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1000万吨煤炭下海铁路工程软土路基DDK3092 ̄DDK974155综合勘察实录
- 格式:pdf
- 大小:133.52 KB
- 文档页数:4
天津港土石方工程公示摘要:一、天津港土石方工程背景及重要性1.天津港简介2.土石方工程对于港口发展的意义二、工程内容及规模1.工程具体范围2.工程量及投资规模三、工程环境影响及措施1.环境影响评估2.环保措施及其实施效果四、工程实施进度及预期成果1.工程实施时间表2.预期成果及对港口发展的贡献五、公众参与及监督1.公示渠道及时间2.公众参与途径与监督方式正文:天津港土石方工程公示天津港,位于我国天津市滨海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提升港口的运行效率,提高吞吐能力,天津港正在进行土石方工程。
本文将对此工程进行简要介绍。
一、天津港土石方工程背景及重要性天津港始建于1860年,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天津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天津港吞吐量的不断增长,土石方工程对于港口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土石方工程,可以优化港口地形地貌,提高港口设施的安全性及运行效率,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二、工程内容及规模天津港土石方工程包括疏浚、吹填、陆域形成等多个环节。
工程范围涵盖天津港现有陆域、水域及附近海域。
工程量巨大,总投资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通过该工程,将有效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三、工程环境影响及措施在工程实施前,相关部门已经对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
为了降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实施方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如设置防尘网、加强洒水降尘、合理规划施工区域等。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工程在推进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工程实施进度及预期成果天津港土石方工程自启动以来,严格按照工程实施时间表推进。
预计在工程完成后,港口的吞吐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工程的实施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五、公众参与及监督为了提高工程实施的透明度,天津港土石方工程实施方已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公示,包括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
-港一策出实招见实效天津港、曰照港、唐山港等北方重要煤炭下水港口,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引入先进设备,提升综合接卸能力,全力确保完成铁路集疏运增量。
文I中国交通新闻我国北方陆续进入集中供暖季,空气质量问题又将凸显。
交通运输行业将煤炭运输“公转铁”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发力重点,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大气污染。
天津港、日照港、唐山港等北方重要煤炭下水港口,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引入先进设备,提升综合接卸能力,全力确保完成铁路集疏运增量。
日照港:无水港分拨门到门服务日前,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日照港“东煤南移”工程一期投产运营,日照港疏港铁路与瓦日铁路连接,来自山西等地的煤炭将直接由石臼港区南区进港,不再穿越城市居民区,铁路集疏港运输实现“南进南出”,对促进日照港煤炭铁路集运、优化煤炭运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同日,山焦销售日照有限公司千万吨配煤基地正式开工奠基,预计▲曰照港。
/63观察C o bservation"-)到2020年年底,“东煤南移”工程将全部建成。
届时,日照港年煤炭运输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
2018年年底,日照港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要求,基本实现了煤炭集港的“公转铁”目标。
作为山东省主要的煤炭输出港,日照港充分发挥瓦日、新荷兖日两条进港铁路运输优势,2018年累计完成铁路煤炭集港运输1315万▲天津港。
吨;今年1月至9月,完成铁路煤炭集港运输1334万吨,同比增加299万吨。
为加快港口运输结构调整,日照港全力推进铁路集疏运,今年在荷泽、济宁等瓦日铁路沿线城市设立了6个“无水港”,沿瓦日铁路和新荷兖日铁路大动脉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布设了10个无水港,提供“门到门”服务,为鲁南、中西部地区提供经济便捷的出海口。
日照港将“无水港”打造成为港口延伸服务的新平台,大力发展“铁路+仓储”运输模式,积极探索以“港内矿石装车+铁路发运至园区+卸车+汽运配送+返程煤焦套货入园+煤焦铁路集港+装船”的物流新模式,“重去重回”的钟摆式运输模式成为瓦日铁路常态。
天津港及通航环境现状一、天津港港区划分目前,天津港共有一港六区(北疆、南疆、东疆、海河、临港工业、北塘),规划形成北疆港区、东疆港区、南疆港区、大沽口港区、高沙岭港区、大港港区、海河港区和北塘港区八个港区,并将独流减河北岸规划为预留发展区。
北疆、东疆、南疆港区是建设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区,主要服务于腹地物资中转运输;大沽口、高沙岭、大港港区服务于临港工业发展,兼顾发展腹地物资中转运输功能。
天津港港口水域布置规划如图所示。
图一-1 天津港港口水域布置规划示意图天津港作为天津市最具优势和核心的战略资源,是天津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的重要载体。
目前,天津港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口,是我国最早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港口。
1973年9月,天津港成功开辟了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线。
1980年,天津港建成中国第一个集装箱码头。
在国内港口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天津港的集装箱运输也取得了不俗的发展业绩,从1992~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从不足40万TEU 发展到240.8万TEU,10年净增200万TEU,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0%。
2003年集装箱完成301.5万TEU,200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382万TEU。
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近年来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大宗散货和集装箱发展迅速。
201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53亿吨,比2010年增长9.7%。
集装箱吞吐量1159万TEU,比2010年增长14.9%。
据统计,2013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00万TEU,年进出港口船舶超过3.7万艘。
1.北疆港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钢铁、粮食、商品汽车等货类运输的大型综合性港区。
