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学基础
- 格式:pptx
- 大小:6.82 MB
- 文档页数:100
一、单项选择题1.每眼眼外肌共有 ( )A、4条B、6条C、8 条D、9条答案: B2.以下不是儿童近视矫治常用方法的是 ( )A、佩戴接触镜B、角膜塑形术C、屈光手术治疗D、佩戴框架镜答案: C3.()可判断被检者的隐斜视或斜视的方向和程度,但不能区别是隐斜视还是斜视。
A、交替遮盖试验B、遮盖-去遮盖试验C、眼外肌运动检查D、集合近点检查答案: A4.( )指调节作用时,因晶状体变化而产生的屈光力。
A、调节远点B、调节近点C、调节范围D、调节力答案: D5.从( )眼视网膜反射出来的光线必定平行。
A、正视眼B、远视眼C、近视眼D、散光答案: A6.正视眼远点在( )。
A、眼前无限远距离B、眼前有限远距离C、眼后有限远距离D、眼前5米处答案: A7.一人原来为正视,45岁以后最有可能和最常发生的视力问题是( )A、近视B、远视C、散光D、老花答案: D8.假性近视临床表现为( )A、远视力下降B、远视力好C、近视力差D、远近视力都差答案: A9.不规则散光的处理首选是()A、佩戴框架眼镜B、观察C、佩戴软性接触镜D、佩戴硬性接触镜答案: D10.按照年龄经验公式计算,60岁的老年人调节幅度应为()A、0DB、5.0DC、3.0DD、2.0D答案: A11.患者在2.5米处看清0.1视标,则其视力是( )A、0.05B、0.1C、0.01D、0.06答案: A12.出现近视的明显症状是( )A、视力下降B、头晕头痛C、眼球胀痛D、眼睑水肿答案: A13.远视眼的远点应该是( )A、眼后的一定距离,且为虚焦点B、眼前的一定距离,且为虚焦点C、眼前屈光不正的倒数D、无穷远答案: A14.柱镜轴位在75°时,则其屈光力在( )。
A、15°B、125°C、90°D、165°答案: D15.正常视力的标准是( )。
A、0.1B、0.8C、1D、1.5答案: C16.正视眼调节静止时,所看到最远的点在( )A、500米以内B、5m以内C、无限远D、近点上答案: C17.( )是矫正近视最普遍和最便捷的方法A、框架眼镜B、角膜接触镜C、准分子激光手术D、药物治疗答案: A18.角膜、房水( )及玻璃体称为屈光介质。
视光学基础知识题库一、近视、远视和散光的概念及表达方式近视的概念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睛屈光系统异常,也称为近视眼。
近视眼是指眼轴过长或眼的屈光力过强,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远处物体看不清楚。
近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远处物体模糊,近处物体清晰。
远视的概念远视是另一种眼睛屈光系统异常,也称为远视眼。
远视眼通常是由眼轴过短或眼的屈光力过弱引起的,导致眼睛无法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近处物体看不清楚。
远视眼的主要症状是近处物体模糊,远处物体相对清晰。
散光的概念散光是眼球前房和后房长度和一等 from 物,不 flops each avid 师 or 能力闷倒导致 astigmatism in 书本 geometry in 让. 散光会导致眼睛焦点不只形成一个点,而是形成一个发散的焦点,影响视觉质量。
二、眼部解剖学知识角膜的结构角膜是眼睛的透明前表皮,具有良好的弯曲性。
它主要由五层组成:上皮层、泪膜层、玻璃体层、中层和内皮层。
角膜在光通过时对光线起到一个主要的屈折作用。
晶状体的结构晶状体是眼球内的透明结构,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眼球的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晶状体主要由晶状体皮质和晶状体核组成,能够通过对屈光度进行调整来使物体聚焦在视网膜上。
三、视觉现象及其原理测量视力的方法视力测量是一种眼科检查,用于测量人眼的视觉能力。
常用的视力测量方法包括Snellen 测试、反射光屏测试和电动测试等。
其中Snellen 测试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让患者识别不同大小的字母或数字来确定他们的远视和近视程度。
光学原理在视觉中的应用当光线通过透镜或其他光学系统时,它会根据折射定律发生弯曲。
这种光学原理被广泛运用在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设备中,帮助人们改善视觉并观察微小对象。
四、视光学技术和工具眼镜设计的原理眼镜设计是根据视力的问题和度数来设计的,以便使患者获得最佳的矫正效果。
眼镜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患者的瞳孔间距、视觉几何关系和镜片的物理特性等因素。
第三章 视光学知识第一节 眼及眼的结构人们认知世界,75%是通过视觉感知的。
眼睛观察物体时,由于环境、生理、心理等因素,人们用眼睛的瞳孔缩小或扩张来调节光线的强弱,睫状肌牵动其相连的悬韧带调节人眼晶状体屈光度,使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产生清晰的图象,由于人眼所观察的物体是三维的,双眼的瞳孔距离不断的调节即眼集合又称辐辏,从而产生双眼单视现象。
眼球结构图眼球成像结构图角膜:眼球前端表面的透明圆形表层结构, 直径为11.5~12mm ,厚度约0.6mm 。
