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培训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20
某石化总厂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死亡1 人。
事故经过:2004 年11 月29 日凌晨,某石化安装维修公司仪表工王××和直柴加氢装置班长一起,处理加氢汽提塔顶回流罐浮筒液位计,在打开液位计底部排凝阀时,含有硫化氢的介质从排凝阀排出,王××当即中毒晕倒,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经调查,该石化总厂制定了硫化氢安全防护管理规定和防硫化氢泄漏的应急措施,装备了防护用具和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现场有警示牌和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
1)死亡直接原因是硫化氢中毒。
事后分析,当时现场硫化氢的浓度为30%~50%,而硫化氢在1 000 mg/m3 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致人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王××在高浓度硫化氢的现场昏迷大约5 分钟才被救出。
2)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作业者违章作业,安全意识差,对硫化氢的危害认识不足,未按规定佩带隔离式呼吸防护用具,未佩戴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
王××和当班操作班长到现场维修仪表时都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乃至当班操作班长发现王××中毒后不能及时抢救,只好跑回控制室求救,延误了抢救时机。
3)未按规定办理作业票,没有明确监护人,未按集团公司《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条款要求,落实安全措施,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4)浮筒正压和副压引压阀没有关严,是造成硫化氢泄漏的又一重要原因。
王××以为正压和副压引压阀关闭,所以打开排凝阀。
事后投用液位表时,发现副压引压阀虽然关闭,但仍有内漏。
事故教训:1)要将HSE 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际实施相结合,确保制定的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在进行危险作业时,不仅要按规定开作业票,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进行。
2)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深入了解硫化氢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掌握硫化氢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措施。
硫化氢事故案例目录1. 内容概括 (2)2. 事故案例概述 (3)2.1 事故背景 (4)2.2 事故涉及单位及人员 (5)3. 事故经过 (6)3.1 事故发生前的情况 (7)3.2 事故具体经过 (8)3.3 事故后果 (9)4. 事故原因分析 (10)4.1 直接原因 (11)4.1.1 硫化氢来源及浓度超标原因 (12)4.1.2 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等人为因素 (12)4.2 间接原因 (14)4.2.1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15)4.2.2 安全教育培训不足 (16)4.2.3 应急处理能力不足 (18)5. 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 (19)5.1 应急处置过程 (20)5.2 救援行动与措施 (21)5.3 救援效果评估 (22)6. 事故损失及影响 (23)6.1 人员伤亡情况 (24)6.2 设备损坏情况 (25)6.3 生产运行受影响情况 (26)6.4 环境影响及评估 (27)7. 事故责任认定与处罚 (29)7.1 责任划分与认定 (29)7.2 责任人处理情况 (30)7.3 处罚措施及执行情况 (32)8. 事故预防措施与建议 (33)8.1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 (34)8.2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 (35)8.3 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36)8.4 加强设备巡检与维护管理,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8)1. 内容概括本文档旨在详细记录和分析一起典型的硫化氢泄漏事故案例,该案例发生在一个工业处理设施中。
硫化氢是一种高度有毒的气体,即使在低浓度下也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案例描述了事故的起因、发展、应对措施以及最终的后果,旨在通过真实事件的学习为工业操作人员和安全专家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