2.东疆港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客运的大型集装箱港区,是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依托东疆保税港区和滨海新区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航运服务等功能。
文/本刊记者李冰漪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2013.0424继往开来续写辉煌———专访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田长松天津港,地处渤海之滨,拱卫京畿,是中国最早开埠通商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
自1952年10月17日万吨巨轮“长春”号驶入天津港后,一座千疮百孔的百年老港向世界庄严宣告港口重获新生。
在以后的60年成长之路上,天津港奋斗不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港开启了创建世界一流大港的壮丽征程,特别是在2001年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的十年间,实现了每三年上一个亿吨台阶的跨越式发展,港口等级不断提升,港口规模不断扩大,港口功能不断拓展,港口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续写了继往开来的辉煌篇章。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田长松天津港:.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储运网H t t p ://w w w .c h i n a c h u y u n .c o m25今年1月26日~31日,天津市召开了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本刊记者在滨海新区代表团驻地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田长松,就近年来天津港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发展,请他向《中国储运》读者做一介绍。
田长松介绍说,今年天津港将在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上继续做大做强,完成30万吨级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建设,推进国际邮轮码头二期建设,继续保持和提升世界一流大港的地位。
做强基础设施,完成30万吨级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后,凡是能够驶入渤海湾的船舶,都能停靠天津港。
此外,与周边港口错位发展,进一步拓宽天津港发展空间,并在高质高端高新方面下功夫,重点提升集装箱、邮轮等高附加值产业的水平,不断延伸港口装卸等上下游产业,提升产业层次。
天津港将在过去已有23个无水港的基础上,推进港口、保税功能向腹地延伸。
据了解,天津港在去年生产创新高、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4.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30标准箱(T E U )的基础上,天津港(集团)确定了2013的主要任务指标:货物吞吐量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300万T E U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亿元。
天津港发展情况分析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和演练平台之一。
以下是天津港发展情况的分析:
1. 总体发展情况:2019年,天津港集团货物吞吐量超过5.1亿吨,成为继上海港、宁波港之后中国第三个5亿吨级别的港口。
此外,天津港集团资产负债率、营业成本指数等关键指标均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2. 现代化设施建设:天津港不断推进先进装备的引进和升级,煤炭配套设施、集装箱码头等物流基础设施也稳步提升。
2019年,天津港集团开展了智慧港口等多项创新举措,推进实现港口物流数字化和智能化。
3. 多元化运营模式:天津港通过积极举办直达海外航线、开展海铁多式联运、促进内河铁水联运、开展散货货运等一系列多元化运营模式,不断拓展港口业务,实现港口经营效益最大化。
4. 连接“一带一路”:天津港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挥港口枢纽作用,推进海上运输体系服务网络建设,加快港口互联互通,使天津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总体来讲,在多方面的积极推动和努力下,天津港集团逐渐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融合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港的港口生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2001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2004年突破2亿吨,2007年突破3亿吨;2010年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跻身世界一流大港行列。
2011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3亿吨,世界排名第四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59万标准箱,世界排名十一位。
图:天津港吞吐量发展变化图(1990——2011)天津港对内辐射力强,腹地面积近5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2%。
全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
天津港是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目前主航道水深已达-21.0米,岸线总长3.27万米,各类泊位总数15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9个。
25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港,30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港。
天津港是中国沿海港口功能最齐全的港口之一。
拥有集装箱、矿石、煤炭、原油及制品、钢材、大型设备、滚装汽车、散粮、散化肥、国际邮轮等专业化泊位。
津港对外联系广泛,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每月航班400余班,直达世界各地港口。
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距北京160公里,距天津56公里。
海滨大道、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津滨高速公路、津塘公路、津晋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及外围的高速公路网络为天津港客货运输构建了极为便捷的公路运输条件。
津滨轻轨将与京津城际、津秦客运专线接驳,使港区与京、津城区及环渤海城市群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到2015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0万标准箱,港口等级达到30万吨级,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人文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国际深水港;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和综合性港口,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为天津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发挥核心载体作用。