瞳孔:角膜后虹膜中间形成的圆形空隙,光路就是通过该小孔,它会根据光线的强弱或视近视远来改变大小。
晶状体:是人眼内的一个可以不断改变焦距的凸透镜,人自所以既可以看近又可以看远就是因为它的这种改变。
又称调节。
据研究,一般情况下,初生婴儿的眼轴长度为17.6mm;0-3周岁小孩子眼轴增长约5mm;3-7周岁儿童眼轴再增长约1mm;7周岁以后眼轴增长趋向于成人,成人的眼轴为24mm。
如眼轴每增长1mm,就会有300度左右近视。
缩短1mm就有300度左右远视。
眼轴的长短是屈光不正的重要因素。
视力:眼科临床所谓视力系指视网膜中心凹处型觉的视锐度,也就是人眼对客观物体的形态的辨析能力。
习惯上称视力均为远视力或视力表视力。
(视力分为:远视力、近视力、视力表视力及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第二节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
弱视、老花、青光眼和白内障等不属于屈光不正。
一、近视近视:当调节作用静止时,平行光线投射入眼内,在视网膜之前结成焦点,即视网膜的位置在眼睛的主焦点之后,平行光线在眼内先形成焦点而后再行分散,当其到达视网膜时就不再是一个焦点象,而是一个弥散的环状区域,从而影响视力的清晰度,。
近视眼成像图远视眼成像图近视眼的形成原因科学研究进一步表明:近视是不可逆的。
而且近视的产生和增加的原因很复杂,至今我们还不能全部清楚近视产生和发展的机理。
基本上可归纳为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环境因素大体上有以下一些因素。
第一章基础光学第一节光我们所能看到外界物体就是因为光的作用。
人眼直接看到的光都是可见光。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米/秒。
根据光波波长的不同,光可分为: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宇宙射线波长(纳米)10000 760 380 2001纳米=10^-11米红外线、紫外线会灼伤人眼的角膜、晶状体,人眼不可直接接受,而太阳镜可以阻挡紫外线。
第二节屈光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行进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之为“折射”,在视光学中把“折射”称之为“屈光”。
为了表示方向改变程度的大小,我们用折射率(n’)来表示,又称为屈光指数。
光在空气中折射率为1,而在别的物质中折射率都比1大,譬如人眼角膜屈光指数为1.377。
我们刚才谈到可见光,也就是常说的白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
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科学家做了以下这个实验:由此可见,三棱镜的折射规律是:光线总是折向三角形的基底方向。
第三节透镜如果我们用两个三棱镜的基底连在一起,根据三棱镜的折射特性,光线都向基底方向折射,并聚于一点,这点称为焦点,根据它的形状特征我们称为凸透镜,焦点到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
如果将两个三棱镜的顶尖连在一起,根据三棱镜的折射特性,光线都向基底方向折射,所以光线会发散,但其反向沿长线会聚于一点,这点就称为(虚)焦点,根据它的形状特征我们称为凹透镜,焦点到透镜光学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
可以想象,透镜由于凸凹程度的不同,它们对光线的屈光(折射)能力就不一样,为表示透镜屈光能力的不同,我们引入概念–––屈光度,用D表示,D=1/ f,由此,若焦距为1米的透镜,那么它的屈光度就是1.00D,若此透镜是凸透镜,它有着“会聚”光的特征,就记为+1.00D;若此透镜是凹透镜,它有着“发散”光的特征,就记为-1.00D。
第二章眼的屈光系统第一节总论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膜缘眼球壁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眼球内层(视网膜):视网膜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的构造眼的附属器:眼眶、睫毛、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视路第二节眼的构造眼球位于眼眶的前半部,依靠筋膜悬吊于眼眶中。
眼视光学是一门以保护人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医学领域学科,是以眼科学和视光学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生理光学、应用光学、生物医学工程、美学、设计学、材料学等知识所构成的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交叉学科。
眼视光学的学科特征是进行与人眼视觉有关的生理、病理和光学方面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等。
重点主要研究,近视、弱视、低视力、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及其他视觉方面矫正的基础、临床研究等。
