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要求须知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进口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进口食品进货查验制度是指进口食品在进入内地市场之前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查验和审批程序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进口食品符合国内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具体来说,进口食品进货查验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申报和登记:进口食品的进口商需要向相关部门申报和登记进口食品的信息,包括食品名称、产地、生产商信息等。
2. 抽检和检验:进口食品需要进行抽样检验,以确保其满足国内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
此外,进口食品还可能需要进行特定的检测项目,如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等。
3. 检疫和审批:进口食品需要进行检疫,以防止携带病原体、有害物质或生物种子进入内地市场。
符合检疫要求的进口食品才能获得审批通过,允许进入内地市场销售。
4. 标签和包装:进口食品需要符合国内的标签和包装要求,包括标签上的中文标识、营养成分表等。
5. 监测和追溯:进口食品在进入内地市场后,还会接受监测和追溯措施,以确保商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进口食品进货查验制度,能够防止低质量、不安全的食品进入内地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同时,该制度也推动
了食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的合规行为,促进了食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前言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在维持食品品质、增强食品特性、改进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作用的化学品,其质量安全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
为了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加强和完善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规定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机构、执行标准、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工作规范,以确保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可靠,同时有利于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监督管理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机构,其职责主要包括:•制定监督管理措施;•审批食品添加剂的品名、用途、用量、生产工艺、标准等;•监督食品添加剂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的质量安全。
执行标准监督检查对象监督检查对象包括生产企业、进口企业、销售企业、使用单位等。
每个环节中,都应该有专业、负责、有素质的检查人员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查,以保证添加剂的质量安全。
监督检查内容监督检查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企业•生产企业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生产设施和生产条件是否符合生产卫生标准;•生产工艺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原材料、产品检测等控制措施是否到位。
2.进口企业•进口企业的资质是否得到批准;•进口食品添加剂的品质是否符合规定;•进口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中国国家标准或进出口国家标准。
3.销售企业•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售后服务是否到位;•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储存和运输。
4.使用单位•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按照产品标准书的要求使用。
监督检查检查流程监督检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初次检查对进出口食品添加剂从产地到使用环节的检查,对企业进行资质审查,同时模拟现场情况,进行生产质量、检测仪器、药物、产品应用等方面的综合检查。
2.追溯调查发现问题或突发事件时,对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流通、使用等情况进行调查,以确认食品添加剂的来源、质量等。
3.例行检查随机抽查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进行检测和测试,同时对企业进行资质审查,以确定企业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前言在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和食品进出口的同时,我国对进出口食品添加剂也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
添加剂是生产食品过程中为满足特定要求所添加的物质,对于食品生产来说,添加剂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过量使用或者不当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会带来潜在危害,因此对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显得特别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一、检验管理1. 抽样为了确保采样的公正性和实效性,抽样应当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出口食品检验规程》(GB/T 5009.190-2003)执行。
具体来说,应该采取随机抽样、代表性抽样和综合抽样等方法进行。
2. 检测在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中,需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
检测机构应当具备权威的检测技术以及相应的检测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验标准在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如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
二、检疫管理1. 报检和查验进出口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到达口岸前报检。
检疫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检验、查验,确保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2. 检疫标准检疫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检疫。
具体来说,应当依照GB 14986-2018《检验检疫部门派驻机构运行规范》等标准进行。
三、监督管理1. 风险评估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各级监管部门应当加强风险评估工作。