事故发生于2018年6月15日,位于美国中西部的某化工企业中的一条生产线上。
在处理含硫化合物的一道工序中,用于储存硫化氢的储罐发生了泄漏。
泄漏最初并未立即被发现,原因是泄漏点位于储罐底部,信号监控系统并未捕捉到异常。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分析一、硫化氢简介硫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H2S,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有剧毒。
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
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
在阴沟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
如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典型事故案例(一)案例一2005年6月17日下午13时20分左右,某公司发现生产车间冷却用水异常,动力车间组织相关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检查。
动力车间主任柴某、副主任马某、车间设备员陈某-同到达四号井,下井后相继晕倒在水井里。
13时35分,维修工王某第一个到达现场,立即联络人员开展营救。
门卫刘某、石某依次下井,刘某第-一个下井,刚要抱起柴某,即晕倒,第二个下井的石某挣扎爬出井外即晕倒。
后安全部门人员带呼吸器下井救人,将四人相继救出井外。
最终造成柴某等四人均抢救无效死亡的悲痛惨剧,给四个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伤害,同时也给责任单位带来很大负面损失。
(二)案例二2008年3月3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长厂姜某带领工人刘某、王某和高某在对23号泵进行检修时,刘某在未确认该污泥循环系统进水阀门是否关闭的情况下,盲目打开23号泵泵壳的环形夹具,致使该泵处于承压状态,泵的吸入口污泥带压喷出并将刘某掩埋,污泥内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累积并随喷出的污水溢出,现场其他3名作业人员迅速从不同出入口撤离管廊。
喷泥事故发生后,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厂长王某(代理厂长)、技术员赵某,三分厂书记潘某、厂长袁某等人员在对事故情况不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出入口下到地下管廊内查看情况,在查看过程中,四人先后晕倒在管廊内。
消防人员赶到后,分别将五人救出,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潘某、王某、赵某、刘某四人死亡,一人受重伤。
(三)案例三2008年9月13日8时左右,某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水处理剂车间二工段7号反应釜,在检修过程中发生1人中毒,3人盲目施救,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
乌鲁木齐**公司“5.11”硫化氢中毒事故2019年5月11日,乌鲁木齐**公司炼**厂加氢精制联合车间柴**加氢精制装置在停工过程中,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5人中毒,其中2人在中毒后从高处坠落。
一、事故经过5月11日,乌鲁木齐**公司炼**厂加氢精制联合车间对柴**加氢装置进行停工检修。
14:50,停反应系统新氢压缩机,切断新氢进装置新氢罐边界阀,准备在阀后加装盲板(该阀位于管廊上,距地面4.3米)。
15:30,对新氢罐进行泄压。
18:30,新氢罐压力上升,再次对新氢罐进行泄压。
18:50,检修施工作业班长带领四名施工人员来到现场,检修施工作业班长和车间一名岗位人员在地面监护。
19:15,作业人员在松开全部八颗螺栓后拆下上部两颗螺栓,突然有**流喷出,在下风侧的一名作业人员随即昏倒在管廊上,其他作业人员立即进行施救。
一名作业人员在摘除安全带施救过程中,昏倒后从管廊缝隙中坠落。
两名监护人员立刻前往车间呼救,车间一名工艺技术员和两名操作工立刻赶到现场施救,工艺技术员在施救过程中中毒从脚手架坠地,两名操作工也先后中毒。
其他赶来的施救人员佩戴空**呼吸器爬上管廊将中毒人员抢救到地面,送往乌鲁木齐**职工医院抢救。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当拆开新氢罐边界阀法兰和大**相通后,与低压瓦斯放空分液罐相连的新氢罐底部排液阀门没有关严或阀门内漏,造成高含硫化氢的低压瓦斯进入新氢罐,从断开的法兰处排出,造成作业人员和施救人员中毒。
2、间接原因:在出现新氢罐压力升高的异常情况后,没有按生产受控程序进行检查确认,就盲目安排作业;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危害辨识不够的情况下,盲目作业;施救人员在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盲目应急救援,造成次生人员伤害和事故后果扩大。