眼视光学,又称为验光置镜业,是现代光学技术和现代眼科学相结合.运用现代光学的原理和技术解决视觉障碍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一门既具有经典传统色彩、又具有现代高科技特征的医学专业。
科研重点主要针对视觉方面的研究,有近视、远视、散光、弱视、低视力、光学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及其他视觉方面矫正的基础、临床研究等。
眼视光学是眼科学的起点,也是眼科学的终点.眼是视觉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球及其附属器。
眼所占的体表面积和容积虽小,但其功能对生活和劳动至关重要。
眼是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全身系统性疾病可在眼部有所表现。
为“捕捉”光的讯息,眼必须暴露于体表,这增加了它受外伤和外界病原体侵袭的机会。
眼的疾病最终都会影响视觉功能。
视力丧失不但使患者遭受痛苦,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幸,因此眼科学的研究有重大意义。
纤维膜厚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为眼球的外壳。
可分为前方的角膜和后方的巩膜.角膜是眼睛最前面的透明部分,覆盖虹膜、瞳孔及前房,并为眼睛提供大部分屈光力。
加上晶体的屈光力,光线便可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构成影像。
角膜有十分敏感的神经末梢,如有外物接触角膜,眼睑便会不由自主地合上以保护眼睛。
角膜透过泪液及房水获取养份及氧气。
角膜分为五层,最表面为上皮层,由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排列特别整齐,易与其表面的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是全身痛觉和触觉最敏锐的部位。
上皮表面有一层泪膜覆盖,维持其湿润与呼吸功能。
上皮层内有游走的组织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作为体表防御系统。
眼视光基础知识100题1.什么是近视和远视?2.什么是散光?3.什么是角膜?4.什么是眼底?5.什么是玻璃体?6.什么是视网膜?7.什么是眼睑?8.什么是晶状体?9.什么是视神经?10.什么是眼压?11.什么是眼球运动?12.什么是视觉感受?13.什么是色觉?14.什么是视野?15.什么是眼球结构?16.什么是散光原因?17.什么是近视原因?18.什么是远视原因?19.什么是老花?20.什么是白内障?21.什么是色盲?22.什么是斜视?23.什么是弱视?24.什么是眼震?25.什么是屈光不正?26.什么是视力?27.什么是眼疲劳?28.什么是散光度?29.什么是光敏感?30.什么是视物模糊?31.什么是眼睛疼痛?32.什么是视物发黑?33.什么是瞳孔?34.什么是瞳孔反射?35.什么是眼角膜?36.什么是散光手术?37.什么是近视手术?38.什么是远视手术?39.什么是晶体植入术?40.什么是视网膜裂孔?41.什么是视神经退行?42.什么是青光眼?43.什么是虹膜?44.什么是眼部疾病?45.什么是视觉障碍?46.什么是眼压升高?47.什么是眼疾预防?48.什么是角膜炎?49.什么是泪囊炎?50.什么是眼睑肿胀?51.什么是结膜炎?52.什么是晶体混浊?53.什么是视神经炎?54.什么是视神经瘤?55.什么是眼严重变态反应?56.什么是眩光?57.什么是眼结膜病毒感染?58.什么是眼底病变?59.什么是眼部水肿?60.什么是白内障手术?61.什么是黄斑退行?62.什么是眼外伤?63.什么是干眼症?64.什么是眩晕?65.什么是眼角膜炎?66.什么是角膜病?67.什么是结膜浅层炎症?68.什么是结膜平滑?69.什么是虹膜葡萄肿?70.什么是结膜脓肿?71.什么是玻璃体震荡?72.什么是视网膜脱离?73.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74.什么是视网膜血管虚弱?75.什么是眼球结构异常?76.什么是眼球虹膜结构异常?77.什么是眼球显著影响视力结构异常?78.什么是泪腺功能异常?79.什么是眼球眼外伤异常?80.什么是角膜屈光不正异常?81.什么是角膜黄斑省略异常?82.什么是晶体翳翳霞霞异常?83.什么是颞上颞下异常?84.什么是晶体横线异常?85.什么是色素庸庸慧慧异常?86.什么是虹膜递次异常?87.什么是红眼病?88.什么是青光病?89.什么是结膜炎?90.什么是结膜显血管扭曲?91.什么是结膜白斑?92.什么是结膜明显肿块?93.什么是结膜明显凹陷?94.什么是葡萄膜炎?95.什么是视网膜粘液病?96.什么是视网膜裂孔?97.什么是视网膜血管破裂?98.什么是视网膜成瘤?99.什么是视网膜色素变性?100.什么是视网膜动脉反射缰?。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定义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2.非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若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称为非正视或屈光不正。