通过对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结果、食品添加剂使用、市场监测等方面开展综合风险评估,及时掌握风险信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监督抽检为了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各级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抽检力度。
特别是对于高风险的进出口食品添加剂,应当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监督,确保食品安全。
3. 监督指导各级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监督指导工作。
进口食品规定进口食品规定是指国家对进口食品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
进口食品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进口许可证:根据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规,对一些特定的进口食品,需要取得进口许可证才能进口到国内。
进口许可证的发放通常与食品安全标准、生产环境等因素有关。
2. 产品标签:进口食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原产地等信息,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了解食品的来源和品质。
3. 检验检疫:进口食品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以确保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卫生要求。
检验检疫主要包括产地检验、卫生检验、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检验等。
4. 卫生要求:进口食品必须符合国家的卫生要求,包括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农药残留限量、微生物指标等。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条件和卫生管理措施,同时还要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和设备。
5. 原产地检验:进口食品必须通过原产地检验,以确保食品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
原产地检验主要包括产地环境卫生、生产工艺、原料使用等方面。
6. 报关手续:进口食品要通过报关手续,包括填写进口申报单、提供货物信息和证明文件等。
同时,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纳税、缴纳关税和增值税等费用。
7. 进口食品安全标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农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限量、重金属限量等。
进口食品必须符合这些标准,确保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总之,进口食品规定涉及到许可证、标签、检验检疫、卫生要求、原产地检验、报关手续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多个方面,目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同时,进口食品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和质量监控,确保所进口的食品符合国家的法规和标准。
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1.总则1.1 目的为规范和加强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保障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2 适用范围1.2.1本规范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检验监管条件包括M或R的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和监督管理。
主要包括: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接触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材质及其复合材质的容器、用具和餐具。
1.2.2进出口食品包装及预期与食品接触的机械、电器产品的检验监管按照其他相关规定执行。
1.3 职责1.3.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监督管理工作。
1.3.2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辖区内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检验监督管理工作。
1.4 管理方式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督管理工作包括产品备案、产品检验及监督管理等。
2.产品备案2.1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口食品接触产品实施备案管理。
各直属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辖区内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的备案工作。
2.2食品接触产品进口商或者进口代理商(以下称备案申请人)可根据需要,持以下资料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
(1)《进口食品接触产品备案申请表》(附1);(2)备案申请人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加盖公章);(3)备案申请人出具的《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符合性声明》(附2);(4)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的材质说明,应明确主要成分的构成和化学名称。
与食品直接接触部分的材质与产品其他部分材质不同的,应对与食品直接接触部分的材质单独进行说明;(5)进口产品的品牌、型号、产地、照片、标签及说明书等资料;(6)进口食品接触产品新品种的,备案申请人应按规定提供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相关文件;(7)进口食品接触产品追溯制度文件。
进口食品企业须知(2016.03.08)(适用于从太仓港进口食品的企业)《食品安全法》的相关条款(详见附件6)明确规定了进口食品的进口商应承担进口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是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为方便企业顺利开展进口食品业务,我局根据《食品安全法》以及检验检疫有关进口食品的相关规定,编写了本企业须知,供进口企业参考。
1 进口前,企业应办理的事项1.1 进口商备案和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进口食品的进口商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
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
已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提供虚假材料,或者因其自身的原因致使进口食品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撤销注册并公告。
1.1.1进出口商备案进口商应当于食品进口前,向工商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需向总局备案,备案网址是/。
备案要求请登录质检总局食品局网站右中方的“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系统场景式服务指南”和“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信息查询”模块阅读了解进口食品备案工作要求(/)。
每次进口前均应提供已备案的证明材料(如网页截图,备案号等)。
拟进口肉类企业如需开展企业备案请参考《进口肉类收货人备案工作指南》(详见附件8)。
