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馈线接头和防水工艺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153.42 KB
- 文档页数:3
馈线防水胶带缠绕标准
1、目的
有效地防止接头及馈线接地处进水。
2、适用范围
浙江移动采用胶带防水办法的天馈线施工。
3、馈线接地及接头防水标准
3.1.接头防水分3个大层次:
第一层次:接头紧固后用胶带将接头金属全部包裹一至二
层。
缠绕来回5-7层,建议采用7 层。
第二层次:用烂泥胶将胶带部分紧密包裹,两边超过接头
部分至少10厘米,来回两次。
第三层次:用宽胶带紧密缠绕,最外层胶带必须要从下向上包
裹。
3.2.馈线的接地防水分3个层次。
第一层次:先剪几块烂泥胶,在接地引线接馈线端顶头包
裹一层均匀的烂泥胶。
与上相对应的馈线
处也包裹一层烂泥胶。
紧压接地引线,使两
处的烂泥胶融合在一起。
在接地引线有金属
凸处先包裹一层烂泥胶。
缠绕来回5-7层,
建议采用7 层。
第二层次:整个部位连续包裹两层烂泥胶,超出两端10
厘米。
第三层次:用宽胶带紧密缠绕,最外层胶带必须要从下向
上包裹。
4、包裹好的防水部位不靠近尖锐金属体。
5、使用烂泥胶、胶带不能在低于-18℃以下进行。
6、本标准为维护GSM基站天馈系统的依据之一。
电缆防水接头国标
防水接头在电力系统中经常用到,是连接器件的一种。
根据国标规定,防水接头的标准包括环境温度范围、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布置等。
其中,环境温度范围为静态-40度到+120度,短时间可达+150度。
此外,GB/T12527-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5.2条规定,设计电缆终端、接头的布置,应满足安装维修所需的间距,并应符合电缆允许弯曲半径的伸缩节配置的要求。
同时,电线接头也有国标规定。
例如,国标GB5030-2002规定,BV互绞、室外、高温且潮湿的室内,搭接面需要搪锡;干燥的室内则不需搪锡。
所有接头相互缠绕必须在五圈以上,以保证连接紧密,并应由专业电工完成。
另外,防水接头也有型号之分,例如PG型和MG型。
PG是德制牙规,MG是公制牙规。
请注意,不同型号的防水接头,其标准参数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具体选用和使用防水接头时,建议参照相关产品说明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馈线的布放及相关检查点➢馈线必须按照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布放,要求走线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情况。
当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其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下表的规定:➢穿竖线要首先认真看清图纸,对竖线在各层中的排列顺序要有合理的安排,以方便以后器件的制作,竖线要直,做到方便检查,布局美观,如果业主要求要穿PVC管,扎带每1米一个、剪齐、方向一致。
➢穿横线如业主有要求的,要穿PVC管,走线要水平、拉直,不可捆绑在细的线缆上,要做到单独捆绑,在天花板上每1.5米一个扎带,明线处0.6米一个扎带,扎带的头要剪齐,做到方向一致。
注意走线的美观,经过白墙时要穿PVC管。
在墙上固定时使用塑料管卡。
所有7/8的馈线要用粗扎带捆扎,没有用PVC管的地方要用黑色扎带,有白色PVC管的地方用白色扎带。
两条以上的馈线要平行放置,每条线单独捆扎。
➢与设备相连的跳线或馈线应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
➢馈线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也就是通常指的弱电井,不能使用风管或水管管井。
馈线尽量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馈线应全部穿PVC管或金属管(防水、防鼠),其转弯处要使用PVC管直接弯曲或金属软管连接。
对于部分穿管困难的区域以及不能穿管的系统,必须有原因和具体情况书面说明,并经工程监理公司核实后报移动公司相关人员。
➢馈线布放不能经过潮湿、高温区域,尽量在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
➢对于室外引入的馈线,馈线必须有回水弯,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
➢对于不在机房、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的馈线,应套用PVC管。
要求所有走线管布放整齐、美观,其转弯处要使用PVC软管连接。
➢走线管应尽量靠墙布放,并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其固定间距如下表:➢走线不能有交叉和空中飞线的现象。
若走线管无法靠墙布放(如地下停车场),馈线走线管可与其他线管一起走线,并用扎带与其他线管固定。
杭州互为通信提供全套基站天馈连接处,天馈接地处及天馈与设备连接处的防水密封保护方案!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及铁塔公司长期合作伙伴!
天馈系统常见故障主要由:天线故障,电缆故障及连接器故障三个方面,而其中最主要的故障原因是因为受潮及密封不良引起的驻波报警!
三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比较!
互为通信专家建议!
