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作品
- 格式:docx
- 大小:10.92 KB
- 文档页数:1
鄭振鐸(1898-1958),現代作家,文學史家。
字西諦,筆名寶芬,郭源新。
原籍福建長樂人,生於浙江永嘉縣。
是中國現代的文學史家,對古代民間文學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成就很大。
重要作品有《文學大綱》、《中國通俗文學史》、《山中雜記》等。
本篇選自《鄭振鐸選集》。
印度卡瑪拉姊妹高超的藝術表演使觀眾度過了一個美妙的黃昏。
作者將她們的舞蹈寫得栩栩如生,歷歷在目。
本文描述了作者觀看印度卡瑪拉姊妹歌舞表演後如癡如醉的感受,讚頌了卡瑪拉姊妹精湛的表演藝術,說明印度這個偉大的民族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遺產,是一個世界上最優秀藝術的源泉。
輕歌妙舞送黃昏──觀印度卡瑪拉姊妹的表演後作鄭振鐸假如有甚麼好書使你讀了一次之後,還想再讀兩次三次的話,有甚麼風光明媚的山畔水涯,使你到過一次之後,還想再去兩次三次的話,那末,那些好書或那些風景區的確是值得人們吟味1和留戀的了,也就是古語所云:「好書不厭百回讀」之意。
我看了印度婆羅多2舞蹈家卡瑪拉姊妹的表演就有這個感覺。
我看了一次,又看了一次,但餘味無窮,還想再看三次,四次,以至更多次,如果有可能的話。
那些場極高超的藝術的表演,是那末簡樸,又是那末豐富多彩。
舞台上著不得一丁點兒背景、或道具甚麼的,幾千隻眼睛只集中在一位或兩位的舞蹈者的身上,隨著她或她們的一舉手,一投足,一揚眉,一轉眼的疾如脫兔、宛若游龍的細膩之至,卻又是變化無端的動作而移轉著,只恐怕疏忽了一個身段,漏掉了一個手勢,她們的舞姿,是那末柔媚3,卻又是那末剛勁;柔若無骨,剛如利劍。
也許只有一句話可以描述她們:「百煉鋼化為繞指柔4。
」不經過「百煉」,怎能如此地頸肩柔轉,臂指圓融5呢。
卡瑪拉女士的臉上表情是無窮無盡的,一會兒歡歡喜喜,一瞬之間,又一變而為痛楚淒涼,又一變而為憤怒填胸,你簡直有點趕不上她的變化。
她的象牙色的十指,會表演出各式各樣的姿態。
在印度舞蹈藝術裏手勢的表演本來佔很重要的地位。
舞蹈家的十指尖尖,是會說出無窮盡的話語,無窮盡的情意來的。
郑振铎主要著作有哪些?郑振铎主要著作有:1、专著。
《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
2、小说。
《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佝偻集》、《欧行日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
3、译著。
《沙宁》、《血痕》、《灰色马》、《飞鸟集》、《新月集》、《印度寓言》。
部分代表作介绍:1、《俄国文学史略》。
郑振铎倡导对外国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又以自己相应的研究成果,在方法论等方面为同时代的人们初步地、成功地构建了某种学术范式。
以《俄国文学史略》为例,从由郑振铎编纂的前十三章的内容看,可谓在中国首次完整系统地勾勒了俄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或者说是对俄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风貌作了鸟瞰式的把握。
2、《中国俗文学史》。
本书是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专著。
共14章,分别叙述古代歌谣、汉代的俗文学、六朝的民歌、唐代的民间歌赋、变文、宋金的杂剧词、鼓子词与诸宫调、元代的散曲、明代的民歌、宝卷、弹词、鼓词与子弟书、清代的民歌等的兴起、流传与演变情况。
该书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对中国历代歌谣、民歌、变文、杂剧词、鼓子词、诸宫调、散曲、宝卷、弹词、子弟书等民间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
从大体说来,确是关于中国俗文学的非常完善的著作,尤其是许多参考书,为平常所不易搜求的。
3、《中国版画史图录》。
本书收录了上千幅图叙述了中国版画的发展历史。
我国版画之兴起,远在世界诸国之先。
欧洲之版画,为德荷二国所创,始施于博戏之纸牌上,并以刻印圣经图像,时约在公历一千四百年左右(当我国永乐初)。
日本之浮世绘版昼则盛于江户时代(当我国万历至同治间)。
独我国则于晚唐已见流行。
迄万历、崇祯之际而光芒万丈。
歙人黄、刘诸氏所刊,流丽工致,极见意匠。
郑振铎代表作(共10篇)郑振铎代表作(一): 郑振铎的《猫》的写作背景!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工农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他撷取了赴欧途中的一个生活片断,写了《海燕》.他凭借对故乡的了解,用工笔的手法描绘家乡在万物峥嵘、春意盎然的景象中,由南方回来的逗人喜爱的小燕子,任情地横掠斜飞,飞倦了就返回一年前的旧巢安身.他写道:“燕子归来寻旧垒”,“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活泼的小燕子.”在“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的海路上,“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他从内心抒发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祖国和故乡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郑振铎长期在异乡,却能够乡音不改,在生活、饮食、爱好等方面,保持福州的特色,甚至反映到其作品之中,不但是从其家庭长辈接受了影响,还因为他和闽中文化人士常有交往.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5月,他到商务印书馆工作之后,得到该馆编译所所长高梦旦的赏识,并于1923年与其小女高君箴(蕴华)结婚,感情十分融洽.高梦旦(1870-1936年),原名凤谦,常用笔名崇有,籍贯也是福建长乐,他是26岁才离开故乡的,老家就在与郑氏祖居地首占一田之隔的龙门乡,这样,郑振铎的一家仍然保持着家乡的某些特色,也是很自然的.而高梦旦学识丰富,谙熟闽中民间文学、方言和风土人情,也使郑振铎得到不少教益.《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郑振铎代表作】郑振铎代表作(二): 郑振铎写的书有那些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还有《猫》. 《燕子》一文已编入小学四年级语文.