1.1.2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列入《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动态更新,详情请访问/ywzl/gjgnhz/jkzl/)(包括肉类、水产品、乳品、燕窝、大米等产品)内的产品,其境外生产企业需向国家认监委注册,已获得注册的生产企业名单在国家认监委网站公布(网址同上)。
生产企业未注册的,其产品不允许进口。
已获得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其向我国境内出口的食品外包装上如实标注注册编号。
禁止冒用或者转让注册编号。
境外企业注册要求和流程请参考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145号令《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监管工作,确保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公众人身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和其他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进出境商品目录》内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本规范不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非食品添加剂化学原料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辖区内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进口食品添加剂第四条进口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二)经国务院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发布了中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清单;(三)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的;(四)列入“食品安全法实施前有进口记录但无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目录”(见附录)的。
除符合上列四项条件之一外,应申请入境动植物检疫许可的人员,还应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第五条进口食品添加剂应当有包装、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应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
食品添加剂说明书应置于食品添加剂的外包装内,并避免与添加剂直接接触。
进口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和包装不得分开。
第六条食品添加剂的标签应直接标记在最小销售单位的包装上。
食品添加剂标签应注明以下项目:(一)名称(相关标准中的通用名称)、规格、净含量;(二)成分(表)或配料(表),采用相关标准中的通用名称;(三)原产国(地)以及国内代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制造日期(批号)和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码;(六)符合本规范第四条(二)的食品添加剂标签,应注明卫生部批准的进口证书编号和卫生部批准或认可的产品质量标准;(七)储存条件;(八)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九)复合添加剂中每个单一品种的通用名称、辅料的名称和含量,按含量由大到小排列(各单一品种必须具有相同的使用范围);(十)“食品添加剂”字样;(十一)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根据规定或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必须注明的其他事项。
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相关报检的要求梳理一、动植物产品检疫审批属于需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名录内的进境预包装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等,应在进境备案报检时提交《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预核销单、输出国(地区)正本官方检疫证书或卫生健康证书复印件。
1、审核进境动植物产品是否来自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已发布公告禁止入境的国家或地区。
对各类动植物疫情公告及禁令禁止进境的货物不予受理报检。
2、属于需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名录内的进境货物,审核《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预核销单。
进境货物的收货人、贸易合同签约方、品名、进境口岸、输出国家和地区、进境日期、注册厂编号等,是否与预核销单以及电子核销系统中的信息相符,预核销单报检核销量应与进境货物量(净重)一致(进境活动物不允许分批核销)。
变更进境检疫物品种或者超过许可数量5%以上,变更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的,变更进境口岸、指运地或者运输路线的,变更生产、加工、使用、存放单位的,需要重新申请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失效的情况包括:超过有效期或许可数量核销完毕的自行失效;国家依法发布禁止有关检疫物进境的公告或禁令后,已签发的有关《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自动废止;申请单位违反检疫审批的有关规定等。
一般贸易性进口肉类产品的《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用海运方式或海运后转陆运运输进口的,自签发之日 1 个月后生效;空运方式入境的,自签发之日7 日后生效。
3、输出国(地区)官方机构出具的检疫证书。
审核检疫证书是否与已经备案的证书样本一致,或是否符合国家质检总局对特定证书的要求。
审核检疫证书所列品名、数重量、产地、进境口岸、注册厂号是否与进境货物一致。
特定国家签发检疫证书需在证书联网核查系统中作核销手续。
4、集装箱运输的肉类产品,需要审核“口岸进境冷冻肉智能化抽采样系统”中的电子信息,集装箱号的录入须符合该系统的要求。
进境的冷冻或冰鲜肉类、水产品,收货单位需出具将货物存放于备案冷库中的书面承诺。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为了规范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卫生和质量,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贸易公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一、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1.2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公正、高效的原则,确保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卫生和质量。
1.3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应与国际标准和规则接轨,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职责分工2.1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国家检验检疫局)负责全国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2.2 地方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地方检验检疫局)负责本地区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2.3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企业应依法承担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的义务,确保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卫生和质量。