A.近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典型的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清晰。
近视一般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近视眼矫治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或类同凹透镜的原理和方法,使平行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
矫治的原则是最好矫正视力,最低矫正度数。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1. ≤-3.00 D,为低度近视;2. -3.25 D至~6.00 D为中度近视;3. - 6.25 D至~10.00 D为高度近视;4. -10.00 D以上为重度近视(二)按屈光成分分类1.屈光性近视。
2.轴性近视。
B. 远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的原因是眼轴相对较短或者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
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婴幼儿的远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通过影响以下两个因素而导致远视:①影响眼轴长度:眼内肿瘤,眼眶肿块,球后新生物,球壁水肿,视网膜脱离等等;②影响眼球屈光力:扁平角膜,糖尿病,无晶状体眼等等。
□远视者能清晰聚焦远处物体的远视眼,不同于近视,一些远视患者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即能使远处物体清晰聚焦在其视网膜上。
这是因为,远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
□.远视者的视觉疲劳远视者为了清晰聚焦,在看远时就动用了调节;看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
因此,远视者调节从未放松过,而且在看近时使出比其他正视或近视者更多的调节,即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物疲劳□远视者远视度数随年龄变化。
某些远视者年轻的时候视力很好,在年纪稍大的时候“变”成了远视。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定义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2.非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若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称为非正视或屈光不正。
A.近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典型的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清晰。
近视一般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近视眼矫治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或类同凹透镜的原理和方法,使平行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
矫治的原则是最好矫正视力,最低矫正度数。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1. ≤-3.00 D,为低度近视;2. -3.25 D至~6.00 D为中度近视;3. - 6.25 D至~10.00 D为高度近视;4. -10.00 D以上为重度近视(二)按屈光成分分类1.屈光性近视。
2.轴性近视。
B. 远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的原因是眼轴相对较短或者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
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婴幼儿的远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通过影响以下两个因素而导致远视:①影响眼轴长度:眼内肿瘤,眼眶肿块,球后新生物,球壁水肿,视网膜脱离等等;②影响眼球屈光力:扁平角膜,糖尿病,无晶状体眼等等。
□远视者能清晰聚焦远处物体的远视眼,不同于近视,一些远视患者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即能使远处物体清晰聚焦在其视网膜上。
这是因为,远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
□.远视者的视觉疲劳远视者为了清晰聚焦,在看远时就动用了调节;看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