1.电源线接地建议使用PVC电工胶带胶泥,地面的跳馈线接头也可以考虑使用PVC电工胶带胶泥。
2.当成本控制得很严格时,操作人员经验丰富并无紧工期时可以考虑使用PV电工胶带胶泥。
3.天馈保护盒适用1/2-7/8馈线连接处,7/8主馈线接地处,天线板连接器以及地铁漏缆连接处保护。
4.内置胶泥冷缩管适用于3G-TD 4G天线板处,TD-RRU集束跳线(四芯五芯共九个连接处),并对工期紧张和安装空间限制的场合尤其推荐。
互为通信天馈线接头保护盒 VS 互为通信内置胶泥冷缩管。
馈线接头防水施工操作规范要求
户外小区天线对打所有室外天馈线接头、室外室分RRU馈线接头、GPS天线馈线接头、电源线接头等独立外露线缆接头,都严格按照“1+3+3”处理方式(1层绝缘胶带+3层防水胶带+3层绝缘胶带的裹缠方式防水。
具体操作流程:
1、自下而上缠绕一层电气绝缘胶带。
缠绕过程中,上层胶带覆盖下层的1/2左右,注意保持以开卷力度缠绕,把接头都包裹全,避免过度拉伸。
2、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缠绕3层防水胶带。
①展开防水绝缘胶带,剥去离型纸,将胶带一端粘在接头下方20mm~50mm处(涂胶层朝内)。
②均匀拉伸防水绝缘胶带使其带宽为原来的75%~50%,保持一定的拉伸强度,从下往上以重叠方式进行包扎,上层胶带覆盖下层的1/2左右。
③当缠绕到接头上方20mm~50mm后,再以相同的方法从上往下缠绕到接头下方的20mm~50mm,然后再从下往上缠绕。
④缠绕好防水绝缘胶带后,用手在包扎处挤压胶带,使层间贴附紧密无气隙,以便充分粘贴。
3、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缠绕3层绝缘胶带。
缠绕过程中,两端要超出上一层防水绝缘胶带20mm,从下往上以重叠方式进行包扎,上层胶带覆盖下层的1/2左右,从下往上再从上
往下最后从下向上缠绕三层,缠绕过程中注意保持以开卷力度缠绕,避免过度拉伸。
4、用防紫外线扎带扎紧胶带两端。
馈线接头防水施工操作规范要求
户外小区天线对打所有室外天馈线接头、室外室分RRU馈线接头、GPS天线馈线接头、电源线接头等独立外露线缆接头,都严格按照“1+3+3”处理方式(1层绝缘胶带+3层防水胶带+3层绝缘胶带的裹缠方式防水。
具体操作流程:
1、自下而上缠绕一层电气绝缘胶带。
缠绕过程中,上层胶带覆盖下层的1/2左右,注意保持以开卷力度缠绕,把接头都包裹全,避免过度拉伸。
2、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缠绕3层防水胶带。
①展开防水绝缘胶带,剥去离型纸,将胶带一端粘在接头下方20mm~50mm处(涂胶层朝内)。
②均匀拉伸防水绝缘胶带使其带宽为原来的75%~50%,保持一定的拉伸强度,从下往上以重叠方式进行包扎,上层胶带覆盖下层的1/2左右。
③当缠绕到接头上方20mm~50mm后,再以相同的方法从上往下缠绕到接头下方的20mm~50mm,然后再从下往上缠绕。
④缠绕好防水绝缘胶带后,用手在包扎处挤压胶带,使层间贴附紧密无气隙,以便充分粘贴。
3、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缠绕3层绝缘胶带。
缠绕过程中,两端要超出上一层防水绝缘胶带20mm,从下往上以重叠方式进行包扎,上层胶带覆盖下层的1/2左右,从下往上再从上
往下最后从下向上缠绕三层,缠绕过程中注意保持以开卷力度缠绕,避免过度拉伸。
4、用防紫外线扎带扎紧胶带两端。
2.2.3 馈线防水处理
防水处理严格按照1+3+3 方式,即内层采用1 层绝缘胶带,中间采用3 层防水胶带(胶泥),外层采用3 层绝缘胶带;两端需用小扎带进行绑扎。
1、在接地卡紧靠卡扣一端的接地线上缠绕一段3 层约30mm 宽的防水自粘胶带,如所示,以提高密封效果,防止雨水沿接地线与馈线的缝隙流入馈线内部;
2、用绝缘胶带缠绕整个连接处1 层,将金属部分及步骤1 中的防水胶带全部包覆在内;
3、截取长度约300mm 的防水胶带,将防水胶带拉长一倍缠绕整个连接处3 层,缠绕
范围要超过电气接头50mm;
4、用绝缘胶带缠绕整个连接处3 层,缠绕范围要超过第二步中的防水胶带10mm以上。