****公司“2.12”硫化氢中毒事故2019年2月12日,****公司炼**化工总厂聚丙烯装置操作人员在处理液态烃脱硫装置抽提塔富液出口开关法兰面泄漏过程中,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亡人事故。
硫化氢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硫化氢是具有高度危害的窒息性气体,因硫化氢中毒致人死亡的恶性事故在石油化工企业频繁发生。
因此,乐观稳妥地做好预防工作,避开硫化氢中毒尤为必要。
下面,先看两个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1.1999年8月7日,某厂加氢裂化车间硫化氢管道泄漏,9点15分,一职工巡检时被熏倒。
班长发觉后,马上配戴防毒面具去施救。
在救人过程中,因所戴防毒面具不能防硫化氢,故也被熏倒,造成两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这起事故是职工巡检时没有实行必要的防范措施,班长施救时错戴了防毒面具所致。
2.2000年1月21日,某厂催扮装置精制工段酸性水系统停车,对各有关管线进行排液处理。
按规定,应先将酸性水泵向汽提塔进料管线上的阀门关上,再将酸性水泵的出口阀和出口排凝阀打开排液。
但是,操作人员未关酸性水泵向汽提塔进料管线上的阀门,就打开水泵出口阀和排凝阀排液,排放过程中又无人监护。
在进料管线内酸性水排放完后,汽提塔内压力为0.23MPa、浓度为68%的硫化氢气体经过进料管线从酸性水泵的排凝阀处排出,快速充满整个泵房。
此时约10点零5分,2名女工正在泵房内打扫卫生,马上被硫化氢气体熏倒,中毒窒息。
10点10分左右被人发觉,马上进行抢救,抢救中又有7人不同程度地中毒,2名女工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人送医院观看治疗,幸好无险。
事故的直接缘由是当班操作工在脱水排凝时未将酸性水向汽提塔管线上的阀门排入泵房。
这是一起性质严峻的违章操作事故。
仅这两起事故,对于在含硫化氢设备区域工作的人们来说,无疑就是一个足够的警示。
那么,在此类区域作业应如何避开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呢?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对策:1.在含硫化氢设备区域作业的人员,上岗前必需接受硫化氢中毒及抢救学问的训练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通过训练培训,使职工懂得硫化氢是具有高度危害的窒息性气体,是剧烈的神经毒物,从而全面把握硫化氢的危害、性能和特征。
硫化氢无色,有臭蛋味。
人对硫化氢的嗅觉阈为0.012~0.03mg/m3,起初硫化氢臭味的增加与浓度的上升成正比,但当浓度超过100mg/m3之后,反而随着浓度的上升而减弱。
硫化氢中毒案例及注意事项案例1:1994年4月17日,上海市光复西路1285号合流污水工程6号井,5位民工下井清除污水不一会儿,有3人中毒晕倒在井内,2人勉强支撑爬出井口,其中1人因体力不支而昏倒,另1人踉跄着去报警。
普陀区白玉路派出所接警后派3名民警前往抢救,2名民警也晕倒在井内,后消防人员佩带防毒面具将井内人员救出。
该事故造成2人死亡5人中毒。
案例2:1999年5月1日,上海闵行诸翟水厂利用5月1日劳动节放假之际,组织5名职工清洗沉淀池。
4人下去清洗,5分钟后相继倒下,池口监护人员立即报警。
在救援过程中又有3名职工和1名消防队员中毒倒在池中。
面对这样的惨状,有人才意识到池内存在有毒气体,后经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后才把所有的人救上来。
这起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中毒。
案例3:2000年10月18日,上海九印鹰王印染厂内,因建在曝气池上的厕所内的下水道与曝气池相通,且下水道口部又没有液封装置,风力使曝气池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顺厕所下水道口涌进,致使2名入厕的职工遭到飞来横祸而中毒身亡。
类似事故在上海金山石化还发生过一起。
这里的厕所下水道接在通向大海的工业排污总管道上,由于没有安装液封装置,工业排污总管内排入含硫的污水与酸性污水发生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恰逢涨潮期,污水排出不畅,致使排污总管内的硫化氢气体从厕所的下水道涌出,使上厕所的1名女职工当场中毒,并造成救援人员1名中毒、1名死亡的严重后果。
案例4:2001年6月19日上午9时许,苏州市七子山垃圾填埋场发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
这天该垃圾填埋场中转污水泵房因下雨积水,造成电机损坏,一位老师傅到污水池检修时,因嗅到硫化氢气体中毒掉入池水中,后有4人闻讯后下池救援,亦相继中毒倒入污水池内,这起事故共有5人中毒,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防止硫化氢中毒应注意的事项:在采矿和从矿石中提炼铜、镍、钴等,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的开采和提炼,橡胶、人造丝、鞣革、硫化染料、造纸、颜料、菜腌渍、甜菜制糖、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开挖和整治沼泽地、沟渠、水井、下水道、潜涵、隧道和清除垃圾、污物、粪便等作业,以及分析化学实验室工作者都有接触硫化氢的机会;天然气、矿泉水、火山喷气和矿下积水,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