三、检验检疫要求3.1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2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的方法进行。
3.3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结果应真实、准确、完整。
四、监督管理4.1 国家检验检疫局和地方检验检疫局应加强对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的监督管理,确保检验检疫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4.2 国家检验检疫局和地方检验检疫局应加强对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生产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3 国家检验检疫局和地方检验检疫局应加强对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经营企业和使用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经营企业和使用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五、法律责任5.1 违反本规范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监管工作,确保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公众人身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非食品添加剂用化工原料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不适用本规范,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区域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食品添加剂进口第四条进口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二)经国务院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发布列入我国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目录的;(三)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的;(四)列入“食品安全法实施前已有进口记录但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目录”(见附录)的。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监管工作,确保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公众人身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内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非食品添加剂用化工原料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不适用本规范,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区域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食品添加剂进口第四条进口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二)经国务院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发布列入我国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目录的;(三)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的;(四)列入“食品安全法实施前已有进口记录但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目录”(见附录)的。
除符合上列四项条件之一外,应当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的,还应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第五条进口食品添加剂应当有包装、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应当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食品添加剂说明书应置于食品添加剂的外包装以内,并避免与添加剂直接接触。
进口食品添加剂标签、说明书和包装不得分离。
第六条食品添加剂的标签应直接标注在最小销售单元包装上。
食品添加剂标签应标明以下事项:(一)名称(相关标准中的通用名称)、规格、净含量;(二)成分(表)或配料(表),采用相关标准中的通用名称;(三)原产国(地)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生产日期(批号)和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符合本规范第四条(二)的食品添加剂标签,应标明卫生部准予进口的证明文件号和经卫生部批准或认可的产品质量标准;— 2 —(七)贮存条件;(八)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九)复合添加剂中各单一品种的通用名称、辅料的名称和含量,按含量由大到小排列(各单一品种必须具有相同的使用范围);(十)“食品添加剂”字样;(十一)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为了确保进出口食品安全、维护国家的公共卫生和国际贸易的健康进展,我国设立了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的管理机制。
该机制严格掌控不合规的食品添加剂进入我国市场,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将予以拦截或退回。
下面是针对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管理工作规范。
一、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机构的职责1. 受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工作,审核检验检疫申报材料,确保报检资料的真实合法和精准无误。
2. 对于申报进口食品添加剂,应依照出口国或地区的标准要求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后发放进口许可证,进口商方可在规定期限内进境。
3. 对于出口食品添加剂,应依照在中国国内生产食品添加剂必需符合的规定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后发放出口证书,才能出口。
4. 对于已经入境的进口食品添加剂,实行抽检制度。
对于问题食品添加剂,应作相应的处理,同时对进口商进行保存、禁止销售、销毁处理。
5. 定期公开进口食品添加剂的通关时间、检验结果及检验统计等相关情况,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二、申报条件及材料1. 申请进口食品添加剂时,进口商应供给进口食品添加剂的中文标签和标志标识符;2. 具备执业资格并在中国境内设有食品安全监测检验机构的机构在批准后可以进行食品添加剂检验,并开出检验报告;3. 相关检测报告、检验报告等材料的复印件以及证明进口商与生产商或销售商的货源合法性的文件;4. 有关部门出具的准予入境进口食品添加剂的批文或许可证明。
三、进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方法1. 依照进口食品添加剂的不同特征,加强有害物质(如有毒物质、有害金属等)的掌控,并全面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等方面。
在检验过程中,要注意对食品添加剂中添加成分进行检测;2. 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需要特别监管的食品添加剂,应当在进口前或者其他阶段进行食品添加剂的特别专项检验;3. 对于常规检测方法检测不出有害成分的进口食品添加剂,可以实行加强食品添加剂的桶式检测方法,确定食品添加剂是否含有草酸酐、板钌等物质;4. 对于已经入境的食品添加剂,按肯定比例实施复检制度,重要是针对食品添加剂存储时间过久的进行抽检。
