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小说阅读专题复习课件:情节:指定情节的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250.50 KB
- 文档页数:12
小说:分析情节作用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分析情节的作用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服务的。
从命题考查的角度来讲,对情节作用的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小说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四个要素的紧密联系,情节几乎成为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内容。
1.提问方式(1)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4)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2.答题角度作者对小说情节的精心安排,可以收到如下几方面的效果:①对情节发展而言,或使情节更曲折生动,或引出下文,或埋下伏笔,或作铺垫,或设置悬念,或推动情节发展;②对人物塑造而言,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丰富人物形象;③对环境描写而言,描写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使环境更有典型性;④对主题表现而言,丰富和深化主题;⑤从作者构思和读者阅读角度分析,如,行文有节奏感,制造波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留下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深思,等等;⑥结构上的作用,“呼应标题”“照应文段”“卒章显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