因此,远视者调节从未放松过,而且在看近时使出比其他正视或近视者更多的调节,即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物疲劳□远视者远视度数随年龄变化。
某些远视者年轻的时候视力很好,在年纪稍大的时候“变”成了远视。
视光学基础习题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视光学基础习题集——12眼本2班一、名词解释1、视力(Visual Acuity):即视觉分辨力,双眼所能分辨的外界两物点间的最小距离,常用视角的倒数表达。
2、视角(visual angle):物体两端与眼第一结点所成的夹角。
3、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在正常情况下,人眼对外界物体的分辨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该理论被称之为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4、模型眼(Schematic Eye):一个适合于进行眼球光学系统理论研究且模拟人眼的光学结构。
5、正视化(Emmetropization):外界的视觉刺激对眼球的生长发育发挥精确的调控作用,眼球壁会向着物像焦点的方向生长,直至屈光状态和眼轴长度达到合适的匹配,此过程称为正视化。
6、正视(Emmetropia):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7、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外界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不能产生清晰像的一种屈光状态。
8、近视(My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
9、远视(Hyperopia):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
10、远点(Far Point):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远点。
11、近点(Near Point):当眼处于最大调节力时,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发生共轭关系的物空间物点的位置,称为近点。
12、隐性远视(Latent Hyperopia):即潜伏性远视,在无睫状肌麻痹验光过程中不会发现的远视,隐性远视=全远视-显性远视。
13、显性远视(Manifest Hyperopia):在常规验光过程中可以表现出来的远视,等于矫正至正视状态的最大正镜的度数。
眼视光基础知识大全眼视光是指有关眼睛和视觉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眼视光的基础知识:1. 眼球结构:眼睛由角膜、巩膜、晶状体、视网膜、虹膜等组成。
角膜是透明的前表面,虹膜是具有色素的圆环,晶状体是调节焦距的透明结构。
2. 视觉的光学原理:当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透明结构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进行处理。
3. 远视与近视:视力问题中最常见的两种情况是远视和近视。
远视是指眼球过于短小,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远处物体看起来模糊。
近视则相反,是指眼球过于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外,导致近处物体看起来模糊。
4. 散光:散光是指眼球的角膜或晶状体不规则造成的视力问题。
这种情况下,光线在眼球内的焦点会分散成不同的方向,使视觉产生变形。
5. 弱视:弱视是指一只或两只眼睛在儿童期发育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刺激,造成视觉功能受损。
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弱视可能会持续到成年。
6. 视觉矫正:通过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视力矫正手术,可以改善远视、近视、散光等视力问题。
7. 验光:验光是指通过对眼睛进行测试,确定视力问题的程度和类型,从而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
8. 眼保健:保持良好的眼睛健康非常重要。
这包括保持适当的护眼姿势、定期做眼睛检查、远离过度用眼、避免在弱光环境下工作以及戴适当的护目镜等。
这些是眼视光的一些基础知识,但不是详尽无遗的。
眼视光是一个复杂的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节和概念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如果你对眼视光感兴趣,建议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或眼视光师,了解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