入境食品报检一、报检范围包括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食品包装容器、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及设备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对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二、报检要求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必须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对食品的标签审核,检验检疫机构与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结合进行。
预包装食品是指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凡以保健食品名义报检的进口食品必须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合格后方准进口。
凡取得保健食品批号的进口保健食品,在进口时须增做功能性复核实验项目,否则一律不予签发《卫生证书》。
三、报检应提供的单据1.报检人按规定填写《入境货物报检单》并提供合同、发票、装箱单、提(运)单等相关外贸单据;2.需办理进境检疫审批手续的应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3.动植物性产品应提供提供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的检疫证书;4.进口预包装食品的标签样纸及其翻译件,其他必要的证明材料;5.品质检验的应提供国外品质证书或质量保证书,产品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标准和技术资料;6.尚无国家卫生标准的,必须提供输出国(地区)的卫生部门或者组织出具的卫生评价资料;7.保健功能食品,新资源食品,新开发的食品添加剂等须按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8.进口食品原产地证书;9.输出国(地区)所使用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熏蒸剂及生产食品的原料、添加剂、加工方法等有关资料及标准和检验报告。
10.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其他单证。
四、进口食品换证进口食品经营企业(指进口食品的批发、零售商)在批发、零售进口食品时应持有当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检验合格,并随附合格证明材料。
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向我国出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
进口商应当建立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审核制度,重点审核法律规定的内容;审核不合格的,不得进口。
发现进口食品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进口商应当立即停止进口,并依照规定召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第九十三条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由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或者其委托的进口商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所执行的相关国家(地区)标准或者国际标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相关标准进行审查,认为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决定暂予适用,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进口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进口食品添加剂新
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依照本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办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对前款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应当公开。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
进口食品添加剂(一)资质要求进口食品添加剂无特定企业及产品资质要求。
(二)申报要求1.基本申报要求货主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食品添加剂进口前或者进口时向海关申报,申报时应当提供贸易提单、装箱单、发票等,并随附以下文件:(1)注明产品用途(食品加工用)的贸易合同,或者贸易合同中买卖双方出具的用途声明(食品加工用);(2)食品添加剂完整的成分说明。
2.录入要求(1)根据进口货物的实际情况在“货物用途”字段勾选对应的选项:用于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应选择“21-食品添加剂”;用于动物饲料加工的,应选择“18-饲用”;仅用于工业用途的,应选择“26-仅工业用途”。
(2)属于危险化学品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应同时满足危险化学品的申报和录入要求。
(三)产品相关要求1.基本要求《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第四条规定,进口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2)经国务院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发布列入我国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目录的;(3)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的;(4)列入《食品安全法实施前已有进口记录但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目录》的。
除符合上列四项条件之一外,应当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的,还应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进口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属于危险化学品的,产品及其包装应同时符合对进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对应的要求。
进口食品添加剂外包装上须印明产品用途(用于食品加工);商品编码涉及食品添加剂,但不作为人类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产品外包装上须印明具体产品用途(用于动物饲料加工或仅用于工业用途),所印内容应与申报的用途一致。
2.标签和说明书进口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应当按照要求随附合格证明材料;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
进口食品安全常识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须符合什么标准并经检验合格方得进口?答:为了保证进口食品安全,我国对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实行严格的标准管理和进口检验检疫制度。