天津港:向世界一流大港目标迈进作者:徐立京来源:《中国经贸》2008年第07期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提前3年实现2010年的预定目标,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3亿吨大港,基本建设投资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双超过百亿元,东疆保税港区首期4平方公里封关运作,25万吨级深水航道竣工……过去一年,天津港亮点频现;进入2008年,更加风光无限:3月13日,《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批准设立,天津港这颗渤海湾里的璀璨明珠、京津冀和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依托腹地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天津港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独特的多重优势。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汝民介绍说,“第一,天津港是人工港。
人工港可疏浚性强,淤泥疏浚起来不困难,同时,疏浚的弃土用来填海造路,既克服了不能深水化的局限,又增加了发展空间。
第二,天津港的腹地非常广阔,包括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腹地经济类型包括能源、原材料工业、钢铁重化工工业和制造业等,工业门类齐全,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天津港的城市依托优势明显。
以天津、北京两个直辖市为依托,城市健全的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面对国际船舶大型化不可逆转的趋势,天津港果断突破“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传统思维模式,坚持走深水化道路,实施适度超前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深水化、专业化泊位。
港口等级由5万吨级逐年提升到10万吨级、15万吨级,20万吨级,到2007年底25万吨级航道建成投入使用,水深达19.5米,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从2001年1亿吨的吞吐量到2007年突破3亿吨,天津港创造了平均每年递增3000万吨的天津港速度。
如今,只要能够进入渤海湾的船舶天津港都能接待。
为适应腹地经济发展,天津港加大调整力度,形成了以集装箱、原油及制品、矿石、煤炭为四大支柱的货源结构,2007年四大支柱货类吞吐量已占全港的84%,加之钢材、矿建材料、粮食、化肥、氧化铝等一批重点货类的均衡协调发展,天津港已成为环渤海地区规模最大、适应性最强的综合性港口。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工程资金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3.04.03
•【字号】津交发〔2023〕70号
•【施行日期】2023.04.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预算、决算
正文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
运通道工程资金计划的通知
津交发〔2023〕70号
天津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根据《天津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23年部门预算的通知》(津财预指〔2023〕100号),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2023年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0000万元已纳入我委2023年部门预算。
根据《财政部下达2023年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第一批)的通知》(财建〔2023〕2号)、《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23年综合交通建设投资计划(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的通知》(交规划函〔2023〕65号),并经我委2023年2月14日第7次委党委会审议通过,明确给予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2023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中央车辆购置税补助资金13928.5万元。
按照《天津市财政局关于拨付2023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资金的通知》(津财基指〔2023〕7号),该笔资金已纳入我委部门预算。
根据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项目进展情况,经研究,现将上述两笔资金共23928.5万元资金计划下达你中心,请遵照执行。
所列资金随文拨付,应专款专用,同时按要求做好项目绩效管理等工作。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23年4月3日。
天津港物流发展现状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北方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
天津港的物流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天津港在港口物流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天津港拥有多个物流园区,如东疆保税物流园区、北港保税物流园区、欧洲物流中心等,这些物流园区提供了现代化的仓储、配送和加工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物流环境。
其次,天津港积极推动港口物流体系的升级。
天津港建设了一系列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平台,如无人堆垛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提高了港口的运作效率。
同时,天津港物流体系还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紧密结合,形成了多式联运的物流网络,提供了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再次,天津港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
天津港发展物流园区、配套服务和物流产业集聚区,吸引了一大批物流企业进驻。
这些物流企业涵盖了物流货运、仓储配送、物流信息、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物流产业链的完整布局。
此外,天津港还注重物流技术的创新。
天津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了许多物流技术和装备,如交通量预测系统、智能分拣设备等,提高了港口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然而,天津港物流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港口物流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信息化、自动化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其次,天津港还需要加强与内陆物流中心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网络。
另外,物流行业的人才短缺也是一个问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最后,天津港还需要加强与其他港口的合作,以形成更为完善的港口物流体系。
