术。
5冲泡
5.1 准备冲泡器具
烧水炉、烧水壶、茶盘、陶瓷盖碗、玻璃杯、茶壶、品茗杯、茶荷、茶拨、茶巾等。
5.2 冲泡用水
泡茶用水以泉水为佳。
冲泡用水需符合GB 5749 或GB 19298的标准。
5.3 冲泡水温
不宜用100℃沸水冲泡。
根据茶的芽叶的细嫩度,采用沸水冷却到水温80℃至95℃为佳。
5.4 投茶量
一般投茶量3g,茶水比3g/150ml~180 ml为佳。
根据喝茶者喜好,喝茶浓度调整投茶量。
5.5 浸泡时间与次数
松溪绿茶每一杯浸泡时间3-4分钟为佳。
可根据个人喜好茶汤浓度调整浸泡时间;并可续水3-5次。
5.6 冲水
冲水指冷却到适宜沸水冲进已投茶的容器。
采用玻璃杯为泡茶器具,冲水宜冲入容器容量的4/5容积,当喝到杯中茶汤余1/3进行再冲水。
5.7 分茶
用盖杯冲泡的松溪绿茶出汤到茶海、再分斟到各个品茗杯中,要求每杯茶汤浓度均匀一致。
用玻璃杯冲泡的松溪绿茶按杯分茶。
茶汤温度控制在50℃。
3
DB35/T XXXX—20XX
4 5.8 品茶
品茶可先嗅茶香,再把茶汤入口,茶汤入口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品其滋味,同时观赏杯中芽叶舒展。
6 松溪绿茶感观品质
GB/T 14456.1-2008第1部份和GB/T 14456.2-2008第2部份。
7 松溪绿茶品鉴程序及细则
7.1 品鉴程序
赏干茶外形、闻茶香、观汤色与杯中芽叶舒展、品其滋味、看叶底。
7.2 品鉴细则
7.2.1 赏干茶外形
冲泡前鉴赏干茶外形。
松溪绿茶由于加工工艺与原料嫩度的差异,其外形特征差异明显,表现多样。
形状有长条形、圆珠形、扁形、针形、螺形、雀舌形等,色泽翠绿、黄绿、墨绿、灰绿或油润或显白毫。
7.2.2 嗅香气
嗅茶香气,是品鉴松溪绿茶主要精华之一。
松溪绿茶的香气可以有通过闻干茶香、盖香、杯香、汤水香等方式综合品鉴。
嗅香气方式是先深吸气,靠近杯沿用鼻轻嗅或深嗅,采用热嗅、温嗅、冷嗅结合,每闻一次不超过3秒为宜。
松溪绿茶的香气主要表现栗香、馥郁、高爽持久、鲜嫩、清高、花香等丰富多变化,且地方及品种特色明显。
7.2.2.1 干香
指茶叶的干茶香。
将茶叶倒入温杯后的盖杯或茶杯内,后摇动几下,再细闻干茶的香气,可以领略到板栗香、炒豆香,或不可名状的清鲜优雅茶香。
7.2.2.2 杯香
指茶叶冲泡时杯盖上或茶杯口的香气。
细闻盖香是品鉴松溪绿茶香气的特征、香型、高低、持久等的重要方式。
趁热嗅,有板栗香或炒豆香或清香或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冷嗅有清心的芳香。
7.2.2.3 水香
DB35/T XXXX—20XX 指茶汤中的香气,也称水中香。
茶汤入口充分接触后,口腔中的气息从鼻腔中呼出,细细感觉和体会松溪绿茶的香气。
水香表现栗香、馥郁、高爽、鲜嫩、清高、花香等真实纯真,不可名状的清鲜优雅。
7.2.3 观汤色
鉴赏汤色,不同品种绿茶,汤色以绿、淡绿微黄、清澈、明亮、嫩绿、黄绿、杏黄等方式呈现。
透过玻璃杯还可见细茸毫在汤中游动,还可以看见茶叶徘徊飘舞,观茶动态,芽叶成朵、或玉立。
7.2.4 品味
品茶汤味是品鉴松溪绿茶主要精华之一,宜用啜茶法,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充分与口腔接触,细细感受茶汤的鲜爽度、鲜浓度、回甘度和持久性,享受各种松溪绿茶的风格特征。
7.2.4.1纯正度
感受茶汤浓淡,强弱,内含有物、收敛性强、回味也爽。
7.2.4.2鲜爽度
茶汤滋味表现出口味鲜洁爽口,有活力,回味甘爽。
7.2.4.3 鲜浓度
茶汤滋味在口腔中表现出的的浓厚而鲜爽,含香有活力。
7.2.4.4 风格特征
松溪绿茶的品种特征和地域的品质风格表现出清鲜爽甜特有韵味。
7.2.5 看叶底
冲泡后看叶底,观看杯中芽叶舒展,叶底嫩匀、成朵、嫩绿或黄绿明亮等。
叶底以叶嫩柔软芽多、色泽淡绿微黄、匀整一致为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