首先应从接地卡出线侧(称为下部)向卡扣方向(称为上部)缠绕防水胶带,然后从上部往下部逐层缠绕,最后再从下往上逐层缠绕,共缠三层;
8、绕包外层绝缘胶带;
9、在最外层绝缘胶带缠绕处的两端用黑色绝缘扎带扎牢,防止胶带老化脱落;
黑色扎带严禁扎在防水胶带上;
10、扎带封口。
11、绑扎结束后,沿着接地卡的边沿挤压胶带,使胶带和接地卡吻合较好,接触紧密
图104
12、握紧接地处。
馈线接头制作指导手册前言为了统一天馈线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和维护抢修及整改工作中制作馈线接头的方法和提高馈线接头的制作工艺水平,避免因工具或人为原因导致的天馈线系统驻波比过高,造成网络性能下降和引起隐性故障,特编制本指导手册。
本指导手册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事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修改。
1 馈线接头制作要点1.1 目的和意义统一天馈线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和维护抢修及整改工作中制作馈线接头的方法和提高馈线接头的制作工艺水平,避免因工具或人为原因导致的天馈线系统驻波比过高,造成网络性能下降和引起隐性故障。
1.2 馈线接头制作要求z馈线切割口处内外导体必须平整光滑,不起毛刺,馈线内外导体表面不能有凹陷,绝缘层表面和内导体内不能残留有任何的金属碎屑。
z接头必须拧紧,在馈线上用人手大力拧动,应不能出现松动的情况,接头连接处应紧密,间隙应不能大于0.5mm。
z馈线皮切削处的内导体表面应无明显和深的切割或划痕。
z接头包装内的所有配件必须全部使用到位,不能遗漏和少装。
z接头包封必须严密不进水。
z驻波比测试小于1.3。
2 馈线接头制作基本步骤和方法2.1 7/8" 馈线接头制作基本步骤和方法连接器前套连接器后套馈线O 型密封圈连接器O 型密封圈保护盖图12.1.1 准备制作馈线接头馈线接头制作指导手册2.1.2 剥除馈线外皮及切割馈线2.1.3 安装连接器后套2.1.4 安装连接器前套说明:z 先用手将接头的前端(外套件)和后端(内套件)拧紧,需要注意的是,拧紧的过程中外套件须固定不动,只旋转套在馈线端的内导体,待手拧紧后,再用扳手将接头拧紧,拧紧的方法仍然是旋转内套件,外套件用扳手夹紧固定,直到将接头两边紧密连接到位。
z 如果旋转连接器前套件,在拧动过程中,连接器前套件内导体与馈线内导体因摩擦而产生的金属碎屑容易残存在两者接触面之间,影响馈线的电气性能。
2.1.5 完成效果图2.2 1/2"馈线接头制作基本步骤和方法2.2.1 割完后去掉多余的外导体第二道刀痕第一道刀痕2.2.2 安装接头后端图 35内外套平,接好后套图 36右手不动, 左手把后 套外套往 右推2.2.3 安装接头前端前套不动拧动后套×图41 前套不动拧动后套×2.2.4 完成效果图3 馈线接头测试要求每条馈线的接头制作完成后,必须使用 SITE MASTER 进行驻波测试,确保馈线段和接头 的性能符合要求和技术规范。
馈线接头制做技术规范
1、目的
减少馈线驻波,提高系统运行质量。
2、适用范围
浙江移动GSM基站的天馈系统。
3、制做技术规范
⏹认真阅读每个接头的制做说明。
⏹按说明书上的要求准备各种工具,最好使用制做接头的专用工
具。
⏹严格按说明要求步骤逐步检查。
⏹安装接头前必须将接头部分馈线顺直约1米,以保证接头与
馈线导体结合紧密。
⏹锯截馈线时必须将锯截处向下倾斜,以免锯屑滑入导管内。
⏹锯截等刀具必须保持在最佳工作状况,一般做2-3个接头要更
换刀具。
⏹每次锯截馈线都必须清除截口处毛刺,以防损伤接头和导致接
触不良。
◆例如:HUNER+SUHNER-CH9100避雷器接头,内导管伸出截口平
面6mm,外导管喇叭口与接头接触须平滑、紧密,紧固时要保持接
头前端不动,旋转后半部紧固。
◆例如:ANDREW-L45Z接头,注意紧固时分两次。
第一次紧固后须
拧开接头将喇叭口毛刺清除后,方可进行最终紧固。
⏹紧固工具最好用力矩扳手紧固,力矩大小每次都要满足说明书
上的要求。
⏹接头的防水要严格按要求进行:
◆若用胶带防水,按胶带防水的步骤进行。