总体而言,天津港物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了北方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面对未来的发展,天津港应进一步提升物流技术水平,加强与内陆物流中心的协同发展,培养更多物流人才,并加强与其他港口的合作,实现港口物流的优化协调发展。
天津港:打造世界一流港口作者:赵明奎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11年第2期文赵明奎截至2010年12月21日,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已经突破4亿吨,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达到4亿吨的港口。
2010年底,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1000万标准箱。
在“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天津港两项主要生产指标同时实现历史性突破,是天津港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随着4亿吨和1000万标准箱的实现,天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天津港到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的各项任务指标已经圆满完成,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的目标基本实现。
这必将进一步巩固天津港在全国乃至世界港口中的一流大港地位,为天津建设国际港口城市、为滨海新区加快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天津港1952年重新开港,当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4万吨;1974年突破1000万吨,1988年突破2000万吨,1995年突破5000万吨。
2001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l亿吨,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2004年突破2亿吨,2007年突破3亿吨,2010年突破4亿吨,实现了吞吐量每3年跨上一个亿吨台阶的平稳较快增长。
天津港货物乔吐量突破4亿吨的成绩来之不易。
自2007年实现3亿吨目标之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和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放缓,对港口吞吐量的增长带来了一定影响。
但我们坚信“危中有机、事在人为”,天津港的发展仍然大有可为:首先,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正在发挥作用;其次,天津市委市政府对天津港的发展始终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为天津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再次,天津港的主要腹地区域、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保持了较高的外贸增长,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能力,为天津港吞吐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腹地货源支持。
基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港航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及判断,2007年我们提出了大力发展“四大产业”,即在继续发展港口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港口装卸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港口综合服务业的战略目标,果断实施了加强港口建设、拓展港口功能、加快物流网络建设、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举措,使港口规模迅速扩大,港口能级显著提升,港口功能日臻完善,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每3年跨上一个亿吨台阶的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两会敲定天津港集疏运煤改铁路
作者:暂无
来源:《专用汽车》 2017年第4期
3月7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府参事包景岭向记者透露,根据环保部日前出台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今年9月底前,天津港集疏港煤炭一律改由铁路运输。
“这已被列入天津市今年环保重点工作20项‘硬措施’之一,将对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包景岭说。
包景岭透露,据统计,每年约有6000万t煤炭经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由公路运抵天津港,过境车辆近200万辆次。
公路运输煤炭主要通过以柴油为燃料的大型货车完成,一辆大型货车尾气产生的污染与200多辆小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相当,并且产生大量的扬尘污染,对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物传输和环境空气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明显。
包景岭说,据测算,新举措的实施,每年可为北京市、天津市分别减排氮氧化物超7200t 和近4000t,减排降污染效果显著。
天津市物价局关于核定天津蓟港铁路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吨
下海煤炭铁路运输价格的批复
【法规类别】交通运输价格管理
【发文字号】津价工[2001]54号
【发布部门】天津市物价局
【发布日期】2001.02.27
【实施日期】2001.02.27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1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天津市物价局关于蓟港铁路货物运输运价率的通知》(发布日期:2006年9月7日实施日期:2006年9月10日)废止
天津市物价局关于核定天津蓟港铁路有限
责任公司1000万吨下海煤炭铁路运输价格的批复
(津价工[2001]54号)
天津蓟港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你公司《
1 / 1。
作者: 于汝民
作者机构: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出版物刊名: 求知
页码: 37-38页
主题词: 科学发展 天津港 改革开放初期 交通基础设施 资源基地 国民经济 解放思想 求实创新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天津国民经济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核心战略资源基地的天津港.在党和国家及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以“精卫填海”精神和“天津港速度”.在淤泥质海滩上创建了世界一流大港.使它由一个改革开放初期吞吐量仅有千万吨的浅水港.逐渐成长为吞吐量突破3亿的世界级人工深水大港,走出了一条“解放思想、求实创新、继往开来、面向国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回首天津港的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给天津港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为天津港注入了加快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给天津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