编辑本段代表作品专著《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译著《沙宁》《血痕》《灰色马》《飞鸟集》《新月集》《印度寓言》郑振铎代表作(三): 初一语文课文《海燕》的阅读答案(郑振铎的)1..在"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的海轮("浮宅")上.交代这个地点,突出作者在国外对故国故土的怀念.2..作者看见的小燕子不可能是故乡的小燕子.所以要这样写,是因为在海上看见燕子,引起对家乡燕子的怀念,再由家乡的燕子,勾起下文思乡的哀愁,这段用的手法是反复.3.不能这样理解.开头几段,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娓娓的描述,使读者对活跃在故乡春景中的小燕子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当作者把笔触由海上的小燕子再引到故乡的燕子时,读者才会对"游子们"(包括作者)那种真挚深沉的思乡之情产生共鸣.4比喻,如"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又如"天上……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更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前者形象地写出了海面的平稳,后者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空的美.拟人,如"……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拟人的写法,赋予海以人的性格.反复,如"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海","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天空",强调海与天的美.排比,文段中最后一句"我们……我们……我们……我们……",把"我们"陶醉于绝美的海天的那种感情更深刻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文中.5.本文不是一篇哀婉伤感的作品,而是一篇写得明亮清丽、光彩焕然的作品.从看,作者写的燕子,是"绝美的海天"衬托下的"隽逸的从容的""海上英雄".即使说到"乡愁",作者告诉我们的也仅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6..同:两篇都是文学作品,都以"海燕"为题;两个作者笔下的海燕都是海上英雄的形象;两篇作品都是托物言志,情写燕子来抒发思想感情.异:高尔基的《海燕》运用象征手法,用海燕象征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气势磅礴,感情激越.而郑振铎的《海燕》没用象征手法,只是通过状物来传情,借写燕子来抒发爱恋故国故土的深厚感情,寄寓作者一定要返回故国的期望和信念.友情提醒:有些答案太罗嗦了,自己根据重点选择来写.郑振铎代表作(四): 游大明湖,读大明湖,品大明湖——读老舍《大明湖的春天》有感作文之前读过老舍先生的很多作品,《骆驼祥子》《月牙儿》,还有话剧《茶馆》,每一部作品都很容易让我联想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主人公或凄惨或幸运的命运。
郑振铎的文学代表作是什么郑振铎的文学代表作是什么郑振铎有着爱国主义者、社会活动家、翻译家、艺术史家、收藏家、训诂家等多重身份,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郑振铎的文学代表作介绍,希望能帮到你了解。
郑振铎的文学代表作在郑振铎的一生当中,有着许多作品。
他写有小说《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佝偻集》等等;他著有《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等专著;他译著了《沙宁》、《灰色马》、《飞鸟集》、《新月集》等等著作。
但是要说郑振铎的代表作的话,那么便是他的散文作品《猫》和他正是发表的第一首新诗《我是少年》了。
《猫》这篇散文主要讲述了“我”家的三次养猫经历。
第一次是一只向隔壁要来的新生的小猫,有着花白的毛,是一只非常活泼的猫。
但是养到后来,原本活泼的猫咪突然变得消瘦,显得忧郁,很快就死掉了。
第二次是在第一只小猫死掉没多久之后,向舅舅家要来的一直浑身黄色的小猫。
它比第一只更加活泼、有趣,会到处爬树,到处越墙,有一次还捉到了一直肥大的老鼠。
但是最后这只黄色的小猫咪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再养猫。
有一个冬天的早晨,一只并不好看的猫伏在家门口,便收留了它,这是第三次养猫。
这只小猫不喜欢动,不是一个活泼的主。
后来,家中养了一对芙蓉鸟,猫儿便一直望着。
猫是要吃鸟的。
有一次一只鸟死了,“我”便以为是猫咬死的,拿起木棍便打了它。
但是后来才知道,咬死鸟的并不是自家的猫,可是“我”却无法向这只不会说话的动物表达我的抱歉。
后来,它死在了邻家的屋檐之上,“我”比前两次失去猫更加难过。
自此以后,“我”家不再养猫。
郑振铎与敦煌的关系郑振铎不仅是中国二十世纪前期俗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先锋,在有关敦煌文学的研究方面,也有着杰出的贡献。
那么,郑振铎与敦煌文学研究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呢?首先,郑振铎搜集和刊布了很多有关敦煌俗文学的资料,并且对敦煌文学的文学史价值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猫郑振铎课文解析猫内容概括郑振铎的《猫》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猫这篇课文的课文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
猫郑振铎课文解析一、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故事背景《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
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影响。
三、理解词义1.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2.忧郁:忧伤愁闷。
3.毫无生意: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
4.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5.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6.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7.若有若无:好像有,也好像没有。