◆若用冷缩管,则按该产品的要求进行。
4、本规范为评定馈线接头制作质量的技术依据之一。
关于馈线接头、防水工艺规范4月初连续降雨导致L网室外站点驻波频发,原因主要是存量站点馈线接头和防水工艺存在问题。
继2016年关于馈线接头、防水工艺等培训宣贯之后,本次拟规范馈线接头和防水工艺。
本规范适用于全区施工人员和维护人员。
需准备材料:斜口钳、小钢锯、倒角器(或平锉)、剥线刀、馈线刀、防水胶带、胶泥胶带、扎带。
一、馈线接头制作规范1.1首先在波谷的位置切断馈线,使截面平齐,然后过7个波峰后,在波谷处使用馈线刀切成45度倾角剥去外皮,使外导体裸露35mm左右;1.2将剥好外皮的第一个波谷放置于馈线刀第一个刀片上,合上馈线刀,逆时针旋转,“咔擦”一声后停止,注意不要损坏馈线内导体,拥斜口钳夹住慢慢向外旋转,露出导体12mm左右;1.3使用倒角器或平锉导角,使内导体光滑成圆锥形;1.4安装馈线接头的后端,露出馈线的外导体;1.5使用扩孔器进行扩孔,使外导体和泡沫分离;1.6安装馈线头的前端,用扳手固定好馈线头中间部分不动,拧紧前端。
二、普通截面防水工艺规范2.1 馈线接头拧紧后,使用防水胶带从馈线头下部往上、从上往下、从下往上按顺序连续裹3层;2.2 然后使用胶泥胶带从下部往上、从上往下、从下往上按顺序连续裹3层,使用胶泥胶带必须充分的拉伸;2.3 最后再使用防水胶带从下往上、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连续裹3层。
2.4 将裹好的馈线接头使用黑扎带进行板扎,防止胶带接头处松脱。
以上操作具体见视频,因视频较大,故建立FTP服务器;ftp://218.94.85.186/ ,用户名:Guest;密码:Guest123三、复杂截面防水工艺规范针对二功分、三功分等复杂截面,采用胶泥胶带难以包裹到位,无线维护中心组织全区人员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并在江宁和浦口现场试用自适应耐候保护贴。
通过现场初步观察保护贴操作简易,只需包裹于需要密封处并捏紧即可;当然具体防水效果正在抓紧评估。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3.1将不规则截面及连接处灰尘处理干净;3.2使用自适应耐候保护贴贴好整个不规则截面及馈线;3.3使用扎带将不规则截面进行固定。
天馈线防水处理规范
1.将跳线与主馈线(RRU接口、天线接口)连接好并拧紧。
2.对接头进行密封处理,步骤如下:133(一层胶带,三层防水,三层胶带)。
3.○1截取电工绝缘胶布对连接好的接头打底,缠绕一层。
缠绕长度要超过馈头约20mm.(这层胶布打底非常重要,方便后续有故障时容易拆除。
)
○2缠绕防水胶泥,首先截取大约20 mm的胶泥填充低洼部分,从A端到B端,逐层缠绕,缠绕三层,(从下至上,再从上至,最后从下至上),逐层缠绕防水胶带时,缠绕过程中不要截断胶泥,胶带缠绕长度要超过头约20 mm。
上一层覆盖下一层约三分之一左右,这样可以防止雨水渗漏,缠绕过程将防水胶泥拉伸一倍长度,缠绕方向需和拧紧馈头的方向一致,其目的是避免缠绕过程中使得连接馈头松脱。
○3缠绕完防水自粘胶带后,需用双手握捏,确保胶带和
馈线/馈头粘合牢固,
○4在完成好的防水胶泥外部,再缠绕三层电工绝缘胶布,缠绕时上一层胶带1/2覆盖下一层胶带,胶带缠绕长度要超出防水自粘胶带10 mm。
最外层胶带缠绕方向由下向上,在胶带两端用扎带扎紧封口。
4、上述步骤完成后,用防紫外线黑色扎带在胶带两端扎牢,以防胶带老化脱落。
完成后的效果图:
1.缠绕一层绝缘胶带。
2.缠绕三层防水胶带。
3.缠绕3层防紫外线胶带。
4.用扎带绑扎,用黑色防紫外线。
分布系统施工-馈线布放工艺规范1、按照设计文件的路由布放,要求走线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空中飞线等情况;2、馈线的连接头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室内馈线连接头放置于水管井内的,做防水密封处理;室外(含光缆井内)馈线连接头必须做好防水密封处理,建议防水电梯井内馈线布放较杂乱。
