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
- 格式:pdf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20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与世界紧相连》。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知识,对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一些具体案例和实例的了解可能有限,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图片展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以及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以便于讲解和展示。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对于本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
例如:“你们认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你们认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有哪些紧密的联系?”等。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国际事务的了解相对有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担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教材案例的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和担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增强学生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担当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担当。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我国在全球治理中担当的理解。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案例材料:收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典型案例。
4.视频资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2课时《与世界深度互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的第2课时《与世界深度互动》。
本课主要讲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深度互动,包括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国际视野。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念和国情认识,但对于全球化的概念和深度互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国际新闻和事件,但对于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观察和思考我国与世界的互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全球化的概念,认识到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2.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国家认同感。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2.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国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全球化和我国与世界的互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全球化的理解和看法。
3.情境模拟法:设置一些模拟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国际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一些模拟情境,如国际贸易、国际援助等,用于情境模拟。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全球化的短片,让学生对全球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化是什么?它对世界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具体的案例,如我国的国际贸易、国际援助等,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全球化对我国和世界的影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说课稿(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和担当展开。
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发现,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际事务的公民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事例,展示了我国在国际援助、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突出贡献,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对国际事务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但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贡献和担当,了解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际事务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
2.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视频播放: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和贡献。
4.PPT展示:运用PPT课件,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和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的第三课,课题为《与世界紧相连》。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中国与世界的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材料,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国际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感,他们对世界事务有一定的了解,也关心国家的发展。
但在具体的知识点和概念上,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国家认同感。
2.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责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的相关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材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操练(10分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责任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或问答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1.中国担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
(4)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中国担当向世界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1)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同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3)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3.面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应该怎样做?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4.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3)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2.3.1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中国担当》教材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和贡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意义、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合作等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增强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意义,知道我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意义,我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担当。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意义。
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1课时中国担当【教学目标】1.认同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相连,感受我国的大国担当,增强国家认同感。
2.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国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3.知道中国在经济,政治方面对世界发展的担当与贡献。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积极有作为。
教学难点:贡献中国智慧。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军队参与维和行动,不仅制止冲突、维护秩序,还注重改善当地民生。
多年来,中国维和部队以工程兵、医疗、运输等保障部队为主,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超越时空和血亲的大爱在中国维和军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名维和战士在出国前的志愿书上曾这样写道:只要能为世界和平作出一点贡献,再苦再累,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想一想:中国维和部队向世界展现了什么?提示:在战乱中点燃和平的火炬,在风浪中扬起前行的风帆,在贫穷中播种美好的希望,中国军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积极有作为(一)中国担当,积极作为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分析对于中国担当的几种不同理解,说说你眼中的中国担当是怎样的。
提示:在多元、开放的背景下,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密不可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好自身,是承担世界责任的重要体现。
同时,中国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
2.材料展示: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烈地震。
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当地中资企业、中国志愿者团体等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救援工作。
中国驻印尼使馆表示,为帮助印尼应对灾害,中国红十字会灾后即刻向印尼方面提供20万美元紧急现汇援助,中国驻印尼使馆也在当地购买了一批灾民急需的生活物资用于赈灾。
中国商务部与印尼方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快速备妥援助物资。
思考: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并结合材料,分析西非与中国远隔万里,中国为什么坚持参与这一救援行动,中国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印度尼西亚地震的救援工作。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2课时《与世界深度互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与世界紧相连》是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的第2课时《与世界深度互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与世界深度互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的发展,认识到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培养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地理、历史知识,对国际事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国际事务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容易受到一些错误信息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与世界深度互动。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以及如何与世界深度互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培养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以及如何与世界深度互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要拟写一篇以“中国担当”为主题的演讲稿。
下列新闻报道中不能直接作为素材选用的是()A.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25%左右B.截止2021年12月,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超过2亿剂新冠疫苗,习主席宣布中国将再向非洲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C.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演讲中强调,我们要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支持世界各国扩大开放,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D.2021年11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宣江苏淮安人选“世界美食之都”2.2020年1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
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这表明我国()①着眼于时代发展趋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②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③为全球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④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22年北京冬奥会,虎头帽、中国结等中国元素让开幕式熠熠生辉,体育图标、场馆的构思设计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气度、智慧和神韵,“冰墩墩”一物难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圈粉”世界。
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③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④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4.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下列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认识正确的是()A.中国开始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B.中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C.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是中国为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无奈之举5.2021年9月25日,中国公民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2课时与世界深度互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三课,主题是“与世界紧相连”。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与世界深度互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国家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每个人都可以与世界深度互动。
教材还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增强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念和爱国情怀,但他们对全球化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容易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全球化,培养学生深度互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
2.学会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增强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能主动参与与世界深度互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增强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全球化的影响。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3.情景模拟法: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世界深度互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3.准备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提问:这些成就的背后,有哪些因素是与世界紧密相连的?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全球化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增强国家意识?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