8.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9.畏罪潜逃:犯罪后怕受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①②段):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③一⑭段):写第二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格和丟失。
第三部分(第15-34段):写第三只猫被"我'冤枉并打伤,最后死"我'痛悔不已。
五、问题归纳1."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在内容上交代了"我'家养的猫的结局,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2.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第一只猫的特点的?本题可运用内容归纳概括三步法进行分析。
从毛色、形态、性情和动作等方面来写。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形象地写出了第一只猫的毛色和形态;"很活泼'的性情和"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扑抢"红带'或"绳子'的动作,都写出了猫的活泼的特点。
郑振铎《猫》一等奖ppt课件正式完美版目录•作家与作品背景介绍•文本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知识拓展:相关文化现象解读•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作家与作品背景介绍早期经历文学活动代表作品文学成就郑振铎生平及文学成就01020304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展现出文学天赋。
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推动现代文学发展,与鲁迅等人有深厚友谊。
创作了《猫》、《家庭的故事》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和散文。
被誉为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作品风格独特,思想深邃。
《猫》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创作背景郑振铎在观察自家猫咪时,发现其行为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从而引发创作灵感。
主题思想通过描写猫的日常生活和性格特点,反映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
时代背景与文学流派影响时代背景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民主与科学。
文学流派影响受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影响,注重描写现实生活,追求真实自然的表达。
同时,也吸收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性和思想深度。
文本解读与赏析开篇引入通过描述“我”对猫的喜爱,为后文铺垫。
主体部分详细叙述“我”与三只猫的故事,展现不同命运和性格。
•结尾收束: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写作特点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贴近读者心灵。
通过日常小事展现深刻主题,以小见大。
注重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01020304白描手法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场景。
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和事件,突出主题和作者情感倾向。
•象征手法:运用象征性的事物和意象,表达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艺术特色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
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情感表达对猫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贯穿全文,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
通过描述猫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关注。
•结尾处的自省和忏悔,展现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和自我反省精神。
郑振铎的诗词
郑振铎的《飞鸟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部分诗句: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3.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瀚的面具揭下了。
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4.是大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5.无垠的沙漠热烈追求一叶绿草的爱,她摇摇头笑着飞开了。
6.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7.跳舞着的流水呀,在你途中的泥沙,要求你的歌声,你的流动呢。
你肯挟跛足的泥沙而俱下么?
8.她的热切的脸,如夜雨似的,搅扰着我的梦魂。
9.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
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10.忧思在我的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
11.有些看不见的手,如懒懒的微飔似的,正在我的心上奏着潺湲的乐声。
除了上述诗句外,郑振铎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秀诗词作品。