进口食品到达口岸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依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实施检验,只有检验合格后方允许进口,检验中发现食品有质量问题,立即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06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口口岸共检验出不合格进口食品2458批,2007年上半年共检出896批,均依法作出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确保了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根据这个规定,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三种。
进口食品必须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强制性标准,是进口食品必须执行的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的食品不得进口。
该条第二款规定,进口的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
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进口食品检验程序主要包括4个环节:一是接受报检。
二是抽样。
三是检验。
四是签发证书。
向我国出口食品的出口商和代理商、有关境外食品生产企业是否需要向主管部门申请备案或者注册?答:需要。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案;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
对于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实行备案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出口商和代理商的监督,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及时找出原因、解决问题。
向我国出口食品的出口商和代理商应当提交资质证明等材料,并及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备案手续。
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未获得注册的国外生产企业的食品,不得进口。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特定用途食品添加剂(三)6.5.1 样品送检项目确定在确定检验项目后,准时填写送检单,连同样品一起送有关试验室检验。
出口食品添加剂还应根据进口国官方规定的强制检测项目或对外商定应出具检验证书的项目举行检验。
无特殊要求时,按照我国相关食品添加剂标准或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的标精确定检验项目。
还需对标识的内容举行符合性检验。
6.5.2 样品传递按照所抽取样品的特性,在不转变其形态、特征状况下,在密闭或保温或干燥的状态下举行传递。
需举行微生物检测的样品其传递时光普通应不超过24 h,冷冻(藏)样品普通不应超过4h,不能准时送达的,应将所抽取的样品保存于冷冻(藏)状态之中。
6.5.3 样品保存按照样品种类和保留期限,对样品举行分类编号,记下造册,填写《样品记下表》,标明报检单位、样品名称、样品数量、存样起止时光等;样本保留应不转变样品形态、特征,密封储存在洁净、避光,符合温、湿度条件,有消防、防潮、防鼠、防虫的环境中,并由专人对留样的样品举行管理。
6.5.4 留样数量应按规定保留与检验数量相等的有代表性样品。
每批存查样品数量普通250g~500g,对一次进口量较少的物质(如:香精、香料)可适量削减。
6.5.5 留样时光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进出口食品添加剂,如报检人未提出特别要求,则进口样品普通保存1个月、出口样品保存3个月;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如报检人未提出特别要求,样品普通保存6个月并且不低于索赔有效期。
特别状况应保存至案件结案止。
6.6 检验 6.6.1 感官检验举行色、香、味、形态、组织、净重、杂质异物等项目实施感官推断和检验,做好感官检验记录。
受检样本应具有相应的正常色泽、气味,无杂质异物、霉变等,液体样品有无分层、浑浊,粉状样品有无水湿、结块和腐败变质现象,并做好相应的感官检验记录。
6.6.2 理化检验对相应的进口或出口产品根据标准举行理化项目检测,并出具检测结果报告。
进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要求须知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复合食品添加剂是指由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经物理混匀而成的食品添加剂。
进口食品添加剂应经检验检疫,并符合《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以及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相关规定可查阅
1.进口食品添加剂的申报:对于食品添加剂进口的申报,要求报检人提供外贸合同、发票、提单/运单、装箱单等。
禁止从涉及动植物疫病疫情流行国家或地区输入已公布禁止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相关信息可登录网址:,在动植物检验检疫栏目生物安全部分查询)。
特提醒各食品添加剂进口商、代理商、经营单位、报检单位,在报检进口食品添加剂类产品时,应注明食品添加剂名称等基本信息,品名须符合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GB 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列明的规范名称。
使用产品俗名、异名、缩写等商品别名表述的,可在规范名称之后,不应以“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食用色素”等分类名称报检。
如无法在申报中规范列明食品添加剂名称的,须补充资料将食品添加剂规范名称列出。
(可参见附录1)
2.进口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申报:复合食品添加剂应通过申报资料补充将所含食品添加剂成分逐一列出(可参见附录1),各单一品种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应当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
其使用范围、使用量。
不得将没有同一个使用范围的各单一品种添加剂用于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不得使用超出《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非食用物质生产复合食品添加剂。
3、食品添加剂标签和说明书应符合《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等规定。
4、进口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生产经营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食品添加剂不得经营、使用。
5.进口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疫:食品添加剂进口时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进行检验检疫。
检验合格,方准进口。
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口商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安全性评估材料。
依照《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进口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或者进口代理商应当直接向卫生部提出申请。
注:进口企业应关注我国标准的更新,相关问题应向标准发布部门及有关标准的负责机构进行标准事项的查询及垂询。
附录1
进口食品添加剂成分说明
(推荐稿)
我公司进口一批“红茶香料(BLACK TEA FLAVOUR)型号XX-XXXX”报检编号(或提/运单号)XXXXXXX,合同号XXXXXX,其成分如下:
该批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GB2760(或GB14880)要求,不含非食用成分。
我公司承诺以上情况属实。
联系人:联系电话:
单位名称及公章:
日期:200×年××月××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