电梯井内馈线布放整齐,固定牢固。
馈线在风管上布放较杂乱,未固定。
馈线布放整齐、美观。
馈线在槽道内布放整齐、美观。
馈线在槽道内布放未固定。
制作方法采用“1332”步骤,即里面缠1层窄防水胶带,再缠3层防水胶泥,外面缠3层宽防水胶带,外面再缠2层窄防水胶带,两端用黑色扎带绑扎,扎带头余0.5cm )3、避免与强电管道、消防管道、热力管道、通风管道一起布放走线,如不能避免应按设计要求采用相应的套管等保护措施。
4、当馈线需要弯曲布放时,其弯曲曲率半径要求:一次弯曲的半径,1/2 " 线径馈线的连接头未做防水处理。
馈线的连接头已做防水处理。
馈线进行套管保护。
馈线在弱电井内走线。
馈线进线槽未套保护管馈线进线槽已套保护管馈线≥70㎜,7/8"线径馈线≥120㎜;二次弯曲的半径,1/2 " 线径馈线≥210㎜,7/8"线径馈线≥360㎜;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下表的规定:7/8"360mm 120mm5、室外馈线从馈线口进入室内之前,要求有“滴水弯”(或斜向上走线),以防止雨水沿着馈线渗入室内;馈线弯曲半径符合要求。
馈线弯曲半径不符合要求,有交叉。
隧道口线井内馈线弯曲半径不符合要求。
隧道口线井内馈线弯曲半径符合要求。
6、所有馈线、跳线、走线管都应用馈线夹、馈线座、线码、扎带等加以牢固固定,固定间距小于1/2 " 线径馈线:水平走线≦1.0米,垂直走线≦0.8米;大于1/2 " 线径馈线:水平走线≦1.5米,垂直走线≦1.2米;具体规定如下表:馈线垂直走线时:0.8米 1.0米室外馈线进入室内已做滴水弯。
关于馈线接头、防水工艺规范
4月初连续降雨导致L网室外站点驻波频发,原因主要是存量站点馈线接头和防水工艺存在问题。
继2016年关于馈线接头、防水工艺等培训宣贯之后,本次拟规范馈线接头和防水工艺。
本规范适用于全区施工人员和维护人员。
需准备材料:斜口钳、小钢锯、倒角器(或平锉)、剥线刀、馈线刀、防水胶带、胶泥胶带、扎带。
一、馈线接头制作规范
1.1首先在波谷的位置切断馈线,使截面平齐,然后过7个波峰后,在波谷处使用馈线刀切成45度倾角剥去外皮,使外导体裸露35mm左右;
1.2将剥好外皮的第一个波谷放置于馈线刀第一个刀片上,合上馈线刀,逆时针旋转,“咔擦”一声后停止,注意不要损坏馈线内导体,拥斜口钳夹住慢慢向外旋转,露出导体12mm左右;1.3使用倒角器或平锉导角,使内导体光滑成圆锥形;
1.4安装馈线接头的后端,露出馈线的外导体;
1.5使用扩孔器进行扩孔,使外导体和泡沫分离;
1.6安装馈线头的前端,用扳手固定好馈线头中间部分不动,拧紧前端。
二、普通截面防水工艺规范
2.1 馈线接头拧紧后,使用防水胶带从馈线头下部往上、从上往下、从下往上按顺序连续裹3层;
2.2 然后使用胶泥胶带从下部往上、从上往下、从下往上按顺序连续裹3层,使用胶泥胶带必须充分的拉伸;
2.3 最后再使用防水胶带从下往上、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连续裹3层。
2.4 将裹好的馈线接头使用黑扎带进行板扎,防止胶带接头处松脱。
以上操作具体见视频,因视频较大,故建立FTP服务器;
ftp://218.94.85.186/ ,用户名:Guest;密码:Guest123
三、复杂截面防水工艺规范
针对二功分、三功分等复杂截面,采用胶泥胶带难以包裹到位,无线维护中心组织全区人员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并在江宁和浦口现场试用自适应耐候保护贴。
通过现场初步观察保护贴操作简易,只需包裹于需要密封处并捏紧即可;当然具体防水效果正
在抓紧评估。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3.1将不规则截面及连接处灰尘处理干净;
3.2使用自适应耐候保护贴贴好整个不规则截面及馈线;
3.3使用扎带将不规则截面进行固定。
以上操作具体见视频,因视频较大,故建立FTP服务器;
ftp://218.94.85.186/ ,用户名:Guest;密码:Guest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